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17作品 > 详细内容
教师作品之455(14篇)
发布时间:2017/6/1  阅读次数:695  字体大小: 【】 【】【
  

教师作品之45514篇)

  

诗词歌赋

端午思屈原(汝南县梁祝镇杨庄小学   王超峰)

【芳草渡】悼屈平(汝南县双语学校   邓立华)

端午(汝南职教中心   樊全成)

忆屈原(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天中山楹联征集(汝南职教中心   樊全成)

夜雨(汝南职教中心   樊全成)

天中月汝河夜(汝南职教中心   樊全成)

夏日汝河(汝南职教中心   樊全成)

散文随笔

屈原颂(汝南县第三小学   邓海翔)

《四世同堂》读后感(河北省邯郸市第八小学   李佳平)

故事回忆

端午情思(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教育教学

小学阶段古诗词如何教学(汝南县第一小学   彭继华)

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汝南县第三小学   魏艳华)

特殊孩子特殊照顾(郑州市清华忆江南幼儿园   毕慧锦)

  

端午思屈原(汝南县梁祝镇杨庄小学   王超峰)

端午节里思屈原,离骚九歌万世传。

一生尽忠为国愁,汨罗江上肝肠断。

满腹虽有定国策,昏君眼中只等闲。

秦人大统不足奇,灭秦还是楚当先。

2017.5.29

  

【芳草渡】悼屈平(汝南县双语学校   邓立华)

灵修聩,兰草蕤。左徒悲,汨罗沸。昂首问天腮泪垂。美芹十献,来生为谁?

龙舟飞,粽香醉。端午酹,念君归。低眉九章无人会。丹心一颗,铸就丰碑。

  

端午(汝南职教中心   樊全成)

艾芳菖青又端午,粽香酒酣成民俗。

一缕清风祭屈子,几江屈水洗怨辱?

离骚词赋无媚言,九歌诗唱有铮骨!

长河涛尽英雄泪,汨罗载名流千古。

  

忆屈原(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2000多年前的悲愤,

2000多前的忧郁。

屈原,

2000多年前的心情,

我很同情你。

  

2000多年前的一天,

天空出奇的阴霾,

山失去了往日的青色,

水不再幽幽。

你衣衫褴褛,

失望至极。

走上了汨罗江边,

你仰望火红的太阳,

是否忧伤?是否愿不公的上帝?

是否羡慕太阳能发出夺目的亮光,

而自身却遭诽谤、排挤?

  

你多么想力挽狂澜,

拯救国家和人民。

可是世俗的观念使你受挫屡屡。

国家渐渐衰败,

而你却只能看着它内忧外患,

不能拯救于它。

2000多年前的那天,

有谁能理解这般无奈与忧虑?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你的执着,你的不屈不挠是多么可贵,

可到最后你还是得沦落到悲愤投江自尽的结局。

你离真理是那么近在咫尺,

却又只能观望而触摸不及,

这般无可奈何,

使你感叹: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不仅是你,连我这个后来人也不禁感慨万分。

我多么想帮助你,

却又只能认命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现实。

或许世间的百般无奈不独有你。

  

你的一句句诗,

不仅使2000多年前的百姓哀痛异常,

也使今天的我们感触万分。

你并没有被世人所遗忘,

你的抗争,

你的捍卫,

就算是不能挽回大局,

也是我们应该悼念你的理由之一。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不错的,正因为你,

使得我们华夏儿女,

在抵抗外敌时和你一样不挠不屈,

一心只想着国家的安危,

真正和你一样,

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此,

或许你会感到几分安慰。

2017.5.27.

  

天中山楹联征集(汝南职教中心   樊全成)

一湾碧水通江河借风能杨帆

几抔黄土聚灵气举步可登天

武王测日影 身直无影立天中

鲁公留墨迹 字正有形走汝河

  

夜雨(汝南职教中心   樊全成)

辗转几度,

一腔倾注,

扑向汝河暗诉。

万千心结眼模糊,

淹没这、伤情不归路。

  

岁月无数,

情枯迟暮。

蹉跎芳草春误。

风吹孤篷趋归途,

向着那、木鱼声里宿!

  

天中月汝河夜(汝南职教中心   樊全成)

天中月(一)

天中沐月光,溢路漫心房。

鱼花开水天,麦浪起地长。

一枝熟桃红,几树青杏黄。

波涌万缕金,汝河夜流香。

汝河夜(二)

汝河夜流香,波摇心起浪。

疏柳三弦细,蜜意几线长?

从风步月路,和雨逐云乡。

清晖耀芙蕖,绕颈卧鸳鸯。

    

夏日汝河(汝南职教中心   樊全成)

金阳沐默默,疏风影婆娑。

莺歌天人来,鱼沉雁向坡。

樱口轻启甜,珠玉浅唱落。

秀发香盈袖,亮眸碧清波。

谁言三生缘,擦肩一片刻。

红豆结几树,忐忑塞满河。

摘云作荷伞,借月护娇娥。

执手折柳送,此生不蹉跎!

  

屈原颂(汝南县第三小学   邓海翔)

仲夏登高、顺阳在上、端午将至、粽叶飘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们在这一天里,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纪念屈原。

在春秋战国那个烽烟四起、国君昏聩、小人当道的时代,屈原怀瑾握瑜却惨招放逐,明于治乱却不能力挽狂澜,德才兼备却无法救国家于危难之间,最后也只能高歌着: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自投汨罗而死。时至今日,我们还会在每年的端午节为孩子们讲述屈原的故事,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了解这个节日的由来,更重要的是在传承一种精神,一种气节。

屈原是一种精神象征:他不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低三下四,也不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那样故做姿态,更不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喧嚣浮华。他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是独钓寒江雪的老翁,是餐清风饮晨露的秋蝉.

屈原是一种气节的坚守;他不像李白那么洒脱肆意,无所顾忌,得意时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失意时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听从皇命时也能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词句,被排挤放逐时就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遭遇不同,性情也不同,我喜欢李白的自信洒脱,桀骜不驯。却更欣赏屈原那种坚持自我,不轻易为世俗改变的勇气。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北风。”屈原虽死,精神永存,前有采薇而食,做歌明志,不食周黍,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后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更有“北海牧羊十几载,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苏武。

屈原是一种凌风而举的姿态,是一种鹤立鸡群的品位.是天山的雪莲,是旷野的百合.是月光下的孤树,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时代不同,我们现在通过屈原的故事想让孩子们更多的学到的是要不忘初心,要坚持自我;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精神。在平时的生活中自己的思想主见,不随波逐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当你走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可能前方会有很多的艰难,但也会有别样的风景,这不是孤独,这是选择。

最后的最后,用这首《未选择的路》当做结尾:

黄色的林子里有两条路,

很遗憾我无法同时选择两者

身在旅途的我久久站立

对着其中一条极目眺望

直到它蜿蜒拐进远处的树丛。

  

我选择了另外的一条,天经地义,

也许更为诱人

因为它充满荆棘,需要开拓;

然而这样的路过

并未引起太大的改变。

  

那天清晨这两条小路一起静卧在

无人踩过的树叶丛中

哦,我把另一条路留给了明天!

明知路连着路,

我不知是否该回头。

  

我将轻轻叹息,叙述这一切

许多许多年以后:

林子里有两条路,我——

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

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四世同堂》读后感(河北省邯郸市第八小学   李佳平)

对于现在人来说,“四世同堂”是家庭和睦、子孙满堂的代名词,它是一种幸福,一种美好:老人含饴弄孙,悠闲自在;小孩子轻松愉快、茁壮成长。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就是描写了一个北京普通老百姓祁老太爷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但不幸的是,由于战争,他的这种幸福被敌人强行夺走。

这场战争直到今天提起来仍令人毛骨悚然,它就是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侵华,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日本侵略这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倒背如流。但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的罪行真的震撼了你的心吗?

说实话,在没读这本书之前,面对南京大屠杀,面对那冰冷的“30万”,除了感慨日本人的野蛮外,我便无其他的感觉。毕竟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毕竟我没有经历那一场屠杀。直到我读了这本书,直到钱默吟入我的视线。他善良、友好,虽然贫穷,却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作为一个文弱的诗人,平时连一只蚂蚁都不肯踩死。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被日本军带走以后,被拉去做电椅,被用皮鞭抽,脸被打肿后,连东西都看不清,嘴里的牙齿所剩无几。更可悲的是,儿子在他被捕后因病去世,妻子不堪打击而自杀身亡。这就是侵华,日本侵略者在把“亡国奴”的称谓强加给中国人之后,硬是把幸福的家庭搞得家破人亡,把平平凡凡的人摧残得不成人形。

看着钱默吟那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模样,听着那皮鞭落下、皮肉裂开的声音,心里冒出一阵钻心的痛。对于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却,而且我们也更应该清楚,国亡了,我们何去谈幸福和尊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人是勇于反抗的。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千千万万个爱国青年。书中描写了这样一群人,像瑞全一样,受过教育,有爱国心,怀揣着一股激情,不甘心当亡国奴,奔赴战争前线,为人民谋幸福;像瑞宣一样,为了家庭忍辱负重,在敌人的魔爪下斗争着,拯救着那些被敌人压迫的人。他们不仅要把自己的家艰难的维持下去,而且还要忍受着亡国的折磨。他们的身体虽在家里,但心早已飞到了战争的前线。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正因为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历经五千年而不衰,毅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里,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要时刻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积极地奉献祖国。只有国家富强,我们才会有尊严,我们才不会受欺侮。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人民纷纷把自己的钱财存入银行,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国难当头,最能反映出来的就是一个国家人民的爱国心。然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情况就不容乐观了。书中描绘了这样的一群中国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汉奸。像冠晓荷一样,像瑞丰一样,为了发达,出卖灵魂,出卖尊严,甘心做敌人的走狗。他们抓住亡国的机会,尽享荣华富贵。他们是我们五千年文化下产生的耻辱,是我们永远唾弃的对象。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做一个有尊严,有骨气,内心坦荡荡的中国人。

  

端午情思(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粽叶飘香,苇丝传情,又是一个端午。

那天一大早,我给家里打电话,母亲说,家里煮了一锅的鸡蛋,包了很多我爱吃的粽子,父亲还在门前插起了艾草,他坐在门口等我回家呢。我一时哽咽,母亲的话让我想起了以前在家的时候。

小时候,还是大集体,天不亮母亲就得下地干活。过端午节不光能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还能敞开肚皮,放开量吃上平时无法吃到的鸡蛋。更具诱惑的是,那平时难得一见的鸡蛋,庄稼院平时养的那几只鸡,每日下的蛋都要攒起来交到供销社去,要达任务,用它换来几个零花钱。余下来的也要攒起来卖掉,买油盐酱醋针头线脑什么的。即使是在我们过生日的时候,妈妈也只是偷偷地煮两个鸡蛋给我们吃,让我们象征性的吃一回鸡蛋,讨一个吉利。还千叮咛万嘱咐,别让其他孩子看见,省得打仗。

早在过节的前几天,端午节来临前几天母亲就开始准备。上街买糯米、大枣等。村后有的苇塘,我就利用放学后到水塘里掰苇叶了,我们叫做打粽叶。回到家母亲用大铁锅把掰来的棕叶烀上,那沁人心脾棕叶的清香就丝丝缕缕地扑鼻而来,闻到那令人垂涎欲滴粽子叶的清香,就令人抓心挠肝的直咽唾沫。

我们姐弟几个围在母亲的身边,盯着妈妈的手中正在包着的棕子,只见她灵巧把几片青青苇叶排在一起,然后卷成一个圆锥形的筒状,再把粘米从大盆的水里捞出来装进棕叶里,双手那么一缠,用青麻皮灵巧的那么一系,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一转眼的功夫,大盆中包好的粽子就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端午的那天,父亲会早早到田边割几棵艾草,将艾草插在门旁的石缝里,我靠近时能隐约闻到一小股清幽的香气。那种香是独一无二的,是别的东西复制不来的,尤其是在都市里,那种田园的乡间的东西更是稀罕的味道。

而今母亲去世十多年了,每逢端午做着粽子,采着艾蒿,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她坐在放满苇叶的大盆前认真的包着粽子……略有些伤感。

下午下雨了,雨滴在身上凉凉的。多少年来,我总是认为在端午这一天,一定要下雨,一定要下那种如痴如醉的雨,一声声,一滴滴像说不尽的忧伤。伴着细雨的是一定是初夏微凉的风,在青青的艾蒿和苇叶上呼呼而过。

“每逢佳节倍思亲”看着那些橱窗里展卖的各色粽子和香包,不由得想起那些旧时光,想起母亲,想起那身在异乡的亲人……你在他乡还好吗?

2017530端午节

  

小学阶段古诗词如何教学(汝南县第一小学   彭继华)

最近,有幸聆听了《国学经典教育技术课程》的讲座,我收获了很多,名师的课堂那么出色,每一位专家的报告那么精彩。近距离与大师接触,与名家会晤,使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文的魅力,也真切地领悟到名师、名家的风采和智慧,对自己来说这既是一次汲取与学习,又是一次心灵上的洗涤与享受。

我深深的感觉到,我以前对古诗词的教学时一盆浆糊,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也犹如蜻蜓点水。专家的课犹如给我当头一棒,让我顿时醒悟,古诗词教学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对学生的朗读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但在这次培训读后我知道了读诗的要求,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朗读能正确读准字音这是首要的,体会读这是进步,品读赏读是升华,诵读是收获。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知意,读中知情,读是学习语文的最重要方法,学习古诗词更当如此。专家的课非常注意对学生读的的指导,从最简单的纠正单个字的读音,到认识一个新字新词,他们都不厌其烦的讲解,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字,记住一个字,老师是想尽各种妙招,如对“箬笠”“蓑衣”的识记,采用分析字形理解字义,“鳜鱼”“白鹭”学生从未见过,老师给学生准备了生动的图片。还有授课老师“炉”“庐”的教学,采用形声字,结合声旁的意义来识记,这些恰如其分的引导,不正是积累知识,也正为朗读古诗做好了铺垫吗?还有指导学生读节奏上,更是反反复复,不达目的不罢休,还有各种读法的引导,让我铭记在心。

二、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在教学中,学生有时朗诵得不好,是因为我们在指导学生理解感悟上不到位。有感情地朗读的前提是学生对文字内容的深刻理解,对语言文字内在含义的有效感悟,对文字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的真切体会。叶圣陶先生说: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会读?有感情地朗读作为外在的表达,一定是源于内在的感悟。语言感悟到位,朗读的情感才能到位。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所描写内容的感悟。相对而言一首诗一首词朗读下来不难,难的是体会读,有感情的读。这就需要学生知晓古诗词描写了怎么样的意境,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如教学《渔歌》时,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找出描绘的景物,还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这些简单的事进行想象细化拓展让学生从自己的脑中想象,口中说出,心中体会。《望庐山瀑布》也是如此,她让学生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针对学生年龄特征绘以直观的形象,瀑布画面丰富,提高孩子们的想象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这都是老师们煞费苦心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们去入情入境的理解古诗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已实现教学目标。另外老师在教学中结合作者时代背景,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用的恰到好处,当然这是根据讲课的需要确定。

三、补充提示,及时拓展

我们深入理解、具体感受作品时,不应仅仅停留在词句上,而要努力挖掘语言后面更深一层的意思,抓住语言后面的“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那语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的语句关系、语句本质,就是内在语。在指导含有人物对话、心理活动描写的内容时,通过增加人物内在语(即通常所谓的提示语)的方式,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读”才能使学生更加准确、深入地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心理、情感,把朗读与理解课文、体会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有感情朗读。如在讲《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的诗句诵读时,对诗的内容进行了补充提示:这诗中有着怎样的依依不舍呀?(学生读)这酒杯里有着李白的多少敬仰呀?(学生读)李白的内心有着怎样的孤独和牵挂呀!(学生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各位老师都非常注重方法的指导,并及时总结方法,所以老师们教会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一首诗词,而是教会了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我们听课的老师更是受益匪浅。

总之,反思方知道自己的不足,学习才能进步,今天学习古诗词教学,为我以后讲解古诗词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以后的教学之路我会更加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汝南县第三小学   魏艳华)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励。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我给学生讲我国古代许多大书法家习字学书法的故事。如讲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如书法家智永大师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用秃无数支笔的故事。写字课上我讲滴水穿石的故事,讲铁杵成针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写字兴趣。为了让学生明白中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我在写字教学中,向学生讲解汉字的发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介绍中国近代书法家在世界上取得的成绩,展示一些小学生能看懂的书法作品,让孩子们明白书法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责无旁贷的。

协调能力有所提高了。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一年级的老师们,面对的是从幼儿向小学过渡的儿童,这个幼小衔接的过程很是不容易,一定要有耐心、有爱心,对孩子要和风细雨,对孩子心灵倍加呵护,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在你的雨露下成长起来。

  

特殊孩子特殊照顾(郑州市清华忆江南幼儿园   毕慧锦)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象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活跃在院子里。可伟伟小朋友却不同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一只眼睛看不见,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现在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特别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但他却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象、去创造、去飞翔。如果老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老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老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因此,伟伟终于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玩”。老师应该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应该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集体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老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保护了他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知道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知道互相帮助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欢迎浏览:天中山教师笔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