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笔会作品集1076(杨清风)
(2021年6月29日)
(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 杨清风 专辑 22篇)
目 录
云南行
云南茶马古道
丽江标志性的建筑——万古楼
对不起丽江,我想在束河古镇发呆
米线之都——丽江古镇
不到木府,未到丽江
木府三绝
会飞的花朵——蝴蝶
路过洱海边的一个小村子
中国唯一没建造水电站的河流
神秘的瓦拉亚窟溶洞
养在深闺的国家公园——高黎贡山
“直过民族”——独龙乡
千里怒江第一湾
人神共居丙中洛
世界最美之山——梅里雪山
屡毁屡建的贡嘎郎吉岭寺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上游——金沙江
心中的日月
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亚丁
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一架因战争而出名的大桥
一条雅鱼换知府
云南茶马古道
7月13日的自驾行是比较愉快的一程。虽说早晨一大早赶路,一路向西南行驶231公里,拐100多个弯,还是安全、顺利地抵达了目的地——茶马古道。
云南茶马古道是千百年来由一条条的古山道、古驿道互相联接、延伸、发展形成的,主要路段还用青石块、青石板铺设。
道路在历史上主要由马帮承担运输任务,运输的物资以茶叶最为大宗,因此称之为“茶马古道”。
马帮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云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一条美丽的风景。
茶马古道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南起云南西双版纳,经过大理白族自治州,由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古道行程六千里,走一趟需要三个多月走一趟。
现在在丽江束河古镇有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中国首家研究和展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博物馆。系统地介绍了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线路和重大事件,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不仅是普洱茶运销之路、普洱茶文化传播之路,同时也是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
束河古镇还是一个相当漂亮的古镇,也是一个比较完整、古香古色的小镇,很多新人在此拍照结婚照,值得打卡留念的。
丽江标志性的建筑——万古楼
万古楼是丽江的标志性的建筑。
在东巴文中解释为“千年万代楼”,纳西语称“温古轮”,意为观览畅怀于制高点,因谐其音,名为“万古楼”。
万古楼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最高处。在万古楼上可以俯瞰丽江古城及其田园风光,遥望玉龙雪山万年冰川,寓意着丽江恢复重建家园,千古流芳,万古不朽。
万古楼里面松林高坡,一个大平台可以瞭望整个丽江古城。晴朗的天空青山下,左边远方是清晰可见的玉龙雪山,右边则是错综排列的青灰瓦顶民居一直延伸到远方。绕过平台,顺石阶而下可以直接到木府,顺石阶而上则能去万古楼。
万古楼为塔式五重檐全木结构建筑,高33米。主体柱子16根,都是通天木柱,是中国全木结构斗拱建筑一柱通顶不连接的第一楼。
柱长22米,反映民间“好事成双”的说法,以及婚嫁选择双日为吉的习俗。采用16根通天柱,反映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中有开天九兄弟、劈地七姐妹的传说,寓意纳西儿女共同创造美好的世界。
万古楼平面是正方形,面阔、进深均为18米,四面入口安放情态各异的四对石狮。楼内绘有2300个吉祥图案,代表丽江的23个石雕图案,寓意在一年四季的农时节令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整座楼中雕刻彩绘龙的图案有9999个,加上楼顶藻井之中蟠龙,足有万个,是万龙万古之盛,寓意丽江是龙的传人的美丽家园。
楼顶藻井蟠龙张嘴形态,反映龙能吐水传说,意在有水克火消灾。
这次还是很幸运的,全队21人,只有我们夫妻登上了万古楼,高瞻远瞩地环视了丽江的全貌。
对不起丽江,我想在束河古镇发呆
中国古镇、小镇、名镇千千万,在没有遇见束河古镇之前,丽江是我向往地方。
来到束河古镇,我惊呆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空气、阳光、老宅、青石路面……
竟与我梦想中的仙境如此想象。于是,对不起了丽江,我想在束河古镇发呆。
束河街上的狗很多,主人带着遛的,看家护院的、无主闲逛的,坐着、趴着、躺着看人来人往的,与束河人一样,无拘无束,但绝不惊扰游客。
束河街上时常听到骡子走过的叮叮当当声,游人们坐在骡子上、骡车上,一路骑行,体验骑行的乐趣。
我的乐趣在于拍照,想留住这里的小桥流水,想留住这里的古香古色……
青石路面被岁月打磨得光滑透亮,是古时茶马古道马帮的必经之路,茶马古道马邦走完全程,要三个多月,来回一趟,要半年时间,那时走茶马古道很辛苦,爬山涉水,过险谷深涧。
当时,人、马必须从索绳上滑过去,马滑河前,要用布蒙上眼睛,避免受惊,即使这样,马还要几天后才能上路。
据说纳西人的男人除了走马帮,就是烟酒茶或者遛狗放鹰,妇女则是披星戴月地从早忙到晚。这一点与我们北方截然不同,女人除了做家务外,都是男人做的。
所以,常见老婆婆背着沉重的柴禾或背篓蹒跚而过,而老大爷则溜街闲逛或休闲自得地晒着太阳。
沿街很多老宅子已经改成酒吧和客栈,不过因为游客不多,还是懒洋洋静悄悄的样子。
桥下哗哗的溪水声,唤醒了发呆的我。
米线之都——丽江古镇
说起米线,无人不知是我国的云南,但少有人知道丽江才是米线的发源地。
丽江既是当地城市名称,也是穿城而过的一条河流。
丽江古镇又名大研镇,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
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古城大水车旁有一块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纳西净地》是较为出名的歌曲之一。
不到木府,未到丽江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
纳西族人原来没有汉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行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汉姓“木”,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
丽江木府位于丽江古城,是丽江木氏土司当年在丽江的宫殿,纳西民族首领木氏自元(1253) 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所以木府是丽江地区政治、文化中心。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坐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丽江旅游有一句话:“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
纳西人说起“木老爷”来,就跟我们提到自己的老祖宗一样亲切。木老爷,从前就是这座浩大宅第的主人。简单一点说,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
它是纳西民族发展史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有学者指出,“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留于世的明、清木府古建筑,建筑之宏伟、宫殿之辉煌、雕刻之精致、构件之玲珑、绘画之璀璨,真可谓美轮美奂,无与伦比。
从前的木府殿堂巍峨、布局严谨,仅中轴线就有369米长,中轴线上分别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等大殿,两侧房屋罗列,楼台亭阁,数不胜数;花园回廊,风格别致。其总体建筑风格为“仿紫禁城而建”。
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 丽江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时间,使木府如凤凰涅槃般再现于世。木府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而著称于世。
明末时达到鼎盛,其府建筑气象万千,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室"。 整个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建筑群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大气"。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 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吧"之谐音,体现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灵心慧性,
木府对面是徐霞客和木增(当年土司)的塑像,由江阴市和丽江市合建。记录了1639年徐霞客游丽江古城和木增土司建立了深厚情谊。
木府门前的石牌坊,用采金沙江边的汉白玉建成,宽9米,高约18米,4根石柱撑着牌坊上的碑、椽、檐和坊盖,匾额上镌刻著明神宗钦赐的“忠义”二字。这座结构宏伟、雕刻精湛的石雕建筑远近闻名,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的说法,可惜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被拆除。
木府三绝
木府有三绝:一是元、明、清三朝的古建;二是完整的少数民族历史;三是独一无二的园林。
前面已对古建进行了介绍,本辑主要介绍木府里的园林。
木府的园林有如下特点:奇、老、全和纯自然。
奇:木府园里有一株百年千香松,有几百年的树龄,关键是这棵松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倒长:树顶端开始枯萎,树枝下垂,形成根状,中间茂盛;
老:树龄长,就鄙人目光所及,有520年的树龄。肯定还有鄙人没有看到的;
全:木府园林里不光有南方的树种和花草,北方的树木花草一样有。以松树为例,松树是典型的北方树种,但在木府园林里处处可见;
纯自然:木府园林的各种树木花草处于自然环境生长之中,乔、灌、花、草、藻类、苔藓等自由、自然地生长。
以上这些特点很难集聚在同一景点里,即便偶有,也是小规模、短期的。北京故宫很雄伟、很壮观,但就是没有这种园林。
会飞的花朵——蝴蝶
在结束丽江之行后,于7月14日早继续新的旅程。
从下榻的宾馆出发,一路正南,行驶2小时来到一个著名景点——蝴蝶泉。
蝴蝶泉 ,坐落在大理苍山云弄峰下,它像一颗透明的宝石,镶嵌在绿荫之中。
从牌坊到蝴蝶泉边,约有百米,泉池二三丈见方,四周用透亮的大理石砌成扩栏。泉水清澈见底,一串串银色水泡,自沙石中徐徐涌出,汩汩冒出水面,泛起片片水花。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学士,到此考察游览,并写下了许多重要的诗文。明代有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游记中热情称颂蝴蝶泉,他写道:“泉上大树,当4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还有真蝶万千,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以此月群而观之,过5月乃已。”清代诗人沙琛,在《上关蝴蝶泉》诗中赞道:“迷离蝶树千蝴蝶,衔尾如缨拂翠湉。不到蝶泉谁肯信,幢影幡盖蝶庄严。”
每年农历三四月间,云弄峰山上各种奇花异草竞相开放,泉边的合欢树散发出一种淡雅的清香,诱使成千上万的蝴蝶前来,大的如掌,小的如蜂,它们或翩舞于色彩斑斓的山茶、杜鹃等花草间,或嬉戏于花枝招展的游人头顶。
最奇的是万千彩蝴蝶,交尾相随,倒挂蝴蝶树上,形成无数串,垂及水面,蔚为壮观。阳光之下,五彩焕然,壮观奇丽。
蝴蝶泉面积约50平方米,为方形泉潭。泉水清澈如镜,有泉底冒出,泉边弄荫如盖,一高大古树,横卧泉上,这就是“蝴蝶树”。
郭沫若1961年游览时,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刻于泉边的坊石之上。
蝴蝶是大自然的舞姬,是美妙的精灵,它被誉为和平、幸福和忠贞爱情的象征,它能给人以鼓舞、陶醉和向往,备受人们喜爱。
同时,它被人们誉为“会飞的花朵”“虫国的佳丽”,是一种高雅文化的象征,可令人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赏心悦目。
路过洱海边的一个小村子
在蝴蝶泉游览的时间较长,继续向南赶路。路过一个不出名的小村子,由于地理位置好,紧靠公路,停车场很大,且免费,方便就餐,车队就停了下来休息、吃午饭。
这个景点不大,唯一的优势就是靠洱海近。村里的人很聪明,有头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路边有很多公共服务,比如说快速充电,租车,停车场之类的,同时,还在路边种植了大大的一片草本花海。
花海和洱海的门票40元,虽说不多,但不值。像我们这些走南闯北游客,什么花花草草没见过;洱海很近,骑自行车5分钟就到,因修路,加之没有开发起来,就在洱海边站了站,拍了几张照片而已。就算支持贫困地区建设了。
其实,要不是我的一张照片,真得就忘记了这一景点。
中国唯一没建造水电站的河流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位于云南西北部,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
怒江州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怒江大峡谷、独龙江、贡山原始森林等,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也是中国民族族别成分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流之一,又称潞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怒江全长3240公里,在我国境内2013公里。从河源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云南段长650公里,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怒江目前是我国唯一一条没有建造水电站的河流。
怒江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峡谷高差达5000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
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因它落差大,水急滩高,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十分壮观。两岸多危崖,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1.6倍黄河的水量像骏马般地奔腾向南。
怒江是仅次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世界第三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素有:“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之说。立体气候产生的主体植被、珍稀动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树蕨、秃杉、珙桐等;二级保护植物的有三尖杉、清水树等;三级保护植物的有天麻等20多种。被列为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有孟加拉虎、灰腹角雉、热羚、红岩羊、金丝猴、叶猴、小熊猫、齿蟾等。
这次在怒江下榻的佐岸酒店,是截至目前最好的酒店。两个大凉台,一个在就在怒江之上,一个在院子之上,观赏风景那是相当的惬意。
神秘的瓦拉亚窟溶洞
在泸水市只居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吃过早饭就沿怒江而上。
半路上,在一个叫瓦拉亚窟的景点,车队就在怒江边停车观景。
所谓"瓦拉亚窟",傈僳语,汉意为"蝙蝠溶洞"。三个天然洞口将多个大型溶洞连接成溶洞群,洞口紧邻举世闻名的大怒江,背靠雄奇的高黎贡山,面对险峻的碧罗雪山,西边是风景如画的芭蕉河。
瓦拉亚窟溶洞全长约25公里,与芭蕉河溶洞相连,洞口高5m,宽3m,洞内宽敞通幽、泥沙铺地、冬暖夏凉,洞内发育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洞穴沉积物,洞内岩石上保存有大量的水流凹槽痕迹可以用于确定古水流方向。
溶洞的发育经历了早期芭蕉河地下河系统的溶蚀作用、洞内崩塌、侵蚀作用,以及晚期随着地壳的抬升以地表降水为主的溶蚀沉积作用。
沪水市矿业公司于2001年1月起着手开发以来,利用芭蕉河山险、水秀,环境幽静、河床开阔、河滩平整等良好的自然环境,有效保护,初步修通了景区内1.03公里公路及其相应的人行道,建起了吃住等设施,可向游客提供吃住游玩服务。
洞内景观景点之庞大,气势磅礴、威武雄壮、洞洞相连,分股分岔,重重迭迭,景观景点之多,更是独特奇异;美不胜收,两迭宫三迭宫殿、神气之极,使人流连忘返。
令人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优美的景点,不知何故,竟被关闭,而且是长久性关闭。厚厚的水泥墙把洞口封了个严严实实。给慕名而来的游客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无限的遐想。
于是,就有了许多版本的故事、传说和流言……
养在深闺的国家公园——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生物的多样性,被学术界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北段的怒江省级保护区并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北迄西藏,云南省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1992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山势陡峭,峰峦起伏,形成了独特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气候年均15度左右,山顶气候恶劣,温度低。
年降水量均在3000毫米以上,迎风面降水较多,两坡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递增,山顶降水最多可达3600毫米。
高黎贡山北起西藏高原,南达中印半岛的缅甸境内,南北长600余公里,地处横断山区南段,相对高差达4000米以上,垂直气候带特征明显。总面积达40.55万公顷的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云南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还因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高黎贡山分布着525种鸟类,约占中国鸟类总数的1/3,云南鸟类总数的1/2,是中国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保护区北高南低、地理地貌独特、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区内已知种子植物4000多种,脊椎动物500多种。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生命的避难所”“雉鹊类的乐园”“哺乳动物祖先的发源地”“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人类的双面书架”。被中国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确认为“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最大组成片区和全国首批林业示范自然保护区。
“直过民族”——独龙乡
所谓“直过民族”,是指建国初期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说实话,在这之前,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词。
云南的独龙乡,独龙族就是其中之一。
生活解放前,独龙江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独龙族群众长期过着过江靠溜索、记事靠结绳,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原始生活。
新中国成立之初,独龙江乡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生产生活水平极度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逐渐改变刀耕火种、随猎物而居的生活,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学会了开水田、种水稻。
由于自然地理偏僻、社会发育程度低,独龙江乡长期是贡山县的边远穷困乡和云南省最偏远、最原始、最封闭、最落后的乡镇之一,也长期是全国最偏远、最封闭、最贫困的乡镇之一。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有草果、重楼、花椒, 也是独龙江乡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 特色养殖有独龙牛、独龙鸡、中蜂养殖等。
独龙江乡独龙族传统民族文化、民风民俗保存完整,是中国独龙族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区。独龙江地区是全国下雨量最大、最多的地区。这里还有很多地方民族习惯,就不多写了,怕网管通不过。
黥面遗俗
独龙族妇女文身的部位主要侧重于脸部,因此常称之为“画脸”、“文面”。每当少女长到十二三岁时,便要文面,以象征成年。
施文时,由老年有经验的妇女先用竹签蘸锅烟水在少女脸上画出图案,然后用小木棍敲击荆棘的硬刺或带针的木棍,使之依图案刺破皮肉,再将锅底灰或草汁揉入伤口,脱痂后即成青蓝色纹样。纹样大致可分两种:独龙河中上游地区,多自眉心至鼻梁文刺相连的菱形纹五六个,然后以嘴为中心,向鼻翼的两侧展开,继续刺联缀的小菱纹,经双颊至下颌处汇合,组成一方圈,方圈内竖刺条纹,方圈以上至眼睛的部位横刺点状纹。整个图案就像展翅欲飞的蝴蝶。独龙河下游地区比较简单,一般只在下颌处文二三行竖条纹。其他部位不文。
由于道路太过于艰险,车队没有敢往前行,把车撩在居住地——贡山县城,雇当地车子前往。
其实,独龙乡距中缅边界只有约60公里的路程,因对方疫情严重,无法继续前行,只能在独龙乡戛然而止。
遗憾。
千里怒江第一湾
17日一早,从贡山县出发,行驶290多公里,历时8个多行驶,到达了离缅甸只有18公里的世外桃源——怒江第一湾。
怒江流经云南贡山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为怒江第一湾。
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这里江面海拔1710余米,气势磅礴,湾上怒江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
小平原四周景物宜人,每到农闲季节或节假日,人们便到这里泛舟过溜,对歌起舞,坎桶村堪称峡谷桃源。
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怒江大峡谷因落差大,水急滩高,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十分壮观。两岸多危崖,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1.6倍黄河的水量像骏马般地奔腾向南。
怒江就这样昼夜不停地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秀岭的巨大峡谷。是仅次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三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内素有:“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之说;是国家“三江并流”自然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份。
怒江大峡谷,以其雄、险、奇、秀、幽而著称,其地型地貌独特,垂直景观及原始森林高差殊异,生物群落多样、峡谷神秘莫测、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较为富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物种基因库”、“天然地质博物馆”等。
人神共居丙中洛
丙中洛在藏语里有“天堂”的意思,它的原名叫“碧中”,藏语意为“藏族寨”,这里的原住民是怒族,后来藏族人从西藏、德钦、中甸等地陆续迁徙而来。
云南的旅行景点甚多,但一生一定要去一次云南的丙中洛,这是一座与世隔绝的桃源乡,也是世界最后的香格里拉。
滇藏交界的丙中洛乡距中缅边境只有18公里。丙中洛的周围的群山中有十座有名的神山。因此是典型的人神共居的人间仙境,这里被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
世界最美之山——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的山峰,主峰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太子十三峰,也是云南最为壮观的雪山山群。
其实,主峰周围6000米以上的山峰不止十三座,只不过“十三”在藏语中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而已。
“梅里”一词为藏语汉译,因盛产各种名贵药材而得名。它与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雪峰直指蓝天,碧水深切峡谷。四周浓郁的原始森林,林外绿茵上的羊群如白云点缀。当地藏民称它是"雪山之神"。
梅里雪山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是一座北南走向的庞大雪山群体,北段称梅里雪山,中段称太子雪山,南段称碧罗雪山。
传说卡瓦格博本是一个无恶不作、三头九臂的神,密宗祖师莲花生大师历经八大劫难,最终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砍去它的多余的头臂,只留下一个脑袋。他从此改邪归正,皈依佛门,成为胜乐宝轮圣山极乐世界的象征。
梅里雪山是“藏传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之一;世界最美之山。到目前为止,卡瓦格博依然是一座处女峰。也就是说,还没有人可以登顶。多少年来,很多人征服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但没有人可以征服梅里的卡瓦格博。
每当日出时分,数百里兀立绵延的雪峰,经云层反射太阳,呈现出奇异多姿的形态。在月光如水的夜里,高洁雄奇的雪峰,直指苍穹,冷艳而超凡脱俗。
藏传佛教认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地球上汪洋消退,陆地升起时露出的第一座山峰,它露出之时正好是羊年羊月羊日羊辰。因此,羊年就成了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的本命年。
车队到达“飞来寺”附近的一家宾馆下榻,安排好后已是黄昏时间。千里迢迢来到此处留下两大遗憾:一是因天气原因,没能拍到梅里雪山的日出或日落;二是因信息不准,距飞来寺200米,却没有参拜。
屡毁屡建的贡嘎郎吉岭寺
贡嘎郎吉岭寺:简称贡岭寺,藏语意为“雪洲”,因其境内有三座终年积雪的雪山而得其名。
贡嘎郎吉岭寺是稻城县最大的黄教寺院,因念青贡嘎日松贡神山得名。该寺建筑宏伟,壁画精美,寺中存有五世达赖所赠弥勒铜像一尊,为珍贵文物。
这座寺庙建于明朝初年,距今约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原来规模相当大,占地500余亩,鼎盛时期有僧侣300余人。屡毁屡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实属不易。
贡嘎郎吉岭寺,寺庙不大,两栋稍高的建筑坐落在寺庙的西北方向,左边是南殿,右边是东殿。东南有两排低矮的平房,那是寺庙中的厨房、杂物室,另外还有和尚们的居室。
知识点:何谓黄教?黄教是格鲁派的俗称。格鲁派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藏语格鲁意就是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教规戒律。该派僧人头戴黄色的僧帽,故又称黄教。创教人是宗喀巴。
这个景点是沿路寺庙,说实话:这个寺庙真的很漂亮,建筑大气、精细、完美。遥想当年鼎盛时期,香火该是何等的盛旺。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上游——金沙江
金沙江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上游,因江中沙土呈黄色而得名。发源地(即长江的发源地)七十年代前,定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正源沱沱河。
2008年确定以青海的且曲为正源,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的无名山处,隶属玉树州杂多县结多乡。
金沙江穿行于川、藏、滇三省区之间,其间有最大支流雅砻江汇入,至四川宜宾纳岷江始名长江。
金沙江落差3300米,流急坎陡,江势惊险,航运困难。由于河床陡峻,流水侵蚀力强,金沙江是长江干流宜昌站泥沙的主要来源。
早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将其称为黑水,随后的《山海经》中称之为绳水,东汉时期称为淹水,三国时期,称为泸水。
宋代因为河中出现大量沙金而改称金沙江。诗曰:“江人竞说淘工苦,万粒黄沙一粒金。”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实地考察后提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从而确认了金沙江作为长江上源而纠正了延续两千年的谬误。
金沙江的旺水期都集中在汛期6~10月,枯水期从11月至次年5月,最枯的2~4月仅占年径流总量的7%左右。枯季径流变化平缓,较为稳定,水色碧绿。
金沙江是长江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谷深坡陡、断裂发育、岩层破碎、地面松散固体物质多,崩塌、滑坡、泻溜极为常见。
金沙江流域上段部分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玉树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唐蕃古道”和“中华水塔”的美誉。长江、黄河、湄公河(即澜沧江)均发源于玉树。
金沙江中段、下段多流经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的交界-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左岸(北岸)流域多在四川省境内;南岸(右岸)流域多在西藏自治区的东部昌都市,及云南省境内。
心中的日月
经过10个多小时、448公里的颠簸和周折,车队终于在下午5点多钟顺利到达了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地处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市及首府所在地。
香格里拉,在藏语里是“心中的日月”的意思。
香格里拉原名日瓦乡(日瓦:意为“乱石沟尾”),2001年经四川省府批准,更名为香格里拉镇。
香格里拉镇是旅游汇集之地,南来北往必经之地,根据旅游的发展热态,稻城县把香格里拉镇作为重点乡镇发展之一,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
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
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亚丁
四川稻城亚丁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雪山和周围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组成。截至2019年10月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雪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一。
稻城,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
稻城县属康巴文化区,是康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稻城县域内宗教为藏传佛教的喇嘛教,教派齐全,寺庙众多,并以白教、黄教为主体,还有花教和红教等。
仙乃日、降边央、夏纳多吉三座雪山相距不远,各自拔地而起,呈三角鼎立,藏传佛教称为“日松贡布”,意为三怙主神山。
1、仙乃日雪山,三怙主神山之北峰,藏语意为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佛位排在第二位。仙乃日雪山是亚丁景区三大高峰之首,是四川第五大山峰,海拔6032米,巍峨伟丽,雄剑如削,直插云霄。
2、央迈勇雪山,三怙主神山之南峰,藏语意为文殊菩萨,佛位排在第一位,海拔5958米。文殊菩萨在佛教中是有智慧的化身,雪峰像文殊菩萨利用手中的智慧之俞直指苍穹。
3、夏洛多吉雪山,三怙主神山之东峰,藏语意为金刚手菩萨,佛位排在第三位,海拔5958米,雪山的主峰为三棱锥状,在三座雪山中造型最接近金字塔,沿雪山两翼锋利的刃脊蜿蜒绵亘,刃脊背向光线的一侧呈暗影,蓝天中所勾勒出的线条尖锐有型。
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
“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风景区人很多,不管是出藏的,还是进藏的,都会在此打卡。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为大雪山一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市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
折多山既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
到底有多少个弯,我们也没有数清楚,反正是大弯套小弯,远远不止十八弯!虽说弯多,但路好走,路面平整,加上交通管制,大车、货车白天禁行。
一架因战争而出名的大桥
游览泸定桥是本次丙察察自驾游的最后一天,最后一个景点,也是本次游记的终结篇。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
泸定桥始建于1705年九月,于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 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
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酒瓶粗细的锁链组成,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做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体重40余吨。
两岸桥墩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
清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大渡河上的首座桥梁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而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将字体立御碑于桥头,碑文正文为“泸定桥”,横批为“一统山河”。
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起义名将翼王石达开在泸定桥抢渡大渡河失利,全军覆没。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泸定桥,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战斗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泸定桥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泸定桥曾是大渡河上最长的铁索桥,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曾有对联题道:“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光第一桥”; 从清朝以来,泸定桥就为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和军事要津。
桥建成后,四川巡抚能泰及提督岳升龙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二月初三在东桥头立御制泸定桥碑。该碑镶嵌于碑亭内,坐东向西,碑亭通高4.8米,正中上书横排阴刻隶书“康熙御碑”四字。碑身通高5.7米,宽3.8米,进深2.3米,由砂岩刻成。上书“御制泸定桥碑记”,全文共计537字,成竖排、阴刻楷书12行。碑刻左右及上方阴刻龙纹四条及祥云图案,肃穆生动。
一条雅鱼换知府
一条雅鱼换知府是真事儿。
光绪年间,雅安举子李景福给慈禧太后进贡了一尾“雅鱼”,慈禧食后,顿觉龙凤之肉难以媲美,随赏赐李景福一个知府。
何谓“雅鱼”?
所谓雅鱼,就是产自四川雅安市雨城区的一种鱼,体形似鲤,鳞细如鳟,口感爽滑,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以天然石浆为主食。为冷水鱼种,喜静喜激流,多藏匿于水底乱石下候饵。
谁吃到这把剑,象征着吉祥如意,讨个好彩头的意思。
雅安自古就有雨城一说。降水丰沛,甚至被称为“天漏”。因雨水多,河流密布,渔业成为雅安人的生活支持产业之一,故因雨文化而生鱼文化。鱼者,余也,裕也,鱼在雅安文化中代表了人民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之情。
雅鱼之所以出名,那是因为在雅鱼的鱼头上有一个带刺的骨头,形状像是一把锋利的小剑,传说这“宝剑”很有灵气,司机将其挂于车中可保平安;老人将其插于床头可驱邪除病;妻子将其压于枕下还可以吓退第三者。
相传在很久以前,女媧补天来到这一带上空,为民造福。这里有一条”周公河”,河里有魔怪经常作孽,残害人命,毁坏田园,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女媧设法除掉这一祸害,就把腰系的宝剑投到河中,并使宝剑幻化成鱼,这就是“雅鱼”。
在雅安这一地区,又有“雅鱼、雅雨、雅女”这“三雅”之说。传说,人们吃到雅鱼肉,看到“鱼宝剑”,就能避邪,就能强身健体,增智增寿。
不管是传说还是真事儿,能看到活体雅鱼,能摸到活体雅鱼,也是一种福缘。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