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1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961
发布时间:2021/1/7  阅读次数:806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96125篇)

202117日)

  

【诗词歌赋】

【打油诗】获奖(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小椅子(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菩萨蛮】(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采桑子】(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南乡子】题图诗(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冬季文竹(新韵)(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小诗二首(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诗词五首(湖南师范大学 朱元山)

(江苏省灌云县杨集初级中学 费振启)

【时代散文】

风景在心(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生活随笔】

随感随记(三则)(安徽省无为县竹峰希望小学 夏书银)

二姨(濮阳市第一初级中学 张玉杰)

【教育随笔】

作文原来很简单(江西省吉水县乌江中学 庄晋玲)

【听读观感】

做学生生活中的导师(三门峡卢氏县实验中学 张 雷)

不做浮萍(大连市普兰店市久寿小学 程丽娥)

读《登建康赏心亭》有感(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总校 祁瑞辉)

【原创小说】

发咒(河北省邯郸市第六中学 矢车菊)

挂面汤(河北省邯郸市第六中学 矢车菊)

  

【诗词歌赋】

【打油诗】获奖(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闲来无事上上网,笔会空间常来访。

红字告示挺醒目,打开一看心里爽。

作品数量居前列,名字印在荣誉榜。

写作本来是爱好,年终还能获大奖。

我劝同仁多参与,抒发情怀心宽敞。

欣赏分享是幸福,一生所爱伴成长。

2021.1.5日于韩庄

  

小椅子(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因为你的身驱

是用钢筋构成

才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出现在灯光璀璨的厅堂

亲手打造的人

也许作别了这个世界

而你坚强地挺立

是不让忽略你的存在

你脸上的沧桑

见证了岁月的故事

眼泪、彷徨

欢乐、渴望

在你斑驳的妆容里隐藏

你失去了往昔的风采

但你初心依旧

仍盼着走累了的人们

停下匆匆的脚步

和你一起

悄悄回味着

生活的忧乐炎凉

——2021.1.6日于韩庄

  

【菩萨蛮】(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小寒时节欣相遇,寻常一样门前顾。

流盼一回眸,倏然心底柔。

  

平生知岁短,彼此难常见。

且看瘦梅舒,冬春交候初。

  

【采桑子】(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冰寒暗淡匆匆路,冬月霜晨,

车与行人,无论功名犹为勤。

  

清茶自饮翻书卷,只是凝神。

安得俗尘,写尽乡思不忘恩。

  

【南乡子】题图诗(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绿竹东墙,

清高亮节历冰霜。

试看风来何不动,

谁懂?

入画人家烟柱耸。

  

冬季文竹(新韵)(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初见绿盈盈,数日露悴容。

相看君已倦,花草也薄情。

  

小诗二首(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一)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思奋斗者

懂奋斗者

会奋斗者

(二)错后即改就没错

年轻

可以犯错

年轻

不能以此为借口常犯错

年轻

错后即改就没错

2021.1.6.

  

诗词五首(湖南师范大学 朱元山)

【七律】新年观鱼戏题

新置玻缸约尺余,矿泉水净颇浏如。

丹岩绿榭绕椰竹,紫贝黄螺间芰蕖。

锦鲤静观堪养性,清辉满溢更宜居。

游鱼乐也老夫乐,相伴吟诗复读书。

【七律】新年寄语

常畏新冠欺老孱,久淹岭表念家山。

一头不费膏油染,两鬓任凭霜雪斑。

冷榻梦多期夜短,疏林花少盼春还。

苍天若悯苍生苦,应遣东君早破寒。

【七律】庚子岁末感怀

庚子哀鸿四海飞,逆天人事颇乖违。

姑容罔顾羸民病,怒怼频施大国威。

赤疫袭来无所措,黑锅甩去有攸归。

世间祸福多相倚,绝处逢生待化机。

【鹧鸪天】元旦

元旦招邀意甚周,多情友好醉相酬。

权将美食看成宝,哪管华胥幻作沤。

应服老,且甘休。闲愁不必上眉头。

新年但愿新冠灭,尽把心尘付水流。

【水调歌头】岁末寄慨

岁末思亲切,梦里泪潺湲。童年趣事,醒来化作一蓬烟。微信忽传千里,包裹惠邮数件,腊味杂时鲜。元旦获年货,凶岁望穣川。

申谢意,尽乡思,入词笺。临书垂涕,料应今夜又无眠。大疫新冠久扰,小本经营难耐,不得不停闲。收拾心情去,无语对婵娟。

  

(江苏省灌云县杨集初级中学   费振启)

满树银花满树情,喜听心语一声声。

真情本是难寻物,拥有珍惜共此生。

  

【时代散文】

风景在心(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每个人一生多会见到许多的风景,可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存在着一幅最美的画面。谁是心中最美的风景呢?

小时候总盼望山那边的世界,总以为山那边就是外国,一直都有去“外国”旅行的想法。但生怕去那边迷了路被狼叼走,吃了去。其实,山里是没狼的,都是一些大人欺骗小孩子的手段。所以,一直没敢迈出“国门”。直到有一天,壮了壮胆子,哄了一个群小孩和我一同去,但发现,山那边还是村庄。

当人觉得生活平淡,厌倦眼前的一切的时候,就有远行去寻觅风景的冲动,可惜的是有的人一旦身临名山大川,面对自然山水,转身却又生出不过如此的感慨,认为世间难觅真正的风景。

风景在哪里呢?为什么一棵小草,一束野花,一片枫叶,一株孤松……在诗人与画家的心中却常能激起无数情感涟漪?

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

王国维说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是的,风景在心,景由心生。当我们怀着对美的眷恋,对生命的关怀,对灵魂的悲悯时,每一次对细节的眷顾便是一种风景,一种境界。

每当在书中看到我所向往的地方,每当被自然的神奇所吸引,就恨不得义无反顾地扑向这片博大之中,那时那刻,我便成了自己心中的风景一部分。

在绝美中行走,无论是铁马秋风塞上,还是杏花春雨江南,都会在跋涉的脚步中变得容姿饱满。

喜欢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喜欢泉水叮咚,风过琴弦。喜欢山川大河,日月星辉。岁月不间断地流逝,我在匆匆里学会欣赏每一幕风景。

而真要让风景不时闯入我们心灵视角,那我们应该有一颗怎样的心呢﹖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只有心静如水,常见的风物才能催生出这如画的诗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诗人内心的画图中不也蕴藏着勃发的生机吗?要让风景常入心灵的视角,实在地说,我们就应该有颗富有真挚的情感的心,并在心中常存着对真、善与美的渴求。因为,风景其实是要用心去呼应的。

新年伊始,让心灵去旅行吧,也就是用心灵去与自然沟通,与自然交融。游目骋怀,亦是风景在心的真谛。

最美丽的风景一定埋藏在心中,最美丽的风景一定来源于心中。

风景在心,每个人都有要有自己心中的风景;风景在心,当你早已厌倦用眼睛去看风景,或早已看遍了眼前的风景时,你可以用心去聆听风景,用心去感受风景,或许这样,你会对这些风景有新的认识和体会,从中展望出你人生中的大好前景!

202116

  

【故事回忆】

【生活随笔】

随感随记(三则)(安徽省无为县竹峰希望小学 夏书银)

还是糊涂些好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很得世人青睐。为什么呢?因为人们知道:生活原本就是个谜,而且这个谜的迷底是不能随便揭开的。就像看魔术一样,一旦知道其中的奥秘,反而觉得索然无味。有的人活得自由自在,就是因为他们不寻根究底。有的人总想要弄个水落石出,水落不下去,就用抽水机抽。抽干了又怎么样?看到了结果又怎么样?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而已!更有看破红尘者,出家为僧(尼),还不是自己给自己过不去?

想起来的趣事

事情往往这样,想占便宜说不定吃亏,吃了亏还不能明说,否则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很小的时候和哥哥一起到姑姑家去,姑姑买了一根很大的甘蔗,让哥哥和我分着吃。哥哥将甘蔗分成两段,让我选。我挑了最长的一段,从中间往后吃,吃着吃着就觉得不甜了。我对哥哥说:“这甘蔗真怪,开始吃甜着呢,吃多了不甜反而苦。”哥哥回去把我说的话和大家一说,大家可乐坏了。因为我选的是甘蔗头。后来“这甘蔗真怪,开始吃甜着呢,吃多了不甜反而苦。”便成了人们取笑我的话。

请别笑话我

很小的时候和哥哥一起到姑姑家去,姑姑买了一根很大的甘蔗,让哥哥和我分着吃。哥哥将甘蔗分成两段,让我选。我挑了最长的一段,从中间往后吃,吃着吃着就觉得不甜了。我对哥哥说:“这甘蔗真怪,开始吃甜着呢,吃多了不甜反而苦。”哥哥回去把我说的话和大家一说,大家可乐坏了。后来“这甘蔗真怪,开始吃甜着呢,吃多了不甜反而苦。”便成了人们取笑我的话。

  

二姨(濮阳市第一初级中学 张玉杰)

二姨走了。

她是2021年元旦的下午走的。

平心而论,二姨去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姨有点胖。半年前二姨不小心自己跌倒了,诱发脑出血,危在旦夕。在生命垂危之际,过度抢救希望也很渺茫。可姨弟姨妹们都很孝顺。不忍心看着自己的母亲就那么突然离去,所以才恳请医生不惜一切代价对昏迷中的母亲进行救治。当然,过度治疗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虽说二姨的命保住了,但却成了植物人。

说心里话,我对二姨、二姨夫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他二老有恩于我。他俩曾在我人生的路上给予过我太多的关心、照顾与帮助,在我心目中她俩就是最亲、最近的人。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我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

在二姨住院期间,我与老伴不止一次的前去探视。总希望她老人家能尽快康复如初,出院后健健康康。

可事不随人愿。病魔缠身不说,死神也不依不饶。当噩耗传来时,我不相信这会是真的。因为好人都会一生平安。

然而,然而……世事无常。现实总是十分残酷。它将我不勘一击的祝愿与祈祷砸的粉碎。

二姨真的走了。

让我寝食难安。傍晚,我独自一人驱车赶到二姨灵前,放声恸哭,以哭来宣泄与驱赶内心的悲痛与哀伤。

有人说:姨娘亲,不算亲,姨娘死了断了根。而我对此却不敢苟同。因为姨娘亲是母系血亲。姥娘是血缘上最亲的人。而姨姊妹之间,在现实生活中,孰亲孰疏,并不在于称呼和血缘的远近,而是在于你来我往的相处。走动频繁,感情相处得自然会很好,这样的亲戚就亲。如果不走的,那就是亲兄弟姐妹,也可能没啥感二姨走了,并不意味着两家的关系从此疏远。一个好的家庭氛围需要大家共同营造。也许从此后,姨姊妹之间走动的会更加频繁。

二姨呀,八十岁并不算太老。如果不是那次意外的跌倒,您老人家本该颐养天年。

二姨呀,请原谅我这个不孝的外甥,没能尽孝道,为您老人家侍食喂饭。

二姨呀,别怨我不明事理,我不能在第一时间里,把您驾鹤西去的消息告诉我那八十五岁的老母亲。她一生饱经沧桑,已经再也不起痛失亲人的打击了。

二姨呀,愿您一路走好!甥儿明天再送您一程……

  

【教育随笔】

作文原来很简单(江西省吉水县乌江中学 庄晋玲)

有一天,我在教室里上着辅导课,发现有个孩子没有来。我就问其他同学,同学们说,昨天他挨爸爸揍了,今天他就不来了。我觉得很纳闷,怎么回事呢?我倒要问个明白。    

下了课,我来到校长那里,了解情况。

校长说:“是这样的,那个孩子周末和家人一起去沙溪旅游,玩了一天。回家后,爸爸要他写一篇六百字的作文,他平时作文就差,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爸爸急了,就揍了他。于是今天上午就不来了。刚才和他妈妈通了电话,要他下午过来”。

原来如此。

我就说:“ 那让他下午来吧,我和他交流一下。”

下午2点,那孩子果然来了。于是我按照我的设想开始辅导,下面就记录了我们的交流过程。

老师:“同学,听说你周末到玩呀?”

孩子:“是的,我到旅游呢。”

老师:“到哪儿旅游呀?”

孩子:“到欧阳修的故乡沙溪,还有大仙岩,森林资源保护区。”

老师:“和谁一起去的?”

孩子:“我姨夫、姐姐、弟弟,还有我。”

老师:“去的时候心情如何呀?”

孩子:“可高兴了。我们边唱歌,边说笑,还吃着零食,看着沿途风光,很快就到了。”

老师:“你们最先到哪个景点呀?”

孩子:“先到大仙岩,那里距离更近。”

老师:“在大仙岩看见了什么呀?”

孩子:“我们刚刚进洞,就觉得好冷,里面冷风直往外钻。我在洞口看见了一个石龟,里面还有石笋石钟乳,还有一个八仙雕塑,好漂亮。还有好多地下水,好清,好冰。里面好多灯光,照在洞里,金碧辉煌的样子。”

老师:“你在里面看见的东西你记得清楚吗?你能更加清楚地说出来吗?”

孩子:“可以呀,我记得呢……”

老师:“从大仙岩出来,你们又看了哪个地方?”

孩子:“我们到的第二个地方是沙溪的西阳宫。”

老师:“在那里你看见了哪些东西?”

孩子:“我们看见了欧阳修家的老房子,里面好多纪念他的东西。还有他家的世系表,还有那个瀧冈阡表,有点破了。我记得老师还写过一首诗歌的。还有……”

老师:“你的记性不错呀。后来呢?”

孩子:“我们还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里,那儿很凉快。树很高大,看太阳不到,全部被树遮住了。看见鸟儿飞来飞去,我们可高兴了,还有好多蝴蝶,姐姐她们拼命追逐。那里有小溪流,好多小鱼,我们跳下去抓鱼,衣服也弄湿了。真好玩。”

老师:“老师记性不好。你能把你看见的,想到的,全部写下来吗?等会我要看看。”

孩子:“可以呀。我现在就写。”

……

一个小时以后。

孩子:“老师,我写完了。奇怪,我昨天不会写呀,今天一下就写好了。”

老师看了孩子的作文。说:“不错呀,记叙很清楚,三个景点写得很有条理,把你快乐的心情也说出来了。”

老师把不足的地方帮孩子提示了一下,接着问:“如何?写作文难吗?”

孩子:“昨天觉得很难,写不出来,还被爸爸揍了。今天觉得挺容易,只要把我看见的,想到的写出来,就好了。”

老师:“对呀。眼里看见的,心里想到的,你把它写下来,然后稍微修改一下,就是好作文了。作文其实并不难,只要多看多写,就能提高。”

孩子:“哦,原来如此,我以后再也不怕作文了”。

……

看见孩子开心的样子,我也高兴了。真不错,短短的两个小时,不仅让孩子写好了一篇作文,还让他明白了写作的道理,真的收获不小。

  

【听读观感】

做学生生活中的导师(三门峡卢氏县实验中学 张 雷)

近读《开花的佛桌》一文,感触颇深,从中领悟出的道理极适于我们的教育。故事如下:

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没想到他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怅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堕入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上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时,看到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弟子,却为时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

这虽是佛教中的一个故事,它却映射着生活,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案例告诉我们,当别人遇到困难或过错时,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帮助而不是教训和放弃。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而且是尚不成熟正在成长中的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诱惑,有些即使是成年人也难以去拒绝和反抗。而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阶段的青少年,要面对这些,更不知需要多大的努力了。所以犯错也在所难免,甚至是一错再错。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缺点或过错,家长、老师所表现出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恨铁不成钢”一味喝斥、责罚;有的则先了解情况,问清原因后,和风细雨,循循善诱,帮助孩子认识认识错误,改正缺点。尽管愿望一致,可能效果截然相反。前者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而言,可能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而后者往往能使其改正缺点,达到其教育目的。对于那些执迷不悟屡教不改,对表扬、批评都无动于衷,依然我行我素者,作为成人、教育者要耐下心来以平等平和的态度,真诚地关心帮助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因为这是我们的教育责任。

每个人都有向善的心理,即使是十恶不赦的恶人,也会偶然间有一丝善念。正如上面的故事中所说的这个浪子一样,他会在突然之中幡然醒悟。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何况是我们那些因为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而犯了些许小错误的学生呢?能够知错认错本身就难能可贵,因为一个真正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

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而是一颗冰冷的、不能理解、不肯相信、不肯原谅的心。所以让我们都拥有一颗温暖的、愿意理解和包容的心!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像方丈那样悔不当初。

近段班级学生不时出现一些违纪行为,我的态度及其方式稍嫌不妥,看了这则故事再次受到教育。撰此文以警戒自己,希望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导师。

  

不做浮萍(大连市普兰店市久寿小学 程丽娥)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是我一位同学推荐我看的,我买了一套四卷本,因为忙,总没有舍得开卷去读。但是我会时常捧起来摩挲一下封面,想象一下,那是一部怎么恢弘的历史和壮丽的人生。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我看了不少,确实都独具匠心,笔力千钧,读后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久久不能平静。苏联作家的作品,我更是喜欢。他们的描写特别细腻,这对我有一定的影响。

这些天,终于可以坐下来了,打开书,我就没白没夜地读了起来。

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2年苏联国内战争为背景,描写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这十年间的动荡生活,反映了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变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

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     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

主人公格里高利有两大追求,一是爱情与婚姻,二是作为哥萨克的名誉。而在这两个方面,葛利高里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在个人生活中,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两次回到妻子身边,三次投入情人怀抱,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死得异常悲惨--娜塔莉亚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身亡;婀克西妮亚在与葛利高里逃亡途中,被枪打死。在哥萨克视为天职的战士生涯中,葛利高里徘徊于白军与红军之间,两次参加红军,三次加入白军,最后成了身处绝境的散兵游勇,年纪不到30却已鬓发斑白。穷途末路之际,他把武器丢进顿河的冰水之中,回到家破人亡的故居,此时,他与巨大的、冰冷的世界的唯一联系只是他幸存的儿子了。

格里高利的人生,就是浮萍的人生,没有根,身不由己,随处漂流,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其实我们很多人如此。在大自然面前,在波浪壮阔的社会面前,人的渺小、软弱,对机遇偶然性的无助、迷茫,对前途的难料都一览无余。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有兴趣,不知道想干什么工作,问急了,来一句,挣钱多就行。还有一部分青年人无视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茫然跟着社会潮流,什么职业热,就去做什么,等这个职业冷了,就开始心灰意冷,怨天尤人了。现阶段,社会上公务员吃香,千军万马都去考公务员,这势必造成很多人这辈子注定悲哀的命运。

所以说,我们不要做浮萍,要做大树,把根深深地扎在土里,不惧狂风,不惧暴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坚定目标,不东摇西摆,不随波逐流,不为外界的时髦和流行所左右,保持平常平稳平静的心态,坚定地走下去,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读《登建康赏心亭》有感(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总校 祁瑞辉)

一首辛词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至今已流传千年,千年后却仍在梧桐花学校广泛传诵。辛弃疾这首最美宋词我也喜欢读,教师们都钦佩辛弃疾国难当头,心怀天下,金戈铁马的英雄气概和脉脉儿女情长,而我也想大声广深呼:“写尽英雄千古失意之感,读尽英雄千古得意之句。"

什么样的人称之为英雄呢?辛弃疾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不急不朽的词作,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屈辱王朝的“词史",让人读起来动人心魄。我最受感动的是辛弃疾登临感怀的场景:清秋时节,江南游子拔出吴钩看了,却不能收取关山,辛弃疾登临之际腰带吴钩,他此刻却无处搏杀,宏大抱负不能施展。

著名的辛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借景持情,把人的情绪变得动作化,词人用一连串电影动画般的动作,把“楚天清秋,断鸿声里"无可托付的一段心事表现得淋漓尽致。初读词人“登亭",我用真心真情去体会,我切身感受到词人心中的凄凉忧愁。在落日时分,看到国家将要腐败,南宋主将朝臣没有一个能使皇帝下定决心收复失地的官员,看着眼底的江山,词人焦虑,忧心如焚,仇恨、忧怨、悲愤之情交织在一起,无比痛心。词人登临感怀世无知己,心灵得不到同情和慰藉。无奈眺望远处的山水把栏杆拍遍,为的是无人会,登临意。他情不自禁发出:“断鸿声里!"这千古佳句,抒发他那种郁积心头,物是人非的忧伤愤慨之情和无限哀愁。一个绝妙的宋词名句“断鸿声里"使我最难忘。短句“断鸿声里!"使人如闻裂竹之声,裏域人心,读着动人心魄的绝句“断鸿声里,"好像催人抵御外环,给人一种抵抗到底的力量,让人执著前行。“断鸿声里“这个妙句,闪耀在我的心间,就好像“断鸿哀声",让我标不住心潮澎湃,遥想词人辛弃疾的那种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惆怅愤慨之情,让我怆然泪下,此刻仿佛拥有了与词人间只可意会的亲切,而心情却无比沉重。我揣摩词人的情感,我领会到词人总想领军抗金,收复失地,但是又做不到。一个被弹劾的文弱书生,他又能做什么?空怀远大的抱负,才不被世所用,真令我感到痛惜。词人看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螺髻,我又体会到了词人对南宋朝挺花天酒地的愁恨,对大好河山沦陷的痛心。我痛恨斥责花天酒地的朝臣和不思进取的官员,只可惜词人的凛然正气和拳拳爱国之豪情,无报国之门,撑不起风雨飘摇的大宋,最后流下了英雄失意的眼泪。

这首绝妙的宋词,是辛弃疾余兴之作,都说词小,而词也能写得如此之大,词人的下片直抒其志,利用张翰和诸葛亮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志向,接着我又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后,我懂得了刘备“心怀天下",斥责许记在国家危难之际,只为自己置备田地房产,他心怀惭愧,无法面对雄才大略的刘备,刘备“天下为怀",真会人佩服。我同时对不思报国,“天下为怀"的刘备真令人佩服,同时对不思报国的许汜极大的鄙视,细细品读这两个典故,我体悟到词人不愿像张季鹰那样,可以忘怀往事,弃官归乡。于他而言,那不是一种安顿。他也不像许汜那样,仅仅为了安顿生计。最后三句,抒发词人,年华易逝,心有不甘,英雄失意的惆怅。读完整首词,觉得宋词的美是豪放的美。初读惊艳,只是清浅的直觉,细品鉴赏,真情流露才是词的魅力所在。

历代豪杰一去不返,千年风霜纵是无情,但词人关切国家,“以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热情和天下为怀的英雄气'概仍具生动,更值得我们可敬可佩,我更佩服辛弃疾“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气概。

  

【原创小说】

发咒(河北省邯郸市第六中学   矢车菊)

贾书生,洛州人也,幼掇学,性顽劣,喜秦腔,小有所成。及长,厌农桑,依乡邻红白喜事卖唱为生,为乡人所不齿。而立之年,仍孤身一人,穷困潦倒,日子亦愈艰难。父母农民,温饱亦难自足,见儿如此,怒曰:“枉活世上,不如去死。”贾书生手拢袖中,笑云:“吾之愿也,奈树太高,坡太陡,机井太深,死亦不易也”。被乡人传为笑谈。

未几,文革骤起,贾书生家为贫农,苦大仇深,根正苗红,亦喜文艺,被推荐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长,成造反急先锋,着军装,戴军帽,臂佩红袖标,肩挎语录本,跳忠字舞,批斗走资派,造反夺权,亦一时风流人物也。宣传队一妙龄女子,甚为敬佩,愿与为妻,遂结连理。父母亦大喜,于无人处烧香拜佛,谢菩萨保佑,贾家有望也。

是年,全国移植革命样板戏,贾书生不甘落后,乃移植秦腔《红灯记》。妻演李铁梅,自演李玉和。一日酒后,小有微醉,于寒风中,上台演出,值鸠山让交出密电码时,忽忘台词,随口曰:“没拿”。鸠山又说:“把密电码交出来”。又答:“没拿”。鸠山大急,厉声说:“拿出来”。贾书生亦急,乃大喊:“没拿就是没拿,不然发咒,谁拿日他婆”。众皆大笑,于喧哗中散去。时有一老妪,独立风中,似有所求。贾书生酒醒,知闯祸也。率众急赴台下,握老妪手,谢支持革命样板戏。妪指台上椅子,曰:“我等此也”。众皆哑然失笑。翌日,此事被定为污蔑革命样板戏,属政治事件,贾书生亦被揪上台批斗。昔日革命之人,今日成反革命也。会后,天黑风高,愈想愈怕,心思恍愡,不慎跌入机井中溺亡。今村人每忆起,仍不胜叹息。

  

挂面汤(河北省邯郸市第六中学   矢车菊)

乡人闫子善,中医世家,少从父学医,尽得其传。抗战爆发,愤然弃医从戎,误入国军。其医术精堪,治红伤亦有独到之秘,屡受嘉奖,授上尉军医之职。后日寇投降,国共兵戎相见,被俘投诚,遣原籍劳动改造。时共和国初立,百废待举,医生犹为奇缺。乡邻有病,亦找闫子善珍治,尊称先生。闫亦欣然从之,时在家坐堂,时上门出诊。自采草药,辅以针炙,亦有奇效。所医患者,分文不取。乡邻感其厚义,免其劳作,专司医职。期间国之多难,灾害亦频,乡民日子亦其艰难。闫每临看病,则以荷包蛋、挂面待之。闫亦不受,嘱留病人。悠忽之间,文革浩劫再生,闫被定为历史反革命份子,收监接受改造。三年刑满,乡邻询狱中境况,云幸能果腹矣,亦不觉悲苦。时闫年近古稀,体弱多病,一日出诊归家,曰头疼,遂卧床不起。未几,水米己不能进矣。家人悲凄,问有何求。云想喝挂面汤。奈家中不见挂面久矣,于村中搜寻,亦不可得。是夜归天,儿孙于灵前长跪不起,云自己不孝,愧对父亲。

  

上一篇:笔会作品集960 下一篇:笔会作品集962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