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邱老文稿 > 散文随笔 > 日常杂谈 > 详细内容
日常杂谈7:谈“感动” 8:谈“冷漠”
发布时间:2022/5/25  阅读次数:270  字体大小: 【】 【】【
  

日常杂谈7:谈“感动”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每一次读到艾青的这句诗,我都禁不住在想,在诗人的情感世界里有着怎样的感动,而这些感动又是怎样逐一化作澎湃的激情,在激情中又是怎样造就了伟大的诗人。

诗人们就是这样被自己脚下的土地感动着,感动的常常是满眼泪水。比如普希金,比如惠特曼,比如徐志摩,比如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他们或被祖国的成就和苦难,或被自然界的神奇风景,或被热烈的爱情,感动的忘乎所以,感动的激情燃烧,因而产生了伟大的科学发现和不朽的文学作品。

一个人必须有这样一种素质,一种能够被生活和许多常人习以为常的事情感动的素质。年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常常被一种事情感动的热泪盈眶,感动得热血沸腾,这种感动又往往化为无穷的动力,激励着自己刻苦学习,激励着自己走向理想。但当我们成长起来,当我们成熟起来,当我们有了很多人生的阅历,甚至有了很多人生的坎坷和沧桑,许多人的感觉就变得迟钝,变得麻木了。这是许多人在人生之出就被灌输的一种“成熟”,是一种让自己适应平庸的“成熟”。这种“成熟”,毫无疑问就是感动的杀手。

还有一种人一生都在努力保持自己童贞般的感动,努力使自己的感动不因阅历的增加而减弱,没有了感动,无疑是没有了敏感,没有了灵性,那也就没有了奇异的发现和思考的独特。

即使是这样,感动也会在一天天地变得迟钝,这与很多因素有关。因为我们还有这样一种秉性,一种经历一次,被感动过一次,就习以为常的秉性。经历越来越多,人生中的第一次越来越少,被感动的机会肯定也就越来越少了。这个时候,感动变成了深藏于我们心灵深处的品质,需要你时刻地提醒和关照,它才不因外壳的越来越厚而被逐渐忘却。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努力培养一种能力,一种把自己的感动常常调动出来的能力。常常被这个世界感动着,也常常因自己的一些想法感动着,就一定会感动他人,也一定会感动这个世界。

  

日常杂谈8:谈“冷漠”

据媒体报道,年仅24岁的某省大洼县农民工刘明明,遭遇车祸多处骨折。同行的人为了救他的性命,电话求助110120屡遭推诿,更有12次向人下跪求救,——打更老汉、加油站业主、小诊所医生,还有路过的警车、120急救车……警车绕道而走,120见死不救,刘明明最终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丧命。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过早的凋谢,车祸并没有给他带来致命的伤害,而是人间的冷漠如一把把利刃,将他逼到人生的绝处!这是刘明明的悲剧吗?不!这是我们社会的耻辱与悲哀!

“有困难,找警察。”这句话是多么的耳熟,也曾经让我们那么温暖和感动。可在刘明明事件中,警察的冷漠甚至冷酷让我们开始质疑这句话。仅仅是为了“接领导”,警察就抛下了受伤的刘明明不管。领导和一条鲜活的生命相比,孰重孰轻?这样的警察,还能称作是人民警察吗?

记得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61位民工不慎食物中毒,急需本地没有的特效药。卫生部以及有关单位闻讯后紧急行动,动用了空军,以最快的速度把药品投递到目的地。那种尊重生命的行为至今仍然让我们肃然起敬。

而现在,警察、医生、路人……见死不救,这种精神都哪里去了?关爱和尊重每一个生命,是我们每一个人责任。但愿今后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不要让冷漠再杀人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