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学习感怀 > 详细内容
学习感怀32
发布时间:2025/9/19  阅读次数:14  字体大小: 【】 【】【


学习感怀32

古代仕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古人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天地人业,以勤为本,以信为首,怎样成为君子,从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看起。

你知道是哪四种品格吗?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取典于《周易》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尚书》“天道酬勤”,昭示勤奋逆转人生的真谛。

曾国藩是清朝中兴名臣,其思想、修为也砥砺后世,可他天赋并不高。年少时在家读书,有位梁上君子潜伏他家中,希望等曾国藩睡觉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曾还是翻来覆去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立即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曾国藩并没有玻璃心,仍然勤奋好学,终成一时之圣。而那位聪明的梁上君子,却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地道酬善

“地道酬善”出自《周易》卦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寓意助人行善,逢凶化吉。

春秋时,赵盾在翳桑看见一人将要饿死,赶紧给他食物。那饿汉却只吃一半,赵盾问他原由,饿汉说想把食物留给母亲。赵盾怜其孝心,让他尽情吃,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后来晋灵公袭杀赵盾,搏斗中有一名晋灵公的武士突然倒戈一击,救出赵盾。赵盾纳闷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道“我就是当年翳桑的那个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时,武士不告而退。原来那名饿汉武士名叫灵辄,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侠士之一。

商道酬信

“商道酬信”出自《论语》“民无信不立”,反映诚信经商,无往不利。

红顶商人胡雪岩因官而商,因官而盛,也因官而败。即使他的商业帝国遭到毁灭性打击后,他的药铺却屹立不倒直至今日。究其原因,归功于他在创店之初,就立下“诚信”之本,卖药货真价实。比如有一种药叫“金鹿丸”,制造这味药需取鹿的30多种东西。为了保证原料质量,胡不惜血本开辟了一个养鹿场,以保证原料品质。

业道酬精

“业道酬精”典出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揭示勤学苦练、术业精进。

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有一次向父亲讨教书法的窍门,王羲之指着院子里的18口大水缸,郑重地说:“写字的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这18缸水写完就知道了。”王献之就这样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终于写干了18缸水,书法造诣不仅继承其父的修为,也开创了一代新气象。

  

庄子的三条鱼,人生的三重境界

庄子可能是最喜欢鱼的哲学家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将生活的极大智慧,写进了三条鱼的故事里。

读明白了,人也就活通透了。

01 北冥之鱼

庄子在《逍遥游》里写的第一条鱼,是北冥有一条名为鲲的鱼,能化作鹏,遨游于九天。

它会乘着六月的风,飞去南冥。可是庄子却说它不自由,一旦没有风,就只能从高空坠落。

那时候有一个名叫列子的人,能够驾着风在天上飞,跟神仙一样。但是没风,他也要发愁。

站在风口,谁都能飞起来。这样的自由,靠的是外物。是靠着财富,名声,才能够填补自我的空虚。

《管子》里说:“君子使物,不为物使。”人一旦被物质所捕获,必然会失去纯粹的自我。

陶渊明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他情愿“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官场再好的锦衣玉食,也不如手中一杯菊花酒。“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荣华富贵转眼就成了别人口中的笑谈趣事,又有什么好在乎的呢?在庄子的智慧中,不为物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层境界。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每次钓上来就用尺量一下,只要比尺大的,都丢回河里。其他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长,太大的鱼装不下。”

物质上的需求要寻求一个恰当的尺度,“够用就好”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

02 濠梁之鱼

庄子在《庄子·秋水》说的第二条鱼,叫做儵,是濠河之鱼。

有一天,庄子和惠子路过濠水的桥上。

庄子说:“你看这些儵鱼在下面游得多么快乐。”

惠子却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

庄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生活就像一出戏,我们不在别人的曲目里,怎么能知道别人的悲欢。鱼的快乐是自由嬉戏在水中,人的快乐是能够自然生长在世间。

一个迎合别人改变自己的人,注定不快乐,邯郸学步的人生也没有光。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你明明与众不同, 却总希望和别人一样。

好的快乐从来都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眼里的。与其绞尽脑汁去想着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倒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在庄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二种境界就是:不为别人的评价所累。

李煜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词: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那一天,李煜在湖边上遇上了一个渔夫,他喝着酒,耍着鱼杆,快活无比。渔夫身处社会底层,可是身为南唐后主的李煜却羡慕着他的快乐。

快乐跟地位才华、荣华富贵并无关系,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快乐。

生活的好与坏没有标准答案。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活着。

不要因为有人喊你攒局,就放弃读书。浮于表面都是风光,沉下心来自有答案。也不要因为你的乐趣无用,就放弃它。乐趣的种子,迟早会结出花,让你的生活变得芬芳。

03   江湖之鱼

庄子在《大宗师》里写的第三条鱼,叫做鲋,是车辙的小鱼。

一块池塘干了,两条小鱼暴露在陆地上。两条小鱼互相吐沫,互相湿润,勉强维生。庄子却说,与其这样互相熬着,不如放生彼此,去大江大河里过自己的新生。

天命无常,人如风絮。不知道哪一天你的水就干涸了,和你相伴的人总有一天会离场。人与人都是相伴而行的旅者,只有自己才能走完全程。

要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不要成为别人的附庸。

杜甫曾经和李白结伴而行,策马江湖。杜甫羡慕李白的洒脱和潇洒,崇拜他的天赋与才华。可惜我心向山,君心向水,他们终究挥手而别。

杜甫成不了李白,可那又如何?写不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就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在庄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三个境界是:找到自我。

寻找自我的路上,或许会显得孤独。但是蒋勋说过,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不能与自己相处,就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拥有自我的人,才会久处不厌。我们结伴而行走过江湖,但总还是要一个人去看天空和海洋。

庄子说:“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韩寒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我们懂得那么多的道理,可为什么却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个例,不是每一条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所有的幸福都无法复制,活得通透舒服的人,都读懂庄子的三重人生智慧:

  

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身体可以带着镣铐跳舞,心灵要则插上自由的翅膀。

  

跟曾国藩看人识脸:你为何总有一张焦虑脸?

老天在一点上对每个人都一样公平,不管你是富是贫,是贤是愚,你的脸,都长着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不会多一个也不会少一个。

但不公平在于,脸与脸不同。有的脸五官搭配起来就顺眼,就大气,有的则透着不和谐,甚至猥琐。

大抵而言,一个人长什么样的脸,只关乎父母,不过,这张脸的气质如何,就是后天环境决定的了。

可以说,脸,是时代的镜子。

我有个画家朋友,他说最不喜欢清朝。

他是个敦厚的中年人,不是抑满扬汉的愤青,只是从画家的角度——他说,因为老照片里的清朝人,都缺乏精神,一看就让人觉得心情灰暗。

的确,清朝人的老照片上,鲜见精神奕奕的脸,透着懵懂和愚昧。

鲁迅写过一篇很奇特的文章,叫《略论中国人的脸》。里面他引述了一个日本作家的讽刺文章,大意是初见中国人,他感觉比日本人和西方人有所欠缺——欠缺兽性。

鲁迅冷冷的总结道:虽然没有兽性,但有着一副驯顺家畜的特征。

无独有偶,当代著名画家陈丹青曾经说,他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大吃一惊,因为他看到街上的男男女女,人人长着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

画家的眼睛真是毒。

我当时对这句话印象极深,以至于战战兢兢对着镜子照了半天,想看看自己的脸是否有受欺负的痕迹。

那么,美国人的脸长什么样?

1839年,美国摄影家罗伯特·科尼利厄斯Robert Cornelius对着镜子拍了一张自拍照,这是世界上第一张人物肖像照片,见下图,现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中。

中国古代的相术,对于相人有许多秘诀,这其中的要诀就是:看脸。

比如相术里说: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头,一尺之头不如一寸之睛。大抵的意思是说眼睛能反映一个人的善恶,胸中正则眼眸明亮,胸中不正则眼眸昏沉。

这很有道理。一个人家教好,有学识,见识广,眼神自然更加明晰锐利,而一个足不出户的文盲,眼神自然呆滞昏沉些。

曾国藩是晚晴著名的以“识人”著称于当时的大师,当年他组建湘军,幕僚里人才济济,他在日记里披露了他的相人术:邪正看眼鼻,聪明看嘴唇;功名看气宇,事业看精神。寿夭看指爪,风波看脚跟;若要问条理,全在语言中。

但另一方面,对精英是一个标准,对士卒又是一个标准。挑选士卒的时候,曾国藩就是另一套。他沿用了明朝戚继光挑选义乌兵的做法:面孔黝黑,手足有老茧,身强体壮,对官府畏惧的农民。

湘军和一脉相承的淮军,成了唯一能抗衡太平军的国家精锐部队,而曾国藩幕僚、军帐走出来的大批人才,独撑晚清危局,这和曾国藩的相人术密不可分。

时至今日,中国的脸,和晚清自然大不一样,但与其说更有精神,不如说更烦躁。

从前中国人都是慢性子,现在中国人都是急性子。走在大街上,一张张脸,各有各的表情:有焦虑,有愤懑,有迷茫,有傲慢。总的来说,体现在脸上的最大表情就是:焦虑。

是啊,生活太不容易了,竞争太激烈了,所以我们习惯扯着嗓门接手机,集体闯红灯,拼命按喇叭,争抢压队,大声争吵。外国人说:中国人好像不喜欢笑,好像很生气。

日本媒体曾经写过这么一篇文章,在大街上如何分辨中国人和日本人?答案是:日本人脸上更纯朴,眼神更干净,中国人则脸上更焦虑,眼神更游离。

不过,在朋友圈,我们每个人的脸却是清一色开朗阳光,清一色锥子脸大眼睛,满世界萌萌的,美美的,帅帅的,像是二次元的奇幻世界。

都说,这个世界是看脸的,说起颜值,中国人无疑越变越美了,但说起脸后面的那层东西,自信、开朗、平和、自在,中国人还远远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小成靠勤,中成靠智,大成在德,终成于道

人,没有不希望成功的。

但现实从来都是残酷的:大成者寡,中成者少,小成者众,不成者不乏其人。

究其原因,无他,大志大德大行方可大成。反之,中成,小成,不成是也。    

小成靠勤,中成靠智,大成在德,终成于道。勤奋可保温饱,勤奋是人最朴实的品质。人若想取得更大的成就,需要智慧的引领。因为,方向比努力重要,方法比力量重要。要想有海一样的事业,就得有海一样的胸怀,塑造高尚的道德,以德聚人,依赖众人之力成就大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顺应天道通终成。

只有在猛烈的撞击中,生命才会发出光彩。流星闪耀,因为有大气的无情阻隔。浪花飞舞,因为有险滩的重重阻断。火山喷发,因为有岩石的沉重阻挡。让所有的独孤都来吧,让所有的忧愁都来吧,让所有的痛楚都来吧,让所有的苦难都来吧,生命将迎面而上,哪怕撞得粉身碎骨,生命也要发出炯炯的火光。

很多事情不是逃避就可以解决的,很多东西也不是掩饰就可以抹去的。没有谁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就算你再圆滑,在利益的冲突下也不可能将一切做到皆大欢喜,总会有人受伤。沉默是金,在生命的进程中,你要耐得住寂寞;有人说,凄凉是诗,悲壮是歌,在生命的现实中,你要耐得住挫折。

生活不会时时厚待我们,会有挫折,会经历失败。要学会用达观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用一种平和、淡然的心境去迎接。人生再多的幸运、再多的不幸,都是曾经,都是过去。一如窗外的雨,淋过,湿过,走了,远了。学会忘记,懂得放弃,人生总是从告别中走向明天。

最难对付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要克服心魔,战胜心魔,就能有必胜的把握。全力以赴,不要让自己有后悔的借口。即使不能完胜,也对得起自己…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爱一个人不一定会拥有,若是拥有一个人,就要好好去爱她。

【又一篇】

成靠勤,中成靠智,大成在德,终成于道。勤奋可保温饱,勤奋是人最朴实的品质。人若想取得更大的成就,需要智慧的引领。

因为,方向比努力重要,方法比力量重要。要想有海一样的事业,就得有海一样的胸怀,塑造高尚的道德,以德聚人,依赖众人之力成就大业。

善良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人的品行;善良是不耍手段,不玩心眼,是简单真诚,本本分分。坦坦荡荡的,图个安心,实实在在的,求个安稳。

善良的人知己朋友最多,善良的心老天会给福报,用心待人,帮助他人,善良的人,老天会眷恋。

一个人无论是在官场、商场还是情场得意之时,都不要把自己抬得太高,要知道,你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而已。

越是春风得意,越要谦虚谨慎。而当人生遇到挫折之时,则应抬头挺胸,越挫越勇,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永不服输的执着精神,傲视一切艰难险阻。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就下什么遗憾,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该爱的时候就去爱,若是不爱了就坦然地放手。愿你精致到老,眼里是太阳,笑里是坦荡,对得起初心,守得住永心。

  

你是一个好人!为什么还是有人不断地议论你?恍然大悟!

1

远离小人,远离是非。

先来看一个故事。

唐太宗问许敬宗:

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

许敬宗回答:

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吟诗作赋,盗贼却讨厌它,怕照出了他们丑恶的行径。

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 我没有用肥羊美酒去调和众口是非,况且,是非之言本不可听信,听到之后,也不可传播。

君王盲目听信臣子的,可能要遭受杀戮;父亲盲目听信儿子的,可能要遭受诛杀;夫妻听到谗言,可能会离弃;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 亲人听到谗言,可能会疏远;乡邻听信谗言,可能会生分。

人生有七尺高的身躯,要谨慎对待听到的传言,舌头上有龙泉剑,杀人不见血。 哪个人在人前没有说过别人?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评说?

唐太宗说:“你讲得很好,我会记住的!”

的确,一个人若想取悦于每个人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凡事依正道而行,无愧于心,别人说长道短,无须理会。

人若悟到这一点,自然就省却了许多的烦恼。这也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的借鉴和参照。

只要自己路走得直,无愧于心,完全不必去理会他人的评说。

2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

两人的主张相差十万八千里,一个是保   守派,一个是改 革派。

后来王安石获 胜掌握了实权,司马光从宰   相宝 座上被赶了下来。

这时,皇帝询问王安石他对司马光的看法,想不到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正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得以从容地“退    湖之远”,吟诗作赋,锦衣玉食。

风水轮流转。正所谓三十       东,三十       西。

王安石因为强力推行改革,招致太多人的攻击,皇帝只好就地免职,重新任命司马光为宰相。

这时很多人向皇帝告王安石的黑状。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征求司马光的意见。

想不到司马光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恳切地告诉皇帝: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

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

这就是:君子之争坦荡荡。

君子和小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君子风范是:只埋头做事和解决问题,不妄谈是非和做人。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

小人特征是:不谈问题本身,却喜欢对人指手画脚。擅长针对人,善于人身攻击,却不想如何解决问题。

君子是“和而不同”,即使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绝对敬重你的人格,事情之外还是朋友。

小人则“同而不和”,表面上喜欢客客气气,实际上内心对你一万个不认同,而且瞅准时机暗地里对你使坏,这是非常卑劣的人格。

小人最狠的一招是什么呢?

他们在攻击一个人之前,会想方设法的先给这个人头上扣上一顶帽子,给他贴标签,从人品和道德上先把这个人全部否定,这样他所有的解释都是苍白的。

这其实是兵法的上上策:上兵伐谋,诛人先诛心。

所以,我宁可得罪君子、与君子为敌。也不要讨好一个“小人”,更不愿意接受小人的好意。

送给大家一句话:远离小人,远离是非。

只解决问题,不妄议他人!

尊重每一个愿意解决问题的人,包括你的敌人!

3

再送给各位几个字,愿你这样做人!

我选择厚道,不是因为我笨拙。

因为我明白

厚德能载物,助人能快乐。

我选择善良,不是我软弱。

因为我明白

善良是本性,恶必遭报应。

我选择忍让,不是我退缩。 

因为我明白

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天高海阔。

我选择宽容,不是我怯懦。 

因为我明白

宽容是美德,美德没有错。

我选择糊涂,不是我真的糊涂。

只是不愿计较

从而大度应对,难得糊涂,笑看世态。

我选择真诚,我有话就直说。

因为我明白

违心奉承是应付,忠言逆耳是负责。

我选择饶恕,不是我没原则。

因为我明白

得饶人时且饶人,不能把事做绝了。

我重情义,不是我太执着。

因为我割舍不了那份缘分

不想掩饰内心的情感。

  

当你说“没时间”的时候,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另外三个字

“没时间”是个伪命题。

举个例子。

医生告诉你:“早睡早起,每周健身三次,对你身体好。”你可能会说:“我没时间,我太忙了,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一定会这样做。”而事实是……

即便对你有好处,你也不会抽时间去做。

但如果医生告诉你,你得了一种很危险的病,只有不熬夜,每周坚持健身,你的病才会好起来。这件事一定立刻成为你的头等大事,马上付诸行动。

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没时间”这回事。

再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男人总是对你说“我很忙,没时间陪你”,只证明了一件事:他没那么喜欢你。

想送你回家的人,东南西北都顺路;愿陪你吃饭的人,酸甜苦辣都爱吃;想见你的人,千山万水都能赶来。真正在乎你的人,从不会说没时间。

“没时间”是我们习惯性找的头号借口,虽然自欺欺人,但是装模作样,看上去冠冕堂皇,甚至还隐隐透着一丢丢日理万机的小劲头……

“没时间”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另外三个字:不重要。

因为不重要,所以“我不想”“我不愿意”“我讨厌去做”。

“我没时间看书”,可是——

你明明有时间刷手机,一刷就是几个小时;

你明明可以熬夜追剧,却做不到早起看书;

你明明周末大把休息时间,却用来打游戏……

扪心自问,你究竟是没时间还是不想看书?

不过是看书这件事,于你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罢了。

工作性质原因,我身边很多“钱多话少死得早”的程序员,我常常安利他们,注意休息多运动,他们总是说没时间,忙着工作,忙着加班,忙着逛淘宝,忙着看孩子,忙着刷朋友圈,忙着享受生活,忙着应付各种各样的琐事……

一位朋友就是如此,直到有一天,他大病了一场,在医院躺了半个多月,从医院放出来后,他什么时间都有了,酒也不喝了,烟也不抽了,无论早中晚,但凡有空,不是去跑跑步就是去遛遛弯。有些东西你没失去过,就不会在意,比如:健康。

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归根到底属于那些身体好的!活得久的!

你在说“没时间”的时候,要仔细想一想,你是真的没时间?还是你觉得这事儿不重要所以没时间?问题是:这事儿真的不重要吗?

我约一个女孩,人家一看我这德行,“不好意思,我没时间”,就把我打发了。换成吴亦凡或李易峰这种高富帅试试,她一准儿就有时间了。

当别人和你说“没时间”的时候,残酷的真相是,她要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

时间管理的关键点,不是方法,而是观念。

解决“没时间”的问题,首先要梳理你的价值观,就是你认为自己的生活中最重要、最有优先权的事情,它将直接影响你如何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它决定了你的生活品质。

你的时间之所以被浪费,就是因为价值观不明确,一直在“忙、盲、茫”。

高中时,我想高考结束,想上大学;

大学了,我想早点毕业,快去工作;

工作了,我想找对象,想结婚生子;

有了小孩,我想他快点长大,让我省心;

孩子大了,我每天想着退休,想的要死……

你一辈子忙来忙去,到底在忙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价值是需要坚持的,怎么会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会知道如何做出有效的决定?

很多时候,我们被眼下貌似非做不可、实则意义不大的事牵制,而没时间去做关系长远的、真正的大事。做事之前想一下,这件事对你十年后的人生有没有影响。因为正是“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拉开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当你说“没时间”的时候,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另外三个字

为什么成功的人容易在小事上妥协,并不是成功的人弱软可欺,而是因为他们的时间值钱,机会成本高,他们不过是权衡利弊后做出了投入产出比更高的选择。

每次说“没时间”的时候,多想一想,这事儿真的不重要吗?

一个人不愿意做一件事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快乐不够,即做这件事情没有爽爆了的感觉;二是痛苦不深,即不做这件事情也没有太大损失,后者就是判断重要与否的关键。

如果你觉得重要,你总会找到办法;如果你觉得不重要,你总会找到借口。

像读书和健身,倘若你觉得重要,你就一定会找到时间。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在没人要求的时候你做的事。

工作久了,坐两个小时起来活动活动,我不信有那么不通人情的老板,“你敲够四个小时代码哪都不能去!口渴给我忍着!抽烟给我忍着!什么,要尿裤子了?公司准备了纸尿裤!”可能有这种周扒皮型的老板吗?

办公桌上放一个臂力器一个拉力器,工作一会儿,休息下,掰几个臂力器,拉几个拉力器,用不了一两分钟,你忙不到这种地步……

更何况,时间就像那啥,要挤总会有的。

比如你可以告别一些无效社交,什么社交是有效的?我私以为有三点可以衡量:身心愉悦、知识拓展、利益交换。如果一点都沾不上,基本就是无效社交了。你想一想,即没有产生价值,又没有学到东西,相处的还不开心,有什么意义呢?

不要相信“等我有时间了就做”这种屁话,更残酷的真相是:

你没时间的时候没做的事,有时间了你也不会做!

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成为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积极不懈的善于利用他的时间。 —梁实秋《时间即生命》

上一篇:学习感怀31 下一篇:学习感怀33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