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杂诗组诗134
南北东西 词130阕(下)
66.《鹧鸪天·东来紫气》
道德修持远世尘,周衰之际欲离奔。尹关守望求书著,紫气浮来识圣尊。
青牛缓,慧言温,流沙西往影无痕。千秋传颂仙宗迹,妙理深藏岁月存。
老子者,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人也。道德修持,远避世尘。值周衰之际,欲离奔他处。于尹关,守者求其书著,紫气浮来,识其为圣尊。乘青牛缓行,言慧而温。流沙西往,影踪无痕。千秋传颂其仙宗之迹,妙理深藏,岁月之中存矣。
67.《鹧鸪天·东方避世》
避世朝堂惹众嗔,狂言无忌却情真。酒酣席地歌豪放,心远浮名意自纯。
金马侧,俗尘邻,全身妙策隐其神。未寻蒿下深山里,独守宫中岁月新。
东方朔者,生于汉时。其避世于朝堂,致众嗔怒。然其狂言无忌,实则情真意切。酒酣之际,席地而歌,豪放不羁;心远浮名,意态纯然。处金马之侧,邻俗尘之所,然有全身之妙策,隐其神韵。虽未寻蒿下于深山,却独守宫中,岁月更迭而新。
68.《鹧鸪天·江东鲙》
洛邑金风客绪悠,鲈鳊菘荠梦魂求。适情岂被名官缚,归志难羁宦海浮。
心畅逸,意无忧,轻车疾骋赴吴州。当时齐主终沦陷,皆颂其能早远谋。
张翰,字季鹰,晋人也。于洛邑逢金风,客绪悠悠,常梦鲈鳊菘荠。其适情随性,不为名官所缚,归志坚定,不被宦海浮名所羁。心畅逸而意无忧,轻车疾骋,奔赴吴州。值时势,齐主终沦陷,而皆颂张翰能早远谋,脱于祸乱。
69.《鹧鸪天·东溟臣》
庄氏家贫贷粟寻,监河诺许却空音。辙中鲋困求升水,梦里波臣叹厄临。
言激水,意难谌,枯鱼之肆泪沾襟。常情失落生存苦,世事无常感慨深。
谌chén,相信;的确;实现。
70.《鹧鸪天·东海扬尘》
麻女陈言海化田,蓬莱水浅忆流年。烟波几易情难测,陵陆将还意未眠。
尘复起,浪犹涟,千秋岁月幻如烟。仙家笑叹沧桑事,嚣世浮华梦未圆。
麻姑者,仙家之女也。曾陈言东海扬尘、海化桑田之事,亦忆蓬莱水浅之流年。然烟波多变,情难测度,陵陆将还,其意未休。尘世复起,浪犹涟漪,千秋岁月,幻若云烟。仙家之麻姑,笑叹沧桑,观嚣世浮华,知梦犹未圆。
71.《鹧鸪天·东海【孝妇】冤》
东海冤情岁月寒,孝姑勤苦意难安。养亲十载传佳话,诬罪一朝惹祸端。
枯旱久,泣声残,于公争理诉忠肝。终能昭雪冤魂散,大雨倾盆岁复欢。
窦娥者,元时人也。身世凄苦。其性纯孝,勤苦侍奉亲人。然养亲十载之佳话,竟因一朝诬罪而惹祸端。东海之地,久旱不雨,其泣声残绝。幸有于公仗义执言,争理诉忠。终得昭雪其冤,冤魂散去,大雨倾盆,岁复欢颜。窦娥之冤,令人悲愤,其昭雪之事,方显天理昭彰。
72.《鹧鸪天・【诸葛】祭东风》
百尺高坛立岸边,旌旗猎猎舞峰峦。七星案畔香云绕,诸葛襟间羽扇翻。
东风起,雾丝漫,江涛澎湃势吞天。祝融狂吻艨艟烬,妙计功成史册镌。
诸葛亮,字孔明,汉末三国时人也。具济世之才,怀匡扶之志。其智略超绝,忠肝义胆。立百尺高坛于岸边,借东风以破敌。七星案畔香绕,羽扇轻翻间,筹谋已定。东风起时,雾漫江涛,势若吞天。终以妙计功成,名镌史册,为后世传颂敬仰,堪称一代贤相。
73.《鹧鸪天·赤壁东风》
赤壁曾经浪滔天,孙刘联袂抗曹瞒。慧心巧计施奇策,纵火乘风破巨船。
烟焰烈,鼓鼙喧,雄师铩羽尽茫然。箕星借与周郎便,乃得英名后世传。
《箕星略说》
风之名号,自古繁多。或曰飞帘,或曰箕伯,亦有称箕星者。箕星,乃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之一。其状若簸箕,用簸箕时风生,故人常以箕星为致风之兆。且箕星于古时为风神,具兴风之能,故于民间常作风神之象征。
箕星与风,关联紧密。古人察之,每逢月过箕星,常起风矣,遂有 “箕星好风” 之论,盖因箕星预示好风将至也。
至于不同文化之内,箕星之象各不相同。于古代中国,视之为风神,其形如白须老翁,左手执轮,右手持扇。再者,箕星具水之象征意,其图腾为豹,名曰 “箕水豹”。亦有“毕星好雨”之说。而毕星,古人认为其与雨相关。
74.《鹧鸪天·东邻效颦》
古有东邻羡美姿,效颦憨态意痴痴。贫人避路惊呼矣,富户关门惧视之。
心不悟,意仍迷,徒留笑柄每遭嗤。天生丽质难摹仿,今尚跟风洵可悲。
75.《鹧鸪天·东施效颦》
西子娇容病里颦,东施学样欲争春。不知神韵空摹状,只落荒唐惹笑嗔。
心蠢蠢,意昏昏,虚荣作祟乱天真。美源内质非皮相,盲目临摹梦化尘。
东施者,越之丑女也。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美愈增。东施见而效之,然丑态更著,为人所笑。此所谓不察自身,盲目仿效,适得其反也。
76.《鹧鸪天·东坡》
旷世奇才逸韵多,文章翘楚属东坡。杯邀明月情无尽,笔绘江山意若何。
心坦荡,性随和,人生逆旅任风波。荆榛当道凭豪迈,吾辈安能觅伐柯?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之文豪也。其才高学博,诗词文赋,皆臻妙境。诗清新豪健,词开豪放一派,文汪洋恣肆,纵横跌宕。然经乌台案,且一生仕途多舛,数遭贬谪,而其心境豁达,不为困境所拘。每至一处,皆留政声与佳话。于文学、书画等诸多领域,皆有卓越建树,为后世所崇仰。
苏轼乌台案简介:宋神宗时,苏轼罹乌台之案。盖其诗文有忤执政之意,被劾讪谤朝政。遂系狱,几陷死地。然幸得众臣援救,终免一死,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此一案,乃苏轼一生之重大转折也。
77.《鹧鸪天・东坡》
宦海沉浮岁月匆,奇才盖世亦途穷。黄州独醉书高节,儋耳孤栖叹断蓬。
诗韵里,墨香中,不羁豪放气如虹。一生坎坷磨铮骨,笑傲尘寰任雨风。
78.《鹧鸪天・东坡》
壮志凌云运未通,乌台诗案困英雄。苏堤柳绿千秋忆,赤壁波清万世崇。
身辗转,意从容。文章千古映苍穹。天涯羁旅情难改,笑对沧桑酒一盅。
79.《鹧鸪天·东窗【事发】》
奸佞阴谋暗自谋,东窗密语祸根留。恶行败露终遭谴,正义来临罪岂休。
心术恶,品行忧,机关算尽付东流。为人莫作亏心事,天理昭昭法网收。
80.《鹧鸪天·东林党》
明代朝堂论是非,东林义士志难违。直言敢谏图兴国,正气盈怀抗恶威。
奸佞妒,祸殃催,党争纷扰势倾颓。忠魂已逝精神在,青史留名万古垂。
东林党者,起于明代之朋党也。时朝堂论是非,东林诸士志坚难违,直言敢谏,欲图兴国,怀正气以抗恶威。然为奸佞所妒,祸殃频催,致党争纷扰,朝势倾颓。虽忠魂已逝,然其精神犹在,青史留名,万古垂矣。
81.《鹧鸪天·东倭》
罄竹难书倭鬼狂,恶行昭著罪无疆。奸淫掳掠黎元苦,战火纷飞邦国殇。
铭国耻,刻心房,中华崛起志轩昂。干城勇铸驱夷寇,护我山河永靖康。
82.《鹧鸪天·东西鸿爪》
尘世飘零似雪泥,飞鸿印爪任东西。老僧圆寂成新冢,残壁难寻旧日题。
思过往,叹流离,路途坎坷倦驴疲。人生如梦终难测,且把闲愁付酒卮。
83.《鹧鸪天·【徐吾】东壁借光》
贫妇徐吾志未摧,东墙烛影伴寒闺。晨兴洒扫迎朋至,暮卧栖身守陋帷。
言切切,意巍巍,真情终使众心归。贤良淑德传千古,励志精神映月辉。
汉·刘向《列女传》卷六《辨通传·齐女徐吾》。。徐吾曰:「是何言与?妾以贫烛不属之故,起常早,息常后,洒埽陈席,以待来者。自与蔽薄,坐常处下。凡为贫烛不属故也。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馀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于妾,不亦可乎!」
84.《鹧鸪天·【何逊】东阁官梅》
东阁官梅笑傲开,衔霜映雪报春来。横枝却月风姿秀,绕树凌风韵味裁。
惊物序,叹悠哉,长门泣泪暮云哀。临邛杯酒情难续,飘落残香梦里怀。
何逊,南朝梁诗人也。其诗工于写景,善抒情意。东阁官梅于其笔下,笑傲绽放,霜雪之中报春而来。梅枝横斜如月,风姿秀雅,绕树凌风,韵味独具。何逊惊于物序之变,叹岁月悠哉。长门泣泪,暮云含哀。临邛杯酒之欢,情难再续,唯飘落残香,存于梦里心怀。其诗才出众,为后世称道。
“却月” 是半月形的意思。在这里 “横枝却月” 是形容梅花的横枝形状如同半月,展现出梅花枝干的优美姿态。
“长门” 一词用了长门宫的典故,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失宠后居住在长门宫,她以千金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希望能挽回汉武帝的心。在这里用 “长门泣泪” 来表达一种哀怨的情绪,与梅花的高洁和周围的哀伤氛围相呼应。
“临邛” 是一个地名,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中,司马相如在临邛以琴挑动卓文君,之后两人私奔。“临邛杯酒” 在这里可能是借酒来表达一种情感的难以为继。
85.《鹧鸪天·【邵平】东陵瓜》
昔日东陵种蜜瓜,清香四溢漫田洼。甘瓤爽口消烦暑,翠叶迎风映晚霞。
名渐远,韵犹嘉,时移世易梦还嗟。如今唯忆当时味,岁月悠悠梦里赊。
邵平者,秦末汉初人也。昔于东陵种瓜,其瓜清香四溢,漫布田洼。瓜瓤甘甜爽口,可消烦暑,翠叶迎风,与晚霞相映。然其名渐远,而韵味犹嘉。时移世易,回首往事唯梦嗟叹。今者,唯忆当时瓜之美味,岁月悠悠,只于梦中赊取矣。
86.《鹧鸪天・东坡肘》
坡老黄州嗜肉香,美珠不胫斗南扬。价低富厌贫难饪,火缓羹匀肘绽芳。
文蕴妙,意疏狂,珍馐美馔腹中装。人间烟火寻常处,幻作诗篇韵味彰。
87.《鹧鸪天·【宁戚】东门牛》
宁戚东门驭野牛,悲歌叩角意难收。修身未遇行商道,宿志空怀倚郡楼。
声婉转,韵清幽,桓公闻此纳良谋。一朝得遇青云际,辅国安邦壮志酬。
大意:宁戚在东门驾驭着野牛,悲声歌唱叩击牛角心意难以收回。修养自身却未得到机遇走上经商之路,怀有的志向落空依靠在郡城的楼阁。
歌声婉转,韵味清幽,齐桓公听到此事接纳了他的良策。有朝一日得以登上高位,辅助国家安定邦交实现壮志。
88.《鹧鸪天·沟水东西》
沟水东西各自流,情丝断绝意难留。天间皎月空追忆,山上晴云不再悠。
心破碎,泪盈眸,曾经欢爱化离愁。愿寻一意人长久,相伴今生永不休。
“沟水东西” 之意象,常表分离无常。喻人事离散,情断难留,多用以抒相思别怨、叹世事无常,令人感怀伤逝,嗟情之难续。
89.《鹧鸪天・东来顺》
老店东来顺有名,佳肴美味久传声。铜锅炭火清汤沸,羊肉鲜蔬嫩色呈。
刀工巧,蘸料精,香飘满座客欢腾。百年字号情怀在,风味依然醉众朋。
东来顺者,乃知名老店也。其名远扬,佳肴美味,传颂久矣。店内有铜锅炭火,清汤沸腾,羊肉鲜蔬,色嫩形佳。其刀工娴熟,蘸料精妙,香飘四座,客皆欢腾。历经百年,字号犹存,情怀未改,风味依然,醉倒众朋。
90.《鹧鸪天・西王母》
西海之南立古丘,流沙黑水绕边流。虎身人面斑纹秀,豹尾虎牙威势留。
居洞穴,戴华绸,炎山弱水护仙楼。昆仑神话传千古,王母风姿梦里浮。
91.《鹧鸪天・西周吕》
赫赫文王德业彰,天恩嘉佑集周邦。吕望尚父威权重,牧野鹰扬气势昂。
兵列阵,马腾骧,伐商壮举史流芳。功成佐主开新纪,青史留名韵意长。
姜太公者,吕望也。其佐文王,文王德业赫赫,天恩嘉佑,周邦渐兴。太公为尚父,权重威显。于牧野之战,兵列阵严,马腾骧勇,气势昂然。伐商之功,壮举流芳,佐主开新纪,青史留名,韵意悠长。太公智略非凡,善兵谋,为周之兴立下不世之功,后世颂之。
92.《鹧鸪天・西山老》
孤竹贤昆义气彰,让君奔义德声长。周兴商灭情忧怅,粟拒薇餐志守刚。
临峻岳,赋离章,西山遗韵诉衷肠。高风亮节传佳话,逸世清魂载史章。
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也。其义气彰显,为让君位,奔义而去,德声绵邈。值周兴商灭之际,心怀忧怅,拒粟薇餐,志守刚正。临峻岳而赋离章,于西山遗韵之中,倾诉衷肠。其高风亮节,传为佳话,逸世清魂,载入史章。二人守义不苟,为后世所颂。
93.《鹧鸪天・西州路》
犹忆高贤意韵浓,西州路上共欢融。奈何故去眠泉壤,徒剩孤悲向晚风。
歌韵远,笑颜空,残阳斜照影千重。深情厚谊萦心绕,泪洒荒途念未穷。
94.《鹧鸪天・西州泪》
洒泪西州意若焚,羊昙念舅幻犹存。昔时逸趣随风逝,此际凄怀伴月沦。
花已落,梦难温,荒丘静立酒盈樽。唯余长恨情难断,哀浸残碑悼远魂。
羊昙,西晋时太山人也,乃知名之士。为谢安所重爱。谢安薨逝后,羊昙辍乐弥年,行路避西州之路。曾于石头大醉,扶路唱乐,至西州门而悲感恸哭,诵曹子建之诗。其与谢安深情厚谊,令人感怀。
95.《鹧鸪天・【班固】西都赋》
笔绘西都锦绣篇,繁华盛景韵绵绵。货赀丰足民生富,衢巷欢腾笑语传。
楼耸立,路通联,车如流水马如川。才情尽显文辞妙,千古风流墨彩妍。
班固者,东汉之鸿儒也。擅文辞,著述颇丰。其所作《西都赋》,笔绘西都之锦绣,尽显繁华盛景,韵味悠长。赋中言货赀丰饶,民生富足,衢巷欢悦,笑语相传。楼耸路通,车水马龙。班固才情毕现,文辞精妙,墨彩妍丽,千古流传,堪称风流之士,为后学所崇。
96.《鹧鸪天・【张衡】西京赋》
笔绘西京锦绣篇,繁华景象意连绵。琼楼玉宇朝天耸,宝马香车彻夜穿。
歌婉转,舞翩跹,市廛喧闹笑声传。铺陈议论才情显,赋韵悠悠万载延。
张衡者,东汉之贤士也。博学多能,善属文。作《西京赋》,笔述西京之盛,繁华满目,意绪连绵。琼楼玉宇高耸入云,宝马香车彻夜穿行。歌悠舞妙,市廛欢闹,笑声远传。其赋铺陈有序,议论精当,才情尽显,赋韵悠悠,万载流传。衡又精天文、历算,造浑天仪、地动仪,功绩卓著,名垂千古。
97.《鹧鸪天・西山药》
异草奇葩梦里寻,西山药妙蕴藏琛。餐霞饮露凝仙气,沐雨披风聚慧心。
形缥缈,意深沉,传闻奇效古传今。但求一粒除忧恙,尘世安康福满襟。
称仙药为“西山药”。南朝 梁 沈约 《宿东园》诗:“若蒙西山药,颓龄倘能度。”唐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诗:“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98.《鹧鸪天・西窗雨》
独对巴山秋夜长,西窗雨滴诉离肠。归期未定相思苦,烛影空摇寂寞凉。
情切切,意茫茫,锦书难寄泪千行。何时共话重逢日,再续前缘岁月香。
《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者,字义山,号玉谿生。与杜牧并称 “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或深情绵邈,或隐晦迷离。其常借景抒情,以细腻笔触述人间悲欢离合。如《夜雨寄北》,独对巴山秋夜,西窗雨诉离肠,归期未卜,相思情苦,烛影寂寞,尽显其深情与忧思。义山之诗,于晚唐独树一帜,流传千古,为后人所赏。
99.《鹧鸪天・方朔偷儿》
东郡曾呈七寸身,衣冠齐具意难陈。仙宫王母蟠桃美,方朔偷儿劣迹存。
惊帝座,叹灵根,传奇故事越千春。如今回首荒唐处,犹有奇谈警世人。
《汉武帝会西王母与东方朔盗桃之事》
汉武帝笃好仙道,常祭祀名山大泽,以祈神仙之临。时西王母遣使者乘白鹿告帝,言当来,帝遂供帐于九华殿以候之。
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至。有三青鸟,大如乌,侍于王母之旁。殿中设九微灯,帝东面西向。王母索桃七枚,大若弹丸,以五枚予帝,母自食二枚。帝食桃,辄以核置膝前。母曰:“取此核何为?” 帝曰:“此桃甘美,欲种之。” 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 唯帝与母对坐,从者皆不得进。
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窥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窥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 帝乃大惊,方知朔非凡人。
又有东郡送一短人,长仅七寸,衣冠具足。上疑其为山精,常令于案上行,召东方朔问之。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 短人不应,反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实,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谪至此。” 上闻之大骇。短人又言:“王母使臣来,陛下求道之法,唯清净为宜,不宜躁扰。复五年,当与帝会。” 言讫不见。
由是世人皆谓东方朔为神仙也。
100.《鹧鸪天・西邻玉》
宋玉佳篇韵味悠,西邻女子貌娇羞。眉如翠黛颜如玉,腰似柔丝靥似秋。
增秀色,引凝眸,倾城姿韵意难休。至今传颂佳人美,千古文章墨里留。
宋玉者,战国时楚之贤人也,与屈原齐名。善辞赋,文辞华美。其作佳篇,韵味悠长。以西邻女之美,传千古佳话。女眉若翠黛,颜似玉润,腰如柔丝,靥似秋波。增世间秀色,引众人凝眸。其倾城姿韵,令人意难休。至今仍传颂佳人之美,其墨香留存千古文章之中。
101.《鹧鸪天・西来斗水》
庄氏家贫贷粟谋,监河诺许意虚浮。辙中鲋苦求升水,泽畔鱼哀诉困忧。
言激浪,怒盈眸,西来斗水愿难酬。枯鱼之肆终成憾,空许深情梦未休。
《涸辙之鲋》:昔有鲋鱼,困于涸辙。水竭将亡,求升斗之水以存生。监河诺以日后方予,鲋鱼忿然,责其虚诺,言此时所需,非远水可济。此乃 “涸辙之鲋”,喻处困境急待援救之人也。
102.《鹧鸪天・三年一觉西湖梦》
独倚西湖酒肆亭,风摇柳影水波兴。三年幻梦终成寂,几度繁华已化零。
心落寞,意伶仃,繁华过眼似烟轻。曾经风月皆如梦,只剩相思伴夜宁。
103.《鹧鸪天・西洋景》
巧设机关弄幻形,西洋镜里鬼丛生。虚言惑众迷双目,假相欺人乱视听。
真相现,伪装崩,揭穿诡计众人惊。劝君莫被虚荣诱,慧眼方能识伪情。
104.《鹧鸪天・西施》新韵
越女西施貌若仙,罗裳轻舞意翩翩。容姿娇艳吴王醉,步履婀娜众客怜。
施妙计,入吴关,心怀国恨忍悲欢。芳名千古传佳话,青史留痕岁月绵。
105.《鹧鸪天・西施》
艳魄苧萝映翠涟,为邦赴险入危渊。娇容练就倾城色,媚态修成惑主颜。
身报越,志犹坚,忍将悲苦化诗篇。功成隐退归乡野,美誉长留岁月绵。
西施者,越之美女也。生于苧萝,艳魄映翠涟。为邦赴难,入危渊之境。其容姿娇艳,练就倾城之色,媚态惑主,吴王为其沉醉。然西施心怀国恨,志坚意决,忍悲苦而施妙计。身报越国,终成大功。事成之后,隐退归乡野,其美誉长留,青史留痕,岁月绵延,传为千古佳话。
106.《鹧鸪天・西风吹渭水》
秋晚台城草渐残,西风渭水惹愁绵。蛩鸣深阁裁衣促,云掩幽窗簟枕寒。
留滞久,别思牵,长安乱叶忆诗篇。新篘玉液螯初荐,醉卧斜阳意未阑。
“西风渭水,落日长安。”此语出自元白朴之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原文曰:“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 于斯句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 者,表不舍故园及思恋故土之情也。且此语亦可溯至唐贾岛之《忆江上吴处士》,原诗曰:“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乃抒对友人之思念也。
至于《鹧鸪天・西风吹渭水》,言秋晚台城之草渐残,西风渭水致愁绪绵绵。蛩鸣于深阁,裁衣急促,云掩幽窗,簟枕生寒。留滞既久,别思牵缠,长安之乱叶引人忆诗篇。新篘玉液,螯初荐,醉卧斜阳,意犹未阑。
《促拍满路花》唐・吕洞宾
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茫茫尘世里,独清闲。自然炉鼎,虎绕与龙盘。九转丹砂就,一粒刀圭,便成陆地神仙。
任万钉宝带貂蝉,富贵欲熏天。黄粱炊未熟,梦惊残。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袖手江南去,白蘋红蓼,又寻湓浦庐山。
大意:西风吹拂着渭水,落叶飘满了长安。在这茫茫的尘世之中,唯独自己清闲自在。自然形成的炉鼎,有虎环绕、龙盘踞。经过九转炼成了丹砂,一粒刀圭般的丹药,便成就了陆地神仙。
任由那万钉宝带、如貂蝉般的华贵装饰,富贵之气简直要熏染天空。黄粱米饭还未煮熟,梦却已惊醒。在这是非之海当中,正直地做人实在艰难。于是袖手离开前往江南,那里有白色的蘋草、红色的蓼花,又去寻找湓浦和庐山。
107.《鹧鸪天・待月西厢》
待月西厢意未休,春风拂槛惹情愁。张生眷恋佳人面,崔女矜持玉女眸。
诗寄意,梦难求,相思无尽泪空流。良缘总被尘缘误,遗恨千年岁月悠。
108.《鹧鸪天・待月西厢》
待月西厢花影摇,情丝缠绕梦魂飘。张郎有意传诗韵,崔妹含羞守矩条。
心戚戚,意萧萧,相思难诉路迢迢。良缘错付空嗟叹,故事流传韵未消。
《西厢记》者,元杂剧之名篇也,作者元代之王实甫。述张生、崔莺莺之爱情故事。待月西厢,情意难休,春风拂槛,情愁顿生。张生眷恋莺莺之貌,莺莺矜持而含玉女之眸。以诗寄意,然好梦难求,相思无尽,徒泪空流。良缘常为尘缘所误,遗恨千年,岁月悠悠。其情节曲折,辞藻华美,为世所传。
109.《鹧鸪天・关西夫子》
博学杨公震美名,关西夫子世人称。穷经究典心怀远,守志安贫意未更。
居湖畔,拒官荣,晚年终不改贤情。清风浩气留千古,德范长昭代代铭。
杨震者,东汉名臣也。博学多闻,以震美名闻于世,有 “关西夫子” 之称。其穷究经典,心怀高远之志;守志安贫,此志未曾更易。曾有暮夜却金之事,言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此乃 “四知” 之典故。居湖畔而拒官荣,至晚年亦不改贤良之情。清风浩气,留存千古;德范昭昭,为后世所铭。
110.《鹧鸪天・西门豹》
邺地河神娶妇艰,西门豹至问根源。豪绅吸髓民贫苦,幼女沉河泪满潸。
除弊俗,镇凶顽。投巫入水震愚奸。破除迷信人心定,德雨仁风千古传。
西门豹者,战国时魏之能臣也。初至邺地,见河神娶妇之恶俗,遂问其根源。时豪绅肆虐,吸民脂髓,致民贫苦,幼女常沉河,百姓泪满潸然。豹乃除弊俗,镇凶顽,投巫入水,以震愚奸。由是破除迷信,人心安定。其德政流传,千古传颂。
111.《鹧鸪天・西游记》
颠簸巡行路漫长,师徒携手斗魔狂。二兄神勇千钧棒,八戒憨痴九转肠。
经险阻,历沧桑,禅心坚定向西方。真经取得功圆满,佳话流传岁月香。
《西游记》者,乃明代吴承恩所著之奇书也。此书叙唐僧师徒四人,颠簸巡行,路途漫长。师徒携手,共斗群魔。悟空神勇,执千钧之棒;八戒憨痴,具九转之肠。历诸多险阻,经无数沧桑,然禅心坚定,一心向西方。终取得真经,功成圆满。其书情节奇幻,寓意深远,佳话流传,岁月留香。
吴承恩,明时文士,博学多闻,才华横溢,以《西游记》名垂千古,其书影响深远,为后世传颂不绝。
112.《清平乐·辽东豕》
辽东有豕,白胖头殊异。一众怀奇忙献赐,行至方知惭悔。
世间多见愚蒙,浅知辄炫勋功。应晓贤才无数,莫因自大称雄。
113.《鹧鸪天·辽东豕》
昔日辽东现异豚,白头幼子意犹尊。长途献宝心高远,近遇群贤面愧奔。
观世事,叹愚浑,寡闻孤陋妄求勋。当知四海多贤俊,莫作骄狂自负魂。
昔辽东有豕,产子白头,以为异而献之。及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遂怀惭而返。若以汝之功于朝廷而论,亦为辽东之豕耳。此乃言人少见多怪,见识浅陋也。
114.《清平乐・东道主(旧意)》
郑秦兵扰,烛武言辞巧。东道之谋为秦好,秦退终消兵恼。
畴昔智计犹存,至今传颂纷纭。只为邦交利益,方留这段风云。
115.《清平乐・东道主(新意)》
古时东道,只为权谋扰。今日重观应思妙,合作方能同耀。
莫为蝇利纷争,当怀大义相承。携手同迎风雨,共书友好新程。
116.《鹧鸪天・东道主(旧意)》
郑国临危烛武谋,陈言利弊说秦侯。愿为东道相帮衬,可保边疆少战忧。
兵暂退,意难休,外交谋略载千秋。兴衰成败皆成史,后世犹传此智谋。
117.《鹧鸪天・东道主(新意)》
昔日邦交东道谋,今朝再论意悠悠。互帮互助真情在,同进同赢壮志酬。
抛旧怨,展新猷,和平共处乐无忧。人心向背须铭记,友善方能永不休。
东道主简介 春秋时,晋公子重耳归而执政,欲报郑与秦合兵伐郑之仇。郑文公遣烛之武说秦穆公退兵,言郑与秦不相接,使郑为秦之东道主以应晋,可牵制晋而于秦有益。秦穆公以为然,遂即撤军。
118.《清平乐・西赆南琛(旧意)》
西赆东献,北贡南琛灿。贡物盈庭珠宝焕,四海皆尊朝畔。
往昔盛景何存,繁华如梦无痕。千古风流已逝,唯余史册留文。
赆,赠送;进贡。
119.《鹧鸪天・西赆南琛(新意)》
西赆南琛贸易通,交流合作乐无穷。诚心互赠真情在,携手同行志向同。
谋发展,促昌隆,全球一体共春风。和平友好千秋业,世界和谐映日红。
120.《清平乐・【温庭筠】悔读〈南华〉》
才高学富,却被群咻妒。南华深研无人顾,空叹世情凉苦。
腹内书卷难陈,心中壮志蒙尘。快手八叉招忌,何堪寂寞孤身。
121.《鹧鸪天・【温庭筠】悔读〈南华〉》
博学深知南华章,才情满腹意难偿。世间冷眼看才俊,尘世无人识妙章。
心郁郁,意茫茫,空留悲愤在心房。只言此恨多人积,独对清风诉怨长。
庭筠有诗曰:‘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后以“悔读《南华》”为慨叹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的典故。 宋陆游《怀镜中故庐》诗:“从宦只思乘下泽,忤人尚悔读《南华》。”
唐代温庭筠因讥讽令狐绹不识《南华经》,因此而触犯令狐绹,卒不能登第。典出《唐诗纪事.卷五四.温庭筠》。后比喻学问高深而不容于人或遭人忌妒。
温庭筠者,唐之文士也,有“温八叉”之誉,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其才情卓绝,学识宏富,然命运多舛,不为世所纳。缘其深究《南华》,虽具惊世之才,却为奸人所妒,遭众排挤。遂发“悔读《南华》第二篇”之慨,盖言其怀才不遇,徒负满腹才华而无展才之机,其无奈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122.《清平乐・南华经》
南华玄妙,意韵深难了。万物齐同皆有道,醒世真言堪傲。
笔下想象空灵,篇中智慧充盈。千载传承不朽,光辉闪耀文庭。
123.《鹧鸪天・南华经》
一部南华耀古今,奇思妙论蕴真心。道通天地无穷奥,理贯乾坤自在寻。
言洒脱,意深沉,逍遥境界梦中临。书中智慧如灯照,引领迷津向绿荫。
124.《清平乐・齐物论》
立论超远,思辨穷无限。物我浑茫皆隐现,尘世浮华皆幻。
黑白不必强分,阴阳原自同根。心守清虚之界,方得洞察玄真。
125.《鹧鸪天・齐物论》
齐物闳论意未央,探寻真理费思量。是非同异皆虚妄,生死荣枯俱有常。
心淡泊,意安详,抛开执念任徜徉。世间万象皆如梦,唯守清真韵味长。
《南华经》者,即《庄子》也。其书汪洋恣肆,意出尘外,文辞瑰丽,想象奇幻。
其第二篇名曰《齐物论》,大抵论述世间万物平等,无有差别。主张破除是非、彼我之对立,达于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之境。此篇深邃玄奥,多有思辨,令人深思。
《南华经》整体蕴含庄子对人生、宇宙、道德、政治等诸多方面之见解,对后世哲学、文学影响深远。
126.《清平乐・东方崛起》
东方崛起,壮志冲云际。华夏复兴惊天地,伟业千秋铭记。
新质科技图昌,文明赓续流芳。携手共奔前路,辉煌再铸荣光。
127.《鹧鸪天・南南合作》
发展途中志未残,南南合作用心专。资源互补谋宏业,技术交流克万难。
同奋进,手相牵,互帮互助制强权。真诚携手前行路,共创繁荣乐满天。
128.《清平乐・西山日落》
东风势盛,日落西山冷。驴象相争投陷阱,小丑疲于奔命。
华夏旗帜飘红,小康伟业昌隆。亿兆齐心奋励,千秋共铸勋功。
129.《鹧鸪天・西山日落》
日落西山西道穷,东风强劲压西风。南方协力宏图展,北域齐心伟业崇。
情切切,意浓浓,中华崛起势如虹。环球翘首东方亮,丝路飘扬中国红。
130.《清平乐・南北东西集编后》
刍言甫就,仍有香盈袖。南北东西皆入彀,典载千秋情厚。
温李逸韵吟风,苏辛壮志凌虹。我梦欲通今古,文光璀璨无穷。
131.《鹧鸪天・南北东西集编后》
集册初成墨未干,行间字里蕴辛艰。东西风土含神贶,南北人情吐笔端。
期汝阅,盼君观,勉从书页觅清欢。开门七字纷烦甩,心浸文渊思自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