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14 陈子昂
陈子昂: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贤士人物
从文学、政治及个人品质三个层面对陈子昂作一简要评价。
文学领域
一是诗文革新积极领势。陈子昂是初唐时期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军人物。他针对当时文坛盛行的浮靡诗风,提出了恢复汉魏风骨、重视诗歌内容与社会责任的主张。他的这一理念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更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诗文作品深邃有力。陈子昂的诗文作品以复古革新为旗帜,追求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如《感遇》系列和《登幽州台歌》,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雄浑苍凉的艺术风格和质朴刚健的语言特色,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宇宙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也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评价,对唐代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政治领域
一是直言敢谏。陈子昂在政治上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发声。他的谏言往往切中时弊,具有很高的政治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是政识远见。陈子昂在政治上展现出了卓越的远见卓识,他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改革建议往往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为当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惋惜的是好多政见均不被采纳。
个人品质
一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轻财好施、慷慨任侠,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他的一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对待朋友真诚坦率,对待国家和人民忠诚尽责,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敬仰。
二是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面对科举考试的多次失败和政治上的打压排挤,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高度责任感。
总之,陈子昂是一位在文学、政治方面都有卓越表现的杰出人物。他的诗文革新主张和代表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政治远见和直言敢谏的精神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可以说陈子昂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古代贤士人物。
浪子回头
时间回到大唐,在蜀地之心的射洪,有一富庶的地主家庭。被誉为“诗骨”、唐初“诗文革新人物”的陈子昂就出生在这个家庭。
少时的陈子昂,因先天不足,身体孱弱。他父亲就让他练习武艺来强健身体。还甭说,儿时的陈子昂,学着学着就对武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竟然不爱读书了,十七八岁了还不曾识得一字,整天价舞剑弄棒。他习得了拳脚功夫,却未曾深谙武德之道,常常带领一班小弟,四处惹事生非,打架斗殴。
十七岁那年,一场意外的比斗,让他失手将对方刺成重伤,这给他带来不少麻烦,险些将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家族的鼎力相助不仅让他免于牢狱之灾,也让他彻底醒悟,意识到自己过去的荒唐与无知。
自此他收敛了往日的锋芒,弃武从文,谢绝旧友,慨然立志。他将自己关进了书斋,夜以继日,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同时他还关心国事,力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立誓要重振家族荣光,弥补过去的过失。
后来,家乡的教育资源已难以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他便毅然决然离开故土,踏上前往长安的征途。凭借着家族的财富,他没有像许多寒门子弟那样历尽艰辛,而是直接进入了帝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那里有最丰富的藏书,最优秀的师长,为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
在长安的日子里,陈子昂仿佛脱胎换骨,所学知识无不融会贯通,不仅书读得好,写诗作文水平也更上了一个台阶。此时的他学识渊博,满腹经纶,才华横溢。这为他之后的大考及第,步入仕途,赢取功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营销鬼才
不得不说,陈子昂是一个读书的料子。尽管入学迟,但学习非常刻苦认真,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便广泛涉猎经史百家, 远远地超越了哪些很早就入学的同龄孩子,再加上后来又上了国子监。这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他自信满满。
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次科考,他都落榜了。连续两次落榜,对陈子昂的打击还是蛮大的,他自觉无颜面对巴蜀父老,暂时就逗留在京城,做起了“北漂”一族。
一日,失意的他茫然地走在长安的大街上,看到一人拿了一把琴在集市上叫卖。琴制作的非常精美。有人问道琴的价格,卖琴人开口要价1000缗(折合人民币近百万元)。大家一听这天价琴都纷纷围拢来观看。
这时,陈子昂灵机一动,很快挤上前去高声对卖琴者说:“这把琴我买了,等会儿你随我到家拿钱去。”接着他拿起琴,对围观众人道:“我叫陈子昂,精通琴艺,今天我花高价把它买下了,谁想听琴,请在明日上午到宣阳里我的家中,我定设宴款待。”
年轻小子近一百万买了古琴,惊世骇俗,消息很快轰动京师。
第二天,果不如然,陈子昂的庭前院里人来人往,挤得水泄不通。长安城里的名流仕辈们都想听听这名贵的琴声到底是怎么样的好听。
只见来客满院,陈子昂便站起来举起那把琴, 激愤地说:“我从蜀地来到长安,随身携带了很多自己写的诗文,但是无人赏识。这把琴就是普通乐工弹奏用的,我怎么可能弹这琴呢”?说罢, 他双手先使劲儿往上举琴,然后使劲往地下一扔,那千金之琴, 刹那间粉身碎骨。接着,他拿出自己的诗文,分赠给大家。人们惊骇之下,仔细阅读他的诗文,觉得不仅内容丰实、接地气,而且音韵谐美、文采四溢,颇见水平。自此,陈子昂的诗文在京城被四处传抄、诵读。
显然,这摔琴的目的达到了。我们不得不说陈子昂是个营销鬼才。他的这招搁今天不就是一个成功的营销广告吗,不就是一次惊世骇俗的炒作吗?
不过话说回来,炒作是炒作,但真正能炒作起来且热度不减,还全凭自己的作品说话。陈子昂的诗歌在当时横扫南朝绮丽柔靡的诗风,体现了丰富的社会内涵,重现诗歌之汉魏风骨,因而他的诗文颇受人们的喜爱。这才是关键所在。
两年后, 陈子昂高中进士。从此开始了他刚直果敢、为民请命的仕途生涯。
直言敢谏
陈子昂步入仕途后,其性格和情志使然,他总是积极建言献策,对时政提出改革建议。
一年,唐高宗在洛阳驾崩。朝廷颁布诏书,昭告天下,高宗的灵驾要送归长安安葬。得悉消息后,陈子昂很快写了一份近两千字的《谏灵驾入京书》送武则天,建议将高宗安葬于东都洛阳,避免劳民伤财。武则天看后,虽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对陈子昂的胆量极其赞赏,并为他的真诚所打动。就此,陈子昂被拜麟台正字,后转右拾遗。
武则天当政时期,**势复杂多变。武则天虽为一代女皇,却也重用酷吏,导致朝纲不振,冤狱频起。时任右拾遗陈子昂,屡次上书谏诤,反对滥刑,主张任用贤能;在民生问题和安边固防方面,也提出切直谏论。
武则天阅罢奏疏,虽佩服陈子昂的勇气并读到他的真诚,但心里总是有许多不满,因为他总是对着干。再加上朝中不乏奸佞之徒,他们视陈子昂为眼中钉,纷纷上奏诬陷他“离间君臣,蛊惑人心”。武则天一时不察,便下令将陈子昂下狱问罪。
之后,在朝中一些正直官员的力保下,陈子昂得以免罪复官。他深知,自己的直言敢谏已经触怒了权贵,未来的道路将更加艰难,但他没有退缩。
蒙冤而死
出狱复官后,陈子昂被派随武攸宜大将军一同北征,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在经历了种种政治上的挫折和个人不幸后,他登上了幽州台(今北京蓟北楼),面对残阳如血、寒风凛冽的景象,他一边思念以往的明君圣主,一边回想自己的不幸遭遇,深感前途一片黯淡。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著名的《登幽州台歌》,表达了自己亘古的沧桑和郁郁的悲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之后,陈子昂因父亲年迈多病,便辞官归乡侍奉老父。次年,父亲去世,他居家守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就在这种情况下,远在京城的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朝中外戚大臣)也不放过他。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对陈子昂进行陷害。陈子昂再次被打入牢中。
本就因父丧而身心俱疲,加之刑狱的折磨,更是雪上加霜。陈子昂深知自己无罪,却无力辩白,只能默默承受。在狱中,他曾为自己占卜,得凶卦,他苦笑一声,叹道:“时也,运也,命也!”从此不再进食,最终含冤而死,年仅四十一岁。
咏陈子昂十首
一
为政为文见品格,一身傲骨百回折。
远见卓识空在谏,生花妙笔绘江河。
二
千金琴碎启新思,智慧营销不失机。
独闯京都无背景,奇人奇举满城知。
三
敢谏直言勇气殊,丹心一片踏荆途。
为民请命人民爱,守正求新正义呼。
四
一摔琴碎敢招摇,创意新奇必领潮。
从此京都知伯玉,年轻气盛显英豪。
五
屈死蒙冤志未酬,忠魂不灭恨悠悠。
生前直谏惊天地,死后英名万古留。
六
失手伤人痛悔深,清斋闭户远红尘。
经年学苦求真谛,浪子回头不换金。
七
文采飞扬掩旧痕,回心浪子貌全新。
经纶满腹期时展,不负韶华不负春。
八
当众摔琴举异常,营销谋略赛张良。
拓开人脉先机握,一计施来万事祥。
九
敢言直谏气轩昂,不畏强权傲骨藏。
请命为民忧社稷,蒙冤屈死显忠良。
十
蒙冤屈死亦哀鸿,壮志难酬身已终。
刚正不阿铭后代,忠魂万古倍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