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小时候
小时候我很爱吃糖,薄荷糖是一分钱一个。代销点里还有龙虾糖、花生糖、椰子糖,这些糖的包装都是纸质的。偶尔妈妈去供销社买东西,供销社比我们村子的代销点要大的多,卖的东西自然齐全,香草饼干就是其中的一种,妈妈去那里的时候总是会给我买一包香草饼干。香草饼干的包装也是纸质的。不管是代销点还是供销社,卖点心都是用一尺见方的黄色的有些粗糙的纸包着的,包好后用褐色的绳子交叉系上,绳子也是纸绳。中秋节的月饼四个一斤,摞在一起,也是用黄色的有些粗糙的纸包着的,也是用纸绳交叉系着。过年的点心是长方体的纸盒子装着的,上面盖着一张红色的纸,看着很喜庆,纸盒子也是用纸绳交叉系着的。
那时候没有纸巾,大人孩子用的都是手绢。方方正正的手绢也分性别呢,男人们的手绢大一些,多是边缘有一些方格的装饰,女人们和孩子们的手绢上的图案丰富些,颜色也多彩些。手绢叠得规规矩矩地放在衣服口袋里,打喷嚏、擦鼻涕都用手绢,脏了洗一洗就行了。那时候的手绢不仅可以擦鼻涕,还经常会成为孩子们玩丢手绢游戏的道具呢!
那时候农村家家都养猪和羊,小孩子经常要㧟着篮子去地里割草,篮子是荆条编的,大多数是到集市上买的,也有巧手的是自家编。篮子有大有小,用途也不一样。荆条编的篮子多用于农活,还有一种篮子是竹子编成的,样子要圆一些,我们叫它“提兜”,有三升提兜和五升提兜,串亲戚的时候用,别人家生孩子送米面的时候也用。把礼物放在提兜里,用毛巾搭在上面盖住。不管是别人家生孩子送米面,还是谁家有人去世去送礼,都是要提着提兜去的,提兜大同小异,为了好分辨,篮子上都会写上主人的名字,不过,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从不同的花花绿绿的盖巾分辨啊!
那时候家里装粮食用的是布袋和麻袋,布袋是帆布做成的,厚厚的、硬硬的;麻袋是牛皮纸颜色的,装上两时候矮矮胖胖的。后来,慢慢的,装粮食有时也用编织袋,编织袋是装化肥用的,化肥用完后,洗干净就可以装粮食了。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化肥的不好,还觉得是因为生活好了,什么都先进了呢。殊不知正是因为化肥、农药等的介入,人们食用的食品味道才越来越不好,才越来越不让人放心。
那时候照明用的是煤油灯,玻璃制成的煤油灯,中间是大肚子,两头细,添进去煤油,点着灯捻儿,把个挺漂亮的玻璃灯罩罩上,预防风吹灭了灯。后来有了蜡烛,有白色的蜡烛,有红色的蜡烛,随便找个瓶子罐子的,点着蜡烛后,滴几滴到瓶子罐子上,趁着滴下的蜡油还没凝固,快速把蜡烛粘上去就行了。不管是煤油灯还是蜡烛,哪里需要就端到哪里。那时候用的是火柴点火,农村人不叫“火柴”为“火柴”,叫“洋火”。洋火似乎是几分钱一盒,有时候会拿洋火摆图案,偶尔还会趁着大人不注意,把头向里摆成太阳形状的洋火一下子点燃,在小孩子眼里那算是很壮观的场面了。
那时候妈妈晚上经常熬夜,要么是在纳鞋底,要么是在织布,要么是在编垫子。编垫子用的材料是玉米皮儿,就是包玉米的那几层皮儿。垫子是正方形的,有各种花样,编好了有人收购。
那时候上学用的书包都是布的,大部分是妈妈们做的,也有是买的绿色的帆布书包,上面多是印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字样;那时候的衣服和鞋子也是妈妈们做的,家里铺的床单也是妈妈们织出来的布做成的;那时候上学的作业本一面写完了用背面写,铅笔写完的纸还可以做钢笔作业的演草纸;那时候用的钢笔是吸墨水的,一支钢笔会用很长很长时间。
那时候吃的绿豆红豆花生红薯都是自家种出来的,吃的萝卜白菜也是自家种的,虽然有些单调,但绝对放心;那时候自己家养的有鸡,公鸡打鸣,母鸡下蛋,早上听到公鸡打鸣就是该起床了,白天听到母鸡“咯咯哒”着骄傲地从鸡窝走来了,走进鸡窝边,伸手从麦秸窝里就能摸出一个热乎乎的鸡蛋……
那时候,是我小时候,我小时候多好啊,用纸绳、纸盒,用荆条或竹子编的篮子,吃着自己种出的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和粮食,穿着妈妈做的千层底布鞋……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