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17作品 > 详细内容
教师作品之499(12篇)
发布时间:2017/12/24  阅读次数:1196  字体大小: 【】 【】【
  

教师作品之49912篇)

  

诗词歌赋

冬游大别山(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樊全成)

【采桑子】新韵(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冬日碎语(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我(辽宁省营口市周家镇中心小学   唐家英)

山里人(辽宁省营口市周家镇中心小学   唐家英)

感悟人生(辽宁省营口市周家镇中心小学   唐家英)

散文随笔

今日冬至(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故事回忆

1220,澳门结束四百多年殖民历史,回归祖国纪念日(汝南县王岗镇常营小学 齐云轲)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背后的水有多深?(汝南县王岗镇常营小学 齐云轲)

秦朝有始皇帝,为何没有始皇后?(汝南县王岗镇常营小学 齐云轲)

家务事趣谈(山西省浑源县永安镇鑫源小学   刘青春)

教育教学

善于表扬   巧妙批评(汝南县第三小学   杨艳红)

  

冬游大别山(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樊全成)

雁来梅开之时,周末大休之日,余通家(六家)九人,驱车千里,横跨鄂豫皖,巡山游水,踏雪寻趣。虽寒而意暖;是累而兴盛。故作句以记。

一、岀游

雁捎梅书至,通家九凑闲。

寻幽穿古道,赏雪踏云潺。

意月迷诗里,缘山醉画间。

安然无他梦,多彩润余年。

二、巡山

延绵横百里,龙虎起中原。

一岭中分水,千峰直立关。

天街盈雪舞,竹海荡风喧。

白绿色相染,生烟别一番。

三、听水

揖首松迎客,红枫含笑欢。

飘遥云去路,咕嘟水来天。

听竹仙人语,观溪玉女言。

人生无数景,至此始知山。

四、浴瀑

何来不老人?脚健步精神。

白莲才吟水,麻城又浴身。

丰姿柔抱瀑,壮影软依云。

拾意枝头挂,寒冬当暖春。

五、晚归

城醒辞汝南,是夜宿罗田。

一日行千里,三邻走马观。

开怀杯已醉,过目景未眠。

不觉山中累,尽情每一天。

    

【采桑子】新韵(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年年岁尾常嗟叹。

老了光阴,

负了初心,

半世漂泊半世尘。

  

新来日暖晴光好。

渐有精神,

凡事随心,

莫向愁中泪眼寻。

    

冬日碎语(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冬阳

冬阳,

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暖暖。

虽然,他每天八点多才懒懒升起,

人们依然会在寒冷中期盼。

即使他有时候一连消失几天,

人们也从不灰心,等待他的出现。

因为只要他一出现,

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就会充满光明和温暖。

冬树

默默挺立,

从不言语。

看不见流动的血脉,

感觉不到心跳和呼吸。

肩挑风霜雪雨,扎根脚下土地。

寒冬,绿叶离去,

可他挺拔的身躯、如剑而指的枝桠却从未弯曲。

他盛满雪,载满风,

时而欢笑,时而舞起,

一心向着春天奔去。

冬水

走着走着,

身体就变得僵硬,

偶尔的停顿,

也会造就别样的风景。

特别的季节,

只能用特别的方式表达;

特别的温度,

只能以特别的形态适应。

冬雪

也只有你,敢赤身裸体拥抱世间的一切,

你是冬天最美的风景。

把爱和美奉献给世间的任何一物,

不管美丑,不论身世,淋漓无私,放肆透明。

你不是佛,却最有佛性;

你不懂爱,最有爱心;

你不讲情,却最有情。

你虽生命短暂,

却在有限的时间里做着最无限的事情。

冬人

蜷缩着,包裹着,自我着,

生怕伤着自己,

生怕寒冷将自己的温暖分去,

生怕被冰滑到,被雪淋湿。

都说人执掌着世界,

可哪个人真正执掌着自己?

思维是人的长处,

有时也是人的不足。

2017.12.24.

  

我(辽宁省营口市周家镇中心小学   唐家英)

崇文学,爱音乐。重健康,养生热。

爱运动,遵科学。食清淡,衣不多。

爱吃亏,性随和。说的少,做的多。

睦邻里,孝公婆。人缘好,朋友多。

工作中,求卓越。事事先,超自我。

想他人,之所想。奉献乐,特洒脱。

  

山里人(辽宁省营口市周家镇中心小学   唐家英)

山里人,很勤俭。大冬天,不安闲。

早饭完,去外面。男子汉,街边站。

拉木头,备取暖。八十岁,也参战。

堆成山,不肯闲。女人们,在河边。

说说笑,拖布涮。干净净,自家还。

  

山里人,午不餐。日西斜,做晚饭。

烧柴火,起炊烟。高粱米,馇子饭,

小豆腐,萝卜卷,山里人,当美餐。

食清淡,身康健。一家人,围桌前。

简单单,一顿饭。暖融融,乐无限。

  

感悟人生(辽宁省营口市周家镇中心小学   唐家英)

公公八十五,患有脑血栓。行动不方便,不思茶和饭。

儿女一大群,吃的都买全。一口一口喂,不知啥滋味。

问他吃的啥,傻傻朝你看。十一岁丧父,早早重担担。

贫困加劳累,拼挣大半辈。享福度晚年,患了脑血栓。

  

我不免心酸,感慨多万千。人生何其短,只有几十年。

弹指一挥间,眨眼就过完。不必太在意,得失和恩怨。

名利和权势,过眼的云烟。人生须尽欢,该消遣消遣。

珍惜眼前人,开心每一天。简单和平淡,幸福永相伴。

  

今日冬至(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冬至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1222前后便是冬至日。冬至这一天将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为漫长的一天,过了冬至这一天,白昼将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从冬至开始将进入“数九”,冬至日也是“数九”的第一天,是一九的开始。冬至这一天有吃肉、包饺子的风俗,俗有“冬至不吃肉,冻掉脚趾头”的说法。

说起冬至,每年我与家人都要认真过这个节日,因为冬至这个节日,老人们都很重视,把这个节日当做重要传统节日。我是很重视习俗的一个人,对这个节日自然也是重视的。按照母亲的说法,今天是一年中开始寒冷的时候,连续三天不要吃生冷的食物,脚踝处要保暖,因为地上的寒气开始上升了,这几天绝对不能感冒生病,因为寒气容易入骨髓,晚上睡前,记得热水泡手泡脚,数九寒天,从脚暖起。还有谚语:“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相传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据相关资料说,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这样一个故事,传递的就是一个“情”字,医圣对家乡父老的情,对父老的爱。虽然冬至天已数九,正是最寒冷的季节,但天无情,人有情。从那时起,人们对医圣的纪念,将冬至节奉为与春节一样的重视程度,无不也透着人们对那些爱民如子的圣人贤达的拥戴和怀念之情。虽然说严冬,却有一种暖暖的暖流在人间流动。

哼着小时候“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那古老的歌谣,驻足季节轮回的高楼,独身矗立在窗口,不觉中,我深冬的脚步已迈进了冬至的门槛,感慨白昼之短暂,更觉得黄昏中我的身影被阳光拉的更长,歪歪斜斜,如影随形,我的思绪也随着被拉长的身影,深深的将那冬至美好的记忆唤起。

每年的冬至节,家里都要包饺子。记得有一年,我到外面出差学习,正赶上是过冬至,食堂还给我们包了饺子,吃的还是几样陷的饺子,因为人多也挺热闹,但还是觉得不如在家里过节好,吃饺子的兴趣也不大。直到大家要上街,都讲起了过节的故事,心里才温暖了许多,驱散了冷清和严寒。

冬至也是昼短夜长达到极点的时候,以后是一夜长一线,记得小的时候,每到这个季节,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最难熬的时候,小孩子都不喜欢长夜。那时,每到夜晚来临,为了节省灯油,父母便让灭了灯,围坐在一起,听母亲给我们讲故事,讲的故事自然就是那些在民间流传的了,我们就是这样在母爱的呵护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夜。

那时,家境都很贫寒,但是到了冬至这天,母亲还是要想方设法给我们填补衣服。从我们小的时候,母亲就对我们格外的疼爱,让我们跟所有的孩子一样都能快乐开心地度过幸福的童年。现在,条件好了,都能拿起手机互发短信,祝福冬至节日快乐,这都是严冬中的温暖。此时我想起了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里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这冬至里涌动的暖流,不正是温暖人间,催生万物复苏春满花开的春天的号角吗?

过了冬至,与其说是进入寒冬,还不如说是进入暖冬,它能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热情。劳作的人们一天天都有了盼头,开车的师傅一日日有了奔头,上班的人们一天天有了熬头,离家的游子们一日日有了回家的念头,辛苦一年即将有新的收获,辛苦一年即将有新的希望。西方的圣诞节就要到了,圣诞老人会送给他们平安和快乐,传统的大年夜就要来了,年夜钟声会带给他们吉祥和幸福。

太阳到了冬至点上,在距离太阳最为遥远的冬至日里,虽万物凋零,寒风凛冽,可瑟缩中压不住生长的跫音;虽寒风袭袭,棉衣加身,可我的心里却温暖如春。冬日尚暖,情暖冬至,人心尚暖,回味无穷。

今年这个冬至,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可庆可贺!情暖冬至,冬至快乐!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善待家人、善待他人、更要善待自己,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才是最终目的!

2017.12.22.

  

1220,澳门结束四百多年殖民历史,回归祖国纪念日(汝南县王岗镇常营小学 齐云轲)

每年的1220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因为1999年的1220日,被葡萄牙国强占四百多年的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澳门同胞结束了长达数百年被殖民者奴役的历史,重新回到祖国,接受祖国母亲的拥抱与亲昵,让母亲的慈爱来疗治被殖民侵略者留下的多年的伤痛,洗刷了多年的耻辱。

一、澳门历史

根据近年来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商朝时期,澳门一带就有人居住。东周时期,香山县一带属于百粤海屿之地,是越人的集聚地。到了秦朝,这里被纳入中国版图,归属南海郡的番禺县。而实际上,当地百越人实行了高度的自治。

西汉时期,这里归南越王赵佗统治。晋朝时期,澳门归新会郡封乐县统辖。隋朝统一天下后,这里又改归宝安县统辖。唐朝时期,废宝安县,改为广州东莞县。

从宋朝南渡以后,澳门属广东省广州香山县统辖。南宋末年,抗元名将张世杰等人曾在此带领宋朝军队与蒙古军作战。南宋灭亡以后,这里成为宋朝遗民的集聚地,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为更好的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建设更好的未来,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元朝时期,这里属广东道宣慰司广州路。到了明代,这里属于广州府。满清时期,澳门名义上仍属广州府统辖。

二、澳门殖民史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即公元1553年,航行于此的葡萄牙人在此迷路,缺衣少食,借口到澳门晾晒衣服,补充供给,请求当地的地方官让他们到澳门暂歇。地方官汪柏因为收受了葡萄牙人给予的贿赂,就同意让他们在此暂住。

结果,这些葡萄牙人却赖着不走了。他们先在此地进行贸易,赚当地人的钱,之后又与香山县政府官员签订澳门借地协约,规定每年葡萄牙向香山县缴纳地租五百两白银,“借用”澳门作为他们的暂居地,而明朝政府与葡萄牙人签订的所谓协约实质上成为了葡萄牙人在澳门的“暂住证”。虽说是暂住证,但是葡萄牙人却没把那当成暂住证或绿卡,反而当成了可以在澳门为所欲为的通行证。

“暂居”澳门以后,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在澳门做生意,将澳门打造成他们控制的通商口岸。之后,在没有知会明朝政府的情况下,没有获得当地人同意,就开始在澳门建造住房,养殖牛马,开设市场,俨然成为澳门的主人,真正的喧宾夺主了。

万历十一年,即1583年,葡萄牙人仍然在未经明朝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自行成立所谓的澳门议事会进行葡萄牙社区的自治管理。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困民穷,朝廷对澳门的控制力日益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而处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葡萄牙却野心勃勃,一心要向外扩张,夺取更多的资源和土地,以开拓海外市场,获取更大的财富利润。

万历四十四年,即1616年,葡萄牙任命卡洛告为澳门总督,虽然没有到任,但是已表明侵略者的意图:澳门实际上已经成为他们的地盘。七年之后的天启三年,即1623年,葡萄牙任命马士加路耶为澳门总督,并正式到澳门就职。马士加路耶到任后,马上构筑工事,修筑炮台,并将明朝人赶出他们所在的区域,侵略者的面纱已经揭开了。

清朝乾隆年间,葡萄牙以葡萄牙女王的名义发布《王室制诰》后,作为葡萄牙国家代表的澳门总督的权力不断扩充膨胀。1842年,葡萄牙派代表与清朝钦差大臣爱新觉罗·耆英谈判,要求豁免澳门的地租银两,并由葡萄牙军队驻防澳门半岛,清朝政府虽反对,却基本上无济于事了。

18464月,葡萄牙新任澳门总督亚马留上任后,随即了推行一系列殖民统治政策。三年后,亚马留将清朝官员赶出澳门,并捣毁清朝海关,停止向清政府缴纳地租银两。此后,澳门实际上已被葡萄牙完全控制,清朝对澳门象征性的统治和主权也已经几乎荡然无存。

1887年,清政府与葡萄牙政府先后签订了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葡里斯本草约》、《和好通商条约》,条约列明:“由中国坚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而实际上,这两个所谓的条约对葡萄牙人的约束力已经十分苍白无力,清朝政府对澳门的主权已经名存实亡。

三、回归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71年取得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就已经开始为澳门回归祖国积极采取外交行动了。通过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这一年的1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决议案,将香港和澳门于殖民地名单剔除,为我们国家和平解决香港与澳门的主权问题制造了有利的条件。

1976年,中国与葡萄牙建立外交关系,葡萄牙政府肯定了澳门是中国的领土,为澳门顺利回归中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4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访问葡萄牙,与葡萄牙总统埃亚内斯会面就澳门问题交换了意见。19855月,葡萄牙总统访问中国,与邓小平会晤,表示愿意友好地解决澳门问题。

1986630日开始,经过中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的四轮会谈,直至1987413日,中国总理赵紫阳和葡萄牙总理卡瓦科·席尔瓦分别代表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葡联合声明》。中葡两国政府终于在1988115日互换批准书,《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生效。

19991219,中葡两国政府举行了主权移交仪式,第二天,澳门正式回归中国,结束了四百多年屈辱的殖民历史。从此,1220日,便成为一个让所有华夏儿女扬眉吐气、深以为荣的好日子。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背后的水有多深?(汝南县王岗镇常营小学 齐云轲)

车迟国斗法,是古典名著《西游记》里一个十分有趣,而又富含深意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唐僧师徒四人与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通过求雨、云台显圣、隔板猜物、砍下头颅还能长上、开膛剖肚、滚油锅等方式斗法,最后将虐待僧侣、祸害一国的三个妖邪成功除掉,还一方清净和安宁。

作者吴承恩先生在《西游记》里安排这样一出嘲弄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在人间均化身为道士)的好戏,究竟有何深层次的意义呢?抑或说,对于当时备受统治阶级倚重的出家人道士,作者为何要安排他们这样一个结局,为何要出他们的洋相呢?

笔者认为,这与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有着紧密的关系。吴承恩先生主要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年间。这段时期明朝最高统治者中的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和他的儿子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这父子俩都是无比崇信道士的人。甚至于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为自己取了个万寿帝君的道号。嘉靖皇帝最崇信的道士主要有两人,一个是邵元节,一个是陶仲文,这两位道士的主要工作任务,明面上说是为天下祈祷禳灾,实际上是为皇帝炼制丹药,而在炼制的丹药中最多的则是供皇帝助兴的房中药。皇帝有了这些所谓的“房中宝”后,就拼命的纵情玩乐。据相关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从民间搜选的宫女甚多,动辄数千人。这些宫女年龄大多十三四岁,年纪尚幼的她们一是为道士提供经血炼丹,二是供皇帝“采阴补阳”。嘉靖皇帝服用了道士们为他炼好的“房中宝”,还命令无数宫女凌晨起来为之到御花园中采露水饮用,然后对年幼的宫女们进行惨无人道的疯狂“采补”,折磨而死的宫女不在少数。不堪忍受折磨,或者说不想等死的宫女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铤而走险,开始了反抗。她们团结在杨金英等人周围,趁嘉靖皇帝熟睡之时几乎将其勒死。这场未遂的刺杀,准确的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反抗,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壬寅年,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历史上被称为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以失败告终,并没有使嘉靖皇帝醒悟起来,进而戒掉前“癖”,而是依然故我。他将道士邵元节拜为礼部尚书,赐一品文官服,其孙邵启南官至太常少卿,徒弟陈善道亦封清微阐教崇真卫道高士。陶仲文进卦礼部尚书,特授少保,食正一品俸禄,封其妻为一品夫人,后又加少傅,仍兼少保。加授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兼支大学士俸,二十七年(1548)加其支伯爵俸,封“恭诚伯”,每年俸禄二千石。其子陶世同为太常丞,陶世恩为尚宝丞,女婿吴浚,从孙陶良辅为太常博士。嘉靖皇帝为了长生不老和纵情享乐,对道士们大加赏赐,道士们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隆庆皇帝对春药的痴迷更是无以复加,与其父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华书局版的《正说明朝十六帝》中对他的评价很响亮:“他(隆庆皇帝)最大的优点就是无能,最大的爱好就是女人”。最后他也是累倒在床上的,与当年的汉成帝刘骜有一拼。

令人不解的是,邵元节和陶仲文都在嘉靖皇帝生前便已经死了,道士们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又如何能保住皇帝的命呢?倘若真的能炼出长生不老的仙丹,道士们自己会不先吃了求得长生不老?传统史书上说嘉靖皇帝十分聪慧,可是这么简单的道理真的都不懂吗?

嘉靖皇帝驾崩时六十岁,隆庆皇帝驾崩时才三十六岁,他们的死与过分崇信道士,乱服所谓的仙丹和“房中宝”,纵情荒淫,不无关系。而皇帝尊崇道教的另一个结果,是对佛教的打压和禁绝,僧侣地位明显下降许多。纵观嘉靖一朝,佛教文化的发展几乎停滞,而道观却如雨后春笋。这些在《西游记》的相关故事章节中,统治者贬斥打压僧侣等情节有所具体反映。由于皇帝的崇信,这些道士平日里也是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民间对道士,对崇信道士的昏君也早已经是民怨沸腾,怨声载道。所以,这也就难怪生活在当时的吴承恩先生,在《西游记》中出出道士们的洋相,借以发泄一下胸中的愤懑,表达一下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了。

而事实上,《西游记》一书对道士和崇信道士的昏君的讽刺和揭露远非止此。比如比丘国那位要吃小孩心肝的国王,也是受幻化为道士的“国丈”蒙蔽,再比如蜘蛛精的大师兄也是以道士为化身,等等,可见作者对祸国殃民的道士及崇信道士的昏君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

  

秦朝有始皇帝,为何没有始皇后?(汝南县王岗镇常营小学 齐云轲)

每每翻阅有关秦朝的史书时,常常有个疑问:作为开天辟地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帝嬴政为何在三十多年的帝王生涯里没有立下一个王后(皇后)呢?难道说,真的如传闻中一样,秦始皇帝勤于国家政事,不好女色吗?显然,这种传闻是不可靠的。因为秦始皇帝在漫长的五十年人生历程中,共诞育了二十三个儿子,十个女儿。当然了,这些史书记载下来的秦始皇帝的子女都是存活下来且大多数已经成年的,至于没能存活下来的,估计会更多。另外,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时,曾将列国王宫的妃嫔、宫女悉数迁到咸阳,纳入后宫,从这方面来讲,秦始皇帝也绝非不好女色之君。

秦始皇帝没有立后(王后或皇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我们只能根据流传下来的琐碎史料进行梳理、推测。笔者认为,秦始皇帝之所以没有立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则是源于他对母亲荒淫乱政的反感和愤怒。秦始皇帝的母亲,历史上并没有留下明确的姓名,只说叫赵姬。很显然,赵姬不是她真正的姓名,赵可能是她的姓,也有可能只是她所在的国家的名,至于姬,则更不是名了,宛如后世西楚霸王项羽的虞姬,虞是姓,姬显然不是名,只是对女子的美称而已。

虽然秦始皇帝这位母亲的真实姓名至今仍不为人知,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她在后世的知名度。而她知名度的如雷贯耳,则得益于太史公司马迁先生的生花妙笔,将赵姬的一生写的波澜壮阔、异彩纷呈。若是说,在赵国时,嬴政年龄尚幼,对于母亲与吕不韦的那档子事还不怎么敏感的话,那么,嬴政亲政后,母亲与嫪毐胡来生下两个私生子就无法使自尊心极强的秦王稳坐大位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纵使如此,秦始皇帝或许还能容忍,可是当听说嫪毐要取他而代之,改立其与母亲的私生子为王之后,嬴政是绝对无法容忍的。作为一代帝王,最大的威胁或许不是国外的异族入侵,近在眼底的威胁则是最迫切的。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发兵剿杀了嫪毐一党,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此后,对于曾与情人嫪毐合谋要取自己而代之的母亲,作为成年人的嬴政心肯定是铁了,而铁的原因则是被母亲的无情而伤痛欲绝了。所以,当他看见嫪毐这个奴才与自己母亲生下的两个孩子——即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兄弟时,毫不犹豫地下令装在布囊里活活摔死。他摔死的不仅是自己的兄弟,母亲的孩子,更多的是与母亲的母子情谊。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推测一下,假使母亲与嫪毐私通,即使生下孩子,但并不想着造反夺位,嬴政会不会杀死他们?笔者认为,不会。因为之前有先例,秦惠文王赢驷的八子,即宣太后芈氏,在秦惠文王死后,儿子秦昭襄王嬴稷即位后,也曾找过男人,而且也曾生下过儿子。宣太后找的男人到底有多少,现在已无法确定,在历史上最有名的有两个,一个是义渠王,一个是魏丑夫。宣太后也曾与义渠王生下过孩子,但是秦昭襄王并没有动同母异父的兄弟一个手指头。秦人地近蛮荒,风气开放,女人奔放原不足为奇。所以说,即使母亲与别人生下孩子,传入嬴政耳朵里,他也会睁只眼闭只眼,毕竟母亲还在壮年,找个男奴伺候,使其快乐,也不算啥丢人的事。可是,一旦他们威胁到自己的王位,他是绝对不允许的。

母亲的绝情寡义,深深刺痛了青年帝王的心,使他后怕:自己百年之后,儿子万一也遇到这么个母后,如何是好?所以,他选择了不立后,使后宫妃嫔地位均衡,谁也不能一人独大,以此来相互牵制。这样一来,即使后宫想出来作乱,也弄不出多大的乱子来。可是,秦始皇帝千算万算还是失算了一点,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点也不差,那就是不立后无法确定嫡子,帝位的传承容易出乱子,而事实上还真就出了乱子。秦始皇帝生前没有立后,也没有立太子,加上没有嫡子,他一死,政权就无法平稳过渡。假如他立了皇后,即使没有立太子,众臣也会按照常例拥立嫡子继位,赵高弄权的机会也就减少了,秦朝或许就不会如此短命了。可惜,历史容不得假设。

  

家务事趣谈(山西省浑源县永安镇鑫源小学   刘青春)

说起做家务事,我的感慨颇多。

做女儿的时候,我是家中的娇娇女,什么也不会做。并不是因为我懒,也不是因为父母怎么娇惯我。而是因为父母做什么都比较细致、认真,做得好,看见我们做事,总是很不合他们心意。母亲是个家庭妇女,家务事常常是母亲一人做,忙不过来时,父亲就帮着做。有时,我也很想帮忙,父母亲总是说你做不好。于是,我只好躲一边。

父母亲都是那种非常细致的人,他们做家务非常讲究。就比如简单的做饭吧,他们要求也特别严格。他们要把简单的饭菜做得色香味俱全。比如做饺子,从拌饺陷、和面、擀饺皮到包饺子最后到下饺子都要求很多。肉馅要自己亲自剁,面要和的软硬适中,和好后还要多醒一会。饺皮要大小一样均匀,中间要擀得比四周边厚一点,四周边要擀得象麻纸一样薄,要圆圆的。捏饺子时,要中间圆鼓鼓的,边不能捏的太实,但要捏紧。既要蓬蓬松松的,又不能在下饺子时漏进水。因此,在做饺子时,父母亲是最好的搭档,母亲只喜欢包父亲擀的饺皮,而也只有母亲包的饺子才最合父亲的心意。

所以我们弟兄三人在做家务事方面都不行。直到现在为止,我们回到父母家,都是父母在忙,我们坐着做客人。有许多的时候,我们觉得很不得劲,要去帮忙,可父母就是不让。

在我没结婚前,因为不会做饭,常常父亲是一边取笑一边感叹的说:“看你结了婚怎么办?”那时,我轻轻一笑,马上回敬一句:“您不用愁,做饭有多难,我学生都能教的好,还怕学不会做饭?”

直到结了婚,我才真正体验到了做家务事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容易,以前那么清闲的日子一下子忙碌起来。碰上的我们家的那一位,却更行,人家什么都说不会做,做什么都不往前凑。第一次回婆婆家,让我看到了那惊人的一幕:过年了,本来很忙,全家只有婆婆一人进进出出的一直不停地忙,其他人都端坐在炕上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谈,连一颗葱蒜都不剥,连一双筷子一个碗都不往上拿。回家后我悄悄问他,他给我的回答是:在他们农村,男人只管出外劳动,家务事都是女人做,包括洗衣服、做饭等等。他还告诉我在他们家,他很少洗过衣服,他的衣服都是他妈妈或是他姐姐帮他洗的。我听了以后,大声喊道:真是荒谬!!

说归说,摊上这样的人,开始两个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繁琐的生活,也因此尝遍了做家务之苦,开始了大大小小的争吵,闹出了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当然也历练了我,现在的我基本上什么也会做了,而且也能做到饭菜可口,家里料理的仅仅有条。该做的时候做,气恼的时候大声的释放。当然在我的调教下,他也进步了不小,学会了做许多的家务事。

每次,我回家早,我先收拾完家,我总是忙着一个人做饭,人家回来后却泰然自若的看电视、上网。经常这样,我就很生气了。我就会大声的嚷:“凭什么一切都要我干?做饭我做,洗衣服我洗,管孩子我管,收拾家也是我,买东西还是我?我又不是你的保姆,你上班我也上班,我又不比你少挣一分钱?”我这样说完人家,人家虽然不还口,当然生气了,接下来我们就是谁也不理谁的冷战。这样的冷战让我们是身心俱疲。所以,以后我生气了,我就会什么都不干。等等看我不忙着做饭,他就着急了,问:“咱们今天吃什么饭啊?”我知道他这是在喊我该做饭了。我会微笑着回答:“你想吃什么饭啊?咱做!!”他知道我是在取笑他,所以就急了。“求求你,快点吧!!”我得意极了,然后就顺势去做饭。

最怕的是我生病了,我实在是想躺一会,可我不做饭他不会做呀?心里很不踏实。只好让他自己去做,我告诉他该注意的地方。呵,没想到,人家做的还真不错。于是我就会大加赞扬:“行,真香!!真是才美不外现呀!!看来,好孩子是妈妈夸出来的,好男人也是女人调教出来的呀!!”我这样一夸,人家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过心里当然高兴了.

是啊,家务事的烦恼说不清,道不明;扯不断,理还乱。锅碗瓢盆的变奏曲,为平淡的生活注入了不少活力。吵吵嚷嚷、嬉笑怒骂成为生活的调剂品,让生活逐渐的融入、平静、亲切、和谐。

  

善于表扬   巧妙批评(汝南县第三小学   杨艳红)

我们班殷新宇同学,家境贫寒,行为习惯差,父母在外地打工,一个人跟着奶奶,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可以说在学习上是那种无可救药的学生了,在班内的负面影响很大。后来,我跟他奶奶和他多次谈心,从正面、侧面去了解他,在这期间,只要他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使他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们心灵交流,这样使他从思想上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在班级多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消除了自卑的心理,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于是,我在班内就让班委们多去帮助他,让他慢慢改正缺点,通过一学期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现在,我们班朝气蓬勃,团结奋进。

小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是荣誉的享受,更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去出发,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发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现在我们班的向元豪同学可以说是一位比较优秀的小学生了,同学们也很喜欢接近他,他自己也觉得变了个人似的。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