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1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973
发布时间:2021/1/29  阅读次数:591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97323篇)

2021129日)

  

【诗词歌赋】

【七律】默河今夕(三首)(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七律】嫦娥凯旋(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心愿(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日子四题(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西游记(八首)(新郑市教育局教研室 卞从华)

【时代散文】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爱国(郑州市二七区刘胡垌小学 孟 杰)

【故事回忆】

一张照片的春节记忆(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记忆中的年味儿(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余昆仑)

【生活随笔】

爱在偷偷的进行着(内蒙古赤峰市第一高级中学 肖亦然)

【听读观感】

做个有“问题”的教师(郑州市二七区教师进修学校 杨红梅)

【原创小说】

川娃(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诗词歌赋】

【七律】默河今夕(三首)(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平水韵二冬)

其一

稻麦金黄草木丰,蜿蜒百里水齐胸。

碧波荡漾鹰留影,锦鲤徘徊兔印踪。

绿柳婆娑蒲叶茂,黄莺婉转苇香浓。

顽童戏水捉虾蟹,美女梳头映笑容。

其二

九十年代怪魔冲,污染重重水似脓。

浊浪涛涛芦躲避,黑沙滚滚鲤失踪。

鱼鳖绝迹春出痘,蚊蚤猖獗夏匿蜂。

恶臭熏天人受害,腥臊入地鼠成凶。

其三

英才巨手缚魔凶,除秽清淤速美容。

筑坝防洪捉蜮怪,修堤蓄水养蛟龙。

湖平似镜鱼虾旺,桥俊如虹鹤鹭丰。

少女荡舟齐赞颂,壮男跨马再冲锋。

注释:蜮,yù,1.传说是躲在水里能暗中含沙射人的动物。比喻暗中害人的阴险分子。 2.谷类的害虫。

2020123日于南阳

  

【七律】嫦娥凯旋(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吴刚睡醒快挪窝,忽见身旁起一螺。

骏马奋蹄寻重器,沙狐抢镜看天鹅。

三环已越星河坎,四箭还飞火木坡。

灵鹊登枝传喜报,嫦娥携壤奏凯歌。

注:120201217159分,嫦娥五号载“土”归来,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按照“绕落回三步走”规划,未来两年计划发射4艘载人飞船,开展大量的在轨科学实验。 2、灵鹊:喜鹊。

20201217日于南阳

  

心愿(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童年时

我有一个心愿

千方百计

摆脱生活困难

不赴宴

也能吃块儿肉

除了待客

野菜充饥加点盐

  

初中时

我有一个心愿

竭尽全力

为父母减轻负担

每到开学

不求亲友凑书钱

出外游览

不借别人衣服穿

  

上班后

我有一个心愿

刀山火海

勇把重任扛在肩

恪尽职守

任劳任怨敢争先

被领导看重

更让同事们眼馋

  

退休后

我有一个心愿

发挥余热

甘当绿叶与春蚕

坚持锻炼

不给子女添麻烦

为家庭纾困

也为社会添瓦增砖

  

身处盛世

我有一个心愿

风调雨顺

国势更强民众安

扩网减碳

享受碧水看蓝天

百姓相见乐

和谐文明代代传

  

年近古稀

我有一个宏愿

捉鳖揽月

时代新人启航船

创新驱动

大鹏展翅谱新篇

两岸融汇

中华崛起复兴梦圆

20201224日于南阳

  

日子四题(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一)

日子

就是这样

在时光中

一天天渐短

又一天天渐长

能照亮一个人的

除却太阳和月亮

就是那个亲亲的它

(二)

日子如水

平静

无痕

你就是水一滴

从天而降

激起一片涟漪

很快波痕散尽

水面又将恢复平静

日子

还要在寻常中

悠悠地过

(三)

日子如水

流淌过的是痛和忆

日子如暖阳

保存住的是美和绪

如水的日子

让人坚强

暖阳的日子

让人安康

(四)

日子平淡而悠长

于平淡中寻找坚强

于悠长中放弃彷徨

那山野的花儿

在幽幽地绽放

只为春风一吻

遍地着绒装

2021.1.28.

  

西游记(八首)(新郑市教育局教研室 卞从华)

前段时日,曾西行甘肃、新疆,写上几句,留个纪念。

(一)嘉峪关

万夫莫开谁挡道,嘉峪关前释马刀。

尔等流寇快散逃,不叫将军瘦马膘。

(二)鸣沙山

丘山一众沙,一浪更比一浪高。

待得驼铃芊芊绕,却感沙山似火烧。

(三)月牙泉

沙中一弯月,青如林间道。

碧水芸众生,却似蟾宫娇。

(四)莫高窟

鸣沙断崖披盛装,千佛洞窟壁上镶。

飞天霞衣意飞扬,四壁云动感风响。

(五)莫高古佛

古佛千余丈,普渡众生忙。

惹得虔虔子,朝拜齐敬香。

(六)戈壁

茫茫戈壁寂悄悄,黄尘古道路遥遥。

酷暑流火熔金石,偶见驼刺欲自烧。

千里孤愿随风去,流石飞沙何曾少?

(七)哈密人家

芝麻馕饼共分享,哈密瓜果齐飘香。

葡萄美酒催人醉,夜光杯前宾如归。

(八)天池

翠柏苍松半山腰,峰高颔首披雪袍。

峻岭环抱捧清池,西母有泪向东翘。

  

【时代散文】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爱国(郑州市二七区刘胡垌小学 孟 杰)

960万平方公里陆地疆土

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

我们爱你灵动婉约的南方

也爱你雄浑辽阔的北国

长江黄河、三山五岳

洞庭潇湘、苍洱毓秀

我们爱你巍峨挺立的大山

也爱你涓涓轻盈的秀水

……”

刚刚睁开眼睛,朋友圈就被类似这种的表白刷屏了,不言而喻,表白对象是谁。十月一日,举国同庆,到处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这一天,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尤为突出。

“现在的你并没有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一个强大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每每看到这些话语时,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真的觉得很幸运,祖国带给我们的安全感胜过这世间所有的一切!69年,筚路蓝缕,风雨兼程,69年,春华秋实,砥砺奋进,回首一路走来的岁月,我们看到了一个,日益强大、愈加自信的中国!这样的祖国怎能让人不爱!

那究竟怎样才是爱国呢?有人说爱国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爱国是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爱国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爱国是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爱国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有人说爱国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理性,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爱国的定义,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爱国的表现,我也有我自己的爱国方式,在我看来,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爱国!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终身学习。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过:“学不可以已。”终身学习能够使我们克服我们在工作中、学习中的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够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好地去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乐于奉献。“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戈壁沙粒中奉献了二十多个春秋,试问一个人的一生有几个二十年!历经十年时间,国内有22个省份、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研制,正是有了这数十人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奉献,才会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大飞机。或许你会说,这些事情干不来,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奉献,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的祖国就会更加强大,我们的人民就会更加幸福。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争优创先。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是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精益求精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到最好,永不满足,这样才能为国家建设积累财富。始终对自己所从事的那一份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凡事都积极争优创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实际就是爱国,也是最好的报国。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敢创新。创新是民族之魂,创新是前进之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有条件创新,关键在于我们要敢于、善于创新,让创新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越努力越幸福,你幸福、他幸福、我幸福,无数个人的幸福叠加,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通过做最好的自己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幸福和谐,自然而然我们的国家也就会越强大!

  

【故事回忆】

一张照片的春节记忆(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从我记事起就对春节很是盼望:在刚过年不久,就问母亲,啥时候还过年?母亲用手轻轻一按我的小脸,“年跑远了,怎么能天天过?一年十二个月,过完365天,才能撵上。”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大集体的岁月粮食总是不够吃的,靠挣工分吃饭,大人们起早贪黑不停地劳作,就是指望一年到头能多挣点工分,多分点粮食,最好能年终分点钱。不管日子有多么艰难,过年是庄户人感谢生活的盛典,更是孩子们期盼的时光。

到年根儿,商店里买年货的人多起来,鞭炮声越来越浓了,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鞭炮炸响后的味儿(那时还不知道空气污染)。等到家家户户门上贴上了春联,那年味就更浓了。我就跟着大一点的孩子,去看各家各户的对联,品评着谁家写的对子好,谁家写的对子有意思,我也看不懂,就是跟在人家后头混热闹。

不管大人怎么想,过年在我们孩子们的心中就是幸福的天堂。有吃水饺,有新衣裳穿,还能跟着大人们走亲串门,放鞭炮,有时还意外得点压岁钱……不过,春节照相,想都不敢想。

农村包产到户后,母亲每到过年就愁的眉开始舒展了,那一年我们家蒸的白面馍馍破天荒地吃到二月二。父亲头脑聪明勤劳能干,率先在自家承包土地里种上蔬菜,春夏种黄瓜番茄,秋季种豆角,冬天种菠菜,然后用架子车拉到汝南县城卖,家里开始宽裕了。为了让黄瓜早发芽,过年时父亲就把水泡过的黄瓜种籽用塑料袋包着,揣在怀里,用自己体温来帮助发芽。人勤地不懒,加上好政策,分地后的第三年,我们家盖了全村第一户红砖大瓦房。那一年春节前母亲说,等明天初一,全家都穿上新衣服,咱们到汝宁府照相馆照一张全家福,把这好日子记下来。可是那时交通不便,进城基本靠步行,照相成了我们家过年的奢望。

后来过年,我家买了自行车,进城方便了,我们兄弟几个长大结婚,1988年春节前,我家又买了电视机。每天吃完晚饭,邻居就搬着小板凳来我家看电视。母亲待人热情就烧一壶开水,父亲把电视放门口,和老少爷们在一起,边说边看,人多热闹,看的也有意思。随后,村里很多人家都有了电视机,我家冷清了。不过,过年又多了一道年夜饭——看春晚。

1998年除夕,夜幕降临,母亲乐呵呵地用上煤气煮饺子。饺子端上桌,热气腾腾,真是诱人啊!孩子们个个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发完压岁钱,全家人聚在一起,围坐圆桌旁,边吃着饺子,边看春晚,脸上洋溢的是幸福的味道。

第二天大年初一,一家人穿上新衣服,准备坐车到城里照张全家福。谁成想刚吃过早饭,门外传来一声喊,让我们欣喜若狂。“过年照相啦!”原来城里的照相馆承包制后,照相师傅也发现了农村新变化,利用春节放假,主动上门拍照服务了。这可是我们家春节期盼了好多年的第一张全家福!照片的背景,是我们家的红砖青瓦房,瓦上面还留着白雪,可惜已经显得破旧。父母穿着新衣服坐在中间,眼里洋溢的是满满的幸福。父亲特意戴上他年轻时在东北当兵经常戴的“火车头”棉帽——那段经历是他一生的骄傲。我和弟弟的孩子分别站在两边。后一排从左至右,分别站着我的二弟两口、大弟两口、妻子和我。我女儿手里的花束、二弟女儿手里的玩具和大弟儿子手里的气球,都是照相师傅从城里的照相馆专门带的。那时候我二弟儿子还没出生呢。

这是我们家那一年春节最幸福的时刻,也是我们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一张照片三代人的春节印记。

而今,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父母已经过世,照片中三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前年二弟把瓦房拆去在原址盖了两层小洋楼,我们各家都买了小汽车。开车回家过年热热闹闹的,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家家小洋楼,户户倒贴着福字,还挂上了红彤彤的灯笼,那火红的颜色,就像我们今天生活,红红火火。乡下超市里,买年货的人们好像比物品还多,结帐时手机扫码很方便,但队伍排得像一条龙那么长。

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望春节40年,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浓缩在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中,承载了几代人难以言说的情感,成为历久弥新的珍贵记忆,引领着我们满怀希望梦想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1126

  

记忆中的年味儿(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余昆仑)

有些味道,愈经时间浸泡,愈显醇香和地道。   ——题记

身处现代的都市,已经很难感受到过年的气氛,唯有在老人们准备年货的忙碌身影中才嗅出一丝年味儿,但那显然已不够醇厚。不知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还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淡,过年的感觉渐去渐远。有时不禁感到,越是临近过年,越是有一种莫名的忧伤和孤独,特别是当儿时过年的回忆越来越清晰地浮现于脑海中时。这种强烈的记忆仿佛溢出了童年那独有的年味儿——那么浓烈,那样美好。

儿时乡下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家家户户早早就开始忙着准备年货了,忙忙碌碌,喜气洋洋。腊月二十三是农历的小年,在老家过小年也有讲究,有的人家二十三过,有的人家二十四过,老人们常言“君三民四王八二十五”,言外之意没有人在二十四之后过小年的了。过小年也要好好准备一桌饭,虽然没有除夕年饭那么丰盛,但也足够打牙祭了。曾记得,父亲在外打工的那些年,我和母亲、弟弟总会在小年时翘首盼望着父亲早日回家。多少次村头的眺望,多少回梦中的团聚,终抵不过父亲到家那一刻的喜悦和淡定——终于平安到家了。小年一过,年货的准备工作就正式拉开序幕了,有的人家要“牵”年猪,村里的鱼塘要打渔,每家可以分上两条,剖开风干放好,春节吃一条,元宵节吃一条。每家每户都要做豆腐,除了平常炒菜用之外,还要炸豆腐、做豆腐丸子等,还要打糍粑,炸滑肉,蒸肉糕,做鸡蛋卷,杀鸡子,等等。这些大件的年货准备齐全后,才是绿色时蔬类的准备,母亲从菜园里采摘好香菜、青菜回来后,摘好、洗净。遇到很冷的冬天,母亲的手在河里洗菜通常是冻得通红,但依然掩不住脸上的欢喜。

也许,幸福感真的与金钱没有绝对关系。我清楚的记得,上小学时有一年,在农场做工的父亲过年就拿回一张一百元的钞票回家,算是备办年货的钱。年货虽然备得简单些——我家的年货可能是全村备的最少的之一——但家人团聚,其乐融融也是一件幸事。虽然好久都没有在老家过年,但回想那时的场景,幸福甜蜜依然。

老家过年最热的要数大年三十那一天,一大早天还没有亮就已经有人放起鞭炮,开始准备年饭了,家家户户都在比谁起得早。等到一个时间,刹那间家家鞭炮齐鸣,响彻山谷,久久不息。“一年之计在于春”,也许起得早对于农人来说,就意味着事事都能赶早吧。其实在正式准备年饭之前,每家按惯例是要先祭祀祖先的。蒸好的米饭盛三碗,准备三碗菜,倒上三杯酒,点上香,烧起黄裱纸,祭祀就正式开始了。记得那时候,父亲总是一边烧着纸,一边念念有词,好像是祭祀先人的话,也像有祈求保佑后人的话,这时外面要燃起鞭炮,一套祭祀先人的程序张罗完,家里的孩子照例还要去给祖先磕头:表达缅怀,祈祷祝福。这种习俗不知源于何时,只觉得磕头时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和敬畏感。虽然我也觉得这是迷信,但这起码也代表着今人与先人的一种精神交流吧,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的神圣时刻。忙完祭祀之后,就要准备年饭了,这是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顿饭,平日里很难见到、很难吃到的美食都会在饭桌上出现。也许是当时物质比较短缺,才把最好的东西呈现在年饭上;也许是我们的先人觉得忙碌了一年,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理应用最丰盛的食物来犒劳自己吧!也许是因为家境贫寒,儿时的我对这顿年饭是非常期待的,十二分的期待!

儿时没有玩具玩,唯一有盼头的就是春节,再穷的人家都会给孩子置办一身新衣服,无论贵贱。大年初一要穿上新衣服去家家户户拜年,特别是女孩子,对新衣服更是很期待的。除了新衣服,男孩子其实还对放鞭炮很期待。如果过年时能从长辈那里得到几串小鞭炮,也算是莫大的奖赏了,因为那时候放鞭炮是村里过年时男孩子唯一的乐子。我们会在别人家放完鞭炮后去地上拾一些没有点燃的鞭炮,也会把家里的一串鞭炮拆成一个一个的来放。我们手里拿着一炷香,衣兜里放着小鞭炮,我们把鞭炮扔进粪池、扔进池塘、放进盆底下放、扔到半空中放,变着花样,其趣无穷。那零零星星的鞭炮声,尤其是在晴空里那一声炸响,干脆、明亮,仿佛是孩子们为过年送上的点点花絮。

春节时很重要的节目就是拜年。初一去乡邻家串门拜年,也会去自家亲人那拜年,走在山路上遇见的都是洋溢着节日喜悦的笑脸。家家户户都会给拜年的小孩子一把糖块,小时候物资短缺,拜年就看谁衣兜里的糖多,后来就不怎么稀罕了。初二一般都要去舅舅家拜年,无故是不能不去的,否则就是不敬。清楚地记得有一年,过年时刚下过一场大雪,舅舅家在大山里,我和弟弟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大雪封山,雪没过脚踝,一路跋涉,但到舅舅家时仍然很高兴。接下来的几天里,人们都会去自己的亲戚家拜年,一直持续到元宵节前。拜年照例是一天去一家,到一家时必须要吃饭的,一般要上午去才好,如果离午饭时间较长还会让客人吃碗饺子或肉丝面条先让客人“垫一垫”肚子;如果这天去的亲戚在一个村子里,一般会由一家招待客人午饭,另几家会让客人到家吃一碗饺子。主人和客人也是好久不见,见面照例是天南海北地侃大山,仿佛这个家族、这个村子一年的事情都会在这一会功夫里聊完。不多时饭就做好了,照例是客人先入座,大人们先吃着菜、喝着酒,家里的小孩子照例是先上桌吃饭,女人们则紧张地烹饪着。主人家要做一大桌子菜才算丰盛,有炒菜、有炖菜,并且菜是一边炒着一边吃着,男人们喝着小酒、聊着热天,惬意十分,悠哉非常。我想,也许是在农村交通不便,平时亲戚们来往较少,所以这时总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吧!春节,另外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增强亲人之间的情感,它是维系亲情的纽带之一。我想,这可能是春节作为节日无法替代,人们也难以割舍的原因之一吧。酒足饭饱之后,客人天黑之前要回家的,主人还会送出村头很远。整个正月,人们基本上都是在客来客往中度过,男人们的闲时,女人们的忙碌。

农家俗语说“(年)三十儿的火,十五的灯”。大年夜的炉火是一年中烧得最旺的,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围着火塘看着春晚,在闲聊、说笑中迎接新年的到来。不知不觉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老家是很重视过十五的,仅次于过年。这天照例是要起早,照例是要吃一顿丰盛的饭,照例是要放一通响彻山谷的鞭炮,但在最重要是去家族坟山上给先人“送灯”。吃过午饭,就要出发去自己家族的坟山上,在先人墓前平整一片地方,插上四根竹签,呈正方形排列,再套上用红纸糊成的袖筒状“灯笼”,最后小心翼翼地点上蜡烛——一盏“灯”送好了。这时候照例也是要放鞭炮的,并且炮声越响越好,一时间整个山谷鞭炮雷鸣,动静很大,山上也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因为我家房子旁边就是家族的坟山,所以天黑以后,我站在门前就能看到坟山上一盏盏的“灯”。那一盏盏的“灯”在山上亮起,行行排列,错落有致,倒像是一个庄重的仪式现场。既温暖又庄严,既恭敬又美好;寄托的是哀思,祈祷的是祝愿,传承的是家风。

还有许多许多关于春节的回忆,虽是琐碎的回忆,却是真切的在现;虽是年久的陈酒,却时时透出醇香,让我常常沉醉其中。时下流行说“留得住乡愁”,如果真有乡愁,我想这乡愁也应该包括过年的味道吧。

留得住乡愁,存得住年味,记得住童年。如此,哪怕那年匆匆,也会留住记忆中的美好。

那一炉旺旺的火,和着浓浓的年味,燃起在我的脑海;那一盏盏“灯”,带着满满的祈福,又照亮我的记忆……

  

【生活随笔】

爱在偷偷的进行着(内蒙古赤峰市第一高级中学 肖亦然)

网友寒冷曾经谈起家乡,谈起早已去世的父母,颇为感伤。网友青苇的母亲早已去世,前几天老父亲又去世了,还在深深地悲痛之中。我很想为她们做点什么,可是我又是那么无能为力,思来想去,就以《爱在偷偷的进行着》为题,献上我的一点关怀!

因为关怀,因为孝顺,因为善良,因为疼爱,因为……使得有些爱都一直在我们背后偷偷进行着。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下岗了,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丈夫微薄的工资。一次,她许诺女儿如果期末考试能得第一,她就买一双旱冰鞋给她。因为他们楼下就有一个空旷的广场,平日里总有许多穿着旱冰鞋的同龄人在那游戏。结果,女儿不负重望,不仅考了全班第一,还是全年级的状元。母亲非常高兴,她偷偷地跑到商场,买了旱冰鞋,又比较再三后,拿着护膝护肘问老板,有没有再宽再厚一点的。老板告诉她,有,不过价格还要贵一点。她二话不说,掏出钱来就买下了。她自己绑好了护膝护肘,找了个没有人的地方,时而重重地跪在地上,时而又撞击墙面,虽然膝盖和胳膊肘很快就肿了,但是这位母亲还是微微地笑了,因为经过试验,她已经确信这副护膝护肘确实有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她放心了。

有这样一个儿子,他是一个大款,母亲老了,牙齿全坏掉了,于是他开着高级轿车带着母亲去镶牙。一进牙科诊所,医生开始推销他们的假牙,建议她镶最好的烤瓷牙。可母亲却要了最便宜的那种。医生拗不过母亲,同意了她的要求。这时,母亲颤颤悠悠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一层一层打开,拿出钱交了押金,约定一周后来镶牙。俩人走后,诊所里的人就开始大骂这个大款儿子,说他衣冠楚楚,开的是高级轿车,吸的是上等的雪茄,可却舍不得给母亲镶一副好牙。正当他们义愤填膺时,不想大款儿子又回来了,他说:“医生,给我母亲镶那最好的烤瓷牙,费用我来出,多少钱都无所谓。不过你们千万千万不能告诉她实情,我母亲是一个非常俭朴的人,我不想让她的晚年不高兴。”

有这样一名学生,他来自农村,家庭条件非常贫困,可是与他同住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他自尊心很强,于是就谎称自己家里非常有钱。宿舍六个人经常一起出去吃喝玩乐,他也不例外。其实,他每次出去潇洒一次,就得靠打工、家教省吃简用一两个月。直到有一天,一位舍友不经意间从他老乡口中知道了他的实际情况。这名舍友并没有点破,而是和其他四个人达成一致意见,自此不要在他面前摆阔,平时一定要想办法默默地帮助他。就是这样,秘密一直保守着,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直到大学毕业吃散伙饭时,他还是蒙在鼓里。

生活中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如果你静下心来,慢慢体会、慢慢回味这些潜藏在你身边的爱,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是这般的幸福。

有时候,不能爱的轰轰烈烈,爱也要偷偷地进行着。

  

【听读观感】

做个有“问题”的教师(郑州市二七区教师进修学校 杨红梅)

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苏格拉底

【感言悟语】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探索的开始。教师具有“问题意识”才能够在教育教学中保持敏锐的探索意识。很多教育名师都是有问题的教师,他们善于发现问题,能够在表面看上去没有问题的地方,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和提炼问题。

所以,每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都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想成为一位称职的问题者,苏格拉底认为至少有三个需要遵循的实施原则:

1.准确设问

问题的讨论要有自己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要有的放矢,切不可随意而为之。讨论的论题要紧扣时代脉搏,切不可陈旧迂腐。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切实起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的作用。

2.适时提问

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水平和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提出起始问题与后续问题,以使学生及时得到启示并跟循自己的思路将讨论持续下去,保证讨论紧扣论题。

3.渐次推进

苏格拉底极为重视对讨论内容递进性的把握,在整个讨论过程中采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内容到实质、最后接触问题核心的方式来推进讨论内容,以此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

做一个有问题的教师,应如苏格拉底般,懂得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何在解决的过程中去收获知识。提出问题的着眼点在于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不是交给学生现成的知识。

  

【原创小说】

川娃(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川娃属鼠,又逢本命年。虽然已过花甲,却仍然是个单身汉。老一辈人说,都是他父母当年闯的祸、造的孽。

其实,川娃父母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只不过为人处世有些不地道。

父亲个头不高,两只小眼睛好像一下子就能把人看透,脖子上挂着旱烟袋,獐蹄坠子油光发亮,特别惹人注目。摇耧撒种、犁地拉车、扬场搭垛,庄稼活哪一样都难不倒他。与生产队长一家走得特别近,和会计是干亲家,跟保管是换贴弟兄,又甘心做人耳目,经常在这三人面前说别人掐谷子扭穗儿一类坏话。

母亲有几分姿色,白白胖胖的,樱桃小口和两条大辫子尤其招人喜欢。日本侵略者打过来时,全村人都躲到老坟地或刺梅架里去了。她刚过门没几天,躲在红薯窖里,被发现后,惨遭一二十个日本兵轮奸,半月内跟疯子差不多,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全村人对日本兵的凶狠残暴咬牙切齿,为她的不幸遭遇摇头叹息,甚至暗暗掉眼泪。

这件事慢慢被人忘记了,可是谁也不知道,究竟为什么,村里几户人家的儿子相亲,川娃父母却千方百计加以阻挠,更有甚者,还背着干粮跑了十多里路去拆台,而其中三户人家因此断了香火。结果不言而喻,坏人婚事犯了众怒,从此臭名远扬,村里人像躲瘟神一样避之唯恐不及,私底下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川娃兄妹四人。大哥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又黑又瘦,因为吵着让父母给自己找媳妇,二十五岁就另起炉灶,直到四十多岁还在打光棍,只好喂了两只母羊。每逢三更半夜,母羊就叫得很急迫、很难听。邻居们尽管家家讨厌,人人鄙夷,却又束手无策,只能长吁短叹,蒙头而睡。后来患了消饥消渴病,晚上要喝几次水。不久,他几乎是爬着找吃找喝,四十八岁那一年六月的最后一天夜里,惨叫数声,一命归西了。

川娃二哥,头小、嘴尖、身矮,活像老爷爷给孙子新做的大木翘。初中刚毕业,酷热难耐,晚上跟伙伴去邻村打麦场,看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接近剧终散场时,被几个人殴打、捆绑并送到公社派出所,第二天父母去探望,民警说什么也不让见面。第三天早晨,派出所通知大队治保主任去拉尸,而且必须当天埋人。大队只好从默河岸边放棵杨树,为其做了口简易棺材,就草草埋葬了。事后,据说是强奸未遂,而真相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

川娃姐姐,小学上到四年级,不足十五岁,父母就逼她与大哥换亲,她却死活不答应,夜晚竟然偷跑三十多里,到一户人家借宿,却被比她大一轮的独眼且驼背的男人强迫成家。还没进火坑却掉进了狼窝。父母带六七个亲戚大吵大闹了三天三夜,就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只能痛不欲生,自吞苦果。川娃唯一的姐姐,也只能被藏在地窖里,以泪洗面,度日如年,生下女儿还未满月,就趁机喝下农药1059,抢救不及,撒手人寰。

川娃算是长得最好的,身高一米七0,肤色微白,却不知什么缘故,满脸都是凸起的小红点,好像爬了一层小小的红蜘蛛。初中上了一年,成绩很少考过及格分。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患脑膜炎留下的后遗症,反应缓慢,说话迟钝。像两个哥哥一样,他的婚姻也是一直没有着落。父母曾经花了五千元,为他买了个四川姑娘。可那姑娘白天哭哭啼啼,不吃不喝,晚上更是闹得鸡犬不宁。请舅家表哥过来帮忙圆房,又差点出了人命。如果硬撑下去,势必人财两空。正在束手无策时,有个亲戚告诉川娃父母,放了吧,要不然会吃官司的。于是,一天傍晚,那个衣衫不整、披头散发的姑娘,就被一个四十多岁的秃顶男人领走了。

父母去世后,川娃披麻戴孝,见了成年男子就作揖磕头,但是,有的视而不见,有的摇手拒绝,结果在本村里连抬棺人都找不齐,只好出钱请专业埋葬队料理。此后,川娃无依无靠,又好吃懒做,就开始四处流浪。村里人好多年没有川娃的音信,更没有见到过他的人影儿。

都说庚子年祸患特别多,可是川娃却交了好运。在外流浪近二十年,今年七月份,突然被湖北协警从房县送回老家,正赶上全国第七次人口大普查,村里就给他补办了户口本和身份证。

全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冲刺时刻,川娃被打扮一下,拉到邻居平房前去照相:头戴鸭舌帽,身穿黄大衣,脚蹬翻毛皮鞋。村委会按五保户资格报给镇政府,第一次审查却没通过,还是治保主任亲自带他到镇里验明正身,并写下书面证明才被认可。

川娃的老宅子,本来有一个小院,五间土坯瓦房。由于年久失修,楼门早已无影无踪,厢房处已成垃圾场,主房三间,只剩下西间摇摇欲坠。川娃看政府给邻村的五保户盖了间平房,就提出同样要求,扶贫办却不答应,理由是从照片上看他不仅有房子,并且还不赖。经过村组上报,包片干部实地考察,扶贫办反复核实,才给他安排了住处:一个远房侄子,把两间勉强能住人的砖木结构瓦房卖给他,政府付给他侄子六千元。

从此以后,川娃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很满足,很得意,也很健谈,每每到了人多的地方,他就会摇头晃脑、断断续续地述说自己的幸运经历:看看,谁会,想到,我能被专车,送回家,安了户口,补了,身份证,照了一张,大头相和一张,全身相,有住房,还有,医疗保险,和养老金;不用挖地,不用施肥,不用打谷,不用磨面,月月,有钞票,天天都睡,大头觉,你们说,天大好事上哪找?扶贫政策,好不好?

20201231日于南阳

上一篇:笔会作品集972 下一篇:笔会作品集974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