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站长文集 > 王继伟 > 详细内容
双桥情思
发布时间:2014/7/7  阅读次数:537  字体大小: 【】 【】【

  

双桥情思(汝南县三中   王继伟)

我认识周庄是从双桥开始的。

水乡古镇远客,小桥流水人家,一下子就成了一个温馨的画,一个很大的家。

粉墙、黛瓦、红灯笼,几艘缓缓划行的乌篷船,周庄的景致生动了起来。偶尔,有撑着红雨伞的女子从桥上款款走过,这时,江南水乡的韵味就越加浓郁了。不知,行走于周庄的游人们,是否都曾想到,当你行走在双桥上看风景的时候,其实自已也不知不觉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还是先讲讲30年前的那个冬天发生的春天的故事吧。198411月,美国石油大亨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前,将一幅名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买下,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同志。中国人在中国以中国题材画的画,被美国人买了送给中国的领导人,这本身就很有故事性。据说,邓小平收下这幅画后,问身边的人,这画的是哪里?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幅画首选在国内高层领导中就是一个谜,于是派人去寻找画的原创地在哪里。这里还没有找到,那边又发生奇事:19855月,陈逸飞以水乡古镇周庄为题材的作品,被联合国邮局制作成每年发行的邮票的首日封,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以及日内瓦和维也纳的联合国机构发售,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土的青睐。经新闻媒体宣传,周庄古镇一时声名鹊起,一向默默无闻的周庄从此走向了世界。

油画《故乡的回忆》画的就是江苏昆山的周庄双桥,即世德桥和永安桥。其实,水乡周庄有很多桥,在周庄数不尽的桥里头,相依相牵的双桥当属最有情趣的,桥面一横一纵,桥洞一方一圆,人们合称“双桥”,大家都说双桥的形很像一把钥匙。我想,也许就是这把“钥匙”打开了旅美画家陈逸飞思乡的“心锁”。当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把这幅画作赠与邓小平时,《故乡的回忆》也如一把“钥匙”,打开“国门”,让周庄扬名四海。于是,无数来到周庄的游人都排着队在双桥前留影,兴许当人们往双桥前一立,这把“钥匙”便会打开每一个人对故乡、对儿时美好光景的回忆闸门吧。

周庄双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世德桥是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长16米、宽3米、跨度5.9米;永安桥是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长13.3米、宽2.4米、跨度3.5米。双桥像一对儿时亲密的伙伴,又像一对黄昏散步的情侣,手牵着手等人来为他们拍照留念。

遥想1984年那个春天,陈逸飞第一次走进周庄时,这个古老的水乡小镇还没通公路。当时条件很艰苦,他坐着小火轮,从昆山到周庄,走了整整6个小时。当晚就住在周庄的小旅馆。周庄的水乡之美迷醉了陈逸飞。他说:“站在周庄的任何一个角度都是好的。我爱周庄。”在那段日子里,陈逸飞走遍了周庄的每一条街巷,坐过了周庄的每一条渔船。由于时间短促,他是用摄影这种最便捷易行的方法记录的。盘桓了一个星期,直到满满一旅行包柯达胶卷全部摄完,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其实,陈逸飞一见到双桥,灵感刹那间触动了,于是,他用相机捕捉了两座桥的每一个角度。后来,在美国自己的画室里,他借着这些照片和自己的回忆精心创作了油画《故乡的回忆》。陈逸飞没有想到,就是凭借这幅优秀的画作,靠着画面上这把“钥匙”,他帮助周庄成功开启了与国际交往的大门。从此,周庄的双桥成为江南桥梁建筑中的代表作品,双桥借助逸飞的画笔和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来到周庄,必游双桥;看到双桥,必念逸飞。

同年10月《故乡的回忆》连同陈逸飞的其他三十七幅作品,在美国纽约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哈默画廊展出,引起轰动。尤其是那些运用油画和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技法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地。美国权威杂志《艺术新闻》发表了题为《向西方潮流大胆挑战》的评论,专门介绍陈逸飞的艺术成就。

我一直就梦想去周庄,梦想那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梦想那里的每一份精致和每一份乖巧,坐在幽静的茶楼里,安静地品一杯地地道道的龙井,在升腾的茶烟里也飘满了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款款走来的抚琴女子,满带着玲珑剔透的清纯,注满了浓浓的水乡味道。

第一次去周庄,那天人很多,想不到傍晚了还是有不少人在那里,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静静地听着船桨击水的声音,感觉这声音是那样悦耳,真好比聆听水乡风情画的背景音乐,的确是再惬意不过的享受了。

水无声,桥有形,美丽双桥已在站在那里似乎等了我好几百年,虽不能言语,却一直承载着先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今天,来自天南地北的情侣,不远千里万里,两个人手牵着手,或肩并着肩,款步在幽静的双桥,许下千古不变诺言。远眺那诗一样的水乡,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这幸福的一刻!

我特地在双桥那里拍了照片。真是,画中的双桥,画中的行船,画中的流水,和梦中一样。

“逸飞生前有个心愿,要在周庄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可以全身心投入对周庄的描绘中。他走得很遗憾,我们一定要为他完成这个心愿。”周庄人如是说。

“逸飞之家”建在周庄著名的双桥畔的一个宽敞院子里,但周庄人没有将这里作为纯粹的工作室,而是分成了两部分,东边的一间屋子用来陈列陈逸飞生平优秀的画作,西边一间则是陈逸飞意愿中的画室。展示厅里的墙上,陈逸飞饱蘸墨汁写就的“我爱周庄”四个大字十分触目。

除了著名的油画作品外,展厅里还陈列了陈逸飞的一些珍贵手稿和生活用品。陈逸飞生前爱读的书、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画笔、画布以及一套古典沙发,甚至还有他喜欢的欧式壁炉,都被摆放在恰当的位置。据了解,这些东西都是其家人捐给周庄的陈逸飞遗物。斯人虽已逝,见物如见人。

“逸飞之家”选址双桥畔,周庄人有他们自己的道理。如果不是陈逸飞,古老的双桥今天或许就不会这么举世闻名。当周庄还是“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时,风华正茂的陈逸飞第一次通过摆渡踏上了周庄。青石板铺就的小路、粉墙黛瓦临水而建的屋子、河中咿呀摇过的小船、穿蓝印花布的说话柔糯的阿婆……,一派梦中的江南水乡景象如画屏般缓缓移经他的眼前,让年轻的陈逸飞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时隔两年,他再次来到周庄,四百岁的双桥因此觅到了知音。

斜风细雨洗去了空中飘着的尘埃,洗去了往日游客的喧哗,更为周庄染上了些许诗情画意。

一路走,一路看,出得沈厅,再进张厅,细细地品味那些木雕、石雕、砖雕、漆雕,想想先人们在雕琢这些饰品时的神情必定是十分地虔诚,每一刀每一凿都镌刻着对家人的祝福,因为每一件雕饰都包含着良好的寓意。

琳琅满目的江南刺绣在缕缕斜阳的掩映下披上一层朦胧的秀色。置身于拥挤喧闹的游人中,心中总是不免升腾起淡淡的幽怨。络绎不绝的人群,喧嚣了本就宁和的小镇,庸俗了本就清雅的小镇。

我踩着满地金色的思绪走在周庄柔软的风里,仿佛伊人迎面而来,又要擦肩而去。而行走在红尘里的周庄莫不如此,有多少世事沧桑淹没了最初的本真,又有多少京华烟云涤荡了岁月的变迁。曾经的周庄繁华了江南,当年沈万三为明初苏州富商,富可敌国。沈万三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立业之地。蓦然回首,百年沧桑,百年周庄,一切过往,一切繁华都随时光悄然消逝在风里……

流淌经年的小河依然在夕照下泛着点点星光,暮色渐去,安静的小河两岸就在你不经意的回眸间已经灯火通明。那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芙蓉树旁,树下的石桌石凳开始陆续坐满游人,几碟江南小菜,和着江南美酒,听着江南小曲,与相约的伊人对饮。于是,时光在此刻幻化成迷离和柔软,古老的诺言在此刻泛化开来,象浮叶落花一般。

漫步在青石板小路上,听着微风轻抚垂柳的声音,感受着蚬水悄悄地流过身边的那种无以言状的欢快,一切都那么的盎然!一切又那么地诗情画意!流水绕过小桥人家,和倒映在水中的火红灯笼相映成趣;乌蓬船在小巷留下的道道水痕,像船娘纯朴的歌声,让人听了是那么舒服,那么自在!双桥畔,亲人,朋友,情侣,相依相偎,感受着幸福,感受着爱与被爱的美妙!

情丝绕过双桥,水巷深深,情爱深深。一世爱缘,染上了江南的水墨。撑起一把小花伞,像一抹嫣红,斜倚在粉墙黛瓦之间,一双玉洁凝脂的素手,轻拈,揉出满巷的烟雨。吴歌袅袅,小船轻荡的涟漪,就像从她多情鲜嫩的唇角吐出,比水乡的雨丝还细,恰如声声慢中的委婉!

夜色在水做的周庄流动,小巷沉静在迷梦般的氛围里。天空月儿清亮流淌,余辉朦胧地面。晚风轻柔,凉凉地拂过面庞,脚步敲击着石板路面,静谧的传响,通透了流水潺湲的岸,仿佛听到古老的脚步声在历史的书卷徜徉。

夜色流淌,双桥仿佛摇篮一般地轻轻荡漾。月芽儿披着淡黄淡黄的光晕,洒在江南的河湾。迷人的微笑,被伞外的月光洗了又洗,在多情的春光中不停的发芽,反复上演的水乡评弹,周而复始地唱着银匙五月的情结。呼吸着自然纯静的夜的气息,天仙般的感觉,似乎自己就在摇篮里摇荡着轻漾,所有的情绪都沁泡在江南的水墨里。河边所有的景致,隐匿在岸边石隙间啼鸣的蛙虫,仿佛是夜晚开放的花朵,如梦幻般奇异无比。

201476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