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15作品 > 详细内容
教师作品之340(9篇)
发布时间:2015/5/13  阅读次数:1051  字体大小: 【】 【】【
  

教师作品之3409篇)

  

夏天的雨(板店乡中心小学   许志伟)

走上长江桥(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等待任性(梁祝镇杨庄小学   王超峰)

母亲的哭泣(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追星(汝南县罗店镇尤庄小学   李倩)

五一二感怀(王岗镇常营小学   齐云轲)

【沁园春】纪念汶川地震七周年(教体局   邱士敏)

【忆王孙】思亲(汝南二中   刘冬丽)

相思莫愁湖(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夏天的雨(板店乡中心小学   许志伟)

如果说春天的雨

是一个害羞的小女孩

她总是悄悄地走来

又总是静静地走开

  

那么夏天的雨啊

就是一个淘气的小男孩

他总是大呼小叫

总是叫人在半夜中醒来

  

他昨夜干了许多坏事

到处跑着,丢着雹子

敲破窗户,砸倒小麦

留给人们一脸的无奈

  

而在今天夜里啊

他又把战斗机偷开

老远就轰隆隆地响着

还往人间洒下揉碎的云彩

  

他就这样使劲折腾着

我们却又对他不理不睬

油耗尽了,雨洒完了

他才吹着口哨,得意地跑开

  

等到天亮找他算账

他却躲到花丛下、树林边,

躲进随风起伏的麦地里

怎么喊他都不敢出来

  

走上长江桥(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雨还在下,朦朦江雾中,一声汽笛鸣响,船只在长江中游弋,远远望去,宛若一幅山水画卷。在“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中感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手倚栏杆,俯瞰桥下滚滚而过的江水,呼吸着凉爽的江风,任凭夏雨在身上的抚摸。

雨中的南京长江大桥,茫茫一片,虽看不到千帆竞渡的忙碌景象,这也是一种美,美得朦胧,美得让人感叹。

走上长江桥,更多的是兴奋,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长江,慢慢地感知大桥,如美味,如佳酿,要细细品,细细体会,才能感受其中的韵味。

“去看南京长江大桥。”听到导游的话,我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在小学学习了课文《南京长江大桥》后,我当时就有一个愿望:一定要到上面去看看那雄伟壮观、引国人自豪的大桥。

坐在汽车上,上了引桥,一眼望去,大桥像一条银色的长龙,蜿蜒着伸向远方……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19681229日竣工。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我国桥梁之最。她是中国桥梁专家自己设计建造的大桥,曾以“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南京长江大桥共有9个桥墩,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底面积约400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由于这里水深三十至四十米,水下泥沙覆盖层厚,江底岩层情况复杂。外国桥梁专家曾经预言:在南京造桥,基础工程这一关就过不了,但是中国建桥工人和技术人员凭着聪明才智,根据江底不同的水文地质情况,分别采取几种类型的管柱基础和沉井基础,攻克了基底质量检验与水下焊接、氧割等技术难题,这是桥梁工程中的一大创举,在当时国际上是属罕见。

正桥10孔钢筋梁中9孔为160米跨度,十分壮观。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两岸公路引桥部分由二十二孔双曲拱桥组成,象一条美丽的彩练,使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显得更加绚丽多姿。

“吱——”终于到了南京长江大桥南桥头堡,下了汽车,眼前车辆川流不息,优雅的雁形路灯分列两边,桥头两边各有一座三面红旗标志和工农兵人物塑像。趴在桥边栏杆上向下望,宽阔的江面上,波动水涌,一江春水向东流,奔流到海不复回。南京长江大桥是小时候小学语文课本里留在记忆里的神圣的大桥。你只有亲眼看到它才能领略它的雄伟与高大。

正桥的桥孔跨度达160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壮观。正桥的路栏上,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洁白雅致。南北两端各有两座高70米的桥头堡,堡内有电梯可通铁路桥、公路桥及桥头堡上的了望台。堡前还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雕塑,南堡下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公园。

我从桥南头下车,买15元门票,进入大桥公园。

货船一字排开,呜呜的汽笛声传出老远,两岸绿树葱葱,姹紫嫣红,南岸的大桥公园内,水池、喷泉、花草尽入眼底。

雨越下越大了,大桥,长江大桥,我来了,来了长江大桥上,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你,往桥下看,滚滚长江,汹涌东逝,想起那首词中“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水,壮观,长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奔流到海不复回。往前看,早已分不清哪里是长江,哪里是天空,早已成一色了,想起《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又想起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看着如此美景,心情早已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雨中的长江大桥显得羞涩、朦胧,我撑着伞,走在桥上,越走越兴奋,越走越喜悦,慢慢地越来越近了,她风雨不改地傲视着浩浩长江,雨中的她,轻纱遮面,朦胧之美溢于言表。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我又登上瞭望台,和大桥一起合了影,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透过朦朦雨雾,我回头再次望了一眼雨中的大桥。景到极致不可说,终于明白那句“一步三回头”是什么感觉了!

201558

  

等待任性(梁祝镇杨庄小学   王超峰)

有些话因为是名人说了便成了最流行的网络词,有些话很精辟因为是网络词所以人们都在说。任性这个意思最简单道理最深奥的词竟成了大到国家领导小到贫民百姓喜欢说的话。

很多高官就喜欢任性,更何况素质低的爆发户、只会花钱的富二代官二代、还有我们这些邯郸学步的贫民百姓呢?任性有时就是一种张扬,就是一种放肆。不怕你任性,就怕你不够任性,无论什么人只要你任性到一定的程度,等待你的就是两个字:“完蛋!”装装酷还可以最好别任性。

一个人的成功有时候需要等待,耐心的等待。儿时的好伙伴,初中的好同学,人生的好朋友高帅就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也是一个喜欢排场又偶尔任性的人,初中时他是个学混子,从来都不学习,对学习没兴趣也学不会,初中就没混毕业。失学后在社会上流浪几年,没什么成就,就响应祖国的号召在中越边境当了一名武警战士。他当兵临走的前两天到驻马店找我,我当时是驻马店房建公司电焊机厂项目部的工程技术员,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在驻马店打工。他来到我们工地找我,看我拿着图纸对工人指手画脚,很是羡慕,说我以后肯定有出息。我没想有没有出息,当时我只是想上班不想打工。那天晚上风很大,呼啸的北风夹着丝丝细雨,我陪着他在驻马店中华路、健康路无助又伤感的转着,最后在乐山路与健康路交叉口吃了顿比较丰富的晚餐,第二天一早他走了,我们含泪而别。

人生就是这样,总会干一些自己根本就不想干的事,从事着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工作,两年后,我与他一样也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他在祖国的大西南我在祖国的大西北。2002年我报考军校也在部队服役的他得知消息后给我寄了1000元钱,他说:“不用还了,考上军校跟咱哥们争争气!”直到现在那1000元钱我也没有还他。不过我一直刻骨铭心。更巧的是我们都转了士官,我干五年,他干八年。

200511月我服完兵役回到了家乡,这时他还在部队干二期士官,我计划在2006年的元月结婚,不料他200512月份探家回来了,他骑着借来的摩托车带着礼品来到我家里,我们相见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拥抱在了一起,我们已经7年没见过面了。我们在一起玩了几天,无话不谈无话不说,与十年前的感觉没什么两样。

每年清明节或春节他一定会回来探家,清明是为了给他母亲上坟,春节是为了回来看他的父亲。20062007年由于我在外地打工我们又没有见过面,但是总保持着电话联系,相互着关心对方。20082月我成为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2008年清明节前夕他回来了,当时他还没到家在驻马店时就给我打电话,说要不两个小时就能到家,我也第一时间赶到他家里,喝着他带回来的茅台酒,抽着他带回来的中华烟,迷迷糊糊烟雾缭绕中我们又谈了很多很多,我们不在回忆过去,谈的最多的就是将来,他还是单身,虽然谈了很多女朋友但是都没有成为他的妻子,我对他说:“婚姻问题不能再拖了,你现在已经三十岁了,我真替你担心……。”他说:“南宁的女孩子很开放,见一面都可以成为你的女朋友,见两面就可以到宾馆开房,现在没有老婆不可怕,可怜的是没有女人,我没有老婆但是我不缺女人,更不缺陪我睡觉的女人。我不打算干三期士官年底我就要脱下这身军装了,我不想再回到农村,我更不想让别人还用当初的眼光看我。这几年我回来出门都是借人家的摩托车,明年最迟后年我要有自己的车,我才30岁,我还年轻……。”我半信半疑,我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他说的能不能实现。

时光在等待中总是感到漫长,时光也总是在挥霍和虚度中显得如此的短暂,

2009年清明前夕他回来了,我请他到我们镇最上档次的香满楼酒店为他接风,为了更热闹我把我们学校的年轻教师都叫去了,他带着手表,黑色的西装上面的兜里卡着一只钢笔,虽然他是学混子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会大胆的用文化装饰自己。他已经离开了部队,在南宁打拼,至于干什么连他父亲都不知道。在饭局上他表现得很精彩,无论是从酒量还、礼节、谈吐都很出色,让我们那些同事对他佩服不已,饭局将要结束时他把老板叫了过来问多少钱,说着从兜里掏出厚厚的一砸钱,抽出几张给了老板,不大会老板又找回了一部分交给了他,同事说我差劲怎么让人家结账。我们临分别时他拿出200元给了我,说是跟侄女的见面钱,这是我的女儿已经两岁多了。而他还是单身。

有时候,我们等待的不是某个人,我们等待也已不是机会,而是时间,等时间来改变自己。在等待中有人成功了,等待中有人失败了,更多的是在等待中失去了信心,摧毁了意志。输给了自己输给了时间。时间让人成熟,时间又让人老去。

2010年清明前夕他又回来了,我依然请他到我们镇最上档次的香满楼酒店为他接风,依然把我们学校的年轻教师都叫去了,为了表示我的诚意,吃饭前我就把饭钱提前预付给了老板。在酒桌上他谈起了他老婆,说他老婆是南宁市的,岳父岳母是大老板,资产不多2个多亿,还不时的拿起苹果手机接他老婆的电话,由于有两个男同事看不惯他的任性就提前走了,他们一走,就不欢而散了。我也很生气,我请客我还没说话,都走了,一怪朋友表现任性,二怪同事们太任性。花钱买不高兴,这都是傻逼干的事,从此我们原班人马再也没有一起吃过饭。朋友的任性我也看不惯,只是想当初自已也任性过,为什么不能原谅别人的任性呢?

2011年他临走时我送他到驻马店,当晚我们吃在京都,住在驿都宾馆。我两彻夜长谈,他说他要给他老婆离婚,我问为什么呢?原来是他老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生育,他舍不得老婆的钱财,又不能容忍老婆不能生育,最终他决定要离婚,他说的很轻松,做的也很从容。他还是任性的坚信自己在南宁市一定要有车、有房、有有钱的老婆。他带着那份坚定的信念再次踏上南去的列车。

不是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也不是我们做的所有决定都能被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理解,成功了一了百了,失败了一无是处。

2013年清明前夕他终于开着自己的轿车回来了,他宴请他的亲戚和我在镇上一家酒店就餐,他带一件泸州1573,我知道他现在在某政府后勤部门工作,工作不仅清闲而且能接触大领导。在这次饭局上经别人介绍他又认识了可能成为他老婆的一位女孩子。这个女孩在越南打工,还有个孩子十几岁了,以他的个性我觉得这次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2014年他再次开车回来,还是他请客,有他的几位亲戚还有我,他说与那个在越南工作的女孩子分手了,比我还缺钱,比我还开放,早结束在解脱,我问他那你当初为什么同意交往呢?“哈哈!一说在越南我还以为多牛呢,谁知她在越南搞医,挣钱也不多,还不在国内。离过婚的女人大多神经病,不正常,再也不能找离过婚的。”一座人都七嘴八舌的说快点找个,你不着急,家里的老父亲等不急呀!你可不能再任性了。

20153月某日,他告诉我他开车到了驻马店,一小时之后到家,我高兴之余又觉得很意外,我问他是不是家中有事,他说不是,到周口有点事,他在家停留不到两个小时就开车走了,这次开的是奥迪A8,我真替他高兴,他说等段时间他还回来,因为他必须在清明节前赶回来。清明节的前一天他回来了,开着一百多万的奔驰带着富贵高雅的女友,这次已不是女友了已成为他的老婆。他还是像往年一样宴请他的亲戚和我,从车上搬下一件泸州1573,不知什么原因,这次饭局人很多,局外人也很多,他的从容与大气让我觉得惭愧,所不变的是他还是难以掩饰他酒后的任性。当晚他没有喝醉,我看形势不对,即便是1573我也一滴没喝。有几个喝的醉烂如泥,他们或许认为1573不醉人呢。饭局结束后他老婆开车与他一块到汝南住宿。

无论是靠自己还是靠老婆,他能有现在的成就也算是出人头地,就算是靠老婆那也是靠自己的眼光和能力的选择。好友三十七岁了,从十七岁开始就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二十年里相亲或相识的不少于二十个,他以挑剔和智慧的眼光一一拒绝,这靠的不仅仅是胆量,更重要的是他的信念,他坚持了下去,二十年无论冒着多大的风险,无论顶着多大的压力,无论身边人的冷嘲热讽闲言碎语,他都坚持了下来,用不变的执著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人生能有多少次等待?又能任性几次?二十年是多么的漫长,在等待中又是多么的无助,也许等待的过程就是充满希望享受的过程,任性也许就是成功后的宣泄,得到满足的独白。为了再任性一次,我也想耐心的等待,不论距离有多远,无论时间有多长。

  

母亲的哭泣(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记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201552,我到南京第二天,南京下了一场大雨。

一大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外游客排起了长长的队,我静静地等候在门外。天空乌云密布,阴沉压抑,不时飘落的雨,仿佛是那30万幽灵凄怨哀惋的泪水在天空飞扬,在向游人们诉说着那一段的血雨腥风。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的。位于中国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1985年建成,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纪念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缓步走进纪念馆,地上都铺上一层鹅卵石,光秃秃一片,荒凉、颓废,给一种悲凉的氛围。正对门,一个巨型雕塑,上写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印入眼帘,让人心生凄凉。远处,一个巨大的吊钟静穆地立着,有人说是象征着和平的“和平钟”,在我看来,更像着一个警示钟,警示着国人: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要被欺。

走进大门,展现在面前的是黑色的墙壁,上面写着:193712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1937.12.131938.1,在6个星期的时间里,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30万以上中国同胞惨遭杀害。里面光线非常的暗,耳边不时地响起炮火声,枪声,低沉而震撼人心。

从进口排着队进去,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灵堂。灵堂四周的墙壁上刻满了遇难者的名字,从脚下一直到房顶,每隔10秒耳边就会有大钟敲击的声音响起,暗示一个同胞被杀害。一张张遇难者的照片映入眼帘,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抚摸着遇难者的名字往里走,前面挤满了人,大家都很有次序的一边紧挨着往外挪,一边认真地看着眼前宝贵的文物和资料。

进到数据馆,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南京沦陷前的中国形势,并把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中使用的东西一一指给我们看。在一段文字介绍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日军的空袭给古城南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仅在19378月至10月,日军的空袭就有65次左右,最多的一次有90余架,南京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继续往前走,看见前面有许多雕像和设施被摧毁的场景。其中一个叫《轰炸》的雕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一名妇女一只手抱着她较小的孩子,另一只手牵着较大的孩子,大点的孩子抱住了妇女的腿,满眼恐惧;妇女望着旁边的建筑,眼中一片茫然……在那个年代,一个母亲带着孩子逃了出来,她该往哪里去,该到哪里落脚? 

70多年后今天,我仿佛还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着屠杀的血腥气,还能听到被屠杀时手无寸人们的哭声一片。

走出纪念馆,外面还飘着雨,看来老天也在哭泣。在纪念馆的出口阶梯上,一个年轻的母亲,正开怀喂着孩子的奶,小家伙安静地躺在年轻妈妈怀里,微眯着眼镜,一副恬静幸福,这孩子及其母亲是幸运的,她们能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她们能生活在盛世的中国。

有一个母亲唤子的雕像最让我难忘:一个母亲正在呼唤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却迟迟未现,母亲欲哭无泪。我鼻子酸酸的,那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在哭泣,那是祖国母亲在在哭泣!来这的人很多都很虔诚,大家心无杂念地在悲凉的歌声拜祭着漂浮在头顶上的冤魂,一切都那么清晰,那么沉重。

从纪念馆出来,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活着,我要好好地活着,活着真得很幸福!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呀!但我想说,为了让母亲不再哭泣,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我们必须牢记,和平从来都是需要强有力的国力和国防科技作保证的!

2015510于母亲节

  

追星(汝南县罗店镇尤庄小学      倩)

最近看了一部韩剧《主君的太阳》,苏志燮扮演的男主角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觉得他成全了我心目中对“男神”所有的想象:高大,有保护别人的能力;干净,不邋遢;很强,但有弱点;为人嘛,可以不用很正直,但得有自己的坚持;行为上不另类,但也不按部就班;性格不要很特别,偶尔会有让人捧腹的幽默;长相,千万不要太帅的,要有成熟的感觉在里面;最要紧的是,工作上极其认真,对自己的话要说一顶二……

这罗里吧嗦的一大堆加起来,就约等于一个苏志燮,噢,不对,应该说是约等于一个朱中元。

喜欢某个演员,其实并不是喜欢他本人,确切地说是喜欢他扮演的某个角色。而这个角色只有通过演员的努力,才能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体。可是,故事中的人物总是虚无飘渺遥不可及的,而扮他们的人则是活生生的在镜头里招手微笑。于是,人们的感情便爱憎分明地,不知不觉得转移到了那些演员们的身上。这才有了大家对正面演员的前呼后拥,对反面演员的咬牙切齿。

大家都明白故事不能现实混为一谈。可是明白又能怎么样呢?感情总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啊!所以我一直认为,人们喜欢某个演员,应该理解成是对他演技的肯定,工作的支持。有些人疯狂地追星,是因为他(她)还没反应过来,自己到底喜欢的是什么。

我刚看完《主君的太阳》时,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追星族了,都想着要去买苏志燮的大海报往墙上贴了。而且更让我现在想来可笑的是,竟还想着从百度上下几张苏志燮的照片,然后冲洗出来,放到办公桌上,每天看着也养眼哪!呵呵……好在,我能在内心深处的地方存在有一丝的理智,能明白自己一时的“花痴”形态其实很可笑,能想到我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不但会被同事们笑话,还会被同学们不屑一顾,这不是影响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嘛!

可这喜欢的火正烧得旺旺的,怎么能用一瓢水给它浇灭呢?

思来想去,解铃还需系铃人。我找到了苏志燮的另一部剧《对不起,我爱你》。那里面,男主角车武标虽然还是车武标主演,但是与朱中元的形象已经千差万别了。最重要的是,车武标的类型是我所不喜欢的。

果其不然,两集还没看完,我就再也看不下去了。一来我怕自己毁了自己所有关于美好的想象,(我的本意是要清醒清醒发热的头脑,不让自己有那么疯狂的追星行动就行了),二来是怕再看下去,苏志燮就从脑海中彻底消失了。于是,苏志燮的大幅海报我没买成,那些已经下载好的剧照也被我抛到九宵云外去了。

我就奇怪了,那些“疯狂”的追星族们,如果偶像把真实的自己摆到你面前,或让你朝夕相处一下,你还敢说自己喜欢他(她)吗?所以,淡淡地喜欢就好了,远远地欣赏就罢了。千万别让自己走得太近,陷得太深了,要不,那种失望,会让你一辈子都会心痛的。

  

五一二感怀(王岗镇常营小学   齐云轲)

汶川伤痛犹在腹,邻邦友人又大哭。

四方驰援虽感动,亲人永诀心悲苦。

君不见:地动山摇浓烟起,高楼大厦尽尘土。

昨晚欢歌一家亲,醒来亲友惨异路。

犹恐悲剧梦里演,现实哪堪此恐怖?

春风送寒气,春雨化为泪。

抗震挥铁锨,救灾忘苦累。

老翁断肢抖,稚子残颅飞。

汉子叹息长,妇人哭声畏。

尼国虽在千里远,灾难来时同休戚。

天灾亦是人祸首,敬畏自然和谐气。

劝人莫与天争利,祸端本是人自启。

2015511

  

【沁园春】纪念汶川地震七周年(教体局   邱士敏)

于七年前,地震发生,汶川惨重。

惜鲜活生命,转瞬即逝,五百万人,失去家庭。

美丽家园,不再完整,万民罹难血泪倾。

那一刻,听亲人哭声,我心震动。

  

时间就是生命,看举国同心抗灾情。

我人民子弟,武警官兵,医护人员,公安干警,

各族人民,海外侨胞,不分职业和族种,

赴灾区,百折不挠,团结抗争。

2015.5.12.

  

【忆王孙】思亲(汝南二中   刘冬丽)

匆匆日里默无言,

夜夜愁心泪不干。

欲把忧思付红笺,

寄书难,

忍看娘亲读信涟。

  

相思莫愁湖(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莫愁湖边走,劝君莫忧愁……”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南京有个莫愁湖,有个莫愁女的凄美故事,记得那时还小,但想象中的莫愁湖一定是个很美的地方。

初夏的南京多雨,我到南京的第二天,冒着丝丝的细雨,去莫愁湖边寻觅相思多年莫愁女……

莫愁湖位于南京市水西门外,总面积47公顷,周长5公里,被誉为“金陵第一名胜”,是一个景色非常秀美的江南园林。

说起莫愁湖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生动曲折、悲凉凄恻的故事。莫愁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聪明的河南洛阳贫家女子。15岁那年因家境贫寒,无钱处理父亲丧事,便忍痛含悲卖身葬父。正巧,时值南京的巨贾卢员外经商路过那里,见莫愁美丽聪明,就买为儿媳。莫愁葬父后,便辞别寡母和“青梅竹马”的意中人,挥泪辞母南下,走上了背井离乡、令人堪愁的人生之路。她跟卢员外来到南京,嫁给卢员外的15岁儿子为妻。后来生一子。

不久,北方边塞受到敌军侵犯,丈夫应征戍边,谁料一别十载杳无音讯。莫愁终日里担心戍边的丈夫,思念远在中原的母亲,心中愁苦可想而知!她在忍耐中默默地把愁苦吞咽了。纯朴的莫愁把心中的相思寄托在帮助邻里扶危济难的善行之中,深受邻里称颂,但遭公公反对,也惹来一些闲言碎语,最不能忍受的是卢员外诬陷她偷窃,莫愁女不堪遭此凌辱,便投身石城湖死了,后人为了怀念她,将石城湖连同卢家花园一并称为莫愁湖。

进了门,好大的湖呀!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湖上还有荡舟的小船,湖的周围种着花草树木,湖边是环湖小路。岸边间或有一些建筑,可能那就是景点了。再外一圈就是林立的现在化的高楼大厦。碧水、绿树、高楼互相辉映,好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闹市中竟然有这么一处美丽的地方,真是大自然的造化,怪不得莫愁湖自古以来成为很多文人墨客笔下尤物,不愧为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雨悄悄地下着,满园寂静,游人也不多。这倒平添了几分清谧与哀怨。园内的山水,也没有人工刻意的雕琢显得有些疏淡。湖面四围低垂的柳枝,软软地拂在水面上,蘸着湖水,仿佛在写着遥远的梦,和幽古的惆怅。和着烟雨,使得莫愁湖更是一片沧沧茫茫的,湖的不远处,高楼栉比,映衬着莫愁湖闹中取静的天趣。我独自在莫愁湖的雨帘中漫步,也不打伞,任凭细雨打湿衣衫,也逍遥,也孤傲!雨大时,坐在长廊里,静静地看着雨水和湖水融在濛濛的烟雨中……

湖边的弯曲长廊建在紧临湖畔的水中,古朴典雅,与湖光秀色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徜徉其中,如在画中行。

胜棋楼,是莫愁湖的另一处景观。是当年朱元璋与徐达赌棋的所在。朱皇帝输了,便将此楼赠给了徐达,故而得名。

胜棋楼坐北朝南,是一座古朴的两层建筑,楼下陈列着名人字画,楼上悬挂着明太祖朱元璋和中山王徐达奕棋的画像。楼外两侧槛柱上的楹联云:“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枰。”

楼的来历还有一段佳话: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筑楼湖上,常召开国功臣徐达到楼上下围棋。徐达虽棋高一着,却不敢轻易赢棋,怕得罪了皇上。久而久之,为朱元璋看破,一次他对徐达说:“你每次下棋都故意输给朕,朕赢了也不光彩,你这样做是犯了欺君之罪!”吓得徐达连连叩首。他又说:“今天你要使出真本事与朕分个高下,无论输赢朕都高兴。”结果徐达果然赢了,朱元璋说:“卿弈棋如用兵,确实高明,朕不得不服。”徐达却说:“臣用兵、弈棋所以取胜,全仗万岁神威,非臣之力也。”朱元璋说:“此话怎讲?”徐达说:“请陛下细看臣满盘棋子的布局。”原来从徐达这边看,棋子分明摆出“万岁”两字模样。朱元璋龙颜大悦,即将此楼连同整个莫愁湖赐给徐达。后人称此楼为胜棋楼。

据史料记载,早在六朝时这里还是长江的一部分,唐朝时又称横塘,后来由于长江和秦淮河的河道变迁而逐渐形成了湖泊,北宋乐史著的《太平寰宇记》中最早开始有“莫愁湖”之名,莫愁湖之名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一传是南齐时洛阳少女卢莫愁远嫁江东,居于湖滨而得名,就像梁武帝《河中之水歌》中所描述的:“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还有一说是卢莫愁是南齐时的著名歌妓,善于歌唱《石城乐》(又名《莫愁乐》),《太平寰宇记》记载: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歌妓卢莫愁嫁此,故名莫愁湖.

相传南朝宋、齐时,有一名叫莫愁的洛阳女子,生得美丽、聪慧、善良,与父亲相依为命。几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因家境贫困,无钱葬父,为换取葬父费用,卖身给建康(今南京)的一生意人卢员外作了儿媳,居住在石城湖畔。莫愁女好施乐善,长得又标致。有一次,梁武帝路过卢员外的家门口见到莫愁女,便起了邪念,先把其夫征去当兵,再下旨选莫愁女进宫。莫愁女宁死不从,投江自尽。人们为怀念这位美丽善良的莫愁女,就将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

多情的莫愁湖水,你融化了人间的悲苦辛酸,还给了人们无忧的心灵!

多少次向往多少次畅想,今天终于走近了你,我心中的莫愁湖!独自一人默默地走在莫愁湖边,倾听湖面上微微波涛声,仿佛听到莫愁女轻声吟唱的声音。在湖边小亭子坐了一会,感受莫愁湖的宁静,亭子不远处有几对年轻的情侣在依偎私语,给莫愁湖带来几分浪漫,我想或许这里就是情侣们约会的最好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有过美丽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还在流传,湖中九曲的廊桥是你沉积的相思……

整个下午就这样漫步在莫愁湖边,没有壮观的风景,没有过多的游人,习习湖风拂面令我心情舒畅,江南园林特有的雅致清幽更令人赏心悦目,在莫愁女雕像前驻步良久,心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奇女子呢?千百年来让多少游人魂牵梦绕!

离开莫愁湖已是时近黄昏,依依不舍地回望暮色下的莫愁湖更多了一分美丽,那美丽中又带有一点忧愁和哀怨,仿佛在倾诉那遥远的相思……

2015513

欢迎浏览:天中山教师笔会 天中作文网 天中书苑 汝南教育信息网纪念版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