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站长文集 > 齐云轲 > 详细内容
抬嫁妆的那些温暖回忆
发布时间:2020/12/21  阅读次数:483  字体大小: 【】 【】【
  

抬嫁妆的那些温暖回忆

今年元旦,侄女出嫁,族兄让我去抬嫁妆。那天清早,我起得很早,来到族兄家里发现已经来了十几个一门的族人。大家寒暄几句,便主动自由分工,一起将各式各样的嫁妆从屋里抬出来,放置到当院里,就等亲家那边的接亲车一来,就可以抬上去了。

等了一会儿,大约七点左右,亲家那边的车来了。在一阵悦耳喜庆的鞭炮声中,我们连三赶四将所有嫁妆抬到了车上,拿出绳索捆绑固定牢固后,纷纷跃上车。

汽车发动后,跑得很快,迎来的一阵阵寒风像刀片一样切割着脸颊。我瑟缩着身子挤在车厢里,骂着这鬼天气,一些往事又浮现在了脑海里。

记得奶奶在世时曾对我们讲过,她同爷爷结婚时,是我们齐家人赶了一辆牛车到杨家去接亲的。那年是民国三十八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那时,奶奶虚岁十九,爷爷虚岁十七。奶奶迈着被裹过的小脚上了一辆马车,几件简易的嫁妆被娘家人抬着,一步一步朝我们家所在的村子走去。

奶奶说她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因为路太赖了,坑坑洼洼坎坷不平,她死死地抓住车帮,唯恐被颠簸下来,但是也多次险些被摔下来。而那几个抬嫁妆的亲友也并不轻松,刚出奶奶娘家不久就已经气喘吁吁,破棉帽被抓下插到裤腰带里,头上升腾出一股白气被冷风吹得七斜八歪,顷刻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那时候的嫁妆都是自家请人做的,用的都是真材实料,很结实耐用,但是也很沉重,抬嫁妆时肯定很费力气。尽管如此,那时的乡亲们也都很乐意去抬嫁妆,除了有浓浓的亲情使然之外,抬嫁妆到婆家那边还可以吃到一顿好饭,得些礼金。不过,那时候的好饭顶多也就是几盘子菜和两个白面馍罢了,礼金估计也不会有多少。可是,在七十年前的1949年,这些就已经足够温暖抬嫁妆乡亲的一颗善心和一家老少的爱心了。

六岁的时候,四姨出嫁,我第一次去抬嫁妆。不过,我“抬”的嫁妆非常轻小——一个茶缸子而已。四姨把我和与我同岁的表哥用被子裹得严严实实坐在车篷里,只有一张小脸露出来。那是1993年一个滴水成冰的冬天,天赖地也赖,拉嫁妆的机动三轮车像一位老爷爷,走走停停,一会儿又陷进车辙泥坑里,抬嫁妆的亲友就得赶紧下车推,一边掏劲推车还一边喊着号子:“掏把劲啊——爬出来啦——”一连几次,车才慢慢腾腾地爬进姨夫家所在的村子。

这时候的嫁妆基本上已经不再用人力抬了,只需将嫁妆抬到车上固定好,大家上去扶住就行了。如若遇上好天好路,也就不用费啥力气了;但是就怕遇上鬼天气,刮风下雨,冰天雪地的,车一旦陷进路上的泥坑里,能推上去最好,不然的话只有卸下嫁妆抬着走了。人手不够的话,往往还会派人去通知婆家,婆家则会抓紧时间派人来接,共同将嫁妆抬回家。好在这次,车子并没有陷进去,一路上还比较顺利,顺顺当当的开进了四姨的新家。

到四姨的婆家,下车后,卸嫁妆就是婆家的事儿了,他们会及时将其卸下来抬进屋里按照之前的规划,分别放置好。等我们在临时搭建的雨布蓬里桌子旁坐下时,应该已经是上午九点多了。又饿又冻的我,只想赶紧吃上几口热饭,撵走身边那个叫作“饥寒交迫”的成语。而同来的大人们则希望对饮几杯酒,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增添更多的喜悦,为将来的好日子增加更多的期盼和美好的希冀。

而今所谓的抬嫁妆倒显得有些名不副实了:一般都是在结婚之前,家具厂就已经将定做好的嫁妆直接送到婆家了。待到结婚当天,婆家来的车大多是来接抬嫁妆的亲友们,另外还有一辆婚车是来接婚礼的主角——新娘。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的,虽然寒风刺骨、北风呼啸,但心中涌起的那股甘甜的暖流倒也能将冰寒击退几步。特别是到了亲家那,丰盛的酒席早已备好,畅饮几杯“棠河”,那熟悉的味道让人不觉间已经醉在了浓浓的乡情里,久久沉浸其中,不愿醒来。

而今,离开新蔡老家多年,老家逐渐被一个叫作故乡的词语替代。身在异乡,忆起这些往事,心里又生出几许渴望,几多感慨,几丝欣慰。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