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站长文集 > 王继伟 > 详细内容
拜谒黄帝陵
发布时间:2014/9/14  阅读次数:496  字体大小: 【】 【】【

拜谒黄帝陵

早上6点,我没顾上吃早饭,怀着崇敬的心情一个人离开延安,去拜谒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

汽车一路向南行驶,沿途是蜿蜒而平坦的高速公路,两侧的山坡郁郁葱葱,间或有掩映在小村落间的窑洞闪过。

黄帝陵距延安约200公里。轩辕,即黄帝。据《史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汉书》注“黄帝,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一路上导游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沿途的风土人情,又聊了黄陵的传说典故。这是我第一次来延安,车窗外掠过熟悉又陌生的黄土地,一百九十公里两个小时就到了。

黄帝陵景区大门前,石头铺就的广场让人感到肃穆,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据说有5000块,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那些从石缝中生长的小草给人一种希望,一种延续。

广场北端为轩辕桥,是用花岗岩砌成,桥的栏板上雕有古典图案花纹,显得粗犷古朴。轩辕桥下是碧波荡漾的印池,说是“池”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湖,印池四周绿树成荫,游人如织,桥山,古柏,游人倒映在水中,为黄帝陵平添了灵气。

轩辕桥北端为龙尾道,共设95级台阶,象征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寓意。由龙尾道向上即登临庙院山门。山门为五间廓庑式花岗岩建筑,显得轩辕庙格外的庄严雄伟。

伴着空中弥漫的阵阵柏香,我进入山门,一株参天古柏映入眼帘。古柏树高19米,胸径11米,被当地老百姓称作“七搂八乍半,疙里疙瘩不上算”,树龄已有5000多年,传说为轩辕黄帝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为群柏之冠,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号称“天下第一柏”。这树虽说已经五千多岁了,但仍很苍翠,树皮龟裂得很厉害,似乎在述说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沧桑,很多人都在这个树前拍照,我也在树前留了个影,以表参拜之情。据导游说,每天都会有很多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棵树前瞻仰留念,它已经成为黄帝陵的象征。

沿中轴线北行即到诚心亭。这是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及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华侨同胞谒拜黄帝时,整衣冠,备礼品,平心情,除杂念的地方。诚心亭西侧方台上置放着一块天然巨石,石上的花纹图案,酷似“夸父追日” ,这种天然形成的图案并不多见,堪称奇观,夸父追求光明的献身精神曾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诚心亭北面西侧,耸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一块是立于199845日的香港回归纪念碑,一块是立于200045日的澳门回归纪念碑,向世人宣告香港、澳门已经结束了殖民统治的历史,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昭示着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繁荣昌盛的光明前景。

诚心亭北为碑亭,里面陈列着孙中山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的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黄帝赞》词一首,193745日国共两党共祭黄陵时,毛泽东亲笔题写的《祭黄帝陵文》手迹,邓小平1988年亲笔题写的“炎黄子孙”和蒋介石1942年题写的“黄帝陵”碑石。其中毛泽东手书汪洋姿肆,飘洒俊逸,雄健有力,荡气回肠。碑亭东侧院内,矗立着原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的题词碑。碑亭两侧新建碑廊,保存有历代祭祀黄帝、维护陵庙碑石和题颂石刻。

轩辕殿位于广场北端在总高6米的三层石台上。黄帝陵前广场右侧,象征56个民族大团结的56面黄色旌旗迎风招展,广场左侧,一青铜质的大钟高高悬挂于台基之上。整个轩辕殿庄严神圣,殿区内不设其他楼阁廊榭,而是凭借山川地貌与植被构成的大环境,体现出“大象无形”的境界。

大殿是由36 根圆形石柱围合成的方形空间,柱间无墙,上履巨型覆斗屋顶,体现了“黄帝明堂”风貌。屋顶中央有直径14 米的圆形天光。晴天的时候蓝天、白云、阳光直接映入殿内,整个空间显得恢宏神圣而通透明朗,很多游客都会在那里双手托起拍照留念。殿内地面采用青、红、白、黑、黄五色花岗石铺砌,隐喻传统“五色土”,以象征黄帝恩泽大地。整个轩辕殿反映 “天圆地方”的理念。

出了山门,向右拐,换乘游览的专用电瓶车,沿着整洁的公路向上行驶,我们向黄帝衣冠冢前进。传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荆山,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臣民们不忍心他离去,以致把黄帝的一双靴子都拽下来了。臣民们为了纪念黄帝,便把这些遗物葬于桥山之巅,起冢为陵。这便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下了电瓶车,沿着绵延的石阶向上走,路边是古树相伴,据说这古柏有21286棵之多。大约走了20分钟看见一个大院子,这便是“轩辕黄帝陵”了。黄帝陵为半圆形墓冢,坐北朝南,四周有方形围栏,墓碑面南,书“桥山龙驭”,意为黄帝乘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陵墓前建有祭亭,亭内立已高大石碑,刻有现代著名书法家郭沫若所书“黄帝陵”三个大字。

绕墓塚一周,向北走不远,登上象征黄帝“驭龙升天”的龙驭阁。极目远眺,桥山全貌及周围古城与山川形势尽入眼前。黄帝陵墓座北面南,背靠桥山盘龙岗,源于子午岭东麓的沮河环绕桥山,在这里形成山环水抱的“仙岛”态势,并在桥山东西两侧,形成对称的“东湾”(龙湾)和“西湾”,东湾连着“龙首”,西湾接着“虎尾”。无疑,这里充盈着某种神秘的文化气息。

恰好,我遇到一位老先生,他告诉我:“黄帝陵所在的山势就像一尊盘龙,一只前爪伸向东湾,一只前爪伸向西湾,一只后爪把着县城方向,一只后爪隐藏在龙身,轩辕庙就建在龙尾上。黄帝墓塚后边的小山包就是龙首,墓塚像宝珠一样被含在龙的嘴里,不信你看看龙首上还有两个龙角呢!”

桥山到处是郁郁葱葱的古松翠柏,整个黄帝陵不仅饱含王气,而且极为庄严;不仅生机勃勃,而且蔚为壮观。桥山东西两边各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水,日夜奔流不息,奔向远方。这里的植被保护得的非常好,陵区里的老百姓从来不砍伐这座山上的树木,所以许多上千年的古柏树得以幸存——每个黄帝的子孙都会自觉地保护这里,以祭祀心中共同的祖先。

只有亲身来到这里,埋藏心底这种情怀才会被唤醒出来,原来每个人心中的“魂”都是那么的强烈!恭立于轩辕黄帝陵前,忽然感觉自己如此渺小。当我向黄帝陵恭恭敬敬参拜下去,我真正感到沐浴在祖先伟大而慈爱的光辉中。

拜谒黄帝陵,是我内心的憧憬,是铭记一生的荣幸!

201496于灯下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