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杂诗组诗160
百位两汉风云人物纪略(七律230首)(三)
111.《樊哙》阳韵
屠夫血刃起芒砀,盾裂鸿门宴未央。怒发冲冠惊楚霸,彘肩斗酒胜渔阳。
旌麾北指匈奴遁,鼓角南征汉祚昌。莫道贩缯皆市井,凌烟阁上绘侯王。
云台廿八将简介
云台二十八将,乃东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复兴汉室之功臣。邓禹运筹帷幄,为刘秀定策图天下;吴汉果敢善战,征伐四方屡立奇功;寇恂镇抚河内,保障军需;冯异征战披荆斩棘,为人谦退不伐。其余诸将,或善谋,或勇战,或长于吏治。明帝永平中,追念前世功臣,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彰显其辅佐光武中兴汉室之勋,遂成后世忠臣良将之楷模。
马援简介
马援,扶风茂陵人也。新朝末,曾为新城大尹。后归附刘秀,乃东汉开国功臣。援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其老而弥坚,“马革裹尸” 之言,尽展报国豪情,于东汉政权之巩固及边疆安宁,功绩至伟。
112.《马援》真韵【孤雁入群】
陇西羌笛咽沙尘,铜柱交南铸汉臣。马革愿承尸骨冷,铁衣未解箭痕皴。
六旬犹踏五溪月,万里能清百越榛。伏庙尚存湘水涘,暮涛如诉老将军。
113.《马援》麻韵
薏苡明珠谤未遮,武陵蛮鼓动天涯。壶头山月悬铜柱,交趾风涛卷战沙。
裹革誓盟惊世久,据鞍顾盼震夷遐。伏波勋业垂青史,何忍流言玷岁华。
冯异简介
冯异,颍川父城人。初事王莽,后投刘秀。随刘秀转战南北,战功赫赫,助其平定河北。异为人谦逊,不矜功伐,诸将并坐论功时,独避于树下,故军中称其为 “大树将军”。其为东汉之建立与稳固竭心尽力,乃东汉开国之名将也。
114.《冯异》元韵
父城儒将本忠魂,一见萧王誓托门。河北功成甘隐树,洛阳位定拒争恩。
逊同砥柱擎天稳,谦若春霖润物温。今日云台瞻画像,犹存遗范耀乾坤。
115.《冯异》庚韵
大树将军趁夜行,功勋盖世避褒荣。滹沱冰泮潜骁锐,崤岭霞披展旆旌。
麦饭曾温天子腹,舆图已定汉家营。云台画壁瞻模楷,犹念昆阳剑戟鸣。
王充简介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少孤,乡里称孝。后至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著《论衡》八十五篇。
116.《王充》支韵
会稽孤鹤立寒墀,洛肆观书破典疑。三教九流窥宙理,疾虚谴妄解天知。
墨池犹浸论衡简,儒服偏裁问孔丝。谁见越山千载月,独临禹穴照残碑。
117.《王充》先韵
上虞才士起寒渊,夜对青藜破暗玄。笔扫谶谣云翳散,墨倾星斗玉仪悬。
九虚探赜开真境,数卷摛文熄妄烟。莫叹仲任生落寞,论衡熠熠照千年。
张衡简介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还发明了浑天仪等仪器。其文学成就也极高,代表作有《二京赋》等。
118.《张衡》元韵
二京赋就誉文轩,地脉初窥撼岳根。木鹊凌风巡碧落,铜仪测象定乾坤。
每嗟素月盈亏易,恒念苍黎忧乐繁。欲觅平翁机巧智,南阳暮雨隐苔痕。
蔡伦简介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东汉宦官,改进了造纸术。他总结以往的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使纸张的质量和产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为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119.《蔡伦》阳韵
密苇修筠隐古坊,碎麻残网捣琼浆。洛都犹记缣绡贵,尘世欣逢简册彰。
凤阙阶前传敕令,墨池轩外赋华章。休言竖宦皆庸碌,蔡氏奇笺风韵长。
韩棱简介
韩棱,字伯师,颍川舞阳人,东汉名臣,以正直著称。汉章帝时为尚书令,后拜司徒、司空。其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对东汉的政治清明起到了积极作用。
120.《韩棱》微韵
颍川劲柏傲宫闱,直节尚书展旆旂。白虎殿前声震震,青蒲席上语巍巍。
三台望重蔑朱绂,九鼎论高敬褐衣。太学群英皆敛衽,长怀謇謇正音飞。
旆旂Pèi qí,泛指旗帜。旆,特征:形如燕尾的垂旒,常用于装饰或象征身份。旂特征:带有铃铛,铃铛用于号令或警示。
謇jiǎn,口謇,口吃。直言不讳,正直。 陈寔简介
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少为亭卒,笃学不休。及长,拜太丘长,德冠当时。尝有盗夜伏梁上,寔召子孙正色曰:“人当自勉,恶非本然,如梁上君子是也。”盗感愧自首,其化人若此。卒时四海吊者三万,谥为文范先生。
121.《陈太丘》庚韵
寒素长怀济世情,弦歌不辍典坟明。梁尘动处箴言切,闾巷归时德化成。
洛下松筠风自远,颍川俎豆月同清。至今人说太丘事,犹见棠阴千载荣。
吕雉简介
吕雉,刘邦糟糠之妻,大汉开国之后也。楚汉相争,为项羽所执,囚于楚营数载。及刘邦践祚,吕氏助其诛韩信、彭越等异姓王,以固汉室之基。高祖崩,吕雉临朝称制,擢吕氏子弟,委以重任,开汉代外戚专权之先。其性狠戾,戚夫人竟被制为“人彘”,闻者皆惧。然其在位之时,能安邦定国,行与民休息之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于汉初经济复苏,功不可没。
122.《吕雉》先韵
楚营囚虏汉宫天,铁腕临朝十五年。人彘酷刑惊掖殿,萧规犹守抚民田。
非因吕氏封王事,谁识娥姁霸政篇。莫道女流无胆略,至今高后庙依然。
吕雉,字娥姁xū【妪】
戚夫人简介
戚夫人者,汉高祖宠妾也。姿容绝美,善歌舞,尤精《出塞》之曲,深得帝眷。恃宠而欲立子如意为太子,与吕后子刘盈相竞。高祖以刘盈性仁弱,如意肖己,数欲行废立之事。幸得张良等谋臣力护,刘盈之太子位乃安。及高祖晏驾,吕后秉政,囚戚夫人于永巷,施髡首钳颈之刑,使舂作劳役。戚夫人悲歌抒愤,吕后闻之大怒,遂断其手足,剜目熏耳,饮药致哑,投诸厕中,号曰“人彘”。其命途之惨,足见宫廷权争之酷烈,令人扼腕。
123.《戚夫人》支韵
赵舞惊鸿入殿时,已埋隐患在龙墀。春坊捣粟摧琼树,汉苑刑人折玉枝。
宝瑟尘封商调绝,金铺苔蚀郢声悲。君恩若许同天地,何遣芳魂饮鸩卮?
124.《戚夫人》先韵
主走茶凉梦逐烟,娇姿舞罢转哀弦。恃恩欲令储君易,罹祸方知厄运缠。
舂碓囚歌魂已断,溷圊人彘命终捐。繁华顿逝归黄壤,身后唏嘘故事传。
125.《戚夫人》先韵
恩移爱褪梦如烟,楚舞霓裳换怨弦。恃宠频图储位易,临危方悟劫波连。
舂歌凄厉魂皆散,人彘惨悲尸不全。玉碎珠沉埋故冢,呜咽风雨诉苍天。
窦漪房简介
窦漪房者,汉文帝后,景帝之母也。历文、景、武三朝,笃信黄老之学。景帝时,常预政,力排儒术。后性节俭,心怀黎庶,于朝政颇具影响。汉初之时,其调和各方,推动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于社稷之功,不可小觑。
126.《窦漪房》元韵
汉宫初入识风云,长乐三朝立至尊。黄老为纲安社稷,椒房之势掩经元。
未妨文景承平世,终滞龙廷改制恩。东观遗芳传懿范,犹闻俭素颂慈温。
卫子夫简介
卫子夫,本平阳公主家歌女,出身微贱。然姿容昳丽,才艺出众,因之获武帝垂青,册立为后。其弟卫青、外甥霍去病,皆为抗匈名将,屡立战功,威震边陲。子夫居后位三十八载,遭巫蛊之祸,含冤自尽。其性恭谨谦和,驭后宫井井有条,使武帝无内顾之忧,为汉室昌隆,默默襄助,功不可没。
127.《卫子夫》真元韵【辘轳韵】
平阳歌女步天宸,卅八春秋凤印新。卫霍功高安朔漠,椒房德厚睦宗姻。
堪惊巫蛊萧墙变,竟碎金闺往日恩。若问深宫何所怨,凄风冷月锁重门。
赵飞燕简介
赵飞燕,本名宜主,初为阳阿公主府舞伎。其舞态轻盈,宛若飞燕,故以此名世。汉成帝时入宫,与妹赵合德并得宠幸。后立为皇后,姐妹二人恃宠而骄,多行不法,据传曾涉残害皇嗣之事。及成帝崩,遭贬为庶人,遂自杀。飞燕以容色舞姿显名,然其行径为后世所訾议,终落得香消玉殒,徒留遗恨。
128.《赵飞燕》萧韵
阳阿舞罢楚宫娇,绛袖翻云掌上飘。姊妹专房春昼永,龙床虚席夜弦凋。
非关祸水污纨素,终是君心溺窈娆。太液池边秋色老,寒烟衰苇没虹桥。
120.《赵飞燕》麻韵
掌上纤柔舞袂奢,昭阳绮梦负芳华。身轻未拟承珠盏,色艳偏开倾国花。
姊妹专房争皓月,君王绝嗣散晨霞。灞陵松柏悲风冽,谁念当年步步葩?
赵合德简介
赵合德者,赵飞燕之妹也。容华绝代,姿质妖妍,与姊同侍汉成帝。入宫后,深得帝宠,与飞燕并擅房宠,贵倾后宫,赐号 “昭仪”。其居昭阳舍,穷极奢华,壁带以黄金为饰,明珠翠羽点缀其间。合德恃宠而骄,与姊构陷后宫,戕害皇嗣,致使成帝子嗣凋零。成帝崩于合德榻上,朝野震动,群臣奏其罪。合德自知难辞,遂饮鸩自尽,香魂消散,其秽行亦遗臭千古。
130.《赵合德》歌韵
昭阳殿上撒恩波,姊妹双娇斗绮罗。帐底春深色迷主,宫中计毒斧摧柯。
岂知暴毙须臾事,翻作哀啼顷刻戈。若问温柔乡里恨,当年飞燕已蹉跎。
131.《赵合德》麻韵
汉宫双艳竞春华,舞罢纤腰入帝家。远黛新描云外岫,昭阳独占雨中花。
柔乡惑主终遗恨,毒手摧兰实可嗟。祸水骂名千载后,谁怜碧血染黄沙?
邓绥简介
邓绥,南阳新野人氏,东汉和帝之皇后也。和帝晏驾,绥先后迎立殇帝、安帝,临朝称制一十六载。秉政之时,崇俭约,减赋税,理冤狱,虽逢时势动荡,而汉室得以安。绥聪慧机敏,具治世之才,然久执权柄,不免遭后世訾议,论者谓其擅政之嫌,然其匡扶社稷之功,亦不可尽掩也。
132.《邓绥》侵韵
熹微初照凤临簪,十六年间德泽深。减赋平冤民共仰,立君辞诏世同钦。
岂唯闺阁称英主,长使须眉愧翰林。可惜邓家终族灭,东京落日暮云沉。
133.《邓绥》侵韵
和熹淑质媲璆琳,用事贤明布德音。白虎弘文延俊士,朱扉靖厄守宫深。
减餐恒念苍生苦,辍苑常捐内殿琛。可叹垂帘熙攘际,隐忧汉祚渐消沉。
王昭君简介
王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人也。元帝朝,以良家子选入掖庭。当是时,汉匈议和亲,昭君慨然自请,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获封宁胡阏氏。其出塞之举,化兵戎为和睦,自此汉匈边境晏然,黎民安享太平六十余载。昭君以弱质之躯,成两国安宁之业,其功昭昭,万世仰止。
134.《王昭君》阳韵
秭归村女入椒房,自请和亲出远疆。胡马嘶风青冢寂,玉颜映月画工茫。
能安汉土千重险,胜却将军百战扬。若问娥眉谁报国,琵琶声里靖边荒。
135.《王昭君》虞韵
秭归秀色毓灵姝,一入深宫恨画图。绝代容光羞贿笔,边关风雪黯征途。
琵琶声咽胡尘远,环佩魂飞汉月孤。青冢至今春草绿,长留大义在匈奴。
136.《王昭君》东韵
仙香国色出璇宫,万里和亲盖代功。玉指冰弦咽塞月,乡心云翼托归鸿。
功垂汉史安边策,誉满胡天济世风。青冢长春荣草木,千秋犹仰女儿雄。
陈阿娇简介
陈阿娇,馆陶长公主刘嫖之女,汉武帝元配皇后也。其母刘嫖助武帝得立储君、践祚大统,阿娇初立,武帝宠幸殊甚,礼遇优渥。然阿娇性骄纵,善妒而无子,更行巫蛊之事,触犯宫禁。元光五年,武帝废其后位,令退居长门宫。阿娇一生荣枯,既因母族之功显贵于前,亦因己身之过落寞于后,其跌宕际遇,实与宫廷权谋、性情缺陷息息相关,令人嗟叹。
137.《陈阿娇》尤韵
馆陶爱女嫁龙旒,金屋盟言誓久留。岂料长门寻赋咏,终悲永巷失恩稠。
巫兴蛊祸椒房废,缘断香魂绮梦休。若悟昔年情眷眷,应惭恃贵惹烦忧。
138.《陈阿娇》东韵
金屋往畴盟誓隆,长门吟赋泣秋风。画眉未老恩先绝,舞袖常新梦已空。
岂为多骄翻醋海,非因无嗣困椒宫。可怜子夜甘泉月,独照孤衾旧日红。
马皇后
马皇后,伏波将军马援之女,明帝贤后。温婉端庄,恭肃有礼。居后宫而不妒,辅明帝以仁德。尝著《显宗起居注》,谦逊自抑;谏止封外戚,深明大义。其贤德之风,垂范后世,为历代皇后之楷模。
139.《马皇后》先韵
扶风闺秀继先贤,德被椒房廿载绵。大练衣成六宫俭,外家爵让九重坚。
起居注里藏谦慎,朝会仪中见肃虔。纵览阴华荣宠史,清辉独耀月轮圆。
140.《马皇后》阳韵
伏波之女主昭阳,温婉贤明善走章。谦著起居弘懿范,谏封戚畹固朝纲。
六宫无妒春云暖,九殿含仁德泽长。千载兰仪垂史册,永为坤则映天光。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继父司马谈之职,为汉太史令。值李陵败降匈奴,迁仗义执言,触怒武帝,遂遭腐刑。然其含垢忍辱,发愤著述,以成《史记》。此书上溯黄帝,下至汉武太初,创纪传体通史之例。迁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为志,叙事严谨,文笔斐然。既存史实之真,复具文学之美,鲁迅赞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于后世史学、文学,影响至深且巨,功莫大焉。
141.《司马迁》青韵【孤雁出群】
铁笔蒙冤志未倾,孤灯永夜对遗经。九丘探赜窥天阙,八索钩沉泣鬼庭。
蚕室血凝寒简册,龙门魂化作辰星。可怜太史丹心在,万古云霄仰德馨。
142.《司马迁》真韵
腐刑难屈著书身,太史遗编启后尘。探古穷今秉公正,撼天动地见孤真。
陵灾骤降忠魂恸,汉武威加直道沦。万载龙门存浩气,长河不尽圣贤神。
司马相如简介
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魁首。其赋铺陈宏丽,《子虚》《上林》冠绝一时,开汉大赋之先,尽显大汉气象,泽被后世。与卓文君当垆佳话,传为美谈;然为禄仕进,曲意事上,亦遭訾议。才高情逸,瑕瑜互见,终成一代文宗。
143.《司马相如》鱼韵【孤雁出群】
长卿才调冠西都,绿绮求凰引绣裾。上苑藻凝霞彩动,茂陵策定圣颜纾。
当垆闹市情难已,奏牍丹墀志不沮。莫道登天恩遇厚,临邛往迹念犹初。
扬雄简介
扬雄,字子云,西汉后期硕学之士。效《论语》著《法言》,拟《易经》作《太玄》,又成《方言》,为研古汉语之瑰宝。其辞赋承司马相如之风,复求新变。倡文学宗经征圣之论,于后世文学理论演进,厥功甚伟,堪称通儒,学行炳然。
144.《扬雄》元韵
子云覃思究天元,法象幽微不二门。耻作雕虫轻赋颂,甘随古圣守箴言。
周风遍录殊方语,汉璧难销谏议冤。且看侯芭携酒处,草玄亭外月黄昏。
班固简介
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巨擘、文章大家。殚精竭虑著《汉书》,首创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上承西汉之兴衰,下启后世修史范式,功垂千古。其《两都赋》文辞宏丽,极写长安、洛阳之盛景,彰东汉之治世气象。惜因窦宪事牵连,蒙冤下狱,竟殁于牢中,毕生心血,命途坎坷,令人扼腕。
145.《班固》删韵
巨帙新开史笔娴,兰台继业续迁班。两都赋动文光耀,白虎论成儒术环。
窦氏罗深终陷罪,皇朝典就永传寰。残阳独照青编冷,犹记当年诏令颁。
班昭简介
班昭,字惠班,一名姬,号曹大家,班固之妹也。其性敏而好学,才高而德劭。班固著《汉书》,未毕而卒,班昭继其志,踵其事,竟成此书,于史学传承,厥功至伟。又作《女诫》,规范女行,虽有束身之嫌,然于彼时亦具教化之效。常入宫廷,为后妃贵人之师,堪称古代才女之典范,流芳后世。
146.《班昭》先韵
汉帙功成倚妙娟,兰台绝响韵千年。六宫懿范垂坤则,百代鸿文启后贤。
不独续完先父志,更教声振玉门边。何堪绛帐传经夜,烛影摇红映简编。
147.《曹大家》庚韵【孤雁出群】
东观深宵续汗青,绛帷开处列琼瑛。七章诫语萦金锁,三殿经筵动玉衡。
参政早传丹笔重,论才何让紫袍轻。千秋谁解班昭志,唯见黄河绕洛城。
枚乘简介
枚乘,字叔,西汉著名辞赋家。初事吴王刘濞为郎中,以《七发》谏阻吴王谋反。其文巧施铺陈排比,辞藻绚烂华丽,《七发》乃汉大赋奠基之篇。该作借夸张描绘与层层引导,论及养生治国之理,于后世辞赋创作影响深远,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
148.《枚乘》庚韵
七发奇文谏昊营,广陵潮怒喻危情。上书早料濞王祸,作赋先开汉阙声。
兔苑遗风存雅韵,梁园妙笔冠神京。休言辞客无高见,枚叔深谙养性精。
贾谊简介
贾谊,洛阳才俊,少而博学,才高八斗。文帝朝,献《治安策》《过秦论》诸文,倡强中央、削诸侯、重农抑商之策。奈为群臣所忌,谪为长沙王太傅,后转梁怀王太傅。其政论见识超卓,文辞优美,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然其著述于后世政治思想,影响至深且远。
149.《贾谊》支韵
洛阳才俊冠当时,一卷过秦天下知。痛哭庙堂霜刃冷,长嗟湘水暮云垂。
治安三策传青简,鵩鸟孤吟托素辞。倘使贾才能重用,何来七国乱华夷?
许慎简介
许慎,汝南召陵人也,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倾毕生之力,著《说文解字》。此书乃华夏首部系统析汉字形体、考字源之语文辞书。以六书之论,剖形析义,明字理之变。其功甚伟,为后世研汉字嬗变、探古文化之源流,立不刊之基,于中华文明传承,厥功至巨。
150.《许慎》蒸韵
圣心注字耀文蒸,旰食宵衣制范绳。部首初分昭序理,形声既判辨淄渑。
清源正本宁容秽,吐凤挥毫岂让蝇。洛下诸生争问学,至今仰拜许公陵。
151.《许慎》真韵
汝南鸿硕字中神,六法精研溯本真。部类初分开典制,音形细究见功纯。
说文立范千秋仰,训诂传经万代珍。休道雕虫称小技,相承一脉赖斯人。
刘向简介
刘向,沛郡丰邑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也。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曾奉诏领校秘书,纂修《别录》,此乃华夏最早之图书公类目录,开典籍分类编目之先河。又著《新序》《说苑》《列女传》诸书,采撷古事,寓劝诫于文辞,彰教化于篇牍。于古代文献之整理、传扬,厥功至伟,其学其文,泽被后世。
152.《刘向》元韵
天潢校勘守文园,别策精研典籍蕃。新序微言星斗焕,雅章奥义海涛奔。
九流考辨开图录,七略裁成启后藩。金匮芸编遗墨在,至今风骨映书魂。
蔡邕简介
蔡邕,陈留圉人,东汉文学、书法巨匠也。通经史,精音律,晓天文,博洽多闻。其书艺卓绝,创 “飞白” 之体,笔势飘逸若流云,墨痕参差似蝉翼,开后世书法新境,影响深远。邕尝上书指陈时政之弊,触怒权贵而获罪。及董卓擅权,强征其出仕。后董卓伏诛,邕以受其知遇,牵连下狱,竟致殒命。所著《蔡中郎集》,文采斐然,传于后世,诚为一代鸿儒,惜乎命途多舛,令人叹惋。
153.《蔡邕》萧韵
中郎飞白笔生飙,东观遗文振汉朝。琴辨焦桐传绝响,书镌玉版见高标。
宁辞卓府污名累,却为王门构祸凋。回首圉城荒宅处,残垣断壁草萧萧。
154.《蔡邕制琴》支韵【孤雁入群】
吴中烈火锻桐奇,辨得清音旷代姿。焦尾痕留经劫处,冰弦韵起落霞时。
广陵散绝嵇康后,汉室灰飞董卓悲。金凤涅槃文化盛,薪传精魄继流徽。
蔡琰简介
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也。性敏慧,博学能文,尤精音律。初嫁河东卫仲道,未几夫亡无子,乃返归故里。兴平年间,逢乱为胡骑所掳,委身南匈奴左贤王,居胡中一十二载,育有二子。曹操素与邕相善,念其无嗣,以金璧赎归,改嫁董祀。琰作《悲愤诗》《胡笳十八拍》,词情凄婉,感怀身世,尽述离乱之痛、思归之切,情真意笃,动人心魄,以才情卓绝名世,诚为女中英杰。
155.《蔡琰》删韵
胡笳声咽玉门关,万里归来鬓已斑。悲愤篇成凝血泪,焦桐调尽诉家山。
才高怎奈烽烟苦,命舛何堪世路艰。若问文姬肠断处,黄河九曲绕心间。
156.《蔡琰》麻韵
陈留淑质玉无瑕,乱世飘零逐塞沙。胡地霜寒凋汉草,边城夜永咽秦琶。
赎归故国抛雏痛,续写遗编继父嗟。十八拍成千古恨,琴台细雨湿蒹葭。
157.《蔡琰》寒韵【孤雁出群】
容华绝代运多艰,烽火流离朔雪寒。笳拍商音传怨曲,泪洇缣素写辛酸。
南归故邑亭台改,北别穹庐子女欢。千载清芬留史简,人间重见汉衣冠。
张骞简介
张骞者,西汉人也。武帝时,应募使西域,初欲联大月氏以击匈奴。道中两为匈奴所拘,困厄十三载始得归。后复使乌孙,凿空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自此,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互通,汉与中亚、西亚之联系亦得以加强。骞不畏险阻,勇于开拓,其功甚伟,于东西方交流之事,实开先河,垂范后世。
158.《张骞》先韵
孤征西域十余年,持节遥穿大漠烟。月氏未盟心似铁,单于虽困志弥坚。
葡萄苜蓿随尘入,汗血龙驹载誉还。莫道玉门春不度,丝绸路上汉风传。
159.《博望侯》支韵
汉家旌旆向西陲,十载冰霜染鬓丝。鸿雁难传云外信,琵琶暗诉月中悲。
星河欲接关山道,瀚海初开使节帷。忽见轮台春柳色,方知博望凿空时。
苏武简介
苏武,西汉武帝朝,奉使匈奴。不意遭匈奴拘执,匈奴百计诱降,威迫并施。然武坚贞不屈,持汉节牧羊于北海之畔,凡一十九载。风霜侵其骨,朔雪染其鬓,而其心向汉,志节弥坚,未尝有丝毫降意,终保汉使之尊严。后得归汉室,其高风亮节,为后世所仰,实乃坚贞民族大义之楷模。
160.《苏武》先韵
瀚海羁臣十九年,节旄尽落志弥坚。曾吞窖月和毡咽,数见边鸿带帛旋。
卫律帐前霜映刃,李陵宴上语如烟。图形未改龙颜旧,独抱孤忠耀简编。
161.《苏武》先韵
胡风持节牧羝年,冰没旄头志愈坚。啮雪窖中吞瀚气,望鸿塞外寄精虔。
子卿抗虏心昭日,常惠传书德动天。麟阁图形垂万祀,清辉长耀陇山边。
张衡简介
张衡,字平子,东汉奇人也,兼擅天学、机巧、地理、文章诸事。制浑天仪,精妙入微,可详演天体之运行;创地动仪,独出心裁,能预察震灾之方位,于天文、地震之研,功莫大焉。其著《二京赋》《归田赋》诸篇,文辞宏丽,兼蕴科学之思,文采与理趣并蓄。衡才学超卓,德艺双馨,诚为往古之全才,后世之典范也。
162.《张衡》先韵
平子研机创浑天,地仪巧构报灾先。二京赋就惊寰宇,灵宪书成算大千。
敢问璇玑谁可拟?独将玄象细推研。南阳陌上秋风起,犹忆当年制器贤。
163.《张衡》支韵
灵仪测震世称奇,八斗高才独冠时。星历穷通悬象变,文章俊逸彩云驰。
璇玑转宇观天道,瑞器鸣风显睿姿。千载科宗垂范在,九霄光曜永无涯。
蔡伦简介
蔡伦,字敬仲,东汉宦者也。善研巧技,尤精于造纸之术。时取树皮、麻头、敝布、鱼网之属为料,经挫、捣、炒、烘诸工,革新旧法。所造之纸,价廉而质优,乃现代纸张之滥觞。其术传布四海,于世界文化之传承流播,功莫大焉。然伦涉身宫廷之斗,宦海波谲,终遭构陷,被迫自戕,惜哉,其才高而命舛,令人嗟叹不已。
164.《蔡伦》元韵
耒阳蔡子启新元,敝絮藤麻作素萱。阆苑缣缯皆弃置,瀛洲竹简尽腾鶱。
堪嗟阉竖终吞鸩,幸有遗型永载言。若考寰球功业史,龙亭创制冠诸蕃。
孔安国简介
孔安国,乃孔子之后裔也。汉武帝时,安国以才学显,拜为博士,累迁至谏大夫、临淮太守。彼时,于孔子旧宅壁中得古文《尚书》等经典,遂以今文读之,精心考订,著成《古文尚书》《论语训解》等书,卓然为古文经学之翘楚。安国于古代经典,悉心整理,用力甚勤,其功在于传承文脉,泽被后世,为经学研究之基,实乃儒林之硕望,学林之楷模也。
165.《孔安国》元韵
孔壁遗编启圣门,古文训释溯渊源。尚书章句承薪远,论语精微见道存。
博士立朝扶汉祚,临淮施政惠黎元。劫余独绍先师业,鲁殿灵光一脉尊。
马融简介
马融,字季长,东汉经学大家也。其才学淹博,通览经籍,于《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等经典皆有注疏,使古文经学臻于成熟之境。融门徒广布,卢植、郑玄皆出其门,可谓桃李满天下。然其为人,生活奢靡,且攀附权贵,为世所讥。然就经学传播而言,其功亦不可没,开一时之学风,启后学之津梁,于经学发展之进程,实有重要之地位也。
166.《马融》东韵
季长经术布寰中,绛帐垂朱映碧空。鲁壁遗文光永耀,汉廷绝学脉朝崇。
座前丝竹招时议,身后兰荪掩俗风。桃李门墙传大道,康成子干共尊隆。
卢植字子干,东汉末年大儒,与郑玄(康成)同出马融门下。
167.《马融》东韵
扶风帐下聚群英,绛焰传经彻夜明。注易三冬探象数,论诗七略正音声。
才高屡致卿僚惧,德厚频招俊彦倾。青史千秋评骘在,康成绝学证师名。
郑玄简介
郑玄,字康成,东汉经学泰斗。遍注群经,融贯古今,创 “郑学”,集汉代经学之大成。治学严谨,广采众长,破今古文门户之见。其著述宏富,于《诗》《书》《礼》皆有精解,为后世研经之圭臬,于学术传承,功高泽远,堪称儒林巨擘。
168.《郑玄》真韵
康成博洽冠群伦,今古兼融萃粹真。三礼探研明典制,六经阐释见精神。
虽逢党锢书无辍,幸避黄巾德化邻。高密城东遗训在,槐阴犹沐万年春。
李少君简介
李少君,西汉方士也。武帝时,挟祠灶、谷道、却老之术见幸,扬言可致长生。以诈术惑君,巧言令色,深得武帝信重。然虚妄之术终难持久,未几病卒。其说虽荒诞无稽,然足见时人冀求长生之念,亦显武帝欲延天命之思,于研究西汉方术文化,颇具参证价值。
169.《李少君》庚韵
祠灶夸谈却老盟,甘泉殿上惑君情。丹砂未炼魂先散,仙药空求骨已倾。
自古奸邪多诡诈,从来方术善逢迎。夜深淅淅茂陵雨,犹泣狂言误汉旌。
栾大简介
栾大,西汉方士,以诡谲方术谒见武帝。大言炎炎,自诩能通神求仙,致长生不老之境。武帝惑其言,宠信逾常,封五利将军,赐赉无算,更以公主妻之。未久,其术不验,虚妄毕现。武帝震怒,腰斩栾大以正其罪。栾大之行径,尽显方士欺世之态,亦彰彼时宫廷迷信之弊,可为后世鉴。
170.《栾大》灰韵
五利将军佩印回,黄金紫绶耀丹台。夸言海上通神术,妄诩楼船接蜃埃。
方士刑前魂已丧,娇娥别后泪盈腮。茂陵铜狄秋风里,谁叹虚浮诡诈才。
淳于缇萦简介
淳于缇萦者,太仓公淳于意之季女也。文帝四年,意有罪,当传至长安受肉刑。缇萦感父言,随父西入长安,上书文帝,言父廉正,叹肉刑之不可复,愿为官婢以赎父罪,求赐父自新之机。文帝悲其志,乃于当年除肉刑。缇萦以孝行动帝,致刑法更易,名传千古,诚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