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作品 > 时代散文 > 详细内容
探访东官庄镇溱头河老大桥遗址(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发布时间:2022/3/2  阅读次数:228  字体大小: 【】 【】【
  

探访东官庄镇溱头河老大桥遗址(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壬寅初春,我迁居汝南县东官庄镇,初来乍到,为熟悉环境,没事时就到街上溜达溜达。

汝南县东官庄镇在汝南县西南部,境内有溱头河由南而北贯穿,东官庄镇的1个社区、21个行政村分布于溱头河东西两侧。东官庄镇中心大街今称文明大道,呈南北走向,约1.5千米,是东官庄镇商贸交易的主要集市,平日各家商店开门营业,招揽南来北往的顾客。

驻足官庄集南端,偶尔与店主攀谈,得知文明大道南部300余米才是官庄街的老集,但从街道路面、商店布局和建筑物外观上,显然比不上集市北半部,问其究竟,原来,官庄街老集向西约600米通向溱头河老大桥,这座桥是官庄集东连汝()(),西接确()()的必经之路。199412月,由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需要,老大桥承重有限,再加上桥身年久失修,汝南县人民政府遂在老桥北不远处的溱头河上修建了一座新的东官庄大桥,接着,新桥又贯通了一条汝()()015县道,于是,官庄新街和集市北移,逐渐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官庄南街老集由于老桥被拆,道路中断,人流锐减,而日渐冷落起来。

一日午后,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我在一位热心老乡指引下,徒步去探访东官庄镇溱头河上的老大桥遗址。沿新伍街西行300余米,地势陡然降低,水泥路面也变成了有少量石砾的土路,往前方看,道路弯曲而狭窄,两侧土岭高出路面数米,人像是行走在一条深沟内。再继续向西走约300米,一条宽阔的河流豁然进入视线,这就是溱头河,走近岸边,河两岸分别遗留的桥墩、桥板赫然入目,我想,这便是东官庄镇溱头河上老大桥的遗址了。

老大桥遗址处河面宽100余米,河水靛蓝如碧,波光粼粼。放眼望去,东西岸边各遗留的两座桥墩,如两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坐在那里,默默地对视着,像在沉思着这座桥的前世今生。在东岸边,幸巧还遗留有一整块混凝土桥板,俯撑于桥墩之上,每看一眼,都让人觉得它是在对这座桥的坚守与不舍,人们会有一种别样的心情从心底油然而生。东侧桥墩往南20余米,有几方或立或卧的水文标志牌在那儿沉睡或发呆,似乎在向来访者倾诉它们的落寞与孤独。桥墩的北侧30余米处,则建有一座610余米高的水文标志塔,塔身边修有10余级台阶的水位参照线,每级台阶边竖有一根带有水位数字刻度的立柱,让人一看便知,这才是标准的水文设施。

站在东岸往对岸望,岸边停泊着两只小渔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里的人们曾经的捕鱼生活,也让人回想起很久以前这里作为渡口的繁忙景象。再仔细看,岸的桥墩边,有一位穿着鲜艳的女子在洗衣服,河水荡漾,倩影晃动,如一幅美丽的油画展现在眼前。岸上依稀可见一个小村落,叫邓小庄,屋舍俨然,高低分布,村旁有一片竹林,显得是那么的静谧、安详。

老大桥建于1968年,桥墩石砌,桥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它建在通往老集的河埠口位置。没建这座桥前,这里有一条河底牛车道,稍北有一条简易的木桥。据地方史志记载,官庄原名叫河口店,官庄的得名是在元朝末年,由前蔺庄、后蔺庄、西官庄、北官庄、前罗庄、后罗庄及吴庄七个村合并而成。因而,官庄是由官方命名的,并非传言的古时此地有一位做大官者之故,又因西边泌阳县亦有官庄镇,遂把汝南县的官庄镇更名为东官庄镇。

既然东官庄镇形成于元末,那么据今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有多少人世沧桑,有多少人间悲欢,也只有静静的溱头河来见证了。我们可以想到,生活在这里的先辈们,是怎样舟楫摆渡,早出晚归,或许,他们一代接一代都希望在溱头河上建一座桥,而围绕这一目标所发生的苦辣酸甜、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已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中了。

而今,站在老大桥遣址旁,看着这里实地的河流、口岸和道路的地貌 ,不由让我打开了保留在记忆中的两段历史。

1984年夏,我拜访了在驻马店军分区干休所休养的革命老人周骏鸣,他是确山县石滚河乡人,这年已82岁。据老人讲,193112月,他参加宁都起义,加入工农红军,1932年初,他经朱德总司令谈话,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1933年底,王国华(王老汉)和张星江到江西中央苏区参加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受到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的接见。193410月,开完会的王国华和张星江受毛泽东、周恩来的委托,返回河南发展革命力量。次年3月,王国华回到家乡确山县香山乡,不久,他联络上了周骏鸣、萧章、张星江、徐子荣和仝中玉等同志,恢复了党的地下组织,在确山、泌阳、汝南、正阳和信阳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游击队。他们以伏牛山余脉大小乐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多次两三人结伴,夜行至汝南县韩庄镇西陈庄的联络点(即革命烈士陈明杰家),白天隐蔽,夜里再奔至官庄集西过溱头河,沿着岸边向东的路沟到官庄街的联络点,然后分头到汝南、正阳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发展革命力量,为创建以竹沟为中心的中原抗日革命根据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时光匆匆,八十多年过去了。伫立溱头河老大桥遗址前,我们可以想见,当年王国华、周骏鸣、萧章、张星江、徐子荣和仝中玉等革命先辈,就是从这里走入汝南、正阳的一户户贫苦农民家里,把革命的火种播撒进千家万户,用他们的理想之光,照亮了这片土地。如今,我们已步入了小康社会,这盛世正如他们所愿,若他们在天有灵,该是多么欣慰啊!

在这里,还永远留下了另一段悲壮的历史。1944911日,国立二十二中初中部400余名师生,从安徽阜阳西迁至陕南汉阴涧头铺。经过6天的艰难跋涉,916日到达汝南县官庄集。当天晚上,全体师生在官庄集休整,带队老师派两名打前站的同学前往韩庄集探听翻越平汉铁路的情况。当得知没有敌情的情报后,917日一早,国立二十二中400余名师生,从官庄集西埠口过溱头河,中午到达韩庄集。正当师生们准备在街上吃午饭时,突然遭到从汝南到确山换防的侵华日军的机枪射击,造成了多人受伤,11名同学罹难的“韩庄惨案”。

惨案发生后,数百名师生被打散,有100余名师生又沿原路过溱头河返回官庄集。官庄集上十几家店铺和王尽礼、赖金海的两家药铺,还有地主罗茂斋家,腾出房间或院子收留了他们,供他们吃饭、住宿和养伤。一个月后,这些师生才分几批从官庄老集西过溱头河西行,官庄和韩庄的老乡还为他们挑运行李,带路送行。这段往事也已过去近八十年了,深明大义的东官庄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对华夏同胞的民族情感,却一直铭记在这片土地上。

我默默地在老大桥遗址边沉思良久。当我转身离开时,回首望见在高高的东北岸上,一户农家门前有一位少年在伏案看书。走近一问,这家主人姓冀,看书的是他儿子,大学毕业又读了研,正在备考国家公务员。当冀家少年知道我的来意后,内心非常激动,临别,他对我说:

“叔叔,请您放心,我们这一代人一定会继续奋斗,将来有条件了,就在这里建一个东官庄溱头河老大桥遗址公园,把过去的和现在美好记忆永远留在这里。”

我连连点头,挥手作别。身后的桥墩、碧水、渔舟、少年,一直在脑海里交替闪现……

2022.2.27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