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学习感怀37
【人生悟道】不过一碗饭,何必执着不放手呢?
【一个小故事】
有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禅师:“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
禅师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没动。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十年过去。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后来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相遇了,“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着公司?所以辞职。”
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
“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望禅师,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然后,挥挥手……
【几点弦外音】
对于人来说,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抓住的,无论是物,还是人。因此,不必斤斤计较,刻意追逐。
对于不生不灭的生命本源,要把握得住,要认识得透彻,才能够善始善终。
想要抓住一切,往往什么也抓不住。
当你老了,留给自己5张底牌
古人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老年生活,离不开这五张底牌。
紧紧攥在手里,安享幸福晚年。
1.老伴
老伴儿,是真正陪我们到老的人。
人老了,父母会先你而去,子女会有自己的家庭。
在这个世界上,能陪你走到最后,一路不离不弃的,就只有老伴儿。
回到家里灯是亮的,锅里的饭菜是热乎的。
夜深人静时,有个人能跟你说说知心话。
少年夫妻老来伴,白头到老才是福。
钱钟书在病中,杨绛说:“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
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
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俗话说: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
老了病了,离不开人照顾了,才能真正的懂得。
知冷知热的老伴,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2.老窝
年纪大了,一定要有自己的老窝。
这是安身立命之所,不要寄人篱下。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
因为这个老窝的所有权,属于你自己。
在这个窝里,你可以毫无顾忌,随心所欲。
臭袜子可以十天不洗,一日三餐随便你吃干喝稀。
只要不违法乱纪,任谁来了也管不着你。
和儿女一起住,勺子难免碰锅沿。
虽然享受了天伦之乐,可也免不了要磨合。
人虽然老了,只要能自理,都不肯轻易服输,不愿意打扰孩子们的生活。
要记住:
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
子女的家,未必是父母的家。
保护好自己的老窝、老家,老宅子。
有家在,人生永远都有归处。
3.老本
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点积蓄很不容易。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守住老本,就不用朝别人伸手要钱,自己的钱花起来最踏实。
当你老了,别舍不得给自己花钱。
年轻时没条件,如今过上好日子。
该花的钱要花,该享受的要享受,该捐助的要捐助。
不要一股脑全留给孩子,把他们惯成“寄生虫”。
老年朋友们,要捂好“钱袋子”,守住养老钱。
不信天上掉馅饼,不贪小便宜,防止吃大亏。
自己有养老的钱,才是晚年生活的保障。
4.老友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辈子路太长,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老了老了,身边还有三五知己,是一种福气。
没事的时候,出来喝喝茶聊聊天,晚年的生活才不会寂寞孤单。
著名作家余华和史铁生,两人是多年的老朋友。
史铁生腿脚不便,余华偏要带他去大学校园里,跟一群年轻学生踢足球。
余华推着史铁生的轮椅,往球门前一放。
对面的球友见了,都不敢朝球门进攻。
两个老顽童,就这么“耍赖”赢了球赛。
人到老年,更要多交朋友,多与人来往。
老朋友凑在一起吹吹牛,忆往昔峥嵘岁月。
絮絮叨叨不嫌烦,心态也年轻了许多。
5.老底
上了年纪,你的身体,就是你的老底。
守住健康,再多的荣华也比不上一个好身体。
养生保健,对于中老年人尤为重要。
季羡林老先生,活到98岁的高龄。
他坚持“三不”养生术,第一条就是“不挑食”: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那么多细致的讲究。
90多岁的老人,大部分吃的食物都是清汤寡水。
可季老不一样,他最爱吃的食物是高油的北京烤鸭,每个月都会要求吃一次。
除此以外,他每隔几天就要吃上一顿胡萝卜馅的饺子。
硬朗的身体,是家庭的财富,也是自立的本钱。
只有身体健康,才有更多的机会享受更好的生活。
不给儿女添麻烦,就是对家庭最大付出和支持。
人生最好的姿态:摆正自己
把自己当别人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一个机会,明明近在咫尺,却总是犹豫不决,最终眼睁睁看着机会旁落他人;进行某项尝试,别人都说你可以,你却反复纠结,总能找到各种理由证明自己不行。
看清世界,首先是看清自己。当一个人总是囿于自身的视野,缺乏由外而内的客观评价,便容易迷失自己。或者妄自尊大,带来不必要的失败;或者妄自菲薄,充满遗憾和错过。惟有跳出自我,以别人的身份来审视自己,有了内外参照,个人的优劣长短才会慢慢清晰起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生活多迷茫,就把自己当成别人,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生,看待自己。
把别人当自己
看过这样一段话:“你是顾客,觉得商家暴利;你是商家,埋怨顾客挑剔;你是孩子,觉得父母啰嗦;你是父母,埋怨孩子调皮。”人人各执其是,由此对错难分。
仅以自己所见到的世界去揣度他人的生活,其实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相反,当你站在别人的位置,就会发现许多问题无需争论对错,只需循着对方的思路去考虑,看似无解的局面也可能别开生面。
一件事孰是孰非,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人生最大的智慧,不是让别人信服自己,而是尝试去理解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才能同频交流,共同进步。
把别人当别人
有句话说得好: “最好的关系,不是不分你我,而是熟不逾矩。”没有边界感,是为人处世的大忌。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才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
和人相处,要给彼此留一线余地。靠得太近,打着为对方好的旗号,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在改变别人的同时,也在将别人逐渐推远。离得太远,彼此宽慰少了、隔阂多了,最终也会渐行渐远。
该进场时进场,该避让时避让。既彼此独立又亲密有间,互不打扰又守护彼此。如此,一段关系才能持久,进而彼此成就。
把自己当自己
曾看过一些人,流行某样东西的时候,都一窝蜂地去模仿,即便根本就不了解其中的风险;看着别人买某个产品,自己也要跟风,根本不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可能他们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害怕自己不合群。然而,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懂得把自己当自己,不但能在别人的评价中保持清醒,更能耐得住寂寞,在纷繁世事中守住自我,沉稳地思考,不断地成就自我,逐渐向着理想迈进。
人生在世,养的是心性,修的是心态。 往后岁月,愿你摆正自己,见天地之大、众生之广,行稳致远,活出精彩人生。
才智不够,努力来凑:金庸笔下的郭靖愚钝不堪,为何最终却成了大英雄
幸运是个很不靠谱的东西,因为谁也不知道,它下一刻会眷顾谁。不过,越是努力的人,就越是幸运。
有一句话说得好,叫作聪明不干,等于笨蛋。
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执行力越强的人,往往幸福指数也越高。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生活一旦有了规划,幸福就会变得可以预见,而不再是虚无缥缈。
执行力一词,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在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中,都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我们可以不那么聪明,但是绝不能太懒惰。
金庸笔下的大侠郭靖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在所有教过他功夫的师傅眼中,他郭靖的名字几乎就是愚钝的代名词。但就是这一个看似有些憨傻的愚木之人,却练就了一身无敌的武功,成了天下共望的大英雄。
很多人都在想,一个愚笨小子摇身一变,就成了众人心中仰望的存在,他凭什么啊?是啊,凭什么?是他那被世人公认的才智吗?还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老天爷眷顾?
不可否认,幸运是个很不靠谱的东西,但谁也不知道,它下一刻到底会眷顾谁。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越努力的人,就越是幸运。而不努力,即便幸运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你也只会以为它是在跟你开玩笑。
是的,愚钝的郭靖最终成了大侠,靠的并不是什么磨嘴皮子的功夫,而是他持之以恒的努力。那些所谓的武功,别人一看就会,一练就入门,他没那份才智,也没那么厉害,就只能多练了。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百遍。总而言之,才智不够,努力来凑。
郭靖的成功逆袭放到现在,依然是激励人们奋勇上进的典型。是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态度,即便找准方向也是无法到达终点的。因为在奔向终点的路上,坎坷,困难到处都是,有的地方甚至连路都没有,还得靠自己去硬身身趟出一条路。
如果说郭靖的故事是一道催人上进的劝勉的话,那么,伤仲永的悲哀就是一种歇斯底里的告诫了。
说来,伤仲永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毫不客气地讲,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另类。只不过,相较于郭靖的愚驽而言,他却是另一个极端的天才存在了。然而,一个出口成章的天才少年,最后却并没能像他闪耀的童年那样,闪烁到最后。而是跟上天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传说里的少年天才最后成了一个不了了之的众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是每个人在读完《伤仲永》后的感慨,也是每一个这样虽然天才却最终惨淡收场的悲剧的真实写照。
诚然,泯然众人的结局固然让人感叹,但身怀奇智的人却走进泯然众人的死胡同则让人更是唏嘘。不得不说,天才不假,聪明也是真,但放着这些美好的东西不用,搁置一旁,直至最后生锈,真是一种让人捶足顿胸的浪费。
愚钝的人,努力长成了英雄。而天才不努力,故步自封,最后泯然众人。坦白地说,天才并不是没有,但绝不是大多数,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凡人,唯有笨鸟先飞,方可赢得一线生机。
请记住,如果我们才智不够,那就用努力来凑凑。那样,或许人生的路就会好走多了……
日子过的是心情,生活要的是质量
有些事,做了就做了,就不去想了,再想,心会烦;有些人,走了就走了,就不要留恋了,再留,心会卑;有些情,没了就没了,就不去怀念了,再念,心会殇。要知道,做人之美,在于简约;做事之美,在于利索;胸怀之美,在于宽阔;聚散之美,在于淡泊;心情之美,在于快乐。
幸福可远可近,全在于心;回忆可浅可深,全在于感觉;思念可浓可淡,全在于念想!日子,过的是心情;生活,要的是质量。
昨天是冰封记忆的一本书,今天是书写人生的一页纸,明天是等待描摹的一幅画。远离,红尘纷扰,远离,俗世喧嚣,揽几缕淡泊,坐一怀恬静,浮世流年,淡守清欢。脚步匆匆,求索漫漫,坎坷路途,给身边一份温暖;风雨人生,给自己一份释然。若,晴天和日,就淡赏闲云;若,风雨敲窗,就且听风吟;若,流年有爱,就心随花开;若,人走情凉,就守心自暖,云天瓶水,微澜静好。情不弃,时光温暖,爱不离,岁月不寒,心无澜,碧海晴天。
淡的日子,淡然过。生活如水,人生似茶,茶放到水中一泡,时间久了,也就淡了。淡淡,是生活的一种格调;是做人的一种性情。淡淡的颜色,是一种干净;淡淡的情感,是一种雅致;淡淡的花香,是一种迷醉;淡淡的交往,是一种长久。淡淡,是一种感悟;一种哲理;一种心态;一种品格。
淡淡的情感最淳朴,淡淡的心境最质白。做一个淡而平静之人,不急功近利,不浮夸轻薄,不摧眉折腰。淡淡来,淡淡去,活得充实而有滋味。
岁月,就是一场跋涉,感情,就是一场绽放。终究是,岁月太深,繁华成烟,人心太浅,守望难坚。
人,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价值,各有各的理念,各有各的世界观,各有各的人生观,各有各的价值观。不要苛求别人,不要求自己,保持善良,做到真诚,宽容待别人,严以律自己,得与失,成和败,聚或散,都是人生的一种成长,看淡,心情才好,看开,日子才愉快。
日子,过的是心情;生活,要的是质量。人生,如一朵花,静静绽放在原野,有阳光有雨露有生命;如一缕风,默默涤荡在天地,有轻拂有奔放有浪漫。别把自己不当谁,没有谁天生就应该卑微,人,活得再漂亮,也会有凄凉;路,走得再潇洒,也会有迷茫;歌,唱的再响亮,也会有情殇。所以,生活要理性一点。
要懂得,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人生就是这样,走一步一步风景,进一步一步欢喜。原来以为重要的事情,回望时,原来没那么重要;原以为恐惧的事情,再回望,其实无所谓。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心态若安好,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淡看花开落,笑视云舒卷。放下,自然轻松;站住,才能看清。生活,既要活得轻松,又要欣赏人生的美景!
生命,有长短,生活,有苦乐;人生,有起落。学会挥袖从容,暖笑无殇。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乐观,不是没烦恼,而是懂得知足;漂亮的生活,来自好心态,好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知足。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看开、想通,就是完美。有些记忆,如沙痕,终将为如风的岁月所湮没。
茶凉了,就别再续了,再续,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人走了,就别再留了,再留下,也不是原来的感觉了;情没了,就别回味了,再回味,也不是原来的心情了。慢慢的都会远,渐渐的都会淡,拥有时,好好珍惜,离开了,默默祝福,人生的旅途,没有人陪你走到最后。那些,擦肩的缘,路过的份,那些,付出的真情,遇到的真诚,那些,曾经的感动,真情的动容,都是记忆深处一朵清浅的花,即使瞬间绽放,也会暖流满心!
生活,是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是酸甜苦辣的平凡;生活,是早出晚归的奔波;生活,是聚散离合的悲欢;生活,苦乐共存,喜忧参半;生活,酸甜共味,冷热相依;人生的道路,不是一条坦途顺到底,每个人都会遇到沟沟坎坎,只有想法跨越坎坷,才能走向自己的辉煌,若想活得洒脱,就要学会看开,日子过的是心情,生活要的是质量。
“水穷处”,会有“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的这两句诗,读后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诗句告诉我们,哪怕是走到了水的尽头,也没有什么,那就索性静静地坐下来,调整调整姿势,转换转换视角,你就能看见美丽的云彩正在你眼前悠悠地升起,你的视野所及,便是更广阔的天空和更深远的意境。
这世间没有绝对的绝境,“水穷处”,会有“云起时”。只有绝望,才会让人深陷绝境。
所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大的障碍,多大程度的山穷水尽,多少重重叠叠的山重水复,都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轻言放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换个角度去看,就能看到另一番风景,于山穷水尽中看到“大风起兮云飞扬”,于山重水复中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水的尽头,并不妨碍云升上高高的天空。天地之间,哪怕是天涯海角,也会为你留着一条路走。
人生的三苦三累,熬过方有福
在风雨下做大人,在阳光下做小孩。
蔡崇达在他的小说《皮囊》写道:
“生活,从来就不是个太好的观看者,它更像是一个苛刻的导演。”
众生皆苦,谁不是在人生漫漫长路上,不动声色地咬牙前行。
当你遭受困境时,要想着每个人都不容易,却都在拼命的努力,自己也不能轻易认输。
生活再苦、再累、再难,也要坚持熬过去。
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只有熬过眼前的苦,才能品尝将来的甜,只有熬过孤独且疲惫的时光,才能拥有明天的美好与惊喜。
01
苦,才是人生
人生百味犹如茶,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
第一种苦:读书的苦。
网上有人曾问:“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有个高赞答案是:
“遭遇过生活的毒打后,才会发现,读书是我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你想享受人生的风景,就得越过一座座高峰,而读书就是帮你翻山越岭的最简单方式。
它会带领你从狭隘的地方走向广阔的区域,见证繁花似锦的前程。
只有努力读书,人生才有更多的选择。
当你咬紧牙关熬过了读书的苦,就是在用自己的努力,为未来铺路。
第二种苦:孤独的苦。
有一个成功定律,叫金蝉定律,讲的是:
蝉,要在暗无天日的地底下生活三年,仅仅依靠树木的汁液为生。
它要忍受非凡的孤独和寂寞,还有一千多个日夜寒暑地气的磨炼。
然后在一个夏天的晚上,悄悄爬上树枝,蜕变成知了。
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它就可以振动双翅,飞向天空,奔向自由。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一个人的强大,不是从年岁增长开始,而是从熬得住孤独开始。
《庄子·在宥》中有言:
“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面对孤独与寂寞,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
好的人生,是在寂寞中成长,在孤独中强大。
学会和孤独相处,在孤独中充实自己,你才能厚积薄发,守得住生命的繁华。
第三种苦:离别的苦。
人这辈子,就是在不断的相逢和离别。
只是,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正所谓: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告别了,不如就互道珍重;缘散了,不如就微笑祝福。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没有不苦的别离,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倘若失去是命中注定,那就别再说来日方长。
亲人、朋友,
能拥抱的时候就不要争吵,
能陪伴的时候就不要错过。
学会对往事释怀,珍惜眼前人,才能笑对别离,不负相遇,不留遗憾。
02
累,才是生活
人生无坦途,累是必经之路,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但千万不要放弃。
第一种累:忙不完。
人生在世,本就是一个负重前行的过程。
生活可以忙碌,可以辛苦,只要是带着收获和幸福,依旧会很美好。
小时候,上学忙、看书累,却因此考上了大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上大学,考证忙、就业累,却因此充实了自己,拥有了求职的底气;
工作后,上班忙、通勤累,却因此获得了工资,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结婚后,生活忙,带娃累,却因此有了温馨的家,有了可爱的孩子。
……
忙碌虽是生活的常态,但我们应该学会:
在忙碌的间隙抽空生活,在风雨下做大人,在阳光下做小孩。
只有在繁忙中不忘记“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热爱生活的英雄。
第二种累:没人懂。
人长大的过程是一个越来越沉默的过程,但很多时候我们沉默,并非无话可说。
只是因为愿意去理解你的人太少,说了未必有人听,听了未必有人懂。
“你没说啊!”“你也没问啊!”在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一个不问,以为对方想说自然会说;一个不说,以为对方会懂。
结果是:
一个蒙在鼓里,一个觉得对方不关心自己。
生活中有些“不懂”是因为不主动,而有些“不懂”是因为不在乎。
你总笑容满面,别人就以为你没有伤痕;
你总光鲜体面,别人就以为你没有苦衷。
有人懂,固然是件好事,但是没人懂也没关系。
至少你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爱你所爱,好好经营自己。
我们要认清:
这个世上不是所有人都懂你,但一定有愿意尊重和相信你的人,不会看低你,更不会诋毁你。
我们要做的:
不是叹息没有真正懂自己的人,而是珍惜那些愿意保护我们世界的人。
第三种累:想太多。
生活,有得有失、有苦有甜,想得开、放得下,才是最好的养生。
然而,有时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一个随意的动作,都会让我们想入非非,惹得自己既心累又难过。
人生短暂,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那些活得轻松愉快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烦恼和挫折,而是因为他们看得淡、想得开。
俗话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转不过的弯。”
一辈子只有一次,别总忧伤,别想太多,凡事都往好处想,积极地看待人生。
一颗心就那么大,简单一点,把心清空,才有地方去容纳更多的幸福。
到了一定年纪,拼的是扛事能力和自愈能力
你生活的样子,取决于你的心态。
01
到了一定年纪,发现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多。
到最后,拼的往往是一个人的扛事能力和自愈能力。
谁能扛得住生活的刁难,谁能够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心中依然能开出一朵花,便是生活的胜利者。
做一个能扛事儿的人,首先是遇事不乱,不随便发脾气。
成年人面对各种事情千头万绪,家庭、工作都需要统筹兼顾,只有保持稳定的情绪、冷静的头脑,才能不乱于心,洞察全局,审时度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决断。
所以,保持情绪稳定,是一个能扛事儿的人所需要的必修课。
情绪失控、发脾气,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自己乱了,从而判断失误,做出错误的决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智慧,源于沉静的心态。
那些优秀的人物,莫不是磨掉了自己的浮躁,能够遇事处变不惊,才有了一次次的正确决断。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所以,做一个越来越沉静的人,面对生活很多突发的情况,方能不乱于心、从容应对。
02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会经历工作的难、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自己工作的倦怠期、瓶颈期,压力倍增。
仿佛问题叠着问题,永不停歇。
没有谁是顺风顺水、一路坦途的,只有逆流而上,难中坚守,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命中那些想要的礼物都包装在一个叫作磨难的盒子里,谁坚持住了,谁才能收到。
逆境磨练心境,困境启迪智慧。
那些优秀人生的背后,莫不都是苦行僧般的修行与坚持,和逆风而上的勇气与坚韧。
那些难走的路,背后是你成长的路。
挫折,更是一本存折。
做一个越来越有韧性的人,记住好事多磨。
03
一颗包容、平和的心,是生活的一束阳光。
生活,总免不了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碰撞,一不小心的一地鸡毛。
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唯有接受、修炼自己的心境,心有诗意,万物皆美。
人生,拼的是心态。
幸福从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自己心里长出来的。
那些总能够生活得游刃有余、从容恬然的人,不是因为生活中没有一点杂事,不是因为周围都是和谐的声音,而是因为有一颗包容平和、知足感恩的心。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你若知足感恩多一点,烦心的事就少了一点。
你若平和包容多一点,抱怨的事就少了一点。
心小了,事就大了。心大了,事就小了。
这个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的目光。
你生活的样子,取决于你的心态。
做一个能扛事儿的人,努力修炼自己的沉静力、抗挫力、包容力。保持情绪稳定,方能静生慧,慧至从容。
于难中坚守,人生便能长风破浪会有时。
拥有一个好心态,你的生活便能处处可爱。
愿你我虽身处泥淖,依然能翩翩起舞。
毕淑敏:你要学着自己强大
小时候学古诗,杜甫的这几句背得熟。“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问过大人,“挽强”是什么意思。大人说,强就是指弓很硬,拉这种弓要用大力气,好处是射得远。
渐渐年长,才知这个“强”字的根源,和弓箭并没有丝毫相关,那答案真是匪夷所思,它原本的模样是在“弘扬”的“弘”字右下角嵌进了个“虫”字。它原本是什么意思呢?“虫”指代的是单一的卑微生命。不过若这小虫把体内的精神弘扬出来,就构成了坚强雄厚的力量。
再来说说这个“大”字。“大”是什么意思呢??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就是范围广高度高体积阔吧。其实“大”的本意和范围高度什么的毫无关系,就是非常单纯地指 一个人。
汉字是象形字,在甲骨文里,这个“大”字伸胳膊撂腿,就是一个人的体态临摹。西周战国之后大行其道的金文中,“大”也是笔触鲜明四肢俱全的人形。与甲骨文笔道细弱的“大”字相比,金文粗肥猛壮,把人的形象镌刻得更雄硕伟岸。
“强大”是把“强”和“大”组成的一个铿锵有力的词。看到它,不由得会挺起胸膛浑身充满能量。
但倘若问某人,你觉得自己强大吗?大多数人都会说,我还不够强大,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会强大起来。然而,错了。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是强大的。
我们孜孜以求的强大,以为远在天边的强大,以为要靠什么人赐予或是襄助才能达到的境界,其实原驻自己身上。所以,强大并不难,难的是我们不自知自己的强大。这真是天下第一大悲剧。我们四处寻找的东西,我们以为自己一生也不可能具备的东西,其实从未须臾离开过我们。
我们要让自己原本就具有的强大,拂去尘埃,闪闪发光,铮铮作响。毛笔就在我们手里,墨汁瓶盖已经打开。只等我们用自己的心和手,书写人生的美丽篇章。
我们有很多瑕疵,但只要内心坚定,我们就依然强大。我们可以修 补自己的瑕疵,也可以携带着瑕疵前进。这个世界上没有瑕疵的人根本没有出生。
我们有很多不完善,但只要宽容待人待己,我们就依然强大。完善可以不懈追求,但不必形成坚硬桎梏。世上的事情就像吃饭,八分饱即是完美。处处尽善尽美,就是一种无言的慢性自杀。
我们常常受伤,伤痕累累。要和命运厮杀,哪里能不受伤。受伤不是羞辱,而是勋章。强大也会受伤,但不要怕受伤,因为,我们修复的能力比较强,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重上战场。
据说每个人每天都会和自己进行5000次对话,其中极大多数话语都是在否定自己。比如说:我很差,我无力,我不行,我要等等看,哦,算了…… “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这是贾拉尔 阿德丁 鲁米的诗,每当读起,我都心生痛楚的觉醒。
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对自己说的第5001次话是——我已学会了自己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