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作品 > 小说小品 > 详细内容
换亲(7—9)(郑开明)
发布时间:2025/2/6  阅读次数:34  字体大小: 【】 【】【

换亲(79(郑开明)

(七)

十点多钟了,郑家大湾的人是越聚越多,有的是来喝喜酒的,有的外乡人三五成群的也从大老远专门来看郑家热闹的,不算太大的村子里就像是在办庙会,看来,郑家的事是惊动了十里八乡的人。此时的郑老爷子简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村东头的稻场上来回的溜达,眼睛紧紧叮着南边王家岗的山头,这是接新娘子回的必经之地。

小儿子仁胜也来了,劝他爹不要太着急,郑老爷子连连点着头,他也弄不明白了,一直阴阳怪气不能作指望的仁胜,一直反对这门亲事,这二天也一反常态的帮起家的忙了,郑老爷子高兴不起来,想起仁胜的所为,他浑身不自在,老怕家中再出什么乱子。

王家岗山头有人影了,看了半天也就是一个人,人越走越近了,看的出,还是连走带跑往这边来的。原来是媒婆派来的送信伙计,郑老爷子心里总算是踏实了不少,他忙让仁胜把负责放鞭炮的十来个伙计都叫到这来,只要大队人马一翻上山头,就开始放鞭炮,他叫伙计们撒开了放,炮竹是备足了,几百挂,迎送二门亲事使不完的使。村里聚集的人也都过来了,好家伙,七八百口子,分二边都站在了村口到郑老爷子的家口,在这偏僻的穷山村,这场面还真是不小。

王家岗山头又有人露面了,一个、二个,越露越多,还在郑家举棋不定猜测中,只见王家岗山头鞭炮齐鸣,郑家这时才明白过来,媒婆李妈早就安排好了,李妈是什么人呀,方圆几十里的名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什么主顾使什么活,见风使舵是她的拿手好戏,谁也捉摸不透她的绝活。慌忙中的郑家鞭炮也点着了,这相隔三里地的鞭炮其鸣,真是惊动了乡里乡亲的,本来就听到风声还没动的周围村里的人,也都朝郑家湾奔来,郑家真是在办大事,谁都想见见世面。

丁婆婆请的锁呐队伍与郑老爷子请的锣鼓队在村口相汇到了一块,震耳的鼓乐及鞭炮声混响在一块,郑家的戏算是开场了,喜烟喜糖自然是少不了的,要知道,在这个地方,能抽上一根还像点样的烟,能吃块糖,只能是在有喜事的日子里,特别是今天,郑家是专门让人在汉口弄到的大前门和恒大牌香烟,一般办喜事还是舍不得买的,十里八乡也只有郑家敢这样破费。

大红的门垛,大红的门槛,大红的梁柱,大红的灯笼,郑家是要在大红中办好这门婚事。桌椅早已摆好,媒婆李妈安排郑老爷子坐在了左边的椅子上,让丁婆婆坐在了右边的椅子上,村里人在一片猜测中:这左右坐位按常规,是要仁传父母坐的座位,仁传母亲不在世了,只能空着,怎么能让身为亲家母,又是寡妇的丁婆婆坐在这里那,这么非是在向大家预示着什么?猜测归猜测,这婚礼仪式还是要办的。

仁传穿着传统对襟大红服饰在大门口接新娘腊梅,门帘打开了,他上前牵扶新娘下桥,一切按当地习俗、仪式办这门亲事。想当初,也是迎娶新娘,桥帘开了,他直接将锡秀抱入洞房,后来发生了可怕的事情。仁传在他父亲那,多少也受点影响,不信什么是不行了,用红冲喜也是仁传的主意,你别看这又坏、又混的小子,这明媒正娶的妻子还是少不了一位的,家里必定在乡里还算是有身份的。仁传边想着,边牵着腊梅的手走到了拜天地的父辈前,抬头看去,父亲与腊梅母亲同时坐在高堂是他没想到的,反正是他们俩个人的父母也就不想这么多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这是少不了的,一切仪式结束后,司仪高喊新郞新娘入洞房,郑家的媳妇算是顺顺当当接进来了。

这时候,要说最累心的还是丁婆婆,她大老远的送走姑娘,帮忙举行完婚礼,她还要把儿媳月娥接回家去,因儿子冬全是不能让他来的,别说郑老爷子不让,她也丢不起这个脸,这也是媒婆李妈事先就与双方约定好的。

该郑家老爷子送女儿月娥出嫁上桥的时辰了,不必说,月娥是最难受的,自打听说了这门亲事就没怎么吃饭,人都瘦成了皮包骨了,郑老爷子也心痛,必定是自己的骨肉,可重男轻女、延续香火的意识又驱使他不得不这么干。仁传正在他的好事,那里还想着他的妹妹。仁胜对这个小妹还算不错,从一开始就反对,可他也没办法,老爷也不听他的,他给小妹月娥准备了一件礼物,一条很精致的红丝麻裤腰带,用红布里三层外三层的包了个严实,他告诉小妹:“有过不去的时候再打开它”。

(八)

哭的像泪人似的月娥让大姨妈搀扶着上了花轿,随着媒婆李妈的一声“起轿”,唢呐手、锣鼓手、鞭炮手几乎同时奏响了这催人泪下的乐章。村里和大老远赶来看热闹的乡亲们静下来了,他们好多人是含着眼泪送月娥出嫁的,他们知道,月娥流着辛酸的眼泪,她是怀着恨而去的。喜庆的乐鼓此时听起来也不是那么回事了,仁胜终于忍不住了,他发疯似的大喊着让这些“王八膏子都快停下”,朝着远去的送亲队伍,他跪在了地上,大声哭喊着“月娥你回来”,“月娥你别走”......

远去的月娥好像听到了仁胜的呼喊,她扒开轿窗钻出满脸泪水的头,朝自家的方向张望着。她知道,除了已去的妈妈,就只有这个小哥对她好了。小哥在别人的眼里是个性格及其内向又奇坏无比的人。可在月娥眼里,他这个小哥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有自己的想法而不被家人和外人理解,他感到压抑,他只有按自己的方式去发泄。他开始不爱跟别人讲自认为是多余的话,可私下里,他对这个小妹还是关心照顾的,在小妹面前,他也有一大堆讲不完的话和一些让小妹开心的小笑话,往往逗的小妹开怀大笑。月娥还在紧闭着双眼追忆着美好回忆,唢呐及锣鼓声把她惊醒,她知道,快到石山镇了,这个让她感到恐惧,让她感到作呕的丈夫就要迎她下轿了,她感到浑身发冷,身上在颤抖,她下意识的紧紧握着仁胜送给她红布包裹着的小礼物,她把它当成护身符,她张开的双眼又闭上了,听天由命吧。

震耳的鞭炮声压住了唢呐锣鼓队,这可喜坏了还饿着肚子等新娘的亲朋好友们,要知道,在早上送女儿出嫁丁婆婆就发话,等迎娶回儿媳再开席,这都是下午四点多钟了。拥挤的人群把个花轿围的个里三层外三层,这时侯那还想到饿呀,都想看看傻瘸的冬全是怎么把媳妇迎进洞房去的。

丁婆婆虽说没有媒婆李妈嘴吧能说会道,可做事情也是个耍了人,在村里也是个数得上的“女强人”,早年丧偶,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二个孩子拉撤大,再赶上儿子冬全又不是个全呼人,走到今天实属不易。一天二门亲事都办了,她对乡亲们说:“这是老天有眼”,“这是老天赐给我的福”。她忙前忙后的跑,她送腊梅,接月娥,家里都安排好了,只让冬全的两个姨妈在家支应着杂事,并把冬全照顾好,小姨妈早早的就给冬全穿上了大红礼服,一套合身的丝绸衣裤。冬全从小到大都是丁婆婆伺候他,新媳妇平安进了家门,丁婆婆就算是解放了。

随着媒婆李妈一声“花轿落地了”的碱声,小姨妈拉着冬全的手站立在了花轿面前,小姨妈扶着冬全的胳膊,用轿杆挑开轿帘,此时的月娥已把红头盖帘盖在的头顶上,小姨妈轻捅着冬全,暗示她去牵娘的手,冬全总算明白了小姨的意思,跨前一步就低头去抓新娘的手,没想到使不上劲的后腿不争气,扑通就跪倒在了花轿前,小姨及媒婆赶紧上前将他扶起,由媒婆李妈牵着新娘月娥的手,新郎冬全左手抓着小姨,右的抓着李妈一同走进堂屋,他们把冬全的手放到了月娥的手上,冬全可把月娥的手抓住了,还抓的那么牢,姨妈和媒婆撤到了二边,这也不讲什么仪式了,丁婆婆坐在他们俩人面前向他们表示祝福,要他们俩个人好好过日子,也不多说什么了,就让冬全牵着月娥的手,一瘸一拐的走向了洞房。此时的冬全连入洞房是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只知道傻笑,可盖帘下的月娥心里都明白,落轿时冬全给她的“见面礼”,还有这机械的手,她心里在流泪。

新郎新娘进入洞房了,丁婆婆的心总算放下了,她高兴的连忙叫宾客入席,她要大师傅多上菜,她要乡亲们多喝点,她感到时来运转了。

(九)

天黑了,外边的客人还在闹着酒,洞房里静悄悄的,月娥再也坐不住了,她自己把红盖帘拽了下来,她要看看自己的夫君到底是什么样。

此时的冬全正在桌子上扒着一眼不眨的看着蜡烛,她叫了声:“冬全”,冬全并没有理会,她过去拉了一下冬全的胳膊,冬全才把头转了过来,笑哈哈的看着她,她又下意识的把他的胳膊往上提了提,冬全总算明白了她的意思,歪着身子站了起来。

借着烛光,月娥总算是把这个要跟自己过一辈子的男人看清楚了。一米六左右的身高,一脚高一脚低,瘦的有点皮包骨,面容憔悴,长相一般到还说的过去,乍一看并没有给人傻子的感觉,但一接触,就感到他是个痴呆患者,跟他说话,他的眼睛老是直盯盯的看着你,面布表情老是笑呵呵的。

月娥彻底明白了,她就是要和眼前这个又瘸又呆的男人,一个连结婚是怎么一回事的,新媳妇是谁都不知道的废人过一辈子。她的手在发抖,她的身子在发抖,她勉强挪动着脚步坐在了床边上,她没什么眼泪了,几天来,她的眼泪流的太多了。

天已经很晚了,月娥突然想起小哥仁胜送给她的一个礼物,还叮嘱过他,有过不去时再打开看,“么非他是想告诉我什么”,此时的月娥已迫不及待的想看个究竟了。她在枕头下边取出了这个红纸包,在轿子上她还把它当成个护身符,不想把它打开,现在不行了,什么都是命,仁胜给她的礼物,一定就是自己下半辈子的命。

她小心翼翼的打开了裹了好几层的红纸包,一条非常精致的红丝麻腰带亮了出来。月娥一下就明白了仁胜的意思。此时的她反而平静了下来,她不想这样委屈的活着,她要去寻找自己的归宿。

月娥帮冬全洗了手脚,帮他脱衣上床,她要以冬全媳妇的身份伺候冬全入睡。她不怪冬全,她也不怪婆婆,他们都没有错,他恨自己的父亲伯乔,他恨自己的大哥仁传,他们太自私了,他们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他们一点情分都没有了。她不想明天天亮时见到村里的人,她不想让人看见自己的悲惨命运。

第二天早上,丁婆婆来敲冬仁的房门,冬全揉着眼睛开了门,丁婆婆进屋来看儿媳月娥,眼前的一幕让丁婆婆惊呆了,月娥用红麻腰带吊死在里边的三道梁上,丁婆婆哭都没哭出声来就瘫倒在了地上……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