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1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1088(李焕青)
发布时间:2021/7/19  阅读次数:300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1088(李焕青)

2021719日)

(中牟县荟萃路小学 李焕青 生活随笔专辑 10

  

爷爷的模糊记忆

奶奶的模糊记忆

我和她那段时光

生活的滋味

串起的油条,难忘的记忆

说说“代沟”

久久玉米情

爱在细微处

想起了你

我的散步之旅——美丽之旅

  

爷爷的模糊记忆

爷爷去世很早,当时我好像是在上小学,我对爷爷的记忆是模糊的。我的爷爷弟兄四个,爷爷排行老三。轮到我的父亲只有父亲一个男孩,到了我们这一代,母亲一连生了三个女孩儿。要知道在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严重,加上父亲又时唯一的男孩,所以从我记事起,就觉得母亲和爷爷奶奶的关系不好。

在农村,家里如果只有一个男孩,生产队里就不批新的宅基地。因此我们一家几口和爷爷奶奶住在一个院子里。虽然在同一个屋檐下,可是不在同一个锅里吃饭,我也是偶尔去他们的房间转转。

爷爷懂些医术,特别是在小孩皮肤上出现的包啊、疹啊尤其在行。至于爷爷是不是赤脚医生,我还真不清楚。反正爷爷爱收集一些中草药,家里经常放有地黄根,白茅根等。有时正在吃饭,就有妇女抱着孩子来家里让爷爷看看,爷爷就放下碗筷,赶紧给孩子瞧病。记得爷爷嘴里总说着“表表”,当时我并不知道“表”的含义。现在回想,其实就是用药性拔出毒液。因为小孩子年龄小,爷爷用的都是草药,对孩子没有一点伤害。有时候家长抱来孩子,爷爷看看没事,不用用药,也是虚惊一场,但大人听后就放心地走了。

听父亲说,本家的一位哥哥,其实他与父亲年龄相仿,只不过辈分低,我们叫他哥。他母亲生了几个孩子,但都因为后天得病而夭折,所以他成了母亲唯一的孩子。但他长到七岁时,身上也长满了风疹,还发着烧。那时家庭条件不好,没有能力去医院治疗。眼看就危在旦夕,最后还是爷爷用尽了所有的偏方,才救了他的命。他的母亲感谢爷爷,送来一些吃东西,但爷爷知道他家困难,又没有父亲,送来的东西都退回了他家。

一到秋末,农村没有了农活,爷爷还是一刻闲不住,爷爷总是背着抓钩到茅草地里刨茅根。有时刨了一晌,到了中午才回家。爷爷就把刨来的毛根去掉上面的鳞片,洗干净后晾晒在院子里。我放学回来,看到白花花的茅根,就趁爷爷不备偷偷地揪出几根,放在嘴里嚼,一股丝丝凉凉的汁水渗在嘴里,像削了冰棍一样。有时正在吃茅根,看到了爷爷,我就赶紧背在身后。心里想着爷爷肯定会嚷我,可是爷爷总是笑着说,你吃了茅根,你知道毛根的药用价值吗?爷爷说,茅根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它是凉性的,可不能多吃。爷爷还拿出他的中药书让我看,我还是第一次看医学的书,原来茅根还是中药材,我从爷爷那儿还看了不少中药图片。从此,我知道了爷爷一直在看书,他的医学知识都是从书上研究来的。

爷爷爱喝点小酒,村西头的老王是他的挚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提着酒到我们家来,他一来,爷爷就让奶奶做些好吃的。其实在那个年代,无非是炒个鸡蛋,炸个花生米。此时的我和姐姐,闻到了炒鸡蛋的香味儿,勾起了肚里的馋虫。姐姐总让我去偷偷地窥视爷爷的厨房。爷爷看到了我,就让我到厨房里,用一个小碗铲子一些菜,让我端回我们的厨房。我们就高兴地吃起来。

其实先在想想,爷爷还是挺爱我们的,在他的心里从来都没有真正地嫌弃我们几个女孩,只不过是母亲的猜测罢了。

因为我的年龄小,对爷爷的记忆也只是支离破碎,但这些记忆永远捞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

  

奶奶的模糊记忆

岁月悠悠,时光如水,奶奶离去距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了。那时我只有十来岁,对奶奶的记忆可以说是模糊的、支离破碎的。

爷爷弟兄四个,他排行老三,本家的都成爷爷为三爷,奶奶自然是三奶。奶奶高高的个子,挺直的腰板。虽然她生在旧社会,裹着一双小脚,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做事,家里家外打理的井井有条,街坊邻居都夸她能干。

在那个年代,人们穿衣服、鞋子都要用手做。奶奶很能干,不光做全家人的衣服鞋子,就连本家的缝缝补补的活也落到奶奶身上。因为大奶去世的很早,大爷自己照顾留下的五个孩子,虽然吃饭倒是可以迁就些,可是孩子们衣服破了、鞋子烂了,对于一个大老爷们来说可不是能做的事。奶奶看到这儿,将就主动承担起给大爷孩子做衣服鞋子的任务。

那时,虽然我们和奶奶不在一个锅里吃饭,但是同住一个屋檐下。每天晚上,奶奶点亮油灯,在昏黄的灯光下,奶奶纳鞋底、做鞋帮、上鞋子。有时为了让孩子们尽快穿上棉鞋,一夜赶做一双鞋子,一直会做到五更的鸡叫。为此,大爷的几个孩子对奶奶格外亲近,有事没事都到我们家来,奶奶有什么好吃的也会分给他们品尝。

轮到大爷的孙子孙女,也许形成了习惯,奶奶总是过问他们的穿戴问题。给这个帮忙做双鞋,给那个抽空做件衣服。孙女们有什么不会的针线活都喜欢向奶奶求教,他们都亲切地叫三奶。赶个集呀、会呀都忘不了给三奶捎些吃的东西,无非是一些鸡蛋糕之类的。

时间长了,母亲就有些意见,以为奶奶疏远了我们,对“西头的”那么好(大爷一家在村西头住,母亲称之为西头的),毕竟我们才是奶奶的亲人啊!其实现在想想奶奶也没有错,她只是觉得孩子们可怜,做到了一位婶婶、三奶应该做的事。

奶奶的手很巧,农村的小孩子,从出生到两三岁期间,冬天都要穿老虎头鞋。老虎头鞋做工复杂,不光是裁鞋样,还要剪出老虎图案。老虎头上的图案还要用彩线一针针地绣出来,这些针线活对奶奶来说都不在话下。谁家新添了丁,都会找奶奶学做老虎鞋,奶奶总是热心帮忙,一针一线、一招一式教得特别认真仔细。有时别人把没做好的老虎鞋拉我家了,奶奶就抽空做了出来,把鞋子送到人家家里。因为这没少有人到我家谢好奶奶(感谢人家帮忙送些食物啥的)。

奶奶不光针线活好,她做饭也是一把好手。因为母亲误会奶奶,为了减少矛盾,我们就分开锅吃饭。

犹记得那时人们的生活窘迫、拮据,吃的粗茶淡饭,没啥油水,孩子总是饿得快。每天中午放学一回到家,我就会偷偷溜进奶奶的厨房,奶奶就会给我盛上一碗做好的面条。那碗面条是用高粱、大豆面做的,色泽发红还略带青色。面里还有香香咸咸的葱花和绿莹莹的根淡菜(夏季的一种青菜)。我的肚子咕咕乱叫,看到热腾腾的汤面,足以让我垂涎三尺。我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奶奶笑着说:“这孩子,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奶奶在世期间,这句话我听了许多遍,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母亲也谅解了奶奶,冰释前嫌,可是奶奶已经走了。

奶奶去世这么多年,我对奶奶奶的模糊记忆,成为埋藏在心底永恒的记忆,它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散,反而愈发清晰闪烁。鲜花会凋落,绿叶会腐烂,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关爱不会断,它将永远传承下去。

  

我和她那段时光

近段,由于天气冷,中午时间又短,工作繁忙的时候,我总是在学校附近解决午饭,然后就直接回学校办公。

那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一个陌生的电话打来,因为自己的职业的原因,担心是学生家长的电话,所以陌生的电话我一定接的,为此接过不少的推销电话,也给自己带来不少烦恼。这次我接通了电话,对方却让我猜名字,我顿时一头迷雾。直到对方说我是小琴啊,我猛地回想起她——我的好朋友,确切说是发小。

小琴和我年龄相仿,虽说没有同过班,但我们却是极其要好的朋友,可以说无话不谈。

小时候生活比较拮据,为了增加家庭收入,那时家里都喂一些牲畜,我们自然也不能吃闲饭。我一放学,就去找小琴,我们就一块去地里割草,割回一篮草,家长也不再数落我们,似乎有了玩的资格。

吃过晚饭,帮着家长做一些刷碗之类简单家务后,而后就是我们的快乐时间。

犹记得那时几乎没有什么娱乐设施,但是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般都是利用一些天然的娱乐工具。我总是去找小琴,我们就到村子的中央的空地,空地上还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树下已聚集了不少聊天的老者,也有像我们大小的孩子。叽叽喳喳,闹闹嚷嚷,我们聚在一起,开始了我们的游戏。

我们做的最多的游戏就是,相互背着仰望天空,在浩瀚的夜空数着星星。有时月光皎洁,星影稀疏,我们的目光不由得集中那独霸夜空的月亮上。

月亮似大圆盘高高挂在天上,凝视着月亮,可以清晰地看到形似嫦娥、玉兔的影子,似乎还有后羿在砍树,老者讲述的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顿时在脑海中浮现。

月光透过树叶向大地投下斑斑光晕,一阵微风吹来,地上的斑驳也随之晃动,无知的小孩儿还会用脚去踩它们,可斑驳总是从他们的脚下溜到别处,似乎与他们捉迷藏。

背的累了,我们就开始捉迷藏。那时候,各家做饭都是烧柴草,门前都堆着玉米杆,这就为我们躲藏提供了天然的场所。我们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藏。小琴输了,我们让她先藏。我们闭上眼睛,等听到说开始的时候,我们到处寻找,四周门前的玉米杆让我们翻个遍,最后找到时,看吧,小琴的头上、身上都沾满了玉米的枯叶和灰尘,我们都笑得前俯后仰。她总是笑着拍拍身上的土,摘下头上的玉米叶,就又开始了游戏,好像她就是逗我们开心似的。

夜深了,树下聊天的人们陆续回家了,我们玩得兴致正浓,在家人的接二连三呼喊声中,才恋恋不舍地向家的方向走去。

后来,人们的生活富裕了,村子上有不少的人家买了电视,小琴家就是其中的一户。

我家兄妹多,上学花费大,加上母亲是个会过日子的人,我们总是央求母亲买一台电视,但是母亲总是说,电视有什么用?影响学习,所以一到星期天或家假日,我经常去小琴看电视。

小琴很热心,每次我去看电视,她总是拿出自家晾晒的瓜子让我吃。我们嗑着瓜子,看着当时最流行的电视剧《边卡》,谈论着剧情,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虽然生活简单,但简单得让人觉得是那么开心、幸福。

小琴初中没有毕业,就去乡里的纺纱厂上了班,我也到郑州上了学,当时没有任何通讯工具,我们之间的联系就少了。但是在寒暑假,我们还会聚在一起,想互诉说自己的心声,她说工作中的新鲜事,我说学校的同学和老师。虽然互不相干,却说得洋洋洒洒,听得津津有味。

再后来,我师范毕业上了班,小琴也结婚了,一家人到郑州做干菜生意,我们就再也没有往来。

一晃二十多年了,没想到今天竞接到她的电话,真是令我意想不到。我怀着激动地心情下了楼,远远地看到传达室门口站着一名女士,她就是小琴。

我们俩一见面,激动之情无言于表,我领着她回到办公室,开始了久违的谈心。

小琴说她已经把生意从郑州搬回了万邦,我们的距离近了,交通、通信又如此便利,以后可以经常找她玩了。

我们畅谈了很久,当然涉及最多的话题还是记忆中的时光、时光里的那些事……

  

生活的滋味

转眼,我也是奔五的人了,可以说我已经度过了前半生。回顾我的前半生,真是如人所说,生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生活就像一出戏,它是演不完,到不尽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尝试着酸甜苦辣。只有经历了这些,我们的生活才有滋有味啊!

作为教师,工作中一切怕就是直接调味着、影响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来吧!

犹记得刚上班时,从一名师范生变成一名老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学校接受教书育人的知识也从纸上谈兵变成了现实。而当真正地走上讲台时,又觉得有时那么力不从心,甚至怀疑在师范学到的那些教育教学理论。

刚任教时,学校给我分的是二年级的课并担班主任,领导的意思是二年级的纪律比较好管,毕竟比一年级的大一岁。刚开始我并没有给孩子们规定班级额纪律。对学生就像朋友,没有教师学生之间隔阂,孩子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以至于最后有些学生目无纪律,自己不学还影响一圈的学生。一节课下来,光批评学生了,该讲的知识却不能讲完,只能下课拖堂。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本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短,,下课的铃声一响,他们的心早已飞出了窗外,可以想像拖堂的效果是何等的差。

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是不选错了职业,是不是不适合当老师,一时间陷入苦恼不能自拔。

后来,我就求助于学校的老教师,多听老教师的课,看他们是如何管理课堂。原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二年级的学生小,虽然他们比一年级纪律上好的多,但毕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你必须要给他们制定班级纪律,告诉他们那些事情能做,那些事情不能做。做了上可不能做的事情就要收到一定惩罚。这样,你上课的时候孩子们有所约束,课程进度就会按时完成,不至于拖堂让学生更厌烦。

我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在班上制定班规班纪,奖惩分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效果确实不错。孩子们听话了,下课和我无话不谈,课堂上认真听讲,教学任务总是按计划完成。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又不断的学习、积累,慢慢的我的教学经验丰富了,教学管理得法了,这方面的烦恼少了,我的心情好了,自然看什么都顺眼了,生活就充满了甜与乐。

不过,我们教师除了与学生的相处,还有同事之间的相处。办公室就像我们的家,它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态度,因此,我们需演多种角色,有时要坦诚相待,有时也需要善意的谎言,甚至还要装糊涂,以此换来和睦的同事关系,毕竟和睦的相处关系也成了我们生活的调剂品。

晋级是教师工作中的大事,教师在晋级的道路上也不会一帆风顺,也会有各种各样烦恼事,但我们如果正确看待了,就会觉得进不上也没什么,下次多努力,从而变烦恼成工作中的动力。

有人把生活形容成花,那么她一定不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也不是纤尘不染玉兰花,它应该是一朵玫瑰花。你在欣赏它美丽的外表,陶醉在它的芳香时,因为玫瑰有花也有刺,你不小心的同时就会扎到你的手,这,正是生活的滋味。

其实,生活就是株玫瑰,花与刺总是同时并存着,生活中有痛苦,有欢乐,有坦途,有坎坷,甚至痛苦会比欢乐多,不过只要你经历了,你就会成长,你成长了,才会发现,生活中依旧欢乐的世界、花的海洋!

  

串起的油条,难忘的记忆

又到了农历的六月,又到了走亲戚时节。六月走亲戚我们这儿的习俗,俗称 “瞧麦罢”。为什么在农历六月走亲戚,据说每年的六月,收完了小麦,经过了芒种节气,玉米、大豆、红薯等也陆续种好,家里粮食多了,生活宽裕了,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利用农闲,相互走动看望,诉说心声,送去心意;你来我往,乐趣其中,实在是不失一件美差。这习俗在我们延续了许多年。

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和现在真是天壤之别。但是走亲戚,也不能两手空空,同样少不了礼物,招待亲戚同样备些肉菜之类。走亲戚、招待亲戚,就是我们孩子高兴地时候,又可以吃好吃的,又可以解馋了。到了饭点,如果闻到一阵阵油炸的香味,就相互猜测,肯定是谁家又来客了。如果是从自己家飘来的香味,那个高兴劲崩提啦,便撒欢似的往家跑。

说道礼物,油条占了上风。一进入六月,村上那些有炸油条手艺人可忙坏了,我们称他们“老师儿”。一大早,人们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人提着面粉、一瓦罐油,还要备些食用盐、碱面、食用白矾什么的。小孩儿却在旁边玩耍。轮到炸哪家的油条,大人就帮忙和面,做些体力活。“老师儿”在案板上搓面,一会儿把面切成长条,在案板上两条重叠在一起,用筷子顺着油条的长往下一按,两手两头一捏,随手丢入油锅,另一个帮手用长长的筷子,马上翻转油条,细长的油条迅速膨胀起来,一会大锅里就下去好些油条,掌筷人忙的不亦乐乎。油条炸制成金黄后,就用大笊篱捞出来控油,这时,小孩就会凑到跟前儿,眼巴巴的看着,大人就说,太热晾一会儿,孩子们却迟迟不肯离开。这时大人就会选些形状不好的油条递给孩子,孩子们拿着油条蹦跳着一边玩耍去了。

油条炸完了,在它们不太热的时候,大人就拿来事先准备好的柳条,有的准备的是杨条。把柳条或杨条的粗头削得尖尖的,叶子从粗的那端开始撸掉,细端的叶子留下来,约有一大拃长,起到装饰的作用,当然这一切工作都要事先做好。只见“老师儿”麻利地把油条串起来,一串串多少听从主家的意见。一般一串穿九个,穿完挽成一个圈别在一起。一串一串的油条提回家后,就在屋里的通风处架起一根横木,把油条晾在横木上,串与串之间留有一些空隙,防止发霉长毛。

第二天,就开始走亲戚了,人们就会从横木上取下五串油条,用绳子系在一起。如果亲戚近,就带着孩子拎着油条出发了。如果路途较远,就会千方百计地借来自行车,孩子坐在横梁上,把油条挂在车把上,就优哉游哉的启程了。

六月初六这天,我们邻村有大会,据说是多年的古会。我们村在邻村的亲戚很多,走亲戚都是结伴而行。我记得那次没有大人跟着,走到半道上,突然想要相互尝尝各家油条的味道,我们就在油条的最里面的那串,从中间小心地撤下一枝,你吃我的一口,我吃你的一口。感觉的油条虽然是凉的,可还是那么软,那么香,在嘴里嚼来嚼去,怎么都舍不得咽下。

油条在亲戚之间来来回回,你提给我提给你。直到亲戚走完了,油条也变硬了,人们把剩下的油条还挂在横木上。中午从地里干活回来,真是又累又饿,先拽枝油条垫吧垫吧。这时的油条咬上一口,会留下一条白印,慢慢变成很多条白印,吃到嘴里咸香劲道,回味无穷。

由于六月气温特别高,油条变得越来越干,人们又想出了新吃法。 那时队里的小菜园,早已分到各家各户。菜园里种的最多的是韭菜,割上两把韭菜,择洗干净后切碎。这时,拿来又干又硬的油条,在案板上切得碎碎的,和韭菜拌在一起,放入香油、花椒面等调料,饺子馅就做好了,闻一闻,香气扑鼻。做好的饺子,夹一个放在嘴里,韭菜的清香加上油条丝的松软,真能与猪肉饺子相媲美。

现在,现在大街超市里卖什么的都有,奶制品、新鲜的水果、营养品、饮料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生活水平高了,走亲戚的礼物选择也多了,油条也不再是走亲戚的礼物了。偶尔在买早餐的时候,我也会买上几根油条,但总感觉油油的,就是吃不出当年的那种味道。

  

说说“代沟”

中国有句老话: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主要是指家庭的矛盾,特别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于是“代沟”就悄然形成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习惯,各有各的思维方式。“代沟”如同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把不同时代的人截然分开,使他们难以彼此理解,难以和睦沟通释怀。

在年轻人看来,老一辈人总喜欢用旧眼光、旧观念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无法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老一辈的眼里,年轻一代的喜好、观点、就业观念都不是不可思议,脱离现实。甚至穿着打扮、饮食习惯家长都是难以理解,认为孩子只会享乐。年轻人呢,脑子灵活,喜欢并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总是觉得老一辈人的思想陈旧,能接受老一辈的教育观点也纯属被迫。

说了这么多,我觉得越来越多的观点指向我们家。我家是一个大家庭,祖孙三代有六口人,可以说这样的家庭现在确实不多,并且三代同住一起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代沟”引起的种种矛盾在我家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先来介绍一下我们家的成员,婆婆和公公都是出生在四十年代,今年都步入了古稀之年。我和老公都是七十年代,也渐渐年过半百。儿子是九零后,女儿是零零后。

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想不出矛盾都难。就说饮食上,公婆是经过饥饿年代的人,他们觉得现在的生活如此的优越,有吃有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他们对吃穿的要求不高。我虽然经历过吃窝窝的年代,可是与他们相比,对生活的要求略有提高。特别是我们这代人可以说是上有老下有小,无形中加大了生活、工作的压力,有时也想享受放松一下。

每天中午下班,孩子们都不回家,家中吃饭的只有我和公婆三人。一晌的繁忙工作,累得我话都不想说,加上早上上班匆忙,早饭也都是应付几口,不管是从身体的原因或者从营养的角度来看,中午的饭可以说非常的关键。可是公婆他们就不这么认为,也许是没有孩子吃饭的原因,认为只要是饭就行,用他们的话说“饥不择食,填坑不用好土”。

如此说,婆婆做的午饭一般都不丰盛,除了熬一锅粥,馒头是从馍店进的(婆婆开了小卖店买馒头),菜就是对付的,有时是晚上的剩菜,有时也抄一些新菜,但是总是把剩菜倒进去,颜色上有鲜绿有暗黄,让人看了没有食欲。我不知一次说,剩菜不能多吃,对身体健康不利,可是他们说剩菜里有油有盐的,辛苦做出来的,过去还吃过蒲根和观音土呢!再说家里也没有喂些牲畜,扔了着实可惜。我不想与老人较真,慢慢的我就不再发表意见了,也接受了他们的观点。

年龄大的老人饮食比较清淡,老年人的牙口不好,做菜总是炒得很烂,就像煮菜一样。婆婆总是说公公不喜欢吃肉,因此多数是青菜之类。以前女儿跟着上学时,每天中午也回老院吃饭,她给奶奶做的饭起个名字“和尚饭”。也许孩子都喜欢吃肉,对与青菜实在是不感兴趣的,好在女儿听话,炒个鸡蛋就能满足。后来,我总是在上班的路上顺便买些肉拿回老院,让婆婆炒着吃。婆婆炒菜烂没有嚼头,因为尊重老年人身体情况,这点我们只能“忍气吞声”了。

公婆对穿戴要求不高,虽然公公是退休教师,在外貌打扮上根本看不出来曾经是工作过的,很像农村的老大爷。我们一说给他买衣服,他就说自己有衣服穿,别狂花钱,我们极力买回去也都成了“压箱底儿”。其实在他们这代人眼里,过日子就要勤俭持家。生活朴素、勤俭节约是他们一贯的生活作风。

有时想想,我们与老年人之间确实存在“代沟”,但我觉得年轻人也应该拿出姿态,试着接受适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就会平和或减少家庭矛盾,这关系着家庭的和睦,也关系着老人的身心健康。

  

久久玉米情

每次逛街,特别是到中牟大厦附近,总会听到卖玉米的吆喝声“热玉米,黏玉米、香玉米”,并且闻到一股股熟玉米的香气。看到冒着热气,散发香味的玉米,我有时会忍不住买上一棒解解馋。现在的熟玉米可不便宜,一棒就要三块钱。想想以前家里种植大块的玉米,那时候想吃多少吃多少,过瘾得很。

玉米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在农村是常见的农作物。虽说它的价格赶不上花生大豆,可是它的产量高,所以农户种植的很多。

我家有十几亩地,那些贫瘠的坡地都种上了花生、芝麻,而两大块水浇地通常要割罢麦子种玉米。玉米虽然产量高,可是它耐旱能力差,要经常浇水,因此要选平展的地形,保墒的的土质才行。

为了多一份收成,农村种地多数是种两茬。一茬庄稼割了再种另一茬,或者割第一茬前把种子种在地里。这样一块土地收获两次,收入比种一茬划算得多。

夏季的芒种时节,正是农民繁忙的时候。天不亮,布谷鸟就在树上歌唱,“布谷布谷,割麦插禾”,它用自己的歌喉频繁催促人们赶紧收割,尽快播种。

人们其实已经早早地起床,收拾着去地里劳作的工具,作为农民,他们很明白农谚中说的“春争日夏争时,庄稼宜早不宜迟”的道理。

那时的小麦采取的是人工收割,在收割前,人们就用玉米播种器,把玉米种在麦田中。等到割麦子时,玉米已经长出了几片叶子,只不过玉米在麦田里缺少风和阳光,因此小苗长得很弱。

人们把小麦割去,剩下很短的麦茬。没有小麦的遮挡,玉米苗尽情地舒展筋骨,享受到透彻的阳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润,还有夏风的抚慰,玉米疯一般的地长起来。

为了让玉米长得更茂盛,人们用锄头给玉米松土的同时把麦茬锄掉,锄掉的麦茬也不用清理,留在地里,交上几次透水,用不了多久,麦茬就呕烂成肥了。

自从种上了玉米,也种上了孩子们的希望,我们就时刻盼望着吃玉米棒。

盼望着,盼望着,玉米长到了成人的齐腰高了。这时人们就买来化肥,给玉米追肥了,小孩子也跟着大人到地里帮忙。大人锄坑孩子放化肥,只看到大人在走动,玉米叶在来回晃动,玉米田淹没了小孩的身影。

虽然天气酷热,孩子们满头大汗,汗水也浸透了衣衫。遭受着炎热,嗅着化肥的刺鼻的气味,可是孩子们干的很欢,从不叫苦。因为他们心里有希望——希望玉米赶快结玉米棒,赶快吃上香甜可口的嫩玉米。想到这儿,孩子么仿佛看到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玉米,还闻到了玉米的香甜味。

阳历的七月份,玉米头上就长出了天缨,叶杆叉间便拱出小玉米,只不过没有籽粒,只是绿色皮包着玉米芯。要不了多久,小玉米变得越来越粗,越来越长,斜立于叶杆之间。渐渐从皮里长出一簇簇红绿相间缨线,就像一位时髦的女郎,顶着一头抛光打蜡的美发一般。

不到暑假开学,玉米缨从红绿相间就变成了褐色,而后外面的缨就干了,这时玉米棒就可以吃了。在挑选玉米时,通常用手掐玉米棒外面露出的籽粒,如果太硬就老了,如果一掐有韧劲儿、有白痕,就可以掰掉食用。

母亲掰回玉米,把玉米外几片皮剥下去,然后留着最里层的玉米皮。把带皮玉米放入地锅,加入足够的水。用大火煮制,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玉米特有的气味——浓香中还夹杂着丝丝甜味儿。大约煮至二十分钟,香喷喷的玉米就可以出锅了。

母亲把玉米捞出来,放在馍筐里,端到院子里的方桌上。一家人围坐在桌旁,拿上一棒,剥去玉米皮,大口啃起来,感觉刚出锅的玉米热热的、嫩嫩的、香香的、汁水是甜甜的,好吃至极。这一锅煮玉米就是一家人的主食。

现在,玉米的品种越来越多,有甜玉米、香玉米、黏玉米等。但我还是热衷于吃以前的老玉米,这是永久无法改变的,因为那是久酿的玉米情。

  

爱在细微处

总有一个人像我们的脊梁一样支撑着我们,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永远感动,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孟郊的《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字字句句倾诉母爱之魅力,字里行间流露着母子之间那割舍不断的爱与亲情。

每当我听到学生吟诵这首诗时,我不禁想起婆婆与老公的历历往事。

老公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也是所谓的独生子女,七几年的独生子女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家人对他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婆婆没少在我面前说起老公小时候的事。

在老公小的时候,身体瘦弱,三天两头往医院跑。那时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婆婆就拉着架子车拉他去医院,为了节省住院费,婆婆一天往返几趟医院。

那时生活条件不好,婆婆为了让儿子有充足的营养,家里养了几只鸡,婆婆把每天鸡蛋收集起来,保证儿子每天吃上一个鸡蛋。逢年过节,客人提的好吃的东西也总是给儿子留着。

一次,家里偶然来了客人,带来一包鸡蛋糕,在过去鸡蛋糕可是好东西,可是那时老公正在外面上学,婆婆就把鸡蛋糕放到柜子里。等到老公回来时,婆婆就赶紧拿出来,结果由于时间长了,鸡蛋糕竞长了毛。

印象最深的老公上高中时,由于练习体育的方法不当,肋骨上挤压一个大包,医生让住院做手术。婆婆就在医院守护着他,端屎倒尿,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婆婆不会骑车,每天来来回回步行七八里路,从家里做好可口的饭菜,用饭盒带到医院。

最早,我们刚结婚时,老公在乡政府工作,经常包村下乡。因为工作的性质问题,要结识形形色色的人,难免要应酬喝酒啥的。婆婆担心他的身体,每天早上一出门,婆婆就叮嘱中午别喝酒。那时还没有电话,有时老公办事到很晚,我总是让婆婆先睡觉,让我自己等,可是婆婆总是不放心,经常是等到开大门的响声,就赶紧问一声,老公答应了才安心睡觉。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家里装了电话,老公买了手机。婆婆与老公联系方便了。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婆婆总是催我我给老公拨通电话,好像害怕过了饭点似的。婆婆在电话里交代老公少喝酒,回来时注意安全。有时我觉得婆婆多事,就对婆婆说:“你净操心,一个电话能解决问题吗?”婆婆却不以为然地说:“多说他不好点儿。”好像打个电话交代一下才放心。就这样,婆婆心里时时牵挂着儿子,正是有这份牵挂,婆婆一直坚持着,周而复始。

几年前,我们搬到了新县城,我只有中午回老院吃饭,饭桌上还是老话题打电话。老公只有星期天才回老院,婆婆一见到老公,就开始说,以后年龄大了,注意身体了,就要少喝。老公总是点点头,其实他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喝酒上也有了节制。

婆婆对儿子的爱,体现在生活的琐事中,爱在细微处。她平凡中映射出伟大,这就是母爱的独特之处。

没错,世界上最甜美的字眼是母亲、最好的呼唤是妈妈、最真挚无私的爱,就是母爱!

母爱是一种天性,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成分,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至真至纯的爱。每一位母亲都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着或诠释着这种爱。

我们作为子女,沐浴着母爱织成的阳光,吮吸着充满母爱的玉露琼浆,我们都长大了,成家立业了。母亲不光给予我们生命,还含辛茹苦养育我们长大,教育我们如何做人,母爱至高无上。

我们每个人也都被这无私的、绵绵不断的母爱而感动着,包围着。让我们感谢母亲,感谢她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浓浓关爱和幸福!

  

想起了你

近段,我忙于加班,总是踏着傍晚昏黄的灯光,紧张地往家赶。路中经过不少门店,聆听了不少经典老歌,当我听到《同桌的你》禁不住思绪万千,虽然没有见过你写的日记,但我却听过你唱的歌曲。

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离我们家只有二里地,学生虽不多,却来自周围的四五个村庄。学校没有食堂,更没有学生的宿舍,虽然路没多远,但那时没有什么交通工具,路更是坑坑岗岗的的土路,学生每天上学放学来回要走几趟,只能采取步行。我的同桌和我不是一个村庄,她家在学校的后面,和学校是邻居。同桌为人热心开朗,爱帮助同学,又酷爱唱歌,可以说走到哪儿,唱到哪儿。班上出个节目,组织活动都离不开她,同学们都叫“金嗓子”,而我却亲切叫她小银。

记得有一年的的夏天,上完课,别的同学都走了,我因为做作业而耽搁了时间,夏天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天边乌云突然遮住了太阳,天色顿时暗了下来,阴得特别重,一阵狂风吹来,地上塑料袋飞上了天。斗大的雨点接连而至,雨越下越大,就像从空中往下倒。可称得上倾盆大雨。就像冯德英《苦菜花》所写:“滂沱大雨就铺天盖地地压下来.,夏天的骤雨,哗哗地下着……”。大雨主宰着一切,瞬间道路就成了小水沟,雨越下越大,有些道路面就已经冲成了沟壑。眼看天色愈来愈晚,雨依旧下的哗哗啦啦,没有一点要停的迹象。怎么办?我没有带雨具,要是回家肯定被淋成落汤鸡。

正在这时候,小银出现了,她右手拿着一把雨伞,身上却披着一张废旧的塑料布。她笑着说:“我就知道你还没走,雨也一直不停地下,我给你拿来一把雨伞,打着它回家吧,要不父母会担心的。”我接过伞,用力撑开它,这是一把破旧的、黄色的油布伞。伞上的图案虽已模糊了,但我依稀看到画的是:一大片的荷叶间,挺立出一朵粉红的荷花,荷花绽开着。花瓣里面的花蕊已不清晰,旁边还挺着一只蓝色的蜻蜓。旁边题写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撑着伞,走在回家的路上,也不知怎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仿佛小银的歌声在耳边缭绕。到家的时候,母亲看到我,就说:“正准备去接你呢,你回来了,赶紧吃饭吧。”我把油伞撑开放在地面上,这时我发现,油伞沐浴了雨水的洗涤,模样变了,色泽鲜艳了,图案清晰了,我的心情也愉悦了……

后来,我去上师范了,我们之间的联系渐渐少了,最终像断了线的风筝。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转眼我师范毕业,分配到了我们乡中心小学。学校的西面是乡政府,一条马路贯穿东西,马路两边是集市。这个集市是分时日进行的,据说是一、四、七是集。每到集市这天,赶集的特别多,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卖东西的人特别多,卖针头玛瑙的,卖衣服的,卖食品的,还有买卖家禽家畜的,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叫卖声,吆喝声,牲畜的嘶叫声,接连不断。

我拿到了工资,也来集市凑热闹,转转这儿,逛逛哪儿。“你来逛集市,买东西吗?你现在在哪上班?”一个似熟非熟的声音传到耳畔。我转身仔细观察与我打招呼的人,啊,是小银,我俩儿寒暄了几句。原来,她结婚了,丈夫是当年我班的“他”。当时农村主要种地,一年下来收入微薄,丈夫是婆家唯一的儿子,从小娇生惯养,好吃懒做,养成了不少的毛病,因此生活比较拮据。为了贴补生活,小银在家干起了生豆芽的行当,平时在村上卖,有集市的这几天赶集。起早贪黑的转个辛苦钱,生活渐渐好转。听到这里,我上下打量小银,她皮肤黝黑,头发梳到脑后,结成一个大“丸子”,零乱的碎发被风撩起,贴在粗糙的脸颊上。这还是当年的“金嗓子”吗?我愕然了,难道岁月竞如此蹉跎!当我告诉她,我是教师,在乡中心小学任教。她显得异常的高兴,嘴里一直说:“教师好,教师好,风刮不着雨琳不着。 ”分手时,小银一装了一大袋豆芽,我们相互推让几次,她执意放在我的车篓里。

后来有了微信,有了朋友圈,但由于种种原因,小银却没有加进来。我从朋友那儿得知,由于小银能干,盖起了两座庭院。小银的儿子也结婚了,小银也做了奶奶,生活得很幸福……

每每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了你。

  

我的散步之旅——美丽之旅

早在放假前,我就计划这暑假的安排:“放暑假了,早晨一定要早起散步,不说减肥吧,最起码呼吸新鲜空气,锻炼锻炼身体。”一晃暑假快过一个月了,这些话不知说了多少遍,这个决心也不知表了多少次,但一直没有付之于行动。我想和我一样睡到自然醒朋友也不在少数吧。还经常教育孩子要立长志,而不能常立志,想想自己都觉得惭愧。

今天,女儿也没有课,不用准备早餐啥的。何不现在出行,去实施自己早期的计划吧。说做就做,我穿上运动服,登上运动鞋,散步模式开启。

我先沿着贾鲁河畔边的马路往西走,路上的人还真不少,我看了看老年人居多,也有不少中年人。三五成群,熙熙攘攘。散步的听着欢快的音乐,有说有笑;跑步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还不时甩下汗珠;有的坐在椅子上小憩,还不时翻看着手机。

路边紫荆花开了,那五瓣的娇艳的花儿,就那样一簇簇、一串串地开满了枝头,有深红的、有粉红的、还有紫的,花瓣由内向外卷曲,就像一个褶皱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稠密的花瓣却挡不住里面像蝴蝶的触角似的嫩黄花蕊,条条向外伸着懒腰,微风中送来一阵幽香,沁人心脾;栾树也不示弱,它把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黄里透着粉、粉里透着黄,像无数个串在一起的小灯笼;女贞也结出了它的果实,样子像一串串的小葡萄;绿化带里,马鞭草开着紫色的花穗,看上去绒绒的,远远望去,弯弯曲曲像一条紫色的飘带;新培育的狗尾巴草,也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纷纷翘起无数条彩色的尾巴;偶尔有几只小鸟飞来,停在在路边的女贞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像它们也在享受这大自然的美赠吧。

我南下草地,走在红砖铺成的林荫小道上,不时会到看到野生的牵牛花攀援在杂草上,还“吹出”不少蓝色的小喇叭。穿越滨河路,便来到了四牟园。

入园南走,就看到一座喷泉,可惜喷泉没喷水。喷泉的旁边,一伙人正在连太极拳,前面站着一位精壮的老人,像是教练。他展现出一股威严的气势,他的手似乎在摸着一个无形的球,一招一式,让人感觉里面潜藏着无限的力量,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出来。后面的人学着他的样子手臂一伸一收如清风扫过,脚趾点提如蜻蜓点水。他们把双手往上提,嘴角微微扬起,有些张扬得意,却又不失太极之柔、静、稳。一旁玩耍的孩童,时而静止凝视,时而挥臂模仿,时而惊愕木呆。有静有动,动静交替。好一幅超凡脱俗的美好画卷!

不远处,大片的大片太阳菊开了,有的金灿灿的,有的红红的,还带有金色的花边。一阵风吹来,密密麻麻的花朵飘飘摇摇、彼此起伏,瞬间变成了花的海洋。“来,我们拍张照片吧,”“我自己也要拍几张,留作纪念,”“妈妈我也要拍,妈妈我也要拍”……几名女士带着孩子从花丛中涌现出来,大人拿着手机拍拍这儿,拍拍那儿。孩子则一会揪着花朵,一会儿嗅嗅花香。大人嘴里不停的说着:“宝贝儿,别折花,别折花,”说着指着花下的牌子教育道:“花草在微笑,请你勿伤 ‘她’”。孩子仰起小脸,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看到这样的场景,忍不住在心里为她们点个赞。

我沿着曲折的花间径道,穿过小桥流水,便来到四牟园的最西边,一般散步的人很少光顾这里。以前,这里是荒草萋萋,一片狼藉。只有几头石牛给它增添了几分灵气:它们有的低头吃草,还有一头小牛仰眸凝视老牛——妈妈;有的在昂首翘盼,有的则回眸东望,眼睛里充满期待。如今,这里没有了荒草,没有了枯木,有的也是一眼望不到边花海,不同的是这里播种的是五月菊,花色有深红的、浅红的、粉的、黄的、嫩黄的、白的……还有说不出是什么颜色。油绿繁茂的枝叶,配上五颜六色的花朵,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再看现在的石牛,一头头活灵活现,出没在花的世界里,时而嘻嘻,时而默默回眸,时而嗅咪鲜花,时而仰天长歌……真可谓仙境一般!

天空的东方越来越亮,太阳已露出了笑脸。我打开手机,到了返回的时间。我纵心有不舍,却不得不离开。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感慨:这岂止是散步,简直就是欣赏、感受人间之美。我的散步之旅——美丽之旅。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