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笔会作品集1640(78篇)
(2025年2月13日)
目 录
【诗词歌赋】
一组关于“元宵节”的诗词作品
【七绝】一组
元宵节感怀(李茜)
元宵(徐艳琴)
元夕夜赏灯(余昆仑)
元霄节吟(陈佩)
元宵(孟杰)
元宵(吕晶)
闹元宵(王茹)
元宵节(郑爽)
万里同心共度十五(李慧芬)
庆元宵(张清风)
元宵节(陈明丽)
元宵节(李焕青)
元宵节(韩海萍)
元宵灯节(张江曼)
元宵灯节(胡志红)
元宵灯节(李丽娟)
【五律】一组
元宵节(柳清燕)
庆元宵(花传盛)
元宵夜色(詹明杰)
乙巳年元霄感怀(杨红梅)
【七律】一组
十五闹元宵(郭敬帅)
闹元宵(卞从华)
上元节(马卫东)
欢度元宵(刘梦楠)
欢度元宵(李冠鹏)
欢度元宵(姚增戗)
元宵感怀(邱成立)
庆元宵(孙晓玲)
欢度元宵(吴修峰)
蛇年闹元宵(沈华玲)
元宵节成韵(汪培勇)
元宵寄景(冯新春)
踏舞闹元宵(刘运章)
闹元宵(庞秀华)
月圆(许文楚)
元宵(蔡新慧)
词一组
【喜春来】闹元宵(孔惠珠)
【蕃女怨】欢度元宵(施天顺)
【浣溪沙】闹元宵(陶春梦)
【浣溪沙】欢度元宵(林照善)
【清平乐】元宵映寰宇(俞仁山)
【西江月】大年十五闹元宵(李崇华)
【柳梢青】度元宵(孟卫军)
【柳梢青】欢度元宵(金碧华)
【临江仙】元宵节(唐丽珍)
【破阵子】元宵节(魏俊峰)
【家山好】元宵夜 今昔情(钱庆周)
【青玉案】元夕怀旧(杨昌辉)
【青玉案】元夕夜(张天赐)
【青玉案】元宵节(陈冬青)
【青玉案】元宵节(楚天顺)
【青玉案】儿时元宵节(贺新峰)
【青玉案】儿时元宵节(姜武盛)
【满江红】蛇岁元宵节(周广厦)
【沁园春】闹元宵(陈彦铮)
【沁园春】元宵节快乐(沈延铭)
--------------------------
【七律】初春(汪培勇)
【喜春来】四首(徐文斌)
高歌一曲信天游二首(冯新春)
我的高中生涯(刘运章)
春怅三首(姜顺德)
【七绝】十劝世人守初心10首(赵孟飞)
【天中散文】
与金庸握手(汝南县三中 王继伟)
【诗词歌赋】
【七绝】一组
元宵节感怀(李茜)
上元佳节月光明,火炬银花映京城。
展望丰秋心绪好,街灯流彩庆升平。
元宵(徐艳琴)
烟花绽放闹元宵,十里街区丽影摇。
一碗汤圆心意暖,琼楼曲艺震云霄。
元夕夜赏灯(余昆仑)
烛影摇红映茜腮,摩肩笑语赏灯来。
谜题未解星先醉,天上人间共此怀。
元霄节吟(陈佩)
月灯照亮万千家,灯谜竞猜谁最嘉。
歌舞词诗宵夜闹,汤圆锅里乐开花。
元宵(孟杰)
焰火高悬喜气洋,红灯闪烁贺新章。
汤圆饺子香芳溢,幸福安康伴四方。
元宵(吕晶)
金花火树月明圆,点点寒星映锦篇。
新岁欢歌同此夜,共祈发展聚良贤。
闹元宵(王茹)
蛇吟正月闹元宵,午夜灯花分外娇。
华夏春归风瑞紫,城乡九域荡新潮。
元宵节(郑爽)
劲舞长龙街上走,霓虹闪烁映人潮。
欢歌社稷升平筑,朗月嫦娥笑靥招。
万里同心共度十五(李慧芬)
梅枝香远上明轮,千里婵娟妒远村。
十五欢歌乡土庆,欲飞凡界到昆仑。
庆元宵(张清风)
火树银花灯挂滿,人潮涌动向街前。
敲锣打鼓元宵闹,万户千家庆瑞年。
元宵节(陈明丽)
五彩缤纷不夜天,烟花锣鼓共狂欢。
阖家畅饮团圆酒,万户隆情庆上元。
元宵节(李焕青)
花灯烟火照千山,春闹元宵月正圆。
祥瑞安康盈绮梦,嫦娥羡慕欲临凡。
元宵节(韩海萍)
元宵无处不飞花,溢彩流光映万家。
盛世新春圆月夜,欢歌紫气到天涯。
大车小辆似龟行,老少狂欢醉态酲。
列队高跷锣鼓响,秧歌翩舞彩绸横。
元宵灯节(胡志红)
大街小巷挂灯笼,电子激光频闪中。
天女散花多绮彩,流星赶月快如风。
元宵灯节(李丽娟)
倾城出动看华灯,汹涌人潮欲沸腾。
爆响连连如霹雳,钻天焰火撵流星。
【五律】一组
元宵节(柳清燕)
琼岛款佳朋,元宵观彩灯。看花绕芳甸,同醉火龙腾。
大海涛声涌,椰林月色凝。相欢猜谜语,翩舞乐天增。
庆元宵(花传盛)
爆竹声春浪,烟光照古楼。风来新水妒,月上碧云羞。
苑树撩人意,宫灯惹凤眸。元宵留客醉,喜乐纵情收。
元宵夜色(詹明杰)
月亮清如许,天空映照明。华灯街市挂,夜色彩光呈。
喜庆团圆节,恭迎万物生。春风初度过,等待百花争。
乙巳年元霄感怀(杨红梅)
金蛇点万灯,三五忆开封。大宋鱼龙舞,儿时梦幻行。
喜察烛走马,惊觉虎生风。虽少世园派,心留辛李名。
【七律】一组
十五闹元宵(郭敬帅)
万朵烟花灿碧娇,千家灯火引春潮。蛇腾紫气宜幽会,凤舞英姿忘网聊。
欲赋新词多逸兴,将盏诗酒咽清箫。笙歌一曲谁同醉,举目登高共夜宵。
闹元宵(卞从华)
灯火元宵闹上元,画楼罗绮簇雕栏。烟横南浦星河动,鼓吹西园喜气喧。
人似海,酒如川,猜词斗草恣游欢。汤圆软糯含情味,共庆良辰意韵绵。
上元节(马卫东)
灯月交辉映上元,街头巷尾闹声喧。龙飞凤舞人如织,彩带飘扬乐似仙。
猜谜语,吃汤圆,团栾此夜共欢颜。来春福运应长在,天赐祥和岁永年。
欢度元宵(刘梦楠)
火树银花映碧湖,华灯溢彩照康衢。龙腾虎啸旱船跃,玉振金声唢呐殊。
十里廊桥晖倩影,百联谜语蕴珍符。飞蛇献瑞红梅绽,借得东风续志图。
欢度元宵(李冠鹏)
上元佳节庆团圆,几处烟花几处烟。南水扁舟追玉浪,北冰雪杖逐银鸢。
双双狮舞雄风振,队队跷飞鼓乐旋。灯火千门城不夜,笙歌一曲唤春还。
欢度元宵(姚增戗)
玉鉴高悬照昊空,腊梅稚蕊展芳容。淳浓竹叶杯中酒,清湛毛尖壶里冰。
街舞秧歌腰鼓响,星光月色彩灯明。人潮无碍嫦娥影,九号神舟凌碧穹。
元宵感怀(邱成立)
玉镜元宵别样明,金蛇吐瑞舞星空。千村深巷笙歌绕,万镇长街灯火萦。
此夜四更蕃女怨,当时一曲柳稍青。思乡百味销魂醉,情寄三分入颢穹。
庆元宵(孙晓玲)
晴空月下片云飘,远树风开一径摇。几处稚儿挥短带,经时美女扭纤腰。
桃腮朗润朱砂点,杏眼清华彩笔描。舞袖留人痴半夜,灯山劝酒醉今宵。
欢度元宵(吴修峰)
龙腾紫气纵横天,蛇舞柔姿喜庆年。诗酒装杯多雅韵,火花追月倍娇妍。
重提旧笔三山绘,再赋新词五岳编。谜语竞猜增乐趣,霓虹闪烁奏琴弦。
蛇年闹元宵(沈华玲)
春到上元寒意尽,弘州大地暖香匀。声声锣鼓振仙境,道道灯河靓俗尘。
盛世黎民扬善义,昌时万物长精神。乡音无改歌千首,愉舞金蛇始肇新。
元宵节成韵(汪培勇)
灯火邦乡鼓韵隆,龙腾狮舞普天同。暄新不免情和景,合庆还缘岁蕴丰。
炉暖宁家亲喜聚,星离远路梦常通。行囊肩负乘春运,闲绪抛开领杏风。
元宵寄景(冯新春)
华灯初上照寒烟,火树银花不夜天。蛇舞龙盘欢意闹,香飘酒暖乐声连。
街头巷尾新妆换,塞北江南绮梦牵。且看今朝逢此景,同祈发展韵无边。
踏舞闹元宵(刘运章)
沙湾春雨润梅妆,坐地遥思灯事狂。拾步渚桥欣妙曲,漫看村嫂舞明堂。
居翁不慕天姿色,但愿均分淡雅光。心喜冷风离故里,得来和气说贞祥。
闹元宵(庞秀华)
元宵节日古今传,龙舞狮腾宝塔燃。明月初升东嶺挂,汤园甜蜜溢江滨。
观灯走马猜词秘,倾动文骚李杜仙。两岸欢歌皆兴致,银花火树不休眠。
月圆(许文楚)
正月元宵节日迎,张灯结彩素娥明。湖中倒映玉盘美,焰火开喷艳丽琼。
水上天空同一色,欢声笑语眯双睛。游龙狮舞吉祥预,小吃佳肴味道倾。
元宵(蔡新慧)
热闹元宵佳节庆,灯笼庙会礼花观。汤圆一碗甜甜蜜,烧烤双穿美美端。
曼舞轻歌梅郁馥,流光溢彩景惊叹。春潮激荡春寒冷,万物更苏万里繁。
词一组
【喜春来】闹元宵(孔惠珠)
喜归乡梓新年好。春女娉婷三寸腰。
龙狮举盛闹元宵。歌乐飘。引客小亭桥。
【蕃女怨】欢度元宵(施天顺)
碧空燃亮银火树。笑语盈路。玉蛇盘,嵩岳处。
梦魂千缕。咏歌元夕荡天涯。绪飞花。
【浣溪沙】闹元宵(陶春梦)
火树银花映九霄,无人机组夜光摇。神工雕雪尽妖娆。
鼓乐秧歌传百媚,舞狮灯谜醉千娇。人间烟火逐春潮。
【浣溪沙】欢度元宵(林照善)
火树银花映丽天。嫦娥玉兔竞翩跹。华灯璀璨夜无眠。
狮舞龙游惊客梦,鸾翔凤翥赛花船。清辉万里共婵娟。
【清平乐】元宵映寰宇(俞仁山)
华灯初照,环宇元宵到。街巷欢腾人声闹,处处新姿娇俏。
火树银灿恒星,龙蛇共舞升平。虎豹同愁落魄,山河满是春情。
【西江月】大年十五闹元宵(李崇华)
沂蒙大地春色,舞龙灯绚高跷。冰天霜冷润梅娇,十五月圆皎皎。
华夏欢歌夜俏,巳蛇欣醉红绡。北城繁华宇星昭,恰似银河浩淼。
【柳梢青】度元宵(孟卫军)
玉镜高悬。霓虹闪烁,映衬江山。美景良宵,张灯结彩,元夜欢颜。
游人接踵摩肩。闹社火、高跷旱船。龙舞鸢飞,纳祥祈瑞,福满凡间。
【柳梢青】欢度元宵(金碧华)
爆竹声声。流光溢彩,雪伴梅红。巷尾街头,比肩接踵,一派升平。
羔羊美酒花灯。元宵好、人圆月明。袅袅东风,清溪丽影,胜似蓬瀛。
【临江仙】元宵节(唐丽珍)
热乎最是元宵夜,街巷各色灯笼。小儿嬉闹影重重。月星辉映共和融。
灶下娘亲生火煮,水圆翻滚锅中。来杯小酒享餐丰。阖家欢饮说昌隆。
【破阵子】元宵节(魏俊峰)
四海花灯璀璨,人间月满乾坤。珠雨流光飞霓彩,欢乐人群唱丽春。万民笑语真。
街巷女游男伴,上苍赐福红尘。焰火汤圆民俗味,狮舞龙腾浩气存。恢弘华夏魂。
【家山好】元宵夜 今昔情(钱庆周)
万家灯火照天穹。 初升月,意情浓。元宵节假佳欢聚,喜无穷。话今昔,表由衷。
笑颜新语厅堂绕,妙舞进花丛。汤圆美酒,芬香四溢醉春风。群人盼返童。
【青玉案】元夕怀旧(杨昌辉)
华灯初上花千树,照不彻、离人苦。逝水韶光如暗弩。旧游欢事,总难消去,每念愁难抚。
此宵嘉景同谁赴?旧诺空留梦无据。新恨常随心暗住。月斜云外,风吟幽处,寂寞凭风诉。
【青玉案】元夕夜(张天赐)
美林湖畔烟花树。酿诗韵、怀今古。弦管笙箫惊宿鹭。东风拂面,歌声铺路。远岭浮云渡。
繁星皎月红梅舞。情侣双双缠绵语。试问柔情深几许?华灯炫彩,蓝桥细诉。春水盈盈处。
月华高下春风语。影一袭,灯千户。十里长街元夕舞。人流接踵,寒流不阻。忘到欢情处。
霓虹彩带妆街树。社火烟花俗承古。借问风光千百度。当年旧景,几时今故。错过儿时路。
【青玉案】元宵节(楚天顺)
东风欲借嫦娥语。撒一地,光翻户。社火元宵狮共舞。流星不断,人潮何阻。却我风寒处。
城街遍挂霓灯树。洛邑中天月来古。看尽沧桑曾几度。那时繁庶,那时旧故。尽在神都路。
春风吹过花开绽。恰正是、冰魂绚。又到元宵灯挂满。红花火树,婵娟作伴。曾是儿时见。
高翘队伍多人扮。锣鼓喧天旱船转。观者踊街千百万。人山人海,似潮呈现。国泰民安愿。
【青玉案】儿时元宵节(姜武盛)
华灯点亮元宵路。正人涌、敲锣鼓。月照长街春满处。狮龙欢闹,彩船竞渡。笑语随风度。
烟花绚烂飞无数。似把繁星乱抛吐。且看儿童争跳舞。纸鸢高举,气球轻护。共赏良辰暮。
【满江红】蛇岁元宵节(周广厦)
月照红尘,今又是、新岁上元。真浪漫、民俗雅趣,流彩飞烟。举酒良宵春梦好,佳肴一碗热汤圆。鬓生霜、千万次彷徨,人世间。
嫦娥美,住广寒。 太高冷,不能攀。可以抬头望,银汉奇观。我有心思穿越去,斗牛玄武娶七仙。舞秧歌、天地醉离宫,无尽欢。
【沁园春】闹元宵(陈彦铮)
新岁高潮,十五元宵,故里舞龙。看满城灯火,三街锦绣;烟花云树,光耀腾空。鼓乐齐鸣,笙箫共奏,簇拥人流叠浪峰。城乡赛,问鳌头谁占,姐妹称雄。
遥瞻女队芳容。广场上,英姿如劲松。有造型多样,千姿百态;轻妆一派,姹紫嫣红。飒爽莺歌,徘徊劲舞,击掌欢呼震耳聋。齐声赞,我须眉巾帼,豪迈威风。
【沁园春】元宵节快乐(沈延铭)
火树银花,熠熠星桥,熠熠夜天。看花灯璀璨,千般绮丽;彩绸飘逸,万种娇妍。鼓乐喧天,龙狮共舞,盛世欢歌不夜眠。携亲友,赏良辰美景,喜乐无边。
回眸岁月流年,忆往昔、元宵亦似仙。念团圆时刻,温馨满溢;亲情环绕,笑语连绵。旧俗传承,新篇再续,华夏文明世代传。同祝愿,愿神州永盛,岁岁康安。
--------------------------
【七律】初春(汪培勇)
守志斜枝绽蕊妍,朦胧细雨柳生烟。
云飘雾绕青松挺,雪化冰消暗水迁。
怒放繁花莺啭悦,轻扬翠竹鹊啼绵。
祥风劲舞丹霞灿,锦绣江山赋韵宣。
【喜春来】四首(徐文斌)
喜风传
青山待改凭天换,绿水常流让梦牵。
小楼昨夜喜风传,月正圆,灯火悄阑珊。
忆故里
霞红浸染荷香密,雨霁清涤柳色袭。
燕归舍下逗孩提,独自忆,山水一家居。
忆同学
月来满地无心度,情向苍天有意赎。
问君何况在当途?非草木,常记渐模糊。
他日
笔中不见争春色,心上曾流漫顶河。
谁人戏我宛如昨?暗里博,他日兴风波。
高歌一曲信天游二首(冯新春)
一、【沁园春】
黄土高坡,清风浩荡,唱信天游。望层峦叠嶂,高峰耸立;荒原旷野,尽展春秋纯朴民俗,欢歌笑语,唢呐声声解醉愁。山川秀,绘雄威画卷,意满心头。
高歌一曲情悠,诉不尽、相思离别留。忆儿时玩耍,青春似梦;今朝劳作,岁如秋。父老乡亲,音容宛在,牵挂常存梦里优。归期盼,踏故乡热土,醉意方休。
二、自由诗
在黄土高原的脊背上
风梳理着岁月的纹络
雨冲刷掉历史的忧愁。
信天游宛如一首赞歌
激情豪迈
那歌声是山丹丹的绽放
红得热烈透彻
照耀在山崖畔
如黄河水的咆哮
裹着泥沙汹涌澎湃
那歌声是放羊娃的鞭梢
甩落出一串串音符
在沟壑间弹跳回响
婆姨们手中的针线
缝进了对信天游的思念
它缠绵婉转飘荡出山沟外
那歌声是日出东山的希望
是月光洒下的思念
是祖祖辈辈的期盼
它唱过春夏、唱过秋冬
唱得山梁绿了又黄
唱得岁月短了又长
信天游是山沟里流淌出的小溪
它永不干涸似神曲天籁
我的高中生涯(刘运章)
铅笔在纸页间悄然折断,
墨色如烟,缓缓晕染。
口号声在校园上空回荡,
激荡着年轻而迷茫的心田。
我们被张铁生们所触动,
投身于喧嚣的洪流,
心中却悄然生出一片荆棘,
刺破了曾经纯真的梦幻。
老师仍然在讲台上手舞足蹈,
讲授内容却极少与教材相关。
随着《决裂》的全国上映
马尾巴的功能也成了我们的笑谈。
校外的风,吹过墙头,
我们收起崭新的课本,
学记者、学农技、学红医
进行了重新组班。
我们如同秋日的落叶,
随风飘摇,不知归处,
最终飘回了那片熟悉的土地,
任其在泥土中腐烂。
当春风吹来,带来了新的希望,
翻开课本,一片茫然,
为了逃离那闭塞的乡野,
在煤油灯下度过很多个不眠夜晚。
【七绝】
夜半幽窗尚未关,一灯领得月孤还。
床前交映思乡泪,满地清愁敛鬓斑。
【七律】
清门岑寂夜千般,灵鹊衔春尚未还。为月凭栏浑远目,替灯斟酒敛苍颜。
抱情总是离人苦,牵绪无非我辈艰。懒负佳期空自悔,蓬窗惟有带愁关。
【明月逐人来】
寒更时候,何堪回首。沉吟在、一灯相守。室无雄阔,念情难抖擞。怎唤深杯左右。
清影疏帘,曾把月来辜负。如今被、风缠雨纠。老至奈何,无复江湖走。只付余生永昼。
【七绝】十劝世人守初心(赵孟飞)
一声劝,劝人伦之常
羔羊跪乳情犹切,乌鸟反哺意自真。亲恩浩浩当勤勉,侍奉倾心守本真。
二声劝,劝夫妻之爱
同林比翼休嗔怒,连理交柯共苦辛。琴瑟和鸣情愈笃,相濡以沫岁华新。
三声劝,劝名利之淡
功名利禄皆虚幻,宦海商途几变更。志守清虚心向远,安然处世意纵横。
四声劝,劝虚荣之弃
浮名虚饰终成幻,绮梦繁花过眼尘。怀素抱真求淡泊,笃行不怠善其身。
五声劝,劝仁德之施
穷途困厄援援手,孤苦伶仃送善音。德厚流光仁念在,福泽广布岁常春。
六声劝,劝世事之达
花开花谢随缘起,云卷云舒任屈伸。心宽意畅情高远,逸趣闲情性自真。
七声劝,劝纷扰之舍
蝇营狗苟徒添累,月白风清意自神。俗念纷纭皆放下,心宁体静守初纯。
八声劝,劝迷津之渡
迷途幸有微光引,苦海还凭善念伸。梵呗声声传善念,慈悲为念化愚昏。
九声劝,劝嗔妄之消
嗔痴贪念皆羁缚,戒定慧心方入神。心镜常磨祛妄念,灵犀一点见天真。
十声劝,劝品节之坚
寒梅傲雪凌霜立,劲竹迎风守志纯。高格逸韵情如旧,矢志清修意更真。
与金庸握手(汝南县三中 王继伟)
我小时候,农村的条件还很差,一个村难得几台电视机,而且基本上都是12吋或14吋的黑白电视。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作业写完并盼着早点吃饭,要是等不及了拿着块馍,拎着小板凳飞一样去有电视的人家先占个地方。
我们这些孩子就像等待主人喂食的小狗一样,眼巴巴的等着人家吃完了饭把电视机从屋里抬出来打开。那时候台不多,也没什么广告。记得最早看的电视剧就是《敌营十八年》,接着就是83版的《射雕英雄传》了,黄日华演的憨厚郭靖、翁美玲演的娇俏黄蓉、老顽童、黄老邪……每一个角色都深入到印到了心底。那江湖的侠义、超凡的武功、不屈的气节……都牵动着我的心,那时就纳闷,金庸是怎么写出《射雕英雄传》的?
2024年是金庸诞辰100周年,这年10月我有幸随中国作家诗人代表团到香港,参观了香港文化博物馆,见到了这位梦寐以求的武侠小说大师。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以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表达,为全世界的华文读者构筑起“有情有义”的武侠世界,至今熠熠生辉。可以说金庸文化是今天香港一张十分亮丽的文化名片,对香港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文化从香港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走进文化馆,内藏有金庸生前的笔和眼镜,以及一些修订手稿。金庸先生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片段在馆内循环播放。我一边参观,一边回忆他的文学感染力,功在文学武林,是侠之大者。
其实作为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奠基人之一,金庸的作品影响了几代读者,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和文化。然而,他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可以说他的青少年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挫折、挑战和坚持的励志故事。
金庸,原名查良镛,出生于浙江海宁的一个书香门第,虽然家境优渥,但他的童年却并不顺遂。后来因为家庭经济出现困难,他被迫辍学,甚至一度陷入迷茫和彷徨。在辍学的日子里,他非常苦闷但没有放弃学习,他通过自学,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他也开始尝试写作,力图发表了一些散文和小说。虽然这些作品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但却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转折点发生在他 15 岁那年。这一年,他进入了《东南日报》社工作,成为了一名记者。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目前的现状,渴望更广阔的舞台。于是,他决定离开家乡,前往香港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在香港,他凭自己努力进入了《大公报》社工作,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记者并取得一定成绩。然而,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依然保持热爱文学,尤其是武侠小说。于是,他开始在业余时间创作武侠小说,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追求是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充满了激情和浪漫,所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金庸的故事告诉我们,你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6年冬天,香港文化博物馆开辟“金庸馆”,请九十二岁高龄的金庸先生写一篇前言,先生在开头的第一句写道:“我的故乡是浙江海宁。那里是我的出生地,童年和青少年生活的地方,也是我接受启蒙教育和完成中学学业的地方。”可见一个人青少年时代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重要呀。
香港文化博物馆斥资约1000万港元设立全港首个“金庸馆”,透过逾300组展品介绍金庸的早期事业、武侠小说创作历程及其小说对香港流行文化的影响,包括早期流通的小说版本、珍贵手稿等。这一举措在当年可谓独具慧眼,不仅洞悉港人所好,亦深知香港文化的优势所在。
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在香港病逝,享年94岁。香港文化博物馆内的金庸馆是我们这些金庸迷感受大侠世界的震撼空间。习近平主席近年一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他特别指出,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金庸先生是我国新派武侠小说的杰出代表,他同古龙、梁羽生和温瑞安等作家一起,共同推动了中国新派武侠小说的发展。金庸的新派武侠小说是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又一场文学革命。
在金庸馆,我们也学习博物馆首次引入“高手过招互动照相区”,让观众通过多媒体化身武术高强的大侠出现在小说的场景之中的方法,纷纷隔空与大师亲切握手。
2025年2月11日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