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杂诗组诗133
南北东西 词130阕(上)
序
余本不才,南寻北觅,东凑西拼,方成此《南北东西集》,计一百三十篇,不登大雅,聊供一哂。恰值辞辰迎巳之际,恭祝诸君岁岁健康,年年快乐,笔走龙蛇,吟力倍增。
此集所涉,乃南北东西之异,古今人文之俗。或言地域之差,南北风情殊然,东西文化有别;或述古人轶事,其名其德,传颂千秋。
俱以《清平乐》或《鹧鸪天》之词牌赋之,题皆关南北东西。或绘山川之秀,或记人物之奇。或情长而绵,或气豪而壮,或婉柔而细,或雄宏而阔。然,终为余之一厢情愿也。
诸篇所依,力求有史有据。然余才疏学浅,笔力不逮,必有疏漏舛误之处,且多冗言赘句,深自惭也。唯愿读者,能略有所获,增一二见闻,陶几分性情,倘蒙诸君不吝赐教,余则不胜欣喜。
联曰:
欲将南北东西敛入吾囊,自励琼思玉想;
已把春秋冬夏汇成此集,孰言拙笔痴心。
【试图把四方(各地的好东好西风土人情)都收进我的口袋(掌控之中),自我激励要有精妙美好的构思。已经把四季(一年的退休后的美好的休闲时光)汇集成这部集子,谁能一口咬定尽是拙劣的文笔和痴心的妄想呢?】
是为序
1.《简述华夏南北之异》
夫华夏之地,南北有别。南土宜稻,去壳为米,民以食之;北土宜麦,磨粉为面,人赖以存。粒状之物皆称米,如薏米、高粱米、花生米之类;粉状之物皆曰面,若豆面、胡椒面、玉米面之属。
米饭不可独食,须佐以菜,故南方烹饪之技,多显于菜,八大菜系,南方之士大展身手。北方之人,则重于面食之琢磨。
活法各异,言辞有别,歌调不同。北方之人歌,谓之 “北歌”,乃燕赵悲歌,苍凉激越,气吞万里,声遏行云;南方之人曲,名曰 “南曲”,为吴越小曲,玲珑剔透,凄婉隽永,韵味无穷。歌化剧,曲变戏,宋元之际,北方杂剧,南方戏文。
南北之别甚多。南人卧床,北人睡炕,是为 “南床北炕”。南人乘船,北人骑马,乃称 “南船北马”。南人指路,言前后左右,以人为标;北人示向,道东西南北,以物为参照。南北差异,盖因环境所致。南方潮湿,架床以通风;北方寒冷,打炕而取暖。北方多平原,宜于跑马;南方多水乡,便于行船。马驰平原,视野辽阔,四方明晰;船行水乡,曲径通幽,唯言前后左右。
至于争斗,南北亦不同。南方人好拳,北方人爱腿,所谓 “南拳北腿”。南方人身材矮小,争斗之地狭小,巷陌拥挤,拳更便利。北方天高地阔,一马平川,人高马大之士,一脚可踢人二三里,甚为畅快,故重腿脚之功。因之,男女暧昧,南方曰 “有一手”,北方称 “有一腿”。
然虽南北有别,皆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华夏大地,广袤无垠,南北差异,丰富多元,而统一之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凝聚人心,共筑中华之辉煌。
2.《“买东西” 一词之由来》
走南闯北,所涉商品,常谓“南北货”,然货弗称“南北”;走东闯西,买物售物,常言“买【或卖】东西”,皆以货物为“东西”。何哉?
一说与五行有关。古者,东属木,西属金,南属火,北属水。市井交易之物,以金木为多。木者,可制器具、造屋舍之材也,如桌椅、梁椽之类;金者,货币之质、器皿之料也,如金银首饰、铜铁农具等。而水火之物,或难以盛纳携带,或非日常交易之常品,如南之火,无形而难交易,北之水,随地可取,鲜于买卖。故百姓买卖之物,多金木之属,关乎东西二向所代表之物,遂称“买东西”。然此说不过是“窃以为”也。
又一说与长安城之布局有关。大唐长安,都城宏伟。其东市、西市,乃商业繁华之所。东市多四方珍奇,内有店铺林立,宝物琳琅,西域胡商汇聚于此,奇货可居。西市则百货杂陈,万商云集,丝绸瓷器、笔墨纸砚等物,应有尽有。百姓欲购所需之物,多往东西两市,时日既久,“买东西”之称,便流传于口。虽不敢肯定,此说颇有令人信服之处也。
且不论何种来历,“买东西”之语,已深植于华夏语言之林,历经千年而不衰,为市井生活增添诸多意趣矣。
3.《简述华夏东西之异》
昆仑巍峨,挺起华夏脊梁。长河浩荡,润泽九州大地。广袤之域,东西两分,风貌迥异,东西有别。
东文西武。东方崇文尚礼,诗词歌赋,华章璀璨。自古以来,文人雅士辈出,挥毫泼墨,留下无数传世之作。西方崇武好勇,骑射精湛,军威浩荡。豪杰之士,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尽显英雄本色。二者虽异,然皆为华夏之荣光。
东柔西刚。东人性格温婉,行事细腻。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注重情感之交流。西人性格刚毅,作风果断。处事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勇于担当。此乃东西之人性格之差,却各有其魅力。
东曲西歌。东地乐曲婉转悠扬,如丝竹之音,袅袅不绝。听之,令人心旷神怡,沉醉其中。西地歌声豪迈奔放,似金鼓之声,震撼人心。闻之,热血沸腾,豪情满怀。东曲西歌,各具特色,皆为艺术之瑰宝。
东绣西雕。东处刺绣精美,针法细腻,图案秀丽。一针一线,尽显工匠之精湛技艺。西地雕刻雄浑,刀工刚劲,造型古朴。一凿一斧,刻画出岁月之沧桑痕迹。东绣西雕,皆为文化之传承。
东茶西酒。东方茶饮飘香,淡雅宜人,可品人生百味。一杯清茶,能解万千烦恼。西方酒醇味烈,豪放洒脱,能抒壮志豪情。一樽美酒,可忘尘世之忧。东茶西酒,不同之饮品,蕴含着东西之生活哲学。
东舟西车。东土舟船穿梭,水乡泽国,尽显灵动之美。轻舟摇曳,划过碧波荡漾之水面。西地车马奔腾,草原大漠,彰显豪迈之气。骏马飞驰,扬起滚滚烟尘。东舟西车,代表着东西之交通特色。
东瓷西玉。东方瓷器精美绝伦,温润如玉。白瓷如雪,青瓷如翠,彩瓷如画。西方玉石璀璨夺目,坚硬如钢。美玉无瑕,光彩照人。东瓷西玉,皆为艺术之珍品。
东绘西塑。东方绘画细腻传神,色彩柔和。山水画卷,如诗如画,展现出大自然之美妙。西方雕塑立体逼真,质感强烈。人物雕像,栩栩如生,体现出人体之美。东绘西塑,各有千秋。
东锦西毡。东方锦缎绚丽多彩,柔软华贵。锦帛之上,绣满吉祥图案,寓意美好。西方毛毡厚实耐用,朴素大方。可御风寒,为生活之实用之物。东锦西毡,反映出东西之不同审美。
东园西堡。东方园林精巧雅致,曲径通幽。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充满诗意。西方城堡雄伟壮观,壁垒森严。坚固之城墙,守护着一方安宁。东园西堡,见证着东西之建筑风格差异。
虽东西差异显著,然皆为华夏之一部。东西之民,共创多彩中华文化,于历史长河中,相互交流,融合无间,共铸中华民族之辉煌。
1.《清平乐・南园北院》
南园秀丽,花影缤纷戏。曲径通幽诗意地,雅韵悠悠沉醉。
北院古朴雄浑,高墙大院威存。肃穆庄严气魄,传承岁月留痕。
2.《清平乐・南雨北雪》
南雨纤靡,如缕丝丝细。润泽山川诗意里,大地清新如洗。
北雪飘舞扬扬,银装素裹茫茫。壮阔风光万里,豪情溢满胸膛。
3.《清平乐・南雨北雪》
南雨轻洒,似雾如烟下。滴翠江南诗意画,水润山川入雅。
北雪漫舞天涯,晶莹世界无瑕。素裹银装万里,豪情逸韵飞花。
4.《清平乐・南雨北雪》
南雨温婉,飘落如丝软。泽润江南春色满,处处芳菲娇灿。
北雪凛冽飞扬,冰封塞北寒光。万里皑皑一片,雄浑壮美无疆。
5.《清平乐・南花北树》
南花娇灿,五彩斑斓绽。馥郁飘香诗意满,扮靓江南画卷。
北树伟岸参天,雄浑气魄如磐。傲立北疆荒野,历经岁月留欢。
6.《清平乐・南船北马》
南船摇曳,水巷穿梭戏。桨影波光诗意里,浪漫江南旖旎。
北马驰骋如飞,平原大地驰威。万里征途奋进,豪情壮志难移。
7.《清平乐・南船北马》
南船轻荡,水巷风情漾。指路常言前后向,床榻通风舒爽。
北马驰骋疆场,平原视野无疆。指向东西明朗,火炕温暖冬长。
8.《清平乐・南米北面》
南乡米俏,嘉谷丰年妙。精烩菜肴风味绕,巧饪舌尖韵好。
北域面韵悠长,奇烹麦粉飘香。南北佳肴各异,山川处处风光。
9.《清平乐・南曲北歌》
北歌豪放,声震云霄上。壮阔豪情天地荡,恰似雄风劲浪。
南曲婉约悠扬,情思细腻绵长。南北风情各异,人文处处流芳。
10.《清平乐・南曲北歌》
北歌豪放,激越声威壮。燕赵雄风千里荡,气贯云霄之上。
南曲温婉悠扬,情思韵味深长。吴越清音缭绕,戏文千古流芳。
11.《清平乐・南雨北雪》新韵
南雨绵密,如缕丝丝细。滋润山川诗意里,大地清新如洗。
北雪飘舞飞扬,银装素裹茫茫。壮阔风光万里,豪情溢满胸膛。
12.《清平乐・南拳北腿》新韵
南拳灵巧,巷陌纷争小。身矮巷深拳正好,出手刚柔有道。
北腿势猛如彪,平川阔野雄骁。马大人高施脚,豪情尽显风标。
13.《清平乐・南茶北酒》
南茶韵雅,袅袅清芬洒。慢品时光诗意画,静享悠然春夏。
北酒醇烈馨香,豪情满溢群方。宴聚酣歌畅饮,猜拳行酒争强。
14.《清平乐・南绣北刻》
南绣精巧,丝线斑斓绕。细腻情思针下妙,画卷如生娇俏。
北刻豪放雄浑,刀工尽显威尊。古朴庄严大气,传承岁月留痕。
15.《鹧鸪天・南曲北歌》
北地豪歌震九天,苍凉激越意无边。燕风烈烈吞千里,声韵铮铮遏暮烟。
南曲婉,韵如绵。玲珑剔透意潸然。吴歌袅袅情难尽,戏韵悠悠岁月迁。
16.《鹧鸪天・南柔北刚》
北地豪歌如炮燃,南方婉曲似清泉。北音壮阔豪情满,南韵悠扬意态闲。
南指路,北寻边。山川形胜各纷然。人文南北千秋异,且看风情处处鲜。
17.《清平乐・东文西武》
东方墨妙,笔走龙蛇绕。儒雅风流诗意傲,千载华章辉耀。
西土剑影威扬,铁骑驰骋疆场。武略雄韬尽显,豪情壮志如钢。
18.《清平乐・东柔西刚》
东人温婉,举止皆舒缓。情意绵绵心韵软,恰似春风拂面。
西者刚劲如磐,豪情壮志冲天。果敢勇为无畏,雄风万里绵延。
19.《清平乐・东曲西歌》
东音婉转,丝竹声声慢。袅袅余音心意暖,如醉如痴梦幻。
西韵豪放高昂,金声玉振铿锵。气势恢宏壮阔,激情四溢飞扬。
20.《清平乐・东绣西塑》
东绣精巧,丝线斑斓绕。细腻情思针下妙,画卷如生娇俏。
西塑古朴雄浑,刀锋尽显威尊。壮美庄严大气,传承岁月留痕。
21.《清平乐・东茶西酒》
东方茶韵,袅袅清香润。慢品时光诗意蕴,静享悠然方寸。
西地酒烈飘香,豪情满溢千觞。畅饮酣歌快意,不羁洒脱疏狂。
22.《清平乐・东舟西车》
东舟摇曳,水巷穿梭媚。桨影波光诗意绘,浪漫江南韵味。
西驾驰骋如飞,平原大地驰威。万里征途奋进,豪情壮志难移。
23.《清平乐・东瓷西玉》
东瓷温润,彩釉玲珑俊。古韵悠悠诗意蕴,淡雅清新神韵。
西玉璀璨生辉,坚刚质地如瑰。剔透晶莹夺目,千年岁月留辉。
24.《清平乐・东绘西塑》
东图灵秀,彩墨丹青透。画卷铺开诗意厚,妙笔生花如绣。
西塑古朴雄浑,刻刀尽显威尊。肃穆庄严气魄,传承艺术留痕。
25.《清平乐・东锦西毡》
东锦绚烂,五彩斑斓灿。柔滑丝光诗意焕,尽显堂皇韵婉。
西罽质朴敦淳,天然纯粹归真。御冷抗寒得力,草原岁月留痕。
26.《清平乐・东园西堡》新韵
东园精巧,曲径通幽妙。亭榭楼台诗意绕,雅韵悠悠情调。
西堡雄伟森严,高墙壁垒如磐。守护一方安稳,万家福寿绵延。
27.《清平乐・春景》
春园如画,风拂桃花下。燕舞莺啼穿树罅,香漫幽阶石榭。
柳下静立思遐,心中眷恋无涯。日落余晖渐洒,归舟行向谁家。
28.《清平乐・南腔北调》
南音柔婉,袅袅余音远。浅唱低吟情思绻,沉醉其间难返。
北调粗犷情豪,高声长啸云飘。韵起山川同和,人间处处风骚。
29.《鹧鸪天・南北阮》
七七逢时晒锦衣,北家锦绮映庭扉。富奢尽显荣华耀,南阮贫居酒意挥。
竿直竖,裤轻垂,布裈犹作彩云追。未能免俗寻常态,道异儒风各自归。
30.《鹧鸪天・南北枝》
庾岭寒梅傲雪姿,南枝凋落北枝奇。风摇翠影情如梦,霜染琼花香满蹊。
心寂寂,意痴痴,孤芳自赏梦中期。花开总有凋零日,唯把真情赋旧诗。
31.《鹧鸪天・南北人》
漂泊生涯似转蓬,东西南北任行踪。风餐露宿心犹壮,雨打霜侵意未穷。
思过往,盼重逢,天涯羁旅梦魂中。历经岁月沧桑变,笑对人生几万重。
32.《鹧鸪天・糊涂人》
尘世奔波岁月匆,不分南北与西东。张王李赵皆如梦,利禄功名俱是空。
心淡定,意从容,糊涂一世乐无穷。管他风雨兼程路,自在逍遥任始终。
33.《鹧鸪天・南北货》
集市琳琅南北驮,奇珍异宝眼前罗。南来绸缎如霞灿,北至参茸似玉珂。
香满巷,客穿梭,纷繁物品任消磨。人间烟火风情里,买卖声中岁月歌。
34.《鹧鸪天・玉东西(其一)》
酒绿灯红映彩霓,清光潋滟玉东西。轻歌曼舞情难尽,笑语欢声意尚痴。
心欲醉,梦犹迷,良辰美景且欢时。瓮中美酒如诗韵,岁月悠悠自可期。
35.《鹧鸪天・玉东西(其二)》
舞罢歌停酒意迷,醇香四溢玉东西。花前月下情无限,柳畔风前意自痴。
斟满盏,赋新诗,饮中岁月任驱驰。金樽相伴逍遥处,斩断人间烦恼丝。
“玉东西” 者,常为酒器之代称也。古人于诗词之中,用此意象,或表宴饮之乐,或寓离别之愁,亦或抒闲适之情。其义多端,依情境而殊异。如以之写欢聚,则含欢乐愉悦之意;若以之衬别离,则蕴凄楚哀伤之情。此意象之用,增文辞之韵味,丰诗意之内涵。
36.《鹧鸪天・【刘安】淮南鸡犬》
学道淮南汇众贤,奇方异术竞纷传。倾身下士寻仙道,举户飞升入九天。
鸡隐雾,犬藏烟,仙粮遗剩亦成仙。风闻毕竟源虚诞,却诱凡心慕幻缘。
刘安者,汉时淮南王也。于淮南学道,汇聚众贤,奇方异术竞相纷传。其倾身下士,以求仙道,乃至举户飞升,欲入九天。有云鸡隐于雾,犬藏于烟,仙粮遗剩亦可成仙。然此风闻,毕竟源出虚诞,却诱凡心,慕其幻缘。安博学善文,著《离骚传》等,然谋逆事发,终以败亡。
37.《鹧鸪天・南山虎》
少岁周郎性任狂,横行乡里恶名扬。南山白额成凶患,长水蛟龙作祸殃。
怀壮志,入林冈,除妖杀兽意刚强。幡然改过终成器,青史留名美誉彰。
周处者,字子隐,西晋人也,少时而性任狂,于乡里横行,恶名远扬。时南山白额虎、长水蛟龙与处并称 “三害”。处怀壮志,勇入林冈,欲除妖杀兽,其意刚强。后幡然改过,终成大器,青史留名,美誉得彰。
38.《鹧鸪天【江淹】南浦泣》
才尽江淹意未安,别愁千载梦犹寒。送君南浦情难尽,念尔相思泪不干。
风瑟瑟,水潺潺,孤舟寂倚暮云残。春波香草皆含怨,秋月严霜晓梦酸。
江淹者,南朝文士也。初具惊才,后言才尽,意常未安。其别愁千载,梦犹寒彻。送君于南浦,情难尽抒;念尔之相思,泪未尝干。风瑟瑟而吹,水潺潺而流,孤舟寂倚,暮云残落。春波香草,皆含幽怨;秋月严霜,晓梦酸辛。淹之文辞,情韵俱佳,为时人所重。
39.《鹧鸪天・见南山》
林杪惊瞻山色奇,马奔犹诵右丞诗。晚霞辉映峰峦秀,暮霭轻笼翠影移。
心醉矣,意痴兮,陶然沉醉忘归期。尘嚣暂远襟怀畅,风月无边逸兴飞。
林端忽见南山色,马上还吟陶令诗。——钱起 晚过横灞寄张蓝田
陶令者,陶潜也,世称靖节先生。性喜自然,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归隐。其诗质朴真淳,田园之景,悠然之态,溢于笔端。心向南山,采菊东篱,悠然自得。远离尘嚣,襟怀畅然,逸兴遄飞。所作诗文,传颂千古,为后世文人所崇仰。
40.《鹧鸪天・【苏武】寄南飞翼》
北海霜寒十九年,雁书帛系诉忠坚。胡天望断归乡路,汉使欣传返国笺。
心未改,志犹燃,节旄尽落意拳拳。荣归故土英名显,青史留痕大义传。
苏武者,汉之忠臣也。奉使匈奴,遭羁留于北海,霜寒苦度十九年。以雁传书,帛系深情,尽诉忠坚。望断胡天之云,归乡路遥;欣得汉使之讯,返国笺传。其心未改,志犹燃炽,节旄尽落而意拳拳。终荣归故土,英名彰显,青史留痕,大义流传。
41.《鹧鸪天・南郭吹竽》新韵
曾在齐廷奏乐忙,南郭混处韵悠扬。百人共乐宣王悦,廪食无忧意气扬。
王换代,令新张,独吹之律韵难藏。滥竽岂可长充数,处士匆匆遁远方。
42.《清平乐・南郭吹竽》
齐宫乐响,南郭心欢畅。潜入群中声韵放,廪食安然尽享。
宣王逝去新王,独听之令心慌。混世难成久计,仓惶远走他乡。
43.《鹧鸪天・花落江南》
春雨江南润碧纱,芳菲渐落韵如嗟。曾经画舸寻幽处,犹记当年笑语哗。
思旧事,叹韶华,李君重遇在天涯。落花似解离人意,片片随风舞暮霞。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二〈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之作者乃杜甫也。杜甫,字子美,唐之诗家巨擘。其生逢乱世,历经沧桑,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所作诗篇,沉郁顿挫,情感真挚,反映民生疾苦,记时代之兴衰。其才高意远,诗风多样,既有雄浑壮阔之作,亦有细腻婉约之章,为后世尊为 “诗圣”,其诗誉为 “诗史”。
44.《鹧鸪天・汝南评》
月旦评风盛汝南,贤名高论韵长酣。品题人物才情显,鉴识乡邻意气含。
生隙处,惹微惭。是非恩怨几人谙。当年盛景今何在,唯有传闻意韵甘。
45.《清平乐・汝南评》
汝南评妙,人物皆参校。月旦风流传韵俏,多少贤名知晓。
内卷惹议纷纷,高名亦染微尘。昔日荣光渐远,何时故事重温。
汝南评者,起于汝南之地也【汉高祖四年设汝南郡,其辖颍水、淮河之间的37县,属豫州刺史监察范围】。月旦评风盛行,贤名高论,韵味深长而酣畅。用以品题人物,才情尽显;鉴识乡邻,意气蕴含。然其间生隙,惹微惭之意。是非恩怨,几人能深谙?当年之盛景今已不在,唯留传闻,意韵尚甘。
昔日主持汝南评者,许劭、许靖兄弟也。其品鉴人物,名重一时,为世所瞩。然世事无常,此风渐息,唯留佳话于史间。
46.《清平乐・花落江南》
江南春暮,花落纷纷舞。旧地重游思绪苦,不见当年欢处。
木子邂逅堪惊,时光流淌无声。唯见残红满地,悠悠诉说离情。
47.《鹧鸪天・王粲登楼》
王粲凭栏独倚楼,四望故土绪难收。繁花遍野非吾地,岁月蹉跎惹客忧。
风瑟瑟,水悠悠。荆山遥蔽路长悠。旧乡壅隔情无尽,涕落潸然意未休。
48.《清平乐・王粲登楼》新韵
登楼极目,故土遥相顾。华野盈畴非旧处,愁绪万千难诉。
逶迤路远荆岑,川深漾水牵心。壅阻旧乡悲切,风前涕落沾襟。
王粲者,汉魏间文士也。尝凭栏独倚楼,望故土而绪难收。见繁花遍野,然非己之所属,岁月空流,遂惹客居之忧。风瑟瑟而吹,水悠悠而逝。荆山遥蔽,路途长悠。旧乡壅隔,情无尽头,涕落潸然,意犹未休。其才情出众,文辞斐然,为世所重。
49.《鹧鸪天・南飞惊鹊》
对酒当歌意未央,人生苦短叹沧桑。嘉宾鼓瑟笙歌起,明月如钩思绪长。
星影淡,鹊声扬。南飞振翅觅枝翔。天涯羁旅归何处,故土难离总断肠。
50.《清平乐・南飞惊鹊》
月明星渺,乌鹊南翔闹。何处可依心苦恼,故土迢迢难到。
春色对酒浓浓,人生如梦匆匆。振翅三回无定,天涯羁旅飘蓬。
51.《鹧鸪天・南柯梦》
一枕黄粱逝若烟,南柯旧影忆当年。荣华富贵须臾逝,幻影虚空意绪绵。
思过往,叹尘缘。醒来方觉世情迁。人生恰似槐安境,梦醒时分意怅然。
52.《清平乐・南柯梦》
南柯旧梦,富贵如烟涌。转瞬繁华皆成空,醒后怅然心痛。
岁月悄逝匆匆,人生恰似飘蓬。槐下黄粱已醒,徒留思绪千重。
南柯梦者,乃虚幻之喻也。昔有淳于棼,梦入槐安国,享荣华富贵,然须臾之间,皆成幻影,虚空无实。醒后方觉,思过往之事,叹尘世之缘,始知世情迁变无常。人生于世,恰似身处槐安之境,及梦醒时分,常意绪怅然,悟浮名虚利之不可恃也。
53.《鹧鸪天・北溟鱼》
北海幽幽卧巨鳞,逍遥浩瀚志无垠。化鹏振翼穿云海,千里扶摇越雾尘。
心向远,意雄浑。笑观尘世浅和昏。蜩鸠怎解宏图愿,自在遨游天地巡。
54.《清平乐・北溟鱼》
北溟浩漾,巨物风姿壮。化鸟冲霄豪气放,背负青天独往。
蜩鸠未解翱翔,妄言何用思量。鹏有乾坤壮志,逍遥云海飞扬。
北溟鱼者,典出《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庄子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此典常被用以喻志向高远、超越凡俗、追求自由逍遥之境界者也。
55.《清平乐・北山愚》
北山愚老,誓把山移了。荷担前行心不挠,岁月匆匆知晓。
智叟笑语相嘲,愚公意志如雕。子子孙孙相继,山川定换新娇。
北山愚者,乃出自《列子・汤问》之愚公也。其年虽老,然志坚,誓移北山。荷担而行,心无屈挠,虽岁月匆匆,此志皆知。智叟以笑语相嘲,然愚公意志如雕不可摧。且令子子孙孙相继为之,终使山川换新颜,呈娇美之态。此乃赞其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之精神也。
56.《鹧鸪天・北海樽》
昔日孔融居北海,宾朋满座意悠哉。樽中酒满情怀阔,座上言欢笑语来。
才俊聚,韵章开。高风亮节映灵台。虽经风雨声名在,千载犹传逸韵怀。
57.《清平乐・北海樽》
孔融韵雅,北海宾朋迓。酒满樽中情似画,笑语欢言华夏。
才士共聚堂前,高谈阔论无边。逸韵流传千载,风姿依旧如仙。
孔融者,字文举,三国时鲁地人也。人称孔北海,乃昔日居北海,宾朋满座,意态悠哉。樽中酒满,情怀阔绰,座上言欢,笑语纷来。才俊咸聚,韵章新开,高风亮节,辉映灵台。虽经风雨,声名犹在,千载犹传,逸韵盈怀。
孔融博学多才,为 “建安七子” 之一,然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其为人刚直,文风典雅,为后世所颂。
58.《鹧鸪天・北堂萱》
萱草凋零岁月迁,北堂不见八年煎。长江边上思亲处,半路堤中入土眠。
音容杳,忆难删。慈恩浩荡记心间。当年八十三龄去,梦里常回泪泫然。
吾母与吾父长眠于荆江畔之“半路堤”殡仪馆之“小桃坞。”
59.《清平乐・北堂萱》
北堂萱老,八载时光悄。永卧江陂思绪绕,慈影梦中常到。
岁月流逝匆匆,亲恩难忘情浓。遥念当年模样,心中满是哀容。
60.《鹧鸪天·东涂西抹》
忆昔阿婆话也长,青春年少意飞扬。东涂西抹寻佳梦,北走南奔觅锦章。
时易逝,运无常,世途坎坷又何妨。曾经风采今犹在,笑对风云岁月香。
“东涂西抹” 之意象,初言随意涂写,后多喻为行事不拘一格,或于文艺创作中自由发挥。如文中所述,青春年少时东涂西抹寻梦、北走南奔觅章,虽时易逝、运无常,世途坎坷,然曾经之风采犹存,笑对风云,岁月留香。此意象常含洒脱不羁、不畏艰难、追求梦想之意也。
61.《鹧鸪天・醉东篱》
菊畔长吟复短叹,重阳觅趣对花怜。白衣助兴携坛至,陶令开怀把盏欢。
风瑟瑟,意绵绵,东篱沉醉忘尘烦。古今多少悠然梦,尽付金樽月影闲。
62.《鹧鸪天·羞面江东》
力拔山兮途已穷,亭长苦谏渡江东。八千子弟散如鸟,十万旌旗化若风。
兵戈寂,血光封,英雄到底是英雄。头颅赠友成佳话,青史长镌壮烈踪。
63.《鹧鸪天・东山太傅》
少小才名四海闻,青春意气耀星辰。东山闲卧思民苦,北阙将辞远世纷。
平贼寇,定乾坤,奇谋妙策智超群。功成隐去留清誉,千古仍尊太傅勋。
“东山太傅” 者,常指东晋谢安也。安少隐于东山,高卧林泉,清谈为乐。及后出仕,为太傅,建不世之功。其才略过人,风度翩翩,于乱世之中,能镇定自若,指挥若定,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其名垂青史,为后世所传颂,乃一代风流人物也。
64.《鹧鸪天·孟东野》
寒士争当济世材,苦吟天地诉愁哀。仕途跌宕般般阻,命运崎岖事事乖。
思远梦,叹形骸,劫波度尽意难埋。春风过处花如锦,名显千秋韵永偕。
孟东野者,名郊,唐之诗人也。性孤僻,少欢愉。其诗多寒苦之辞,述民生之艰,抒己之愤懑。然笔力峭拔,意旨深远,如《游子吟》,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虽终生困厄,而诗名不朽矣。
65.《鹧鸪天·【李斯】悲东门》
位极人臣幻梦终,临刑始悟悔情浓。黄驹别后难随伴,苍鹭离时不再逢。
思旧日,叹今匆,东门遗恨泪朦胧。繁华富贵皆烟逝,唯剩悲音诉晚风。
李斯者,秦之重臣也。初以才学显,佐秦皇定天下,位极人臣。然其心术不正,妒贤嫉能,终致身败名裂。临刑之际,方悟荣华如梦,悔恨之情甚浓。忆往昔之盛,叹今朝之匆,无复东门遛犬,泪目朦胧。昔日富贵如烟云消散,唯余悲音诉于晚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