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4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1503
发布时间:2024/1/8  阅读次数:131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150353篇)

202418日)

  

【诗词歌赋】

一组关于“小寒”节气的诗词作品

【五绝】二首(荥阳市二中 朱梦林)

小寒(二首)(新郑市一中 徐文斌)

【七绝】二首(金水区幼儿园 刘梦楠)

【七绝】二首(登封市一中 赵孟飞)

【七绝】二首(巩义市一中 张俊杰)

【七绝】二首(郑州市十九中 周广信)

【七绝】二首(荥阳市一中 郑开明)

【七绝】二首(上街区实验初中 赵鼎铭)

【七绝】题文房四宝(登封市三中 孟卫军)

【七绝】小寒随笔(九首)(郑州市九中 袁松林)

【五律】小寒三首(郑州市三十八中 高青珊)

【七律】二首(新密市一中 孙永福)

【七律】二首(巩义市一中 陈艳玲)

【七律】二首(登封市一中 杨海峰)

【七律】二首(荥阳市二中 陶春梦)

【七律】二首(新郑市一中 韩丽惠)

词二首(新密市二中 陈品茗)

词二首(郑州市六中 任伟生)

【生活随笔】

河南方言:作假(汝南县韩庄初中 肖永成)

河南方言:撮摸(汝南县韩庄初中 肖永成)

被偷走的时间(汝南县梁祝镇陈冲小学 秦浩)

我喜欢……(文化路第三小学 徐艳琴)

生活是一种方式,工作是一种乐趣(郑东新区畅和街小学 姚增戗)

【教育随笔】

我的娃我来宠(汝南县老君庙肖屯小学 秦姗)

【听读观感】

高适:谁是我的“一字之师”?(汝南县梁祝镇陈冲小学 秦浩)

  

【诗词歌赋】

一组关于“小寒”节气的诗词作品

【五绝】二首(荥阳市二中 朱梦林)

卯兔小寒

三冬时最冷,日值小寒来。

雪復青松岭,霜遮白玉梅。

小寒围炉

寒临三九天,围聚火炉边。

老酒四杯少,胜过蓬岛仙。

小寒(二首)(新郑市一中 徐文斌)

【六言】

天涯冬青花秀,边城抚春挽秋。

小寒森林叠翠,空山鸟鸣依旧。

【八言】

东北风呼呼雪连天,年老人怎耐刺骨寒。

借一束阳光心间照,意志的火种可燎原、

【七绝】二首(金水区幼儿园 刘梦楠)

英雄

——观电视连续剧《山河》而感

山河无恙今知晓,日寇曾征永济城。

血战三天卫氏在,关中好汉陕军营。

为国尽心是己任

为国尽心是己任,为家尽力是己责。

善行百步为社会,善思滚滚不干泽。

【七绝】二首(登封市一中 赵孟飞)

小寒

哈气镜凝霜障眼,冰封雪覆入极寒

隆冬凛至阳萌动,去雁思乡欲北还

小寒闲吟

草枯木落万花休,地冻天寒冷露流。

北雁归飞何许解,始初阳气待春谋。

【七绝】二首(巩义市一中 张俊杰)

小寒

节至深冬风入骨,正逢寒雪赋无休。

遥知当下红尘客,把酒吟梅醉了头。

小寒随笔

二九小寒天欲雪,清莹世界展风情。

围炉品茗丰收庆,暮色苍茫锦绣程。

【七绝】二首(郑州市十九中 周广信)

小寒

三九小寒年味浓,四方仙客约东风。

幺鸡云手变凤凰,红中发财路路通。

小寒日感吟

小寒丽日醉篱荫,晨跑穿过椰树林。

日出霞云添景色,波涛碧海净胸心。

【七绝】二首(荥阳市一中 郑开明)

小寒

滴水成冰风透骨,凝霜结玉雪侵身。

梅花抱蕊飘香远,喜鹊衔枝绕树频。

小寒大寒又一年

絮落呼风送小寒,结缘梅雪最成欢。

寻常日子开心过,坎坎奔奔又一年。

【七绝】二首(上街区实验初中 赵鼎铭)

小寒有吟

新年渐近有清欢,一树梅红破小寒。

冷蕊含情偷报岁,应须斟句酒杯干。

小寒赏梅

小寒飞雪赏梅枝,片片花红美若诗。

千里冰风吹不瘦,潇潇洒洒漫天姿。

【七绝】题文房四宝(登封市三中 孟卫军)

素绢龙游吐墨花,阴阳枯润涩行斜。

凤毫长短吟千古,浓淡相宜始立家。

池底元光泛镜花,轻旋千转不曾斜。

磨人心性须添水,满屏云烟拜写家。

蝉翼筋行楮草花,眼量横竖不嵚斜。

吹弹身软担厚重,晋韵唐风入百家。

流水盘山绽百花,海天梅月影疏斜。

方圆七寸文章满,色润规铭传室家。

  

【七绝】小寒随笔(九首)(郑州市九中 袁松林)

阳光灿烂笑声欢,喜鹊登楼唱富安。

玉兔当班多秀丽,青龙继位更昌繁。

小寒琼屑舞苍穹,岁近年关气运红。

风里松声传瑞曲,雪间梅蕊醉骚翁。

经霜竹节呈佳句,映雪梅花送韵香。

逸兴题诗新月夜,调茶酒醉小寒章。

梅妆入梦美诗酬,丽景销魂雅韵流。

玉雪翻飞银万里,祥烟散漫瑞千秋。

小寒初至贺春红,玉蝶飞来驾冽风。

雪漫千山灵气绕,天酬九域永昌隆。

把酒三杯醉小寒,吟歌一曲贺康安。

梅香入户财源广,兰气盈门富路宽。

昨夜寒催凤野霜,今晨风送雪梅香。

时临岁末三星耀,节近初春百事昌。

阳光万里漫烟霞,节令三冬贺物华。

瑞庆丰年洋喜气,祯符盛世发天葩。

时光似箭又隆冬,物象弘新腊味浓。

喜鹊喧繁春早至,梅花绽放贺年丰。

【五律】小寒三首(郑州市三十八中 高青珊)

深冬二九间,踏野觅诗篇。雪霁寒烟袅,梅开玉树妍。

挥毫吟慨叹,拾梦寄缠绵。大道终归简,心存一片天。

风冷小寒冽,梅侵宅院香。东川描彩画,南岭裹霞装。

万里云烟淡,千寻壑涧凉。赋诗圆梦曲,抒韵唤春光。

小寒冬腊月,大雁北移乡。喜鹊鸣巢筑,山鸡鸲觅凰。

风凝三九冷,雪聚五更霜。墙角梅花艳,临年气愈阳。

【七律】二首(新密市一中 孙永福)

小寒

瑟瑟西风大地横,潇潇暮雨小寒生。沿江滨道人流静,过眼层楼灯色萌。

柳叶摇枝犹抱恨,梅花傲骨却衷情。寻常一样窗前月,谁报春来莫问卿。

小寒咏梅

亚岁终结入小寒,朔风凛冽冻河川。冰封流水波涛静,雪染山原蜡浪翻。

三九来临天酷冷,暗香怒放貌娇妍。隆冬大地谁独傲?唯有梅花绽笑颜。

【七律】二首(巩义市一中 陈艳玲)

小寒

爆竹连声响尽欢,新年初度至严寒。夜晴自有银河亮,朝雪无妨白絮观。

仁厚田家忙了事,兴隆商户少加餐。蜗居不觉霜侵鬓,作画吟诗赞墨兰。

小寒漫吟

天寒地冻又冰封,庶物欣然对九冬。朔气聚時松淡定,凄飙翩处柏从容。

阶篁披雪繁枝舞,宿麦凝凇密叶纵。但得春风吹暖意,千红万紫再重逢。

【七律】二首(登封市一中 杨海峰)

小寒

小寒迎季见生机,原野丛林有雉嬉。玉兔南奔时欲返,珍鸿北望正思离。

霜凝玉树居民爱,雪落芳亭游客怡。同品杜康当唱和,欣为芦鶴寄温辞。

癸卯小寒

隆冬二九数寒天,竹瘦枝黄叶占田。鹊垒新巢鸿缱绻,雉鸣旧岁鸟翩跹。

今晨卧听风吹雨,昨晚霜凌云倒悬。墙角腊梅偷抹泪,何时瑞雪兆丰年。

【七律】二首(荥阳市二中 陶春梦)

癸卯小寒

北风呼啸小寒凉,冷雨连绵彻骨伤。鸟雀搭窝枝上躲,爬虫钻地洞中藏。

枯残树木冰凌挂,险峻山峰白雪扬。运动健身防数九,食多菜饭肉羊汤。

小寒抒怀

驻足桥边隔岸观,登临眺望惧严寒。冰封水面如银镜,叶落枝头漫石栏。

瑞雪飘扬原野莽,朔风萧瑟菊花残。仲冬数九迎春近,盼雁归来沙渚盘。

【七律】二首(新郑市一中 韩丽惠)

题小寒

小寒不冷近春天,愉悦身心备过年。玉兔回宫寻旧梦,神龙昂首揭新篇。

红梅傲雪情豪放,绿竹凌霜韵盎然。节令四时祥瑞绕,顺风阔荡涌丹泉。

小寒日抒怀

夜雪轻飘枝俏仙,掀帘观景思流年。回眸豆蔻戎边保,两鬓银丝诵韵篇。

福照中华歌颂喜,生活日暖紫生烟。感恩赞美新时代,饮水寻源甜蜜泉。

词二首(新密市二中 陈品茗)

【北曲越调.天净沙】小寒

榆梅苞鼓枝间。小寒残雪情安。

三九龙年不远。檐冰去半。柳丝拂水春还。

【南乡子】小寒

节入小寒头。逢腊迎春美愿酬。今岁病魔缠不断。咻咻。阴气堪当自此收。

天上月如钩。八十冬春与暑秋。漫忆此生多少事。悠悠。缕缕云烟逝水流。

词二首(郑州市六中 任伟生)

【鹧鸪天】小寒

殘雪嶙嶙风啸迤,枝头孕翠透青黎。冰湖凝浪洇曦赭,冻伫楼台濯月眉,

层霞淡,幻云霓,夕烟袅袅隐峦墀。时闻放眼箫声起,又是当年画境跻。

【贺新郎】小寒

故国初交腊。雪横空、凌川料峭,普陀萧瑟。徒步溪桥摇悬索,彼岸雾凇诱惑。逢二九、东君无觅。照影孤鸿添悒郁,更何须、酒入愁肠泣。忆挚友,两相惜。

几曾执手松山驿。溯明史、酒畔谈兵,茶边博弈。驰骋辽东驱胡虏,百万雄师靖国。展铁臂、天狼怒射。霸业落空成遗恨,祭断魂、裹素千峰默。滴浊泪,润诗笔。

  

【生活随笔】

河南方言:作假(汝南县韩庄初中 肖永成)

“作假”和“叨菜”一样,是河南的特色方言。它表面意思是作了一个假象,而实际上是专指某人在吃饭时,故意少吃或不吃的表现。如,“来来来,别作假,别放筷,叨叨叨!”这就是河南人在餐桌上,让客人夹菜的标准客套话。

记得小时候,走亲戚拜年。临走,娘就再三叮嘱我说:“毛毛,领着你两弟弟上恁大舅家拜年去吧,晌午恁大舅给你们做好吃的,你弟兄仨多吃点,可别作假呀!”

“作假”一语,在使用时有自已说和他人说两种情况。具体情形也有“真作假”和“不作假”之别。比如,小喜到小福家做客,饭菜上齐,小福说:“小喜,来,叨叨叨,多吃点,别作假!”话音没落,只见小喜夹一大块牛肉塞进嘴里,边嚼边说:“好好好,我不作假,不作假,你也叨,你也叨!”

但也有“真作假”的。如,赵女士平时很注重养生,吃东西也很讲究。一天,赵女士到同事小吴家做客,同桌人吃得津津有味,唯独赵女士不动筷子。小吴见状就对赵女士说:“来来,叨菜,别作假呀!”小吴说了几遍,赵女士还是不动筷子。像这种情况,赵女士不仅是“作假”问题,而且一定还有其它的原因,这里我就不明说了。

因此,我认为,不作假也不一定是一种粗鲁,作假也不一定是一种优雅。一个人,实实在在多好呀,何必要去“作”那个“假”呢?

  

河南方言:撮摸(汝南县韩庄初中 肖永成)

河南方言“撮摸”就是不定时、不确定地碰见或遇到什么的意思。与此相近的口语还有“出摸”“寻摸”等。

“撮摸”这个口语,在生活中具体运用时很有意思。它要么是指某人不期而遇得到一顿好饭,要么是指某人偶然间把一件事的结果猜得很准确。因此,偶然得到,那叫“撮摸”,猜得准确,那就叫“撮摸行(hang)”。

举个例子。有一个小学生,打报告进了办公室。他上午想提前一节请假回家。班主任老师问:“为什么请假?”学生答:“请假回家中午吃肉食儿哩。”老师说:“你咋恁好吃呀?不上课也回家吃肉食儿,不准假!”这时,办公室里另外一个老师就劝那个班主任说:“哎,准他的假吧,小孩子多长时间还不撮摸一顿儿呢,让他回家吃一顿好吃吧。”是吧,这儿说“撮摸”,就是偶尔得到了一顿好饭。

再举个例子。麦忙季节,刘明的邻居刘刚,看刘明忙着下地收庄稼,就对刘明说:“今上午恁老表该给你来帮忙了。”刘明说:“我就没给他打电话,他不会来的。”刘刚说:“咱俩打个赌,恁老表今儿上午不来,晚上我请你的客;恁老表今儿上午来了,中午你得喊我陪客。”等了一小会儿,刘明的老表果然来了。这时,刘明就对刘刚说:“你咋恁会撮摸行哩,那中午你成来陪客了。”是吧,这里的“撮摸行”就是恰巧猜准一件事的结果的意思。

无论是“撮摸”到一顿好饭,还是“撮摸”准一件好事,这都带有不确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顿顿有好饭,天天有好事儿,不用“撮摸”,幸福就会悄悄来到你身边。

  

被偷走的时间(汝南县梁祝镇陈冲小学 秦浩)

很长时间没坐公交,周末我出去办事惊喜地发现路口的公交站牌有了很大的升级:立体的电子展示牌取代了原来的海报式站牌。无论是公交线路还是沿途经过的各个站点,包括下一辆公交还有几分钟可以抵达我所在的地方,都可以在电子显示屏上一目了然。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被这个新奇玩意儿给吸引住了。

但是没过多久,我的想法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由于电子显示屏上有公交车到达的准确时间,等车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盯着上面的时间看。七分钟……五分钟……两分钟……三十秒……短短的十来分钟,我却像过了一个世纪。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公交车比较少,每次坐车等上个把小时是常事。几个人抱着行李,或站着或蹲着,一块儿唠唠家常,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现在公共交通如此便捷,但我心里却总是火急火燎嫌时间过得慢。我不知道是我变得没有耐心,还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真的太繁忙了?

科技本应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人们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与千里之外的朋友沟通交流,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购物、支付、预订出行等各种服务也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所以我们应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用来睡觉、放松或者什么都不做。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但也使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回复工作邮件、参加远程会议,但往往也会陷入“忙碌即幸福”的误区,不断加班加点,没有自由的时间来享受生活的美好。

科技的发展使社交媒体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社交媒体,我们可以与朋友和家人随时保持联系,分享生活中的点滴。然而,社交媒体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时间的消耗。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浏览朋友圈、微博、微信等,看各种各样的动态和资讯,反而忽略了与身边亲人的交流。

与此同时,科技也带来了更多的娱乐选择。我们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观看电影、玩游戏,但这些娱乐活动常常使我们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科技便捷了生活,却也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了我们的时间。这似乎是一个悖论。我们不能把一切都归咎于科技的发展,但如何利用科技来更好地掌控时间,却需要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

  

我喜欢……(文化路第三小学 徐艳琴)

小的时候,我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喜欢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东西,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喜欢的东西越来越多,喜欢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我喜欢静静的写作。闲来无事时,我特别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做到电脑旁,安安静静地把自己心里所想的内容写下来。我觉得,静静写作的时间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工作、家庭、孩子使我很少有属于我自己的相对独立的空间。我非常渴望能够经常有这么一个安安静静的写作的时间。有的时候写作就是是见缝插针,一篇文章会写三天时间,甚至于一个星期的时间;有的时候实在没有时间写,就先暂时储存在大脑里面,有时间了再来写,或者是有灵感了再来写。我曾经有一篇文章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从最初有这个想写的念头,到中间几次动笔,可总是一段话写不完就写不下去了,以至于搁浅,不写,再到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突发灵感,用了整整六个小时的时间一气呵成,这算下来,时间已经过去六年了。以前听人说某导演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拍一个片子,我觉得是在做宣传,自从有了亲身经历后,我觉得有些事情可能真正完成并不需要多长时间,可前期的酝酿积淀确确实实需要很久。厚积薄发说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只有积淀到一定程度了,才能薄发起来。

我喜欢买书。我买了不计其数的书。这些书大部分是买给女儿的,也有一小部分是买来自己看的。我的书都是从当当网上买来的。这些书遍布我家的各个角落。随你走到哪里,都能够拿到一本书。我买的这些书令女儿兴奋不已。女儿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趴在床上、歪到椅子上,蹲在厕所里,躺在阳台上的跳舞毯上津津有味地看书了。这些书,给我和女儿带来乐趣,让我们俩能够和平共处,不发生矛盾,这些书让我和女儿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智慧。

我喜欢读书。闲暇时间,我喜欢读书,特别喜欢看的是名师们的教学实录、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汇集等类型的书。因为这些书跟我的工作联系紧密,所以,可以让我边读边想,可以让我思维活跃,灵感倍增。我喜欢看童话类的书,这些书趣味十足,充满童趣,让人放松。我喜欢看名人自传类的书籍,这类书让我明白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经历过千万重的磨难后凭着自己的毅力而见到灿烂的彩虹的。这类书的阅读让我的思想更加坚定,让我学会重视参与的过程,让我明白万事不强求。我喜欢读《读者》《青年文摘》,这些书中一个个短故事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这些书的阅读,让我变得更加豁达,更加开朗,更加自信。

我喜欢向别人学习。我毫不夸张地说,我真的是一个很喜欢学习的人;看到别人的字写得好,我就心生羡慕,就会有一段时间开始练字;看到别人课件制作的好,就会虚心请教,直到弄懂为止;看到别人歌唱的好,这段时间我就会关注音乐;看到别人跳绳、踢毽子好,我也会投入训练一段;为了练习毛笔字,我曾经真正地手握鸡蛋,曾经把墨汁撒的衣服上、裤子上都是,……总之,只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我都会用一段儿时间去尝试着学习。但因为天生的惰性,总是三分钟热度,所以,啥也没有学精,没有学好。但是,因为我尝试着去学的,所以,我跟我原来的水平比,那是有特别大的进步的。三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学会了双脚盘踢毽子,而且踢得水平还不错;三十六岁的时候,对唱歌有了一点儿灵感,会用气息了;二十多岁的时候,幻灯片制作水平相当高;三十岁以后,我开始会写作文了,我还能稍作准备,即兴谈体会呢!包饺子我也就是这一两年才学会呢!呵呵,以前小时候没有学会,没有学精的东西,我现在都学会了,不过至于学精,那是需要坚持和毅力的,只要我有活动老学到老的精神,我定会学好的。

我喜欢让学生做事情。我喜欢指导着学生做事情。只要是学生自己能够动手做的事情我是坚决不做的。我鼓励学生、督促学生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我手把手地教他们做。在教学生做事情上我是不怕麻烦的,我是有足够的耐心的。在我的手把手培养下,我的学生能力是超强的。悄悄话信箱经过无数次的翻工重做,终于做的很漂亮;小报展的作品自己会粘贴,甚至比我做得还好呢;班级各个角落的布置,越来越棒;放学路队我不用那么操心;升旗、课间操我也可以简单督促即可……呵呵,教学生做事情,看着学生一点点进步,我是其乐无穷呀!

我喜欢赶早。我是一个特别喜欢赶早的人。做啥事,我都是尽可能地早。比如说,7点开始的是事情,我可能6点都到了。上一次去参加一个活动,说好7点半点名,结果不到六点我都已经到现场了。可真正开始的时间竟然是8点,我等了将近2个小时。虽然等的时间久一些,但我心很静。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也有收获——看了自己喜欢看的书。等待的时间虽然漫长,但因为有书为伴,所以并不觉得煎熬。我一点儿也不愿意掐点到的感觉。万一有意外事情发生迟到,让别人等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了。凡事赶早不赶晚是我的一个原则。正是因为总是赶早,所以,很少体验临阵手忙脚乱的感觉。时时早,事事早,我喜欢。

我喜欢鞋。我有许许多多双鞋。高筒的、低筒的、中筒的、棉的、单的、黑的、棕色的、白色的……我曾被家人戏称为卖鞋的。只要是出去逛街,看到喜欢的鞋就想买。有的鞋买来后,至今还没穿过几次呢!以至于现在我都不敢轻易去逛鞋店,真害怕再掂几双回来。

我喜欢做饭。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宽裕使得我不能够经常带女儿去街上吃,只能在家里面自己做。时间久了,就特别喜欢在家里面自己做饭吃。做饭久了,就做出经验来了,还有自认为做得好的拿手菜呢!炸酱面、饺子、火锅、炖排骨、熬鸡汤、蒸卤面、红烧肉……每次当我做的饭特别好吃的时候,女儿总会说:“好吃的都不会说话了。给你10分。”呵呵,我做饭水平之所以提高很快,全靠女儿给力。女儿吃饭特别好,基本不挑食,每次总能给我以鼓励和支持。在女儿的鼓励下,我是越做越好,越做越愿意做。

我喜欢分享快乐。我特别喜欢跟同事更朋友们分享我的快乐。在哪里吃到好吃的了,在哪里买到便宜又实惠的东西了,我都会及时跟朋友们分享。很多时候,在我的鼓动下,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跟我一起去吃某种美食,跟我一起去买某件物品。比如,当物品自己买海底捞火锅底料在家里做火锅吃,觉得特别好吃时,我生动形象地把我在家自己吃火锅的感觉描述给她们听,并鼓励她们去买来尝尝,结果,她们真的经不住我的反复描述,一一买来试吃。我觉得白菜炖豆腐好吃,我告知她们,并催促她们赶快做来吃,结果她们也被白菜炖豆腐的美味所吸引,爱上了这道菜。呵呵,只要是我喜欢的东西,我都会竭尽全力地跟朋友同事分享的。我喜欢这种分享的感觉。

我喜欢……

  

生活是一种方式,工作是一种乐趣(郑东新区畅和街小学 姚增戗)

假如我活到90岁,我的人生已经过了一半,假如活不到90岁,那么就是一大半了。回顾这半生的过去,我在思考:人活着为了什么?人为什么活着?工作是什么?什么是工作?今天我把这个问题拿来晒一晒,我的本真在哪里?

自打记事起我就生活在农村,一个农民的儿子,真的是,也无愧于农民的称号。因为前一阵子好多腐败分子的悔过书都说自己是农民的日子,所以我要和他们撇开关系啊!那种吃不饱、穿不暖、没钱花、掏力干活的日子,倒逼着你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就会发奋的学习,也只有学习是唯一的出路,考上大学,分配工作,每月有工资,虽然不多,但比起在田地里刨食吃,可算是天壤之别。这就是生活的现实改变着一代人的命运,那过独木桥的年代,成就了多少有梦的青年,同时也扼杀了众多孩子的天性,使得自卑在一定范围内泛滥,没有出息就成了他们的标签。

这种教育观念如今改变着,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成才的标准不是唯一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已经不够用了,祖国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劳动力,只要你肯干,卖个烧饼也会成为烧饼哥。因此,生活着实愚弄着每一个人,而人们的抗争恰恰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命运也不是有好坏之分的,更多的是您的心态,一个良性循环的人生会让你活得潇洒。

再说工作,开始只是获取金钱工资的营生,每个月发一点钱,能够养活起自己。没有人给你说工作要怎么样,只是干好吧,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父老乡亲老百姓,然后得到学校的表扬足矣。

后来发现,工作其实是一项事业,认真学习了口号式文件才知道,工作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教育教学,就是对孩子们的启发式人生的开始,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基础教育。从此我开始关注孩子们,关注课堂,关注自己的人生规划,从一个个岗位不断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帮忙很多人做好其他的工作,因为一个单位就是一个整体,不光你自己好,别人也要好,这样的话,必须有一个团结的集体,合作的集体。

下一步的生活和工作打算还没有,但我充分的相信自己的能力,我能行,会干好!

  

【教育随笔】

我的娃我来宠(汝南县老君庙肖屯小学 秦姗)

周一升旗时,不见班里的一个男同学来升旗,打电话得知睡过头了,准备来学校。于是告诉家长让孩子吃过饭再到校,不着急,天冷得吃饱饭再学习。

升旗结束了,这位同学到校了。问他吃饭没?他不好意思的说:没有吃饭。于是趁大课间把他领到宿舍,给他拿了包方便面,问他是吃煮的加荷包蛋,还是干吃?他腼腆的笑着说:干吃。我也很开心的告诉他:我也是哈哈。看他吃的香问他带水杯没?别噎着,太干了。他说没带水杯。我就去办公室给他找了瓶矿泉水,加了开水给他拿到教室喝,看着他吃饱喝足,我也心满意足啊。愿我们都能幸福地过好每一天。

  

【听读观感】

高适:谁是我的“一字之师”?(汝南县梁祝镇陈冲小学 秦浩)

自古文人相轻,然而也有一些人英雄相惜,相互成就。比如“僧敲月下门”的贾岛和韩愈,“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齐己与郑谷,因为“一字之师”传为佳话。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也有这样的“一字之师”。他任两浙观察使时,奉命到浙东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去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正值初秋,便想上去赏玩一番。不觉天色已晚,便叫随从去庙里打点,当晚在僧房留宿。

晚饭过后,一轮明月高悬中天,清光四溢,树影婆娑。高适兴致勃发,便走出庙门赏月观景。他站在庙前朝山下望去,只见在月光的沐浴下,白墙黑瓦,树影摇曳,银光闪烁,澄江如练。此情此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回到房里,高适想着白天的感受和方才赏月的风味,不觉诗兴大发,就叫随从掌灯研墨,他于墙上题诗一首:

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

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

第二天清晨,高适就离开清风岭,外出巡游去了。正好途经钱塘江,又时值月落。他仔细观察江面,只见江水随潮而退,从两岸的水痕看,江面只有原来的一半。这时他才想起,钱塘江是随潮汐涨落的,月升时江水随潮而进,江面顿宽;月落时,江水又随潮而退,只剩半江。这样一来,他在僧房的题诗中写成“前村月落一江水”,岂不是不符合生活的真实吗?他后悔不该把看见月到中天的江水当成月落的江水写入诗中。他很想马上回去把墙上的诗修改一下,但因为要忙着赶路,只好把这件事暂时搁一搁。

过了一个月,高适再次路过杭州清风岭,他特地来到大庙的僧房,准备修改题诗。谁知抬头看见墙上的题诗时,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那句“前村月落一江水”的“一”字,不知被谁人添上几笔,改成“半”字了。笔迹看来尚新,大概是不久前写的。高适心里暗暗纳闷:不知是哪位高手竟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一定要请教请教。于是,派人请来老和尚想弄清事情的始末。和尚战战兢兢答道:“三日前,有一客经过,读后称此诗佳矣,但‘一’字不如‘半’字,他改后便去了。老僧当时拦止不住,望大人恕罪。”高适听完,微微一笑:“他改得好!改得好!可惜我晚来三日,良机错过,遗憾!遗憾!”说完,就告别老僧,怅然下山。

相传,为高适修改题诗之人正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两人因此结为至交。但是,稍加思索就可以明白这实在是一个美丽的误会:骆宾王大约卒于公元684年,而高适生于公元704年,发迹时已经四十多岁。二者生平相差甚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也许是后人觉得能给大诗人高适当老师,一定不能是籍籍无名之辈。恰巧骆宾王晚年行踪成谜,又有传言他落发为僧,被当成高适的“一字之师”也就顺理成章了。

历史的真相虽已无从考寻,但古人身上这种严谨治学、尊师重教的美好品格却历经千年不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传承和学习。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