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站长文集 > 王继伟 > 详细内容
父亲的遗憾
发布时间:2014/6/26  阅读次数:489  字体大小: 【】 【】【
  

父亲的遗憾

夕阳的余辉映射在老父亲佝偻的背影,清瘦的老人图画印在身后的山墙上。

“唉,我最遗憾的是当年没有跨过鸭绿江上的那座断桥”端午节那天,我回老家去看望他,父亲又打开了话匣子,脸上的皱纹更多了。

父亲今年整整七十五岁了,身体却还硬朗。在我小的时候,父亲给我讲起抗美援朝时的故事教育人,特别是我的孩子浪费米饭,不吃剩菜时,他就会旧事重提:在最艰难的日子,能吃上树皮,草根、野菜就是好的,睡觉能有个挡露水的地方就是幸福,能吃上白米饭是做梦,更别提蔬菜了。

我在家里是他最忠实的听众,已习惯成自然。

听完,我认真地对父亲说:“其实部队当年那样决定是对的,如果你一个人过了鸭绿江,兴许就没有我和两个弟弟。其实我们都很感谢当年的部队首长。”

父亲吁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也许,人的一生,注定要有许许多多的遗憾。父亲也曾说过:“要是细讲起来呀!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父亲一生最珍爱的物品就是那张当年和志愿军一起合影的相片。那年,他所在的部队到达丹东鸭绿江边,上级却下达一个奇怪的命令,过江的只能是家中有兄弟的。父亲家中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没有哥哥,也没有弟弟,于是,他只能留在丹东鸭江铁桥这边。

当年,鸭绿江大桥是我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195011月,大桥被美国空军炸毁。中方所剩四孔惨桥保留至今,被称为“鸭绿江断桥”。至今,短桥上还保留成千上万处弹痕。

朝鲜停战协议签字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全部撤出,从鸭绿江大桥凯旋回国,在大桥头的“凯旋门”前,父亲在累累伤痕残桥边与几个光荣归来的志愿军战友合影作留念。

不久,父亲的也被批准光荣复员,离开丹东时,他最后看看断桥,“当年,我要过了江,也许也会成为……”

回乡时,父亲只带回来一个复员证和一张与志愿军合影。

后来我上网查几次,才知道鸭绿江断桥的由来:其实,鸭绿江上游的河口还有一座断桥,那是当年彭德怀等志愿军先遣部队率先渡江入朝作战的地方。我问他,“你当年到底守在哪座桥旁边?”可能年纪大了,他自己也说不清了。他只记得他的战友张成的哥哥永远留在了鸭绿江对岸。

经过了60多年岁月的荡涤,那场战争的硝烟早已风吹云散。今天,许多年轻人也许对那场惨烈的战争一无所知或是知之甚少,但是,我们永远都不该忘记他们,为了新兴的共和国的安全与和平,而长眠在异国他乡土地上的烈士们。

父亲只是普通一兵,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这里丁丁点点的零星记忆,仅仅是为了表示对生我养我、在我童年时代曾经给予我百般抚爱的父亲的一种深切怀念。

可惜,在我弟弟很小的时候,不小心把父亲那张相片给丢了。哎,父亲有点遗憾。

今天的父亲一头华发,满脸皱纹,一个人独处时,总是自言自语说起当年的鸭绿江断桥事。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和平的年代里,就象对战争片电影的关注度不高一样,对曾经发生的抗美援朝往事的关注也在不断下降。于是,我就把网上的照片,让他看。说给他听,这座桥已经成为丹东市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今天他像一个苍老受伤的钢铁巨龙,依然卧在鸭绿江上。大桥的中国一端入口处的上部写着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鸭绿江断桥”。

父亲默默地看着听着,额头上遗憾渐渐舒展开来。

2014625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