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学习感怀38
自律的最高境界
不拖延犹豫
很多想做的事情,都在犹豫挣扎中成了“明天再去”“下次再说”。
拖延,就像一个顽固的小人,消耗人的精力,助长人的焦虑。
有位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5秒法则”:当你想做一件事,就用5秒钟做决定,然后马上行动。
如果懒得运动,就默数5秒,强迫自己出门跑步;如果一直不想工作,默数5秒后,立刻打开电脑……
你所逃避的,都蕴藏着你的自由。
行动起来,才是摆脱焦虑与迷茫的最优解。
不自我设限
很多时候,我们失败、痛苦的根源,不是命运坎坷,而是我们在思维上筑起牢笼,说服自己放弃了尝试与挑战。
生命没有极限,除非你自己设置。
人一旦在心里设上边边框框,就成了思维的囚徒,永远实现不了人生的破局与突围。
你什么都害怕,就什么也得不到。
唯有拆掉思维里的墙,才能发现更多的可能性,为生活找到出路。
不沉迷娱乐
看到过这样一条留言:“我想去复习考试,可一拿起手机,就忍不住刷短视频,看八卦新闻、看直播。有时候我告诉自己,只看10分钟,但时间一到,我又给自己心理暗示:再玩一会儿,就一小会儿。直到玩了好几个小时,才逼自己放下手机。我觉得很失败,可就是改不了这个毛病。”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大数据时代,算法投其所好,我们太容易被取悦,太容易沉迷。
沉迷娱乐,就像一种慢性的上瘾行为,想要结束这种恶性循环,唯有克制欲望,靠自律将诱惑拒之门外。
不苛求完美
有位心理学家把完美主义性格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要求自我型,给自己设下高标准,并追求极致;
第二种是要求他人型,为别人设下高标准,不允许别人犯错误;
第三种是被人要求型,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时刻都要保持完美。
不管哪一种类型,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一味地苛求完美。
想要人生向好的心并没有错,只是一旦过度,这种心愿就成了一种负担,让人疲惫不堪。
人无完人,生活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需要做的,是放下执念。然后,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自律的意义,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而是突破、改变、是主动撕裂生命的茧房。
思维自律,远比行动自律重要;内在努力,远胜过外在的坚持。
当自律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你就会享受到它的快乐,并在不知不觉间,蜕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不辜负自己,就是一种成功
01
在生活中,遇到优秀的人越多,越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如果一个人带着欣赏的眼光,就会从他人身上学到更多的长处和优点。如果带着嫉妒的眼光,就会变得狭隘且自私。
一朵花的盛开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春天。
在这个世上,每一朵花都有各自的美,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好。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许多时刻,当我们学着去欣赏别人的优点时,不仅可以让自己心生美好,也能给他人带来一束积极向上的光。
当你用包容的心,去真心祝福和欣赏他人时,自己也同样被他人祝福和欣赏着。
一个人心里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心里有阳光,眼里就不会是泥潭。
02
当一个人想要的东西越多时,反而感到缺得越多。
因为一个人真正所需要的物质,是非常少的。但一个人内心的黑洞,却是很难被填满的。
我们总是无法分清,什么是真正需要的,什么又是真正想要的。
每个人都想过更好一点的生活,但好的生活并不等于多。许多时刻,我们误以为只要拥有越多,就能过得越顺遂,甚至强于别人,就会获得幸福。
殊不知,一棵树只需要点阳光,就可以活得丰沛和美好。
一个人拥有再多的房子,都不如睡一个安稳的好觉。一个人拥有再多的美食,都不如有一个好的身体。一个人拥有再多的金钱,都不如拥有真正的平安和健康。
一个人的精神越富足,他越能在简单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正的满足和快乐。
03
许多时刻,我们在跟别人较劲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跟自己较劲。
慢慢地你会发现,没有人真的跟你过不去,除非你跟自己过不去。
放下心中的包袱,才能让自己活得从容自在。
这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
许多时刻,我们总是受困于他人的非议。但你要明白,生活的主角是你,他人只是看客。
你可以接受别人的旁观,但无需接受他人的指摘。
努力去做你能做到的,努力改变你可以改变的 ,努力争取你能争取的。
人的一生能够做到不辜负自己,或许就是最大的成功和胜利。
有时,我们宽恕他人,是为了善待自己。
当一个人把心里填满了怨恨的种子,就很难开出幸福的花朵。
唯有当你放下心中的愁怨,才能真正解开心结。
内心真正强大的人,允许一切发生
内心真正强大的人,允许一切发生
近来很喜欢一句话:“尽人事,听天命。”
一个人只有经历了世事浮沉,才能真正读懂它。
面对生命里的无常,与其焦虑,不如试着去允许和接受。
就像一首小诗里所写的:
允许一些意外光临,
允许情绪突然低落,
允许努力没有结果,
允许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允许一切发生,是人世间最温柔的力量,
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从不缺这种力量。
内心真正强大的人,允许一切发生
01
允许一切发生
接纳生命的全部
辛弃疾有一句词:“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古往今来,生命的底色便是如此,有太多不如意和糟糕。
有人一生浸在痛苦里,苦着脸,皱紧眉,咬着牙和生活的风浪对抗。
这样的人,我敬佩,但更多的是心疼。
有的人也苦,但总能在苦中找到乐子。
木心曾三次被捕入狱,住潮湿的防空洞,床板用手就能刮出水。
尽管身心饱受摧残,他却在纸上画出琴键,弹奏贝多芬和巴赫。
杨绛晚年,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
她没有日日哭诉,而是静静整理钱钟书留下来的手稿笔记,90多岁出版质朴动人的回忆录《我们仨》。
面对生命的无常,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接受变化。
既然改变不了世界,不如试着改变自己的内心。
想起林清玄写给友人的一副对联,上联“常想一二”,下联“不思八九”,横批“事事如意”。
生活总是苦多乐少,我们所要做的是允许一切发生。
允许顺风顺水,也允许事与愿违。
放平心态,接纳生命的全部。
内心真正强大的人,允许一切发生
02
允许自己做自己
也允许别人做别人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人与人的交往,离不开允许二字,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这世上,本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不必费力苛求他人的理解,也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
知音难觅,就别强求,回来做你自己。
有时候,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你不能让别人按照你的想法生活。
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平常心对待每一段关系,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你觉得值就好。
记得有一段话很火:
“当你修为越来越高时,你会开始真正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
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只是处在不同的能量频率中,显化出不同的状态。
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了不同的语言和行为。
明白到了这一点,你就会生出真正的爱和慈悲,也就会接纳、包容、善待。
勿在别人心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心中强求别人。
尊重自我,不取悦,不迎合,让一切顺其自然。
内心真正强大的人,允许一切发生
03
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去遇见生活的美好
允许一切如其所是,看顺世间一切狰狞古怪,内心不再纠结、迷茫和焦虑。
在每一个当下,好好感受所见所闻,认真体验生活苦乐,尽情享受上天馈赠。
这才是真正的接纳一切,豁达而从容,正如东坡那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那年,苏轼62岁,被贬到蛮荒之地海南。
这里毒蛇常出没,当地人只吃芋头、喝白水。
苏轼没有一蹶不振,而是认真生活,把自己的家变成公共图书馆。
也不忘寻找美食,“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
这是他写给儿子的信:
“生蚝真的太美味了。”
从黄州、惠州到儋州,东坡先生一直践行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接纳不可更改之事,看淡、看开,然后全身心投入当下生活,去遇见更多的美好和诗意。
内心真正强大的人,允许一切发生
04
人真正的强大
是允许一切发生
压力大的时候,允许自己崩溃和脆弱;
想拒绝的时候,允许自己大声地回绝;
身心疲惫之时,允许自己调整和放空……
真正的强大不是对抗,而是允许和接受。
春天那么美好,别为了已发生的事而错过,放下焦虑,整理心情,到春天里走走,感受惠风和畅的喜悦。
生命是一场旅程,你不必活得愁眉苦脸,心惊肉跳。
困了就去睡,累了就休息,允许一切自然而然发生吧。
请相信,一切都是老天给你最好的安排。
做个灵魂淡雅、生命高贵的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想法,就有一千种活法,我们却不能轻 易断定别人的好坏。但是,灵魂不会说话,什么样的灵魂,就有什么样的言行,你越淡然,灵魂越淡雅,你越从容,生命也越高贵而优雅。
01.灵魂淡雅的人,生命是高贵的
杨绛先生曾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世上有一种高贵,那就是拥有一个淡雅的灵魂,拥有这样灵魂的人,骨子里透出来的都是高贵。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灵魂,灵魂里有感恩的心和善美的德,若是,懂得让灵魂淡雅,那么,自己就已经是一幅最美的风景了。 若是懂得让灵魂淡雅,那么生活也是诗意的,就会发现,因为灵魂的美丽,岁月有静好,人生有热爱,人生路上一路繁花相迎。一个灵魂淡雅的人,不会嫌贫爱富,只是珍爱人性,注重品德,与这个世界和睦相处,尊重所有遇见,感恩所有的事情。人生短暂,岁月如风,常伴吾身,花开花落,转瞬成尘,拥有灵魂的淡雅,才不会去寻找的风景,而忘了自己灵魂的美丽,谁又能说,你不是别人眼中的风景?无论是谁,只要是灵魂淡雅的人,总会成为别人的贵人,给别人以帮助,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他都称得上是生命的贵人。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便要珍惜,他们是我们过河的桥,他们是我们行舟的帆,他们是我们灵魂的镜子,让我们看到人生最美的风景。人活在这个世上,难调众人之口,难悦众人之心。灵魂淡雅的人,不需要得到人人理解,不需要人人喜欢,因为你做得再好,也有人对你不满,你品行再正,也有不同的声音。灵魂淡雅的人,懂得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尽心尽力把事做好,真诚坦荡,不在乎太多流言蜚语,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其实,灵魂淡雅的人,生命之高贵,却也是懂得做人如草,相信涅槃过后,必会重生,生活是公平的,要活出精彩,必须需要一颗善良仁爱,努力奋进的心,更是修得一份难得的人生境界。
02.灵魂淡雅、生命高贵的人,也是一个看花人
雪小禅说:“其实做个看花人是奢侈的,我本无所求,只求这删繁就简的人生,求这低眉的瞬间,你能懂得,已经很好。”而那些灵魂高贵的人,更愿意让自己做一个看花人,看见别人的美。对于一个懂得生活的人来说,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并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精神上的愉悦,自然就会觉得这样的生命是高贵的。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够让自己灵魂向美就已经不错。不论你选择了怎样的人生,只要尽力接纳生活所赋予的一切,让每一分,每一秒都不留遗憾,其实,就已足够。人生是注定孤独的旅行,我们的灵魂都在路上修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活出自己灵魂的纯洁,那么,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以看花的心情面对生活,看花自然开放,可以入心,可以欣赏,你却不必应酬其他。
03.灵魂淡雅,生命高贵也是一种最好的处世态度
“要知道,一个人真正的高贵,不在其外表,而在其灵魂,灵魂的高贵才是世间最美的高贵。”世间多变,一切俗情俗念只是机缘因果,是修行是造化,是缘来缘去,是春夏秋冬,四季的重叠。你拥有什么样的灵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你身边的环境也会因你而改变,你所做的事情,也会因你而精彩。因为淡雅的灵魂是有香气,也是有力量和光芒的,多少纷繁扰争都会因此而销声匿迹。人生也不过是匆匆数十载,云烟过处,无论层级多少繁华,终究,也很快成为被遗忘的故事,埋于岁月的深巷之中,自此尘封,与其争来争去,不如淡然心性,淡雅灵魂清香。淡雅的灵魂,会让你洗掉半生的沧桑,删繁就简,卸下多余的负累,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妥协。寻内心清净,放下执念与贪嗔。人生路上,风尘仆仆,步履不停,要为喜欢的人和事活着,活出自己的美丽,自己的精彩,这才不枉此生。不让别人厌恶,不让自己后悔,保持灵魂淡雅,生命高贵,这才是最好的处世态度。
04.灵魂淡雅的人,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
有句话说得好:“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人生,就是煮一壶月光,醉了欢喜也醉了忧伤。起风的日子,懂得坚强,岁月沧桑,拥有灵魂的淡雅,则可笑语盈盈暗香去,独对流年风雨。拥有高贵的生命,不仅可以装点岁月,更能让自己无怨无悔走过,盈一份淡然,笑看青山绿水,斜雨微凉。淡雅的灵魂,是在磨难的枝头上开出的花朵。寂静开放,静静生活,静静遗忘,选择该选择的,美丽着自己的美丽。高贵的生命,会让生命若水,静静流淌出一泓清澈,无论走过多少坎坷,即便平常的日子,都会有灵魂花开,有阳光的人生。淡雅的灵魂,都会坚守幸福,高贵的灵魂,也会收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化成人生中的璀璨。灵魂淡雅,高贵的生命,以一怀洒脱诠释恬淡,以一眸微笑感恩生命。或许,世事无常,岁月无痕,然,岁月终会因经历而懂得,生命亦会因灵魂的淡雅而高贵。生活是一种磨炼,灿烂时处处动人,苦难处处处修心。若拥有善良的心,淡雅的灵魂,一朵花也能描绘成一处风景,一滴雨能抒发出一片感怀,一抹云能婉转成一份诗意,一缕风能轻揽为一腔柔情。不问花开花落,只是自己修行,红尘本是过眼烟云,或许心怀太多的贪恋,换来的却是一声叹息。 但当我们真正看清自己,面对自己,并能以一颗淡然的心看世间风景,其实,我们已是自己最美的风景。
05.灵魂淡雅的人,通常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汪曾祺说:“生活,是很好玩的。”灵魂淡雅的人,在生活中,通常对于别人的话听听就罢,不说、不问、不掺合!保持自己的风格,做最好的自己。千帆过尽,洗尽铅华,修炼的是自己的灵魂,青丝渐白,才知岁月沧桑,余生珍贵!在世事繁杂中,已经学会了难得糊涂,保持自己的高雅,心知肚明的事情 ,其实不必去言说,而言不由衷的谎言,也没必要去拆穿。小事见格局,细节看人品。世间本无事,一切在人心。做好自己该做的,懂感恩,知善良,剩下的交给时间即可,懂得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人世间最动人的,就是安于日常生活,而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传奇。一粥一饭,布衣粗食,品尝,读书,在生活的琐碎中寻找一些好玩的东西。人生就是这样子,并不是说要多深刻,懂得用生活中的小情趣,小快乐,滋养灵魂,让灵魂淡雅,而什么的高贵,不过是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爱这烟火日常,也爱自然山水,更爱清远深美的余生时光。
余生,让我们不断修炼自己,让灵魂淡雅,要做那颗快乐的忘忧草,只要心怀美好,每一天都是幸福;做一个高贵的人,心怀知足,高贵的生命,每一天都是快乐。
智者无言
大海的深处是平静的。
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
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
大自然中许多蔚为壮观的生?猿聊救耍说纳欠褚嗟比绱耍浚?/span>
有这么两个人去应考厨师。甲一开言便说了个天花乱坠,从传统的中国名菜到洋派的西式糕点,从每道菜的用料、着色到火候、调味,似乎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乙则静候一旁一语不发。待问他时,他只说:“如果可能,给我30分钟时间,我做一桌菜出来看看便是。”
不用说,“讷于言”的乙被录取了。
机智和美妙的语言有时只不过是一种瞬时的智慧和淋漓的表达,但智慧和表达本身并不证明结果。朴实的行动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
认识一个人,不要光听他怎么说,而应当看他怎么去做,因为有一种语言叫言不由衷。就像认识一棵树,不须急着去看春天里开的花,因为有一种事实叫做华而不实。你可以等到秋天,那时你去看树上的果实,果实是花的语言,也是树的注释。
芸芸众生,一个与你仅有一面之交便一览无余的人,你会觉得他索然无味,因为他说的太多。而一个一直不声不响只以沉默示人的人,你不仅仅对他印象尤为深刻,而且对他有了探询的欲望——因了那不语带给女人的典雅矜持,也因了那不语带给男人的深邃练达。你要记住,生活中有些东西藏在心里便是一种真实、一种深刻,说出来,反而淡了。比如一生一世的爱情。
很小的时候,母亲跟我说:你看大街上两个吵嘴的人,那个声嘶力竭叫得很凶的人,往往是理屈词穷的。因为真理不在他一边,他要先声夺人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那个沉默者心里一团正气,自然可以不动声色,因为沉默是最大的蔑视!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乌鸦和知了无疑是最善叫的,但他们都不算人类的宠物。
火山爆发那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力拔山兮的气概,令人叹为观止。但这一奇观不会随时可见,为那一瞬间的壮观,它在地层深处沉寂和积聚了千年万年!
有两种方法能使世界变大:登上山峰远眺,闭上眼睛沉思。它们与语言无关。
由此看来,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概同此理。
参透人生便是禅
人生路上,一路走来,我有许多难解的问题,关乎心灵,涉及思想,让我困惑不已。随着人生境遇的不断改变,禅意盈心,我有了心得。
什么是禅?禅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参禅悟道,需要人生的大智慧。禅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真善美的至高境界。
一直以来,我顽固地认为,修身养性固然不错,但我绝不可能达到不恨不怨的豁达境界。试想,人生路上,遭遇坎坷,怎么会不怨天尤人?生活中,被人伤害,为什么不还以颜色,以牙还牙?向敌人示弱,为对手鼓掌,这样的人生岂不是一种懦弱行为?难道好人就是软弱可欺的吗?
一直很欣赏这四句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说,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每个人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镜台,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拭,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遮蔽了光明的本性。直到有一天,读到以下四句偈语,一颗心才突然了悟,原来烦恼都是自己找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原本就不是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无一物,怎会染上尘埃?这之后,人生所有的难题便都迎刃而解了。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恬淡安静。那禅精要义,就如奔流的溪水,温暖地流淌,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的心灵原野郁郁葱葱。
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不惑之年的我,沉静地微笑。智洪与赵州禅师的境界,我永远无法企及,但我可以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不断地接近。
在偈语妙谛中参透禅机,在禅意玄机中觉悟人生。正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佛说原来怨是亲。纵使别人怨恨我们,我们也要拿他们当自己的亲人,感谢他。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他人制造的种种人生的磨难,我们的心灵就无从升华。心宁静,以致远。人行走于四方,奔波于名利之间。人活着应该是努力让心灵得到升华,把现实中的名利看淡一些,更值得你关心的,应该是你自己的心。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天下无物不美,但要有一颗欣赏美的心。
红尘中,许多人丧失了甘于平淡的朴实的心,不再珍惜和感激真挚的收获与拥有,不再有一颗丰盈的心。岂知,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将功名利禄看淡,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获得禅宗所说的“平常心”。
佛说,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地春。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便是禅悟的心得。
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美文悦读】慢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从前慢》
生活在现代,节奏越来越快,“慢”逐渐成为了一种奢侈。
而古代的人们,与天地花鸟为邻;与琴棋书画为友。静观万物,静观己身。过着让我们羡慕的慢生活。
其实,历经浮华,才明白: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愿你的人生,和古人一样雅致、自在、从容。
陶渊明之洒脱的“慢生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他的生活可真真是“慢”出了境界。岁月极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
在慢的时光里去感受这些美,把灵魂沉静安放其中,自能养就心中一段诗意。
慢下来,去听一朵花开的声音,去看花朵上的蜜蜂嗡嗡采撷春光时的欢快;
慢下来,去倾听早晨的第一声鸟叫,去看升起的第一缕朝霞;
慢下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王维之静谧的“慢生活”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酬张少府》
读诗佛王维,仿佛幽居在空山深林,看一束阳光的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洒在林中的青苔上,再抚上一曲,琴声入耳,便是自在闲适。
若你心情不好时,可随他般寻一僻静处,听听轻音乐,任音符不慌不忙的从耳边飞逝,在脑中留下并不深刻的印迹,却历久弥新。
生活,只能慢慢来,才能像这些轻快的音符一样,活出自己真正的味道来。
苏轼之悠然的“慢生活”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
东坡居士的悠然“慢生活”,夹存在漂泊的一生中,是在生活的缝隙中觅得的安然闲静。
人生的“轻舟”,在急流险滩之间穿越了“万重山”之后又是什么呢?
那便是一马平川了,就要把前行的速度放慢下来,轻摇桨橹,悠哉游哉,高声吟唱,那两岸的风景竟如此的摇曳生姿。
杨万里之闲雅的“慢生活”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
——《昭君怨》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
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才愈知杨万里诗中的清新闲雅,午睡起,闲看儿童玩乐,更是对生活本真之态。
你我也可如他般,给生活以本真自然。
在阳光明媚的清晨,漫步溜达着,寻一家茶馆坐下,泡一杯清香的绿茶,静静地欣赏着熙熙攘攘的行人,聆听着由各种声音构成的都市交响曲,彻底放松身心,一直坐到晌午。
陆游之恬淡的“慢生活”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
趁着好时光,出外闲游,再与故人聊聊家常,便是陆游之乐。
把生活的脚步放慢一点,学会欣赏,学会平常,可留一段时光读清风明月,也可留一行脚步给瓜豆田园。
慢,可以放松筋骨,也可以卸载压力;可以修炼意志,也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冥想探幽大千世界,也可以返璞归真延年益寿。
李白之率性的“慢生活”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月下独酌》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游洞庭五首》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山中与幽人对酌》
最爱浪漫的诗仙,生活怎能少了酒的作伴?游遍大江南北的他,率性潇洒,毫无伪装的负累,这才是属于自己的生活。
只求一杯酒一轮明月,便让自己过得风生水起,自在随意。
人生是一场劳碌,风风火火、辛辛苦苦的磨练自己,都只为了生活,可冷落了美景,闲置了好心情,怎能对得起短暂的一生?
学会放慢自己的脚步,在慢的生活里去感受生活别样的美。
慢下来的时候,仿佛时间也跟着一起慢了下来,一天的时光竟然可以拉的那么长。
饱满的时光里,盛的是一份悠然与惬意。
所谓的慢生活,就是无论世事如何纷繁、喧扰,总能找到一处清凉之所在,总能让自己的心变得从容,淡定。
即使是再枯燥的生活,也能流出诗意的泉水,也能活出自己独特的风景。慢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季羡林:人老了,一旦老伴先走了,这3件事到死也别说!
季羡林曾说:“人有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用不着伤春,也用不着悲秋,叹老不必,嗟贫无由。”有的老人就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像年轻时一样肆意妄为,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最后导致晚年的凄凉结局。
生于1911年的季羡林,活了将近一百岁。是著名的东方学大师,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学术成就显著,被人尊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对此,季老也曾给出告诫:人老了,一旦老伴先走了,这三件事宁愿烂在肚子里,也不能对子女说!看完之后发现真的很有道理,实在是受益匪浅!
一、儿女的对错
季羡林说:“人生在世,有时的确需要聪明,但更少不了糊涂。”俗话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和儿女产生矛盾,别太计较谁对谁错,应该要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一些包容,少一些为难。
父母与子女相处,既要有亲近感,也要有分寸感。尤其是到了晚年,一定要拉开距离,晚年的日子才会好过。因此,季羡林还说:“年老之人,血气已衰;刹车失灵,戒之在说。”老了要管好自己的嘴。
二、财产的分配
季羡林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无一例外。“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办法。”人到晚年,手里的存款是自己的退路和底牌,多也好,少也罢,都是自己的事情,跟谁都没关系。
久病床前无孝子,即使儿女再孝顺父母,也不希望父母偏袒其他兄弟姐妹,与其让子女间互相猜忌,还不如谁都不告诉。
保住你的财产,就是保住你最后的退路。
三、过往的恩怨
季羡林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要想晚年过得安逸,就要学会放下一些矛盾和恩怨,更不要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讲给儿女听,上一代的恩怨何必牵扯下一代。
人到晚年,学会释怀,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回顾季羡林的一生,他成就了在国内外文化界的一众奖项,更是被授予诸多荣誉称号,可谓我们应该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人生更为充实、有意义和有价值,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挑战自我,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