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杂诗组诗 > 详细内容
杂诗组诗164
发布时间:2025/10/25  阅读次数:2  字体大小: 【】 【】【


杂诗组诗164

草集 七律130首(上)

《七律130首·草集》序

夫草木通灵,诗心贯古。今观草上飞君《七律130首·草》,乃知寸茎可载乾坤,微吟足窥造化。昔郑虔三绝,未专一艺;薛涛千咏,终囿边隅。而君以草根之质,穷碧落之思,百律成碑,五衷化玉,实今世之罕觏也。

若其取材之博,则野草涵坚忍之德,蕙草抱幽贞之操;虫草证阴阳之变,衔环彰报施之理。至若足球健儿之飒沓,外卖骑手之劬劳,皆化人间烟火为珠玉之声。用典之精,则展草垂缰,畜灵犹存古道;绛珠还泪,仙姝亦堕情天。每见獭祭者堆砌故实,君独能点染生新,使典事如盐溶水,此非腹笥渊深者不可为。

尤可贵者,字里行间自有真气盘旋。观“案头积稿三千页,囊底余钱五六铜”,知寒士不改其乐;“根在泥涂志在穹”,见匹夫难夺其志。此种精神,上接少陵野老之襟怀,下承定庵剑气之激荡,较之当代诗坛绮罗香泽之态,不啻云泥。

至若技法之妙,中二联尾多作2+1结构,如“褐甲暗连黄壤脉,金须漫引碧泉泓”,筋骨俨然而气韵流动。又善用进退格、辘轳格破平仄之拘,犹骏马驰骤而衔辔在手。昔闻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得之神助,今观君作,乃知百炼钢化绕指柔,非焚膏继晷不可得也。

余素鄙时流以艰深文浅陋,今见是集,如饮醒醐。夫诗道在真,岂分雅俗?剑气箫心,原存草莽。愿借此序,为天下草根吟者振臂一呼——

岂必瑶台种,蓬蒿自凌云。

草集 七律130

1.野草、侵韵

荒原默默绿痕深,沐雨披风展素襟。不羡繁花争艳色,唯留翠意报春心。

东君拂处情丝舞,野火焚时韧骨吟。岁岁枯荣皆入画,天涯海角寄幽音。

2.寸草、虞韵

三春晖里认微躯,敢向荒原展绿襦。雨砾频磨根未屈,霜锋屡淬叶还苏。

纵无乔木参云势,自有清芬漫道隅。莫笑丛生难辨影,连天碧色是吾徒。

3.蕙草、阳韵

天姿独抱自芬芳,翠影摇风散异香。雨润琼枝添秀色,露凝玉叶映晴光。

佳人佩畔情何限,雅士诗中韵未央。不与群花争艳冶,深林幽谷守清妆。

4.劲草、阳韵

荒原寂寂立青苍,沐雨经风志未央。疾影难摧刚韧骨,严霜更铸傲寒妆。

秋深渐见枝焦瘦,冬尽还期叶复昌。小草虽枯根不死,春回依旧绿山冈。

5.本草、阳韵

医家典籍纪岐黄,百草神奇各有长。清热滋阴烹夏菊,胜寒祛湿炮冬姜。

华佗善用青黏散,仲景能开白虎汤。旨在活人功赫赫,悬壶济世药飘香。

6.小草、尤韵

飞扬幽梦几时休?无奈严催出仕谋。小草离山终有憾,断云含雨不成秋。

身微岂减凌霄气,命舛偏存济世忧。青史何曾录芳迹,清芬自向涧边流。

7.香草、灰韵

香风拂面意悠哉,翠影轻摇映绿苔。叶蕴清芬迎远客,花含雅韵入灵台。

幽怀独抱知音少,逸兴遥随晓露开。长念楚江纫佩处,芳魂千载绕湘埃。

8.芝草、真韵

灵根瑞叶本超伦,紫气东来物候新。沐雨经霜凝素魄,餐霞饮露养玄津。

仙姿每引云间鹤,清馥长驱世外尘。幸在丹崖深处见,携归永作洞天邻。

9.幽草、真韵

深林幽谷独栖身,翠影娟娟远俗尘。露润芳心添秀色,风舒嫩叶展天真。

烟迷曲径情何限,月照寒潭梦有垠。寂寞空山谁与共,唯留清韵伴星辰。

10.仙草、删韵

浑如摇曳彩云间,翠叶琼花映碧山。瑞气氤氲凝玉露,灵光璀璨耀玄关。

能医百病除民苦,可赐长生解世艰。只恐凡夫难得见,空留传说在人寰。          

11.灵草、灰韵

灵根毓秀倚云栽,翠叶含烟映日开。夜吸精华凝紫气,朝迎晓露洗尘埃。

芳馨四溢随风远,妙韵千秋入梦来。若得一株堪幸运,病逢绝境可禳灾。

《魏颗结草》

结草事出《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命其子颗嫁之,临终反命殉。颗遵初命嫁妾。后颗与秦将杜回战,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遂擒之。夜梦老人曰:“余乃所嫁妇人之父也,报子从治命之恩。”此典与黄雀衔环并称,开华夏报恩叙事之先河,泽被后世志怪小说。唐人《宣室志》载韦氏救猿获报事,即此遗韵。

12.结草、东韵      

残戈断戟没蒿蓬,犹向风前诉旧忠。白骨已埋三径露,青燐还照九原烽。

啼鹃血染蘼芜绿,战马尘湮苜蓿红。莫道荒榛皆琐屑,根缠铁甲护幽宫。

《黄雀衔环》

衔环典出《续齐谐记》。杨宝年九岁,见黄雀为鸱枭所搏,取归饲养,羽翼既成乃放。夜梦黄衣童子献白玉环四枚,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后宝子震果历司徒太尉,震子秉、孙赐、曾孙彪,四世三公皆佩玉环。此与结草并称,开羽族报恩之文学母题,后世《聊斋》狐鬼报恩叙事多承其脉。

13.衔环、真韵

黄雀衔恩玉色新,四环皎皎报深仁。童衣入梦三更月,杨氏传家九鼎尘。

鸱影犹藏寒棘暗,槐香已透紫宸春。莫言微物无肝胆,千载青云照羽鳞。

14.小草、尤韵

东山远志几人酬?诏敕相催入宦流。枝叶虽微存骨梗,声名岂惧染尘羞。

襟怀待展情犹切,坷坎频经意未休。世事沧桑千古叹,清芬自吐韵悠悠。

15.腐草、侵韵

腐草化萤灵感寻,微光闪烁入儒林。虽无烈火燎原势,却有清风拂世心。

庄子梦中迷蝶舞,贾生堂上哭鸮音。百年倏忽当珍惜,莫效白头空自吟。

拂世,同抚世,治理天下;盖世。

鸮音,鸮鸟的恶声。《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於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16.稗草、新韵

青姿混迹稻粱丛,暗窃膏腴翠色丰。雨露均沾根愈狡,薅耘遍试态尤雄。

穗垂岂效嘉禾礼,叶展偏遮稂莠容。待到金风筛玉粒,仓廪内外自分明。

17.菰蒲、东冬韵【进退格】

烟波深处寄萍踪,青叶连天接远空。雨打枯茎犹挺直,星摇疏影自朦胧。

寒塘立尽三冬雪,野渡听残五夜钟。莫道此生泥淖陷,秋来玉粒胜春红。

18.蒲草、庚韵

翠绦垂露濯芳英,韧质虚心秉洁贞。刈取青裳分雪缕,束将云席裹霜莹。

回肠九曲林烟袅,遗恨一鞭川霭横。莫道沧波埋骨久,端阳岁岁荐香清。

19.烟草、庚韵

神农未识此君名,燧火初燃绛雾横。缕缕疑云穿肺腑,丝丝愁绪绕檐楹。

樵苏客舍三分癖,星斗阑干五夜情。莫道形销魂已散,风前犹作舞衣轻。

20.枯草、庚韵

残躯卧野抱霜清,幽魄千缠土底萦。风刻形存苍藓印,火焚根守碧心萌。

长陪冷月昭荒径,暗借燎原沃早耕。衰盛轮回皆定数,且听新雨润枯茔。

21.香草、新韵

清标九畤立晨昏,素抱偏藏涧壑深。纫佩长怀君子意,结环永葆玉壶心。

数茎碧血凝湘露,千载柔丝绕楚魂。纵使霜飙摧四野,幽芳依旧待瑶琴。

22.芝草、真韵

紫气蟠根松壑邻,九茎曾照汉宫春。露凝仙掌初涵月,霞沐灵脂自绝尘。

阆苑移来存古意,琼台隐处见天真。休言蓬岛烟波远,千载逢时泽万民。

23.瑶草、麻韵

阆苑移根玉作葩,仙姝只合宿烟霞。朝餐沆瀣真元固,夜沐星芒灵蕴加。

三秀云中舒翠袂,九英月下曳冰纱。谪居虽堕人间世,不向东风斗百花。

24.草根、微韵

深埋浊壤隐玄机,暗引幽泉养翠微。任尔冰封千嶂固,依然气转九阳归。

蚓穿洞府通灵脉,蚁筑城池识土肥。最是草根蓬勃力,生生彰显国之威。

25.草根、侵韵

生来命定在泥尘,亦有青葱向日心。烈火焚身根不死,铁蹄踏过脉仍深。

荣枯阅尽知寒暑,聚散经多悟古今。但得东风苏旧梦,新芽自可续春音。

26.草根、青韵

曾羡琼枝耀玉庭,今安尘壤守深青。千丛暗结连心网,万壑潜传接地灵。

雨虐成浆肥劲骨,风摧作种布繁星。乾坤有道循根本,莽野苍苍系燕宁。

27.草根、东韵

青苹末起撼天风,粒米须弥此理同。冻土三年潜碧血,春雷一震破玄穹。

休言草芥无斤两,可载楼台亦覆宫。请看燎原星火处,从来伟力出蒿蓬。

《菜根谭》

《菜根谭》者,明人洪应明所著清言集也。其书融儒释道之精粹,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为纲,倡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之道。凡修齐治平之理,山水泉石之趣,皆以骈俪文辞出之,如“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等句,尽显空灵境界。是书虽薄帙而蕴厚味,似粗粝而藏至味,四百载来被奉为处世宝鉴,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修身三绝。

28.菜根谭、阳韵

老来咬得菜根香,澹泊生涯自主张。世路每于穷处悟,玄机偏在淡中藏。

竹篱风雨形骸瘦,石鼎烟云韵味长。亘古布衣存浩气,撑天拄地是寻常。

29.绛草、庚韵【孤雁出群】  

绛叶连宵舞未停,欲同金菊竞鲜荣。夜随月魄凝玄露,朝伴星芒化彩霙。

不向东风争冶艳,偏于寒节证坚贞。漫言秋尽芳菲绝,犹作丹霞映雪明。

张谔《九日诗》:“绛草从朝飞尽夜,黄花开日未成旬。”

30.绛珠仙草、支韵  

灵河旧祉沐华滋,甘露前恩尽付伊。铁锸自埋香冢日,鲛绡空写断肠诗。

孤标傲世终成谶,清夜离人独去时。千古芳魂萦竹馆,烟凝暮色叶参差。

31.绛珠仙草、元韵

绛珠垂露谒仙阍,霜蕊寒枝带月扪。焚稿堪怜春色彩,扶篱空吊玉精魂。

三生石畔风烟契,一纸诗间墨渖痕。莫问归鸿缘底事,潇湘竹影送黄昏。

32.萱草、东韵

翠叶葳蕤自结丛,金簪挺秀破鸿蒙。宜男谶兆朱明节,解愠名垂至圣风。

玉萼含珠浮瑞霭,琼枝承露化神工。应知大造深恩在,永驻北堂温煦中。

朱明节,立夏节。南朝 梁武帝《首夏泛天池》:薄游朱明节,泛漾天渊池。

33.谖草、侵韵  

当年手植北堂阴,今见金葩映竹林。游子衣痕凝露重,慈母线迹入针深。

三春晖暖根犹系,万里云横影自临。莫叹风霜侵鬓早,庭前玉蕊是初心。

xuān,谖堂,借指母亲。谖草,又名鹿葱、忘忧、宜男、金针花。谖,通萱。                                                                                              

34.涧草、真韵  

石罅盘根饮碧津,幽姿元不藉芳春。寒泉漱影青犹颤,野雾侵衣翠欲匀。

几度荣枯窥鹤梦,一生俯仰伴云民。莫言涧底无颜色,夜夜明珠化露新。

《鹤梦赋》

鹤之为物,禀气清虚,羽仪皓雪,唳振九皋。其游也,栖松云而饮沆瀣;其志也,渺尘寰而友仙曹。至若“梦”之所托,非枕簟所能囿,乃神游象外,心寄鸿蒙。

是故鹤梦之境,可得而言:

一曰隐心。烟霞入抱,林壑在襟,仿孤鹤之遁影,谢俗累以忘机。

二曰仙想。驭风蓬岛,骖鸾瑶池,叩玉京之玄阙,溯千岁以长嬉。

三曰幽慨。月寒霜渚,露冷蒹葭,觉浮生之倏忽,独怆然而抚膺。

昔人有句“影浸僧禅湿,声吹鹤梦寒。寻常风雨夜,应有鬼神看。”斯境也:瑶阶似水,松影如墨,惟虚廓之魂与太素游。此时星斗垂裳,河汉息浪,岂复知人间甲子耶?

嗟乎!此境惟雪堂寤叟、竹溪醉客可窥一二,彼营营于市朝者,犹斥鷃之笑大鹏也。

《云民考》

“云民”者,诗家隐逸之符也。载籍虽简,源流自长。

溯其初现,乃在宋季诗僧文珦《云栖》之咏:“百年如过客,万事付云民。”此以云中客自况,寄蜉蝣于太虚,已立超然尘表之格。及至清世,彭孙贻《云雾茶》句云:“莫问云民宅,荒山鹳鹤邻。”遂将此意象锚定深岫,与鹤鹳同栖,隐逸之趣愈彰。逮陈文述《颐道堂集》更演仙缘:“我是云民君月娣,蓬莱清浅证兰因。”乃擢云表之民入璇霄丹阙,平添神话维度。

观其流变,自宋迄清,由尘外清咏至阆苑仙踪,一脉绵延。故《涧草》“一生俯仰伴云民”之句,虽言微草,实承千载诗心——俯仰之间,非止伴山岚流云,乃与精神国民共游太清。草木有灵,得续此隐逸真脉,岂非当代诗统之妙注耶?

35.芳草、东韵  

何须惆怅问西东,大块含灵自化工。细雨润时香满径,和风吹处翠浮空。

芊芊不尽遥峰外,采采还生映酒红。莫向天涯悲独客,千山踏遍总相逢。

36.春草、庚韵  

东君巡处绿初萌,万里柔茵接玉京。细雨梳茸青渐染,新阳照叶露犹莹。

萋萋漫引王孙思,簌簌偏承骏马鸣。莫道微身无劲骨,春风吹彻遍寰瀛。

37.秋草、阳韵  

西风一夜改青妆,遍野金涛接八荒。玉露侵衣犹劲挺,霜禽掠顶自昂藏。

曾擎萤火明长夏,今化丹霞映晚冈。且待东君回辔日,生生不息绿无疆。

38冻草、江韵

寒锁千山势未降,冰棱为骨雪为腔。蛰根暗蓄三春力,僵叶犹支五夜梆。

偶遇晴光舒冻甲,时承朔气结霜幢。东风若过昆仑顶,先绿崖阴第一桩。

《虫草》

冬虫夏草者,麦角菌科真菌也。寄生蝙蝠蛾幼虫,毙其体而萌菌株,化虫为草,冬蛰夏秀,故名。主产川藏青壤。性平味甘,归经肺肾。功擅补肺益肾,止血化痰。主治肾虚阳痿、腰膝酸软、久咳虚喘、咯血衄血。乃阴阳双补之珍品,尤善疗肺肾两虚之候。

39.虫草、东冬韵【辘轳格】

阴阳造物显玄工,僵体灵苗妙合融。雪岭凝魂成玉质,寒原蜕骨现金茸。

润濡华盖枢机转,固守命门精气封。莫道微生栖绝域,本来天地一元宗。

40.润草、元韵

夜承湛露昊天恩,晨展青罗接野垠。自有珠玑生叶底,岂无锦绣出心源。

漫言点滴功虽浅,终见萋迷势已繁。若得阳和同化雨,遍将浓翠染乾坤。

春秋元命苞:霜以杀木,露以润草。

41.溪草、先韵  

潺湲漱玉自年年,碧带轻盈绾素烟。波蹙罗衣粘蝶袂,流摇翠縠映婵娟。

浣纱石畔根长系,垂钓矶头梦已牵。谁识飘萍非逐浪,灵源元在自涓涓。

42.宿草、真韵【孤雁入群】

墓垣经岁绿痕陈,风扫霜茎月倚身。曾共琴樽歌永夜,长扃泉石护前尘。

雨销碣字苍茫影,络结松根冷暖春。荣谢早归青史帙,何须素袖渍啼纹。

43.宿草、真韵【孤雁入群】

荒冢经年碧色陈,风摇枯影月偎身。昔随剑履吟星夜,今卫泉台伴故人。

雨浣碑铭斑驳迹,根连玉魄暖寒尘。兴衰早入春秋册,岂独青衫贮泪痕。

宿草,隔年之草。《礼记·檀弓》载“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其义有三:一曰天道,草经岁枯荣,喻死生循环之理;二曰人情,初年哀恸,期而制礼,防情溺性;三曰礼义,古制师丧三载,友丧期年,以宿草为节。孔疏云:“草旧根陈,哀当渐杀。”此圣王制礼之精微,哀乐中节之典范也。后世诗文如骆宾王“宿草承姑泪”、顾况“宿草霏霏古墓田”,皆化此义入翰墨,令礼意绵亘千载而不绝。

44.朱草、真韵  

赤茎吐焰焕灵新,九畹蟠根应圣辰。夜饮天浆犹带露,朝融日魄自成春。

不随凡卉争颜色,独向瑶阶荐瑞珍。莫道微躯无大用,祯祥俱在寸心真。

45.王孙草、庚韵  

萋萋古道接荒城,饯别长亭送远征。雨渍青衫凝别泪,风摇翠带系离情。

遥连野燎痕犹在,暗度秋霜色更生。若解人间多聚散,何须岁岁守枯荣。

46.恶草、庚韵  

当途滋蔓势难平,葛藟虬蟠蔽太清。风起欲吞金砌色,雨来暗锁玉甍明。

虽蒙霁月千回照,未改荒原百代生。幸有苍松峙岩畔,寒枝终古向天擎。

lěi,藤;缠绕。唐李商隐:“恶草虽当路,寒松实挺生。”清唐孙华:“恶草只今仍塞路,兰芳自古忌当门。”                                                                          

47.毒草、侵韵

荆棘盘纡势已深,交衢久踞蔽天阴。藤缠欲锁黄金阙,刺密偏伤赤玉襟。

惯借风威摇碧落,暗随瘴影蚀瑶林。荣枯阅尽东皇力,未改荒墟亘古心。

《毒草》按:

此咏物讽世之作也。通篇以“荆棘”为象,骨力沉峭,寄慨遥深。

首联“盘纡”“久踞”二字,立恶草盘结要津之势,阴翳自生。颔联“锁金阙”“伤玉襟”,曲笔刺其侵损庙堂、戕害贞士之态,锋芒隐现。颈联更进一层,“借风威”暗合狐假虎威之典,“蚀瑶林”直指蠹政败才之弊,瘴影幢幢,如在目前。

尾联尤见筋骨:“东皇”司春,竟难改其性;“荒墟”亘古,终自固其心。此间冷眼,非独斥草芥之顽,实叹天道有时而穷,恶根终难尽刈也。

全诗字字鞭笞,句句见血,得玉溪生《恶草》之遗意,而“赤玉襟”“蚀瑶林”等语,更添金石铿鸣之质。咏物至此,可谓骨相俱显矣。

48.忍辱草、灰韵

雪岭灵根破冻栽,锋棱尽敛待春回。牛羊啮处醍醐现,霜霰侵时慧业开。

翠叶含章藏法雨,柔枝抱朴绝尘埃。莫言卑末无奇志,遍洒人间甘露来。

忍辱草,亦称忍草。佛经云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羊食之,则成醍醐。唐宋之问:“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忍辱草》按:

此诗深得佛理禅髓,以忍草为象,阐扬般若波罗蜜多之精义。首联“雪岭灵根”暗合《涅槃经》“雪山有草,名为忍辱”之典,以“破冻栽”三字点化逆境修行之基。颔联尤见妙谛:“牛羊啮处”化用醍醐灌顶之典,揭示外辱恰成法乳;“霜霰侵时”暗喻业障翻为菩提,深合《法华》转烦恼成净土之旨。

颈联“含章藏法雨”状其内蕴福德,“抱朴绝尘埃”显其外屏六染,可谓理事双融。尾联“卑末无奇志”反用《维摩》芥子纳须弥之境,“遍洒甘露”终归慈悲普度,圆满大乘菩萨道精神。

全诗以草木通佛性,借物象演法音,较之宋问礼“踏忍草”句,更见中道圆融。昔天台宗倡“一念三千”,今观此诗,一草具足法界,诚咏物而载道者也。

49.騲【马草】、东韵

苜蓿连天接碧穹,阴山敕勒莽原风。含芒夜淬吴钩白,饮露朝催汉帜红。

耻共园芳争霁月,甘随戍角动寒空。骅骝踏破关河雪,犹伴春犁烟雨中。

騲,草之繁体,马草也。

50.蓍草、阳韵

灵根七窍贯阴阳,五十茎抽天地纲。身浸寒泉通帝谓,影摇清露识机藏。

卦成羲父龟纹显,爻动周姬凤德彰。莫道丛生蒿艾里,枯荣自合四时章。

51.别草、微韵  

长亭古道接烟霏,总送行旌带夕晖。弱柳暗牵孤客绪,寒香频染素襟衣。

根萦烈熖魂犹劲,叶战严飙志未非。岂谓柔荑唯涕泪,新萌已透冻霜威。

52.离草、灰韵

仙根原自驻瑶台,谪向人间绮色开。玉露凝时含宿醉,朱霞染处带新哀。

曾陪金谷娇娆影,更伴长亭寂寞杯。车马东西惟赠别,此身元是百花魁。

离草,勺药。元 王逢 《宫中行乐词》之五:“芍药为离草,鸳鸯是匹禽。”《韩诗外传》云:‘勺药,离草地。’ 董子 云:‘勺药一名将离,故将别赠之。’”

53.匹禽、阳韵

烟水生涯共颉颃,江汀深处宿双行。依蒲交颈波光澈,敛羽同心月影凉。

岂畏冰尘移素志,默将山海证柔肠。世情莫解灵禽谛,却看云中雁字扬。

匹禽,成双之鸟与禽。此处谓鸳鸯。                                                          

54.寡草、侵韵

雪刃风刀惯独禁,孤标峭壁渺难寻。叶凝寒露星垂影,根啮残碑苔作音。

空谷年深埋屐齿,乱云夜久砺玄心。东君未许同桃李,一寸青芒出万岑。

55.砚草、庚韵

芸窗吮笔意难平,墨渖濡根带月耕。抽叶欲承仙掌露,簪花偏怯凤池名。

焚膏未辍星河淬,刈冗方期圭璧明。青简不随秋色改,春雷破蛰作雄鸣。

56.太阳草【黄精】、元韵

仙种移根紫府垣,九蒸霞色转鸿元。金芽出土光初耀,玉液凝脂暖自存。

地脉潜通云外岫,天恩暗注月边村。纵然芥子藏身小,真火长温太极门。

57.闲花野草、真韵

冶叶倡条各竞春,临风摇曳舞轻尘。胭脂巷口斜阳冷,露水姻缘蝶梦频。

玉貌已随年岁减,痴心犹被姓名嗔。荣枯莫问东君意,终负灵和殿里身。

58.盗仙草、先韵

雄黄劫后魄魂悬,径入昆崙北斗边。雪刃劈开千载雾,霜襟冲破九重天。

鹤翎散作琼霄雨,鹿角挑寒玉阙烟。幸得仙翁施恻隐,一茎芝草续前缘。

《盗仙草》,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述金山寺和尚法海,告诉许仙白素贞是蛇妖所变成。到端阳节时,许仙劝白素贞饮下雄黄酒,白素贞遂现出原形,许仙因而惊死。白素贞于是潜入昆崙山,欲盗取灵芝仙草以救活许仙,但无法战胜鹤鹿二童,南极仙翁怜悯,乃赠以灵芝,救活许仙的故事。

59.劫后吟、微韵

严霜偏打枯根草,骤雨频侵败絮衣。瓮牗绳枢风飒飒,残垣断壁月微微。

苔纹漫蚀墙泥旧,烛影空摇鬓雪稀。闻道天公施化育,如何厄运总相违?

严霜偏打枯根草,(谚语)喻灾祸偏降临于不幸者。

60.别怀、尤韵

春烟漠柳渐成秋,蝶倦莺慵各自愁。坠素犹随流水去,疏枝尚带晚香留。

天涯何处无芳草,云路从来有客舟。莫向东风叹离别,一川新碧正平畴。

天涯何处无芳草,原指各处皆有赏心悦目之花草,后喻不必过分眷恋故人故物。宋·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61.牧野谣、庚韵

芳甸云开晓雾清,长绳解却任纵横。眠沙自识莓苔路,饮涧偏宜菡萏泓。

笛里光阴随俯仰,风中耳鬓共峥嵘。南山豆荚何须问,夕露沾衣笑独行。

62.归田乐、庚韵

解却尘鞅适性情,溪山幽境寄余生。闲招白鹤松边立,醉拾黄精洞底烹。

灌水养鱼心共澈,放牛吃草意偏清。何须更问功名事,且向江天自在行。

归田乐按:

灌园之法,凿池引泉,投鲂鲤于碧波,观鳞鬣嬉游,寓生生之理。

牧野之趣,解辔纵犊,任徜徉于青陂,听笛风相和,得自在之真。

63.宵明草、庚韵

灵根夜灼映空清,昼隐微芒道已成。星斗经天千魄冷,露漪凝处一珠轻。

不随燧火争朝夕,懒共曦车测晦晴。莫笑卑身无大用,幽辉自照古今情。

宵明草,传说中一种夜则发光、昼则光灭之草。晋 王嘉 《拾遗记》:“销明草,夜视如列星,昼则光自销灭也。”按,今本《拾遗记》作“销明草”。

64.藩篱草【木槿】、东韵

编茅插棘自成丛,朝暮荣枯一梦中。篱角乍开霞半幅,枝头旋落玉千盅。

惯邻荆莽心常素,久历寒威骨转雄。莫道柴篱无丽色,重阳振作战西风。

65.波斯草、真韵

西域携来翠色新,霜根玉甲自嶙峋。瑶台曾佐驼蹄宴,素手初调碧缕春。

惯历寒沙凝铁骨,偏宜暖律长云鳞。季鹰若识冰瓯趣,可慰秋风忆脍莼。

波斯草,即菠菜。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菠薐》﹝释名﹞:“菠菜,波斯草,赤根菜。” 夏衍 《花木瓜果之类》:“菠菜古名菠棱,又名波斯草。”

66.愁妇草、麻韵

寒原寂寂委尘沙,节节萦怀向海涯。石竹痕深凝血泪,孤灯光冷映昏鸦。

贞心已共苔纹老,幽魄长随霜色斜。莫道断肠缘别恨,千年犹作赤城霞。

愁妇草,即相思草。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秦赵间有相思草,状若石竹,而节节相续。一名断肠草,又名愁妇草,亦名孀草,又呼为寡妇莎,盖相思之流也。”

67.芳草、新韵

十步芳菲信有真,何须远岫觅灵根。临风翠带烟霞气,承露青含日月魂。

幽谷自生君子誉,山樵长护圣贤襟。莫言萧艾能遮眼,浩韵千秋耀古今。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论》

夫“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者,典出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其本谓沃土不远,嘉卉自生。至隋炀帝诏书乃作:“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遂成求贤喻世之格言。

观其流变:汉世言自然之理,隋唐转为举贤之策,及清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载“荜门圭窦中,有这等明理女子”,更见其说深入民间。此八字之妙,在将《荀子》“青出于蓝”、《楚辞》“江蓠辟芷”诸典,化为市井皆晓之常理。

盖草木之微,实通大道:一则可破“地僻无才”之执,如《晋书》载慕容廆“虚襟引纳,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二则可解“贵远贱近”之惑,恰符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之深意。故《资治通鉴》论及地方举荐,特引此语为证。

嗟乎!自汉宫苑囿至清季闾巷,此八字犹春霖润物,在在证明:人才之生,不择地而萌;明主之求,当自迩始。

上一篇:杂诗组诗163 下一篇:杂诗组诗165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