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作品 > 听读观感 > 详细内容
大寒:古人写“寒冷”有多绝?(祁振邦)
发布时间:2025/1/20  阅读次数:54  字体大小: 【】 【】【


大寒:古人写“寒冷”有多绝?(祁振邦)

大寒时节,古人以诗描绘寒冷景象:耶律铸写寒雪狂风,岑参绘天山雪景,谢晋喻溪流波浪为花,苏轼描雪后壮丽,聂树楷比风如刀、雪如絮舞。诗句精炼生动,展现寒冷中的壮丽与孤寂。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穿过光秃秃的枝丫,岁月的车轮在冬日的轨道上缓缓碾过。

我们来到了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古人写寒冷能有多绝?

(一)

寒雪狂风颤林木,冻云残照锁关河。

——耶律铸《冬日即事》

寒雪狂舞,北风肆虐,连树林也忍不住颤抖起来;

黄昏日暮,冻云凝结,夕阳的余晖洒在被冻住的关河上,显得十分苍茫孤寂。

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寒雪狂风下,冻云残照中,山河寥落的景象。

语言精炼,极富感染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二)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天山雪域中,昏暗寒冷的云气弥漫了万里长空,整个世界仿佛都被冻结起来;

背阴的山崖上,悬挂着纵横交错的冰凌,长达千丈。

岑参是盛唐最负盛名的边塞诗人之一,曾两度出塞。

这首诗大概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于同一时期。

通过对极端寒冷和壮阔雪景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又略带冷峻的氛围,为后文送别友人奠定了情感基调。

(三)

风起冻云天欲雪,溪流寒月浪生花。

——谢晋《旅泊奔牛㙋下次钱经韵》

风,带着彻骨的凛冽,席卷而来。

阴云在风中,翻涌,聚合,酝酿着一场盛大的雪意。

清冷的月光下,小溪静静地流淌着。

寒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如同花朵在水中绽放。

这首诗描写的是旅途中的寒冷景象

最令人玩味的是后一句,将溪流中的波浪比作花朵,为冰冷的画面增添了一抹奇幻的色彩,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四)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雪后的世界,宛如巨大的冰窖,无孔不入的寒意,令人泛起了鸡皮疙瘩。

抬眼望去,强烈的雪光,令人目眩神迷,仿佛眼前生出了绚烂的花朵。

这首诗前一句,从触觉角度着笔,生动地表现了人在寒冷天气下的生理反应;

后一句则转为视觉描写,以夸张的手法烘托了雪景的壮丽。

语言真实,描写生动,令人身临其境,感受雪后世界的寒冷与美丽。

(五)

风利如刀肤欲割,雪团作絮拳争舞。

——聂树楷《满江红·岁暮天寒,忆曩经鹦鹉溪》

寒风凛冽,如同锋利的刀刃,直欲将人的皮肤割破;

雪花纷纷扬扬,像棉絮一样,一团团相互簇拥着,在风中肆意飞舞。

诗歌前一句将风比作刀刃,淋漓尽致地凸显了风的寒冷;

后一句先是以棉絮喻雪,既写出了雪的洁白,同时也烘托了雪花的轻盈。

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雪花人的行为,好像它们在相互竞争着跳舞,让雪花的飞舞更具画面感和生命力。

凌厉的风,轻盈的雪,一刚一柔,相互映衬,相互融合,交织成一幅寂冷又壮丽的岁寒风景图。

一如诗人此时复杂的心境,孤独寂冷,却又带着几许坚强不屈。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