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1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1025(李焕青)
发布时间:2021/4/21  阅读次数:315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1025(李焕青)

2021421日)

(中牟县荟萃路小学 李焕青 专辑 9篇)

  

【故事回忆】

记忆中的青麻

话说养花

难忘的“知了”情

童年的点心

餐桌上那盆儿芋头

铭记良好家风

记忆中的那片芦苇

故乡的茅草

从“电视”话变迁

  

记忆中的青麻

一次野外散步,偶然发现路边绿化带里,孤零零的生长着一棵野生的青麻,开几朵着嫩黄的小花,点缀在绿丛中显的格外耀眼。五枚花瓣半张半合着,我凑近闻了闻,还嗅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有的花瓣下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实,圆圆的像个手雷。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青麻是比较常见的植物,它的生存能力很强,地头边、沟渠旁、甚至庭院的犄角旮旯都是青麻生长的地方。

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柏油马路只是在城市里见过,村子的道路是名副其实的“水泥路”。夏天,下过几场大雨,村子的街道就被冲成了一道道的沟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村子南北主街道变成了排水沟。平时是走路的街道,下雨就变成流水的沟渠。这样冲刷的泥土就汇积在村北头的莲藕坑里。说是莲藕坑,其实早已荒废了,成了无人问津之地。后来,村上的一位老者看着荒着可惜,就种上了大片的青麻。

青麻一天天长大,叶子也变得手掌般大小。到了端午节前一天,也就是五月初四的晚上,因为我们这有用凤仙花包红指甲的习俗,我们就来采摘青麻的叶子,把凤仙花切成小段,放上明矾捣碎拌匀。放在指甲上,用青麻的叶子包好,最后用细线缠绕系好。第二天一觉醒来指甲红红的漂亮级了。

夏天的午后,酷暑难熬。因为没有电扇之类的电器,人们用的最多的就是蒲扇。不少人拿着蒲扇拉一张草席,来到街上纳凉。我们小孩当然不会静下来,我们就结伴来到莲藕坑边玩耍。青麻已经了一串串的果实,我们都叫它“麻梭”,我们就比赛摘麻梭,看谁摘的多就是冠军。我们在麻棵里窜来钻去,那时我的争胜心很强,每次摘得都很多,胳膊上挂的一道又一道白痕,也从不叫苦。

不一会的功夫,我们就摘了很多,用麻叶包起来。连蹦带跳地来到大人乘凉的地方,开始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

剥麻梭也是一项“技术”活。大人们看到了我们采来的麻梭,就放下摇曳的蒲扇,帮我们小孩剥麻梭。首先把麻梭进行分类,老的一类,嫩的一类。老的直接剥开把籽粒倒在麻叶上。嫩的就要技术了,只见大人用两个手指轻轻一掐,顺着麻梭纹理往下一撕,一条一条的果皮就撕掉了,漏出了嫩白的籽粒,最后把顶儿一掐,就变成又白又圆的麻球,能和现在的米花球相媲美。我们总是等大人剥完了,用手先捏一个,用门牙切下一几粒,吃起来粘粘的,还扯着丝儿。随后抓几个放在嘴里,粘中带有青涩。一包包剥好的麻梭转眼就被我们“干”个精光。当时的吃相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青麻也成熟了,种植的老者找来几名年轻人,把它一株株的拔出来,用架子车运到不麦场里,先把青麻的种子收集起来,放在场地上晒干,留作下年备用。把青麻的叶子去掉,剩下青麻直干,码放整齐,捆把结实,一捆捆的运到村北的水塘边,放在池塘底部淤泥里。

过了大约二十几天,把青麻从池塘底部捞出,经过清水的洗涤,青麻竟神奇般的变成乳白色了,有的甚至洁白如玉,真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闻一闻,还有青麻特有的清香呢!

出水的青麻经过洗涤、晾晒。最后成为一批一批的麻,可以直接拿集市上叫卖,也可以织成麻绳,换取一些钱贴补家用。

现在,人工种植青麻已经很少见了,也很少有人吃它的果实了,甚至孩子们都叫不出它的名字。只是在野地、荒坡、路边还可以看到青麻的影子。人们还能欣赏到它小巧精致花朵,嗅到它特具的清香。每次看到它,我都停下来,静静地品味着生活的美好,隐隐地勾起那遥远的回忆。

  

话说养花

以前,我家是一做典型农家小院,种花地方比较多,地里种的多年生长的月季花。盆里种的是一年生的草本花,一般是粗放管里的花卉,如:凤仙花,喇叭花,鸡冠花等。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时,我就把家里废旧的盆盆罐罐找出来,倒出里面的旧土,把它们打碎,然后加入一些菜地的新土,把家里的草木灰,发酵的树叶混在一起作为底肥,将它们混到一起搅匀后,把盆盆罐罐装上,离盆沿有一指高就行。把花的种子撒上去,最后盖上一层沙土,种植大功告成。

以后的时间就是就每天浇水,定期间苗,到了摘种子时收收种子。基本是就任其发展,自生自灭。自然也谈不上养花的经验及心得。

现在,养花是为了美化家居环境,环境好了人的心情自然就好,无论是屋里还是屋外。没有了小院,但是我却来了养花的兴趣。家里也种了不少绿色植物,如:田七吊兰,金边吊兰,紫竹梅,仙人鞭,芦荟,蟹爪兰,君子兰等。说是花,倒不如说是 “草”,因为在我养的花中,一年四季,能看到花的时节的确实很少。

记得我养的第一盆花是一棵芦荟,它是同事送给我的。刚开始只有了两三片叶子,我找来花盆,把它小心翼翼地种在盆子的中间位置,以后每天观察它,给它浇水,它好像害羞似的,皱着小脸没有一点长势。好像叶子还有点发黄,我赶忙上网搜索芦荟的养殖方法,原来芦荟是耐旱植物,不宜多浇水。知道这些事项后,我定期浇水,每次浇透,以后土皮不干就不浇水,慢慢地芦荟恢复了以前油绿。

上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位同学是县城的,她家就养了不少花,从她的嘴里我知道了君子兰。虽然不知道君子兰的样子,但知道君子兰是比较名贵的花卉之一,夏天怕热,冬天怕冷。从那时,我就萌生了养君子兰的念头,但一直未能如愿。

一次逛花店时,我看上一盆君子兰,老板介绍说这是两年的苗木,养好了过个一两年就会开花。我半信半疑,因为网上不少兰友养的君子兰从未开过花,最终叶尖发黄,烂叶烂根最终死掉。但我又经不起诱惑,把这盆君子兰“请”回了家。

真是“请花容易,养花难”。我把君子兰放在朝南的窗台上,记着花店老板的交代,每隔一周给它换个方向,以免叶子长乱,影响美观。冬天天气冷,我把暖气打开,夏天气温高,我又打开空调降温,春秋天我还要给它施肥。

每天一回到家,我就去观察它,看它有什么变化,但是很多天过去了,君子兰的叶子虽然苍翠油绿发亮,但始终不见新叶的长出。我真有点担心,自己会不会与多数兰友一样的命运呢,我期待着奇迹出现。

那年的春节前,大概元月底,我发现君子兰两片叶子中间出现了一小团米黄,好像里面包着花蕾。我不敢确定,上网查看图片,证实了是君子的花苞。我养的君子兰终于要开花了!

经过了半个月孕育,君子兰花朵陆续绽放开来。因为是第一年开花,只有七朵小花。开得最旺的时侯,一进门,就嗅到淡淡的花香。花朵像一个个橘黄色的小喇叭,花蕊如同蚂蚁的触角向外伸展,好像刚从睡眠中苏醒,伸了一个懒腰。君子兰的花期特别长长,大约持续了一个半月。

我虽没有养花的经验,但在我的静心呵护下,君子兰却神奇的开花了,也许是我的诚心打动了它。

记得女作家冰心写过的《话说君子兰》的话:这实在是个喜讯。几十朵桔黄色的、五瓣聚成的筒形的花、向上开放。它们像高雅的君子般相拱而立。当花的大茎,愈长愈长,这几十朵君子兰便愈站愈高,静雅地立在那里,经月不谢!

我以为“言”就是花的香气,“行”就是花的形象和花期的久暂。君子兰花香很淡,而花色极浓,几十朵相拱而立,能够立到几十天!它们群立在你的面前给你力量,给你鼓舞。

我又何尝不这么认为呢?花的美丽可供人欣赏,花的内涵使人品味,花的品质给人力量……我经历了养花的历程,也历练了自己的品格。何乐而不为呢!

  

难忘的“知了”情

早上,路过荟萃路建设路交叉口,这里无形中成了早市,这里卖菜的很多,我东张西望,看看有没有自己要买的蔬菜,却发现有几个中年人蹲在路边,面前放着盆子,里面有半盆的知了幼虫。我眼前一亮,走近问:“这个多少钱一只?” “六毛五一只,”卖者答道。“这么贵,我记得前几年不才一两毛吗?”卖者说:“现在村庄拆迁了,树林也伐了,盖成了工厂、小区,“这东西”也越来越少,自然价格就上去了。”我想想也是。卖家接着问:“要多少,我给你挑大个的。”我无奈地瑶瑶头,嘴里啧啧自语,这还真是“金蝉”啊!

我提着手里的菜,慢慢地走着,想想天价的金蝉,思绪却飞到了童年。

每年的六月中下旬是金蝉盛产的时期,也适逢孩子们放暑假,对于孩子们来说,最有趣的是事情莫过于捉知了了。

金蝉枝头鸣不停,儿童午后捉蝉忙。

夏日的中午,天气炎热,农村有树下乘凉、喷闲空的的习惯。吃过中午饭,就三五成群的来到村子北边的杨树林里,这里有高大的杨树,茂盛的枝叶挡住了强烈的阳光,给大地带来久违阴凉,地面又是净净的沙土,摸一摸,凉凉的,挺舒服。人们在树下铺张草席,有的乘凉,有的聊天。树上的禅却“吱——吱——”的叫个不停,似乎在向人们示威。一遇到动静就“磳” 的一声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上,一点也不把人们放在眼里。

孩子们闲着无聊,便找来长长竹竿,再找来一块网,网眼不能太大,用一根铁丝做一个圈,把网套在上面,最后把铁丝固定在竹竿的顶部,一个捕捉器就制好了,当然这是大人们的功劳。

孩子们拿着捕捉器,兴高采烈地来到杨树林,听到蝉的鸣叫声,顺着声音的方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仰着头找准蝉的位置,说时迟那时快,把网猛地一罩,还没等它反应过来,“扑棱”一下蝉就掉进了网底,成为孩子们的战利品。当然有时也会失手,蝉就“吱——”的一声飞走了。一个中午,孩子们就会捉到不少只。回到家,有的放到火边烧烤,条件好的放到油里一炸,尽管是蝉的成虫,味道不是太好,但可以打打牙祭,未免也是一件兴事。

金蝉黑夜要脱壳,儿童美餐就来到

傍晚,夕阳给大地洒下柔柔的余晖,这时,捉蝉的幼虫的时间到了。我们都把蝉的幼虫叫“爬叉”,孩子们早早地吃过饭,带着大口的塑料瓶,有的的拿个罐头瓶,带上手电筒。结伙来到杨树林,首先观察树下的地面,看有没有“爬叉”的洞穴,“爬叉”的洞穴有个特点,“爬叉”在洞里慢慢往外钻,因此,地面的孔又小,土又薄,用手轻轻一抠,洞立刻变大,里面的“爬叉”的两只前爪像一把钳子,紧紧地卡主你的手指,这时手指轻轻往外一拉,“爬叉”就顺势给带了出来。天色越来越黑,肉眼已看不清地面,这时,手电筒就派上了用场,我们用手电筒照树干,有的“爬叉”已爬上树干,低的用手拿下来,高得可以用竹竿戳下来,捡到瓶子里。有的竟在枝头褪掉了皮,身体白嫩嫩的,翅膀也已经展开,因为刚出壳,翅膀软软的,根本没有飞行能力,一下子成了我们囊中之物。时间一点点过去,孩子们捉“爬叉”兴致亦愈来愈浓,到午夜时分,在大人的催促下,才肯收工回家。

第二天一早,人们把捉来的“爬叉”,倒在盆子里,打来清水,放一些盐巴,把“爬叉”泡一会儿,把它身上的泥土彻底洗净,放到锅里煮一小会儿,去去泥土味,

锅里倒上少量油,把“爬叉”

放进去不断地翻炒,放上调料,不一会儿,一盘美味就端上了餐桌。夹一个放在嘴里,外焦里嫩,满口留香,真是余味无穷。

“滴——滴”,骑车的喇叭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没有了喧闹的村庄,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没有了杨树林,却多了绿化的树木花草。随着人们生活节凑不断加快,捉知了的时间少了,捉知了地方也愈来愈少,虽然在菜市场还能看到知了,还能品尝到它美味。但捉知了的那份惬意怕是不容易体会了。

  

童年的点心

现在,大街上有不少点心铺子,名目繁多,种类不下几十种,口味有甜的、咸的、水果的;有中式的,还有西式的。一时间让人不知道吃什么好。

一次全家在街上闲逛时,碰到了“开封老式糕点”铺,透过店铺的玻璃橱窗,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点心,诱人的香气里还夹杂着甜味,让人垂涎三尺。我急忙问孩子,吃点心吗?孩子们看看都摇摇头,说那有啥好吃的。殊不知,我是试探他们对点心的了解及情感,结果我的心凉了半截。不管他们如何说,我嘴里像感受到点心的美味一样,不由自主停下了脚步,心一下飞回了童年时代。

我的童年在七十年代,是个刚刚能吃的饱,穿的暖的时代。人们吃个白馍都是奢侈,只有在过年时才吃上,照当时的老人话说,啥时候能经常吃上净面馍该多好啊!更不用说吃上点心了。

一到过年,孩子们却异常高兴,而大人们却愁的发慌,过年要招待客人,需准备白馍馍,肉菜之类,还要准备串亲戚必带的礼物——点心。那时候的点心,有椒盐饼、酥皮儿、刀切、杂拌儿、香蕉条、马蹄酥等,后来又有桃酥,桂花糕、绿豆糕、沙琪玛、鸡蛋糕等。一种是用老纸一包,老纸的上面还盖有一块方形的红色商标纸,纸上印着名称及制作配料,周围好印着小麦稻穗的图案。这种我们叫它“封儿装” 点心。另外一种是方形的纸盒,纸盒四周侧面贴着花纸,花纸上彩绘花鸟吉祥图案。上面同样是一张长方形的商标纸,纸上也印着名称及制作配料,这种我们叫它“匣儿装”点心。不管是哪一种点心,都是用纸绳十字捆紧,并且留出约一扎长的绳儿,打一个活结,给人提时方便些。

那时候,人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在点心的选择上,多数买“匣儿装”点心。这种点心虽然里面的量与“封儿装”的一样,但价钱稍贵一些,在这方面还是舍得花钱的,据说它大气,串亲戚比较体面。好像腊月二十几就准备了点心,因为当时老鼠比较多,以前有被老鼠啃的经历。所以,买来的点心都用铁丝钩悬挂起来。

我曾记得,那时的孩子总是饿的很快,不到饭点儿肚子就饿的咕噜噜乱叫,就嚷嚷大人做饭。大人在孩子的嚷嚷声中,拿起水瓢往锅里天水做饭,嘴里还不免唠叨孩子:你是饿死鬼脱成勒,整天就知道吃。趁大人做饭之机,我们就会偷偷地搬来椅子,站在椅子上,踮起脚尖,扒着点心盒子,用手指把上盖掀开一个小缝儿,用两个手指,从盒子里夹出一小快点心,一般是“小晶枣、”“小扁食”之类。到手后立刻打扫战场,躲到一个隐蔽的地方慢慢享用。“小晶枣”外面粘着一层白霜、还有白糖颗粒,外甜內酥。“小扁食”外形鼓鼓的,里面全是糖稀,咬一口皮焦焦的,甜的让人发颤,还扯着糖丝。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嘴里直返口水。

过年了,从初二就开始串亲戚,一次串一家,差不多要到初七八才串完。那时候走亲戚,孩子去的特别多,因为串亲戚有好吃的,运气好的话还会得到压岁钱。碰上条件好的人家会让带回来一盒点心,路上,孩子们免不了偷尝点心。这样,点心就在亲戚之间来回穿梭,它的“体重”愈来愈轻,轻轻一摇,盒里的点心发出哗啦啦的声音。捆紧的纸绳变松了,盒子上面的花纸也折磨得体无完肤。而孩子们心里却偷偷的笑了。

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点心品种更多了,除了一些老式点心外,还增添不少新品种,名字也洋气多了:什么叫蛋挞、榴莲酥、泡芙、曲奇,蛋黄派等。经销商抓住了顾客的好奇心理,名字起得花哨、新奇得很,越花哨、越新奇招来的顾客就越多,生意自然越来越好。

“来来来,尝一尝,看一看,经典美味,老式大桃酥,各种老式糕点,应有尽有,来点吧美女?”叫卖的老板想我招手。

我不好拒绝,称了半斤的大桃酥,掰一块放在嘴里,虽然也是酥酥甜甜的,还有芝麻的香味,却总是觉的比童年的点心少点——我也说不出来的味道。

  

餐桌上那盆儿芋头

前几天,老公从朋友那儿带回半袋子芋头。提起芋头,我们都很熟悉,在农村的地头总会种上那么几垄。芋头又称芋、芋艿,通常食用的为小芋头。芋头口感细软,绵甜香糯,营养价值近似于土豆,易于消化,是一种很好的碱性食物,芋头可蒸食或煮食,在人们餐桌上极为常见。

为了避免芋头时间长了坏掉,接下来一连几个晚上,我总是煮上一小盆芋头,端上餐桌,还倒上一碟白糖,孩子们竟无人问津。我自己拿起一个芋头,剥掉那棕色带毛的皮儿,露出了乳白色的瓤,蘸上白糖粒,咬上一口糯糯的,滑滑的、甜甜的,觉得是那么香甜。无论我如何形容芋头的味儿美,两个孩子都不为所动。女儿还说:“你不知道吗?我从小就不爱吃芋头。”我听后,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事。

那时农村重男轻女的意识严重,我们家一连三个女孩儿,最后才有了弟弟一个男孩,家里人对弟弟都非常宠爱。虽然母亲是高中毕业,在那时也算是高学历,但也免不了受农村封建意识的影响,在心理上时刻偏向弟弟。

在弟弟小时候,当时生活拮据,没有钱买奶粉啥的,为了给他增加营养,母亲总是去集市上买一些芋头,每天煮上一碗,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把芋头剥好,蘸上白糖喂弟弟吃,弟弟咬上一小口,还扯起细细的丝,一副香甜可口样子。

我比弟弟大三岁,每到这时候,我总会在旁边看着,嘴里品着口水。母亲就会从小碗里拿出两个小的递给我,我赶忙剥去一些皮,两手一挤“噗”就到了嘴里,虽然没有蘸白糖,可吃起来香糯滑口,美味极了。

那刻,我就一直盼望着,什么时候能美美地吃上一顿煮芋头该多好!

后来,土地承包到户,我们家分了十几亩地。我们就和母亲商量,在地头种上一些芋头,就可以省去买芋头的钱,再说自家种的吃着耐吃,母亲同意了。

我们家的一块水浇地在村北,邻着一条小河。因为这是一条小土河,河岸也没有什么石头河堤,所以人们就把地头连着河堤一起进行耕种。原本我家地头的河堤是没有种的,看到地周围很多人家都从地头连着河堤种上了芋头,母亲就把种芋头的地也选在这儿。

说干就干,母亲在地头撒上农家肥,把地翻整一番,打成约一米宽,二十厘米厘米高的地垄,一切准备妥当,就等种芋头了。

母亲买来芋头种,在地垄上抛出间距相等的小坑,把芋头芽向上,埋上松土,种完后用塑料薄摸进行覆盖。母亲说覆盖后有保墒作用,芋头生长茂盛,产量也会高些。

种下了芋头,也种下我们的希望,就盼望着有朝一日吃上芋头。

之后的一段日子,我们经常去芋头地观察,看看芋头发芽了没有。一天,我又到地里,发现芋头已发芽了,小芽已经把薄膜顶了起来。母亲就把薄膜抠出小孔儿,把小芽从薄膜里掏出。我们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把芋头的小芽都从薄膜中掏出来。

小芽出了薄膜,伸展胫骨,沐浴着阳光,疯长起来。不几天,小芽就展开了绿色的小叶,椭圆形的叶子越长越大,样子与荷叶有些相似,肉肉的枝条,碧绿碧绿的叶子,特别下小雨或有晨露的时候,叶子上那圆圆的水珠,晶莹透亮,一阵风吹来,水珠在叶子上滚来滚去,有的垂于叶尖摇摇欲坠,煞是有诗情画意之感。

芋头生长期间,母亲经常施肥,每施一次肥,就要封一次土,垄也越来越高。我每次跟着去的时候,总想折一片芋头叶盖在头上,遮去炎炎的烈日,可是母亲说那会影响芋头的生长,我想到美味的芋头,就慢慢撒手了。

经过了几个月的辛苦等待,芋头终于收获了。我们拉着架子车来到芋头地,成熟的芋头叶子已经发黄,茎叶开始耷拉,失去了往日的坚挺。母亲割去芋头的茎叶,留下约四五厘米高的茎。母亲用抓钩从芋头周围下挖,以免挖伤芋头。我就在后面提芋头,抖去芋头上的土,芋头结的很多,最大的老母儿周围长出不少的二母儿、三母儿。看到这么多的芋头,我仿佛闻到了芋头的香味儿,母亲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收获的芋头运回家。当天中午,母亲就煮了一大锅的芋头,我们每人一大碗,蘸着白糖,吃得那叫一个过瘾。

我们把完好无损芋头贮存在地窖里,延长了它的保质期,我们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现在,早就不种芋头了,但入冬了我都会买上一些,煮上一碗,慢慢品食它的味道。

  

铭记良好家风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确,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家庭的成长过程要想和谐、健康、快乐,良好的家风尤为重要。所谓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犹记得一位名人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家庭的成长环境重要因素就是良好家风的形成。

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有多少优秀家风的例子被传为佳话。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的孝行感动了天帝。汉文帝刘恒,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宋代的岳飞成为“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其爱国家风感染天下,融入民族灵魂之中,代代相传。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 ,都无不彰显出家风的重要性,倘若家风正了,那么一个家庭的思想品德也就正了,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又何愁国家不繁荣昌盛!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不能以工作忙、自身压力大为由,忽视良好家风的培养。却应该在新的条件下,把这个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说到此,我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家庭,虽然生活平凡,但无时诠释着不凡的家风。

我是一个七零后,从小生活在农村家庭,那时的生活条件不好,生活中有不少嫌弃老人,说老人是累赘的例子,有不少家庭因为生活最低保障吃穿吵架,甚至大动干戈。但这种情况在我们家从未发生,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种着十几亩薄地,料理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辛苦,但父母从不忘教育我们兄妹,百事孝为先,要孝敬长辈。当时,虽然我们没有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但每次家里做一些变样的饭菜,母亲总让端上一些给他们尝尝。爷爷奶奶稍有不适,母亲就找来架子车,自己拉起老人跑到二十多里外的县城就医,邻居都夸母亲是个孝顺的媳妇。

后来我结婚了,由于自幼受母亲的熏陶,婆家是一个有六口人的大家庭,我并没有觉得一家三代人不好相处而分家,我对待公婆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没有任何的偏袒。相反,觉得与公婆生活在一起,前些年,老人帮着照看孩子,做着家务,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安心心地上班。老人生活节俭,有时到了换季的时候,我就会主动给老人买些衣物。为了改善伙食,我们下班顺便买些美食回家。葡萄架下的小方桌旁围坐一家人,享用着美食,嘱咐着孩子的学习、做人的道理,说着各自工作情况,好一副其乐融融画面。

如今公婆老了,免不了生病住院,每次我们都是跑前跑后,从无怨言。年前,婆婆因腿疼住了院,因为教学工作忙,我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医院去,给老人买饭、打水,带去换洗衣物。为了让老人增加营养,我在家做好可口的饭菜送到医院。终于,婆婆出院了,也能走动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末又传来公公在路上昏倒,被救护车拉到了中医院。我急忙赶到医院,医生告诉我老人已经清醒,正在做检查,并无大碍,我终于松了口气,顷刻间悬着心落了下来。

良好的家风不仅是一本书,又是一本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它虽无形却威力超强。家风影响着孩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家风教育着孩子,“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和睦乡邻”。

铭记家风,培养良好家风,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无数小家的家风好了,社会风气就好了,我们的生活才能和协、美好,幸福,绽放异样光彩!

  

记忆中的那片芦苇

早晨,睁眼看看表,才刚五点多,隔窗往外看,天空东方刚刚发白,太阳还未露出半边脸。我因为散步打卡计划,不得不早早起床,下楼散步去了。

我顺着贾鲁河畔往西走,河边是大片大片的荷花。圆圆的荷叶,翠绿翠绿的,上面还有不少水珠,像吹起的小泡泡,晶莹剔透。微风吹来,在叶子上滚来滚去,欲坠欲落。荷花有的刚刚绽开,露着黄色细线似的花蕊;有的已经凋谢了,结出了浅绿色的莲蓬,这时的花蕊围着莲蓬软软的散落在茎干周围;有的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饱胀得像马上胀裂似的。不时有蜻蜓飞来飞去,偶尔也停在花骨朵上小憩。

到了拦水坝那儿,我却意外发现有一小片芦苇,没错,是我熟悉的芦苇,只不过它们长的不那么旺盛,也形不成茂密的芦苇荡。它的茎秆被人折断很多,它的叶子被人扯得耷拉在茎秆上。真是惨不忍睹。看到它们,我不由想起小时候的那片芦苇。

那时候,我们家的院子比较小,是过去的老宅子,后面是我大伯家,大伯家出出进进的路是一条狭小的过道,狭小得只容一辆架子车出没,两家人没少因为这拌嘴。母亲就向队里有申请了宅基地,把房子建在新宅子上。新批的宅子在村子的最北方,宅子东边是一个芦苇坑。

说起这个芦苇坑,它其实是下雨排水出刷而成的水坑。村里有人觉得空着可惜,就承包了它,种上了芦苇。

春天,尖尖的芦苇芽破土而出,红褐色的小芽一天一个样,像雨后春笋般的疯长。它的嫩芽下面是浅黄色,顶尖是红褐色的。芦苇芽也叫芦苇笋,是可以吃的,长到一拃来高时,就有人给芦苇间芽,说是太密了长不粗壮,也影响芦苇的质量,产量就随之降低。这时母亲就会抓来一把,剥去外面的皮,露出里面嫩白的芽体,刚剥出来的笋芯嫩的可以掐出水来,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清香。母亲用清水洗干净后,把它倒入沸水进行焯水,母亲说这就去掉了芦笋的青涩味,再用刀切成丝,随后配上干辣椒,放在油锅里一炒,芦笋的自然的清香,配上辣椒的辣香味,真叫人垂涎三尺。

夏天,芦苇长得越发茂密,密密的斜织着,好像风儿都无法透过。成群的小鸟在芦苇丛中飞来飞去,一会儿压弯了苇杆,一会儿你追我赶,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遇到旱天,苇坑里没有水,我们就会在里面捉迷藏,找鸟蛋,窜来窜去,踩断了芦苇,跘掉了鞋子,有时还会弄个“嘴肯泥”,闹得伙伴们哈哈大笑。几个回合下来看吧,胳膊上、脖子上、脸上拉出了一道道的白痕,头上还有芦苇的花絮。大人看见了,又好气又好笑,训斥的同时难免心疼。如果是让芦苇的主人抓到了,更是无休止的唠叨一番。

端午节前后,母亲都会挑那些又宽又长的芦苇叶,摘下来存放,这并不是要包粽子,那时家里也包不起粽子,母亲说是过年蒸馒头用,这时候苇叶不老、不开裂、有韧性,是存放的好时机。

冬天,芦苇成熟了,主人就会用镰刀把它们割下来,先把苇子破开,成了芦苇坯子。用石碾把坯子压软,先用劈开两半的细竹竿捋去苇裤,再捆起来用水洇透,沥净表皮水分后用碌碡压软。碾苇子场子地面必须平整,边碾边洒水,防止软硬不一,最后织成芦苇席,芦苇席在当时可是抢手货,哪家孩子结婚不铺床、不搭顶棚,那可都是用芦苇席,只要拿到集市一上午就卖个精光。

腊月二十六,正是蒸馒头的好日子,母亲拿出存放的芦苇叶,泡在温水中,一会儿就变得光滑平展,捞出来铺在篦子上做笼布,然后放上馒头,最后放在锅里蒸制,不到二十分钟,就闻到馒头的香气,还夹杂着芦苇叶的清香。打开锅盖,气味随即扑鼻而来,再看馒头像倒放的没底的小碗,个个光滑漂亮,诱人食欲。

后来,村子扩大了,芦苇坑被填平了,盖上了房屋。人们渐渐忘却了那片芦苇。

眼下这片芦苇,虽不是当年家门口的那片芦苇,可它却勾起我那段美好的记忆。

  

故乡的茅草

今天,我们去走亲戚,在河堤旁,我看到了久违的茅草,细长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着,并发出沙沙的声音。我不由想起那故乡的茅草。

茅草又名茅根、白茅草、白茅根,为禾本科茅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的故乡,茅草是司空见惯的一种植物。小溪旁河堤上,山岗上,地头边都生长很多的茅草。

春天,茅草发芽了,颜色有些发红,叶尖尖得有些扎手。可过不了几天,叶子就伸展出来,颜色有暗红变成绿色,边缘还长着锯齿,用手摸一摸它的边还有些拉手。叶子越长越长,把地面盖的严严实实的,像天然的大草坪。绿油油的叶子,在阳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暖暖的春风吹来,茅草欢快地翩翩起舞。后来,茅草长出花苞,花苞上还顶着一片叶子,像一面小旗。我们叫茅草的花苞为“毛捻”。

那时候,我们放学回家,也没有家庭作业,到家把书包一丢,挎上篮子,三五成群的来到茅草地,把篮子往一边一扔,就在茅草上玩耍:有的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有的打滚,有的翻跟头……后来我们玩累了,就比赛抽毛捻,看谁抽得多。毛捻长在茅草的中心,外面包着一层皮。我们扒开茅草找到毛捻,用两个手指捏着毛捻,轻轻往上一抽,“吱”的一声就抽了出来。我们把抽来的毛捻摊在腿上数一数,多的就是冠军,记得我每次抽的都很多。接着就享受子自己的劳动成果,把毛捻的外皮剥掉,就露出了嫩白的“捻”,嚼在嘴里,粘粘的还有丝丝清甜。有时一连剥了很多,一下子都放在嘴里,吃起来像现在的棉花糖,调皮的孩子还用舌头盯着时而伸出嘴外,时而缩回嘴里。好像是品着山珍海味一般,那美劲使我至今难忘。

夏天到了,茅草长得茂盛翠绿,毛捻从花苞里抽出来,越长越高,也从原来嫩白的细捻变得粗壮,并且散开变成了雪白的花絮,用手一摸感觉光滑滑的,毛绒绒的。在微风中,在阳光下,花絮连绵起伏,耀眼发亮,给炎热的夏天增添了几分活力。孩子在此路过时,总会伸手抽上一把,拿在手里,用手揪一撮,放嘴边轻轻一吹,花絮就在空中摇曳飞舞,好玩极了。

秋天,秋雨淅淅沥沥地一下就是几天。雨稍一停,我们就提着篮子,去毛草地转起来,在茅草的根部,往往长着一种小草菇,我们叫它“毛娃”。这种“毛娃”只有在下过几场雨才会长出来,并且太阳一出来就会枯萎,所以趁着时机抓紧采集。我们在茅草里翻找着,“毛娃”很小,大的顶帽也只有一元硬币大小,小的只有指甲盖大小。采回来的“毛娃”在水里泡一泡,要洗很多次才会洗干净,最后在热水了淖一下,切碎拌在韭菜里,放上调料就做成了“毛娃”包子,咬一口软软的,韭菜的清香加上“毛娃”的特有菌香,嚼起来还有“毛娃”劲道,竟能与现在的“狗不理包子”相媲美。

深秋,人们收完了地里的庄稼,种上了小麦,就进入农闲的时节,这时茅草叶子枯萎变黄,人们把茅草割下来,可以做牲畜的饲料,也可以搭个草棚啥的。要说最美的是挖茅草的地下根了。茅草的地下跟叫茅根,茅根是一种中草药。人们拿着抓钩来到毛草地,要挖很深身才能把茅根完整的挖出来,新挖出的茅根白白的,一节一节的,外面还带有一层鳞片,剥去鳞片,漏出了雪白的茅根,掰一节放在嘴里,嚼一嚼,一股凉凉的甜水就流入嘴中,那美劲就像喝了冰糖水一样。挖好的茅根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就变成了很好中药材。

随着家乡变化,草屋变成了瓦房,瓦房变成了高楼。没有了山岗,也没有了荒地。河堤上也种上了花草树木。以前故乡的毛草地已不复存在了,而那些美好的记忆去永远成为了挥之不去印记。

  

从“电视”话变迁

最近,我在看你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中一段牛旺家中买了电视,摇动天线调试电视信号的情节,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看电视的情境。

那是八十年代初,农村刚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人们的生活条件日渐提高,可是电视那时候还是奢侈品,村上多数人家买不起电视,为了活跃群众的业余生活,接受教育知识,满足群众看电视的愿望,大队就买了一台黑白电视,这台电视机是十八英寸的,在当时已经算大的了。电视放在什么位置成一个问题。当时大队有一个代销点,代销点就设在村子中心的一座三间瓦房中。瓦房的前面是一大片宽敞的空地,村子上开大会,布置什么重要生任务都在这片空地上举行。最后经过多数人的建议,电视机就放在代销点里。

记得当时电视剧《霍元甲》演的正火,为了能抢到好的位置,因为我的年龄小,一般不干家里的农活,那么看电视抢位置的重要任务就落在我的身上。天一擦黑,家里的晚饭还没做好,我就饿着肚子,搬着板凳来到代销点,那时电视还没有搬出来,我就坐在凳子上等待,天越来越黑了,看电视的人陆陆续续地往这边赶来,不一会儿,就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等到姐姐赶过来,电视剧已经演了半天了。姐姐就大声的喊我的名字,听到我的声音后,就往里面钻。做到凳子上,姐姐就把晚饭递给我。晚饭其实就是新蒸花馍窝窝,窝窝里面塞了满满的炒辣椒。我早已饿得饥肠辘辘,就打口大口地吃起来,花馍的香气加上辣椒的辣香,那是香的美味,辣的过瘾。总觉的一边吃美食一边看着电视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记得有一次,人们都在看电视,并且在演最精彩的地方。天却不作美下起雨来了。代销点的工作人员就招呼大家回家,可是就是没有人动身,没办法,只得找来一把雨伞遮在电视机上。人们还是聚精会神地看着,就连中间插播的广告都觉得是那么新奇。幸好,一会儿雨停了,人们欢呼起来,工作人员把雨伞撤下,一切有恢复了正常。可以说电视就是当时唯一的高大上的娱乐电器。劳作一天的人们看看电视,放松心情,感受政府宣传教育,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后来人们的生活好了,兜里有些宽裕。买电视人家越来越多。村里为了支持各家买电视,就出台了一项优惠措施,那就是谁家买电视,就可以砍掉一棵树做天线杆。这项措施带动了不少人家买了电视机,差不多家家房屋一边都立着一根高高的天线杆。天气稳定是信号还好,倘若遇到大风天气,天线随风摇摆,电视屏幕更是雪花满天飞。有时看的正痴迷,电视机却“呲呲啦啦”,图像也弯弯曲曲,忽明忽暗。这时,孩子就央求大人调式天线。大人就搬来梯子站在房顶,边扭动天线,边问电视的清晰程度。有时调试好了,下来还未看几分钟就又成了原来的模样。有时人们为图省事,不愿爬高上低,就抱着天线杆摇晃,这样一集电视剧看的时间还没有摇天线时间长,逗得人们哭笑不得。人们看电视的热情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反而越烧越旺。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已经早已普及千家万户,人们看电视在也不用抢位置,更不用饿肚子,风刮不着雨淋不着,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天线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有线电视,人们看电视在也不用摇天线,电视节目画面清晰、内容丰富。近几年又出现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人们不出家门,便知天文地理、国内国外之大事。

想到这,我不禁感叹,过去的让人们条件那么艰苦,却能自娱自乐,面对生活乐观向上。而现在的我们生活在物质这样先进发达,环境有日趋美好的当下,能有什么理由去懈怠工作,敷衍生活呢!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