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教师作品之323(6篇)
目 录
可爱的家乡汝南(汝南县三中 王继伟)
打赌(汝南县三中 王继伟)
春节后的思考(教体局 邱士敏)
望乡(板店乡中心小学 许志伟)
午夜的泡面(板店乡中心小学 许志伟)
念亲·思乡(板店乡中心小学 许志伟)
可爱的家乡汝南(汝南县三中 王继伟)
汝南,顾名思义,汝水之南,确实汝南位于淮北平原的汝河南岸。汝南最初并不是一个城名,而是一个郡名。西汉初期,在颍河和淮河之间设置汝南郡。这一带,古代是汝河的流经区域。《水经注,汝水》说,汝河发源于梁县勉乡的天息山,(今嵩县境的伏牛山北麓)东南流至郾城,支流并出,成扇面形向东南展开。主流经上蔡、汝南、新蔡至淮浜入淮。
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设置汝南郡,开始有汝南这个地名。其实,汝南县早在1.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开始有人类定居。夏禹时代为豫州地域中心。
据史料记载,周文王封第十子姬载为沈候,建沈国,治所在今平舆(原属汝南1951年分治)射桥古村,汝南属沈国。西周初,武王封其弟叔度为蔡国候,公元前506年,蔡灭沈,汝南属于古蔡国管辖地。战国时期(前447年),楚灭蔡,汝南成为楚国地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掉分封制度,设置郡所。汝南初属颖州郡,后属陈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封周平王二十一世孙姬仁为汝坟候,割颖川郡、陈郡设置汝南郡,治所安城(今汝南王岗镇),辖区包括悬瓠城在内的37个县。范围包括今天的驻马店市东部、周口市南部、信阳市东北部等县,汝南现存的汉代城址有安城、保城、瞿阳城、北宜春城、阳安城等。
汉元光三年(前129年),前后到宜春封侯的有6人,大多是两汉的刘氏皇族子孙,有个别的是将相或其后代。武帝封刘成为宜春侯,建北宜春城,汉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封大将军卫青之子卫伉为宜春侯。元丰四年(前77年)昭帝封丞相王诉为宜春侯,其后代居宜春达九十多年,史称“宜春氏”。建制达300多年,直到两晋后渐衰。
三国时期,汝南属魏国的豫州管辖。在汝南县梁祝镇、和孝镇两地有大、小刘备台两座,小刘备台位于汝南县梁祝镇马南村境内,大刘备台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处的陈屯村李小庄自然村,于1957年发现并发掘。据传,三国时期刘备诛曹事泄,带兵由徐州向西南进军,路经此地休憩时,曾在此台上点兵封将,操练兵马,故称刘备台。
两晋时期,汝南改设为汝南郡。南朝刘宋文帝时,北魏鲜卑人南侵,攻陷洛阳,文帝在悬瓠城侨立洛阳司州。元嘉二十六年(449年)三月,北魏重兵围困悬瓠城,引发悬瓠城战役。北魏献文帝皇兴二年(468年)攻陷悬瓠城后,将豫州、汝南郡的衙门办事机构均设在悬瓠城。悬瓠城战役奠定了宋魏南北分治的格局。北魏孝文帝永泰元年(498年),孝文帝征沔北胜利在此设宴招待群臣,与群臣赋诗,抒发豪情。
隋朝设置豫州,把衙门机构设在悬瓠城,后改称溱州、蔡州、舒州。开皇元年(582年),隋文帝封杨均为安城王,封宇文庆为汝南郡公。农民把废弃的鸿隙陂开垦为农田,疏浚的汝河河道由水路北可以到洛阳,南可以到达吴、越之地。经济的复苏和水陆交通的发展,使悬瓠城逐渐成为中原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原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唐朝豫州府的治所设立在汝南县。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为避太子李豫的名讳,把豫州改为蔡州。德宗建中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在蔡州举兵反唐,德宗皇帝派太子太师颜真卿到蔡州传谕,被李希烈囚禁在龙兴寺内,颜真卿在这里写下了雄浑铿锵的天中山碑文后尽节天中。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天中山”,彰显忠贞爱国思想,又使天中山声名远播,并成为天中文化的外在标志。宪宗年间李愬雪夜袭蔡州平定淮西之乱的著名奇袭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宋朝定都开封后,改蔡州为淮康军。金朝南侵,宋朝迁都临安以后,淮北平原沦为南宋、金、蒙古长期征战中原的战场。民族英雄岳飞抗金分别于绍兴六年(1136年)和绍兴十年(1140年)两次兵临汝南城(当时叫蔡州),至今留有岳飞率领军民修筑“岳公堤”和把金兀术打下了马的“兀术落”。
天兴二年(1233年)正月,金哀宗由汴京(今开封)迁至汝南(当时称悬瓠城)。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九日,蒙古军队攻入悬瓠城,哀宗在行宫的幽兰轩内自缢,金朝灭亡。
元宪宗九年(1259年)七月,身为太子的忽必烈,巡察蔡州到过汝南。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世祖排河南江北行省平章伯颜率军民在舞阳截断汝河上源之水经郾城入颍河,汝南水患大减,人民稍得安宁,改蔡州为汝宁府,是河南行省八府之一。蔡州升为汝宁府,衙门机构设在今天的汝南县城。
明清时期,汝南县城仍然为汝宁府的所在地。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1457年)分封六子朱見澤于汝宁府,称崇庄王,传十世。永乐十三年(1415年),汝南兴集建市,平抑物价,广开贸易,繁荣汝南经济,县城内商会、铺号林立,汝南县经济逐渐兴盛。
清朝初期,汝宁府宣布明朝藩王的土地归佃户所有,公布奖励垦荒措施,减免田赋,疏浚河道,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康乾盛世,汝南县重修天中书院、学馆,兴建南湖书院等办学兴教之风日盛。
民国时期,汝宁府更名为豫南道,治所仍在汝南。1927年废道,汝南县成为河南省行政第八区专员公署所在地。1947年12月17日刘邓大军的一纵在汝南王岗一带集结,12月23日晚开始向汝南县城发起攻城战斗,24日晚即攻克汝南城,肃清敌军,汝南县城解放。
解放后,汝南县隶属于信阳专区,后隶属驻马店行政公署,现为驻马店市辖县。
汝南文化灿烂 自秦汉建置以来,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一直都是郡、州、军、府的治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孕育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天中历史文化名城。县域内有据可考的文化遗址古迹120多处,名人墓冢58处,寺阁庙庵88处,亭阁楼堂91处,远近坊表115座。其中,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
周公营建东都洛邑时,广建圭表测日影,在汝河之滨建起远古测影计时用的圭表,成为千百年来天下之中的标志物。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天中山”后尽节天中,彰显忠贞爱国思想,又使天中山声名远播,开创“中正和谐”为主体的地域性政治文化,测影台遗址--天中山成为天中文化的外在标志物。
自古汝南有“负山面淮,控扼颍蔡”之险,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450年,奠定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刘宋、北魏悬瓠之战。公元817年,李溯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结束唐末潘镇叛乱;公元1234年宋、蒙联军灭金之战和1601年,闯王李自成威震中原的汝宁府之战都发生在这里。
汝南自古人杰地灵。发生于汉、晋的董永遇仙、梁祝爱情故事是天中人民追求婚姻幸福自由的民俗文化发展的缩影。当今的青年男女充分享受到了爱情与婚姻的自由,历史的悲剧不会重演,但以真挚爱情和孝敬文化而融化出的两则故事已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中,继续教育和感化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东汉时,汝南金锒铺的孝廉张劭(字元伯),与山东金乡的范式(字巨卿)在京城太学攻读时结为挚友。学业满后返乡分手时,范式约定两年后到金锒铺与张劭相会并引发一系列动人的故事,被后人以《鸡黍相会》为题代代相传,成为诚信、守义、友情至上的千古传奇,是天中文化范畴中诚信文化的典型代表,影响至今,感人至深。
深厚的文化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天中名流和众多文韬武略的经国之才。恒宽、范缜、王桀、张勋、许劭、许靖等古代名士均以儒学、忠诚、信义而流芳。西晋名将周浚、抗倭名将卢镗、光禄卿李本固、户部尚书李宗延、兵部尚书傅振商、“振威将军”赵云鹏等为治国安邦而载入史册。新中国成立后汝南出现了国家教育部长何伟,世界赛艇锦标赛冠军得主张华杰等各界精英举不胜举。因此,汝南自古就有“汝颖多奇士”之说。
千百年来,这一方灵土早就了众多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名人贤士。东汉著名的文学家,《说文解字》作者许慎,东汉名扬天下的“鸡黍之会”的张邵,二十四孝的蔡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斩杀关羽的吕蒙,中唐著名才女,毒死叛臣李希烈的巾帼英雄窦桂娘都是汝南人士。明代更是人才辈出,仅万历年间汝南就出了五十一名进士,时有“汝半朝”之称。汝南还是英杰荟萃之地。蜀主刘备奔汝南领豫州牧,北魏孝文帝率军南征,在汝南会宴群臣。唐朝重臣、大政治家、书法家、爱国老人颜真卿为招降李希烈,被扣于城北龙兴寺,最后壮烈殉国,建国时汝南尚存鲁公庙。宋代欧阳修在蔡州任知州,度过了他最后一个任期,秦观来此写下了《汝水漫记》。苏轼下黄州途经汝南,留下了“淮西功绩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的诗篇。
2015年2月21日整理
打赌(汝南县三中 王继伟)
大集体时,我们那叫红光公社红光大队红光村,村中有一个叫二流子,是有名的破落户。据老人讲他的爷爷和父亲就很不成器,好吃懒做,传到他这辈儿,更是破上加破了,三十多岁,才收留了一个手腿都带有残疾的哑巴女人做老婆,接着就源源不断地生孩子,连男带女一共有七八个。
他家是我们村里孩子最多的。每个孩子的年龄也就相隔一岁,最多的也不到两岁,这么多嗷嗷待哺的孩子,再加上妻子的残疾,家中的生活最艰难,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集体的照顾对象。但因为那时集体也很穷,照顾得总不能使他满意。那时候,队里的干部们想解解馋,吃点荤腥,但怕在群众中影响不好,悄悄地在深更半夜杀只羊偷吃,这从来也逃不出他的火眼金睛,他也绝对是偷得一份食。正因为这,他在村里干点偷鸡摸狗的勾当,队里的干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
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的时候,二流子就提着一个很大的筐子,挨门挨户去要东西,一家给几个糕几个馍几个点心,他都给做了规定,给的少了他绝不离开你家的门。
那时候农村业余生活比较贫乏,不像现在看电视呀上网的各种娱乐,过罢年,没事干,白天孩子们凑在一起,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挤扭扭,晚上扛条小被子钻草屋(堆放铡碎了的麦秸或稻草,适合喂牲口)听大人们讲鬼故事。晚上,一盏煤油灯,鬼火样忽明忽暗,听着挺吓人,寒毛都立着!听后脊梁冒凉气!没听完,一头扎被窝里再不敢露头,唔得都喘不过气来,也不敢露头。
每一次都听得聚精会神,听后吓一身冷汗,但过后还缠着他们多讲一些鬼故事。
那天大年初六,喝了汤,我们在草屋早早聚齐,田三开口要讲,刚当上副队长的二流子大摇大摆地走进来。看到他穿着破黑袍子,戴着火车头帽儿,大家像躲避瘟疫一样让开道。可能是刚当上队副,进门嗓门特别大,说自己胆子大,谁不服气今晚比试比试。二流子经常夜里出来干偷鸡摸狗的勾当,走惯了夜路,说话也横,号称“鬼胆大”,有时狗脾气上来,也好跟人打个赌,他输了拉倒,他赢了,你必须兑现,不然,你别想安生。
他说了半天,没人敢接茬。
老队长朝田三挤挤眼,田三心领神会地扯着公鸭一样的嗓子,说,我给大家讲一段刚刚发生的真事,信不信由你。最近不知你们听到没有,村前八里屯高岗的舍地坟的鬼“凶”得很,听说那石人石马夜里都活了过来;有人还听过夜里坟地上笙管笛箫奏响;给人保媒拉纤的大老关喝醉酒夜里从坟旁经过,遇到女鬼拦路,围着坟地走了一百多圈,连累再吓,整天喊见了鬼,一个多月就死了……
真的,要是谁胆大,敢夜里到八里屯中间大老坟转一圈,我打赌20个鸡蛋和一斤酒。没等田三说完,队长动真格的了,要知道那时候20个鸡蛋和一斤酒值好多钱哩。
草屋里顿时鸦雀无声,只听到煤油灯嗞嗞的响。
到那舍地坟可不是闹着玩,弄不好小命就没了。
二流子真怕。可自己刚吹牛说自己什么都不怕。不去吧,刚当了官,到这个份上,人家不服。
好,老子就去转一圈。
怎么证明你去那儿呢?
在那个石马坟洞里楔个橛子给你们看看,看以后谁敢不服我!
第二天,月黑头加阴天还下着小雾雨。二流子拿个铁锤,肩上背着事先准备好木橛子,抄近路提前往八里屯坟地走去。刚出村,雄赳赳气昂昂,像出征的战士,浑身热血沸腾,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其实二流子胆子不大,不敢走小路,他只是硬着头皮从大道上去坟地。
终于走到了坟地边,依稀看得见坟地四周的石人、石马、石羊。他站在路旁,不敢走近坟地。他要看看,那些石人石马是否在动。北风呼呼地刮着,坟地里的衰草摩擦着像窃窃私语,石人石马好像也在动,越看越像石人赶着石马石羊在吃草。突然,他觉得高大坟头的柏树像大老关遇到的女鬼,女鬼的头发披散着,铁青的脸上露出了惨白的牙齿,血红的舌头垂下来,有一尺多长。二流子的腿软了,扑通坐在了地上。裤子里湿湿的,凉凉的。
他定了定神,摸摸肩上的木橛子,暗想,不能在这里坐着,要站起来,把橛子楔在石马跟前,那样,村里这帮不听话的人就服了我了,我是当官的。他站了几下也没起来,干脆跪下了,冲着坟头磕头,嘴里还念念有词:“别怪我,别吓我,是他、他、他们让我来楔橛子的。我楔、楔、楔上就走。”他爬到那个坟洞前,刚要狠狠楔几下,突然听到“咕咕咕咕——苗,咕咕咕咕——苗”几声凄厉的猫头鹰的叫声。随后就是更凄厉、更瘆人的鬼叫“哇——哇——哇——-哇”,二流子再也不敢停留,掉头就往回跑,刚一迈步,就被“鬼”抓住了,心想,乖乖,真遇上鬼了。又迈一下,还是走不动,他的头发立即竖起来,冷汗顺着脊梁沟望下淌,看来我的小命今夜要丢这了,他用足吃奶的力气挣扎,只听刺啦——噗。他连滚带爬地出了坟地,玩了命地往家跑,大叫:“救命啊!救命啊!”大衣裹住了腿,他干脆甩掉大衣,落荒而逃,他感觉怎么也挣不脱鬼的爪子,越抓越紧,越挣越紧,疼得大叫:“救命啊!救命啊!”
跑到家,拉了一裤裆稀屎,从此三个月卧床不起。
第二天,田三领着我们去看,那个橛子果然楔在老坟洞里,不过,橛子下带了块黑布,正是二流子袍子上撕下来的,原来,他把橛子楔在自己的袍子上了。
后来包产到户大集体解散,他家也分到了应有的土地和牲口,但他把牲口卖了,土地荒了,专职干起了乞丐,慢慢孩子们也大了,女儿十七八就出嫁了,两个儿子后来外出打工,据说至今还是光棍……
2015年2月24日
春节后的思考(教体局 邱士敏)
春节的鞭炮越来越响,邻里的情谊却越来越淡。
春节的祭礼越来越多,儿孙的孝心却越来越少。
春节的红包越来越厚,家人的亲情却越来越薄。
春节的酒宴越来越贵,品菜的心绪却越来越凉。
回家过春节,
本属自然而然。
但想到回家无非是换一个地方吃喝,
换一群人打牌,看看儿时的伙伴,
许多人就不再有回家的想念。
留在城市,留在工厂,
图个舒适清静,图个省钱。
看着香烟缭绕,纸钱送入冥府,
本可沟通阴阳,慰籍故去的亲人,
但想到坟已平,骨已烧,
人死无非化成了分子原子,
没有什么地狱天堂,
烧纸钱似乎就成了愚昧迷信的象征,
也兴味索然。
于是,
春节只剩下吃吃喝喝,
只剩下鞭炮烟花,
只剩下一丝丝温余梦残。
可人,毕竟不是动物。
无论穷富,每个人需要精神家园。
现代人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
但却被赶出了精神家园,
成了精神流浪儿,文化丧家犬,
无所依从,没有归属感。
春节,连同其背后的祭祀礼仪、血缘亲情、宗法制度,
既是中国人的物质家园,也是精神家园。
慎终追远,追怀远古的祖先,
可以使人有历史感、归属感;
慎重地考虑给后人留下些什么,
可以使人有长远感、未来感、责任感。
一个人有了这样的精神家园,
才能不被一时的挫折吓倒,
不被一时的权力和财富冲昏头脑、自我膨胀,
才能“富贵而不淫,贫贱而不移,威武而不屈”,
才能分享天地的神性,做一个大写的人,无愧于天。
但是,现在,只剩下暴发户心态,
或者自弃、绝望,
或者炫耀、比攀,
得一时,则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失一时,则萎靡不振、无所留恋。
浮躁情绪迷漫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商人削尖脑袋,
转基因、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
假冒伪劣,无所不沾。
官员坐立不安,急于以权换钱,
生怕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以至民间传说,“要学坏,去当官”。
教授也不安心钻研学问,
一门心思混职称、混课题、混经费、混级别、混房子,拉关系、走门子,
结交自己的小圈圈。
媒体为吸引眼球,赚取广告费,
日日夜夜搜寻那些伤风败俗、黑暗恶心的故事,
图文并茂,声色俱全。
如此风气之下,
本来就虚弱不堪的春节就更被糟蹋,
怨怨相报,恶性循环!
有人说,
是无神论摧毁了春节,
摧毁了传统文化,摧毁了精神家园。
当然,我们已经无法再回到有神论,
但完全可能在无神论前提下,
在市场经济充分释放了人的物质欲望的前提下,
吸取传统习俗的合理性,
重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可这实在太难!
盘古开天地,
可以引喻为盘古为炎黄子孙建立了一个物质和精神统一的家园。
这个家园有点粗陋,有点简单,
但可以安身立命,可以把子孙繁衍。
但是,家里出了一些好奇心很强、破坏性也很强的小孩子,
一些人,不懂得珍惜这个家园,
把天捅破,把地踩陷。
现在,精神家园之天塌了,
物质家园之地陷了(无止境的欲望岂不是地陷?)。
天塌地陷,人心惶惶,浮躁不安。
要重建我们共同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其意象可类比为“女娲补天”!
世上事有难易,
为之,难亦不难;
不为,不难亦难。
一些人一惯充当好奇小子,
不停地破坏精神家园,
自己也心无所归,惶惑不安。
我想,我们应尝试着不但为自己,也为芸芸众生构建,
那怕想象一个精神家园,
比如春节。
以往,春节只是中华民族的节日,
作为仪式和纽带凝聚血缘。
这一部分已经淡化,也没有办法补办。
但是,
完全可以旧瓶装新酒,
让春节成为人类共同体的普世节日。
感谢我们的老祖宗,在设计节日的时候,
他们完全没有狭隘的地域概念,
更没有狭隘的个人概念,
而是借助了天地自然。
春节,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这个日子正好让人类懂得敬畏天地,感恩自然,
形成一个人类共同体,反省过去,把未来望展。
有人说,春节是农耕文明的节日,
是靠天吃饭的产物,
是人在大自然面前被动性的体现。
其实,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越是工业发达,技术进步,
我们越应该懂得,一切成就都应该归功于天地自然。
感恩太阳,温煦大地;
感恩大地,滋养万物;
感恩万物,化育人类;
感恩人类共同体,才有文明的进步,智慧的开启,信心的增添。
这样,个体的生命就和天地万物一体相连,
从人类的历史中吸取智慧,
与人类共同体休戚与共,和谐共勉。
个体才不会这么张狂,
这么纵欲,这么贪得无厌;
人类才不会加速向资源枯竭、生态危机的灭绝之路上狂奔泛滥。
设想,
如果春晚以感恩天地上苍、交流人生智慧、分享尚高感情为主题,
春节是不是可能成为全球性的节日?
春晚是不是就可能真的成为全球性的春晚?
血缘春节覆水难收,
文化春节正待开盘。
2015.2.25.
望乡(板店乡中心小学 许志伟)
牵着马年的尾巴,
背起南下的行囊;
那里有我的亲人,
那里有我的爹娘;
他们为了全家生活,
打拼多年未回故乡。
多年的星移斗转,
多年的寒来暑往;
时空隔绝了如织的思念,
别离成为了亲情的忧伤;
家人的团圆相聚,
才是最美的心灵鸡汤。
广东特产的芒果、荔枝,
南北融合的汤圆、饺子,
新年洋溢着大喜庆,
节日书写着好春光。
羊城处处热情好客,
祝福声声吉祥安康。
大年初一看赖家园舞狮,
大年初二登莲花山烧香;
亲友见面互派红包,
家族祭祖尽在祠堂。
繁花似锦的广州,
你让我终生不忘。
每次相聚总这么短暂,
每次别离又这么匆忙,
今天又坐上Z190,
我们又要北归返乡。
我最敬爱的爹娘呀,
我会永记你们送别的目光。
今夜九时过衡阳,
越冬雁群不南翔;
明朝六点到驿城,
钢铁巨龙向北方。
哪里有我的父母家人,
哪里就是我永远的家乡。
午夜的泡面(板店乡中心小学 许志伟)
初八午夜的两点半,
Z190停靠在武昌站。
一桶老坛酸菜泡面,
氤氲在这别样时间。
我不是长夜无眠,
而是我归心似箭。
再过三个小时后,
我就回到驻马店。
难忘这次南国旅途,
难忘这次时空变幻。
美丽多情的五羊城啊,
无法改变回家的信念。
但愿人生的道路上,
千里婵娟万家团圆。
我会记住羊年的春天,
武昌半夜的老坛泡面。
念亲·思乡(板店乡中心小学 许志伟)
牵着马年的尾巴,
背起南下的行囊;
那里有我的亲人,
那里有我的爹娘;
他们为了全家生活,
打拼多年未回故乡。
多年的星移斗转,
多年的寒来暑往;
时空隔绝了如织的思念,
别离成为了亲情的忧伤;
家人的团圆相聚,
才是最美的心灵鸡汤。
广东特产的芒果、荔枝,
南北融合的汤圆、饺子,
新年洋溢着大喜庆,
节日书写着好春光。
羊城处处热情好客,
祝福声声吉祥安康。
大年初一看赖家园舞狮,
大年初二登莲花山烧香;
亲友见面互派红包,
家族祭祖尽在祠堂。
繁花似锦的广州,
你让我终生不忘。
每次相聚总这么短暂,
每次别离又这么匆忙,
今天又坐上Z190,
我们又要北归返乡。
我最敬爱的爹娘呀,
我会永记你们送别的目光。
今夜九时过衡阳,
越冬雁群不南翔;
明朝六点到驿城,
钢铁巨龙向北方。
哪里有我的父母家人,
哪里就是我永远的家乡。
2015年2月25日夜九时许路过衡阳所书
欢迎浏览:天中山教师笔会 天中作文网 天中书苑 汝南教育信息网纪念版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