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邱老文稿 > 随笔分类小集 > 童年记忆小集 > 详细内容
童年记忆(11—20)
发布时间:2022/9/18  阅读次数:190  字体大小: 【】 【】【
  

童年记忆(1120

11、花生

说起花生,大家都很熟悉,花生是一种经济作物,也是一种油料作物,特别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花生更是了解很多。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曾学过许地山的《落花生》这篇课文。课文中作者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之所以对这篇课文记忆这么深刻,关键是在我的生活中,与花生结下不解之缘。

我出生在农村,以前土地没有承包到户,还属于集体所有。人们集体参加生产劳动,按男女劳动力记工分,到了年底就按工分的多少分粮食。那时队里资金也是紧张,种地除了上点农家肥,只上很少的氮肥。村子上的地土质极为贫瘠。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没有足够的营养,加上庄稼的品种不好,因此,种植的庄稼普遍产量很低,特别是花生的收成更差。那时队里种植的花生的品种是“鸡窝”,这种花生果实很小,花生的秧拖得很长,并且秧扎在地下结花生,因为营养都供在长秧上,秧上的花生没长大,而主根处结的花生又很少,因此产量很低。

那时不像现在,花生收获得比较及时,总是等到了花生的叶子都落光了,秧也枯了,队里才开始出花生。结果花生都落在地里,收获完毕还要溜花生。最后把花生集中放在场里晾晒,干了以后,就用桑插把花生从秧上挄下来,把秧堆在一旁。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扒花生秧,扒花生秧其实在晒干的花生秧上寻找遗落的花生。整个一系列的工作都做完之后,就开始分花生了,也是我们孩子最高兴地时候。

父亲一直在外地,我们家没有男劳力,挣的工分少,因此分的花生也很少。母亲通常把花生放在棚上,为了防止老鼠偷吃,还要用绳子把花生吊在屋梁上。只有那些痹的花生放在竹篮里,在屋梁上挂一个铁钩,把竹篮悬挂在勾上。

每天一放学,肚子就饿的咕咕叫,一看母亲还没有做好饭,我们就溜进堂屋,眼睛盯着那晃动竹篮,忍不住搬来小凳子,站上去扒着竹篮抓花生,一旦得手就躲在里屋头吃起来。那些痹花生的籽粒很小,但吃起来感觉浓香中略带甜味。就这样,竹篮里的花生越来越少,每次抓的时候越发晃动的厉害。母亲发现后,就把花生都榨成了花生油。

在那个年代,孩子们是没有零食可吃的。因此,花生就是孩子们爱吃的零食。母亲把花生榨完油,得到圆圆的、厚厚的花生饼,这厚厚的花生饼就成了我们唯一的零食。

花生饼很厚,母亲用菜刀用力切开,切成小块,我们每人分一块。拿到花生饼,我迫不及待啃上一口,结果只是咬下一些碎块,饼上却留下白色牙咬的痕迹。花生饼虽然没有花生好吃,但仍散发着花生的香味儿。我啃着花生饼找小伙伴玩耍,其实还有炫耀的意思。小伙伴看到花生饼,都用眼馋的目光瞅着我,我也从不吝啬,虽说那时候还不知道“分享”这个词,我就让每个小伙伴啃上一下,品尝花生饼的香味。

我上学的时候,每次回家,母亲就给做花生盐。做法极其简单,通常把花生炒焦,剥去外面的壳,在去掉里面的红衣。然后摊在在案板上,拿擀面杖用力把花生擀碎,最后放些盐和一些花椒面,装在瓶子里带到学校。吃的时候,把馒头掰开,用勺子挖一些抹在馍上,松软的馒头配上花生盐,馒头的麦香、花生盐焦香混在一起,也不失是一种美味。

现在,我依然爱吃花生。每年花生下来时节,我都会买上一些,闲暇之时就捏上几粒放在嘴里,好像花生又成了我的零食。

12、糖果

小时候,人们生活条件不好,除了日常的生活的必备物品外,兜里钱也不宽裕,所以家里有小孩儿的,最多给孩子蒸个白馍就不错了,从来没有给孩子买零食的习惯。虽然那时候的零食的种类也很少,也只有村上的代销点卖点瓜子、糖果之类。我们家兄妹3人,家里的劳动力少,到年底分的钱也少,加上有学生上学开销大,自然也谈不上买零食。所以那时候的孩子的嘴就是一个字——馋。偶尔家里来了亲戚给个水果糖,那时我们把糖果称作“梨膏糖”。我像是得了宝贝一样,就是不舍得吃,放在兜里还不放心,一会儿摸一摸,一会儿又拿出来欣赏一番。还时不时地在小伙伴面前进行炫耀。后来实在是忍不住它的诱惑,就拿出来,用两手捏着糖纸的两头轻轻一拉,一下就剥开糖纸,露出里面的糖块,晶莹透亮,有的还带着红心儿,放嘴里,浓浓的甜味瞬间爆发,充斥着整个口腔,用舌头涑来涑去,一直到最后成了薄薄的糖渣才肯嚼碎咽掉。

我们农村有个风俗,谁家的孩子结婚,都要用装粮食的斗,以此来表达对新人生活美满殷富的愿望,主家用完斗都会装一些糖果表示谢意。我家正好有一个斗,农历腊月是农村结婚的好时候,结婚的那是一桩接一桩,我家的斗也是东家串串西家串串。每次主家把斗送回来,还未放稳,斗里的糖就被我们倒出来,平均分成3份,各自保存好。我总是舍不得吃,每天吃一块,吃剩下的糖纸,我都抻展夹在书本中。这样,没糖吃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糖纸看看,欣赏包装纸上面图案色彩,那时的糖纸有透明塑料的,有蜡纸的。颜色在当时也算五彩斑斓吧。有时看一会儿就好像眼前出现了糖果,嗅到了糖果甜香味,还真有点“望梅止渴”之意。

记得有一次,我们家来了一位城里的客人,当时城里的生活条件好一些,用当时的话说是吃商品粮,国家供应粮票,吃着白面馍,与我们农村真是天壤之别。他给我们带来一包“大白兔”奶糖,那是我第一次吃奶糖。客人走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拿出一块细细地欣赏起来:只见糖块包装纸上印着一只雪白的兔子,竖着两只耳朵,活灵活现地蹲在那里,一旁还印着“大白兔”三个字。看着这精美的图案,我都不忍心打开。但始终没有控制住它诱惑,慢慢剥开糖纸,露出乳白色的糖块,圆柱形的糖块外面还有一层江米薄膜。我即刻放在嘴里,江米薄膜瞬间融化,浓浓的奶香、滋滋的甘甜相互交融着,那味道真是让我不忍下咽。

糖果在那时候可以说就是哄孩子的主要食品。走亲访友时见到孩子,就是给块糖果;家长奖励孩子,好好学习,考一百分时也是给块糖果;孩子得病了要吃药,怎么说都不肯吃,这时大人就说吃完药给块糖果;孩子过生日了,除了煮个鸡蛋,还有的就是买几块糖果……感觉那时的孩子就好像特别爱吃糖。其实,谁都知道,那时除了糖果还有什么呢?

现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糖果的品牌、种类越来越多:品牌有阿尔卑斯、德芙、喔喔、金丝猴、雅客等。种类有夹心糖、酥心糖、QQ糖、棉花糖等。可以说想吃什么糖果就买什么糖果。但是孩子们却不是太喜欢吃,就连我们——那个时代糖果的超级粉丝,对糖果的钟爱也大大不如从前了,但那时糖果的味道却成了难以忘却的美好记忆。

13、杂面条

在郑州市丰庆路张家村,路边卖水果、蔬菜的流动摊比较多,占据了人行道。不经意间,我听到一阵阵的叫卖声“杂面条、山野菜杂面条”。我随着声音望去,是一辆三轮车拉着盛饭的保温桶,车扶手上还打着一条用广告布做的牌子,上面写着“杂面条”。

我并没有停下来,虽然我现在对杂面条不感兴趣,只要我一听到“杂面条、山野菜杂面条”的叫卖声,我的思绪就不由自主飞到小时候,想起那正宗的“山野菜杂面条”。

那时的人们生活条件不好,吃白面对人们来说是奢侈品。印象中净面馍只在逢年过节时才可以吃上几天,春节时一过破五,饭食就恢复了原样。

净面条平时吃的也很少,记得我们兄妹有人生病时,母亲才会从面斗里挖出半瓢白面,擀一撮手擀面,加入腌制的葱花,便成葱花面。母亲的手擀面堪称一绝,细细的、薄薄的,与现在的手工挂面差不多。母亲做的葱花面就像灵丹妙药一样,喝上一碗好像病也好了一大半。

其实,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是喝杂面条的。那时的杂面是黄豆、红薯干,为了磨出的面好擀成型,还加少量的小麦。这样磨出来的面的真是杂面,做出来的面条才是真正的杂面条。

在那时的农村,中午的饭都是杂面条。用杂面做面条,技术要求很高,不然擀不成条,就是面坨坨。因为杂面比较粗,和成的面团很难做到光滑漂亮。母亲做的杂面条,虽然没有白面条那样长,但也是又细又薄。

做好的面条下入滚开的水中,沸水立刻落滚儿,盖上锅盖。不一会儿,水又沸腾起来,打开锅盖,看到面条在水中翻滚,面条色泽红中发青,像在水中浮动“小鱼儿”。为了避免粘连,还要用筷子迅速拨开。

面滚得差不多时,母亲就放入一把面条棵,青青的、绿绿的,最后倒入腌好的葱花,即可出锅食用。

母亲给每人盛上一碗,那时面条就是主食,午饭是不吃馍的。杂面条刚出锅时条还是长长的,色泽有青有红还有绿,吃起来有黄豆的豆香味,高粱的青涩味儿,红薯片的面糯味儿,葱花的香味儿,当然还有小麦的麦香味儿。还真是色香味儿俱全。

午饭喝饱了杂面条,到了下午去地劳作的时候,虽然肚里没有饿意,也都是习惯性地到厨房走一走。如果还有剩余的杂面条,就喝上一碗。这时的杂面条时间长了,已经成了糊糊状,长面条变成了面条头,喝上一口软软的、滑滑的、带有红薯片的面糯。经常是剥几瓣蒜放在面条里,喝一口面就一口蒜,别有一番风味!

现在杂粮的价格飙升,杂面条里的杂面也少的可怜,我还是觉得小时候的杂面条是最正宗的,味儿是最美的。

14、油条

小时候的农村,油条还是串亲戚的礼物呢。那时物质匮乏,经济条件也不宽裕。但亲戚之间的相互走动一样不少,除了春节、中秋节这些重要的节日外,人们还在收麦之后,也就是农历的六月份,一进入六月家开始走亲戚。因为刚打下麦子,那时人们只要有吃的面,好像就有了底气。走亲访友,相互看望,诉说美好的年景,也是一件好事。

那时农村串亲的礼物就是春节提点心,夏天拎油条。我们村庄附近的一个村庄在六月初六有个庙会,我们村和那个村有亲戚的人家不少。因此,在六月初六以前人们就开始着手炸油条。那几天村子上几个会炸油条的老师儿可成了忙人。

自己有多少家亲戚,需要炸多少油条,准备多少斤面粉和油,这些人们都做好计划。然后相互结合,找好老师儿,提前把面和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那几天,在我们村子的中央,专门设有炸油条墩子火。因为炸油条带的东西多,我就跟着母亲去帮忙。

在墩子火旁放着不少的面、油和一些调料。人们紧张地忙碌着,只见老师儿在案板上扎面,扎好后摊在案板上,用刀“咔咔咔”切成两指宽的坯子。随手拿起一个坯子放在另一个坯子上,用筷子在中间一压,两手捏起重压一起的面坯的两头,在空中抖动几下,面坯一下子拉长了,随手丢在锅中。不一会儿,锅里就丢满了面坯。面坯到了油锅,迅速膨胀起来,一边的帮手赶紧用长长的筷子波拨动面坯。瘦瘦的面坯就充了气似的,在锅中滚来滚去。用不了几分钟,金黄的油条就出锅了。

捞出第一锅油条,一旁玩耍的孩子们就立马围过来。主人家通常找那些外观不好的油条分食给孩子们。我有幸也尝了鲜,刚出锅的油条香气扑鼻、色泽诱人。吃到嘴里,热热的、外焦里嫩,松开嘴巴,油条里面还慢慢张开的蜂窝状空隙。孩子们拿着热乎乎的油条,又跑到一边玩耍去了。

炸好的油条沥去油,再晾一会儿,人们就拿准备好的柳条串起来,有的用杨条串。柳条和杨条一端削得尖尖的,末梢留一些叶子,起到装饰的作用。一串一般要串八九个,串好后别成圈状。

串好的油条,提回家后,就晾在堂屋的通风处。走亲戚的时候,取下几串,用麻绳系好,拎着就出发了。就这样你拎着油条看我,我拎着油条看你,来来回回,油条在穿梭中慢慢变的又干又硬。

亲戚走完了,堂屋里依旧剩下一些油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夏天走亲戚也不再炸油条了,可是油条并没有离开人们的餐桌。

我记得后来村子上有个油条摊,平时也有买油条的,特别是到了农忙时节,干了一晌的农活,回到家里,又累又饿。母亲就让我去换油条,那时买油条可以用钱,也可以用麦子换。我就用簸箕端去麦子,提回一兜油条。回到家,母亲也正好做好一锅疙瘩汤。就这样吃油条,喝着疙瘩汤,觉得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有时家里冷不丁来了客人,来不及去集市上买菜,母亲也都是让我去换油条,来招待客人。有时买的人特别多,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买到。

现在,早餐的种类很多,不少人喜欢吃面包之类的,可我还是爱吃油条。

15、蒸茄盒

说起蒸茄盒,我不得不想起小时候。那时生产队还有集体的菜园,一到夏天,差不多隔个一两天就要分一次菜。我也去领过很多次菜,每次都是挎着篮子排队等候。领的最多的就是茄子,茄子领到家后。为了变换花样,母亲除了炒茄子,还做蒸茄盒。而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蒸茄盒,因为蒸茄盒要用到白面和芝麻香油。

在那个年代,白面很少,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吃上净面的白膜。平时都是吃花窝窝,用极少的白面包着很厚的高粱白薯片面掺在一起的杂面。我总是先把杂面吃完,剩下面皮后就细细的品味白面的麦香味。芝麻香油更是吃的很少,只有做凉拌菜时候,或者做面条腌葱花的时候,才会用筷子的头蘸一点搅拌在菜里。由于生活条件所迫,大长一年也吃不了一瓶芝麻香油。

基于这两种原因,我每次领回去一竹篮茄子,就央求母亲做茄盒吃。还找出充分的理由,说吃了茄盒,还会省下花窝窝。母亲总是笑笑就答应我的要求,一看到母亲答应了,我就赶紧抱柴做好烧火的准备。

母亲把茄子去把儿,洗吧干净后,先削去薄薄的一层皮,又用刀切成的片儿,不能太厚,太厚了不好入味儿,稍微薄一些,片片厚度要均匀。母亲又剥上两棵葱,洗净切成碎碎的葱花,盛在碗里,加入盐、花椒面、十三香、芝麻香油进行腌制。总觉得那时的芝麻油特别香,一打开瓶盖儿,浓郁的香气就扑鼻而来。更何况加上葱花调料,种种香味夹杂在一起,让人百嗅而不厌。

随后,母亲拿来竹篦,铺上打湿的笼布。又打开面斗上盖子,挖出一小瓢白面。随手捏起一片儿茄子,在面瓢里沾满白面放在笼布上。又端起葱花碗,用筷子在沾面的茄子片上拨上一些腌好的葱花,又顺手拿起另一片茄子沾满白面盖在葱花上面,接着又在它的上面铺上葱花,然后又盖上一片沾满白面的茄子片。这样一片一片摞起来,每两片儿之间都要夹着葱花。注意摞得高度不能影响锅盖盖锅。因为家里人多,母亲往往要蒸上很多摞儿才够吃。

一切准备妥当后,我就烧火,等到锅里的水大响时,母亲就提起竹篦上的绳子,把竹篦放在锅里,就大火进行蒸制。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从锅里就飘出阵阵清香,随着白色的蒸汽飘出了厨房,飘出了院落……

闻到了香气,母亲就让我改为小火,再蒸上几分钟。母亲则剥上几瓣蒜,在蒜臼里捣碎,加上调料做成蒜汁儿。

蒜汁调制好后,茄盒也该出锅了。掀开锅盖,热气香气扑面而来。母亲总是给每人盛上大半碗,各自加上蒜汁。夹一块嚼在嘴里,茄子的软嫩清香,加上葱花调料的浓郁香味,让你百吃不厌,不思停筷。茄盒没有经过高温的炒制,营养的原汁保留,真不亏是一种原生态的美味。

想到这儿,我好想又闻到了茄盒的香味儿。

16、塌菜馍

一说摊菜馍,大家都很熟悉,我特喜欢吃塌菜馍。

我小时候,集体菜园里种的韭菜特别多。韭菜是根生的蔬菜,只要种上一次,就可以年年发芽生长,只需要生长期间的简单管理,不用每年都播种,省去不少功夫。韭菜的食用时间比较长,从开春一直吃到秋末。另外,吃韭菜的花样也多,韭菜可以配着鸡蛋炒着吃,也可以做包子、饺子、菜馍等。我想这也是种韭菜多的原因所在吧。

盛夏时节,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加上浇水、施肥,看菜园老人的精心管理,韭菜长的特别粗壮、茂盛,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因为种的韭菜多,韭菜的长势又好,所以隔个几天就分一次韭菜,每次都是很大的一捆,足足有四五斤。那时只要一领韭菜,我们就央求母亲做塌菜馍。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

分的韭菜多,加上天热,韭菜放在外面一个对时就会发酱,造成大量的叶子扔掉,着实让人可惜。所以一般采用塌菜馍的方法,把韭菜赶快吃掉。

那时家里的白面也不宽裕,吃鸡蛋靠自己家的鸡是否“下力气”。这两样东西都不是餐桌上常见的食品。做菜馍不光用到白面,还要用到鸡蛋。所以能吃上菜馍对我们孩子来说真是求之不得的事。

这天,我们队里又分了一捆韭菜。一回家,我就把韭菜摘得干干净净,用清水洗净后,放在箩筐里控水。正午时分,母亲从地里收工回来,我就端上一杯开水给母亲。母亲喝完水起身做饭,看到箩筐里韭菜。我就趁机说:“队里又分韭菜了,我已经洗干净了,要不咱们塌菜馍吧。”母亲笑笑,拿出面盆开始和面。因为事先没有发面,所以现做菜馍要用死面。

母亲在面盆里倒入一瓢白面,加入一些水迅速就来回搅动,面粉沾了水顿时变成面絮絮,再加少量的水,用手挤压面絮絮。慢慢地面絮越来越少,变成一个光滑的面团。这时盖上笼布饧上一段时间,面团会更加软韧劲道。

在这段时间,母亲就把韭菜切碎,扒入小盆调馅。菜馍的馅料很简单,就是放些盐、花椒面、大料粉,还放一些芝麻香油,条件好的还可放上一勺熟花生油。搅拌均匀后,厨房里已经飘满浓浓的香味。

母亲把面团扒在案板上,再把面团拃吧一会儿,就捋成长条儿,抉成大一点的面剂儿。把面剂儿擀的薄薄的,要擀成双份的面皮儿。在把调好的馅儿扒在面皮上,一般为了吃菜,馅放得很多。最后拿来鸡蛋直接磕开,倒在馅上,那时见鸡蛋,一个鸡蛋通常倒在两个菜馍上。母亲又顺手拿起另一张面皮儿,轻轻地盖在馅上。最后,用力在面皮四周压实,以防做时开口露馅。

开始塌菜馍了,那时用的是大灶台,母亲在锅里放少量的油,抹匀后,就把菜馍“啪”的一声贴在锅中,应为菜馍个大,一次只能塌一个。放入菜馍就改用小火慢煨,中途还要不停的翻动。

不一会儿,菜馍的两边就烙得金黄,香气四溢,韭菜的清香、调料的特有香气、鸡蛋的味道就飘出了厨房,在院落外的路上就能闻到香气。

出锅的第一张菜馍,母亲总是切成几个尖尖的三角形的小块儿,落在馍筐里,端在树下的小桌上。熟了的菜馍,鸡蛋与韭菜凝在一块,韭菜诱人的绿色加上鸡蛋蛋清的洁白或蛋黄的嫩黄,真是色泽诱人,使人垂涎三尺。咬上一块,外焦里嫩,色香味美,让人吃得乐不思蜀。

想到这儿,我好像又闻到了菜馍的香气,吃到了美味的塌菜馍。

17、面粉炒鸡蛋

六十年代,在我们农村,人们的生活之能说仅仅吃饱穿暖,不管是吃什么,只要能填饱肚子。谈不上饮食的质量和营养。冬季就是黑窝窝,炒萝卜丝,夏季依然是黑窝窝,炒青菜,不然就是瓜豆酱。汤类就是冬天熬红薯汤,夏季熬红薯片或者是玉米糊。中午吃一顿汤面吧,还是少量的白面加多半的豆面,做出来的面条。时间一长就搽成了糊,成了现在所说的杂面条。

那时,不逢年不过节,家里一般是不改善生活的。大人最怕家里来客人,因为没有好的饭菜招待,俗话说:“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可是我们小孩子好像特别好客,有了客人,饮食比平时总会有所改善。有时我们在街上玩耍,到了午饭的时候,如果闻到香气,顺着飘来香气就知道谁家来了客人。谁家来客人了,谁就|撒腿往家跑,剩下的小伙伴都都投来眼馋的目光。

我记得最深的就是我们家一来客人,母亲做的菜中总是有一道菜,那就是炒鸡蛋。说起母亲做的炒鸡蛋,怕是很少人那样做。

这天,家里又来了客人,母亲就从鸡蛋罐里拿出几个鸡蛋,把鸡蛋打在一个大碗里,用筷子把鸡蛋充分打散,加入少量食盐,用筷子搅匀,再往鸡蛋里洒进一些面粉,加点水继续搅匀,面糊不能过稠或过稀,搅到没有面疙瘩为止。

母亲把炒锅刷洗干净,放在灶膛里。点燃劈柴,用火把锅烧干。母亲提出油罐,用锅铲铲一些花生油,沿着锅沿“刺啦”转一圈,油就顺着锅壁流到锅底。等油烧热到稍微冒烟,母亲就把鸡蛋糊倒入油中,因为家里没有平底锅,所以一次不能倒得太多,倒入后赶紧用铲子摊薄,这时母亲就改用小火,过一会儿,母亲用铲子把鸡蛋翻过来,背面已经嫩黄。接着母亲用铲子把鸡蛋划成小块,不断翻炒,最后薄薄的小片两面都变成嫩黄色,就用铲子铲到盘子里。母亲接着又在炒锅里放些油,用铲子抹匀,稍作停顿后,母亲又倒入鸡蛋糊,继续翻炒、搅碎……等到把碗里的鸡蛋糊炒完,也盛了满满的一盘。锅里还剩下一些,这时母亲就把剩下的鸡蛋盛在一个小碗中,让我们在厨房吃,因为那时候招待客人小孩子是不能上桌的。

母亲把炒好的鸡蛋端到堂屋给客人吃。这边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一块鸡蛋放在嘴里,热热的,外焦里嫩,香嫩可口。一会儿我们就吃得精光,可是嘴里的馋虫还时时勾起。我们就留着肚子,在厨房等着吃客人吃过的剩菜。等得急了,我们还不时地堂屋窥视,如果客人有起身的迹象,我们就暗自窃喜。如果遇到一个喝酒的客人,那可就麻烦了,说不定菜做的都不够吃,我们也就赖好吃饱肚子,不再奢望了。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母亲炒鸡蛋还是加面粉,可能是养成了习惯吧。不过吃炒鸡蛋与来不来客人没有了关系,什么时候想吃就可以炒上一盘敞开吃。后来我明白了,那时候鸡蛋少,加些面粉可炒得多一些,招待客人也有面子。看来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后来,结婚了,我炒鸡蛋从来没有加过面粉,一是嫌费事,二是不好掌握火候,三是鸡蛋糊的稀稠把握不好。

一次我想找到当年的味道,试着做了几次都不成功,就是做不到薄薄的、嫩黄的样子,吃起来也没有小时候母亲做的那么好吃。可能没有母亲的味道吧!

18、端午鸡蛋

现在的孩子都不爱吃煮鸡蛋,可我小时候,吃煮鸡蛋那可是奢侈的享受啊!

小时候,家穷,人的口粮都很难保障,根本没有余粮喂鸡。所以,虽然也养了几只鸡,却很少下蛋。再说,农村没什么稀罕物,家里来了客人,打上两个鸡蛋,切点葱花,炸一碟鸡蛋酱就算是不错的菜了。所以,除了过端午节,自家人平时是很少吃鸡蛋的。

就算是过端午节吧,鸡蛋也不是随便吃的。因为人口多,鸡蛋有数,除了过节,还要留下一些应急做菜用的,所以,全家人吃煮鸡蛋,要按人均分配的。

记得有一年的端午节,我和弟弟妹妹每人分得2个鸡蛋,大家都舍不得吃,把鸡蛋放在衣兜里,一会拿出来看看,摸摸,放到嘴边闻闻,然后再放到衣兜里。因为害怕压碎了,一整天都不敢随便玩耍,很规矩地站着或坐着。等到晚饭的时候,母亲说:“吃吧,再不吃,会变坏的。”于是,我和妹妹便拿出不知用手把玩了多少次的煮鸡蛋,小心翼翼地磕破蛋皮,一点一点地拨开,蘸着父亲亲手做的酱,贪婪地吃起来。想必是那副馋相,让父母心疼,于是父母便把属于他们的那份煮鸡蛋分给弟弟吃。弟弟小,不知道谦让,拿起来就吃。

直到很多年以后,日子好过了,吃鸡蛋不再是奢侈的事,我才知道,原来母亲也爱吃煮鸡蛋!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母亲生日那天,兄弟姐妹都回来,为母亲祝寿。我自告奋勇做了几道拿手菜,其中一道就是刚从日历上学来的“糖醋鸡蛋”。本以为会获得母亲的夸奖,结果,母亲只吃了一口,就再没吃。她说:“鸡蛋不管怎样做着吃,都没有煮鸡蛋好吃。我这辈子就爱吃煮鸡蛋,养了你们几个孩子,坐月子吃的煮鸡蛋加起来也不超过200个,每次都没吃够。”

我良久地沉默着,回想起小时候端午节,我是那样不懂事,每次都把属于母亲的那份煮鸡蛋吃掉!

想起普通话过关考试的教材里,有一个《妈妈爱吃鱼头》的短文。文章里说,小时候,每次吃鱼,外婆和母亲总是把肉多的鱼块夹到外孙女和女儿碗里,自己吃鱼头。问外婆,问母亲,则说:爱吃鱼头。于是想不明白,怎么女人长大了、老了,都爱吃鱼头?等自己也做了母亲,才明白为什么外婆和母亲都爱吃鱼头!

我小的时候,母亲不爱吃煮鸡蛋,因为我爱吃!

现在,生活好了,基本上想吃什么、爱吃什么都能吃上,我不用像母亲当年那样,把自己爱吃的东西留给我的孩子了。如果是儿子和我都爱吃的东西,我们可以买足够吃的,然后一起坐在那儿享受美味。

只是,儿子不爱吃煮鸡蛋,我却爱吃,尤其爱吃端午节的煮鸡蛋。说不清原因,或许,就因为那煮鸡蛋的味道里,有母亲无言的爱吧!

19、肉夹馍

谈起小吃,大家肯定会说出不少,什么肉夹馍、烧饼夹菜,韩式布袋馍,煎饼果子等。它方便快捷,很适合学生和上班族。街上有名的老潼关肉夹馍,听说味道不错,吃的人相当的多。其实,我早就想品尝一下味道如何,我就进去了。只见卖家拿出一个烧饼,在微波炉里进行加热,之后用刀把烧饼从中间切开。又从锅里捞出一块卤好的肉,在案板上剁碎,加入一些香菜、辣椒、自然、调料等。用铲子拌匀后加入烧饼中,就成了肉夹馍。我咬了一口在嘴里,感觉满嘴流油,但是并不觉得油腻。此刻我想到小时候也吃过肉夹馍,可是那时的肉夹馍与现在的肉夹馍截然然不同。

我小时候,曾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期。人们生活条件不好,经常吃窝窝头,白面是非常稀缺的,那时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净面馍。所以那是的孩子特别盼望过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几天荤菜和白馍。

农村的顺口溜,二十六蒸馒头,母亲总是二十五就把面发上。因为过年蒸的馒头多,母亲就端出大瓦盆,因为平时很少蒸白面馍,所以家里的老酵母都干了,母亲发面前要先用温水把老酵母泡开,然后倒如面粉和面。因为那时做饭都用柴火,加上天气又冷,发面必须要较高温度。要想第二天能准时蒸馒头,母亲总是把面盆放在干净的麦秸堆里。等到第二天面就能发的很好。

二十六的一大早,母亲就起床了,打开面盆,面已经发成了蜂窝状。母亲找来碱碗,抓伤碱面用温水和好。在面盆里兑入适当的面粉,边和面边加碱水,最后把面和成光滑的面团。然后母亲就盖上锅排让面饧发一段时间,等到面团松软又有韧性时就开始蒸馒头了。

过年蒸的馒头都是圆形的,寄予美好的愿望。喻意团团圆圆,蒸蒸日上。

母亲把面扒在案板上,反复揉搓,最后抉成小剂儿。母亲拿起面剂儿,两只手相互配合在案板上搓来搓去,小面剂儿就变成了光光的、圆圆的馒头,那时觉得母亲就像变魔术似的,羡慕至极。

说到这儿,你也许已经着急,这肉夹馍啥时间登场呢?别慌,接着往下看。

过年光蒸馒头还不行,还要买一些肉类招待客人。那时人们的饮食缺少油水,因此在买肉时喜欢买肥肉多的。犹记得母亲在春节做的肉菜中总有两种蒸肉片:一种白肉片,一种红肉片,和现在的梅菜扣肉差不多。从初二就开始家里就陆续有客人,母亲招待客人时,蒸的扣碗自然少不了这两种肉片。

因为那时找待客人的菜不多,所以孩子们是不能上桌的。我们就在厨房吃饭,虽然厨房里也有菜,我们却没心思吃,宁愿等候吃客人剩下的菜。眼睛不时地瞄着堂屋的客人,看看有没有起身的迹象。有时嘴里还不断地唠叨着怎么还不走,怎么还不走。看到客人起身了,我们就一阵欣喜。

送走了客人,母亲把菜端回厨房,我们就拿起圆馍,掰开把肉片夹在馍中,这就是当时所谓的肉夹馍。我们吃着肉夹馍,软软的白馍散发着麦香味儿,肉片经过蒸制,里面浸透了配料的的香味儿。两种味混合在一起,吃起来又香又软,肥而不腻。

有一次,我和妹妹去走亲戚,去的时候用竹篮提了二斤点心。午饭后,亲戚在篮子里放了几个肉夹馍。我们走到半道儿,不时地掀开毛巾看肉夹馍,看的次数多了,我们没有经住诱惑,就拿起一个肉夹馍,一人分一半。当时虽然馍是凉的,咬上一口还留下一道白痕,可是我们吃着觉得是那么香,那么好吃。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丰富了。吃肉也挑剔了,很少有人愿意买那些肥肉,即使肉夹馍也选那些瘦肉。如今的肉夹馍的味道也比以前好吃多了,原来的肉夹馍只能停留在我的记忆中。

20、炸带鱼

小时候,因为经济贫困,生活上只能吃饱穿暖。所以孩子们都特别巴望着过年,过年就可以吃些好吃的。每逢过年的时候,除了买些必须的肉,母亲总是买上一些带鱼,虽然那时买的带鱼很小,但是价格便宜。

腊月二十八这天,家里就开始出锅,我负责烧火。一大早,母亲就起床,把买来的带鱼洗干净,切成三指长的小块。在小盆里和些稀面糊,加入一些花椒面、盐和十三香,倒入少量的酱油。搅拌均匀后,然后放入的带鱼块,用筷子搅拌,让鱼块上粘上均匀的面糊。

母亲先把肉过完油后再炸带鱼,母亲说带鱼有腥味,不能先炸。炸带鱼的时候,母亲说油温不能太高,油热了,母亲用筷子把带鱼放进油锅,只听见“刺啦刺啦”的声响,鱼块的周围冒起了油泡,鱼块表面一会儿就变得金黄,母亲用筷子把鱼块翻个个儿,一会儿,另一面也炸至金黄色。母亲赶紧用笊篱捞出来,以防过了火。

炸好的带鱼在笊篱里控过油后,母亲总是随手捏一块给我,刚出锅的带鱼又酥又香,外酥里嫩鲜美的不得了。

到了除夕的晚上,母亲除了下饺子,还会蒸上一碗炸带鱼。她拾上一碗炸带鱼,放上切好的葱花、姜丝,八角大料,加入少量的水,放入大锅蒸制。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浓浓的香味。

带鱼又经过蒸制,酥酥糯糯的,味道更鲜,能和酥肉相媲美。餐桌上,我们吃着饺子,吃着带鱼,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后来生活好了,不光过年,就是其它节气,母亲也总是炸带鱼吃,好像带鱼是我家过节必备的菜肴。

时光飞逝,岁月蹉跎。转眼我去外地上学了,每到放假我都会回家。母亲总是买好带鱼,我一进家门,她就开始生火炸鱼,让我吃上酥酥香香炸带鱼。我该返校时,母亲就把剩下的炸带鱼装在塑料袋里,让我带到学校吃。每次我都推脱不让装,母亲总是说:“你学习紧张,再说还在长身体,得多增加营养才行。”

记得一次我回到家,母亲却不在家,妹妹说母亲去街上卖花生米了,我等到了一点多,母亲回来了。一进家们就说,为了买带鱼,耽搁了时间。母亲就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的是带鱼。母亲把带鱼洗干净,姐姐烧火,母亲就开始和面糊、加料调拌带鱼块。

吃过饭,母亲依旧把炸好的带鱼装在塑料袋中,让我带走。

坐在公交车上,凝望着窗外的田野,我思绪万千。手摸着包里那袋儿发热的带鱼,不知怎的,我的心一阵酸楚,泪水涌入眼眶。

现在,过年时,我除了买几条活鱼外,总忘不了捎上一些带鱼,为的是能够让母亲吃上新鲜的炸带鱼。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