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文艺作品4
(2013.10—11)
目 录
【数来宝】《汝南好》系列之三《汝南特产》
【数来宝】《汝南好》系列之四《梁祝文化》
【数来宝】《汝南好》系列之三《汝南特产》
2013.10.23
汝南好,好汝南,
汝南的特产说不完。
楚湾萝卜城关姜,
三桥玉米结大棒;
三门闸白菜金铺葱,
古塔的大棚最有名。
来到古塔随处看,
白色大棚望不到边;
里边蔬菜千百种,
淡季旺季一般同。
有一种豆角八尺长,
七斤还要零几两;
一家五口人,
豆角买一根,
不吃饭,不喝汤,
光吃豆角保险叫你撑的慌。
石榴开花红丹丹,
想吃西瓜上汝南。
汝南的瓜,个子大,
出口印度尼西亚;
汝南的瓜,红沙瓤,
年年南运到两广;
汝南的瓜,吃着甜,
对外贸易到越南。
以上不算是特产,
真正的特产在下边:
小磨香油、麦草画,
特色鸡汁豆腐干;
还有五香大头菜,
风干兔肉、马蹄馓;
好喝的带稍豆腐脑,
五香牛肉最解馋;
百姓最爱的涮牛肚,
天中好酒叫“龙泉”;
还有天下第一鸡,
卤制猪蹄和羊蹄;
留盆变蛋颤巍巍,
马乡狗肉不用吹;
这些都是畅销货,
响遍省内和国内!
汝南的特产名天下,
咱今天,先说天中麦草画。
麦草画,以豪华材料作基础,
点点滴滴下功夫:
传统、现代艺术相结合,
粘贴而成工序多。
家庭、宾馆好装饰,
美观大方又便宜。
工艺、变形和写意,
花色多样风格异。
麦草画,开发急,
百多品种六大系,
花鸟、动物和人物,
名画、佛教和山水。
2001年,值得来庆贺,
天中麦草画,
受到国家、省、市旅游部门来认可,
河南省,旅游局,指定为:
旅游产品定点生产的企业;
国家文化部,称号来授予:
“中国民间艺术一绝”享盛誉;
2002年,中国专利博览会上拿金奖,
2003年,中国市场知名品牌又打响;
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无异议,
《天中山牌》麦草画,注册国家工商局。
取得了,进出口自主经营权,
从此后,麦草画声誉天下传!
刚才说罢麦草画,
我再把,汝南小磨香油夸一夸:
小磨油以芝麻为原料,
单凭石磨来加工,
成品油,色透明,
瓶外观看呈枣红,
异香扑鼻味纯正,
闻闻叫你浑身轻!
史记载,汝南人元代开始就把芝麻种,
到明代,就有油坊在家中。
汝南人,不简单,
制做小磨油有经验。
方法是:炒、磨、顿,
成熟经验工作顺。
先把芝麻大锅炒,
再套上个小毛驴儿,
用石磨,磨成酱,
最后放在大锅里,
注入开水来搅匀,
轻轻一顿油自生。
小磨油,炸食品,
清香不腻真喜人,
自己制作把福受,
馈赠亲友上等品。
小磨油,说一段,
再说说,汝南鸡汁豆腐干。
豆腐干,呈五香,
鸡汁来煮高质量。
著名小吃是个宝,
除了凉拌可热炒。
营养丰富耐贮藏,
人人都想来品尝。
鸡汁豆腐干,
制作讲质量,
黄豆、母鸡为主料,
佐以的大茴、花椒、丁香、凉姜等适量,
加工制作工序多,
师傅要求挺严格:
先选料,再泡磨,
点浆、包坯来融合,
接着后挤、除酱气,
以上过程成毛坯;
之后放入加酱油、小磨油熬煮的母鸡汤,
再按配方加佐料,
或浸泡,或煨煮,
几经不同火候卤,
出锅后,晒晾至干始成品,
小菜佳品真宜人。
豆腐干,真不赖,
再说五香大头菜,
同志你别心不在,
它可是,汝南传统名酱菜!
腌制成的大头菜,
黑里透红真可爱,
咸甜可口又清脆,
切丝即食较实惠。
其制作方法是:
将鲜芥菜分层放缸内,
一层一层来洒水,
边洒水,边撒盐,
上多下少在其间,
每隔一天翻一次,
一周后,捞出晾至七成干,
盐水沥净加香料,
搅化成为酱红色。
放入酱水中浸泡,
没皱纹时再晾晒。
这样反复四五次,
晒干后,一层一层加佐料,
按实密封一个月,
开缸即食方便多。
大头菜,吃着香,
咱再把,风干兔肉来品尝。
汝南名吃不含糊,
传统野味美名扬。
它以野生兔为原料,
配以佐料20种,
利用地锅烧、熏、煨,
20多道工序来加工;
然后利用自然风,
数日风干即可用。
佐酒下饭上乘菜,
风味独特营养丰;
野外垂钓和旅行,
带上兔肉最盛行。
独特野味香可口,
余味久远又卫生。
你要常食该兔肉,
明目养颜效果丰;
滋阴壮阳好功效,
保你越活越年轻!
接二连三说特产,
再说汝南马蹄馓。
马蹄馓子制作精,
清油细面炸制成,
干吃焦酥而不腻,
条细色黄味醇正,
熬汤耐煮而不泡,
容易消化便食用。
汝南县,北宋时期有馓子,
清末年间很盛行,
馓子铺,遍城乡,
72店有美名。
至如今,制作方法已改进,
把子小,条子细,
颜色鲜,味道纯,
国内市场有声誉。
1996年,河南国际饭店面点大评选,
汝南县,马蹄馓子勇夺冠!
汝南的特产真不少,
我再说,汝南带稍豆腐脑。
凡是到过汝南的人,
都知道,汝南地方风味小吃带稍豆腐脑。
带稍豆腐脑,不同一般豆腐脑,
我把制作方法来介绍:
以优质黄豆为原料,
12个小时水中泡,
磨成细浆布过滤,
锅内熬开入缸内,
然后放入石膏粉,
搅拌均匀经过半小时。
稍子则更为讲究,
要把那,无筋无皮的肥瘦牛肉剁成泥,
加入酱、鸡蛋清,
味精、淀粉来拌匀,
汆成丸子樱桃大,
一锅高汤准备齐;
还有面筋、木耳和豆皮,
胡辣粉和鸡肉丝,
黄花菜、粉条加丸子,
倒入锅中一起煮,
淀粉打芡稠糊糊,
再放入味精等佐料,
一锅胡辣汤熬成了。
食用时,豆腐脑、胡辣汤各一半,
麻辣可口味道鲜;
美味无穷食不厌,
老幼皆宜尽开颜。
喝罢汝南豆腐脑,
我再把,蔡州五香牛肉来介绍。
五香牛肉色泽鲜,
气味浓香煮得烂,
入口不腻韧不挺,
美味佳肴负盛名。
制作工艺不保密,
秘方全在煮肉的老汤里。
先将生牛肉洗干净,
加盐和硝末揉浸入缸内;
待盐硝渗透肉质后,
再放入,用秘方香料经长期培制的“老汤”内,
文火慢浸来煮煨,
熟烂后捞出即可食。
你看那,不腥、不膻又不腻,
色泽朱红咸淡正适宜;
香烂爽口耐存放,
炎暑盛夏味如常。
吃罢牛肉你别走,
我请你,尝尝天中龙泉酒。
河南省,天中酒厂在汝南,
她把那,天中龙泉来生产。
选用上等高梁、小麦和玉米,
经粉碎、配料、蒸煮和加曲,
采用人工窑泥池,
60天,糖化发酵、蒸馏来分级;
长期恒低温窑贮,
经过滤,经调制,
无色透明醇香郁,
入口柔和耐回味。
1987年,巴黎获金奖,
独特风格受赞赏。
口喝龙泉晕乎乎,
咱再吃点涮牛肚。
涮牛肚,汝南传统小吃出了名,
独特风味深受人们来欢迎。
二百年前就创制,
几经改良至今醇香飘万里。
涮牛肚,味道鲜,
要说配料不简单:
主要用料有牛肚,
或浸、或煨或是煮,
干豆角,或竹签,
鸡汤、大料和肉片,
几十个配料在一起,
将牛肚切片制成半成品,
然后用竹签串肚片,
放进火锅里边涮,
再往调制的佐料里边蘸,
喷香可口肥不腻,
老少皆宜食不厌。
汝南好,好汝南,
汝南的特产说不完。
听罢今天说特产,
我劝朋友来汝南,
各种小吃摆上桌,
再请你,尝尝天中好龙泉。
临行送你麦草画,
再送几斤豆腐干;
捎上五香酱牛肉,
再带几斤马蹄馓。
小磨香油掂几斤,
也让家人尝尝鲜。
我保证:家人吃了都说好,
说不定,明天就会来汝南!
【数来宝】《汝南好》系列之四《梁祝文化》
2013.11.1
千古绝唱出中原,
梁祝故里在汝南,
西晋时期出梁祝,
文化瑰宝多灿烂。
梁祝故里在汝南,
不载史志凭口传。
乡民口悬无字书,
欲知根底到民间。
梁祝故事影响大,
绵绵千载广颂传。
劳动人民爱追求,
崇高爱情成美谈。
在汝南,县境内,
尤其是在马乡镇,
祝英台,梁山伯,
流传着,很多故事和传说。
上至八十白发翁,
下至十岁小孩童,
几乎都能说梁祝,
说唱一段梁祝的故事很轻松。
这在邻近各市县,
这种文化现象极罕见,
为什么,汝南会出现这种梁祝文化的现象?
民俗学家说,民间传说的时空穿透力很强,
而梁祝,坚贞爱情又被人们所景仰,
梁祝故事得以一代又一代人来传唱。
叫同志,听我说,
介绍一下搜集到的梁祝故事和传说:
沈疙瘩,老艺人,
说起曹桥结拜很认真。
那曹桥,地处汝南至正阳的官路西侧八里遥,
全村的人都姓曹。
村南头,有一小河长流水,
村人们,集资修了一座桥,
过往的行人方便了,
人们取名叫曹桥。
曹桥的南边八里远,
有一座土山红罗山,
山上书院风景宜,
求功名的学子来云集,
山伯、英台来读书,
正巧曹桥来相遇,
二人一见就倾心,
撮土为香拜兄弟。
这就是,有名的,
曹桥结拜的好故事。
85岁老人岳艺堂,
讲起英台更形象。
北马乡,村北头,
建了山伯英台墓,
古时就有白衣阁,
“白衣菩萨”供奉着,
英台化身成菩萨,
几千年来好传说。
说原来,马文才强娶英台时,
英台要求三件事:
一是头顶麻冠穿重孝,
二是到梁山伯墓前要祭拜,
第三件事到了墓前就明白。
花轿走到乡村头,
忽然一阵旋风来,
英台掀开轿帘看,
见到了,梁山伯墓就下拜,
她叫道:一拜二拜再三拜,
有情有义墓门开,
无情无义马家抬。
一时哭得天地动,
电闪雷鸣墓打开。
英台扑身进墓里,
大墓合,墓中飞出两蝴蝶,
一只黄,一只白,
人们说,黄蝴蝶是梁山伯,
白蝴蝶是祝英台。
由于英台身穿孝,
死后变成白蝴蝶,
人们被她的执着追求所感动,
认为只有天上的菩萨才配拥有这份情。
人们就为祝英台修了一座白衣阁,
才把这,化身白衣菩萨的英台来供奉。
还据说,白衣阁里有娃娃山,
吸引男女众青年,
白衣阁里拴娃娃,
以求生子乐无边。
马乡95岁老人庞士秀,
时常爱讲古时候:
附近的穷人办喜事,
因为穷,家里没有碗、筷和盘子,
就。
在马乡,我们搜到那,梁祝墓前去烧纸,
梁、祝就会发慈悲,
为人们,送上碗、筷和盘子;
用完了,人们主动去送还,
下次再求更灵验。
梁祝的民俗、戏曲、民歌非常多,
梁祝文化现象很独特。
在马乡,梁祝文化影响大,
几乎每人都能传唱梁祝曲艺、戏剧和民歌。
民间戏剧好演员,
全段唱出《红罗山》,
足可见,梁祝故事历千年,
家喻户晓入心间集民俗、民歌和戏曲,
听我一一对您提:
68岁的李新平,
说起梁祝来真情。
他说是,在马乡的梁祝墓周围,
古往今来就有蝴蝶飞,
颜色有,白的、黄的、花的。
群众把,白蝴蝶称为祝英台,
黄蝴蝶称为梁山伯,
花蝴蝶看作马文才。
你看那,白的、黄的相互追逐多缠绵,
那花的,总是离他们一丈远。
52岁的熊应国,
认认真真跟我说:
有一婚俗传古今,
祝、马两姓不通婚,
因为两家前世结了仇,
马文才和祝英台的事情记心头。
85岁老人李桂枝,
说起梁祝情更痴:
因为是,七月十五这一日,
祝英台,为山伯而死真是屈。
为纪念,人们这天都送灯,
千百年来不变更,
人们送灯烧纸钱,
意思是,请他们回家吃顿饭。
马乡人,陈丙文,
说起梁祝就动心:
梁祝幕,两边分,
中间的官道不断人,
传说官道如果三天不走人,
两个坟,就会长到一块变为一个坟。
虽说传说较过分,
足可见,梁祝爱情深又深。
各位同志别着急,
下面听我说戏曲。
据调查,在马乡,
梁祝戏曲流传广,
有曲剧、豫剧、丝弦道,
坠子、鼓儿词、花鼓调,
还有那,二夹弦,
很多民间艺人不简单。
75岁的艺人叫唐巧,
85岁的张咣当;
88岁的梁光腿,
都可整段去传唱;
75岁的沈疙瘩,
表演起来众人夸。
剧目有,《祝九红,要嫁妆》,
坠子书,《梁山伯下山》找新娘,
花鼓戏,《十八里相送》传真情,
千百年来受欢迎。
梁祝剧目多又多,
最著名的《梁山伯》,
《攻书》、《送友》,《西窗会》,
还有河南曲子《梁山伯上学》;
《东楼会》、把线牵,
还有《梁祝》二夹弦;
《讨药引》,你要看,
还有戏曲《红罗山》。
梁祝民歌多又多,
听我一一对您说:
“日头出来紫霭霭,
一对学生下山来。
前头走的是梁山伯,
小姐名叫祝英台。
三月春风草上摇,
蜜蜂采花闹嚷嚷。
谁要能逮住鸳鸯鸟,
我赏你,酒一瓶,肉一方。
满堂学生哈哈笑,
各抱顽石砸鸳鸯。
唯有英台气功小,
搬不动顽石脸无光。
满堂学生哈哈笑,
都笑英台是女娘。
笑得英台红了脸,
羞羞惭惭回书房。
出言我把梁兄叫,
你送九弟我回家乡。”
“走一山来又一山,
山山里头好竹竿。
高的砍了卖钱去,
短的砍了掉竹帘。
走一沟来又一沟,
沟沟里头好石榴。
有心摘给梁哥吃,
吃着甜来再来偷。
走一河来又一河,
河河里头好白鹅。
头里公鹅哼啊叫,
后头雌鹅叫哥哥。
走一洼,又一洼,
洼洼里头好庄稼。
高的是秫秫,矮的是芝麻。
不高不矮是棉花,
棉花里头带西瓜。
按个籽来发个芽,
拖个秧来就开花。”
自古至今千百年,
一句俗语一直在流传:
梁山伯、祝英台,
埋在马乡路两沿。
多年来,吉林、北京和甘肃,
四川、广州和江苏,
不断有人到马乡,
凭吊梁祝寄情思。
梁祝故事传天下,
梁祝文化影响大,
人民群众爱梁祝,
推崇备至成文化。
我坚信,随着研究的深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
千古绝唱更响亮,
更加迷人有魅力。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