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邱老文稿 > 随笔分类小集 > 日常杂谈小集 > 详细内容
日常杂谈(91—100)
发布时间:2024/6/3  阅读次数:62  字体大小: 【】 【】【
  

日常杂谈(91100

日常杂谈91:谈“精彩”

精彩究竟是什么?精彩就是非常优秀、经典、出色。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各行各业只要你付出了劳动,努力去做,你就一定能够精彩一回。运动员有精彩的表演,文学家能写出精彩的文章,老师有精彩的一课,工人有精彩的手艺,领导有精彩的领导艺术。

与精彩对立的就是平庸,如果是一个不思进取的经营者,一个得过且过的打工者,一个无心向上的学生,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虽然也能混得下去,但他们就会与精彩无缘,不会有很高的造就,历史上也不会留下他们的痕迹。

精彩不是人生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经过勤奋努力,艰辛付出得来的,没有刻苦磨练,辛勤耕耘,就不可能获得精彩。

精彩与年龄无关,年轻人可以精彩,老同志照样能获得精彩。只要用心去做,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晚。当然,要想精彩最好还是趁早不趁晚,因为精彩同样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年轻人的优势。

环境大于世界,你会发现,有的人精彩一生,有的人精彩一时,有的人平庸一生。精彩一生固然令人羡慕,但总是不容易做到,可是总不能以平庸作为自己的人生记录,总是要或多或少产生一些闪光点,哪怕出现瞬间的精彩也是值得骄傲的。人这一辈子,来到世上不容易,或建功立业,或著书立说,或德昭天下。不仅自己有成就感,也让别人为你喝彩,什么时候想起来,你都感到自豪,充满幸福感。没有枉来一次这个世界,人生难得是精彩,让我们拼搏奋进,给人生画出一道精彩美丽的彩虹吧!

  

日常杂谈92:谈“小人、坏人与恶人”

直观上分辨小人、坏人和恶人,是有些困难的。不过只要细心观察,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因为小人、坏人和恶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损人利己,只不过损人利已的方式和程度上有所差异罢了。

小人对应的是大人,大、小之别在于心胸的广狭,肚量的深浅,品质的高下;大人即君子,君子心胸宽广,有海纳百川的肚量,高风亮节,品高质良,处处于人为善,乐善好施,善待他人;而小人鸡肠小肚,猜疑妒嫉,善于伪装,阴奉阳伪,口蜜腹剑,口是心非,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而不择手段。网友寒塘鹤影引用了刘伯温的《郁离子》的一段话尤为比喻形象而精辟。郁离子说:“小人岂不是就像油脂一样吗?看他(它)外表皎洁而有光泽,晶莹而令人喜爱,容貌可亲啊。忽然被它沾染上,就是一身油腻,不可能洗掉了。因此小人在还没有得志时,尾随在别人后面摇尾乞怜;一旦当他得志,就傲气十足了。尾随在别人后面向人乞求,高高在上以此自居,这从他的声音中能听得见,在他的神色上有表现,他想让人知道别人都不如他。所以君子憎恶那些尾随卑下的小人。”小人得志,不可一世。对那些尾随人后,阿谀奉承,摇尾乞怜之徒,人们应提高警惕,不使其阴谋得逞。奴才一旦摇身一变,变成主人,立即就会换上一副令人憎恶的嘴脸。

坏人之于好人,其好坏之分在于,成人之美与落井下石,洁身自好与无事生非;好人宽容忍让,助人为乐而无私心杂念,纯朴善良,从无害人之心。而坏人之坏在于乘人之危,无事生非,好逸恶劳,欺压良善,从中魚利。

恶人之于善人,善恶之差在于,悲天悯人与良知泯灭,从善如流与无恶不作。君子与好人皆为善良之辈,都是品德优良之人,其区别无外乎才气大小,德才兼备为君子,有德而才疏者为好人;而恶人则是缺德作恶之人,凡恶人最大的特点是都缺德,才越大对社会、对他人的祸害就越大,诸如历史上的泰桧、和珅等都是大恶人的代表,无德无才的社会渣滓谓为小混混。

小人、坏人与恶人,这三种人中,恶人最招摇,所以也最容易识别,坏人也不难辨认,只要吃亏之后,你回一下头,没准就能看清身后那张嘴脸。小人最隐蔽,老百姓有个直观的描述:这种人把你卖了,你还帮他数票子。所以恶人可怖,但可以避而远之,坏人可恨,可斗而胜之,小人之可怕,一则往往短时间内很难鉴别,二则令你避不开,躲不过。

有句俗话说:林子大什么鸟都有。生活在社会上善良的人们唯有处处小心谨慎,当心才是,小人无处不在,所以为人处事一定要明辨事非,才能不吃亏或少吃亏。

  

日常杂谈93:谈“怒”

怒的根由,无非就是利害二字。当自己的、集团的、国家的、公众的利益受到侵害时的心理反应。自己该得的没得,自己的东西无端被别人强占,自以为不如自己的人抢了自己的风头,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都会令人怨愤。

怒在心底,是一种心态,发泄出来就是一种行为。有了怒就要发泄,不发泄,闷在心底,仇恨入心要发芽。这种发泄又叫宣泄。宣泄愤怒既有心理原因又有生理原因。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恶欲,怒是其中一情。怒是个形声字,心形奴声。可见怒是一种心态,遇到不如意事就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神仙都会发怒,何况凡人。心理原因是在利害面前的心理不平衡,是后天的原因;生理原因具有先天性,比如某种血型的人就容易愤怒,医生说是肝火旺,俗话说是德性不好,脾气暴躁,动不动气就从根根上冒起直冲头顶。

关于德性,脾气,有这么几类人:一种是本事大脾气也大;一种是本事很大脾气很小;一种是本事小脾气也小;一种是没有本事但脾气不小,不会生产只会生气。

小的发怒人皆有之,大的发怒名传千古:秦王一怒,焚书坑儒;项羽一怒,阿房宫灰飞烟灭;岳飞怒发冲冠,金兵丧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毁灭了李自成,成就了清王朝;战事时局不利,蒋委员长开口就骂娘希匹;最早又最有名的是人之初的共工,他怒触不周山,使天柱折地维缺,天倾东南地陷西北(当然那只是神话传说)。

发泄,是愤怒的必然趋势,是一把货真价实的双刃剑。

有益的方面,它可以宣泄心理压力,有利于身体健康;可以伸张正义,见义勇为,维护正当利益,比如岳飞的怒发冲冠,比如在强敌面前的同仇敌忾等等;甚至在部门、企业中还可以缓解职工情绪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据说日本有些公司总裁就把公司头目的相片惑塑像挂在“发泄室”里让职工发泄不满;确实,这世界上很难见到不会发怒的人,毕竟人类是属于热血动物。当然,怒也不是一例的贬义,比如百花怒放,心花怒放中的怒则是蓬勃奋发的意思。

另一方面,愤怒是烈火是火山是堰塞湖,一旦爆发决堤不但毁灭世界也毁灭自己。所以,以发怒的方式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发怒容易使人丧失理智,它只会使问题更糟。也有人说,宣泄愤怒的原则是不能伤害别人。那等于白说,你都发怒了,城门失火岂不殃及池鱼,焉有不伤人之理?也许有人是对物发泄不至伤人,但物也是与人有关的呀。不过,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学某些酒醉的人,平时有话不敢说,待酒下肚后借酒发疯,他本是要你在意,但你真在意跟他理论时他又说酒醉话你莫在意。

既然发怒有百害而无一利,于是便生出一门学问——制怒。制怒,就是压制愤怒。古往今来,这方面的教导办法很多很多,像什么慎独呀、日三省吾身闭门思过呀、什么吃斋念佛打坐呀,直炼到心平气静潮水平,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你就连右脸也转过去给他打,伤着你的牙眼也忍气吞声,炼到怒而不争甚至怒也不生,至少也喜怒不形于色。这种成功修炼的楷模典范就是鲁迅笔下的阿Q。他从不会发怒,到了人家叫他在枪毙活埋的死亡通知书上签字画押,他还遗憾自己的圈圈画得不圆不美。可是别的,修行祖师如来佛一怒把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法海和尚把自由恋爱的白素贞压在雷峰塔下永世不得翻身;那些高坐妙堂的佛爷们可算是修行到家了,但发起怒了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那些少林武功也未必专门用来强身健体。

制怒,就是忍。忍,心字头上一把刀,刀指在心上还能沉得住气。所以说忍是一门大学问大工夫。人在世间,有许多时候有许多东西是不得不忍的,否则别人气不死你,自己也会把自己气死。俗话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灾。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苏东坡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也就是说,能忍的人,必有远大谋略在胸。

偶尔发怒是人之常情,嬉笑怒骂才有生活,才成文章。制怒的根本,在于正确看待利害得失,把它看得深些透些轻些淡些,不被绳缰利索所控制,不和生活逞勇斗狠,少发脾气多想对策。多一些理解宽容,少一点名利浮躁。对此看得比较开的人就不轻易发怒,即使发怒也比较理智,不失正义的人格,这也许就叫浩然正气罢。

  

日常杂谈94:谈“世界”(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世界触手可及”,这是中国电信部门的广告语,在电视上经常“广而告之”不说,在街头巷尾也是时有所见。每当我看到或听到这条广告,脑海中都不仅冒出一个硕大的问号:“世界”在哪里?在我看来,“世界”就是人类生存的整个地球,无须“触手”,你也已置身其中。电信缩短了这个地球上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是客观事实。但这句广告语,却很容易使人误以为你是站在世界之外的“外星人”。

“走向世界”的世界。指的应该是世界一流的先进水平;“面向世界”,都旨在打开国门,走出国门,不能闭关锁国,夜郎自大。

“走向”和“接轨”,却又很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忘记了这个“世界”与“国际”,其实也包含着我们自己。谨以语言文字为例。由于是历史的原因,世界上有不少英语国家。既要走向世界并与世界接轨,学英语到也无可厚非。然而,在每一个国家之中,主要使用的应当是本国的语言;每一个国家的国民,首先学习的也应当是本国语言,这大概也是“国际惯例”,能为世界上极大多数国家与民众所认同。前些日子,听到这样一则消息,说有一所名牌大学,多年来竟然没有大学语文基础课,英语到是成了基础学科,这不仅要问,我们到底是哪国人啊?

前几年,我曾经去过俄罗斯旅游,听导游说,刚开始开放俄罗斯旅游的时候,在俄罗斯很难听到中国的语言,也很难看到中国的文字。现如今不同了,在旅游城市,到处都有汉语的翻译,因为很多游客都是来自中国;在购物的商场,到处都有中文的标识,因为很多商品产于中国。在度假村,一群俄罗斯青年学生因为我们为之摄影而欢呼雀跃,还簇拥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合影,在他们眼里,我们也是“老外”,我们也是“世界”。

现在,古老而伟大的中国正溶入在世界之中!

  

日常杂谈95:谈“责任”

在工作中,常有这种现象:一项决策出现失误,在追究责任时,却没人对此负责;一项任务,需要大家来做,最后却得不到具体落实。

生活里,我们也很习惯于这样的要求:××××,人人有责。但事实上,往往没几个人会真的履责。以至于人们戏称,所谓“人人有责”,实则是“人人都不用负责”。

出现这种现象,固然与一些人遇见利益就揽,遇见责任就推有关。但客观地说,在不少现象的背后,确也有一个责任主体不明的问题。对于不少工作任务,我们习惯于提出许多原则和要求,但却往往都没有明确要求谁去干,没有具体指明谁是责任人,谁该负哪个环节的责任。这常常是导致任务不落实、事情没人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能明确责任的主体,人们便免不了“撂挑子”。这在有些时候与人们的思想觉悟、工作热情等关系不大,而是受心理学上的一种“从众心理”的影响。面对一项需要履行的责任时,每个人依赖他人的反应而反应,结果常常是谁也没有去做。因而,需要履行责任的人越多,每个人的责任感就越会下降;责任的主体越是不明确,责任就越没有人去履行。

比如,老师正准备给学生上课,突然说要去隔壁屋子取东西,老师刚去不久,就传来他从凳子上摔下来的声音。这时,学生的反应随其人数的多寡而不同。当有满屋子的学生时,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学生肯站起来去看看。当有三四位学生时,他们会你看我、我看你,犹豫一会儿,最后有一位学生起身去看看怎么回事。而当只有一个学生时,这个学生想也没想,立马起身想去帮忙。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突然有人出现倒地、落水、被人挟持等紧急情况,周围的人越多,人们就越不可能提供必要的帮助,而最终沦为“看客”。对此,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以冷漠视之,而应当看到“从众心理”的影响。

明确责任的主体,是消除“从众心理”影响的有效办法。专家建议,当你身处危境之中,面对一群无动于衷的人时,挽救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明确请求某一个具体的人提供帮助。比如:“那位穿衬衣的高个子先生,请帮我”等等。工作中,这个道理也是适用的。我们在部署一项任务时,如果明确要求由谁来具体做这件事,由谁来具体完成那件事,最后落实的情况常常就大不一样。

事实上,当责任分解到具体的人身上,责任就会变成一个很清晰的压力和动力,促使个体去自觉履责。同时,强调个体的“我”应承担哪些具体责任,效果就要比提出一些抽象的要求再笼而统之地说“人人有责”好得多。而在另一方面,也只有当责任的主体明确后,我们的“问责”才能有效地施行。近年来,在有的工作部署中,已经明确提出“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一些单位各种岗位责任制也日臻完善、具体、明确,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开始遵从人们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深入研究和运用这些规律,必能更好地推动我们的工作。

  

日常杂谈96:谈“男人”

男人应该是顶天立地的,这样的男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男人。但是,生为男人,似乎没有谁能够逃过醉酒的命运。有一天我就目睹了一个男人醉酒后表演的节目。

已经是夜里11点多钟了,大多数的人们都已经进入了梦乡。对面楼的一位大哥酒醉之后欲进家门,被老婆粗暴地拒之门外。无奈的他,就绕着小区唱开了《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其声音洪亮、其分贝之高,使沉睡的人们为之颤抖。过了一会,老兄不唱了,横卧绿地,吐得一片狼藉。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更何况有那么多伤心事、烦心事、愁苦事,怎么办?一个字:喝!

所以,我们就经常看到大大小小的饭店里那些男人在豪饮,继而还会欣赏到由他们主演的酒后滑稽剧;把冰箱当做卫生间者有之,把邻居家当做自己家者有之,把马路或出租车当做卧室者有之。这就验证了一句古话:喝一辈子酒,出一辈子丑。可是不喝怎么能行呢?领导让喝,你敢不喝?客户让喝,你能不喝?兄弟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你不喝那还是兄弟吗?

于是乎,就头脑昏账、摇摇晃晃了;于是乎,就舌头变短、脚步变轻了;于是乎,就眼皮发沉、肚皮里发酵了……于是乎,我们在深夜的街头就看到了一个个独步天下的身影。

酒大伤身,这一点男人们一定要牢记。当然如果没有管住自己偶尔喝多了,女人们一定要多多给予理解,毕竟酒醒之后男人们还要养家糊口、顶天立地的过日子。

男人啊!在酒的面前,你是否真真正正的顶天立地?

  

日常杂谈97:谈“一生只做一件事”

这世界太大,事情又那么多,做完这件事又是那件事,而且每件事都有诱惑,所以,一般的人,是不会只做一件事的。可是,话又说回来,世界上的事那么多,所有的事谁又能做的过来呢?盯着一件做下去,脚踏实地去做,义无返顾去做,如饥似渴去做,如痴如醉去做,究竟也能做出点名堂来。

一条路走到黑,这话人们常常用来形容死心眼的人,说那个人不能转一个弯儿,可是我想,如果这条路就是一条正路,即使走到黑也得从这条路上走,否则,要是来点灵活机动的,走着走着觉得这条路太难了,心想还不如换一条路来走吧,就走上了另一条路。不用再换,就只换这一次,可能就无法走回来了。关键的问题:一是要选准,二是要坚持。

郑板桥说过:咬定青山不放松,是很有道理的,试想,如果他一边当着哪个不大的县官,一边写着诗词,肯定不会写出那么大的成就的。一心不得二用,他还得想这官怎么才能当好,哪些人不能得罪,得靠什么方法来处理,一旦不小心,冒犯了哪一位上司,那得好几天都睡不好,哪还有时间来琢磨那些歪诗呢。

人这一辈子,能选准一件大事来做,那就是一个有寄托的人,一个有目标的人,也是一个没有白活的人。

比如告状,有状可告也是一种寄托。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有了冤情,就决意去告状,拖着多病的之躯,今天走乡里,明天走县里,继而又走到市里,省里。一天天地走,一次次地告,他相信自己就是有冤情,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告赢。以至于不顾一切,以至于疯疯癫癫,以至于被人称为告状专业户,到是身上的病也好像没有了,而且身子骨本能地就越来越硬朗了,告状成了他唯一的生活方式,成了脑子里唯一的东西。寒来暑往,花开花落,十多年的时间就在告状中渐渐度过了,青丝跑成了白发。终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清官,帮他打赢了官司。之后,他好像这辈子的事情也做完了,不久就溘然长逝了。生活的过程成了告状的过程。可是这么设想,如果没有他心目中的那个“状“支撑着,也许他几年前也就去世了。

曹雪芹这辈子只写了半本红楼梦,就成了伟大的作家。因此,奉劝大家不要很多事一起做,选准一件事,把他做好、做精、做细,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

  

日常杂谈98:谈“举手之劳”

前几天,一位朋友和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这位朋友骑摩拖车在一个拐弯处滑倒,那沉重的摩托车想扶起来十分困难。惊魂未定的他,特别希望来来往往的人能有人帮他一把,但直到他把摩托车扶起来的时候,也没盼来一双停下的脚步,留下的只是一双双或躲或闪的眼神。回到家的他还挺憋气:“现在的人都怎么了,助人为乐的精神都哪去了?”

“不一小善而不为,不以小恶而为之”,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曾经被多少人言传身教过。也有太多人因为这种思想的影响奏响了太多感动中国的篇章,不光《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但愿中国人都是活雷锋。

记得有一句广告词说的特别好:举手之劳,您做到了吗?其实生活中有太多举手之劳之间我们就能做到的事: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随手关闭正在滴水的水龙头;关闭白天亮着的那盏多余的灯;多走几步把垃圾扔进垃圾箱;为迷途的老年人和盲人指点方向……这些小事我们做了以后并不损失什么,但却能收获很多。只是那么简单的一伸手之间,便映衬了美与丑、是与非、落后与文明的道德底线。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像这位朋友滑倒,伸出你那温暖的双手扶他一把又如何呢?我相信:在你伸出手的那一瞬间,无论是你还是他,眼里都没有了阴霾的天气,而充盈的是满眼的阳光。再说,经常骑车,谁也难免会摔倒,还没准下一个收获阳光的人就是你呢!

  

日常杂谈99:谈“愿望”

如今的年轻人大多刻意追求洋玩意。譬如过生日,必定要买蛋糕、插蜡烛、唱那首“吐油吐油”的生日歌。其中,默祝许愿是必不可少的。其实,许愿本身就是自私的。社会发展到如今,我想再也没有人把“解放全人类”当作愿望郑重许下了。最多的就是祝愿自己“发大财”,或者许下如“叫某某漂亮、潇洒、腰缠万贯……”的奢望。

记得我小时候过生日,一大早起来,就发现枕边放了两颗鸡蛋。这时候就意识到自己过生日了。我那时的愿望是能得到四个鸡蛋。因为我有三个要好的朋友。蛋少了,当然就是“狼多肉少”。但即使是这么简单的愿望,在那个年代里也是很难实现的。

愿望就如野草一样自然地疯长。随着年龄由小变大,我的愿望也就越来越离奇了。记得小时候,有一天我突然就有一个奇怪的愿望:想见毛主席!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七十年代毕业后的愿望是找个好工作,八十年代就是盼望涨工资,九十年代的愿望就是喝饮料喝出个一万圆大奖!进入新世纪的梦想是一家伙摸头彩五百万。想一想,愿望的“血压”是噌噌的往上涨!叫我眼前直冒金星。

如果那“五百万 ”的愿望一旦实现,那么,我最想干的事儿是什么呢?原来是想买书,愿意买啥书就买啥书!愿意买多少就买多少!愿意买正版就买正版!整天什么也不干,就是看书。扎进书堆儿里可劲儿地看。坐累了站着看,站累了躺着看,躺累了歪着看,歪累了蹲着看……后来就想着买房、买车……愿望越来越高,越来越离奇,越来越不靠谱。

由此,我便想起一个笑话。说,在一个村子里,有三个老人。哥仨经常在一块儿聊天。有一天,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愿望”上来了。而且,大家的“愿望”还都一样。那就是“当皇帝”。但当上皇帝以后干什么,三个人就各执一词了。要了一辈子饭的张三说:“我当上皇帝以后,就哪儿也不去,把炕烧得热乎乎儿的,铺上他两层毛毡,盘腿大坐,一天三顿尽喝肉粥!”砍了一辈子柴的李四说:“我当上了皇帝以后,就让宰相给我做一把金斧子,省得我天天磨它!”捡了一辈子粪的王二说:“我当上了皇上以后,全村的牛马骡子粪都归我捡!

可见,他们的愿望都是极其质朴的。但有些人的愿望就是那么不靠边际,为了实现某些可怕的愿望,而走上了歧途,甚至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日常杂谈100:谈“失败”

一个人在刚刚受到某些打击的时候,是会格外消沉的。在那一段时间里,你会觉得自己象个失败的拳击选手,被那重重的一拳挥到在地上,头昏眼花,满耳都是观众的嘲笑,和那失败的感觉。在那个时候,你会觉得你简直不想爬起来了!觉得你已经没有力气爬起来了!

可是,你会爬起来的。不管是裁判数到10之前,还是之后。而且,你会慢慢恢复体力,抚平创伤,你的眼睛会再度张开,看见前途的光明。你会淡忘掉那观众的嘲笑,和那失败的耻辱。你会为自己找一条合适的路——不要再去做挨拳头的选手。

或者你已经不适于在擂台上争胜,你该沉下心去找一找,找到一个其他的方向。在这一方面,你可以争胜,或者,不说争胜,你可以平安,可以快乐,可以没有失败的羞辱。你可以放松一些,过些时侯,再去重新找一个正确的方向,再去努力。最近这些天,你不妨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等过一阵之后,你会发现,那失败的痛楚已经逐渐痊愈,那时你会有新的勇气和力量去为自己开拓新的前程。

在人生旅途中,你每走一步,就必定会得到一步的经验。不管这一步是对是还是错,对有对的收获,错有错的教训。绕远路,走错路,就恰如你迷路走入深山,在别人为你的危险处境焦急之际,你却采集了一些珍奇的花果,猎得了一些罕见的标本。而且你多认了一段路,多锻炼出一份坚强和胆量。

当你在失败中痛苦和沮丧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世界上还有比你更痛苦的人!你要去坚持,要去努力,要去拼搏,要去用你自身的力量去战胜困难,减轻痛苦,征服痛苦,渡过难关。一帆风顺固然值得羡慕,但那是天赐的幸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唯一可靠的是自己心中的指南针。无论你绕了多远,无论你被阻挡的多严密,只要你不忘你的方向,只要你振作起来,勇敢的去面对,就一定会走到理想的终点,实现你心中的目标。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