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莫待心倦行已迟
年轻时,“身未动心已远”,梦想如星火闪烁于天际,渴望如潮水汹涌在胸间;待至垂暮,“心未衰心已倦”,生命之烛光虽未熄灭,可那照亮远方旅途的光热,却已悄悄暗淡了。我们常怀一种固执的幻想,以为人生至乐必在彼岸,于是甘心将此刻的欢愉悉数典当给未来。殊不知,当“等”字成为人生主调,其回响最终往往只剩下了遗憾的叹息。
那“等”字仿佛一道无形的障壁,于无声处悄然将生命的鲜活与当下的光彩隔断。多少人曾怀抱“待不忙”、“等有钱”的诺言,将登高望远的旅行蓝图束之高阁?最终却如落叶飘零,徒剩老去后面对壮阔河山时的兴味索然。更有那“等下次”的承诺,使得多少朋友间的约定渐渐模糊,最终只留下记忆中泛黄的笑脸——此去经年,终成山高水长。
其实,人生之乐,未必是惊天动地的盛举,反而是寻常烟火中那些未曾辜负的微小确幸。青春年少时,那些未必奢侈却饱含热情的一餐美食、一次结伴远足、甚至一双倾心已久终于买下的球鞋,皆非轻浮的挥霍。它们恰如滋养心灵土壤的甘泉,浇灌着青春年华本应蓬勃舒展的枝叶——莫待心倦方知及时行乐,如同花正芬芳时当赏,莫待凋零才空对枯枝。
《论语》曾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月之河奔流不息,从不驻足等候。我们总以为未来有无限可期,却不知生命本身正是一场从心潮澎湃走向心倦神疲的缓慢凋零。当彼时心倦神疲,纵然有万贯财富与闲暇时光,当年那份鲜衣怒马踏遍山河的滚烫渴望,早已被时光冲刷得冰凉无痕。
“等”字在生命中划下的刻痕,终究无法像存档游戏般重新来过。青春之可贵,在于“心已远”的热望尚能点燃行动;暮年之悲凉,莫过于“心已倦”的暮霭沉重得无力驱散。莫待心倦行已迟:当下即是黄金时代,烟火人间此刻最真。请别在“等”的迷途中,让灵魂的火焰悄然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