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邱老文稿 > 散文随笔 > 散文随笔 > 详细内容
今日冬至
发布时间:2017/12/23  阅读次数:854  字体大小: 【】 【】【
  

今日冬至

冬至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1222前后便是冬至日。冬至这一天将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为漫长的一天,过了冬至这一天,白昼将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从冬至开始将进入“数九”,冬至日也是“数九”的第一天,是一九的开始。冬至这一天有吃肉、包饺子的风俗,俗有“冬至不吃肉,冻掉脚趾头”的说法。

说起冬至,每年我与家人都要认真过这个节日,因为冬至这个节日,老人们都很重视,把这个节日当做重要传统节日。我是很重视习俗的一个人,对这个节日自然也是重视的。按照母亲的说法,今天是一年中开始寒冷的时候,连续三天不要吃生冷的食物,脚踝处要保暖,因为地上的寒气开始上升了,这几天绝对不能感冒生病,因为寒气容易入骨髓,晚上睡前,记得热水泡手泡脚,数九寒天,从脚暖起。还有谚语:“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相传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据相关资料说,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这样一个故事,传递的就是一个“情”字,医圣对家乡父老的情,对父老的爱。虽然冬至天已数九,正是最寒冷的季节,但天无情,人有情。从那时起,人们对医圣的纪念,将冬至节奉为与春节一样的重视程度,无不也透着人们对那些爱民如子的圣人贤达的拥戴和怀念之情。虽然说严冬,却有一种暖暖的暖流在人间流动。

哼着小时候“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那古老的歌谣,驻足季节轮回的高楼,独身矗立在窗口,不觉中,我深冬的脚步已迈进了冬至的门槛,感慨白昼之短暂,更觉得黄昏中我的身影被阳光拉的更长,歪歪斜斜,如影随形,我的思绪也随着被拉长的身影,深深的将那冬至美好的记忆唤起。

每年的冬至节,家里都要包饺子。记得有一年,我到外面出差学习,正赶上是过冬至,食堂还给我们包了饺子,吃的还是几样陷的饺子,因为人多也挺热闹,但还是觉得不如在家里过节好,吃饺子的兴趣也不大。直到大家要上街,都讲起了过节的故事,心里才温暖了许多,驱散了冷清和严寒。

冬至也是昼短夜长达到极点的时候,以后是一夜长一线,记得小的时候,每到这个季节,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最难熬的时候,小孩子都不喜欢长夜。那时,每到夜晚来临,为了节省灯油,父母便让灭了灯,围坐在一起,听母亲给我们讲故事,讲的故事自然就是那些在民间流传的了,我们就是这样在母爱的呵护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夜。

那时,家境都很贫寒,但是到了冬至这天,母亲还是要想方设法给我们填补衣服。从我们小的时候,母亲就对我们格外的疼爱,让我们跟所有的孩子一样都能快乐开心地度过幸福的童年。现在,条件好了,都能拿起手机互发短信,祝福冬至节日快乐,这都是严冬中的温暖。此时我想起了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里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这冬至里涌动的暖流,不正是温暖人间,催生万物复苏春满花开的春天的号角吗?

过了冬至,与其说是进入寒冬,还不如说是进入暖冬,它能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热情。劳作的人们一天天都有了盼头,开车的师傅一日日有了奔头,上班的人们一天天有了熬头,离家的游子们一日日有了回家的念头,辛苦一年即将有新的收获,辛苦一年即将有新的希望。西方的圣诞节就要到了,圣诞老人会送给他们平安和快乐,传统的大年夜就要来了,年夜钟声会带给他们吉祥和幸福。

太阳到了冬至点上,在距离太阳最为遥远的冬至日里,虽万物凋零,寒风凛冽,可瑟缩中压不住生长的跫音;虽寒风袭袭,棉衣加身,可我的心里却温暖如春。冬日尚暖,情暖冬至,人心尚暖,回味无穷。

今年这个冬至,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可庆可贺!情暖冬至,冬至快乐!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善待家人、善待他人、更要善待自己,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才是最终目的!

2017.12.22.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