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1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1052
发布时间:2021/5/30  阅读次数:254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105218篇)

2021530日)

  

【诗词歌赋】

石榴花开的时候(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杜鹃声里的相思(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五月城河畔(汝南县第九小学 郑心爱)

春分游东湖公园(驻马店新蔡二高 翟春华)

诗词五首(湖南师范大学 朱元山)

【时代散文】

托改革开放的福(图)(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故事回忆】

童年忆事之九:露天电影(云南省昆明市十二中 金易名)

童年忆事之十:收音机(云南省昆明市十二中 金易名)

说几件旧事解无聊(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 冯廷来)

【生活随笔】

一碗面鱼(郑州市经开区外国语小学 吕 晶)

儿子的秘密(登封市崇高路小学 李冠鹏)

【教育随笔】

我想要一间“56号教室” (大连市普兰店久寿小学 程丽娥)

【原创小说】

心结(郑州市管城区港湾路小学 李 茜)

再见(郑州市管城区港湾路小学 李 茜)

  

【诗词歌赋】

石榴花开的时候(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你从哪里来

你自己知道吗

有人说

你的老家在遥远的西域

有人说

是张骞出使时把你带回

你是不知道呢

还是不愿意说

春尽了

你才开始发芽

入夏了

你才出现花蕾

那含苞欲放的

像害羞的小姑娘

那火红盛开的

似小小的火炬

精致的小伞

花间

蜜蜂忙忙碌碌

花上

蝴蝶翩翩起舞。

石榴花开的时候

心中悄悄荡起欣喜

那是花开五月的梦想

那是孕育生命的甜蜜

2021528

  

杜鹃声里的相思(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黄昏中

美丽的乡村小路

谁在缓缓前行

麦子调和阳光的色彩

运用燥热南风的彩笔

描绘出一幅

金黄四溢

香飘千里的图画

村前村后

山坡田野

层层麦浪

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不知疲倦的杜鹃声

叫来了

隆隆的机器

弥漫的烟尘

飞溅的麦粒

让人仿佛闻到了白馍甜香

回不来呀哥哥

春花已谢

秋月未来

杜鹃呀杜鹃

我似乎

听出一丝淡淡的惆怅

2021530

  

五月城河畔(汝南县第九小学 郑心爱)

喜欢五月披着斑斓色彩暗香浮动蜿蜒盘旋的城河小径,

喜欢忙碌一天下班后城河边沐着傍晚余晖清长欣然的影子,

也喜欢晨起一辆单车踏着盈盈城河水迎霞踩露匆匆上班的步子。

在流年里看花开,

处繁华间守真淳,

于纷芜中养心性,

不愿尘世里有一点尘埃。

  

孤芳一世黄昏后,

暗香盈袖人损瘦。

纵有千般难,

花开亦从容。

  

喜欢五月的城河畔,

一切都因为河畔的绽放而美好。

2021/5/20

  

春分游东湖公园(驻马店新蔡二高 翟春华)

游人如织情思思,尊老携幼还抱子。

形单影只孤鸿影,东湖公园好作诗。

2021.03.20

  

诗词五首(湖南师范大学 朱元山)

【七绝】用婉君韵悼袁老

苍天何忍妒英才,泰斗殇兮举世哀。

禾下乘凉梦圆未?塌然促促赴泉台。

  

【鹧鸪天】次韵汪公悼袁隆平院士

主义高低羞与论,救饥谋食是金真。

万民未饱常侵梦,一息犹存敢歇身!

  

崇实际,鄙空文。性如姜桂有余辛。

神州不忍公归去,五月三湘雨贯辰。

  

【鹧鸪天】戏和汪公佬衡阳周公邀饮

止渴焉能只望梅,遣愁呼取夜光杯。

狼毫挥洒常题额,鱼砚研磨偶画眉。

  

情缱绻,意痴迷,妙词语谑亦清奇。

岂逢知己无多酌,难得今宵醉一回。

  

【鹧鸪天】咏国歌词作者田汉先生

绝世文豪应世生,艺坛踔起一魁星。

抑扬国剧雄声振,义勇军歌哀玉鸣。

  

驱鬼蜮,卫寰瀛。拼将血肉筑长城。

催人前进心潮涌,百脉喷张欲沸腾。

  

【五律】辛丑四月十五月蚀有感

多情送夕阳,月上圆还缺。

食甚乍晕红,复原尤皎洁。

人生患有穷,天象变无竭。

美景似今宵,几回能涉阅。

  

【时代散文】

托改革开放的福(图)(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1967年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的霍庄村,这里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黄淮海大平原的腹地。儿时豫南乡村的田野上几乎都是土路,清晨袅袅炊烟升起,曲曲弯弯凹凸不平的小路,蜿蜒在村庄之间,形成一道道淳朴而真实的风景。黄昏时分,扛锄头的老农、牛马拉着农具、成群的猪羊等等,挤满窄窄的路面。路边有座小学校,我家就在小学校旁边。学校院子很小,几间破旧的瓦房,门前有几棵大榆树。一到春天清明前后,村里人就会㧟个竹篮子,腰里系根长绳爬到高高的树上捋榆钱。我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教室里还是泥桌子,泥凳子,一般上午三节,下午只上两节,第三节课外活动,有的同学看书,我就在大榆树下跑着玩。

后来我们搬到中心小学,学习紧张了不少,甚至有一段时间也上早、晚自习,那是因为教室里刚安上电灯,老师学生都很新鲜。虽说有电灯,但总是好停电,蜡烛很贵,一毛钱一支我都舍不得买,于是老师就让我们准备家用的油灯照明。用过的墨水瓶装半瓶洋油(煤油),剪个瓶口大小的圆铁片做灯盖,圆铁片中间用剪刀钻个小空,空中穿个棉线做灯芯,一个油灯做好了。油灯昏暗不说,一下自习,每个学生两个鼻孔都是黑黑的,用手一拧,手也是黑黑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陆续实行包产到户,我开始感觉能吃饱饭了,乡村民风悄然开始变化,重视知识的风气渐渐兴起。也是从那时起,母亲经常在我耳边念叨:读书有用啦,要专心读书呀,争取考上中专大学,有个铁饭碗,吃商品粮,不用下地出大力……也许羡慕邻居大姐果然考上了大学的风光,也许是体验到田间劳作的艰辛,也许是母亲天天的唠叨起了作用,总之,去年还天天忙着下河捞鱼捉虾的我,今年一走进学校就像变了一个人,居然能自觉抵制小伙伴们各种诱惑,不分白天黑夜地刻苦学习起来。在左邻右舍眼里,我成同龄人学习的典范。终于,我的梦想成真,1985年考上了汝南师范学校。

1988年我师范毕业当了乡村教师,也就在我毕业那年,我家也搬进了新瓦房,还买了台14寸黑白电视机——那可是我们村第一家,全村人都到我家看电视!每天晚上,见乡里乡亲齐聚我家,母亲乐得合不拢嘴,一边忙着搬凳子倒开水,一边高兴地说,这都托改革开放的福。

我一直在乡下农村中学教书,当时教师紧缺只要学校需要,除了外语我什么科都教过,年年当班主任,骑着自行车家访跑遍了周围乡镇村庄。父母住的村子离我工作的学校很近,骑自行车只需十几分钟,可是因为工作忙,我只在周六夜晚回去匆匆看望一下父母。而每次回家都能看见一些可喜的变化。小路拓宽,变成了柏油马路;村里各家各户纷纷翻新旧房,新瓦房多了,一家比一家宽敞明亮。

我所在的学校三门闸乡初中原建在大队部旧址,只有十亩地面积,前面是个榆树园子,后面就两排青砖红瓦房,门楣上“农业学大寨” 标语依稀可见。刚开始办时,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三个年级,十来个老师。学生在土砖教室上课。一排瓦房做教室——只有教室没有寝室,白天上课,晚上把被子铺在课桌上睡觉,早上起来再把被子叠起来,堆放在黑板北边,小山一样。女同学没有这么幸运,每晚下自习,有女老师带着,要到一公里外的村小就寝——因为校园内没房子,学校费尽周折才在那里为她们租了两间房子做寝室。学校的另三间房子,作为老师办公室兼住室。中间的一间大屋,是老师们集体办公的地方。两边各一小间是教师住室用青砖铺地,里面铺了木板床,冬天冷得似冰窖,夏天热得如蒸笼。

一曲《春天的故事》,唱遍大江南北,改革的春风荡漾长城内外。学校土墙青砖教室改成红砖教室,不久,又拆了老房子,在原址陆续盖了一栋四层教学楼,一栋两层的老师办公楼兼住宅楼,一栋三层学生寝楼。男生不再住教室,女生也不再下了晚自习排队,到一公里外就寝了。

备课教课家访做学生工作,有时实在太忙了,我几个星期也顾不上回家一趟,母亲想我了,就自己拄着棍给我送点她地里种的菜,顺便看看我。2003年夏天,我所在的三门闸乡初中(2011年经批准更名汝南县三中)的教学质量出现了大滑坡,因此受到县教体局的黄牌警告。这年秋天,老校长高汉杰调我到教导处工作。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下班级,进办公室,开老教师座谈会,苦苦寻找学校发展的灵丹妙药。那段时间几乎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有时夜晚开会研究工作到十一二点。经过三年的卧薪尝胆,2006年中招一举夺得全县第一名,之后连续多年在全县居于前列,最近4年被驻马店市教育局评为市中招质量先进单位呢。

2003年国家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小学初中从此告别了缴学费的历史,又实行“两免一补”, 贫困学生上学再不为交不上书费发愁。近几年国家实行教育均衡发展,汝南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决定把学校征地新建,工程投资6000万元。6000万那时听起来就是天文数字,多么浩大工程,得多少年才能建成!然而,仅仅一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学校五层教学楼三栋,五层学生宿舍楼四栋,五层综合楼一栋,二层餐厅一座,40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含看台)及附属设施等。

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老师们无限的动力。我教语文课当班主任再加上教导处工作,忙起来有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几乎没睡过午觉。不久我又自愿增加从事学校的信息采集和上报工作。学校的各类活动信息都是我一手采集,图片处理比较麻烦,我抽出时间下功夫进行研究,一有空就向县教育信息中心的邱士敏老师学习,最终掌握了图片处理、相册视频制作等技巧。平时工作忙,信息采集、上报工作也只好放在夜晚十点以后了,但我的原则是今天的事决不到明天做。业余时间,我喜欢看书,搞点教学研究、写教学论文,写新闻写散文,经常在《汝南教育信息网》、《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教育时报》《中国作家网》相关栏目发表一些文学作品,目前已500余篇。2016年我写的庆祝建党95周年诗歌《仰望七月一日的星空》获“河南省七个一工程奖”。

2018年,学校开始进行教学智能化改造,教室内不管春夏秋冬,室内气温都在二十多度左右,既不冷也不热,温暖舒适。我上课时可以随时打开电脑,讲的内容都会显示在学生的平板电脑上,这样也就不用浪费粉笔了,既省事又环保,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想看看名校老师是怎么讲这节课的,可以随时上网,查看视频。

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三十四年了,如今依然辛勤而快乐耕耘在乡村教育这块充满希望和梦想的田野上,去年我们家第二代又有两个年轻人加入到乡村教师的行列。刚毕业时,我骑着自行车到偏僻的乡村家访,工资仅有几十元;后来我参加了专科和本科的学习,学历高了,成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工资也已翻了几十倍。我早已结婚生子,家由农村搬到了县城,住上楼房买了小汽车。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国家的大环境一年一变样,学校的小环境一年一个样,我的心情也在悄悄地不断改变:那些小瓦屋没有了,那个土篮球场没有了,那个老教室没有了,乡村振兴来了,智慧课堂来了,赶上这新时代,赶紧撸起袖子加油干吧!在乡村教育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一生难忘的骄傲和幸福。

2021417

注:此文为纪念建党100周年而作,已发表于202155日学习强国平台。

  

【故事回忆】

童年忆事之九:露天电影(云南省昆明市十二中 金易名)

小时候,时常跟随两个姐姐去看露天电影。露天电影不时在各村田间地头、晒场放映。每当知道哪里放映露天电影,无论是近到家门口,还是远至两三公里外的村镇,年轻点的人们收工回家后,不辞疲劳,洗掉腿脚上的泥土,穿上干净鞋子,邀上伙伴和兄弟姊妹,纷纷涌出村子,一路说笑着,犹如过节一般,从四面八方汇入电影放映地。

放映场的一边临时用粗壮的毛竹竿栽、搭成一个高高的门型架,门型架上挂上银幕,正对银幕的中前方摆几张办公桌或课桌,上面放置放映机、照明电灯泡和话筒,雨季还要撑上遮雨的大洋伞或扯起大块帆布、塑料布,不论能否接上电,也要在不远处安置柴油发电机,以防停电,确保电影放映。

本村的人家让孩子早早抬上板凳、椅子到放映场,选定有利观影位置摆好,只待大人收工后来到就坐。外村人只能站在摆放板凳、椅子区域外的周边观影。本村人少外村人多。成千上万的人挤满放映场,有的肩头上坐着小孩,放映场邻近的树木、墙头,甚至房顶都会爬上人,少量晚到的人常常只得钻到银幕背后观看“反电影”。

露天电影放映较晚,要等附近各村来看的人基本到了后才放映。

开映时,一般村里的干部会用话筒讲话、通知事项什么的,然后先放映一至两部加映的短小新闻纪录片,之后才放映正片,这也是为了照顾远村、晚到的人们。

放映的电影不多,看来看去就那么几部,可人们还是那么乐此不疲,否则就只能在村头巷口听老人们闲吹海侃,或是回家上床睡觉。我看了无数次的《侦察兵》、《小兵张嘎》、《铁道卫士》、《春苗》等电影。这些电影多为抗日战争题材的黑白电影,它们的故事情节我差不多都能背下来了。

我看过的最难忘、最震撼的露天电影,是平生观看的第一部上下集彩色越剧电影《红楼梦》。这部电影是在郎邑村旁收割后的麦田上看的,与昔日的万人大会同一地块,看了两个晚上。第一晚,放映了一小会儿,发电机坏了,修了好长时间没修好,只得作罢。第二晚,看的人多得与昔日的万人大会不相上下,放映也很顺利。银幕上的字幕、唱词是繁体字,已读初中的我好多字都不认识,虽没完全看懂,却被《红楼梦》宏大华丽的场景、美若天仙的人物、奇美艳丽的装扮、凄美动人的故事、哀婉悲情的唱段,和从未听过的越剧柔美婉转的唱腔所震撼!听大姐认识的一个外村有些文化的中年人介绍说,《红楼梦》是非常著名的古典小说,是故事繁杂、人物众多的鸿篇巨制,也难以读懂,曾是一部禁书,现在很难找到这部书了。我对《红楼梦》这部书生出了十分敬畏之心,要是见到这部书,一定要好好地看看。

免费的露天电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还能看到,之后就少之又少,直至绝迹,看电影只能花钱去电影院看了。

  

童年忆事之十:收音机(云南省昆明市十二中 金易名)

我上小学不久,在外省当兵的哥哥退伍后,安排到离家四十多公里的煤场工作,给家里留下了一台收音机。收音机外罩皮壳通体黑色,有砖块那么大,能抽出大约三尺高的天线;顶端一个旋钮是开关兼调节音量,右侧一个旋钮调节波频;正面左半幅有许多围成蜂窝状的圆形小孔,这是收音机发出声音的地方;正面右半幅有一长条形透明窗口,里面布满了波段、波频数据,内有一根红色的竖向指针能随波频旋钮调节左右移动;透明窗口下方有一个可上下拨动的按钮,用来调节波段。

收音机能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能收听到新闻、革命歌曲、民族器乐、革命京剧样板戏等。

我家是村里第一个拥有收音机的。每到晚上,总有许多人围在我家听收音机,他们或坐、或站、或蹲,常常屋内挤不下了,就待在外面屋檐下的土廊上。有的人说:“这盒子里头有人吧,要不咋个会有人的声音哩!”也有人问:“这东西吃什么?”爹爹会说:“你们呐,真是些榆木脑袋,这么小的收音机,里面安得下人吗?收音机不吃东西,它又不有嘴!只在背面装四小节电池。”他们仔细地看看收音机,又看看如大人手指般细的圆筒状电池,还是非常疑惑,觉得这东西好神奇!他们时常在我家待到哈欠连天,这才不情愿地慢慢散去。

收音机用的细小电池买不到,供销社只有手电筒用的粗大电池。哥哥回家,从收音机后背的电池槽接出两根铜芯线,一红一蓝分别接到如一包纸装火柴盒大小的方块形赭色蓄电池上,再后来,就接到用竹片将四节大电池包裹捆绑而成的长圆筒的两头。

我很喜爱这台收音机。夜晚,我和爹爹躺在床上,常听收音机到很晚,有时听到电台节目播完没有信号声才作罢。

我喜欢播音员那一口纯正的普通话,每当看小说或是语文课本,都会模仿播音员的语调语速在心里默诵。我从收音机里学会了一些革命歌曲,也学会了少量民歌和外国歌曲。对于经常播出的革命京剧样板戏如《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等,能把主要人物的某段唱腔一字不落、准确无误地唱出来。姐姐们做家务时,常常让我给她们唱歌,唱李铁梅、阿庆嫂和柯湘。

我刚上五年级不几天的一个晚上,和爹爹像往常一样躺在床上听收音机,猛然收听到播音员以缓慢含悲的声音播出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和悲凄的哀乐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觉得天都塌了!第二天也不敢把此消息说出去,直到村里高架的广播喇叭播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村里人才知晓。深秋的一天,我去上学的路上,听到村里广播喇叭播出粉碎四人帮的新闻。王洪文、江青等人的姓名,我从收音机里听过无数次。我幼小的心灵很是困惑,这样如雷贯耳的国家的领导人,为何要结成骇人的“四人帮”!这一年是国家灾难深重的一年,也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年。这一年,三位伟人相继逝世,唐山大地震夺去了二十四万人的生命,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收音机陪伴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给了我欢愉,让我听到了国家的声音。我十六岁通过高考进入省城求学,十九岁毕业分配回家乡工作,与我喜爱的收音机分别。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家里有了十四吋黑白电视机,也就渐渐地冷落了收音机,也不知何时,竟然再也见不到她了!

  

说几件旧事解无聊(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 冯廷来)

我们发生过许多非常奇怪的事情,现在回头看,近似于奇闻。满清变了民国,急急忙忙做的一些事情,大多都掀起过一阵风波,比如剪辫子,大可称为“辫子革命”,革命党要革满清的命,“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很多人为保护他那条可贵的辫子,据说很吃了不少苦头。剪辫子最终没有剪干净,有的留至肩膀,我们家乡俗称“二毛子”,我小时候家乡的人连披肩发的女同志也这样叫。我一个堂房三爷,我记事时他还留着辫子,头顶留一圆片,编成辫子长长地垂在后面,我们叫“老汉角儿”。他大概是最后一位辫子帮吧?那时离满清灭亡已有近半个世纪了。

另一件是放天足。我不知道,听说从宋元时中国女人就缠小脚,但我读《货殖列传》,里面有穿着尖尖小鞋的越女站在门口招摇的记载,从特意强调尖尖鞋看,欣赏女人的小脚,应该很早。变民国后,解放妇女便从解放女人的脚开始,这的确是“大革命”,但却非常不易。不要说它波及到乡下是多么缓慢,就是城里,躲在家里缠足的也一定有。三十年代,曾有一位杰出的女性,在欧洲伸出她的小脚给外国人看,好像还让那里的人解除了对中国小脚的误会,被算做功绩一件,热炒了很长时间。我奶奶生在满清时期,五十年代末死于饥荒,那时七十二岁,是小脚。我母亲生在民国时期,也缠过脚,但比我奶奶的大,我老婆生在五十年代,真正的天足。现在还有长寿的小脚老太太,到她们全部谢世,这小脚革命才可算彻底成功。

男女平等的标志,是男女可以做同样的事。封建社会,“女人无才便是德”,女孩子一般是不能上学的,祝英台上学女扮男装,闹出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戏剧里人们是同情的,如果在实际中,那可有伤风化,定然受到谴责。民国之后曾提倡“男女同学”,女孩子不光可以上学,而且可以和男孩子上同一所学校。可不知为什么,还是办了许多女子学校。这个革命现在是彻底成功了,没有谁以为男女同校同学有伤风化。那时比较激进的人,还搞过“男女同泳”,究竟有没有真正同泳过?没见记载。至于有人组织妇女裸了在街上走,有过那么一二次吧?因为人们不能接受,很快就消失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还发生过一件奇怪的事情,北京社会局呈请市政府查禁女人养的公狗,说女人与公狗相处,不光危害健康,而且不合礼仪之邦的习俗。所以建议市府除了猎狗和看门狗之外,凡是女人养的宠物公狗,一律“斩之无赦”。北京市府是否照办了?不知道。从延续至今的蓄养宠物狗看,怕是没什么效果,因为现在很多人家有宠物狗,至于宠物狗的雌雄,好像并没人在意。

变革的时代,总会发生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变革是好的,但要恰当,否则,会成为悲剧或者笑话。解放后提倡婚姻自主,这本来是好事,可有一件,就是发动、鼓励旧社会父母包办的夫妻离婚,拆散了许多本来可以平静地过下去的家庭。有想法,没有好的办法,结果成了灾难。现在回头看,简直是罪过。

  

【生活随笔】

一碗面鱼(郑州市经开区外国语小学 吕 晶)

昨晚做了个梦,回到童年,早上便对妈妈说“妈,我想吃面鱼。”

“什么面鱼?你小时候吃的那种吗?”

我点点头,开始洗漱,妈妈便去忙活了。

记得小时候,一到夏天放学后,我和同学们便会在回家的路上吃些小吃,这一路上可谓是童年时光里最欢乐的时刻了。和几个知己好友一路畅谈学校的小秘密,聊聊最近哪个老师变漂亮了,谁又更凶一些,虽然只是吃些廉价的小吃,却是我们童年时光中最为幸福的一段了。

小时候吃的面鱼,小杯五角,大杯一块。我们几个小女生一般都吃五角的。老板把白花花可口的面鱼盛进小杯子中,再放一些提味的盐水、辣椒、醋,简单而美味。现在想想当时的调料也很简单,并没有什么值得惊艳的调味品,可小时候就觉得那是人间美味,小孩子是特别容易满足的,童年的幸福也是那样的简单而纯粹。

长大了,卖面鱼的少了,通过软件搜索,才得知郑州西边百花路一个老小区里有卖的,而且比较正宗,一日去西边办事时,辗转波折找到了这家店,老板很和善,价钱也不贵,大碗六元,我要了四大碗,想要回忆童年的味道。这家的比我小时候吃的配料要丰富些,除了基本的调味品,还放了些腌甜萝卜、腌韭菜、芝麻酱、辣白菜等小吃,这些锦上添花的菜肴给面鱼增色了不少,除却童年的味道外还有这些辣而不腻的小菜,盛夏时节,来上一碗冰冰的面鱼,再加上这些爽口的调料,简直是人间美味,我一下吃了两大碗。

梦见后,醒来就要吃,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做法,简单的跟妈妈说了说,妈妈便进厨房开始忙活了。她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总觉得什么都很简单,什么她都会做,有时候做的像模像样,有时候却因忽略了一些细节,做的不如店里好吃,不过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妈妈却总是要我承认她做的比店里还要好吃,哎!那就依你吧!

我进厨房看她怎么做,先把面粉与豌豆粉加水搅拌在一起,再放入微热的水中小火不断搅拌,搅至粘稠感,把糊糊漏到凉水中,就成了面鱼。再准备调料:蒜水、姜水、盐水、芝麻酱、甜萝卜、葱花、韭菜、芝麻酱……小料的搭配成就了一碗酸甜可口的面鱼,也成就了我的童年梦。

一碗面鱼,不足为道,一份亲情,举足珍贵,面鱼的背后,藏的是妈妈愿意为我去做一切的努力,做儿女的开心顺遂,是他们平生最大心愿。

  

儿子的秘密(登封市崇高路小学 李冠鹏)

前几天在整理书房时,陡然发现了儿子的一个小秘密——在一个他自己制作的笔筒里,我看到了一些卷成纸捻子的小纸条。好奇之余,我一一打开,不禁为儿子的做法叫好,同时也明白了儿子为何一直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抽出一个纸捻子,只见外面写着“学习无动力,请打开”,我展开里面的内容,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要用火热的心去弥补定力的不足。此刻放松,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继续打开,我又看到了他“彷徨混沌”时劝慰自己的“人生要有目标,一个总目标下分支着无数的小目标,这些目标要现实而明确,这样才会有奋斗不竭的动力!”还有他“专心修身”的自勉“让思想敢于去高飞,飞向那些根本无关考试无关升学,真正属于真理属于快乐属于自由的天地!”如果自己有些“心烦意乱”,儿子还会告诫自己“不要为小事所烦恼,想开些,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还有些潜在的好处呢!”……

看着儿子的这一张张自勉自励的小纸条,我深深地被他自我督促、自我努力的心劲儿打动了。在枯燥而单调的学习生活中,谁都会有遇到懈怠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放松自己,还是为自己鼓一鼓劲,两种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儿子选择了第二种,而且还想出了这样特别的方法,的确让我欣慰。回想起他这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在学业上他可谓是“顺风顺水”,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年级前茅,一等奖学金是他的囊中之物。作为伴他成长的妈妈,我知道他的学习状态一直很好,从没想过这么良好的学习状态背后还有他自己给自己的鼓励和加油。这些纸条的背后,彰显着孩子在学习道路上对自己的认知,也反映出他的自我内化成长。。

想想也是,初中正是孩子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一个时期,也是孩子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时期,这个时候,他不想要太多的唠叨,而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自我成长。如果孩子能够站在一个高度,很清醒地看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并为之去努力的话,那么他的成长就会比那些让父母老师督促的孩子的成长更迅速。

儿子的纸条也让我开始思考这个时期父母的作用,是对孩子事无巨细地引导,还是放手让他们自由成长?其实,儿子的纸条给了我最好的答案。给他们空间,给他们自我成长的机会,少些学习上的指导,多些生活上的关心;少些思想上的引领,多些心灵上的沟通,这应该是孩子最理想的成长状态吧!

儿子的纸条,让我回味,给我启迪……

  

【教育随笔】

我想要一间“56号教室” (大连市普兰店久寿小学 程丽娥)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的梦想就是能够独立地自由地带领学生幸福地学习和生活。

每当你观看学校生活的影视剧的时候,你一定为学校的优美环境所吸引,一间间漂亮的教室,走廊里琳琅满目的各种装饰,花坛里争奇斗艳的花朵。你一定觉得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是多么得自由自在,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可以打球,可以做游戏。你一定觉得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一边玩,一边学习,是多么的惬意。

艺术要高于现实嘛。我来告诉你现实的学校生活。那一间间雪白墙壁的教室里,从早到晚,装满了学生。桌子挨着椅子,椅子挨着桌子,有的时候,清扫工具都没地方放,哪还能放下一个装满书的书架呢。走廊里那些装饰往往是学校花了大气力,给客人们看的。唱歌,跳舞,打球,做游戏,当然有的,但是多数是为了去参加各级的比赛,为学校拿奖牌的。老师和学生都想玩,只是学科多,内容多,考试范围广,这三座大山压得师生都喘不过气来了,怎么玩?

其实这些我们教师平常都没有怨言,让教师无所适从的是一级级领导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一轮轮的检查,全校备战应检;一次次督促,全校师生,大做无用功;一回回指导,老师们会说不会画了。

我梦想给我一间“56号教室”,我要向雷夫一样,和孩子们一起一点点积攒图书,收集有用的影碟,购买音乐器材,看碟,排练课本剧、音乐剧,做神奇的数学,做有趣的阅读,领着学生旅游,领着学生做义工。教导给学生受用一生的技巧、人格和信念。

我梦想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拥有一所学校,没有一级级主管部门的干预和控制,师生们可以自行调节课程和学习进度。老师可以领着学生在夜晚的田野里,听虫儿的歌唱。老师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能为社会服务的不同有价值的人。

我梦想大学可以宽进严出,多建几所高中,让初中毕业的孩子都有机会读高中。那样孩子就不用被分数囚禁,不敢施展自己的天性和特长;那样家长就不会焦虑;那样社会就不会对教育充满了无奈和愤懑。

我相信,我的梦想不是梦,在某个春满花开的日子里,孩子们会像鲜花一样灿烂。

  

【原创小说】

心结(郑州市管城区港湾路小学 李 茜)

叶朵朵在这个曾经陌生的城市求学四年,又打拼四年,终于告别了租房的日子,按揭了一套小户型。房子53平方,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还有一个袖珍的阳台。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小妹叶蕊蕊的到来,打破了叶朵朵平静的生活。比朵朵小四岁的蕊蕊大学毕业后跑到姐姐所在的城市找工作是自己的意思也是父母的意思,和姐姐在一起,总算是有个依靠吧!

工作的压力让本就有些内向的朵朵更显得清傲和寡言,活泼的蕊蕊却和姐姐恰恰相反,蕊蕊的话多,笑起来像铃声般清脆。

朵朵习惯了一个人睡。所以,即使她的床有18宽,她还是把小妹安排在客厅里睡,蕊蕊的床是沙发改造的。蕊蕊好象并不介意。

蕊蕊在一家药厂做销售,和她一起的还有她的好朋友丁当,蕊蕊和丁当是多年的好朋友,她们同样的外向。

蕊蕊第一次把丁当带回家时,姐姐还没回去。她们两个打开电视,跟着星们扯喉咙。桌子上、地上,到处是她们扔的小食品包装袋。朵朵打开门的瞬间,不悦就在心头了。但她是不善言表的人。她径直走到里面,放下包、挂好外套、洗手……蕊蕊和丁当相视吐了下舌头,把电视的声音调小,开始收拾她们造成的残局。蕊蕊跑到姐姐面前,看着朵朵说说:“姐姐,这就是传说中的丁当。”丁当也马上附和:“姐姐好!我是丁当。”朵朵微微一笑:“知道了,你们玩去吧!”

在朵朵的心里,小妹蕊蕊还是个孩子,虽然她们仅相差4岁。

大概是姐姐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不快,蕊蕊就时常把丁当带回家。

朵朵有一块欧米茄手表,是在国外的男友送的。有天早晨,她怎么也找不到手表,她一般都是放在床头柜上的。她马上想起了丁当,丁当昨天来了。一定是她!但朵朵是个谨慎的人,她不想在事情没弄清之前就贸然定论。她找遍了角角落落也不见欧米茄的踪影。直接问蕊蕊吧,又怕伤害小妹。想了好想,朵朵才决定先试探试探。“蕊蕊,看见我的手表了吗?”“没有啊,我帮你找。”蕊蕊好一番寻找也是毫无结果。这结果是朵朵预料之中的。她装作漫不经心地问:“会不会是丁当拿了呢?”但她的话一说出就遭到了蕊蕊的反对:“不会不会,我太了解丁当了。”

朵朵不再问蕊蕊,但朵朵的心里多了个结。

丁当很长时间没有来了,她一定是做贼心虚。朵朵这样想。但朵朵没有问蕊蕊,不来也好,落个清净,也免得丢更多东西。

夏去秋来,天气渐渐凉了。星期天,蕊蕊一早就出去玩了,朵朵在家里整理衣服。她把夏天的衣服整理起来准备束之高阁,把秋天的衣服一件件拿了出来。有看见那件“love me”风衣,淡淡的紫,别致的腰饰,朵朵不由得穿上,在椭圆形的穿衣镜前左转右转,简单又飘逸的感觉,朵朵喜欢的感觉。她笑了,这件衣服还是那么合心合体。朵朵很自然地把手插进了衣兜。表!朵朵的手触到了手表。拿出一看,正是她的欧米茄。

马上想起丁当来。惭愧。

朵朵拨通了蕊蕊的电话:“姐姐今天请你吃牛排,记着叫上丁当哦!”

“丁当早不在这个城市了。”

“怎么没听你说?”

“你不是在怀疑你的表吗?所以我不想跟你提起丁当,怕你不高兴。”

  ……

原来,蕊蕊的心里也有个结。

  

再见(郑州市管城区港湾路小学 李 茜)

她称他老公,他唤她老婆。他们有一个家。小家很宽敞,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她买来许多五彩的气球挂在屋子里,还用彩条在窗玻璃上贴成他们两个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两个字母紧紧相依。

晚上有时他会12点多回来,有时会12点多离开。她知道,不管是什么情况,他都会说谎。回来晚了他会说:“公司今天加班了。” 要出去他会说:“公司来电话,有急事要去处理。”可这谎言不是说给她,而是说给他的妻子。她,只是他的情人。他对妻子说谎话的背后,是他们两个在这个小家的缠绵。

她知道他有家,有真正的家。可她还是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她刚刚上班, 她没有很多的钱,她也不想向家人伸手。而这些,他都能够给予她。他给她买昂贵的手机,给她买时尚的衣服,给她租下宽敞的房子……每当他要离开回去的时候,她总爱腻着他不放他走,他就会拿出钱给她:“乖,听话,自己买些好吃的。”

她才22岁,一直在外上学。在厨房里她几乎是一窍不通。她喜欢把优酸乳、方便面、罐头、面包往家搬。做饭太麻烦,再说,两人在一起的时光那么宝贵,怎么舍得丢在厨房呢?

他带她去看电影 ,带她去K歌,只有在黑暗中他才会无所顾忌地拥抱她;他带她游山玩水,只有在陌生的地方,他才会大大方方地牵着她的手。他们亲昵的合影她不敢像同事一样放进钱夹。

她不止一次地问他:“我不漂亮,你为什么还喜欢我?”他也总是说:“爱需要理由吗?”他没有向他许诺过未来,但她一直固执地以为他会给她一个未来。

那天中午,雨下得很大,而他们的小家却很温馨。他的电话响了,听对话是他的妻子,好象说要让他去接。他急匆匆地走了。对他的妻子,她一直很好奇,于是她坐上出租车跟上了他。他的汽车在一家公司门口停下,他走向了那个长发飘飘的女人,那女人也马上迎了上去。他揽着女人的腰,在女人的脸上轻吻了一下。女人笑了,笑得很甜。他撑着伞,他们一起走在伞下。而伞的大部分,倾斜在女人的上空……

第二天,当他打开他们小家的门时,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彩色的气球不见了,紧紧相依的大写字母不见了。餐桌上有一个字条,上面写着两个字:“再见”。钥匙和手机也在桌子上。他走遍所有的房间,看到他为她买的所有东西都在,惟独她不在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