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作品 > 故事回忆 > 详细内容
童年记忆13:杂面条(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发布时间:2021/8/27  阅读次数:361  字体大小: 【】 【】【
  

童年记忆13:杂面条(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在郑州市丰庆路张家村,路边卖水果、蔬菜的流动摊比较多,占据了人行道。不经意间,我听到一阵阵的叫卖声“杂面条、山野菜杂面条”。我随着声音望去,是一辆三轮车拉着盛饭的保温桶,车扶手上还打着一条用广告布做的牌子,上面写着“杂面条”。

我并没有停下来,虽然我现在对杂面条不感兴趣,只要我一听到“杂面条、山野菜杂面条”的叫卖声,我的思绪就不由自主飞到小时候,想起那正宗的“山野菜杂面条”。

那时的人们生活条件不好,吃白面对人们来说是奢侈品。印象中净面馍只在逢年过节时才可以吃上几天,春节时一过破五,饭食就恢复了原样。

净面条平时吃的也很少,记得我们兄妹有人生病时,母亲才会从面斗里挖出半瓢白面,擀一撮手擀面,加入腌制的葱花,便成葱花面。母亲的手擀面堪称一绝,细细的、薄薄的,与现在的手工挂面差不多。母亲做的葱花面就像灵丹妙药一样,喝上一碗好像病也好了一大半。

其实,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是喝杂面条的。那时的杂面是黄豆、红薯干,为了磨出的面好擀成型,还加少量的小麦。这样磨出来的面的真是杂面,做出来的面条才是真正的杂面条。

在那时的农村,中午的饭都是杂面条。用杂面做面条,技术要求很高,不然擀不成条,就是面坨坨。因为杂面比较粗,和成的面团很难做到光滑漂亮。母亲做的杂面条,虽然没有白面条那样长,但也是又细又薄。

做好的面条下入滚开的水中,沸水立刻落滚儿,盖上锅盖。不一会儿,水又沸腾起来,打开锅盖,看到面条在水中翻滚,面条色泽红中发青,像在水中浮动“小鱼儿”。为了避免粘连,还要用筷子迅速拨开。

面滚得差不多时,母亲就放入一把面条棵,青青的、绿绿的,最后倒入腌好的葱花,即可出锅食用。

母亲给每人盛上一碗,那时面条就是主食,午饭是不吃馍的。杂面条刚出锅时条还是长长的,色泽有青有红还有绿,吃起来有黄豆的豆香味,高粱的青涩味儿,红薯片的面糯味儿,葱花的香味儿,当然还有小麦的麦香味儿。还真是色香味儿俱全。

午饭喝饱了杂面条,到了下午去地劳作的时候,虽然肚里没有饿意,也都是习惯性地到厨房走一走。如果还有剩余的杂面条,就喝上一碗。这时的杂面条时间长了,已经成了糊糊状,长面条变成了面条头,喝上一口软软的、滑滑的、带有红薯片的面糯。经常是剥几瓣蒜放在面条里,喝一口面就一口蒜,别有一番风味!

现在杂粮的价格飙升,杂面条里的杂面也少的可怜,我还是觉得小时候的杂面条是最正宗的,味儿是最美的。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