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作品 > 生活随笔 > 详细内容
戏说姓名(刘新广)
发布时间:2025/3/29  阅读次数:18  字体大小: 【】 【】【


戏说姓名(刘新广)

前一阵子,我一个堂弟得了孙女,想我帮他对其孙女儿的名字提点参考意见。在我反复思考和比对之间,我忽然生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人为什么要有姓名?

人为什么要有姓名?这个问题又好像不是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有林林总总数不清的人,分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部落等等,有的民族或者人群有姓氏,有的则没有。但名字大概都会有。在有姓氏的人群中,姓和名不是同一个东西。一个人的姓,表明了这个人对某个家族的认同。不管是随母姓还是随父姓,或者继承别的姓,又或者是自己创立的姓,都是这个人对自己生命之源的一种态度。姓的侧重点在于它的社会性、承继性和号召性。在我国,尤其是汉民族中,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如果说姓是总纲,那么氏就是分支。姓氏有别的情况,是母系社会留下的痕迹。汉民族上古八大姓是指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另一说则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妊。无一列外都是女字旁或者含女字。姓字的结构本身也明确的告诉我们,姓是同一个母亲的标识,在母系社会里,子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母姓为后代惟一能确定的尊亲。《白虎通·三纲六纪》写道:“古元时,未有三刚六纪,人民但知有母,不知有父”。“姓”是一个集合名词,是家族的标识,或表示与某个大家族的某一血缘关系更为亲近的部分。父系社会取代了母系社会以后,姓成了同一个父亲的标识,而氏则成了不同母亲或者不同分支的标识。只是到了春秋乃至秦汉以后,姓和氏就慢慢融为一体了。我想,那个时候,除了上层贵族,一般的奴隶和平民是不需要姓的,因为他们没有社会活动,没有财产继承,更没有号令的权利和必要。但他们应该有名或者说某种方便区分的代号。现在很多的古籍中记载的人物,许多只有名而无姓,或者有氏则无姓,屈原就是如此。屈原本姓芈,屈是他的氏。先秦时期男子大都称氏不称姓,所以,人们称他为屈原而不是芈原。到了汉代,姓氏就合二为一了。

姓是相对固定的,而每个人的名则自由多了。姓是一个家族所共有,而名则完全属于个体专有,是指个人的符号,带有个人的烙印。对于贵族阶层来说,一个孩子降生,就是一件大事。给他(她)起什么名,是非常隆重的。《礼记·内则》记载,到了婴儿百日这一天,由母亲和保姆抱着婴儿来到厅堂见他的父亲,父亲郑重地握住孩子的手,给他起名。名起定以后,母亲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内室,然后把孩子的名字通告亲戚,父亲则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并报告地方长官,入籍登记。因此命名仪式非常隆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至于一般的平民,可能就简单的多了。随便起个阿猫阿狗,或者铁蛋、长生的就行了。重视的就找个读书人或者附近的尊者帮忙起一个名字,以图个吉利平安。

随着春秋战国的历史车轮向前,一些出身较为低下的人,靠着自己的才能,平步青云,出现了一批布衣卿相,形成了一个士大夫阶层。这些人更看重个人名字的重要性,如是就出现了汉民族独有的名字奇观。原来只有贵族们才有的“字”,读书人也开始使用。

名和字其实是两个东西。从历史的习俗来看,名有乳名、本名、学名、曾用名、笔名、艺名等之分。乳名,也叫奶名、小名、小字,是一个人在孩童时期的名字。长大以后一般不用,除非长辈对晚辈偶尔呼之。笔名,常常是文人墨客依据自己的喜好在其作品上署的别名。艺名则是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称谓,又象征着一个人的职业、地位和身份等等。

“字”的产生,是出于避讳,也就是尊崇长辈的伦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灵和先祖的时候,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称呼先祖的名,这样就产生了字。因此,“字”实际上是表示尊敬的人名。

古人取名字,名与字之间是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的,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例如:关羽,字云长,羽为名,云长为字,二者相辅相成。岳飞,字鹏举,飞为名,鹏举为字,鹏举与飞互相诠释。

名和字之外,还有“号”。有很多古人除了有姓有名有字外,还有号,号是我国姓名文化中一个很有趣味的现象,广义的号有多种,有别号、绰号、谥号之分,号是自取的,也有别人赠予的。狭义的“号”是一个人的别字,又为别号。别号在文人中比较流行,名与字一般有一定的联系,而号与名无任何限制,别号始于唐,盛于宋,而衰于清。字与号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文化的变迁,很少再有人沿用,而逐渐被笔名、艺名、绰号等取代。

无论是名、字、号,都是一个人的符号,其作用都是一样的。就是有别于他人。这样看来,一个人姓名是有排他性的。但是,在现实中,重名的情况屡见不鲜。于是,人们又在每个人的姓名之前或者之后加个括号,里面写上别的能让人能够区别开来的内容。这当然是很麻烦的事情。随着信息工具的发达,我们就有了身份证号码之类的东西。经过科学的设计,身份证号码就具备了唯一性。所以,在现代社会中,人不但要有姓名,还必须有身份证号码。二者结合,也就是传统和现代结合,每个人就有了区别于他人的唯一标识。于是乎,一个人的姓名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这就出现了微信、QQ之类社交软件上的所谓昵称。昵称这东西,只要不违法,你可以随心所欲,喜欢什么就可以叫什么,还能随时修改。这样,人的昵称(也可以说是名号)就又多出来一个属性,即隐秘性。因为它的隐秘性,很多人就感觉自由轻松多了,可以畅所欲言了。而过度的畅所欲言,又带来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管理者又反过来要求实行实名制。昵称又和身份证号码联系在一起了。等于是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原点。昵称成了原有名字之外的又一个号而已。

其实,姓名也有它的坏处。就是促长了人的贪欲之心。本来,人生一世,吃饱喝足是最基本的需求。世间万物,原本都不属于某一个人。人有了姓名(个别民族的人有名无姓),就在吃饱喝足之外,想把更多的东西纳于自己的名下。因为有姓名,财产可以继承。于是人们可以积累财富,除供自己及其家庭享用之外,还可以留给后代。很多贪腐之辈,所贪之财,即使远远超过了几辈人之需,也还是停不下贪腐之心。有些人更是满足于将世间他认为好的东西,置于自己名下。以彰显他在社会中高于常人的地位和影响。因为后代无穷,贪腐也就无穷。没有姓名,也就不会有私有制,没有私有制,就不存在个人财产,更谈不上贪腐。

这些话,纯属瞎扯。姓名的出现,绝对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一种必然。我只是想假设一下,如果人没有姓名,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如今的中国,整体财富已经很多了。但是,人均财富占有量并不多。奇怪的是,贫富悬殊却异常的大。我便有了这么个奇怪的想法,“人如果没有姓名会怎么样?”充其量是一个笑谈罢了,供大家闲时八卦。

上一篇:阳春三月话南北(云逐梦) 下一篇:没有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