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典籍 > 自我调养巧治病 > 详细内容
循环系统疾病
发布时间:2024/7/20  阅读次数:17  字体大小: 【】 【】【

心律失常


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每分钟60~100次,窦房结冲动经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恒定,冲动经束支和其分支以及浦野氏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时间也恒定。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出现异常。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较为复杂,常见于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高心病、肺心病等以及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失常、麻醉、低温、胸腔和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还有部分原因不明。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多样,有的无任何自觉症状,只是心电检查异常;有些患者仅有轻度不适,如偶感心悸等;而有些病情较重,发作时患者有头昏、眼花、晕厥,甚至死亡。中医属“惊悸”、“怔忡”、“眩晕”、“厥证”等范畴。其基本病机,或因痰浊、瘀血、气滞等使气机逆乱致心神不安,或因气、血、阴、阳之虚损使心失养所致。

(一)起居调养法

心律失常患者特别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否则会加重病情。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的患者,防寒保暖也至关重要,因为感冒可诱发原有疾病,加重心律失常。

(二)心理调养法

精神过度紧张或兴奋,以及情志忧郁均对心律失常有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引起晕厥或死亡,所以,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平静、安宁、舒畅,避免过激情绪。

(三)饮食调养法

心律失常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好为原则。以下食疗方可酌情选用。

(1)脏臛:鲜猪心(带血)150克。将猪心切片,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盐,煮为臛。分3次食用。功效:养心安神,补血。

(2)景天三七炖猪心:鲜景天三七60~90克,猪心1个(保留内部血液)。2味同置砂锅内,加水适量,炖熟透,去药渣。分2次在1日内食尽,连服10~30天。功效:化瘀、补心、安神。

(3)龙枣羊心:龙眼肉20克,大枣20克,羊心1个。将羊心用清水洗净切片,与大枣、龙眼肉共放砂锅内,加适量水,文火炖煮,羊心肉熟烂即可,加调料食用,1日1剂,连服数日。功效:补益心脾。

(4)芝麻枣仁虾糕:虾仁200克,肥猪膘肉100克,酸枣仁20克,远志4克,芝麻150克,鸡蛋3个,面包片24片,精盐2克,味精1克,绍酒5克,干淀粉25克,白糖5克,生菜120克,麻油5克,菜油800克(耗150克)。将枣仁、远志洗净烘干研末,虾仁、肥膘肉剁成茸,与鸡蛋清、精盐、味精、胡椒面、湿淀粉加工搅制成“糁”。芝麻洗净晾干。鸡蛋和干淀粉调制成蛋清豆粉。生菜洗净,切成丝,用白糖、醋、麻油调拌好。面包片两面抹上蛋清豆粉,再分别抹上糁糊,一面撒上芝麻向下,放入五成热的油锅内炸成金黄色捞起,放入条盘一端,另一端放上生菜即成。佐餐食之,或作早点。功效:养心益肝,安神定志。

(四)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气阴两虚型①方1:人参3克(另炖),麦冬12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②方2:西洋参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心阴不足型①方1:胡麻仁30克,茯苓6克,人参6克另炖,云母粉6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②方2:麦冬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心血亏虚型①方1:党参15克,黄芪3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龙眼肉20克,酸枣仁15克,茯神15克,炙远志10克,木香10克,大枣10枚(归脾汤)。水煎服,每日1剂。②方2:当归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心阳不振型①方1:人参10克,熟附子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水煎服,1日1剂。②方2:仙灵脾515克。水煎服,1日1剂。

2.常用中成药

(1)心气不足者,宜服宁神定志丸,早晚各服1次,1次9克。

(2)心肾阳虚型,当服安神补心丸,1日3次,每次15粒。或服天王补心丹,1日2次,每次9克。

(3)虚证患者,可服生脉饮,1日3次,每次10毫升。或服参芪蜂王浆,1日2次,1次1瓶。

(五)针灸调养法

(1)体针:如属气虚,可选神门、内关、气海、关元、心俞、巨厥,用补法。如属血虚,可选神门、脾俞、膈俞、足三里、心俞,用补法。如属痰热内蕴,可选心俞、巨阙、丰隆、阳陵泉、肺俞、尺泽,用泻法。如属血瘀,可选曲泽、少海、气海、血海、心俞,用泻法。每日1次,每10天为1疗程。休息2~3天后再做第二疗程治疗。

(2)耳针:选心、小肠、交感、皮质下、神门,轻刺激。

(3)艾灸:取心俞、内关、神门、巨厥为主穴。心血不足配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配太溪、三阴交、肾俞,心阳不足加关元、通里,痰浊中阻加丰隆、中脘、足三里,水饮内停加阳陵泉、胃俞、三焦俞、中脘、足三里。每日1~2次,每穴艾条间接灸10~15分钟,10次为1疗程。

(六)推拿疗法

(1)心血不足:患者取坐位,医者双手拇指点按心俞、膈俞,以健脾益气,补益心气,行气活血;施用揉拿手三阴法,点按神门、内关,以补心安神,通络宁心,理气和胃。共达养血补心安神之效。

(2)心肾不足:患者取坐位,医者双手拇指点按心俞、肾俞,以补益心气,培补肾气,宁心安神;医者一手握患者腕关节,另一手施用揉拿手三阴法,点按内关、神门,以舒心安神,益心宁神,通络安神;患者仰卧位,施用提拿手三阴法,点按太溪,以滋补肾阴,宁心安神。

(3)心脾两虑:患者坐位,医者以双手拇指点按心俞、脾俞,以健脾运胃;施用揉拿手三阴法,点按内关、神门,以宁心安神;施用提拿足三阴法,点按太白,以健脾益气,宁心通络。

(七)其他调养法

(1)拔罐:取心俞、厥阴俞、肺俞、脾俞,每次取1~2穴,交替使用。用中号口径玻璃火罐,在穴位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7次为1疗程。

(2)气功(松静功):采用坐、站或卧式。放松、入静。由自然呼吸开始,逐渐过度到腹式呼吸,意守丹田。两目微闭,守神调息。呼气时从头部缓缓放松到丹田,两上肢也同时放松到肘部,自然吸气;再配合呼气,从丹田放松到髋部,两上肢放松至手,自然吸气;再配合呼气,从髋部放松至两足心,呼气时默念“松”,随着放松,引气下行,随后意守丹田。收功时两手轻搓,活动身体。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组血管病中常见而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在上述病变过程中,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主要是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其他肢体动脉及肾动脉等次之,肺循环动脉极少受累。由病变的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等。

中医认为,此病多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之物,加之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或经常肝郁不舒,气滞血瘀而成。

(一)起居调养法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生活起居应当谨慎。一是忌过度劳累(如干重体力活,长时间学习、工作、看电视等),因为体力劳动时,为满足全身血液供应,心跳会加快,增加心脏负担,脑力劳动过度,脑耗氧量增加,使脑动脉负担加重,均于本病不利,甚至会有严重后果;二是要忌冷水浴,因寒冷刺激会诱发心绞痛;三是要避免受凉;四是要坚持午睡,据统计,坚持午睡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30%;五是要控制性生活;六是要戒烟。吸烟会加快本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心理调养法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与精神紧张关系密切,所以,患者应坚持做到轻松愉快。心理疗法可采用澄心静默法,即通过静坐或静卧,以内忘思虑,外息境缘,不为病痛所扰,使精神清静宁谧,病气衰去的方法。此外,患者要避免情绪激动。

(三)饮食调养法

1.饮食宜忌

饮食宜清淡。每日膳食应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食富含谷氨酸的食物,如豆类及豆制品。烹制菜肴时,应该使用植物油。宜多吃含铜的食物,如牡蛎、葵瓜子、坚果和果仁等。严禁暴饮暴食。严格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少吃蛋黄、猪脑、动物内脏及其他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使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在250~300毫克以下。亦不宜进食过多的糖类。

2.食疗便方

(1)生山楂,随意食之(空腹勿食)。

(2)豆浆500毫升,粳米50克,熬粥食之。

(3)花生米入米醋中浸泡24小时,每日早晨起床服食10~15粒。亦可另服少量食醋。

(4)黑芝麻、桑椹各等分,加米适量,同入砂盘捣烂待用。每次取适量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状食用。亦可加少许白糖。

(5)荷叶5张(裁成10块),猪瘦肉250克,大米250克。将大米捣碎,与猪瘦肉(切片)拌匀,加少许食盐。用荷叶包好蒸熟食之。

(6)洋葱作菜佐餐(任意烹调)。

(四)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郁金10克,木香3~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行气止痛。适用于冠心病胸满闷、胸痛、憋气者。

(2)山楂100克、桃仁60克、蜂蜜250克。将山楂、桃仁打碎,入锅中,水煎2次,去渣合汁2碗,将药汁同蜂蜜共盛瓷盆中,加盖,上锅隔水蒸1小时,离火,冷却,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匙,饭后开水冲服。功效:活血化淤,降脂降压,降胆固醇。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

(3)槐花10克、山楂1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功效:破血散淤,降脂降压。

2.常用中成药

(1)丹七片:1次3~5片,每日3次。

(2)独圣活血片:每次2片,每日2次。

(3)复方丹参片:1次2~3片,每日3次。

(4)丹田降脂丸:1次2克,每日2次。

(5)复方丹参注射液:肌肉注射,1次2毫升,每日1~2次.

(五)针灸调养法

(1)体针,取气海、关元、风府、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百会。头晕、失眠加神门、风池;胸痛、胸闷不舒加厥阴俞、心俞、膈俞;腰酸痛者加肾俞、腰俞。用泻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或加温针法。

(2)耳针:取心、小肠、交感、皮质下为主穴。脑点、肺、肝、胸、降压沟、兴奋点为配穴。每次选3~5穴,隔日1次,留针1小时,10次为1疗程。

(3)艾灸:取穴可与体针相同,用艾条雀啄灸法,每次每穴灸10分钟,以皮肤微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六)推拿调养法

(1)患者仰卧,先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向上至百会穴,自膻中向下至关元穴,反复操作。又用抹法于前额部,用摩法于腹部,用揉法、推法、拿法于双上肢和双下肢部,其间用按法于肩髃、曲池、内关、外关、合谷、梁丘、血海、足三里、上巨虚、解溪、太冲等穴。再用放通法于气冲。

(2)患者俯卧,用拿法于后项部,用推法、按揉法、滚法于背腰部。点按膀胱经的诸俞穴,再施滚法、拿捏法、揉法于双下肢,按揉承扶、委中、昆仑诸穴,最后施术足底部,先揉按涌泉穴,滚法于全足底,用擦法于足底部,结束治疗。

(七)体育调养法

体育调养法对动脉硬化的患者主要起到增强体质和心血管功能的作用,早期患者应坚持长跑锻炼,中后期患者以慢跑为宜。

(八)其他调养法

(1)拔罐:取穴,第一组为大椎、心俞、膻中;第二组为神道、巨阙、阙阴俞。两组穴交替使用,每穴每次15分钟,用刺络拔罐法。

(2)气功:病重者开始练松静内养功,稍好转后,选练动静结合的耐力性功法,如长寿功及太极气功等,集体练与自己单独练相结合。

高血压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这里只讨论原发性高血压和由其引起的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调养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见于中年及老年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在21.3千帕或以上,和或舒张压在12.7千帕或以上。近半数患者可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健忘、烦躁、心悸、肢麻等症状。后期可出现心、脑、肾等损害,并出现相应的症状。高血压出现心脏损害者,称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病多由长期精神刺激,引起中枢神经活动失调所致,并与吸烟、肥胖、血脂升高、家族病史等相关。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眩晕”、“头痛”等,其病机为肝阳上亢,或气血不足,或肾精不足,或痰浊中阻,或肝郁化火等。

(一)起居调养法

(1)忌受寒:受寒能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2)注意穿戴适当:穿戴过紧,可影响体表的血液循环,使血压升高。

(3)宜经常平卧休息:当人从平躺转向站立时,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心血排出量要减少30%~40%。为了适应这一急剧变化,血管反射性地收缩、变窄,使其容量与心排血量相当。这时可使血压升高。

(4)宜适当节制性生活:性生活不仅使性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也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5)忌大便干燥:便秘患者在排便时腹压增加,会导致血压骤然上升,严重时可诱发脑溢血。

(二)心理调养法

(1)忌情绪波动:愤怒、痛苦、恐惧等,均能使血压升高。患者应学会用克制、转移、躲避或哭诉等方法来避免情绪波动。

(2)忌看惊险、凶杀的电影或电视,以免引起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三)饮食调养法

(1)宜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制品、葵瓜子、核桃、牛奶、鱼虾、蒜苗、芹菜等。

(2)宜常吃食用菌。食用菌对高血压有防治作用。

(3)宜常吃苹果、洋葱、海带、胡萝卜等蔬菜水果,这些食物亦能防治高血压。

(4)食疗便方①醋浸花生米:食醋半斤(好的瓶装醋),放入半斤花生米,使花生米全部浸渍于食醋中,密封浸渍一周后即可食用。每晚睡前吃40粒,嚼服。两周为1疗程。②莲肉粥:莲子粉15克,糯米50克。将2味煮成粥,加红糖,煮至粘稠食用,每日早晚空腹温服。四季常用。③糖炖海参:水发海参50克,冰糖适量。海参炖烂加糖,早餐前服食。

(四)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天麻钩藤饮:天麻10克,钩藤10克,石决明30克,黄芩10克,山栀子10克,牛膝10克,杜仲20克,桑寄生20克,夜交藤20克,茯神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于肝阳上亢。

(2)大补元煎:熟地15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杞子10克,人参10克,当归10克,杜仲20克。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适用于肾阴虚。

(3)加味四物汤:当归10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川芎10克,菊花15克,蔓荆子10克。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于血虚。

(4)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5克,生姜3克,天麻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于痰浊中阻。

2.常用中成药

(1)复方罗布麻片:每次1~2片,每日3次。视血压情况调整用量。

(2)臭梧桐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珍菊降压片:每次1~2片,每日3次。

(4)知柏地黄与朱砂安神丸各6克合服,每日2次。用于阴虚失眠患者。

(五)针灸调养法

(1)体针:如属肝阳上亢可选百会、风池、太冲、太溪、肝俞、肾俞,用泻法;如属气血亏虚,选脾俞、足三里、百会、气海、膈俞、神门,用补法;如属肾精不足,可选用肾俞、肝俞、气海、关元、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用补法;如属痰浊中阻,可选中脘、章门、丰隆、公孙、头维、百会、内关、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休息2~3天后可做第2疗程治疗。

(2)耳针:选耳尖或降压沟放血。还可取心、额、皮质下、肝、交感为主穴,配以肾、外耳、枕,可用毫针刺法、埋针或耳穴贴压法。

(3)艾灸:如证属肝阳上亢,取肝俞、曲池、太冲,配以风池、神门、三阴交;如阴虚阳亢,取太溪、三阴交、足三里、太冲,配风池、内关、气海;如痰湿壅盛,取阴陵泉、丰隆、足三里,配内关、风池。每日施1~2次,每穴3~5壮,10天1疗程。

(六)推拿调养法

按摩推拿治疗仅适用于早、中期高血压,不适用于晚期高血压。

(1)取坐式,医者用五指拿法从前发际向后发际缓慢移动,操作5~8遍。

(2)用大拇指按揉两侧太阳穴。

(3)点揉颈后的风池穴,以出现酸胀感为度。

(4)俯卧,用拇指平推背部脊柱两侧肌肉,从上向下,约5分钟。

(5)仰卧,医者用掌根揉摩整个腹部5分钟。

(6)点按梁门穴,着重点按右梁门穴1~3分钟,此穴为降血压之要穴。

(7)医者立于患者头部前,用双掌从太阳穴向风池穴推3~5次,随后用双手五指交替抓拿头顶及头侧5~8次。

(8)指揉内关、足三里、神门、合谷、三阴交、曲池、神门等穴。

(9)搓揉足底涌泉穴半分钟。

(10)取坐式,医者立于患者身后,拿肩井、搓肩背各半分钟。

(11)患者自己可用两手手指抹前额数分钟,随后用手掌擦头部两侧,持续1分钟。

(七)体育调养法

(1)宜练太极拳。体育锻炼能通过增强体质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但大运动量锻炼或剧烈运动会增加体内氧的消耗,会使血压骤然升高,不利于高血压的治疗。太极拳是一种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独特养生方法,对高血压患者非常适宜。

(2)宜常作“气健运动”。“气健运动”是指一些促进人体使用氧气的运动,包括多种轻量的健身运动,如慢跑、踩“静止脚踏车”及原地慢跑等。“气健运动”有降血压作用,但只限于温和性的血压偏高。如病情严重,不宜作这种运动。

(八)其他调养方法

(1)拔罐:肝阳上亢,取太阳、肝俞;肾精不足,取脾俞、肾俞;气血不足,取气海、心俞、脾俞;痰浊中阻取肺俞、脾俞。选用与拔罐部位相宜的火罐,一般留罐3~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2)气功疗法:练强壮功。采用坐式或站式,静呼吸或深呼吸法。吸气宜短,呼气宜长。站式意守涌泉,坐式意守丹田。

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与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由于长期精神刺激、饮食不当、喜静少动、年老体弱、肥胖等,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血液内胆固醇、脂蛋白等脂质过多在动脉内膜中沉积,形成斑块,使动脉壁失去弹性而变硬,以后在其深部发生崩溃,软化形成粥样物,冠脉管腔狭窄,部分分支甚至闭塞,使心脏供血量减少而发病。病轻时,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冠心病的临床特征是:胸骨后、心前区出现发作性或持续性疼痛或憋闷,疼痛常放射到颈、臂或上腹部。

中医认为本病由劳伤心脾,痰饮内生,肝郁阴伤或年高肾虚所致。心阳不振,痰瘀阻络是其主要矛盾。属于“真心痛”、“胸痹”、“厥心痛”等范畴。

(一)起居调养法(同“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居调养法。)

(二)心理调养法(同“动脉粥样硬化”的心理调养法。)

(三)饮食调养法(同“动脉粥样硬化”的饮食调养法。)

(四)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2)、(3)同“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验方。

(4)血府逐淤汤: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适用心血瘀阻之胸痹,症见胸刺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暗,脉沉涩等。

(5)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15克,半夏10克,薤白10克。适用于痰浊壅塞之胸痹,症见胸闷如窒而痛,气短喘促,痰多,苔浊腻等。

(6)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15克,薤白15克,白酒适量。可加枳实10克、桂枝10克、熟附子10克、丹参15克、檀香10克。适用于胸痛彻背、遇寒痛甚、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阴寒凝滞所引起的胸痹。

2.常用中成药

(1)、(2)、(3)、(4)、(5)同“动脉粥样硬化”。

(6)活心丸:每次1~2丸,每日3次,适用心血淤阻之胸痹。

(7)心灵丸:每次2丸,每日1~3次,舌下含化或咀嚼后咽服。适用于痰浊壅塞之胸痹。

(8)苏合香丸:每次3克,每日1~2次。适用于阴寒凝滞之胸痹。

(五)针灸调养法

(1)体针:一般选内关、心俞、膈俞、厥阴俞、神门、大陵。用泻法,每日1次。若有心绞痛者主穴应选膻中、心俞、巨阙、内关、公孙等。仍用泻法,每日1次。

(2)耳针:选心、小肠、交感、皮质下、肺、胸、枕。用毫针强刺激,留针1小时,隔日1次,每10天为1疗程。

(3)艾灸:取内关、膻中、心俞、厥阴俞、足三里、关元、郄门为主穴。根据辨证配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巨阙、神阙、通里、丰隆、太溪等。每次取3~5次,每穴每次间接灸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六)推拿调养法

患者坐位,先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膀胱经由上至下往返施术数遍,手法宜轻揉。用按揉法在肺俞、心俞、膈俞等处停留各1~2分钟,同时可寻找出背部其他明显的压痛点施行按揉,继用拿法于颈项部操作,用擦法于背部膀胱经与督脉施术,以透热为度。配合使用下述手法:点按双内关穴,按百会穴,揉太阳穴,拿合谷穴,拿肩井穴,揉膻中穴。

(七)其他调养法

(1)医疗体操:只做徒手操,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可在立位下做,体操节律平稳,不要急速用力,也不要做闭气鼓劲的练习。

(2)太极拳。

(3)如果症状减轻,体力增强,还可适当采用游泳、爬山、慢跑、打羽毛球等运动。

冠心病人进行体育疗法时要严格注意下列几个问题:①严格遵守个别对待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心肺功能情况来确定适当的活动量。运动量大小以不引起心绞痛或心前区不适或极度疲劳为度。②心绞痛频繁发作的患者不宜进行体育疗法。③锻炼时间应避开心绞痛惯常发病时间。惯于在夜间发作者,最好在睡前半小时左右作轻松散步,这有助于预防夜间发作。④锻炼过程中如出现气促、晕眩,则应减小运动量,并增加间歇休息时间。

(八)其他调养法

1.气功调养法

(1)内养功:可根据患者的体质选用坐式或卧式。意守丹田,可采用吸——呼——停法呼吸,同时默念“静”或“松”。每日3~5次,每次30~60分钟。

(2)放松功:采用坐式或卧式,自然呼吸,进行整体放松法。

(3)拍打放松功:两足平行站立,与肩同宽,集中思想,入静。对不易放松的部位,依次拍打,使之放松。并配合鼻吸气,吸气时默念“静”,呼气时意守涌泉穴。然后两手缓缓抬起,以中指叩击角孙、听宫、太阳、攒竹等穴,再叩玉枕、风池。最后两手搓热浴面,缓缓睁眼,舌离上腭,散步收功。

肺原性心脏病


肺原性心脏病分急、慢性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和慢性高压性肺原性心脏病三种,其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最为多见,故以下介绍以慢性肺心病(简称)为主。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肥大,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其临床表现为气短、咳喘、心悸、水肿、不能平卧等。

肺心病患者最应当注意的是肺部感染,因肺部感染通常加重病情,引起心功能不全。

一般由慢性肺部疾患发展到肺心病,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当然慢性疾患急性发作次数越多,则越容易走向肺心病。

肺心病有缓解期与急性发作期,应分别对待。一般缓解期宜扶正补虚,急性期宜祛邪。

(一)起居调养法

1.避风寒、慎起居

因肺心病患者怕感染,当人体受风寒侵袭时,机体屏障系统就抵御不了细菌,故可发生感染。患者勿贪凉,也不必厚衣厚被令机体出汗,应寒温有度,适时增减衣服。就寝时勿开门窗,谨防虚邪贼风。

2.室内空气清洁

秽浊的空气中细菌含量高,易引起感染,又刺激呼吸部引起咳嗽。最好勿在室内养花,以免有不适花粉引起喘咳。

3.宜用冷水洗脸

缓解期的患者,用冷水洗脸可以刺激面部的神经和血管,提高机体对天气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用冷水洗脸应从夏季开始,持之以恒,方可见效。这样既可预防感冒,又可减少肺心病急性发作。

4.宜保持口腔卫生

常用淡盐水或市售清洁爽口液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致病源,保持口腔卫生,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以防肺心病急性发作。

5.勿性生活过度及过度疲劳

性生活过度会消耗体内大量能量,加重心脏负担,氧耗加大,而肺又呼吸不利,造成缺氧,易致心脏突然衰竭。过度疲劳机理相同。

(二)心理调养法

1.宜保持乐观的情绪

乐观,是人们抗病的法宝。中医认为,长期忧伤可以克制脾胃,致食欲不振、纳食减少,人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抵抗力势必降低,易引起感染而加重病情。

2.忌暴怒

肺心病患者,既有呼吸系统病变,又有心脏功能不全。暴怒可以使呼吸急促,甚至引起喘息,同时使心跳突然加快,引起心衰而暴毙。

(三)饮食调养法

1.饮食有节

一方面是有时间规律,另一方面是量的节制。一次进食过饱,使膈肌上升,影响心跳及呼吸,同时也可因大量血液集中于胃,而致心、脑缺血而变生他病。

2.重视饮食质量

患者宜食用低钠(低盐),高维生素,中度蛋白质,适量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如柑桔类水果、玉米粥、瘦肉、鱼类、豆类。也可辅以大枣、桂圆、桑椹、鸽蛋、百合、莲子等。饮食搭配应易于消化,不宜吃香蕉。

3.忌一切刺激性食物

刺激性食物可引起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这一类食物如浓咖啡、浓茶、辣椒、胡椒粉、烟、酒等。

4.急性发作期患者以流食或半流食为好

如大米粥、细面条、馄饨皮、藕粉、蛋花汤、牛奶、酸奶、饼干、面包干等,并可多饮橘子水、椰子浆、甘蔗汁、山楂汁等。

(四)药物调养法

1.缓解期宜扶正补虚

(1)黄芪30克,党参30克,麦冬30克,五味子15克,核桃仁300克,灵芝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白术10克,黄芪30克,防风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中成药如菌灵芝片、十全大补丸、补中益气丸以及注射丙种球蛋白、脂多糖注射液等。

2.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

应针对不同病人,辨证治疗,下面处方举例仅供参考。

(1)杏仁15克,生石膏30克,麻黄6克,甘草10克,黄芩30?耍酃?5克,前胡12克,葶苈子15克,苇茎30克,冬瓜子30克,苡仁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茯苓30克,桂枝3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前胡12克,白前12克,法夏10克,陈皮10克,旋覆花6克(包煎)。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五)针灸调养法

1.体针疗法

(1)如属气虚,可选神门、内关、气海、关元、心俞、巨阙等穴,用补法。

(2)如属痰热内蕴,可选心俞、巨阙、丰隆、阳陵泉、肺俞、尺泽等穴,用泻法。

以上2法,每日1次,10天1个疗程,休息2~3天后再做第2疗程治疗。

2.耳针疗法

选心、小肠、交感、皮质下、神门等穴,轻刺激。

3.艾灸疗法

取心俞、内关、神门、巨阙为主穴。心血不足配脾俞、足三里;痰多色白加丰隆、中脘、足三里。每日1~2次,每穴艾条间接灸10~15分钟,10次1疗程。

(六)体育调养法

(适用于缓解期患者)

1.加强体质锻炼

患者可根据自己体质情况,选择散步、做操、慢跑、打太极拳等方式锻炼,每日1~2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疲劳,否则适得其反。

2.做呼吸操,增加肺的通气量

肺心病患者因肺通气功能不好,机体缺氧,迫使心脏跳动加快,日久形成肺心病。故增加肺的通气量,可改善疾病。

方法:坐位或立位,一手置于胸前,一手放在腹部,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每呼每吸都要使腹部运动到最大幅度。早晚各1次,每次10~20分钟。尽量在空气新鲜的地方做操。

(七)其他调养法

1.拔罐法

取心俞、厥阴俞、肺俞、脾俞,每次取1~2穴,交替使用。用中号口径的玻璃火罐,在穴位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7次为1疗程。

2.气功疗法

松静功:要求放松、入静。采用坐、站或卧式。自然呼吸开始,然后逐渐过度到腹式呼吸,意守丹田。两目微闭,守神调息。呼气时从头部缓缓放松到丹田,两上肢也同时放松到肘部,自然吸气、呼气,从丹田放松至髋部,两上肢放松至手,再配合呼气,从髋部放松至两足心,呼气时默念“松……”,随着放松,引气下行,随后意守丹田。收功时两手轻搓,活动身体。

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是原有心脏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心脏虽有足量的前负荷(即回流到心脏的血液,但所排出的血量仍不能维持人体所需的一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因心排出量下降及肺静脉和体循环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水肿、颈静脉怒张、上腹部胀满等。按心功能不全发生的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心功能不全多由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或急进型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及输液不当引起,着重在治疗原发病和临时抢救措施,故这里仅讨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调养方法。

中医认为,形成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是正气不足,反复感邪,加之起居失宜,劳倦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肺肾俱伤,水湿停聚,气滞血淤而成,病属“水肿”、“喘证”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病证。

(一)起居调养法

慢性心功能不全常因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过重的体力劳动而诱发。所以,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并一定要注意休息,只做一些轻松的工作,切忌劳累过度。

(二)心理调养法

情绪激动也能诱发本病,故病人应当控制好自己的情志活动,经常保持平静的心境。同时可采用澄心静默法来调养自己的性情。即通过静坐或静卧,以内忘思虑,外息境缘,不为病痛所扰,使精神清静宁谧,病气衰去。

(三)饮食调养法

1.少食多餐。以减少餐后胃内过分充盈,横膈抬高,压迫心脏,并减少心脏在进食后的工作量。

2.食易消化的食物。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佳。

3.低盐饮食。进钠盐过多,水分就要成比例增加,全身血容量也就会增加,将会直接增加心脏负担,使心力衰竭程度加重。一般来说,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应摄食不用盐烹调的膳食,但每日可另外给予食盐1~2克(正常人每天需盐7克左右),供进餐时加一点在菜上。

中度和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开始3日内应绝对禁盐,待病情好转或控制后,再按轻度心衰患者给盐。

4.禁食或应少食的食物。各种发酵做的点心、各种咸菜(如咸肉、酱菜)、含盐的罐头食品、豆腐干、霉豆腐、海鱼及部分含钠高的蔬菜(如波菜、卷心菜、芹菜)、葡萄干、汽水、啤酒等。

5.以下食疗便方可酌情选用

(1)椰子汁:代茶饮服,有强心利尿作用。

(2)茶树根:挖取10年以上的茶树根(越老越好),洗净切片,每剂30~60克,加适量糯米酒及清水,以文火煎熬半小时,去药渣后饮用。每日1剂。

(3)夹竹桃粥。夹竹桃叶7片,粘米30克。将夹竹桃叶与粘米共捣烂,加糖煮粥食之。每日1次顿服,连服数日。具有强心、定喘、祛痰的作用。

(四)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归脾汤:黄芪12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木香5克,党参5克,枣仁12克,炙甘草5克,龙眼肉10克。

适用于心脾气虚之心衰,症见心悸怔忡、头昏少寐、脉细、苔薄、舌嫩等。

(2)济生肾气丸或真武汤加减:桂枝9克,附子9克,熟地10克,牛膝10克,萸肉9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黄芪12克,泽泻9克,甘草5克,车前子10克。

适用于脾肾阳虚之心衰,症见心悸、头晕、肢体浮肿、尿少、苔白、舌嫩润、脉沉细。

(3)八珍汤合失笑散加减:熟地12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丹参15克,川芎9克,赤芍10克,降香片9克,失笑散15克。

适用于气虚血淤之心衰,症见气短不续、心悸、胸脘憋痛、舌质紫暗、脉细涩等。

2.常用中成药

(1)六君子丸合玉屏风丸:各用6克,温开水或姜汤送服。适用于脾肺气虚者。

(2)归脾丸:每次1丸,每日3次。适用于心脾气虚者。

(3)十六味杜鹃丸或金匮肾气丸:每次1丸,每日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4)八珍丸合失笑散:八珍丸1丸,失笑散15克,每日3次.适用于气虚血淤者。

(五)针灸调养法

(1)体针:以手厥阴心包经及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为主。可选内关、间使、心俞、膈俞等。有呼吸困难者加天突、膻中;咳嗽者加列缺、鱼际;食欲不振者加中脘、足三里。用补法。

(2)耳针:主穴选心、皮质下、神门、内分泌、交感。配穴选法:风湿性心脏病者加肾上腺、风湿线;水肿重者加肾、脾;胸闷、气喘甚者加肺、胸。每次取3~5穴,中等刺激,留针30~60分钟,每日1次。两耳交替使用。10次为1个疗程。

(3)艾灸:取心俞、内关、神门、巨阙。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每日1~2次,每次每穴灸15分钟,10次为1疗程。

(六)推拿调养法

揉内关,掐合谷,揉曲池及三阴交,按胸骨,捏腋前,按神门,分推额前,捏上臂法,挤推背部,按肩胛,分肋,横摩腰。

(七)体育调养法

心功能不全较轻时,可做一些体操和体育锻炼,以促使病情缓解,心功能不全严重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1.徒手卧位操。

①仰卧位,两腿直立,两臂沿躯干放好。②两臂往两侧平展(吸气),伸开两手手指,将手置于胸腔下部,轻轻挤压胸腔(呼气),根据体力,重复做4~6次。③两臂往两侧平展(吸气),往右转动躯干的上部,左手拍右掌(呼气)。一左一右为1次,重复4~6次。④两臂上举,然后还原。自由呼吸。⑤两腿屈膝(吸气),伸直(呼气)。如两腿屈膝感到累,也可一条腿做完后再换另一条腿做,重复4~6次。⑥屈曲脚趾,放松,注意呼吸。⑦以踝关节为中心,两脚朝内划圆三次,再向外划圆三次,自由呼吸。

2.根据体力,适当散步。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