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站长文集 > 肖永成 > 详细内容
儿童心理倾向的潜在影响
发布时间:2012/12/29  阅读次数:1717  字体大小: 【】 【】【

儿童心理倾向的潜在影响

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让我们琢磨了千百年。既然人的婴幼期是“善”的底版,那为何后来长大了就划上了很多不好的印痕呢?因而,就有人抛出了一句警世醒言:“坏人都是好人培养的”。咋一听,这好像一句悖论,但仔细揣摩,的确有些道理,事实上,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坏习惯,大多跟初始阶段家庭教育的不当有关。
  现就儿童对家庭成员所表现出的不同心理倾向及其对以后的潜在影响问题,略作表述。
  我们通过细心观察,儿童在一岁后,就表现出了对事物的喜好与排斥,两岁后,就明显表现出对家庭成员以及周围人群的心理倾向。这个阶段,应是家庭教育的最好时机,如果方法欠妥,引导不当,那么,孩子的很多原始“识别”经验就在心里沉积,必将对其以后的思想素质和为人处事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如,1、爷爷对其“宽容”就依赖爷爷,听爷爷的话,对奶奶等就不顺从。这种心理倾向最为普遍,一般受隔代疼爱的感情因素影响,很多爷爷在面对这种表现时,往往心理有一种满足感,全然没有体会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见风使舵,讨好拍马的习惯,很难说这对其以后的人格发展没有潜在的影响。 2、奶奶给买“好吃的”就“团结”奶奶,排斥其他人。这种表现会让儿童形成错失的利益观,谁对我有利,我就依附谁,谁对我没有利,我就反对或冷淡谁。 3、爸爸对其“友好”就讨好爸爸,对妈妈的言行就反感。说是“百依百顺”,其实不然,儿童的配合是有条件的,不符合他的心愿,他是不会主动而又乐意地完成你的指派,实现你的意图的。 4、谁夸奖我,我就听谁的,说我毛病的,我就给他作对。我们经常听大人这样问孩子:“你对谁亲呢?”,“谁对你不好呀”,“谁打你了?”这在思想感情的好恶上已经教孩子去判断了,也许“敌友”关系,孩子这时就有了区分标准了。
  终上所述,儿童在家庭教育初期,由于家长的教育不当,所表现出的对家庭成员的不同心理倾向,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这主要归咎于家庭成员教育方式和原则上的不统一所造成的。
  有人说,孩子是研究大人的“专家”,我觉得此言不假。家庭成员之间的意见不统一,确实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摸不着头脑,不知听谁的好,最后只有谁的做法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针对这种问题,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家庭成员要统一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要因为孩子的喜好去讨好孩子,进而一次次丧失了原则,结果只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严重的将会贻害家庭,贻害孩子。
  注:本文已发于《河南省网上家长学校》。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