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杂诗组诗 > 详细内容
杂诗组诗77
发布时间:2025/8/14  阅读次数:16  字体大小: 【】 【】【


杂诗组诗77

七律50首·票集

《票集》序

票者,取“火飞”之象,《说文》释为“轻举”。然方寸素笺之间,实绾系昌黎忧乐,藏纳乾坤万象。余披览七秩票事,每见一纸风行处,皆凝岁月沧桑,恍若置身往昔,闻市井喧阗,感世态炎凉。

忆夫共和国肇基之始,九州板荡,四海凋残,百废待举。列强环伺于外,饥馑困厄于内,黎民面有菜色,社稷亟待振兴。于是票制应运而生,以均输济困,此诚存亡继绝之策,固本培元之举也。粮票、布票、油票纷至沓来,如星子缀天,遍布闾巷。市井妇人怀票穿街,只为易得升斗之粮;垂髫稚子持券守肆,唯盼换取裹腹之炊。斯时也,片纸堪当续命金丹,朱印不异活人符篆,既显时势之维艰,更彰治国者擘画之苦心也。

细绎旧票,其义宏深,厥有三端:

一曰均”。《论语》云不患贫而患不均”,诚万世不易之理。票证既行,若衡平万物,使富者不得独饕粱肉,贫者亦能分沾余沥,此非独计一时之安,实怀大同之治、天下为公之宏愿。

二曰俭”。李义山有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道尽治乱兴衰之秘钥。票限物用,如警钟长鸣,令耽于奢靡者知物力维艰,守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之道,此乃家国长治久安之根本。

三曰信”。仲尼垂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千载之下,犹振聋发聩。票证为凭,若官民盟约,虽无金石之固,却胜千金之诺。方寸之间,载尽天下信义,维系世道人心。

当是时,纵使陶朱之富、猗顿之雄,若无片票,则求升斗粟、寸缕帛而不可得。然举国同心,甘苦与共,胼手胝足,终使积贫积弱之国,蜕变为富强昌盛之邦,此诚天地可鉴之伟绩也!

今观少年见粮票而目眩神迷,孩童视布券若天方夜谭,票之兴废,岂止交易之变?实乃华夏由衰转盛、浴火重生之明证。昔人持票以图存,今人藏票以观史;先辈赖票以度日,后世鉴票而知艰。票证虽微,却如时光之镜,照见往昔峥嵘岁月;虽小,亦似文明之碑,铭刻百代苦乐悲欢。

故裒辑此《票集》,非为逞才炫博,实欲昭告来者:巍巍广厦,非一木能支;浩浩康庄,赖万众同筑。片纸藏兴衰之道,票证铭苦乐之情。愿览者既惜今日之丰裕,更念往昔之艰难,则吾辈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之功,庶几不负矣。

时乙巳仲夏 草上飞 谨志于湖北监利玉沙家园一隅

一.钞票

钞票者,泉货之纸券也。古以金银珠玉为币,然携带不便,故宋始制交子,以纸代金,流转市井。今之钞票,精绘人物山水,密印防伪之纹,钤印字号,载明币值。商贾交易,百姓营生,皆赖此券流通,虽为薄纸,却掌天下货殖之权,通四海有无之利,实乃经济命脉之凭也。

1.钞票(阳韵)

扶摇身价陶朱盖,一片能容四海疆。人物精描防伪迹,水纹暗织隐玄章。

昔时交子开先制,今日寰球共此忙。现世迷金犹醉纸,乾坤尽在票中藏。

2.钞票(真韵)

印制精工胜宝珍,流通市井掌经纶。朱纹可兑千钟粟,墨彩能连万国邻。

富者囊盈嫌纸重,贫家箧浅觉恩新。世间多少兴衰事,尽在斯文一转轮。

二.白票

白票者,空诺之凭证也。礼尚往来,或困于资财,赊酒赴宴,唯书白条为据;商贾贸易,一时匮乏,收购货物,亦留墨字为凭。素纸无华,仅载数目、姓名,无钤印之信,少契约之严。或言此票若遇水火之灾,随风化去,债亦随之而销,虽为权宜之计,却显市井生计之艰,人情通融之态,亦为世态炎凉之写照也。

3.白票(萧韵)

素楮空文墨数条,权将字码作金标。赊来酒肉充嘉宴,借得风光饰陋寮。

焰炽纸灰随幻灭,债催眉宇聚愁烧。世间信用轻如许,唯有冰心不可销。

4.白票(庚韵)

素楮空悬一诺轻,市廛通兑渐流行。虽无朱印增官色,幸有丹忱照胆诚。

商海浮沉知冷暖,世途明晦见阴晴。铅华褪尽原形现,始辨人间奸与贞。

三.粮票

粮票者,粟米之凭证也。曩昔岁稔或歉,官府量民所需,制此为据,以衡谷食之配给。素纸朱印,载明斗升,虽无金石之贵,然为百姓续命之符。市井闾巷,持券易粮,乃饥馑岁月安生之本,今则藏家珍玩,记取往昔艰虞。

5.粮票(支韵)

方寸灵符拯馁饥,朱批墨敕总相宜。三升可续悬鹑命,五斗难充涸鲋思。

箧底残章铭旧典,筵前玉脍笑今时。藏家竞逐沧桑纸,谁记当年乞籴悲?

6.粮票(阳韵)

粟纹斑驳历星霜,为保供需备战荒。口食细衡铢两准,庖厨严核寸分详。

朱门犹虑晨炊薄,蓬户偏珍晚蔌香。今作收藏留纪念,衰颜触绪泪双行。

7.粮票(阳韵)

安国关联社稷梁,寸缣犹印旧时章。糙炊勉济青云志,精馔翻成腐鼠仓。

昔抵万钱同玉粒,今存片纸系沧桑。钟鸣鼎食浑忘却,谁记当年救命粱?

四.油票

油票者,膏脂之券牒也。古法榨油,物稀用广,故设票以均其利。方寸之纸,绘刻精细,量注斤两。昔时主妇持此,至坊市油铺,兑取菜油、豆油之属,烹鲜调羹,皆赖此券。虽非琼浆玉液之契,实乃烟火生计之凭。

8.油票(庚韵)【孤雁出群】

吃油兑换纸为凭,调控千家鼎鼐烹。半两堪煎春韭嫩,一钱可炝鳜鱼羹。

店前排队量须准,厨下操壶用必精。此券流行今作古,犹闻片楮旧香萦。

9.油票(东韵)

榨坊油票记年丰,墨彩朱文防伪工。豆蔻调香凭此据,膏腴入馔赖斯通。

昔时主妇持筹细,今日藏家觅迹穷。最是寻常烟火色,尽收方寸纸纹中。

五.肉票

肉票者,豚羊之质剂也。肉食珍馐,寻常难觅,官府按户分券,以解馋涎。票身或布或纸,钤印分明,标重数两。持票赴屠肆,方可割取肥瘦,为盘飧添荤腥。此票虽薄,却系万家口腹之盼,今成忆苦思甜之证。

10.肉票(真韵)

方寸钤朱证肉珍,屠门排队长精神。一坨可解馋涎久,半两能添鼎味新。

富户盈盘嫌膘薄,贫家得脍感恩醇。而今偶见残箱底,犹带当年油渍湮。

六.布票

布票者,缯帛之符契也。蚕桑纺织,供不应求,故以票限其用。素笺之上,列尺丈之数,凭此购棉麻绫罗。妇人持券,量布裁衣,制就粗衫细袄,蔽体御寒。票虽无华,却为蔽体遮羞之据,见证岁月寒暖。

11.布票(麻韵)

片楮规量记岁华,妇人持计较毫差。半寻可制垂髫服,寸缕能成补缀花。

灯下节材添线迹,风中御冷胜罗纱。而今满柜绫绸积,抚弄残凭念故家。

七.盐票

盐票者,咸鹾之券约也。百味盐为先,然产有定数,故以票制其流。简牍印文,载明斤两,持之赴盐肆,兑取雪白晶盐。腌腊调羹,皆赖此物,票虽微薄,实为民生调味之枢,古今重之。

12.盐票(先韵)

晶莹如雪券为缘,方寸能调百味鲜。腌脯三冬凭此物,司厨每日赖其权。

蓬门久欠咸鹾祭,官牒仍须税册圆。自古牢盆争利处,汗青字字重如铅。

八.糖票

糖票者,饴蔗之信约也。甜浆难得,故设票以均甘味。小笺轻扬,印刻糖量,持之至铺,可兑冰糖、饴糖。逢年节或稚子啼哭,此票即为解欢之钥,虽非玉露琼浆,却化苦涩为甘饴。

13.糖票(先韵)

甜香缕缕惹垂涎,稚子团团眼欲穿。一块冰糖三口品,两枚酥饼八眸牵。

贫家偶得欢如沸,富户常存腻不鲜。最忆中秋分票夜,月明犹照旧时缘。

九.戏票

戏票者,梨园之通牒也。丝竹管弦,粉墨登场,欲观杂剧传奇,必持此券。彩纸精印,书明戏目、座次,持票入戏楼,对号入座,可赏生旦净丑之妙,聆宫商角徵之音。此票虽小,却为雅俗共赏之钥,引观者沉醉梨园春秋。

14.戏票(真韵)【孤雁入群】

绛帻朱符引凤宸,氍毹天地掌中陈。三更变幻鱼龙影,一纸能通今古神。

座列东西分雅俗,腔传南北溯风尘。曲终人散凭犹在,独对残灯说戏文。

十.饭票

饭票者,庖厨之食券也。昔时公署、学庠设膳,制券为质,凭此兑食。或纸或帛,书明额数,虽非泉币,却是饱腹之资。市井闾巷,食堂肆馆,持券而餐,日用之常也。今虽少见,犹记昔年烟火岁月。

15.饭票【侵韵】      

饔飧有据系晴阴,饱饫凭君见素心。分粥能温三九夜,征徭犹念五更砧。

官章钤记权为证,糙米炊香意转深。领券当年吻痕在,衰翁灯下短长吟。

五更砧”“五更砧” 常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且往往与思念相关,比如戍边之人的妻子在五更天捣衣,以这种方式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像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虽未直接提及五更砧”,但日暮时的捣衣声,同样传达出类似的愁绪与思念,可帮助理解五更砧” 所蕴含的情感意境。

15.饭票【侵韵】

饥肠日日系晴阴,方寸能安赤子心。分粥尚温寒夜尽,征徭已负晓霜深。

朱文钤印权为证,糙米炊烟味可寻。卅载指痕犹在券,灯前摩挲作长吟。

16.饭票(侵韵)

方寸纹枰证古今,枵肠如鼓此中寻。朱批可兑三升粟,墨敕能温五夜衾。

鼎食谁怜炊玉苦,蓬门自识世途深。人间多少营营事,都付沧桑纸上沉。

十二.菜票

菜票者,蔬肴之供券也。曩昔物匮,官府按户配给,制券为凭,持此易菜。或薄纸油印,或素笺墨书,标明斤两品类,虽非珍馐之契,却是灶间必备。巷陌菜铺,主妇持券,挑青蔬、选瓜茄,为羹汤添鲜。岁月清寒,此票虽小,却系万家滋味。今时市贾充盈,菜票虽隐,犹记当年民生艰辛之迹。

17.菜票【真韵】

素楮油痕记苦辛,时而播撒齿牙春。青葱欲择先凭票,白菜难挑细较真。

筐底蔫蔬犹带露,檐头冻雀也窥人。而今满市琳琅列,独对残笺拭旧尘。

十三.门票

门票者,入囿之凭证也。园囿、场馆、祠庙设卡,持券方得入内。或记资费,或限员额,古以木牌、纸券为凭,今多磁卡、电子码。验讫而入,览胜观奇,虽一小券,却是通幽之钥。

18.门票【侵韵】

闭门羹后暂消沉,求索不渝霄汉心。凤阙云开新纪钥,鹤巢风振九皋音。

二维扫码江山定,一指敲屏奥妙寻。片楮能通天地境,几人悟得去来箴。

十四.票房

票房者,梨园影戏之绩录也。昔时勾栏瓦肆,今之影棚戏院,皆以券入内,售券多寡,即成票房之数。或书于竹简木牍,或载于素纸锦册,详记票价、座次、售数,虽非货殖之账簿,却显曲影兴衰。戏子登台,粉墨争艳,观者云集,票房之数,既见艺技之高下,亦彰世风之好恶。今时声光日盛,票房之争愈烈,一纸纪录,藏尽人间声色,亦载文娱消长之迹。

19.票房(萧韵)

锦册朱砂记暮朝,氍毹兴替暗中标。三千座演虚盈数,十二时更涨落潮。

粉墨场前争冠冕,金银账底隐渔樵。霓虹渐冷遗残簿,空对雕栏说寂寥。

十五.朱票

朱票者,朱笔书就之票证也。古之有司传讯、征调,以朱笔批牍,赤色示威,钤印为信。持此可拘人、催赋,乃官府威权之象。一纸朱批,事关民生祸福,令行禁止,尽显律法森严。

20.朱票【真韵】

朱砂一判鬼神瞋,铁印森严墨色新。可召雷霆驰四境,能驱鹰隼出重闉。

堂前自挟风霜厉,袖底谁藏血泪频?莫道赤符轻片纸,人间生死此中甄。

十六.彩票

票者,博彩之签券也。设奖募金,购者凭号兑奖,以小博大,虽存侥幸,亦或资于公益。古之 “叶子戏”“采选格” 类之,今列国设局,规范而行。一纸彩 票,藏尽人间得失,悲喜一瞬,祸福难料。

21. 票【支韵】      

彩券排开似弈棋,万钱一掷系毫厘。梦中已筑黄金屋,醒后犹存白日痴。

运数难凭龟甲卜,贪心易被药骰欺。可怜多少营营客,输尽青春不自知。

十七.作票(假票)

作票者,伪造之伪券也。摹真 票之形制、印信,妄图欺世渔利。或冒官票敛财,或伪商券骗物,虽小技却坏大信。律法森严,犯之必惩,盖因假券乱市,诚信不存焉。

22.作票【微韵】【孤雁入群】

摹形刻鹄费心机,伪印描朱夜色微。可乱鱼真混渭水,难逃隼锐破重围。

三钱铜臭污缯楮,万丈深渊陷羽旂。莫效楚人矜赝璧,终南有铁待奸回。

qí,旗。楚人赝璧:《韩非子·说林》载楚人仿制和氏璧的故事,喻指作伪者终将败露。“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终南有铁”:化用《诗经·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此处反用其意,暗指法网恢恢。

十八.逃票

逃票者,避费无券而入也。过闸不验,越墙而进,虽省微资,却失廉耻。于公损其利,于私丧其德,君子耻之,典守者必捕而究责,以正秩序,以护公义。

23.逃票【元韵】

躬身窜隘似惊猿,鹘睨频窥验票门。锥末贪沾三贝币,士操堕却九霄鹍。

昔传梁客怀仁恕,今见衢氓逞诈昏。莫道漏规为得计,天人均有正邪论。

十九.撕票(绑票)

绑票者,劫持人质以索财也。掳人勒赎,逼其家眷纳资,若不遂愿则 “撕票” 灭口。此乃盗匪凶行,悖逆人伦,践踏律法。古今王法皆严治不贷,以护苍生,以安世道。

24.撕票【寒韵】

暗室囚人夜正寒,一封血信到更残。千金难买平安字,万箭穿肠骨肉团。

匪窟刀光摇魅影,衙门烛泪照刑官。世间最毒豺狼齿,不咬钱财只咬肝。

二十. 邮票

邮票者,邮传之信券也。黏于信笺,以为资费之证,万国通行,凭此寄书异域。其制始于泰西,今遍行天下。图案万千,或绘山河,或描人物,兼具实用与藏玩之妙,一纸方寸,载尽人间离合。

25.邮票【真韵】          

方寸之间载梦频,五洲飞渡赖君身。鱼传尺素痕犹湿,雁送音翰墨尚新。

万里关山凭一纸,千年驿路化微尘。天涯多少离伤泪,有托洪乔寄远人。

25.邮票【进退格】【真元韵】

片函能载四时春,北往南来托驿人。鲤素暗传云外影,鸿笺轻印雪中痕。

千重关隘凭方寸,万世文明寄彩缗。多少离怀凝此物,休教信使负深恩。

26.邮票【真韵】      

咫尺瀛寰载忆真,鱼龙星?晖泻枇邸C饭匮┳δ纾镀炙榇缎隆?/span>

九域风云收寸楮,三生魂契化微尘。可怜驿使形消尽,留取邮花鉴古今。

27.邮票【真韵】

天涯咫尺梦魂真,鳞羽春秋寄此身。驿路霜痕凝泪久,云边雁字写时新。

五湖烟水凭方印,万里家山化芥尘。莫道邮符今已老,曾经片纸抵千金。

二一. 党票

党票者,党籍之凭证也。志士崇信,立誓入党,获此为据,以明其志。或载纲领,或书誓词,方寸之间,尽显忠诚信仰。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持此为念,投身家国大业,虽经风雨,不改初心。一纸党票,非独身份之证,更是理想之寄,载尽人间兴亡之志。

28.党票(支韵)【孤雁入群】

旗号锤镰宣誓时,工农血火铸洪基。半张薄纸承山海,万里征途证法规。

风雨难销钤印赤,沧桑不改寸心痴。摩挲犹带硝烟味,长夜永随北斗辉。

二二. 官票

官票者,官府之券钞也。朝廷理财,制票代银,流通市廛,以为通货。印刻官署字号,钤盖朱红大印,彰显威权。商贾交易,百姓纳赋,皆赖此券。昔时战事频仍,财用不足,官票大行于世,虽为救急之策,亦见王朝兴衰之迹。此票既出,关乎民生国计,一纸之重,甚于千金。

29.官票(萧韵)

朱钤紫篆势岧峣,片纸能当万贯饶。市井流通权作赋,边关飞挽竟为潮。

虚银曾致九衢困,实粟终成一炬焦。莫道废笺皆故物,犹存印迹说前朝。

二三.船票

船票者,舟楫之行券也。自昔江河为道,津渡设票,凭此登舟,水程远近,票价多寡,或刻于竹牌,或书于素笺。商旅载货,游子还乡,皆赖此券以济江河。古之帆影,今之巨轮,一票在手,便越万重波澜,虽方寸之纸,却载游子归心,亦记水路兴衰之史。

30.船票(尤韵)

泛黄票底印春秋,载尽离人万斛愁。夜雨巴山期剪烛,寒江楚客忆归舟。

潮痕暗涨签章淡,月影频移渡口幽。莫道烟波成旧梦,残舱犹系水云楼。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四.车票

车票者,舆马陆行之凭证也。昔时驿道驰传,以符验行;今之铁轨纵横,动车飞驰,皆凭票登程。票面详载车次、座号、时日,或纸质坚韧,或电子无形。旅人持此,穿州过府,穿山越岭,一路风景,皆系于票。虽为薄纸一帧,却连四海通途,亦见交通迭代之变。

31.车票(庚韵)【孤雁入群】

饱历沧桑载客程,月台明灭几阴晴。青春汗渍厢痕满,暮岁杖声斑马轻。

隧破千岩追日晷,桥连九域驾云行。残存旧券舒翎舞,悄落儿时售票亭。

二五.机票

机票者,凌霄飞航之信券也。世运日新,科技昌明,铁鸟冲天,巡弋云汉,非票莫能登。票载航班、舱位、起降之时,印鉴精密,防伪森严。持票者凌空而起,俯瞰山河如绣,瞬息千里。此票虽轻,却破长空之限,连通寰球,既彰工艺之巧,亦载时代翱翔之志。

32.机票(先韵)

铁翼凌霄化素笺,星河为码记长天。曾驮客子思乡泪,更载丝绸贯海船。

万里云程钤迹渺,孤灯夜寐劫灰旋。欲知尘世行藏险,且展鹏图阅大千。

33.票史追怀(阳韵)

寸楮曾牵国运昌,歉年配券返销粮。三升糙米全家计,五尺粗麻满鬓霜。

钤印多随时岁逝,痕斑尽染旧笺黄。今谈饱暖言前事,稚子惊奇问故常。

34.票外乾坤(支韵)

一纸能容万象奇,沧桑宛在掌中移。饥年秤米凭朱印,富岁量金有玉规。

虹影已消油券迹,云程新展尺书姿。浮沉都作丹青卷,留与千秋说旧时。

35.票【阳韵】

啼坠都持票一张,人生逆旅始迷茫!娲绳抟土讥肥瘦,圣手分瓜笑短长。

胆大蛮拼洪运得,心虚懦弱主权丧。同机到只争舒适,贵客才乘头等舱。

比尔盖茨:“难道坐头等舱会比坐经济舱先到达目的地吗?”

《票》阳韵解析:以票喻世的生存寓言

一、意象解构与主题阐释

核心意象:票的三重隐喻

出生之票:首联 “啼坠都持票一张”,以 “票” 喻出生证明或命运契约,“迷茫” 奠定人生初始的荒诞感,暗合萨特 “存在先于本质” 的哲学命题。

社会之票:颔联 “娲绳抟土讥肥瘦,圣手分瓜笑短长”,化用《风俗通》“女娲抟土造人” 典故,以 “绳” 喻社会衡量标准(如出身、财富),“分瓜” 讽资源分配的不公,“讥”“笑” 二字暗藏阶层偏见。

选择之票:颈联胆大蛮拼洪运得,心虚懦弱主权丧”,对比两种生存策略 —— 冒险投机者得运,懦弱妥协者失权,揭示社会丛林法则;尾联头等舱” 象征特权阶层,呼应比尔盖茨之问,质疑身份优越感” 的虚无。

比尔盖茨语录的介入,引语如神来之笔,以首富之口戳破“头等舱神话”—— 物质特权未必导向实质领先,反讽世人对票”(身份符号)的盲目追逐,暗合诗眼迷茫”:人终其一生困于票” 的枷锁,却忘了抵达终点的平等性。

二、格律与语言特色

韵脚与对仗

押阳韵(张、茫、长、丧、舱),合辙工整。颔联“娲绳”对“圣手”(神话意象对权力符号),“讥肥瘦”对“笑短长”(动词 + 形容词结构),工稳中见辛辣;颈联“胆大”对“心虚”(心理状态),“洪运得”对“主权丧”(命运结局),形成强烈对比张力。

语言风格

俚语入雅:“分瓜”“蛮拼” 等口语词与 “娲绳抟土” 的典雅典故混搭,消解传统七律的庄重感,契合后现代解构精神。

反讽修辞:“洪运” 实为 “侥幸”,“贵客” 暗含 “虚妄”,褒词贬用,冷语藏锋,如鲁迅 “用微笑饰悲哀” 的笔法。

三、关于拼搏与退缩之结局

“胆大蛮拼洪运得,心虚懦弱主权丧。”表达了一种观点,即大胆拼搏、积极进取能够带来好的运气和收获,而内心怯懦、胆小怕事则会导致失去主导权或机会。

四、哲学外延与现实观照

存在主义视角

诗中“票”是萨特笔下的“他人即地狱”——人一出生便被社会规训(如户籍、阶层、消费符号),“迷茫” 源于对这种规训的无意识服从。比尔盖茨的质疑,恰如加缪西西弗斯推石” 的现代隐喻:我们终将明白,所有“票”的竞争都是无意义的重复,唯有认清荒诞,方能超越困局。

阶层批判意识

“娲绳抟土”的肥瘦之讥,直指“出身即原罪”的社会现实;“头等舱”的舒适之争,揭露消费主义对人性的异化。诗虽未直接写高考,却以“票”的隐喻覆盖教育、职场、财富等多重领域,堪称当代社会的“清明上河图”—— 繁华之下,众生皆困于“标签化生存”。

五、结语:荒诞剧场中的清醒者

此诗以“票”为镜,照见众生在荒诞世界中的挣扎与沉沦。格律之外,更见诗人的现代性思考:当我们沉迷于“票”的游戏时,是否还记得生命本身的重量?比尔盖茨的问句,既是对物质崇拜的棒喝,亦是对“生命平等”的招魂 —— 或许真正的清醒,始于放下对“票”的执念,在“逆旅迷茫”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航线。

36.票【阳韵】

且凭一票入华堂,人海茫茫心未央。富赡难求冠顶贵,贫寒易叹路途长。

勇争或许机缘至,怯退当然好梦亡。莫道舱间分等级,风光自择手中量。

37.票【阳韵】

票在手中思未央,前途漫漫意彷徨。权钱易取高居美,德善难凭贱处荒。

奋勇前行犹有盼,迟疑后退恐无光。同程不论尊卑位,终点来时俱卸妆。

38.票【阳韵】

手持票券向何方,尘世纷纭路漫长。权势能赢豪气壮,草根却有善心藏。

强冲或可沐春煦,忍守难逃罹夜凉。同路人犹分贵贱,到头终是梦一场。

《背手论》

背手之姿,前恭后倨,虽前后咫尺之差,然礼序权谋尽藏其中。

儒门重礼,《周礼》有云 “侍坐于长者,正襟危身”,下属对上官前背手,乃承古训。昔孔门弟子侍师,垂手肃立,今之职场,前背手者,躬身敛臂,掌心向内,既显恭顺之态,又呈洗耳恭听之姿,此谓 “卑以自牧,敬以事上”,乃晚辈尊长、属吏事主之仪轨也。

而后背手者,常为上位者临下之态。《礼记》言 “长幼异节”,上位者手背于后,昂首挺胸,自彰威仪,暗喻 “运筹帷幄,执掌乾坤”。观朝堂仪典、剪彩奠基,台上诸公多前背手示敬,唯倨傲者后背手立,欲以形骸震慑群下,令知尊卑。然时移世易,今之职场,前背手为恭谨之常,后背手渐成陈规,唯苛于仪者犹守此道,此亦古今礼序通变之趣也。

《【前、后】背手》

39.【先韵】

扈从垂裳礼法延,端仪自古脉相连。袖涵星斗怀谦德,掌纳山河示敬虔。

立雪程门承往圣,趋庭孔巷效时贤。职场进退存风范,俯仰方知天地篇。

40.【先韵】

恭身垂手势承传,仪范端方继昔贤。袖拢烟霞涵静气,掌分星纬示诚虔。

程门立雪尊师道,孔巷趋庭效圣篇。进退职场循礼度,周旋尽契古今缘。

41.【先韵】

后负双襟自傲然,昂头挺胸立阶前。威从袖底乾坤展,势向云端日月悬。

漫道陈规随世易,犹存旧矩待人传。千年礼数今犹在,俯仰之间辨后先。

42.【先韵】

端严负手立阶前,襟抱风云接九天。袖隐龙文威益振,气冲斗柄势长悬。

岂随流俗移仪范,自有清操继昔贤。百代礼容凝此态,回眸顿悟古今缘。

43.【齐韵】

垂手端容肃穆仪,阴阳合礼两相宜。虚怀可纳星云动,静气能涵日月移。

进退常思君子度,周旋每念圣贤规。谦和自显刚柔济,德润身心焕彩霓。

44.【东韵】

腰后双蟠气自雄,昂藏睥睨显尊崇。曾扶玉带分文武,偶捻朝珠算雨风。

剪彩台前标鹤立,训章堂上作雕弓。须知反手乾坤大,都在寻常一握中。

《背手箴》

夫背手之仪,实乃肢体之文言,官场之密语也。昔孔圣执圭鞠躬,今吏员负手而立,虽形异而理同。前背手者,如捧心而拜,示人以恭;后背手者,若扪虱而谈,显己之尊。

察其奥妙:小吏见上官,必前手交叠,腰微屈若负芒,此非天性使然,乃“礼不下庶人”之遗训也。及至位列班首,则自然手背腰后,腹挺如鼓,仿佛“望之俨然”之气象。尤有趣者,剪彩台上众官鹄立,皆作前背手状,唯大员独负手睥睨,此非刻意为之,实乃“居移气,养移体”使然。

然则今之背手法,已非古礼所能囿。吾尝见新进公务员,对群众则前背手如抱婴,显亲民之态;遇检查则后背手似扛鼎,露凛然之威。更有机变者,汇报时前手示敬,训话时后手示威,转换之速,不让川剧变脸。此真所谓“与时偕行”者也。

嗟乎!一手之前后,可见世态之炎凉,官阶之高低。然《礼记》有云:“礼之末节,可以观德。”今人但学其形而遗其神,岂非买椟还珠乎?

《刷鞋证说》

今也,证照纷若星雨,会员繁如蒿莱,上至庙堂之高,下及闾巷之微,无人不持券,无业不颁证。

街头有女,操刷鞋之业,亦被以“认证匠人” 之号,赐之金章玉册。其证也,饰以云龙之纹,嵌以朱紫之色,篆文诘屈,印鉴煌煌,俨然稀世重宝。然细察其用,不过虚文耳。女执此证,于街头巷尾,犹以一帚一刷,栉垢爬痒,与未证之时何异?

昔之凭手艺谋生者,今必束于文牍;向之可自由营生者,今必困于名籍。会员之设,亦复如是,或赠虚衔,或予空诺,看似尊荣备至,实则镜花水月。

商贾借此敛财,世人执券自欺,耗费心力,所得者不过一纸空文耳。古云:“名者,实之宾也。” 今则名盛而实衰,证多而用寡。

观此刷鞋女证,岂独市井之笑谈?实乃世风之镜鉴,照见天下熙熙,皆为名役;天下攘攘,尽为证驱之怪状也。

45.刷鞋证(麻韵)

紫绶金钤映日斜,虚衔巧授匠师家。除尘未改三秋技,佩印空劳两鬓华。

韵客凭函求妙笔,文人执券买灵葩。堪怜举世沉酣处,遍体标签当彩霞。

46.会员证(删韵)

满城徽帜竞斑斓,巧立名堂设险关。巷尾匠夸铜版证,楼中儒炫玉雕环。

伪衔易获真知隐,赝品频颁实学艰。一俟肃秋风帚到,尽蠲浊雾现青山。

47.证(支韵)【孤雁出群】

朱绂银章炫市廛,刷鞋竟得玉麟颁。云纹篆印夸官样,泥渍蓬头尚旧颜。

一纸空文标匠艺,半瓢清水洗尘寰。可怜多少营营者,为证消磨尽日闲。

48.证(灰韵)

金徽璀璨压书台,百万虚衔次第来。笔底才情凭印信,胸中丘壑赖铭牌。

诗成但盖猩红戳,文就须镌翡翠槐。莫问真贤何处觅,纸花今已胜琼瑰。

《“怪蜀黍”外传》

玉沙之隈,栖一叟,自号“瘦叟”。其号与网友热捧之“蜀黍”音近,其人又行事异于常人,故市人戏称“怪蜀黍”。叟亦异亦常,然非叔伯辈也。其躯非羸弱,取“瘦”为号者,实慕“郊寒岛瘦”之诗风。欲效孟郊之清寒、贾岛之枯瘦,以诗骨淬砺身心,超然物表,不屑与流俗同伍。虽年逾古稀,诗癖愈烈,竟至晨昏颠倒,寝食俱废,痴狂之态,见者无不惊叹。

叟常负一敝锦囊,彳亍市井阡陌。遇烟柳拂堤,则驻足凝眸,神游物外;逢斜阳映水,便援笔疾书,墨走龙蛇。残纸断楮,皆成诗笺;酒肆粉壁,尽作吟坛。墨渖未干,氤氲若醉,蝇蚋群集,叟却抚须长笑,自谓天下至乐,无过于此。

一日,邂逅名士“智叟”,其睨视粉壁之歪斜蜗涎良久,抚掌嗤笑:“叟之诗,偶露机巧,然无名匾高悬以显尊,无证册加持以立威,终似蓬门野菊,难入兰台之目,不过末流小技耳。今‘环球文苑’售金章,‘宇宙诗盟’鬻玉册,持此重器,必能名震八方,拥趸若云。何苦守此清贫,自甘湮没?”

叟闻言,徐徐捻须,目若寒星,朗声道:“昔江淹梦笔生花,妙句天成,乃文心独诣,岂恃金石之印?今观世之‘大师’,证书盈箧,竟不解句读之法;诗袋垂腰,却难晓平仄之律。若印绶可铸诗魂,则市廛镌章之匠,皆可称李杜矣!” 智叟闻罢,面赤如霞,狼狈遁去。

是夜,暴雨倾盆,叟囊中诗稿尽湿。然叟挑灯展卷,神色泰然,逐字重录。邻人见之,喟然叹曰:“一纸名证,可易广厦千间,何苦执迷不悟?” 叟怒掷狼毫,声震屋瓦:“吾诗即吾证!何需他物!” 声落处,梁尘簌簌而坠,污于诗笺。叟忽抚掌大笑:“天怜吾诚,赐此云纹宝印,妙哉!妙哉!”

太史公叹曰:今之“大师”,多以证书为圭臬,恃虚名而自矜,究其根本,不过黔驴之技,徒有其表。反观此“怪蜀黍”,虽号带戏谑,然以残纸寄赤心,以清诗明高志,恰似黍稷之实,外朴而内秀,不慕虚华,独守本心,此等风骨,方得风雅真谛。昔韩昌黎倡 “唯陈言之务去”,今当补 “唯虚证之务去”,愿时人察之,莫效智叟之陋见,而学瘦叟之朴淳。

有诗为证:

49.其一【先韵】

奚囊贮韵步林泉,瘦骨凝神万古前。酒渍龙文成篆刻,蝇栖雪纸化云笺。

岂因玉册更初志,肯为浮名改绝弦。夜半墨池风雨过,醋调星斗作尧年。

50.其二【真韵】

市隐何妨称蜀黍,诗魂元是谪仙人。题墙雷走千钧势,呵壁光寒九域春。

楮贵难沽青史价,襟孤自有碧霄真。笑他智叟通天翼,不及梁间一粒尘。

上一篇:杂诗组诗76 下一篇:杂诗组诗78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