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邱老文稿 > 散文随笔 > 日常杂谈 > 详细内容
日常杂谈141:谈“施舍”
发布时间:2025/11/18  阅读次数:25  字体大小: 【】 【】【


日常杂谈141:谈“施舍”

几年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大概是在法国的一个城市里,一个作家正在街上匆忙地行走,迎面来了一个乞丐,乞丐走到作家面前,哆哆嗦嗦的伸出脏兮兮的双手说:“行行好吧,请给我点施舍吧”!作家急忙把手伸向了自己的衣兜,可是摸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文钱,作家很难为情的双手紧紧地握住乞丐的手说:“老兄,实在抱歉,我没有一文钱施舍给你呀”!我曾经给朋友讲过这个故事,有的朋友说那乞丐一定会很失望的走了。但那个乞丐并没有失望的一走了之,他却说:“老兄,你已经给了我最大的施舍了”。作家忙着赶路也没领悟他说的话,回到家后猛然醒悟,原来乞丐指的施舍是给了他尊严。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人人都想活的体面些,活出自己的尊严来。乞丐虽然已经沦落到行乞的地步,可他依然忘不了自己的尊严,他为了生存放下了面子,但内心里还是希望得到尊严,作家没有嫌弃他脏兮兮的双手,却紧紧的握住了它。

施舍,是指心生怜悯或者行善积德把财物送给穷人、乞丐或庙宇。穷人是缺少财物的人。他们需要的就是金钱物质的施舍,这是一种狭义的施舍。缺少即为贫,获取了才会富足,获取有两种渠道,一种是自己奋斗获得,一种是靠他人施舍获得。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不仅需要物质的富足,同时也需要一种精神上的给予,即一种广义的施舍,这种施舍不需要怜悯做前提。

在现实的生活中谈到施舍,我们很容易便会想到金钱物质的施舍,精神上、心灵上的缺失人们往往会忽略掉。有些缺失的东西在你不知不觉中就得到过施舍。也许有些人一听“施舍”这两个字就反感,他们把自己摆到了一个过高的位置,自命不凡,似乎从不需要别人的施舍,其实他们的内心常常会伴随着空虚和孤独,只是孤傲到不能接纳一切而已。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科技高速发达且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常常会感觉很陌生。人们需要心灵的慰藉,需要相互的沟通、交往和信任,当你向他人敞开心扉的时候就是坦然接纳施舍带给你快乐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很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就拿我们写博来说,并不仅仅是为了写给自己,如果仅此而已完全可以设为私密博客。我想更多的还是想把自己的人生阅历、乃至于喜怒哀乐与博友一起分享。博友对你的博文加以赏识和认可,是给了你劳动成果的尊重,同时也舍弃了自己的时间,你得到了朋友的关爱和支持,也给自己的内心带来了温暖和感动。在彼此角色的无形互换中自然就形成了一失一得。

网络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朋友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畅谈理想、汲取知识、彼此从陌生到熟悉、甚至从相识到相知。大家在网络里更多的是感受一份心灵的抚慰。生命需要共鸣,心灵需要慰藉。你敢说你没有得到施舍吗?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