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18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540(齐云轲专辑)
发布时间:2018/6/14  阅读次数:562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540(齐云轲专辑

(汝南县 齐云轲 专辑)

  

【故事回忆】

诗人韦应物是怎样嫁闺女的?(汝南县   齐云轲)

仅凭这首《水调歌头》,梁启超就足以名垂青史(汝南县   齐云轲)

电影《投名状》背后隐藏的惊天谜案(汝南县   齐云轲)

宋理宗赵昀与唐安安的爱情传奇(汝南县   齐云轲)

赵匡胤的后代赵竑发动了第二次“陈桥兵变”,结局如何?(汝南县   齐云轲)

  

【故事回忆】

诗人韦应物是怎样嫁闺女的?(汝南县   齐云轲)

谈唐朝的历史,不得不谈唐朝的诗歌,谈唐朝的诗歌,有一个诗人却总也无法绕过去,他就是以擅长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的韦应物。韦应物,在公元8世纪中后期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分水岭上,他以自己的勤奋和刻苦,在唐朝文学史上占下了一席之地。

一、夫妻和睦

人们常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韦应物在文学上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也与他的妻子有关。

他的妻子元苹出身高贵,是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的爷爷高祖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的后裔,北魏王朝皇室后代。北魏皇室原本姓拓跋氏,公元5世纪后期,北魏王朝最杰出的青年皇帝孝文帝力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将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氏改为元氏。

“尝修理内事之余,则诵读诗书,玩习华墨。”可见,元苹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才女,与韦应物,夫妻二人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根据韦应物为妻子写的墓志铭可知,元苹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在天宝十五载(756)出嫁到韦家,这时她才十六七岁,比韦应物小三岁。夫妻二人婚后关系很好,但是二十年后的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九月,年仅三十七岁的元苹去世。面对与自己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的妻子不幸去世,韦应物哀不自胜,伤心欲绝,此后不再娶妻,为妻子写下了许多悼念的诗文。

二、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门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送杨氏女》是韦应物最为后人称道的一首叙述家常事的诗歌,虽然通篇只是在自言自语、自说自话,没有女儿的回话,但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感情,千百年后读来仍令人感动不已,不禁泪湿衣衫。

诗歌开篇便交代了近来的心情:“永日方戚戚”。心情不好的原因不是自己仕途的不顺,而是自己的大女儿即将出门远嫁了。古时候,一般闺女远嫁,做父母的总要叮嘱万千,可是她的母亲早已去世,只剩下韦应物这个老父亲了,今天,他又不得不再次想起早已阴阳两隔的妻子。妻子去世那年,韦应物才四十岁,壮年丧偶,是人生的一大悲剧,更何况丧的是一个与自己情投意合的妻子。妻子早已去世,今天,长大成人的女儿又要远离自己而出嫁,诗人的心焉能不伤痛流泪?

“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因为你们姐妹从小失去母爱,所以父亲我对你们更加慈爱、更加疼爱、更加亲爱,当大女儿即将远嫁时心里更加不舍。当姐姐的从小便关爱自己的妹妹,见姐姐将要出嫁,姐妹俩痛哭失声,不忍别离。

见俩女儿不忍分别,父亲也是心如刀绞。世界上哪一个做父母的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远离自己呢?可是,女大不中留,再不舍也得送她出嫁呀!因为从小失去母爱,父母的教导可能比起别人家的女儿缺失不少,结婚后女儿能否伺候好婆母,令人担忧。不过,好在你丈夫家也是书香门第,应该不会挑你的错,而是会慢慢教导你懂得更多的道理。这是诗人的自我宽慰,也是说给接亲者听的,目的是希望接亲者将此话传给亲家听,使他们对自己的这个女儿、他们的儿媳多担待些,不要让女儿在婆家受气。一个处处为女儿打算、为女儿着想的慈父形象在这里倏然树立起来!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诗人一向反对大操大办,崇尚节俭,今天嫁女儿,嫁妆肯定难以做到丰厚周全,这既是表明自己的一种态度,也是对亲家可能的询问和责难的一种回答,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品性和高洁的操守。叮嘱女儿出嫁后务必孝敬公婆,恪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要求,不要让别人觉得她没有教养,要做一个合格的贤妻良母。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马上你就要走了,咱父女今天一别,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啊!古时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出嫁的女儿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回娘家看望亲人的,除非被丈夫休掉了,或家里遭遇到了极大的变故,无处容身,才被迫转投娘家的,例如《红楼梦》里的甄士隐一家,就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投靠岳父家讨生活的。尽管希望女儿在婆家好好生活,可是,作为父亲,又岂能不想见到远嫁的女儿回家看看?我们父女何时才能再见一面呢?“见尔当何秋?”中的辛酸与苦痛,依恋与无奈,又怎一个“痛”字了得?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之前我还能将心中的忧伤情绪排遣出去,也劝慰自己想开些,可是今天你真的要离开这个家远嫁,我感伤的情绪一发不可收了。万千不舍情愫在此时都张发了出来!因为现在若还不道出,以后怕是没有机会了!虽是生离,却也难保不是死别,因为孩子都大了,自己也老了,以后相见的机会少了,自己的生命也越来越短了。“临感忽难收”,一个意外的“忽”,令人扼腕,令人唏嘘,令人感动。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送走大女儿,回来看到小女儿,心里更加难受,忍不住泪流满面。按说,家中还有一个孩子在膝下承欢,可以聊以慰藉诗人的伤怀;可是,今天与大女儿的依依离别的场景,数年后不也要与小女儿再次上演吗?数年后,小女儿出嫁,不也是这样痛苦、无奈、悲戚吗?由今天看到数年后的明天,诗人的心痛彻了!到那时,女儿都出嫁远离了,剩下自己这个老头子,这日子还怎么过?由此,他更加思念大女儿,也更加思念早走的妻子,心底的痛与苦再次叠加升华,不禁潸然泪下!

这首《送杨氏女》,情真意切,使人动容。叙述的虽只是家长里短,但娓娓道来对女儿远嫁的不舍,对女儿到婆家后如何当好媳妇的挂牵、担忧和叮嘱,对幼女的心苦,对未来日子的凄凉、彷徨,一个无助、无奈、无力的老慈父形象跃然纸上,令人感动、叫人欷歔、让人心痛!

  

仅凭这首《水调歌头》,梁启超就足以名垂青史(汝南县   齐云轲)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梁启超绝对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主要是从资产阶级改良派舵手、思想家、历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进行总结;其实,他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文学家。别的不说,甲午海战中国惨败后,年方弱冠的他写了一首《水调歌头》,仅凭这首佳作,他就足以跻身杰出文学家的行列,在文学史上占下一席之地。

一、一蹶不振的国势

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分隔线。

一直自视极高,憧憬着万国来朝、四方朝贡的大清帝国被所谓的蛮夷英国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毫无还招之力。割土赔款、开放经商口岸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赔钱买卖”被迫做了又做,天朝盛国的颜面扫地,自尊心被几乎击得粉碎。如此奇耻大辱,非但未能激起统治阶级的上进心,他们反而更加拼命的搜刮压榨底层百姓,激起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强烈反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

内忧外患、多灾多难的大清王朝在风雨飘摇中,宛若一艘年久失修的破烂大船乏力地行驶在历史的洪流中,时刻面临颠覆的命运。统治阶层也通过种种努力,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效果都不明显,国内依旧动乱不安,对外战争一败再败。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仍以中国惨败、割地赔款告终。李鸿章代表中国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人们隐忍多年的怒火,举国上下难以置信:一个历史上一直向中国学习、向中国纳贡、向中国臣服,就连其国名也是中国女皇武则天所赐的弹丸岛国竟然敢藐视大清帝国的权威,向大清帝国宣战,偏偏还击败了它的宗主国,简直岂有此理!!!

在这种情况下,年仅二十一岁的梁启超难禁心中的万千情愫,挥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

二、荡气回肠的佳作

“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著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破碎,人事意如何?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  

千金剑,万言策,壮悲歌。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竟以泪消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词作开篇就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玉斗本是十分珍贵的东西,为何要拍碎呢?而且拍碎的还是“双玉斗”,是什么事让词人如何愤怒呢?作者自问自答:“慷慨一何多!”这里虽未明言慷慨所指,但是时人都心知肚明。中日《马关条约》规定,中国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后因其他列强干涉未能得逞,但清朝必须出钱“赎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此外,中国政府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此条约使日本获得了巨大利益,刺激了其他列强,致使他们侵略中国的野心更加膨胀,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此后外国列强迅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慷慨一何多!”五个字掷地有声,既有对贪得无厌的侵略者的抨击,更有对清朝政府软弱无能的反对和愤慨!那么多的国家财富、国家主权、国家利益说送人就送人了,一点都不心疼吗?如此“慷慨”地赠送给敌国,敌国会懂得感恩吗?

“满腔都是血泪,无处著悲歌。”字字滴血,令人不忍卒读!“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破碎,人事意如何?”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至此已经过去280年了,近三百年来,何曾遭受过这般奇耻大辱?将清朝兴起之地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这是对清朝统治者莫大的讽刺!一个连祖宗龙兴之地都无法保住的朝廷,还妄谈什么王气?青年梁启超无奈又无助的问了句:人事意如何?对于未来该如何,词人有点不知所措了。

“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有志之士无比愤慨,破口大骂李鸿章是卖国贼,但是仍有不少人,尤其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人,认为《马关条约》该签,李鸿章签的好,使清朝的江山社稷免受日本铁蹄直接蹂躏,以保护统治阶级利益,使他们依旧可以笙歌燕舞、纸醉金迷。尽管“四塞已干戈”,但是“百户”们依旧吃吃喝喝,对即将到来的灾难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是何等的可悲、可叹、可恨啊!

词的下阕却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千金剑,万言策,壮悲歌。不惜一切代价买来“千金剑”,指的是加强国防建设,以御寇破敌,“万言策”是为国家中兴建言献策,救亡图存,“壮悲歌”是要矢志不渝,无论前路有多少困难,都要一往无前,哪怕自己成为一曲悲歌谢世,也要视死如归。这里为后来他与康有为等人一道发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打下了思想基础。

“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竟以泪消磨?”对于积重难返的国势,梁启超看得清楚,国运举步维艰,自幼立下大志的他不由得为国洒泪,甚为痛心。无论清醒还是喝醉,都不忘国事,何况自己此时刚二十出头,报国正当其时,岂能如此垂泪消沉下去?

词的结尾表明了青年梁启超的心迹:“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国为民矢志不移,愿替众生治疗此“病”,也愿意为众生去“病”,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救亡图存的运动中去,至于结局如何,则何须去想。

此词情感充沛,感染力强,达到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统一,给人以无尽的震撼,充分体现了青年梁启超过人的才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实为一首值得反复研读的佳作!

  

电影《投名状》背后隐藏的惊天谜案(汝南县   齐云轲)

2007年年底,一部由陈可辛执导,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主演的古装战争片《投名状》上映,因其恢弘壮烈的场面和深刻的思想性,赢得了不俗的票房。影片讲述了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这三个因战争而相识,进而结拜成为兄弟,然后一同拼命建功立业的故事。故事后半部分着重表现三人之间的恩怨纠葛,赵二虎成为庞青云升官的障碍被其除掉,最后,姜午阳为赵二虎报仇,杀死了将要就职升官的庞青云。

《投名状》中的故事,并非完全出于杜撰虚构,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也都有其历史人物原型。其中的故事,便是曾经惊动清朝慈禧太后的、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齐名,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

一、案发现场

“刺”者,刺杀也;“马”者,马新贻也。

马新贻,何许人也?

马新贻(1821年~1870年),字毂山,号燕门,是回族人,家在山东菏泽。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历任安徽建平知县、安徽布政使、浙江巡抚、两江总督等职。

同治九年(1870)七月二十六日,时任两江总督的马新贻在检阅完军队,准备回署衙休息时,迎面涌来一群热情的百姓向他问好,他见此很高兴,忙向近在咫尺的百姓们挥手致意,以展示自己亲民的形象。

正在此时,一个汉子突然拔出一把明晃晃的短刀,死力刺进了马新贻的心胸处,拔出又刺,刀刀皆中要害,马新贻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当场倒在了地上。这刺客便是张汶祥,他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了却了一桩心愿,丢下短刀——不对,现在该改叫凶器了,往那一站,仰天大笑起来,等着别人来抓。

江宁藩司梅启照忙下令将刺客张汶祥拿下。

马新贻回到署衙,因失血过多,不到一天便死去了。

梅启照审讯张汶祥是哪里人,为何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张汶祥回道:我是河南汝阳人,我之所以刺杀他,是因为他该杀!

二、案情迷离

张汶祥到底为何胆敢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刺杀朝廷的封疆大吏呢?

关于此,案情复杂,可谓扑朔迷离,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马新贻恩将仇报,夺人妻子。咸丰五年(1855),马新贻在合肥任知县,但是县城被捻军攻占,马新贻被俘虏了。这一队捻军的小首领就是张汶祥,他有俩拜把子兄弟,一个是曹二虎,一个是石锦标,见马新贻很有官相,认为跟着他会有出息,而捻军内部四分五裂,难成气候。于是,张汶祥等人就求马新贻带着他们一同打天下。马新贻见此,明白不仅自己的脑袋保住了,还能收降一支队伍,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乎,张汶祥他们就与马新贻结拜成兄弟,成为他的马前卒了。马新贻依靠这支队伍组成山字营,归安徽巡抚福济管辖,开始踏上了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战场,以建功立业。

后来,曹二虎的妻子郑氏因为美貌为马新贻所悦,二人私下里好上了。为了能长期与郑氏相好,马新贻就设计害死了曹二虎。张汶祥得知后大怒,后来就寻机刺马。

二是马新贻心术不正,死有余辜。据说马新贻的老家在新疆回部,他能在战场上和官场上如鱼得水,全因为背后有新疆回部的支持。他部下有个卫兵叫徐义,无意中得知马新贻要联合新疆回部来趁乱夺取清朝的江山,很气愤。徐义与他的好朋友张汶祥喝酒时喝多了,就把此事儿透露给了张汶祥。张汶祥也很气愤,就决定杀掉这个人面兽心的东西。在徐义的帮助下,张汶祥知道了马新贻检阅军队的时间和行程,于是乎,一场预谋已久的刺杀大戏开幕了。

三是马新贻为官不廉,罪有应得。张汶祥是一个店里的伙计,因为赶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便跟着大家投了太平军。后来,见太平天国大势已去,便回到故乡。可是,他的妻子却跟一个叫吴炳燮的人同居了,使他气不打一处来,就去告官,希望官府出面替他要回妻子和家产。

不料,吴炳燮拿着张汶祥家的钱贿赂县官,张汶祥败诉了。张汶祥就往上去告状,偏偏一告一个败诉。可是,张汶祥仍然不甘心,就上南京,告到了马新贻那。可是,马新贻却将他的状纸给扔了出去。张汶祥求天不应告地无门,一怒之下,刺杀了马新贻。

四是马新贻玩弄手段,死不足惜。张汶祥本是太平军的一个小头目,部下也有几百号人。有好几次,张汶祥都被马新贻给击败了。为了活命,张汶祥暗地里给马新贻送了许多财宝,求他放自己兄弟们一条生路。马新贻满口答应,只是有个条件,就是张汶祥他们必须投降清军。

见此,张汶祥只好带领军队投降。马新贻为投降的张汶祥他们设宴款待,大家都喝的烂醉如泥,只有张汶祥因为身上有伤,没敢多喝。正在此时,马新贻提前布置好的清军伏兵冲进来,像切瓜一般砍了醉醺醺的一伙人的脑袋。张汶祥逃脱。为了报仇雪恨,张汶祥寻机刺杀了马新贻。

五是马新贻草菅人命,为官乱为。江苏巡抚丁日昌的独生儿子丁蕙蘅,不求上进,只知道吃喝嫖赌,是个标准的衙内。一次,在南京秦楼楚馆里,为争一个美人,他与一个富商的公子结仇,最后下令手下的奴才将其打死。富商朝中有人,又舍得花钱,就拼命打官司,想击败丁日昌。因为案发在南京,两江总督马新贻便与江苏巡抚丁日昌商议,劝他拿钱出来息事宁人。最后,丁日昌决定将儿子的功名革去,几个打人的奴才全部充军;此外,拿出一万两银子补偿给富商。富商见此,也只好勉强答应。

丁蕙蘅回到家,被丁日昌狠狠的臭揍了一顿,打得皮开肉绽。此后,丁日昌就将儿子锁在屋里,不准外出。后来,丁日昌外出公干,他的老母亲可怜自己的孙子,就把丁蕙蘅放出来了。丁蕙蘅不仅不感激马新贻,还认为自己被打的半死、现在连自由都失去了全是拜马新贻所赐,于是就雇凶杀人,张汶祥就是他用钱雇的凶手。

三、案件真相

刺马案案情复杂,朝廷先后派了几个大臣去查,都查不出个所以然。最后,清朝政府决定让曾国藩去查。在北京城,慈禧太后对曾国藩说:“马新贻办事很好。”意思是,案件办理的结果不能让马新贻蒙羞,换句话说,不能让朝廷蒙羞。

曾国藩何等精明,自然明白慈禧太后话语的深意所在。况且,曾国藩是亲手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急先锋,对于敌我双方战场上的那些事儿心知肚明。对于甚嚣尘上的马新贻杀降之说,他也有深刻体会。所以,到南京后,他火速提审张汶祥,然后火速结案:张汶祥是长毛余孽,刺杀马新贻是为了替死去的长毛同党复仇!

不久,张汶祥被清朝官方剖腹挖心处死,以祭奠马新贻的在天之灵。

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清朝官方很满意,但是天下人却不乐意了,认为清朝官方是有意为马新贻、或直接说为清朝政府自己遮丑。

那么,刺马案的真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辛亥革命后,由于清朝已经倒台,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渐渐公开,有关刺马案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

同治三年(1864)夏,曾国藩之弟曾国荃在围城一年多的情况下,终于攻克了太平天国天京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结束。洪秀全等人十几年积攒的巨大财富,被曾国荃带领的湘军给瓜分了,然后,曾国荃下令放火,将天王宫等处焚烧为一片瓦砾焦土,借以掩盖他们的罪行。

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湘军瓜分巨大财富的事儿还是弄得天下人皆知。对此,清朝慈禧太后等人心知肚明。清朝政府本想借太平军的财富来充实自己早已空虚的国库,不料竟被湘军给抢夺了。

虽然明知长毛留下的财富不可能被一把火烧掉,必定是曾国荃等湘军领导给私吞了,但是清朝政府却又拿他们没办法。因为湘军刚刚为清朝立下了不世之功,清朝政府不能不仅不赏赐还追究他们私吞战利品吧!尽管如此,慈禧太后等人内心深处还是很不爽的。想惩办曾国荃们,行吗?不行。一是他们刚立下大功,二是他们手上有十几万能征善战的军队,逼急了,他们在东南另立个朝廷,与清朝分庭抗礼也不是不可能。而事实上,湘军攻克南京城后,确确实实有人建议曾国藩重新建立汉族政权,推翻满清。只是,曾国藩只想做个流芳百世的忠臣,不愿当赵匡胤才作罢。如此,慈禧太后明白清查太平天国财富去向的事儿,只能缓一缓。

几年后,湘军裁撤的所剩无几了,慈禧太后心中的不甘又滋生了。他提拔马新贻为两江总督后,下密旨让他暗地里调查此事。马新贻坐镇南京城,调查这事儿自然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当时湘军进城抢夺财富的事儿,在南京城人人皆知,所以调查一些细节,自然是手到擒来、易如反掌。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马新贻惊呆了:一是太平天国积攒的财富之多令人大惊失色,二是湘军的胃口之大叫人瞠目结舌!他查着查着,几乎不敢往下查了,因为他深知彻查的后果是什么。

正在此时,马新贻遇刺被害了。

马新贻的死很蹊跷。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马新贻的死与湘军脱不了干系。而张汶祥的真实身份也渐为人知:他本是从太平军投诚到湘军的一名士卒,而且还属于曾国藩的得力干将鲍超的霆军统辖。至此,刺马案的真相已经呼之欲出。

慈禧太后最后让曾国藩去查办此案,里面的深意,曾国藩不会不清楚。而慈禧太后那句“马新贻办事很好”的“提醒”,曾国藩听来却不寒而栗。

提审张汶祥,张汶祥交代出的一些真事儿,想曾国藩也不会怀疑张汶祥曾经是湘军士卒的真实性。如此,此案的真相已经不言而喻了。

于是,将张汶祥作为替罪羊杀掉,为马新贻赐予一个忠义的英名美誉、树立成一个忠臣的楷模也就顺理成章、势在必行了。

至此,曾国藩明白今后该怎么做了:他自己以及湘军必须对清王朝死心塌地的绝对忠诚,对慈禧太后和皇上充满万分的感激,誓死捍卫大清帝国的利益!否则,清王朝将马新贻被刺真情一公布,他曾国藩和裁撤后所剩不多的湘军将坠入万民唾弃的深渊里……

  

宋理宗赵昀与唐安安的爱情传奇(汝南县   齐云轲)

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的故事,被后世文艺作品不断演绎,到现在,文艺作品的主题思想竟然逐渐由讽刺昏君荒淫无耻发展到歌颂他们爱情伟大的巨大转变与反差,恐怕这是当年他们偷偷摸摸约会时所难以想象的吧,也是令人感到诧异的。

事实上,在宋朝还有一对李师师与宋徽宗,不过不是在北宋末年,而是在南宋末年,那就是宋理宗与名妓唐安安。他们的爱情故事虽然没有宋徽宗与李师师的著名和曲折,却也让人扼腕唏嘘。

一、安安其人

唐安安何许人也?

正史上没有记载唐安安的生卒年月和籍贯,只说她是南宋末年的一名角妓。这里的角妓,是指才貌出众的艺妓,类似于后世的交际花,与纯粹靠出卖身体为生的色妓有一定的区别;但是,这种区别并非本质性的,换句话说,角妓与色妓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据宋元时期一些笔记和话本所讲,唐安安老家在河南祥符(今属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就是之前的开封县),是地地道道的汴京人。她的父亲和兄长参加了汉人反抗蒙古军队侵略的战斗,均为国捐躯了。幼年的她跟着逃难的人群来到江南,被人贩子抓住卖到了青楼。青楼的老板见这个孩子长得十分秀丽、楚楚动人,就下大功夫培养她,以期在不久的将来,让她成为赚钱的摇钱树、聚宝盆。

在名师的悉心教导下,原本就聪慧异常的唐安安很快就将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等技艺学到精通了的地步。待到十五六岁,她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美女了,就开始出场赚钱。她一亮相不当紧,缠头赏金雪片般掷来,她的美貌与才艺征服了整个临安城。许多富豪高官情愿出大价钱梳拢她,但是,老板却以奇货可居的姿态,就是不愿意。

时日一久,她的名声越传越大,不仅在临安城如雷贯耳,连皇城里的宋理宗赵昀也坐不住了。

二、赵昀其人

宋理宗赵昀,本来是没有资格做皇帝的,换句话说,他原本是不敢做皇帝梦的,但是好运来了谁也挡不住。

赵昀,原名赵与莒,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的九世孙。自从赵匡义夺得侄子的皇位后,赵匡胤的后人就与皇位无缘了,尽管这大宋江山是太祖皇帝所创建。

不过,冥冥之中似有定数,北宋末年那场浩劫——靖康之变后,赵匡义的后人除了个康王赵构外,都被金军给俘虏押往北方了。偏偏赵构这厮因为被金军追逼所吓,失去了生育能力,只有一个儿子,再也生不出来了,更悲催的是,这唯一的命根子后来又夭折了。宋太宗一系已经无人,只好在宋太祖后人中选接班人,最后选中了赵德芳的后人赵伯琮,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赵昚。

宋宁宗赵扩,与他的父亲宋光宗一样,是一个有精神疾病的皇帝,在位时期前有韩侂胄专政,后有史弥远专权,皇帝形同傀儡。他先后有八个儿子,后来都夭折了,只好在宗室中选继承人。但是选定的继承人与史弥远的关系不好,史弥远怕他即位后,不利于自己继续掌权,就选定了没有什么社会背景、几乎与平头百姓无异的赵与莒作为皇位继承人。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宁宗驾崩,宋理宗继位时才二十岁。在位前几年,他也是做傀儡,九年后,史弥远死了,他才慢慢掌权。亲政后,他确实奋发有为,想做出一番大事业。其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就是联合蒙古灭掉了夙仇金朝,报了世仇。之后,他又力图振作,擢升一批有能力的人为官,力行改革,号称中兴,史称“端平更化”。

但是,到了晚年,宋理宗开始沉浸于声色犬马之中不能自拔,甚至宫里的女人已经不能满足他。正在此时,唐安安的出现,恰如给了正要瞌睡的宋理宗一个软绵绵的枕头。

三、爱情传奇

促成宋理宗和唐安安二人好事的是宦官董宋臣。董宋臣,人如其名,他确实以善于揣摩宋理宗的心思而著称,是一个懂宋理宗心思的侍臣。

董宋臣人品极坏,又经常出入风月场所,见到唐安安以后,惊为天人。为了讨好宋理宗,董宋臣就将唐安安引入宫中。宋理宗一见,果然超凡脱俗、靓丽非常,就将她留宿宫中,日夜缠绵。

从此,唐安安麻雀变凤凰,飞上了枝头。因为有皇帝的宠爱,她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她用的是金银珠玉,穿的是绫罗锦绣,玩的是奇珍异宝。由于宋理宗对她喜爱非常,几乎重演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历史活剧。尽管宫里嫔妃众多,但是唐安安的青春朝气和过人才气,还是着实让宋理宗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新鲜了好长时间。

据说,宋理宗经常带着唐安安在宫内排练歌舞、听戏、赏花等,二人几乎是形影不离、寸步不舍,引得嫔妃们真是羡慕嫉妒恨也。

人说: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不久,纯真无邪的唐安安就被宫里的嫔妃们给排挤出去,离开了皇宫,从此杳无音信了。

不久,宋理宗又想起了唐安安,派人去找,可是没有找到。虽然没有找到,但是流言蜚语开始在国内像絮棉一样于风中四处乱飞。

大臣牟子才劝诫宋理宗:“此举坏了陛下三十年自修之操。”姚勉劝谏道:“请陛下以明皇、贵妃为戒。”宋理宗笑道:“朕虽不德,未如明皇之甚也。”宋理宗认为,自己虽然“不德”,但是与唐明皇相比,还是差得远呢。他在笑话唐明皇的同时,却不知自己是在五十步笑百步也。

四、安安结局

景定五年(1264年),宋理宗赵昀病死,享年六十岁。据说,临死前,他还在念叨着唐安安,可惜再也不能见面了。

因为赵昀没有儿子,侄子赵禥继位为宋度宗。

据说,这时候有人发现了唐安安隐居在苏州,以荒淫好色著称的宋度宗暗地里下令将她送进宫中。唐安安却不想再被宋度宗“宠幸”,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她投水自杀。

另有一种说法,说唐安安离开皇宫后,就远走他乡,后来隐居,嫁人了。得知宋理宗驾崩的噩耗后,她哀不自胜,投入水中,为爱殉情了。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元朝军队攻克临安城,南宋灭亡后,隐居杭州的唐安安被蒙古人俘虏。虽然此时唐安安已经不再年轻了,但是毕竟风韵犹存,被著名的汉奸张弘范强娶为妾。唐安安隐忍许久,期待着南方的宋朝军队打回临安城,驱逐蒙古鞑子兵。厓山之战宋军覆灭的噩耗传来,她的心死了,便寻机毒死了张弘范,然后自己投长江而死。

无论哪一种结局,人们都为这个爱情故事赋予了一层浓厚的悲剧色彩。特别是最后一种说法,虽然现在看来真实性不强,但却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宋朝遗民们怀怒未发民族情绪的一种宣泄和反映。

近八百年的历史风烟随时光长河无情荡去,一去不返。但是,那个苦命的少女,还有那个多情的皇帝,一对忘年恋,仍时不时携手相看泪眼,在人们的头脑里浮现,为人世间的众多情恋和情愫平添下几多重彩,任后人或品评,或唏嘘,或怀恋,或叹出一口闷气砸击大地,或流下一抔清泪洒向远方……这样,也好。

  

赵匡胤的后代赵竑发动了第二次“陈桥兵变”,结局如何?(汝南县   齐云轲)

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三,掌握禁军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被迫”接受了部下披在他身上的黄袍,“无可奈何”之下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取了周朝的江山,建立了统治中国三百余年的大宋王朝。

俗话说:有一,则有二。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此言不虚。

距离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两百多年后的南宋,赵匡胤的后代济王赵竑也被迫接受了部下披在他身上的黄袍,发动了一次兵变。

一、缘起

赵竑是谁?

此人非同一般,因为宋朝的皇位原本就该是他的,他也压根没有必要去通过兵变来夺取皇位,他若登基后,极有可能会成为一代明主;可惜,他的美梦被一个人给打碎了,此人便是宰相史浩的儿子史弥远。

宋宁宗共有八个儿子,但是都先后夭折,没能保住一个。为了承继江山,他学习宋高宗赵构,在皇族中选定男孩,立为皇子,在宫中养育。他先是收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族侄赵与愿为皇子,养在宫中。史弥远是赵与愿的老师。史弥远为了培养赵与愿,下了不少功夫,可谓煞费苦心,目的是将来学生即位后,自己仍旧可以大权独揽。

可是,天不遂人愿,改名为赵询的赵与愿年仅29岁就病死了。

宋宁宗只好将另一个族侄赵贵和立为皇子,改名为赵竑,养在宫中,按接班人进行培养。

赵竑不同于赵询,与史弥远没什么感情,对史弥远独揽大权十分不满,曾在宫中书写“史弥远当决配八千里”的大字。而且,他还当众指着地图上的琼崖说:“今后我若得志,必将此人(史弥远)发配于此。”这一切都被史弥远得知。

史弥远怕了,心想若赵竑以后当了皇帝,自己就完了。

于是乎,不甘心坐以待毙的史弥远马上启动扳倒皇子赵竑的计划,从民间找到赵匡胤的一个十世孙赵与莒,推荐给宋宁宗,作为没有子嗣的沂王的继承人。宋宁宗见史弥远想得如此周到,十分高兴,就为赵与莒赐名赵贵诚,立为沂王世子,成为王位继承人。

嘉定十七年(1224年)闰八月,宋宁宗病死。至于宋宁宗的死因,后世有人认为是史弥远下毒毒死的。在宋宁宗弥留之际,史弥远利用赵竑与杨皇后之间关系不好,勾结杨皇后,将赵贵诚引入宫中,矫诏立为太子。

待众臣来到后,就在灵前让赵贵诚继位,改名赵昀,是为宋理宗。将赵竑封为济阳郡王,不久加封为济王,出判湖州,打发他出了临安城。

二、过程

赵竑从一个皇位继承人稀里糊涂的变成了一个亲王,被人给踢出了京城,内心深处的失落、不甘、愤懑、仇恨无处发泄,对史弥远恨之入骨。

但是,现在赵昀已经成为合法的皇帝,自己手中又没有什么权力,为之奈何?

正在此时,湖州人潘壬、潘丙兄弟听说了赵竑的事后,很为他愤愤不平,认为他才是真正的皇帝。于是,潘氏兄弟广为联络结交各路人马,图谋拥立赵竑做皇帝。因为天下人对权臣史弥远独揽大权、胡作非为十分不满,所以当地很多人也支持赵竑,希望他能登基,自己也好建策立之功。

宝庆元年(1225年)正月初九夜里,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265年后,他的后代赵竑在潘壬、潘丙、潘甫等人的拥戴下发动兵变,在湖州宣布登基称皇帝。

最初,赵竑听说潘氏兄弟要拥立他做皇帝,十分害怕,就躲起来了。最后,被潘氏兄弟找到了,强行为之披上了黄袍。

赵竑与他的老祖先赵匡胤最为不同的是,赵匡胤黄袍加身是半推半就、甚至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渴望已久,只是装作不愿意,而赵竑则是害怕,害怕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不愿意披上黄袍,死活不从。

天亮以后,见到拥立自己的人不少,甚至有朝廷命官,比如湖州知州谢周卿,他才敢直起腰板,历数了史弥远的十几宗罪,下令水陆并进,入京讨伐。他与他们约法三章:“不得伤害太后、皇帝!”然后,他又下令拿出官府积攒的金钱大加赏赐,让他们火速进京,攘除奸凶,自己好回京继位。

可是,当赵竑走出王府,往外一看,立马大惊失色。原来,他发现拥立自己的这群人最多不过几百人,且大多是没经过正式训练的渔民、农民、小商小贩。

这样的乌合之众能成事吗?

他的态度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下令州府的官兵讨伐名义上拥立自己的这群“乱匪”,同时派人向朝廷上报“匪情”。

这些“乱匪”能经得起怎样的讨伐?顷刻间就四散逃去、无影无踪了。牵头的潘氏兄弟被捕杀。

不久,朝廷派来平叛的军队到了,而事态早已平息。

三、结果

这场“济王之变”,因为事发湖州,所以又被称作“湖州之变”,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短短数天就结束了。

赵竑虽然带头平息了叛乱,但是,因为他是当事人,叛乱因他而起,加之史弥远和宋理宗一直对他这个当初的竞争对手不放心,所以后果便严重了。

若是当初他能在湖州老老实实、循规蹈矩、小心翼翼的做个亲王,或许还能得个善终。可是,这次对宋理宗和史弥远来说有惊无险的兵变,彻底使他们坐不住了。他们意识到,赵竑这厮就是个不定时炸弹,放在那太危险,说不定啥时候就爆炸了。

于是乎,赵竑也就悲剧了。

湖州之变发生后不久,史弥远以皇帝的名义派人来给赵竑看病送药。赵竑本来没有什么病,但是这“病”不能不看,这“药”不得不吃。“病”看了,“药”吃后,他就“无疾而终”——薨了。

另有一说,是史弥远的门客秦天锡带着医生来为赵竑看病,看完后,拿出皇帝的密旨,赵竑看后自缢而死。

赵竑死后,妻子出家为尼,儿子被杀。

那么,赵竑到底有没有谋反的心呢?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刚开始他答应即皇帝位,并在湖州发号施令,显然已经是以皇帝自居了。对他而言,皇位本来就该是他的,是史弥远联合宋理宗夺去了他的皇位,他心里一直窝着一肚子火,一直伺机夺回自己的皇位。巧的是,潘氏兄弟来拥戴他,正好与之一拍即合。

后来,他下令州府官兵进攻拥戴他的民众,也是在明知这些乌合之众难以成事以后,为了挽回自己的性命才被迫为之。如果是被真正的、数量众多的宋朝王师拥戴,他会选择向拥戴他的军队动手吗?

赵竑死后,宋理宗下诏辍朝三日,赠送金钱作为赵竑的丧资,赠少师、保静镇潼军节度使。

史弥远死后,宋理宗还是心虚,感觉对不住赵竑,毕竟自己的皇位实际上是从赵竑手里夺来的。论血缘关系,赵竑是宋宁宗的侄子,他们同是赵匡胤幼子赵德芳的后裔,而他赵昀则是赵德昭的后裔,与宋宁宗的血缘关系远的太多了。为了弥补赵竑,减轻心中的愧疚与不安,宋理宗下令追复赵竑的官爵,并为其妻月供钵钱百贯,赐号惠净法空太师。

1264年,宋理宗驾崩,也没有儿子继位,只好让侄子登基为宋度宗。十年后,即1274年,宋度宗驾崩,儿子宋恭帝继位。在大臣常杼木、王应麟等人的倡议下,宋恭帝为赵竑赠太师、尚书令,封为镇昭肃王。派遣在后世因著作《三字经》名留青史的王应麟专程前去祭拜赵竑。

至此,大宋朝廷算是彻底为赵竑平反了。

可惜,不久,元军就攻入了临安城,宋朝的历史画卷也就被无可奈何的收起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