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也谈古代的封建科举制度(中牟县韩寺镇二小 花传盛)
最近几天看到一边倒的文章,说中国的封建科举制度为中国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远比现在的大学招生要优越。
我没参加过古代的封建科举考试制度,没赶上呀。我知道古代考上的举子是何等的欣喜,从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从范进中举后疯癫的表现,我知道考上后的学子心情是何等的放松,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只是有没有人关注落榜的学生呢。
在古代,榜上无名,脚下未必有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天下所有人一起涌上考试的独木桥时,我看到的是桥的岌岌可危。
于是走投无路的有之,含恨自杀的有之。继续考,考不上,又继续考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有之。
记得那个孔乙己吧,是旧中国科举制度的读书人的缩影,天下考上的有几人,
诚然,中国的科举制度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物,尤其是科举考试前期,更加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只是到了后来,渐渐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当西学日新月异,外国的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时候,仅靠几篇迂腐透顶的八股文能够治理天下吗。
其实中国古代杰出人物中,还真有几个没参加科举考试,或屡试不中的。
李白是唐朝伟大的诗人,一句床前明月光牵动多少人的思绪;杜甫的诗歌也是超一流的好,可是这二位无论参加还是没参加,结局竟然是那样的一致,李白是不屑于考试,一直做梦想得到唐明皇的三顾茅庐,杜甫参加了考试,结果竟然屡试不中。
是他们的文章不好么,笑话,那是因为什么。不得而知。
还有几个人物,像没考上的黄巢,菊花诗也相当的有名气;
刀笔吏宋江的西江月也大大的有名;
写聊斋的蒲松龄,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写红楼的曹雪芹。
晚清的袁世凯。
现在的考试制度自然有他不好的一面,但是如果一棍子打死,重新走科举考试的道路,势必会影响大的局势变革,人不可能一考定终身!
现在的学生考不上可以打工,上技校,上职高,有一门技术,照样走遍天下。
至于公务员考试,既然是竞争,必然有一番风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吗。
很庆幸生在现在的国度,要是在古代,可能又要在江边独步徘徊,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