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19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670(齐云轲专辑)
发布时间:2019/5/28  阅读次数:494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670(齐云轲专辑)

(汝南县教育局 齐云轲 专辑 4篇)

  

其实我很在乎你

我们都是好孩子

赵武灵王:身家性命断送于一场春梦中的一代雄主

被南明倚重为国家长城的白文选,缘何最后也走上了降清的道路?

  

其实我很在乎你

润青和甜果是在读五年制大专的第二个学年时认识的。

那是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甜果随父母来到这座城市,转到了这个班,班主任将她安排坐在润青的后边。

按说,他们是很难走到一起的,因为润青很内向,而甜果却是个分外活泼的女孩。学习上,除了写作外,她都不如他。所以,一旦有不明白的问题她总会问他。最初,他们只讨论些学习上的问题,渐渐熟识后,谈的内容就多了。

对他们的爱情发展起推进作用的一件事是:甜果写的一篇文章在省日报发表后,得到了68元的稿酬。她很高兴,说自己很有成就感,就主动邀请几个要好的同学在周末到森林公园去玩。

到森林公园后,甜果大方的给大家买“妙恋”喝,嘻嘻笑着:这是那68元买来的,大家可要珍惜俺的劳动果实啊!

同学庆华听此,忙拧开瓶盖,将瓶口对准自己的嘴吸着喝一小口,吧唧着嘴笑起来:这里有才女的灵气,好喝、好喝,真甜!

“得慢慢喝!”同学董栋一边说,一边指着润青,“尤其是你啊!”

润青忙撇清:“说我干啥、说我干啥!”

几个同学玩得很开心,用手机拍了许多照片,灿烂动听的欢声笑语同万紫千红的春色融汇成一道靓丽的风景,脸上绘满了青春的本色。

庆华见拍的都是大家和景色的合影,就笑道:“润青和甜果站一起,我给你俩来一张!”

“啥!?”润青面露难色,直给庆华递眼色。

“快点啊!”庆华却偏不理会他,示意几个人将他们推一块儿,“再挨近点儿,润青的手搁甜果肩上。”

“别啰嗦了,拍你的吧!”润青有点恼了。

甜果却很开心,微笑着将自己的头靠在润青的肩上,对庆华说:“给我拍美点,不然的话,我可不愿你的意。”

“成交!”庆华潇洒地摆一个“OK”的手势。

说真的,在拍那张照片时,润青没好好配合,嘴咧得像狗咬了一口似的;而甜果却笑得像一朵正静悄悄地开放并氤氲着芬芳的花朵。

中午,甜果请大家吃饭,同学们嘻嘻哈哈的说笑着。吃到一半,大家都知趣地走了。

走后,甜果他俩又发生了什么,大家不得而知;但这以后,他俩的关系明显近了许多,直至一个周六的下午,有了第一次的约会。

少男少女们约会,恰似小孩儿偷糖吃,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开始还是到校外的公园,不久还在校园里就急不可耐地抱在了一起。

期中考试后,润青、甜果二人和许多校园情侣一样,开始在校外租房子住。一到夜自习后,俩人便开始了私密的二人世界。

不久,甜果怀孕了。

平时乐观外向的甜果懵了,闪着泪光盯着他问:这怎么好?

“我也不知道。”他焦躁地挥舞着双臂,直跺脚,蹲在地上抓抓头皮,不敢看她。

“反正我是没脸活了!学院知道后,毕业就别想了;若是爸妈知道,会活活气死的,他们一直对我给予厚望,这回我真是丢了大人!你要是也想不出好办法,那我只有死了!”她说着,竟然拿出一瓶农药给他看。

他见此,忙一跃而起,乞求她:千万别这样!咱再想想办法。

“那你说现在怎么好?”她郑重地问,“你说要与我今生今世永不分离,为了我哪怕是死也不怕,难道现在害怕了?”

“我……我……不怕!”他环顾四周没人,大着胆子说。

“好!”她笑了,“人世间咱不能白头偕老,但死了也要在一起!我先喝!”言罢,拔了瓶塞,扬头喝了两口,把瓶子给他。

他吃惊地接住瓶子,颤抖了起来,难以置信地问:“你……你……真喝了?你……你……”

“你怕了?难道你压根就不在乎我……”她红着眼睛,问他。顷刻间,血开始从她嘴角往下爬,身子往后一斜,瘫倒在地上。

“果——”他大叫着扔了药瓶,将甜果抱起,“我怎么会不在乎你呢?你别吓我啊!咱去医院!”

可是,他俩约会的地点在郊区,经过的车少。他抱着她着急忙慌地跑了二里地,才想起兜里的手机,但时间已经来不及。

甜果死后,她的父母抬着尸体横陈在学院大门口,让给个说法。

班主任让他的父母也过来了。

父亲一到学院,二话不说,当众给他几巴掌,母亲却心疼得哭起来了。

最后,学院和润青的父母协商,赔偿了甜果父母15万元钱,其中学院拿10万元,剩下的5万元是润青父母出的。这事算是了结了。

甜果的父母叫车拉走了闺女的尸身去火葬场,一路上悲痛欲绝……

望着载着甜果尸身的车远去,润青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留给润青的只有无穷的伤和不尽的悔,还有那张甜果笑得非常甜的照片。

他在照片背面写下了一行字:

惜春长怕花开早……

  

我们都是好孩子

曼曼和振明的爱情宣言在那场比赛上终于隆重的发布了。

学院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是令许多人十分期待的。五年大专生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同学们平日里上课、下课、上网聊天、网游,要么就出去轧马路,逛商场,垂涎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是啥都想要,偏偏兜里没有money。时光静水细流,没有什么刺激性的惊涛骇浪,唯有运动会还能勉强冲击一下大家逐渐麻木的神经。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院虽是个大专院校,好赖也是所大学,运动会比赛项目也是应有尽有、毫不含糊的。正是因为比赛项目多,所以运动会拉扯的时间也长,一开便是一周,上午的四节课雷打不动,下午就全是掏劲运动的时间了。

那天下午是男子3000米长跑。圆形操场周长是600米,也就是说参赛运动员要跑完5圈才到终点。振明是班里的体育委员,也是学生会的文体部部长,经过层层选拔,这次又毫无悬念的入选参赛运动员。

十位运动员单膝半蹲下,只听裁判员一声枪响“啪——”,便如脱笼之鹄,向前飞跑起来。振明是有经验的人,刚开始任由其他九个人拼命向前冲,他只是定好自己的速度不与他们争夺。三圈下来,有三个运动员就有些累了,跑得慢了。五圈下来,九个人基本上就快将长跑变成竞走了。

振明瞅准时机,迅速加大了“马力”,一跃三尺高的奔跑姿势令人雀跃,很快将其他运动员一个个甩在后边。班里的同学、老师和其他观众一起高呼:“振明加油!”“好样的!”

以往快到终点时,运动员会喊出几声口号回应在场的观众,人们也在期待着振明的呐喊。周华奎是振明穿一个裤子还嫌不够的好哥们,他见振明快到终点了还没喊口号,以为他忘了,忙挥手致意,提醒他。

振明却偏不理会周华奎,距离终点还有几十米时,突然间缓了步伐,对着拥挤的观众高呼:吕曼曼,我爱你!吕曼曼,我爱你!吕曼曼,我爱你!

这几声呼喊,顷刻间点燃了大家的笑炮,特别是同学们,一边大笑一边也跟着喊起来:吕曼曼,我爱你!爱你,爱你,爱你哟——

曼曼听着,脸立刻红到了耳根,娇羞的她推开人群,捂着脸跑走了。

周华奎在曼曼后边笑着起哄:别跑啊,俺还等着吃喜糖哩!快回来,回来!

其实,之前振明也没怎么注意到曼曼,因为二人既不同班,也不同系,相见的机会并不多,在校园里见到,也无非是相互看一眼便擦肩而过。

促使他俩走到一起的还是周华奎。吕曼曼与周华奎是初中同学,又有点斜撇子亲戚:周华奎的舅舅是吕曼曼的表姑父。

因为周华奎与振明是一个寝室住的好哥们,见别人都谈女朋友了,唯独振明还光了个棍,就十分操心,将吕曼曼介绍给他。

振明一仔细,发现曼曼确实条件很不错:身高一米六八,脸上白白净净的,特别是一双眼睛亮闪闪的,像蓄满了一泓秋水。就点头了,让华奎去说说试试。

那天夜自习快上课了,华奎奔上四楼英语系,找到曼曼所在的教室,敲敲窗户。坐在窗下的曼曼一见是他笑眯眯的,以为又是来借英语作业练习回去抄,就没好气的说:还没写呢,你回去吧。

华奎听此笑了,上前如此这般一说,临末加一句:“你要是愿意,放学后,在楼底下你们谈谈。”就笑着走了。

曼曼对振明的印象很好,因为经常见他在操场上奔跑,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长跑等,均是他的强项。一个高大又英俊的运动员男生,哪有女生不喜欢的?作为学生会的文体部部长,振明有时候还带人查勤。一次,曼曼在读课外书,被查勤的振明抓了个现行,她害怕书被他没收,因为是借别人的,就向他投去求助的目光。振明将书翻开,发现全是英文,自己压根看不懂,果断的将书还给了她。从那时起,她就对他有了莫名的好感。

夜自习很快就结束了。

曼曼还在纠结:去吧,感觉不合适,二人之前从没说过半句话;不去吧,内心深处又有点舍不得。

就这样下了楼,她发现振明已经站在了对面,迎上来,指着楼后的小竹林说一句:咱聊聊吧。

她点点头,随他去了。

平时外向开朗的他此时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两个人就那样一前一后的在竹林的鹅卵石小道上走着,夜很静,只听见他们的鞋和路发出的轻响,是那么的清脆,那么的令人着急。

他急出了一头汗,最后被迫没话找话说,冷不丁的问了句:你那晚看的是啥书?

她见他憋了半天才憋出这么一句话,笑了,问:那书上不是有名字吗?

见她将球又踢回来了,他抓抓头皮,不好意思地笑道:“那上边全是英语,我英语学得不好,考试很少及格……”声音低得连自己也听不见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她莞尔一笑,“那是《复活》。”

“《复活》?”他惊喜地抬起头,问:你也喜欢读托尔斯泰?

“是的,尤其是《复活》,特爱!我读了好几种中文翻译版的,上次险些被你没收走的是英文版。”她娓娓道来,“我很喜欢聂赫留朵夫,虽然他之前犯过错,但是他能为了改过,为了玛丝洛娃,执著奋争、百折不回,算得上一个大丈夫。”

“对、对、对!你说的太对了,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振明可算碰上了知己,与曼曼有些相见恨晚了。

就这样,二人被《复活》拉近了距离,很快的走到了一起。

曼曼和振明在交往一个月后,也在校外租了房子,住在了一起。

曼曼的班主任知道后,找曼曼去谈了一次话。回来,曼曼对振明说:咱还是先分手吧。

“为什么?”振明不解的问,嚼着薄荷口香糖的牙齿停歇了。

“老师说的对,我们还太小,我16岁,你17岁,再等等吧。这条路上,我们还不能走的太急、太远、太深了。”她忽闪着一双明澈的眼睛盯着他说。

“那得等到啥时候?”他吐出口香糖,包在糖纸里丢进垃圾箱。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她笑着举起了手。

他也只好举起手,上前与她击掌。

他们分手后,华奎不愿意了,认为是曼曼故意拿老师的话说事,是她耍大,要去找她理论,被振明拦住了:等等再说吧,爱情有时候也需要距离产生美。

“哼!”华奎不满地站起来,扭头走了。

跟曼曼租房而居的那段时间,二人世界的甜美让振明分外留恋。乍得甜头的他,领略到了做梦也想不到的欢欣,早已沉迷不已,现在突然间被叫停,他受不了了。

于是,他就去找曼曼,让她跟自己“回去”。曼曼深知“回去”的意思,就拒绝了。

他不甘心,得空就去找曼曼,曼曼就是不同意。最后,见他缠起来了,曼曼恼了:你还要脸不?

见她在校园里众目睽睽之下骂自己不要脸,他也恼了:你才不要脸哩!

“你不要脸!你不要脸!你不要脸!”她怒了,真的骂起来了。

“你不要脸!你不要脸!你不要脸!”他也怒了,竟给了曼曼一巴掌。

“你打我!你敢打我?”曼曼捂着火辣辣的脸,怒目圆睁地指着振明质问。

振明本是一怒之下失手打了她,见围来一群人看着,自知不能示弱丢脸,便仰头朗声回答:打你怎么了?你不要脸,我就打你了,你该挨!

曼曼听此,大哭着跑了。

振明待在原地,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振明的班主任也把振明叫过去,狠狠批评了一顿。

自此以后,振明见了曼曼,离多远就赶紧躲着走,不敢再面对她。华奎还要给他再介绍一个女朋友,被他严词拒绝:我现在正是学习的好时候,不谈恋爱。

“噫嘻!”华奎直咧嘴,指着振明奚落道:“你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此后,操场上少了一个经常来看比赛的女生,教室里多了一个捧书而坐的人。

赵武灵王:身家性命断送于一场春梦中的一代雄主

赵武灵王赵雍,是战国时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君主,他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到列国领先水平,奠定了赵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强盛根基。他是赵国的第一位王,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少年君主

赵雍,是赵肃侯赵语的儿子,也是嫡子。作为嫡子,赵雍生下来就是继承大位的好命,而他似乎也毫不怀疑自己的君主之命,幼小时就十分的聪颖,热心朝政,时常与父侯配给自己的傅议论朝政。

常言道:“自古英雄多磨难”。这话用在赵雍身上一点儿也不为过,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在了。失去母亲后,赵雍失落了一阵子,但很快奋起,抖擞精神,跟着傅攻读史书,学习治国理政经验。

赵肃侯在位时期,与魏国的关系不好,两国之间经常征战,互有胜负。赵国、魏国、韩国合称三晋,意思是从晋国分离出来的三个国家。三晋的关系十分密切,赵国与魏国之间经常征战,关系不睦,处在它们之间的韩国,是双方都着力拉拢的对象。因为韩国若倒向哪一方,哪一方的胜算就会大许多。

为了拉拢韩国共同对付魏国,赵肃侯决定让太子赵雍到韩国做人质。

虽然远离自己的国家有许多的危险,但是,年仅十三岁的赵雍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质子之路,到韩国去做人质。

在韩国,少年赵雍十分老实地去做人质,不该自己表态的时候,自己坚决不说一句话,对韩国君臣彬彬有礼,尽量显示出赵国的善意。每当有他国使者前来新郑时,他都要派人细心查访,时刻关注动态,以便掌握必要的舆论信息,做出正确的研判。

赵雍在韩国做了两年质子,很受韩国君臣的欣赏。正在此时,他的父侯赵肃侯崩殂,十五岁的太子赵雍理所当然的应该回到赵国继位。

韩威侯(即韩宣惠王韩康)为了加强与赵国的友好关系,决定派兵护送赵雍回国继位。自幼聪颖的赵雍当即表示,愿意娶韩国的公主做自己的夫人。

韩威侯大悦,只是公主年龄尚幼,还要再等几年。赵雍与其约定五年后,将派人来迎娶公主。

在韩国的支持下,赵雍顺利回国继位,是为赵国的第六代君主——赵武灵王。这年,他十五岁。

赵武灵王这边一登场,秦国、齐国、燕国、楚国、魏国马上各派军队万人前来“祝贺”,为他送上了一份大礼。

眼见着五国联军不怀好意的气势汹汹而来,十五岁的赵武灵王并没有退却。他深知,越是这样危险的时刻,越是不能退让和胆怯,必须扛起自己肩上的重担。

他一方面重用父侯留下的阳文君赵豹、叔父公子成等人稳住国内政局,调兵遣将,做好战争准备,一方面结好韩国、中山国、宋国、鲁国等国家,寻求他们的支持,减少外部压力。

在韩威侯的带动下,中山国、宋国、鲁国等国均表示支持,甚至有的国家还派军到赵国助战。当五国联军杀气腾腾地进抵赵国时,赵军已经集结了十余万,做好了充分准备。

五国联军见此,虽然早就谋划好如何瓜分赵国,可赵军和其盟军早已做好了迎敌的准备,且在兵力上尤胜于己,胆怯裹足不前了。

正在此时,赵武灵王派出了自己的精锐部队出征,浩浩荡荡的向五国联军冲来。五国联军知道难敌同仇敌忾的赵军,只好悻悻而退。至此,五国联军的威胁解除了。

二、锐意进取

赵肃侯在位时期,中原老牌霸主魏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魏国的实力还是有的。赵国和魏国相互不对付了数十年,内耗严重。赵雍对付魏国的办法是,既不招惹,也不惧怕,一方面示好,一方面魏国若来侵略的话,照样还击。对于其他国家,他也尽量结好,不与之翻脸。

打退五国联军,消除了外部威胁后,少年君主赵雍开始着手整顿吏治、刷新政治,力图让赵国在自己的手上走上勃兴之路。

他任命阳文君赵豹为相,置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军政上又重用公子成等人,政事上还听从贵臣肥义之言,国内外局势很快得到了稳固。他大胆放权,让重用的大臣放手去做,整顿吏治,减轻民众负担,操练军队,适当时候主动在列国发声,扩大赵国的影响力。

赵武灵王五年(前321),赵雍兑现若言,迎娶韩宣惠王(韩威侯)的公主来做他的夫人。赵国与韩国的友好关系得到有效的加强。

赵武灵王十年(前316),燕国发生子之之乱。燕国的相子之夺取君主大权,让燕王做他的臣子。后来,齐国讨伐子之,派出军队深入燕境,打着为燕国靖难的旗号,烧杀抢掠,几乎灭掉了燕国。

为改善与燕国的关系,同时树立赵国的负责任大国正面形象,赵武灵王将在韩国做人质的燕国公子姬职迎到赵国,立为新的燕王,然后派军送回燕国,是为燕昭王。赵武灵王的善举,赢得了列国的赞誉。

为打造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他决定学习楼烦、林胡、匈奴人那样,进行“胡服骑射”。就是遵从胡人的穿衣、执兵等习俗,像他们那样用兵。他首先请教楼缓,讲了自己的打算后,得到了原为楼烦人的楼缓的大力支持。但是,其他大臣却不同意去学习落后的胡人那样穿衣戴帽、拉弓执兵。

群臣的态度,让赵雍很难为。肥义劝他:“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他听后很高兴,决定先去说服自己的叔父公子成,与他摆事实,讲道理,几经周折,最后赢得了叔父的支持。

有了叔父的支持,赵雍算是有了底气,就在国内强力推行“胡服骑射”,力图锻炼出一支比齐国技击、魏国武卒、秦国锐士还要战斗力强的军队,来保家卫国、称王天下。

同时,赵武灵王提拔一批年轻人充实臣下,像赵文、周袑、富丁、赵固等人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为国家臣僚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几年间,赵武灵王主导的胡服骑射革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用这支队伍建立了比较强大的国防力量,先后败楼烦、破林胡、赶匈奴,抗击齐国、魏国、秦国,威慑燕国、韩国,吞灭中山国,使赵国迅速跻身于强国之列。

三、政变亡身

赵武灵王与夫人韩国公主的感情很好,韩夫人为他生下了嫡子赵章。但是,之后没几年,赵雍的夫人韩氏死去。

因为没娘了,所以自幼聪慧的小赵章处处显示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为人处世十分谨慎。赵雍见儿子争气,也很高兴,就册立其为太子。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将来赵武灵王百年后,赵章毫无疑问的将会继承大位,成为赵国新的国君。可惜,他们的命运,连着赵国的命运,因为赵雍的一场春秋美梦而改变了。

赵武灵王十六年(前310),赵雍到大陵这个地方去游玩,晚上睡着做了个梦。他若是梦见其他的什么人和事也就罢了,偏偏梦见了一个美女。也就是说,他做了个春风般温暖的梦。那个美少女对着他鼓琴清歌:“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

赵武灵王失去夫人后,一直郁郁寡欢,正愁找不到可心的女人呢,这不是来了吗?他一觉醒来,却发现只是一场美梦,不由得惋惜,徒叹奈何。

也许是他太爱这个梦中的美女了,在与大臣们一起饮酒的时候,他毫不掩饰的讲了出来,并表示十分想见到她。

上有所爱,下必应之。君主有所希求,下边做大臣的自然想方设法满足了。大臣吴广就很有头脑,把女儿孟姚献给了赵雍。赵雍一看,惊为天人,这不正是他梦见的那个美少女吗?

于是,赵雍就将孟姚纳入宫中,号称吴娃,意思是吴美女。赵雍对吴娃宠爱非常,呼啦啦一连生下了赵何、赵胜、赵豹三个儿子,便以吴娃为惠后。

熟悉赵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个常识,那就是赵国历史上出现的人物重名的极多。赵武灵王的儿子赵章、赵何、赵胜、赵豹等,都与他之前或在世的几个大臣重名。赵雍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显示对大臣们的重视,君父视其如子;也有可能是希望儿子们将来能像这些大臣一样,成为有功于国家的社稷之臣。

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前301),与赵雍相伴九年,生下三个儿子的惠后吴娃红颜薄命,留下几个年幼的儿子,走了。

临死前,从没请求过赵武灵王的惠后,请求他册立自己的儿子赵何为太子。悲痛欲绝的赵武灵王,当即便答应了。

当年,赵武灵王就改立赵何为太子,赵章被废为安阳君。赵武灵王命周袑、肥义等人做新太子的师傅,悉心教导。

两年后,即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赵武灵王传位给十岁的太子赵何,自己做主父,也就是后世的太上皇。

主父本以为传位后,国内政务由儿子打理,自己可以专心拓土开疆,征服作乱的胡人,可是,后来他渐渐感受到了压力。因为赵武灵王的基因太强大了,他的儿子赵何自幼也十分的聪颖,在几位重臣的悉心辅佐下,逐渐适应并很快进入了角色,以赵王的名义发号施令、治国理政,将自己的主父老爹的权力给架空了。

主父心里说:这不是我想要的那种结果。可是,权力既然已经交出,想要回来,却难了。一是赵何不愿意交出权力,二是大臣们也不愿国有二主,只一心一意听赵何的,因为他才是赵国的王,至于主父嘛,已经是退二线的老领导了。

主父此时才四十来岁,正当壮年,还有极强烈的权力欲望。他想夺回属于自己的至高权力。为了夺权,他找到了赵章。之前,赵章本没有什么过错就被废弃了太子位,正一肚子不满呢。见父亲来找,遂与之一拍即合。赵章私下里发展势力,与赵何对着干。主父想:这样一来,赵何会请自己出面协调,然后好重出江湖,接管权力。

可惜,主父想错了。赵何已经是名正言顺的赵王,他本人和大臣们不会允许赵章来分抢权力,更不会让主父重新掌权,因为国家的大王只有一个,那就是赵何。

主父还想将国家一分为二,一为赵国,赵何做赵王,一为代国,赵章做代王,以此来弥补对儿子赵章的亏欠,还有对韩氏夫人的愧歉,求得心里安慰。可是,这种分裂国家的行为,举国上下更是强烈反对。

在主父的默许下,赵章和其老师田不礼暗地里大肆发展势力,要与赵王对着干。

山雨欲来风满楼。两派势力终于在赵惠文王四年(前295)的沙丘展开了终极对决。赵章以主父的名义招赵惠文王去见,肥义认为有诈,亲身前往一探虚实,结果被杀。

之后,赵惠文王在武将信期、高信的保护下,招来公子成和李兑护驾。护驾的军队赶来,大败赵章的叛军,田不礼被杀。赵章兵败后投奔主父,希望父亲能救自己。

公子成、李兑带军赶来,包围了主父的宫城,搜出赵章等叛乱分子,就地处决。对于主父,他们不敢造次,却也无法放他走。因为赵雍若是活着出去的话,肯定会追究这叛乱之事,那么到时候话就不好说了。毕竟他是主父,怪罪下来,臣子们谁能承担下来?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个彻底的了断吧。但是,谁又敢弑君呢?那就让他自生自灭吧。即使以后赵王问起,也不会说什么,毕竟这样做是为了维护他的江山。再者说,公子成可是赵何的爷爷,作为孙子,能不接受这份“好意”吗?

公子成、李兑将宫里的宫女、内侍全部赶走,之后封门而出,将主父困在了宫里。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竟然就这样被围困在沙丘宫里给活活饿死了。可叹、可怜、可悲!

回顾赵武灵王的一生,他是何等的聪明,晚年竟然在继承人问题上犯错,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跌入深渊、万劫不复。他若真是为赵章好,就该劝其与国出力,团结兄弟,何必如此相互伤害呢?害了儿子,毁了自己,何苦来哉?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赵武灵王生前虽然称了一阵子王,但是不久又取消了,认为国家还不强盛,称王是有名无实。后世一致称呼他为赵王,实际上是欠妥的。有人认为,他最初没称王,后来国家强盛了才称王,就应该称呼他为赵王。但更多的学者认为,赵武灵王生前并未称王,只称“君”,他所谓的“称王”实际上是儿子赵惠文王称王后,对他的追谥之号,其本人的生前并未直接、公然称王。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赵武灵王的悲惨结局也是因为当年的那一场春秋大梦。直至生命的尽头,也不知道他弄明白了没有:那到底是一场美梦,还是一场噩梦呢?

被南明倚重为国家长城的白文选,缘何最后也走上了降清的道路?

白文选,是南明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物。他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为南明统治的延续、捍卫南明流亡政权做出了杰出贡献;可是,他为何最后也降清了呢?历史上的白文选,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一、农民义军

17世纪中叶的明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时期。统治中国业已200余年的大明王朝,此时宛如一位行将就木的耄耋老人,身上的毛病很多,且已经千疮百孔、病入膏肓,毫无生机,大去之期不远矣。

天启七年(1627),灾荒严重的陕西首先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的火种在干柴似的的北方大地上迅猛燃烧、蔓延,星星之火顿成燎原之势,明朝政府这个国家机器运转失灵,扑灭起义烈火成了一个无法实现的遥远梦想。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白文选,在十八岁那年投入农民起义军中,在时势中被推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乱世英雄。

白文选,本名可撰(一说可哲),字毓公,陕西吴堡人。民国之前的史料没有记载他的出生年月,到现当代,有人考证出他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但是不为学术界认可。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读书人,祖父白云滋还曾是明朝的廪生。

生在书香门第的白文选肯定也读过书,只是对考八股文不感兴趣,倒是对兵法和舞枪弄棒颇为热爱;加之,到他这一代家道败落,只好给地主放牛,所以早年的日子过得也很紧巴。

陕西爆发农民起义的时候,白文选也就十来岁的样子。既然不能靠读书考取功名,那也不能天天给人家当佣工做牛做马呀!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于是乎,十几岁的白文选和冯双礼等人一起加入到了八大王张献忠的农民义军中了,走上了与朝廷势不两立的道路。

从军后,白文选有勇有谋,懂兵法,关键是还认识字,这可了不得了,正是农民军中的稀缺人物。军队中睁眼瞎子一抓一大把,认识字的却难有一筐。白文选自然也就被张献忠所器重,逐步提拔为高级将领。

大西国大顺元年(1644),张献忠在成都城建立政权,白文选为前军都督,被委以重任。

大西军虽然在四川建国,但却无法打开局面,加之张献忠施行的一系列不符合地主阶级利益的政策,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纷纷起来搞破坏,动摇了大西国的统治基础。

大顺三年(1646),张献忠被迫放弃成都,另寻出路,却在西充县为清军射死,由于事发仓促,大西军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最后,大西军余部在张献忠几个义子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带领下杀出清军重围,向南撤离,来到了云南。

二、南明干城

大西军在云南平定了沙定洲之乱,取得了明朝世守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的信任,在云南立足,后来审时度势,决定联明抗清。

永历四年(1650),大西军决定兵出云南,正式拉开了抗击满清征服者的隆重序幕。为了保证后方稳定,孙可望派白文选去平定贵州。白文选率军横戈跃马,直接奔向了贵阳。守在贵阳的是南明匡国公皮熊,此人仇视农民军,表示将坚决抵抗。但是,当大西军兵临城下,眼看就要破城了,皮熊却扔下军队不顾,仓皇而走,部下便投降了白文选。

而后,白文选又向遵义、嘉定进军,并在四川嘉定驻守。后来,他又奉命出征湖南、广西等地,立下赫赫战功。

正在大西军融入南明军队,对清作战显现出威力的时候,李定国和孙可望二人却闹起了矛盾。孙可望认为自己年长,是大哥,所以要李定国、刘文秀等人绝对服从他。为树立权威,他曾以校场误升旗为由将李定国打了军棍。李定国先到校场,命令升帅旗,孙可望到了以后大怒,认为自己是主帅,主帅不到,其他人升旗是越权,就要打李定国。李定国不服,最后在白文选等人劝解下,勉强受刑。

孙可望见目的达到,等李定国受刑后,又假惺惺的上前抱着自己的这个义弟哭了一场。李定国也不傻,此后对孙可望十分不满,但他能顾全大局,尽量不与其闹翻。

南明永历十年(1656),孙可望在贵阳筹备称帝登基事宜,决定让永历帝禅位,自己做皇帝。永历帝虽然懦弱无能,但是也不想死,就派人联络李定国,让其到安龙府救驾。

得知李定国要去救永历帝,孙可望忙派白文选带人先去将皇帝抢走。但是,白文选对孙可望干这类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十分不满,也知道自己劝阻不了孙可望,只好暗地里来帮助李定国。他带军走走停停,故意为李定国到安龙府救驾留下时间。

白文选到达安龙府后,许多人劝他立即让永历帝君臣启程往贵阳赶。但是,他却不想去害永历帝,就找各种借口拖延时日,期望李定国早日到来。

不久,李定国到达安龙府,得以与永历帝会合。李定国、白文选等人一同将永历帝君臣人等平安送到云南昆明城,刘文秀出城迎接。永历帝感念白文选的忠义之举,下旨晋封白文选为巩国公,意思是巩固国家根基的功臣。

孙可望闻知后大怒,认定白文选是叛徒,要发动内战,消灭李定国,达成自己做皇帝的夙愿。为了给孙可望熄火,保持和平团结,白文选又回到了贵阳,规劝孙可望以大局为重,与李定国团结一致,共同复兴明朝。

孙可望的耳朵眼中哪里还听得进去这些话,将白文选羁押,解除其兵权。后来,在部下一帮子文武官员的怂恿下,孙可望还是走上了同室操戈的不归路。

在商议谁可以作先锋的时候,与白文选关系好的马宝、马惟兴、马进忠等人极力推荐白文选,一是他有能力,二是他有资历,三是可以给他一个机会“戴罪立功”,让他感恩孙可望。于是,孙可望下令由白文选来出任征逆招讨大将军,就是前线总指挥。

永历十一年(1657)九月,孙可望的军队与李定国的军队在曲靖相遇。白文选和部下将领决定一致倒戈,对孙可望反戈一击。白文选就秘密潜到李定国军中,如此这般一说,双方达成了共识。

九月十九日,双方开战。马惟兴不战而退,军中大呼:“迎晋王!迎晋王!”孙可望的十几万大军顷刻间调转枪头,对准了自己。

孙可望也不太傻,见大势已去,立刻带领一些对自己还忠心的人马火速撤回贵阳去了。

刘文秀、白文选带军队追击孙可望。白文选的好朋友冯双礼留守贵阳,见孙可望回来了,吓唬他说:“晋王的兵马上就到,国主还是赶紧走吧。”

孙可望吓得魂不守舍,率军就走。冯双礼却在他身后带人齐呼:“晋王来了!晋王来了!”孙可望慌乱间放马狂奔,跑出贵州,降清了。

事后论功行赏,白文选被封为巩昌王。

三、黯然降清

孙可望降清后,出卖了南明的军事机密,使清军得以最快的速度集结,然后于永历十二年(1658)火速向云南推进。

白文选奉命扼守贵州七星关,阻止吴三桂带领的清军南下。吴三桂见白文选有谋有略,防守很严,短时间内无法攻克,就在当地收降土司,让熟悉地形的土司军队带路,走小道绕过七星关。白文选见此,只好放弃七星关撤回云南,贵州很快沦陷。

永历十三年(1659)正月,清军进入昆明城,永历帝被迫再次开始逃亡。白文选扼守玉龙关断后,被清军击败。永历帝最后慌不择路,流亡缅甸,南明抗清形势急剧恶化。

李定国、白文选认为,必须将永历帝迎回中国,否则抗清军队无所瞻依,降清者会更多。于是,他们一边抗击着满清军队的进攻,一边又深入缅甸境内,希望早日迎回皇帝。

流亡缅甸的永历小朝廷实权竟然还掌握在奸臣马吉翔等人手里,他们深知皇帝在手中的重要性,怕李定国等人迎回皇帝后,自己的地位将不保,于是千方百计破坏李定国与永历帝联系。

李定国、白文选等人孤军深入缅甸,与缅甸军队发生了战斗,明军战死、病死、逃走的甚多,不断减员。坚持了一年多,李定国等人失望而归。

撤军时,时间已经到了永历十五年(1661)八月。

白文选眼见国内没有了明朝的皇帝,抗清已经失去意义,对南明近乎绝望。在缅甸苦战经年,部下损失大半,随军家属苦不堪言,怨声载道,部下时有哗变而逃的,白文选在绝望之下决定降清。

李定国见白文选突然间与自己分兵而退,就派儿子李嗣兴带人跟着他,看他要干什么。白文选的部将张国用、赵得胜力劝主将降清,见李嗣兴跟来了,便率军阻击。

李嗣兴正要还击,李定国赶来,制止了儿子:“当初一同起事的兄弟,现在只剩下文选了,我怎忍心再与他手足相残?况且他要降清,对明室已断了念想。我之所以让你跟着他,是希望他能回心转意,再次与我联合抗清复明。现在他意已决,就任他去吧,我们尽力于自己的事吧。”言语中,充满了无奈、不甘和苍凉,令人动容。

这年十一月,早已降清的吴三桂派降清不久的马宝等人联系上了白文选,劝他降清。

最后,白文选黯然降清。

四、最后结局

永历十五年(1661)腊月,吴三桂带人进入缅甸,抓住了永历帝,不久押回昆明城。

次年(1662),白文选被送到北京城,清朝册封他为承恩公,划入汉军正白旗。

白文选在北京城沐浴着清王朝的阳光雨露时,他的旧主永历帝在云南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了,而后焚尸,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了。

同时,白文选的战友李定国在得知永历帝被杀后,绝望而死。李嗣兴没能遵从父亲遗愿,最后也走上了与白文选同样的道路:降清。

满清康熙七年(1668),承恩公白文选被加封为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也算是极尽尊荣,不知他心里对于那年将同甘共苦多年的老战友、老上级李定国抛掷一旁,自己决意降清是否会生出一丝的悔意和愧疚?百年后见到永历帝时,自己会跪在地上请罪吗?

康熙十四年(1675),在吴三桂宣布反清复明,发动“三藩之乱”与满清军队鏖战正酣时,当年的南明干城白文选病逝了。

白文选临死前又看到了对手吴三桂的反复无常,料定这三姓家奴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对于好兄弟马宝等人跟着吴三桂叛清应该还有些担忧。毕竟是多年的好兄弟、老战友,他不希望马宝他们兵败为清军擒杀,但是,他也不希望,或者说他清醒的认识到,吴三桂的再次反叛,是无法成功的。因为当年是他吴三桂杀了永历帝,现在又恬不知耻的宣称去反清复明,谁信啊?!

可惜的是,白文选看到了吴三桂的结局,却没有看到自己身后的结局。白文选死后,儿子白绘按理应承袭承恩公爵位;可是,清朝政府却将承恩公的爵位降了,从公爵一下子降到了一等子爵。后来,儿子白绘死了,就连这一等子爵也被清王朝给“停袭”了,孙子没爵可袭。

在南明,白文选是巩昌王,也就是郡王;在清政府,到孙子这,又了转一圈,成平头百姓了。

若是泉下有知,白文选当怎么想?又如何去面对永历帝和李定国呢?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