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作品 > 故事回忆 > 详细内容
童年记忆10:话婚车(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发布时间:2021/8/16  阅读次数:347  字体大小: 【】 【】【
  

童年记忆10:话婚车(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小时候人们生活贫困,家里也没有什么家用电器,更不用说买家用汽车,就连从村子上路过的汽车都少得可怜。偶尔村子上来了一辆汽车,村上大人、孩子纷纷围观着,议论着,调皮的孩子还在车上扒来扒去。车子开走了,一些男孩子还有追车跑的习惯。

那时候还是生产队,队里拉东西的车子最早是牛拉的木头车,我们都管它叫“太平车”。这种车比较笨重,车身又大又宽,是用木头做的,车轱辘也是木质的,只不过在咕噜的一周用铁皮镶起来,这样行走时减少了阻力。村子上的年轻人结婚就用它做婚车。

由于“太平车”笨重,所以用牛拉这种车,一般一辆车要两头牛来拉。娶新媳妇时,为图喜庆吉利,不光迎亲的随人在扣子系上红布条,就连牛的笼头上、头上都要绑上红布。当然,为了安全起见,还要专门找一个赶车的好把手。因为,牛拉的“太平车”行的速度特别慢,那时结婚又有赶早不赶晚的习俗,如果迎亲的路途远的话,凌晨四五点迎亲的队伍就出发了。

后来,队里又打制了马车,马车的外形窄、轻便长,加上马速度很快,所以很快就代替了“太平车”的位置。马车不光提高了运庄稼的速度,同时马车也成了婚车。由于马有烈性,所以赶马也是技术活,为此,队里设几名专门赶马车的男劳力。

记得大伯家的堂姐出嫁时,迎亲的就是几辆“豪华”的大马车。一辆马车配有四匹高头大马,马笼头上同样系着红布条,马头上还披着红绸花,脖子上还带着一圈铜铃,这在当时档次可以说最高的。村东头的人们来了,村西头的人们也来了,把马车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人们高声地议论着,嘴里不停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一切习俗仪式过后,迎亲人接上新娘,马车出发了,步子渐渐加快,到最后奔跑起来,马蹄哒哒哒响着,脖子上的铜铃“喤喤喤”地响个不停。不一会儿马车就出了村庄,留下一阵阵荡起尘烟。

八十年代,土地承包到户,人们种的庄稼年年大丰收,老百姓兜里有了余钱。人们在婚车上又有了讲究,原来的马车也落伍了,随之替代的是大型的卡车。

九十年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婚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小轿车代替了卡车。

历史的车轮驶入两千年,婚车的变化更是空前巨厚,人们不光要求车的数量,还要求品牌,什么奥迪、宝马、奔驰、凯迪拉克等。

在我记忆的几十年,目睹了我们的生活日益变迁,从贫穷到富足;婚车也随之不断发展更新,从原始到先进,这就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