当前位置:首页 > 站长文集 > 肖永成 > 详细内容
适应冷漠
发布时间:2012/12/29  阅读次数:715  字体大小: 【】 【】【

适应冷漠

周末,我去Z市看望因病住院的同事的女儿,顺便让妻弟来看一下我们的新住处,一番“参观”过后,我问妻弟印象如何,妻弟面带不情愿的微笑说:“好是好,就是这里来往不方便些,别说小区里了,就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不知啥时候能认识呢。”
      
妻弟走后,我和妻子议论了好一阵。听妻弟的话意,不仅是我们住的小区因管理和环境上的要求,让住惯大杂院的人不适应,而且还有人与人交往困难上的担忧。不是吗,我们经常说的住一个单元里门对门竟不认识,这也是事实,也正应验了古人那句话:“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我和妻心意沉沉过后,竟也忧虑起来,心里泛起阵阵的怀旧之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在农村的一所中学工作,前十几年,住的条件是相当差,后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建了几排平房,我们有家属有孩子的都搬了进去,那时,没有围墙,没有护栏,院落相连,出门相见,借物问事,随叫随应。尤其是谁家有个农活,有个困难事,那是全体出动,伸手相助。最让我和妻子难忘的是2000年前后那几年,我女儿患病,地方医院治不了,我们要到北京协和医院治疗,四年间,往返北京十三趟,那时我月工资300多元,妻子没有工作,在家里种几亩地,喂几十只鸡子,就是节衣缩食攒一年,也只是够一次的医药费,无奈我们只能靠借来给女儿看病,少则5元,多则百元,几年随借随还的账目记了上百笔。有一位姓彭的老师,妻子也没工作,为了补贴家用,就在自家院墙边开了一个窗口,给学生供应开水,一月收入也就是一二百元,我每每向他借,都是有求必应,几十元上百元不等,两年就借还了十多次。虽然现在条件好些了,想想那时的光景,我从内心里还是感激像彭老师那样的一群好邻居。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常常施之以善举,拒绝于冷漠。曾记得,一位老教师,半夜发病,打了120,领导班子和邻居一大帮,人家要一位陪护的,我就抬腿上了救护车。到了医院,跑急诊、做检查、入病房,楼上楼下背着这位老教师,几次差点没跌倒在楼梯上。还有一次,一位同事在来校的路上被车撞了,有人捎信到校园,一群人议论纷纷,我听到后,一口气跑了十来里路到了现场,要求肇事者把同事送到了Z市医院,抬着受伤的同事做了检查,并办理了入院手续。在以后的的冷暖岁月里,我一直保持着对人的温暖的情意,遗憾的是,这种情意却被世人在慢慢抹杀。去年,单位的几位同事因病请长假,因路途较远,不便探视,随发去短信问候,一连数次,竟无回音,遂念叨与邻人,却被明示为“多此一举”,有干涉别人私生活之嫌。今年一开学,又有几位老师因病未到校,我的那颗“关心”又回暖了,遂欲打听些许,以便问候,却不料众人都抛来一副不屑的神情,令我心中发毛,似乎在暗示“天机不可泄露”,你就别掺乎了。唉,也难怪啊,自从那股“扶与不扶”的“扶风”刮过之后,人们都把冷漠当成了时尚,让人看着这一闪而过的一张张面孔,冷得多么自然,多么平静啊!

是啊,社会发展了,人们也与时俱进了。如今,我的同事们也跟上了购房进城的潮流,原来在单位寄人篱下的工薪族,大多在想法改变这种命运,或早或迟地到城区购房居住。一到周末,原来人来人往,谈笑风生的院落里,冷冷清清,百无聊赖,仅有的几户人家,也只好房门紧闭,疏于来往,再也领略不到邻里之间相面而语,其乐融融的氛围了。
      
看来,在我的周围,“冷漠时代”已经到来,我不选择适应,还选择什么呢?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