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学习感怀 > 详细内容
学习感怀21
发布时间:2025/8/22  阅读次数:9  字体大小: 【】 【】【


学习感怀21

努力的意义在于不被这个世界操纵

人的一生不是非要努力的。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可能不需要努力,

普通人却很难说。

1

有位读者跟我讲过一个他媳妇闺蜜的事,这位闺蜜,原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忽然觉得每天操劳忙碌,勾心斗角,厌倦了想遁入空门。这位姐姐执行力很强啊,不顾家人和同事反对,愤然辞职,找了个尼姑庵当了居士。

结果到了尼姑庵发现,这里等级森严啊,有钱的居士跟没钱的居士根本是两个待遇,那些尼姑对两种人完全是两个嘴脸。寺庙里的尼姑,等级森严,论资排辈比上市公司还严格,谁能拉来香火钱,谁就趾高气昂。

还好这位姐姐这么多年不是白混的,于是愤而离开尼姑庵,组织人放生去了,现在混得风生水起,一次放生赚不少钱。

我去五台山一个寺庙旅游,遇见一个和尚,大概十八九岁,每天早上打扫一个寺院的树叶,十分辛苦。别人当时问他,怎么这么小就想出家?他说失恋了,觉得没意思。有人当时夸他,说他这么小就开悟了,有慧根,每天这么勤学苦修。他说,不是,我还不是正式的和尚,当正式的和尚很不容易,要每天劳作接受考验。

在这个寺庙旅游的时候,寺里的大师傅拉住团里一个看起来最有钱的人,非要说他儿子有慧根,要把他收为记名弟子,这位先生当时答应了。后来才知道,收为记名弟子,要收8888元。

不知道,寺外这个寺庙外的小和尚听到这个价码作何感想。但我想,他也应该是知道的,如果他掏得起这个价格,也就不会在那扫地了。

《水浒传》里我很喜欢鲁智深,鲁智深到了东京大相国寺,第一件事是扯着嗓子要当“监寺”:

智深道:“洒家不管菜园,俺只要做都寺、监寺。”

知客又道:“你听我说与你: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往来客官僧众。至如维那、侍者、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不容易得做。都寺、监寺、提点、院主,这个都是掌管常住财物。你才到的和尚,怎便得上等职事?还有那管藏的,唤做藏主;管殿的,唤做殿主;管阁的,唤做阁主;管化缘的,唤做化主;管浴堂的,唤做浴主。这个都是主事人员,中等职事。还有那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东厕的净头,与这管菜园的菜头。这个都是头事人员,末等职事。假如师兄你管了一年菜园好,便升你做个塔头;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个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监寺。”

智深道:“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时,洒家明日便去。”

宗教界也同样有晋升路线,就连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也被套路了。连宗教界都这么现实了,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2

世界上哪里有净土,每当你想要歇一歇,想要后退的时候,生活都会狠狠地操你一下,给你一个教训。

你可以岁月静好,但生活不会。你不拼命,命要拼你。

《人民的名义》很火,我再介绍一个官场小说,《沧浪之水》。小说的主人公叫池大为,为人耿介,不好名利,结果到了三十多岁发现,不向上爬,根本就寸步难行,一家三口还挤在一个格子间里。自己的孩子根本就没办法挤进机关幼儿园,而当初逢迎拍马起家的丁小槐现在是办公室副主任,他的孩子就可以进去。池大为的孩子烫伤,十万火急,却不能用单位的车去送,后来几乎靠跟马厅长下跪才要到一辆车。在医院里,他才大彻大悟,他的那些所谓的清高,狷介,在现实面前,狗都不如。

当然,我不是要鼓励人人都去逢迎拍马。

我以前说过,人生获得幸福无非是想开,要么是向上想开,要么是向下想开。

最好还是向上想开,向上想开好歹还有一条退路。向下想开,哪天一旦想不开了,想要再向上想开已经不可能了。

向上想开就是让你上进,去努力。

为什么一定要努力?你说你只想吃饭睡觉打打游戏看看电影。可你想过吗?除非你是富二代,否则不可能总是吃饭睡觉打打游戏看看电影,总要工作吧。如果你从来没有努力过,那么有一天,你特别想回去玩游戏,老板告诉你必须得加班。你怎么办?当然得加班咯。

人总要活着吧,但是加班就是会不开心啊。你还可以说你想打游戏就可以打游戏吗?那时候会后悔你没有努力的。

有一个寓言毒害甚广。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个富翁到海边散心,看到一个渔夫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享受日光浴,富翁看不过眼,于是走过去对渔夫说:“你在这里晒太阳,怎么不去捕鱼呢?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和享受生活的真谛吧!”

渔夫说:“洗耳恭听。”

富翁说:“首先,你需要每天多花些时间去捕更多的鱼,多赚些钱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这样才能增加利润。”

“那之后呢?”

渔夫问。“之后你可以买条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再之后呢?再买几条船,搞一个捕捞公司,再投资一家水产品加工厂。”

“然后呢?”

“然后把公司上市,用圈来的钱再去投资房地产,如此一来,你就会和我一样,成为亿万富翁了。”

“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呢?”渔夫好像对这一结果没有足够的认识。

富翁略加思考说:“成为亿万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日光浴了。”

“噢,原来如此。”渔夫似有所悟的说:“笨蛋,我现在不就是在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日光浴吗!”

寓言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寓言没有告诉你的是,渔夫和富翁去的沙滩是不一样的,渔夫去的沙滩可能有几万人,他连晒太阳的地方都没有。而富翁可以有自己的私人沙滩,或者可以让渔夫们滚蛋,自己享用沙滩。

当然更可能的是,渔夫忙着打鱼养活一家老小,就算守着沙滩都没功夫去。

3

秦国宰相李斯年轻时候在老家当个小吏,有次上厕所。看见厕所里的老鼠,又瘦又小,一看人来,抱头鼠窜,又看见谷仓里的老鼠,吃的又肥又大,看到人躲都不躲,大摇大摆而过。李斯就感慨:人就跟老鼠一样,本来没有区别,区别的就是你处的位置。于是愤而辞职,开始求学。

不努力,你连吃屎都吃得战战兢兢,你还安心地享受海滩?

努力,可以获得物质奖励,但物质奖励其实是最不重要的。

一个明星,可能他的工作让他入不敷出,一个企业主甚至负债累累,而街边的一个乞丐每天躺在路边,从净收入而言可能还超过明星和企业主,但谁会去尊重一个乞丐呢?一个明星的电影甚至可能影响电影行业的走势,企业主的经营状况可能关系几万人的民生,他们的努力换来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赢得的尊重,获得的自由,这比钱要有价值得多。

努力的意义是啥?是让你有足够的资本,在生活操你的同时,你能够反操回去。

当你在社会随波逐流的时候,其实就是缓慢地滑坡。事实上所有人都可以把枷锁套在你的身上。有个姑娘问过我,说我根本就没有物质欲望,我只想吃饭睡觉玩玩游戏,看看电影,没有追求,我是不是可以不用努力。

你想好好吃饭睡觉玩游戏看电影,但不去努力,很可能电影也没空看,游戏也不能玩,吃饭吃不香,觉也睡不好。

最终你根本没有自由。

所以,人为什么要努力还用说么?就算单纯为了吃饭睡觉,玩游戏看电影,也得先努力一下。

  

乐读有字之书 智读无字之书

乐读有字之书

我多次与学生分享叶舒宪先生的一篇文章:《牛津乞丐也读书》。文章写道,在牛津街头,有个乞丐,席地而坐,不顾初冬寒冷,专心捧读一本书。叶舒宪十分惊讶,好奇地问乞丐看的什么书,回答说,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小说。叶舒宪慨叹:“温饱都还不能保证,却照样需要幻想中的‘环游地球’。”讲完这个真实的故事之后,我问了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对这个乞丐而言,读书的功利性何在?”有个同学说:“乞丐读书,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功利性吧?但是,似乎有一种大功利,也就是慰藉生命。”我很欣赏她的回答。是的,对这个乞丐而言,读书,是一种生命的需求。换言之,有一些时光,非读书,不可以填满;他的身体需要“面包”来喂养,他的灵魂同样需要“面包”来喂养。

跟那个牛津乞丐比起来,我们对“灵魂面包”的需求度有多高呢?比读书好玩的事情多了去了——游戏,网聊,K歌,聚会,打牌……所以,我们国家的年度人均读书量一直低得可怜。我对犹太民族的一个关乎读书的古老仪式非常感兴趣:小孩子刚刚懂事的时候,就在《圣经》上滴一滴蜂蜜,让小孩子去亲吻它,用这种仪式告诉小孩子,书本是甜的,日后要手不释卷。——请注意,全球年度人均读书量最高的民族恰恰是犹太民族。我常常想,一个亲吻过书上之蜜的孩子,高考结束后,大概不至于用疯狂撕书、抛书的仪式庆贺高中毕业吧?

只有从书中读出了绵长的“甜味”,才能自觉自愿地亲书、近书、敬书,才能成为书天长地久的佳侣。

以上谈的是读书的态度。有了正确的态度,我们应该读些怎样书呢?家长、老师可能最怕学生“看闲书”,他们总是希望孩子一有时间就扎进课本里。但是,我的经验告诉我,读课本,好比在池中游泳,而读课本以外的书,好比在海中游泳。一个真正的“书虫”,一定不会满足于仅在池中游泳的。但是,课外书鱼龙混杂,哪些书才适合中学生读呢?你若让我划个范围,我还真不敢贸然划。我举个例子,用以说明我的顾虑因何而生。我曾经教过一个女生,天天偷着看些花花绿绿的书,她的家长对此也有察觉,特意拜托班主任多多留意。一次语文课上,我悄悄走近埋头看书的她,冷不丁抽出她手里的书,满书都是首饰图片……

后来,这个女生考上了大学,学的是“珠宝设计”专业。我恍悟,孩子的兴趣里藏有他(她)的天赋!我问自己,当我箍一个木桶,面对一块看似无用的“长板”,我能生出欣赏的心吗?须知,那块“长板”,恰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最佳体现啊!除了读自己的“长板书”,我推荐的就是经典读物了。有人问,读经典有什么好处?我回答,读经典,就是为了让自己活成经典。经典读物,是一种“高渗透性物质”,一旦入驻我们的灵魂,就可以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不离不弃,难拆难分。另外,我不主张读“缩略本”,“缩略本”抽走了一本书的血肉,仅剩了骨架,是供人看热闹用的。唯有原汁原味的阅读,才能使我们最大限度贴近作者的呼吸。

智读无字之书

来,我们先看李清照一首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我的问题是:“‘卷帘人’是个怎样的人?”晨起,临窗,卷帘,当被问及海棠如何时,她大咧咧地回答“海棠依旧”。这符合她的身份,她原是个粗人。首先,她压根就不曾留意昨日海棠的肥瘦,自然也就无从与今日海棠加以比对;其次,她才不在乎昨夜的骤风疏雨究竟打落了几多海棠,遍地落花跟她没有一毛钱的关系。面对同一番景色,李清照内心起了大波大澜,而“卷帘人”却心如止水、不为所动。李清照是在用第三只眼睛看眼前之景,而“卷帘人”只有两只眼睛。

唯有睁开了第三只眼睛,你才有能力读懂自然、读懂人生。

有人说,成功的教育,就是能让孩子在一朵盛开的鲜花面前怦然心动。我遗憾地看到,太多的孩子对盛开的鲜花视而不见。大抵所有优秀的艺术家,无不是大自然的情人。我仔细观察过齐白石笔下的昆虫。他画蚱蜢,画螳螂,画蜻蜓,画豆娘,但最多的,应该是蝴蝶吧。齐白石笔下的蝴蝶,没有华丽的翅膀,多是那种最寻常的个头小小、色彩暗淡的“草蝴蝶”,除此之外,他还画苍蝇,画蜘蛛,画蜣螂,画臭大姐……因为怜爱,因为慈悲,所以深察,所以造像;不挑肥拣瘦,不厚此薄彼,画笔过处,处处花开。一个与大自然心灵相通的人,内心世界是富丽多彩的,也是温柔强大的。在我看来,一个人在大自然面前越谦恭,从大自然那里汲取的养分也就越充足。

读有字之书,不是让你屏蔽了这世界,而是让你向着这世界凝目、凝思,进而让你饶有兴味地去迷读无字之书。

我曾为学生布置过一篇命题小作文,题目是《屋檐下的爱》,让同学们通过一个或几个细节描摹亲情。我发现,不少同学举着笔,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也有同学在偷偷翻查作文书。毋庸讳言,写不好这篇作文的孩子,都不曾用心读过那两个带他(她)来到这世界的人。当我将两篇范文读给他们听时,他们恍悟般地叫起来——原来是让写这个呀!那两篇被我欣赏的文章写的是:女儿和母亲一同出家门,向相反的方向骑行,母亲留意了一下风向,欢呼道:“我女儿顺风呀!”她忽略了自己逆风;住宿的儿子胃不好,回家后母亲问“胃疼过吗?”儿子否认,但细心的母亲通过儿子胃口处揉得起了球的毛衣,识破了儿子善意的谎言……仁者爱人,仁者读人,仁者悟人。

  乐读有字之书,让我们成为一个丰饶的人;智读无字之书,让我们成为一个温煦的人。因此,读吧读吧,读出一副清秀姣好的精神容颜,读出一个超凡脱俗的伟岸灵魂。

  

为什么“赢”字那么难写!

爱拼才会赢

小学时候学汉字,“赢”字笔画多,特别难写又不容易记住,老师想尽简便方法教大家,“亡,口,月,贝,凡”一个字拆成五个字来学,费神又费脑。

长大后,笔画记住了,字能写了,但要真正写好一个“赢”字还是很难,人生几十年,想要活出“赢”的姿态,更是难上加难。

为什么“赢”字那么难写?怎样才能写好?一点一横,一笔一画,看看它是由什么组成,以及背后的意义大概就知道了。

01

“亡”,危机意识

这里的“亡”不是死亡的意思,但潜意识里我们应该把它和死亡看得一样重,不是让自己感到畏惧,而是起警惕,鞭策的作用。

有话说,如果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生活会有意义很多,假如,明天我们就要跟这个世界说再见,想做的事,想见的人,想说的话,到了明天都无法实现,那么今天一整天都不会过得舒坦,心里有事,就像时刻有人瞪着一双死鱼眼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盯着你,想舒坦也舒坦不起来啊。

不过别心慌,这种不舒坦对身心无害,反倒会化作前进的动力,铲除懒惰,激励我们往前。

有一个做快餐的朋友,从服务员到自己开店,每次店里有活动他都要参与宣传,甚至发传单这种小事也要亲自顶着烈日去大街上卖弄笑脸。

他有多年的专业服务经验,深得顾客心理,把店经营得风生水起,完全不用事事亲临,可他给人的感觉总是如临大敌,好像稍一眨眼,火红生意就会付之东流。

曾经照顾他生意的时候问过他,是不是注定了一辈子劳碌命,人生苦短,已经当了老板,有轻松自由的条件为何还要辛苦自己?当时他的回答简洁有力,如一记棒槌狠狠敲在我心上。

他说,还是服务员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如果不认真工作,老板就会炒我鱿鱼,我会失去工作,失去经济来源,我得生活,得吃饭,得活下去,所以我只能认真工作,现在我告诉自己,市场发展迅猛,前有几百年老品牌坐镇,后有初生牛犊风头正茂,如果我不努力,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我的梦想好不容易有了苗头,我必须更加努力才能走下去。

安逸舒适的生活谁都想过,通过努力也能过上,凡事往好的一面去想固然是好事,但不能因此放弃对坏方向的预防打算,就算已经站到了山顶,也要有一不小心会突然滑倒的危机意识,哪怕你不会真正倒下去。

02

“口”,沟通能力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善于交际沟通的人群总是比沉默寡言的队伍强大N倍,并不是他们天生就有优秀丰富的潜在基因,而是敢说敢想,通过自己的表达让别人了解自己,进而扩大交际范围。

我以前刚上班的时候在西餐厅做收银员,选择这个岗位主要是因为不用直接面对客人,买单的时候有服务生拿钱到收银台,而这样的上班模式几个月下来,直接导致我给客人推荐菜品时也卡壳,平时不想多说话,和朋友同事之间的问候更是少了许多。

后来我主动申请离开收银台去做迎宾接待,在服务行业中,前台是最锻炼人的地方,因为客人来的时候,第一眼面对的就是前台人员。

刚开始因为生疏确实有些笨拙,但后来慢慢熟悉,胆子放得开了,接待客人时也游刃有余。

半年后,我调任经理一职,期间,我从前台接待到服务员,再到传菜员,从给客人推荐菜品到介绍各种菜式的做法以及口味,慢慢开始讨论客人提出的建议,处理一些紧急事情,从以前的沉默寡言,变得善于沟通,店长不在时,我也能独自处理好宾客之间的矛盾,维持好整个店面的经营。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学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对我们本身亦是一种极好的锻炼,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当然,善于沟通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口头语言交流,要懂得拿捏分寸,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拥有得体大方,谦逊有礼的良好沟通能力,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成长。

03

“月”,时间

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中,男主角习惯把时间调快半个小时,他是外交部部长之子,高翻院最强翻译,沉稳干练智商高,在外人眼里早就是成功者的姿态,但在时间方面,他仍严格掌控,凡事提前半个小时,合理安排,及早准备,所以说,优秀者的设定并不是没有依据的。

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当时间和金钱在同等重量时,用相同数量的金钱却换不来相同数量的时间。

以前我喜欢早睡晚起,老祖宗教导的“一天之计在于晨”全被抛之脑后,我在学习的时候别人也在学习,我在睡觉的时候别人还在学习,最后的结果是人家考上了理想的目标,我非但落榜,还华丽丽胖了一整圈。

那时候我终于明白“猪”为什么长得那么快,除了吃,它还睡,而我那段时间,除了睡,我还吃。

鲁迅先生说“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世界上有不公平的事,也有不公平的待遇,但时间对每个人都是绝对公平,在相同的时间里,别人能做成的事,你没有理由不可以。

近几年我在努力培养自己一个习惯,今天的事情必须今天完成,不管多晚也不要留到明天,有人说我固执,死脑筋,不懂得灵活运用时间,没关系,那就算我死脑筋吧,因为明天有明天该做的事,我不能因为今天留下的“尾巴”而影响了明天的效率。

有一种人我特别羡慕他们,别人一天工作8小时,他们一天工作10小时,并不是做事效率低,也不是不知道辛苦疲劳,而是他们懂得时间的宝贵,光阴似箭一去不复返,与其空出两个小时无所事事,还不如多干活多学习。

你认为时间过得慢,玩游戏打发,看电视剧打发,而有的人恰恰相反,被你无聊用来打发的时间他们可以用来做很多事,看很多书,久而久之,这些时间会化作营养丰富的养料来回报善待它的人。

郭沫若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如果最后“人生赢家”的宝座只能坐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努力和时间并肩而奔跑的人。

04

“贝”,金钱

在古代,“贝”代表钱,到了现代,叫法虽然不同,样子也根据时代的进步在发生改变,但金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却始终无法动摇,从古至今,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无法否认金钱在生活上给大家带来的便利与和谐。

金钱是什么?金钱有什么用?查尔斯·兰姆有句话说的很对“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方性方面军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向我们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东西。”

小时候,我非常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要那么辛苦打工,面朝黄土背朝天,流下的汗水可以湿透整件衣衫,他们说是为了挣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于是我更加不懂,在家不好吗?为什么非要为了金钱而劳累自己?没有钱就不能过上好日子了吗?

那时候我还不明白,原来自己吃的穿的,身边美好存在的享受的,甚至可以天真地去想那些问题的,所有条件,全都建立在金钱之上,哪怕不明显,但的的确确,金钱就是过上好日子的一份保障。

长大后我努力赚钱,有时恨不得钞票能撑坏钱包,然后我就可以换个更大的钱包,装更多钱,我希望以后能带家人去旅行,给他们买纪念品,带他们吃美味的食物,交通工具选择飞机,因为我记得妈妈以前说过,她长那么大,还没坐过飞机呢,我想满足她对生活所有的愿望,而金钱可以帮助我更加快捷方便地去完成。

有人说我现实,把钱看得比什么都重,其实他们只说对了一半,我承认我现实,活在这个吃碗面也要十块钱的社会里,我不努力赚钱很有可能会饿死,钱对我来说也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家人和追求,我努力赚钱,不过是想要生命中对我重要的人和事能够变得更好。

有句俗语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活在世上,要吃饭,要生活,要做很多事,一个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不能30天不吃饭,在活出好的姿态以前,必须先努力赚钱解决温饱问题。

那些信誓旦旦说着“钱财乃身外之物”的人,大多自视清高,不然就是为自己没钱又不努力找来的借口,若真的身无分文,在这宽广的人世间,只怕寸步也难行。

05

凡”,平常心

当你同时拥有自信心和拼搏心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平常心也同等重要。

有一则小故事,讲的是三伏天,小和尚看寺院的草枯黄一片,便对师傅说“撒点种子吧。”

师傅回答他“不急,随时。”

不料到播种时,一阵风起吹走了不少种子,小和尚很着急,师傅却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几只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又慌了“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师傅说“不急,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带着哭腔“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后,地上长出了新芽,连没有撒种的地方也探出了小苗,小和尚非常高兴,师傅却依旧平静如昔“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修炼一颗平常心不容易,需看透很多事,明白很多道理,最重要的是,不要被眼前暂时的境遇而扰了心绪,还没走到最后一步之前,任何宽阔狭窄的道路都不能算是终点。

我写文字的时间不长,刚开始用纸写,后来在网上给杂志社投稿,热情满溢,自信心极好,凭着对文学的热爱,认为自己能写一些小故事就是多么了不得的事,觉得自己肯定能在写作这条路上大放光彩,可事实证明,首先要踏上这条路就难如登天。

第一次被退稿的心情我大概还记得,失望,沮丧,想不通,宁愿去质疑审稿人是不是专业水平不够,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文笔欠佳,于是又写,换一家杂志社再投,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啊。

那段时间究竟收到了多少封退稿邮件我忘了,因为太多实在记不住,每天,我拼命写,拼命投,完全忽略了故事本身的质量和意境,只是一味地想要过稿,着急想要得到一个肯定,可换来的,依然是无情的退稿。

有一次去见朋友,她说“小安,听说你喜欢写故事,你把我的故事写下来吧,我想留作纪念。”

那次真的没有想过要得到谁的肯定,就很平静地听她讲,然后在脑海中构造成完整的故事记录下来,写完之后拿给她看,她高兴了好久,还说我把她的故事写得很生动。

她提议把故事投入杂志社,我没报希望,但在多次遭到退稿之后,我居然第一次收到了过稿的邮件。

后来我才明白,我喜欢写作,喜欢把脑海中构造的世界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做这些的初衷只是因为我喜欢讲故事,若是盲目地只为追求目的,因为不甘心而写,把这种初衷抛之脑后去,写出来的东西自然如一潭死水,毫无意义而言。

我们都是凡人,生存在这权势,利益庞大的社会里,得到和失去是无法绕开的必修课程,稍有不慎,就会利欲熏心迷失方向,甚至走火入魔亲手把自己送入万丈深渊。

人类最脆弱的地方在心里,成功时容易得意忘形,落败后容易一蹶不振,看待事物的好坏往往在一念之间,不被虚荣蒙蔽双眼,也不被雾霾死命纠缠,保护好我们的平常心,用最初干净的心情,去看待世间一切。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06

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如果人生是一道通往顶峰的阶梯,路途难免凶险,充满诱惑,意志坚定的人可以排除万难,意志薄弱的人只会举步艰难,一时的得失不能代表一世,善恶也好,美丑也罢,唯有拨开眼前朦胧的迷雾,才有可能走的更远。

一点?缓嵫醋郑黄惨晦嘌ё鋈耍矶嗍虏⒉皇悄岩酝瓿桑皇窃菔北换祀攘诵木扯眩嘈判男靥沟矗盘な档氐娜耍漳苄春檬粲谧约旱摹坝弊郑材芑畛鲎约憾捞氐淖颂?/span>

  

真正的聪明人,从不吵架

吵架是怎么产生的?一切吵架都源于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互相把对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由于双方有不同的立场、环境、背景、经验、文化,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难免出现“误读”。

误读的时候就会为自己的失误去解释和圆场,于是又会产生新的误读,难免就会着急。

这时你的情绪就会出来火上浇油,让你脸红脖子粗,于是双方干脆互相攻击和谩骂,沟通升级成了争吵。

我们总是在潜意识当中防止别人对自己进行贬低和否定的,每个人都期待外界对自己的认可,这也是我们积极和努力的动力。

而当我们彼此发生争吵时,为了迅速挫败对方,可能会从一个人的道德和人品上去攻击对方。那就不再是“双方谁对谁错”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升级成一场“人格攻击战”和“人格保卫战”。

所以,吵架吵到一定程度,我们就不再为争对错,而是为了争一口气。也就是说,我们是被自己的情绪牵着走的,于是吵架变成了同自己情绪斗争的过程。

因此,吵架时真正的敌人不是吵架的对手,而是自己的情绪。

藏在我们身体里的“情绪”,才是我们每个人的最大敌人。

最可怕的是:人一旦被情绪左右,心魔就会趁机而出,很多冲动行为就是这样导致的。一时的冲动造成终身后悔的事情比比皆是。

所以,在被激怒的时刻,千万不要当即回击,不妨先在内心里从1数到10,然后再去交流和沟通,这是个很好的办法。

世界上真的没有吵赢的架。

吵架的双方一定都会输掉,只是看谁输的更惨。

所以吵架的本质,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何苦呢?

切记:得饶人处且饶人,千万不要随意出口伤人,争执的时候就事论事,围绕事情本身去探讨,不要轻易上升到人身攻击。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每一个让你痛苦的人,必定会让你强大,每痛苦一次,你内心就强大一次。

虽然我们都是凡人,但是我们却能够读懂这个基本道理。

关于沟通,网上有篇文章写的很好:两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心的距离是很远的,而为了穿越心的距离,使对方能够听见,于是必须喊。但是在喊的同时,人会更生气,更生气距离就更远,距离更远就又要更大声地喊……

而当两个人在相恋时,情况刚好相反,不但不用喊,而且说话都很轻声细语,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心很接近,心与心之间几乎没有距离,所以相恋中的两个人,通常是耳语式的说话。但是心中的爱,却因此更深了,到后来根本不需要言语,只用眼神就可以传情,而那时,心与心之间,早已没有所谓的距离了……

因此两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心的距离是很远的。

有的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有的人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

一切只取决于心的距离。

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个不愿意跟你吵架的人,请淡定。对方不是不会吵,而是不想把自己降到一个发怒者的姿态。

而我们唯一杜绝吵架的方法就是,要学会包容,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

当你遇到那些胡搅蛮缠、动不动就去辱骂别人的人,千万不要搭理。只要微笑,挥挥手,祝他们好运,然后继续走你的路,相信我,这样做你会更快乐。

上一篇:学习感怀20 下一篇:学习感怀22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