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主题吟唱5
目 录
春节组歌
“三八”节抒怀
春节组歌(十章)
(一)序歌
春节一年之岁首,农历新春传统年。
度岁过年历史久,上古祭祀来演变。
人文深邃其蕴含,自然文化丰内涵。
中华民族重年节,社会文化在民间。
春节起始二十三,祭灶开始便忙年,
直到正月十五日,吃罢元宵年过完。
春节活动真多彩,除旧布新祈丰年,
迎禧接福祭神祖,民族浓郁特色艳。
中华文化多丰富,影响汉字文化圈,
外国民族也庆贺,新春习俗遍九天。
(二)春节起源
传统节日有起源,人文自然都相关。
上古原始重信仰,天象历法与祭天。
谢神祭祀多活动,形成节日成自然。
早期节日文化浓,反映慎终游追远,
天人合一讲崇拜,固本思源深内涵。
上古历法有概念,盘古王表记载全。
天地运行有规律,四季循环起终点,
定出一年之岁首,四季时间总称年。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之上叫一年,
年复一年无止境,循环往复年又年。
(三)春节发展
古代岁首指立春,干支历传在民间。
由于历法的变动,新年历史也发展。
中国历代的新年,设定日期在演变:
斗柄指寅为岁首,天象寅月上古年;
夏商周朝有些乱,何时正月不一般(注1);
统一六国秦始皇,十月定为正月天;
汉朝初期沿秦历,太初元年又改变,
恢复正月为岁首,沿用直到清末年;
辛亥革命有发展,逐渐改用公历年,
节气立春改春节,元月一日称元旦。
(注1:(阴历)夏朝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
(四)历史变革
春节名称各不同,不同时代都有变。
先秦时期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添;
两汉时期为三朝、正日岁旦和正旦;
元辰魏晋南北朝,元日元首岁朝现;
唐宋元明称元旦,岁日新正和新元;
时代进程到清代,直叫元日或元旦。
现在农历年春节,历史以来称元旦;
古代没有现春节,民国创造渐流传;
北洋政府用公历,春节视为农历年。
今用公元纪年法,正月春节得保全。
(五)春节内容
远古时代现雏形,岁时已有干支年。
盘古王表有记载,三命通会记得全。
天皇氏创影响远,后世用于各方面;
周代文献记录详,酿酒宰羊相聚欢;
汉代中国大发展,新年活动充民间;
魏晋时期重守岁,岁首祭祖渐流传;
唐代时代重拜年,民间普及梅花笺;
宋代民间做鞭炮。除夕春节炮声连;
清代重视过大年,灯谜活动元宵延;
辛亥革命倡新历,废除跪拜新礼添。
(六)春节民俗
古老中国重年节,全年节日首过年。
历史发展成风俗,相传至今为习惯。
中国本是多民族,形式不同民族年。
舞狮耍龙烧烟花,高跷秧歌跑旱船;
春节期间贴春联,守岁拜年团年饭;
风土人情各不同,细微之处特色现。
南方沿海袭古俗,祭祀神灵拜祖先;
习俗盛行于春节,民俗文化是承传。
传统节日为载体,历史悠久民族观。
社会文化最丰富,博大精深显内涵。
除旧布新在春节,正月初一始壮观,
春节活动多丰富,不止初一这一天。
腊月从过小年起,人们开始就忙年:
扫房购置买年货,洗头沐浴贴春联;
所有活动同主题,辞旧迎新喜气添。
祭祝祈年好日子,五谷丰收为大年。
一年一度庆丰收,各家各户祭神仙,
灶神门神和财神,喜神井神诸路仙,
借此酬谢众神灵,感谢关照祈新年。
春节欢乐又祥和,敦亲祀祖家团圆。
除夕全家聚一堂,欢乐喜吃团年饭,
一家团坐来守岁,长辈分发压岁钱,
元日子时交年时,鞭炮齐响迎新年。
各家焚香来致礼,祭拝列祖敬地天。
同族亲友互致贺,依次给尊长拜年。
年节期间家团圆,张灯结彩鞭炮燃。
各种饭菜很丰盛,年糕水饺和汤圆……
春节民众娱乐欢,各种活动竞开展,
丰富多彩添热闹,欢庆气氛喜空前。
新春娱乐增浓郁,祈年庆贺成盛典。
中华民族隆重节,得以继承与发展。
热烈气氛在各户,大街小巷喜气添,
狮子龙灯演社火,花市庙会在其间。
游人满街灯满城,热闹气氛确非凡。
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过后才算完。
(七)春节活动
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各家祭灶第一关。
入夜灶台刷干净,旧的灶君换新颜。
一送一迎多讲究,酒肉糖果要摆满。
祭灶源于拜火习,民间历史几千年。
扫尘
新年前夕二十四,扫尘习俗在民间。
说是尘陈为谐音,除陈布新有内涵。
一切晦气扫出门,干干净净迎新年。
千百年来扫尘日,中国人民好习惯。
年夜饭
一年一度年夜饭,习惯又称团年饭,
一家老小围桌旁,互敬互爱幸福感。
团圆共叙天伦乐,祈求全家都平安。
饭前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
守岁
重要活动有守岁,除夕守岁长幼欢。
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待明天。
新旧交替为夜半,一夜五更分两天。
通宵守夜驱病疫,期待吉祥新一年。
拜年
辞旧迎新传统习,春节期间都拜年,
表达方式美好意,男女老少互祝愿。
随着时代大发展,内容形式又增添;
联络感情贺新年,表达情怀亲朋间。
压岁钱
每年春节除夕夜,就要准备压岁钱,
长辈把钱给晚辈,压住邪祟保平安。
彩绳穿线置床脚,钱装红包最常见,
两种形式皆欢喜,习俗盛行至今天。
春联
二八二九或三十,家家户户贴春联。
玉烛宝典有记载,原始桃符即春联。
工整对偶又简洁,精巧文字抒美愿。
大红春联贴门上,喜庆气氛节日添。
窗花与“福”字
窗户之上贴窗花,男女老少特喜欢,
烘托气氛又喜庆,装饰欣赏一体间。
墙壁门楣贴福字,由来已久在民间,
寄托向往幸福情,表达美好的祝愿。
贴年画
浓黑重彩气氛喜,春节年画很普遍,
千家万户添欢乐,年画艺术在民间。
年画起源于门神,风俗信仰同春联。
年画形式多发展,现在内容大改观。
拜岁
传统风俗最悠久,岁首祭拜今流传。
辞旧迎新即感德,祖宗先辈要怀念。
人们深信祖先灵,可保后代福祉宽。
家族伦理显精神,历久弥新代代传。
年例
古老习俗之年例,上古祭祀而演变。
敬神游神祭社稷,主旨酬谢诸神仙,
初二起至月底止,十五十六最多见,
祈祷风调又雨顺,百业兴旺国民安。
燃爆竹
新的一年来之际,家家户户爆竹燃,
爆竹声声除旧岁,开门爆竹迎新年。
爆竹燃放早起源,至今已有两千年。
喜庆热闹创气氛,民间应用更广泛。
办年货
中国春节年俗多,文化流长且源远,
南北迥异均衍生,各成一派多纷繁。
备年货来送年礼,全国上下都一般。
春联福字新衣服,多购食品过新年。
(八)节间活动
小年
官三民四船家五,各地风俗不一般,
小年节日也不同,扫尘祭灶在期间。
年二八
年廿八来洗邋遢,广东俗语一句鲜,
意思是说在这天,家人打扫迎新年。
除夕
腊月最后一日晚,它与春节首尾连,
菜肴丰盛团圆饭,家人不睡要熬年。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零晨时,家家户户炮连天,
送旧迎新最热闹,拜神祭祖又祭天。
正月初二
大年初二迎婿日,出嫁女儿娘家串,
夫婿同行多携带,礼品红包样样全,
正月初三
大年初三赤狗日,同音赤口不拜年,
这天易与人争执,过时习俗不再谈。
正月初四
大年初四祭财神,迎神接神羊日添。
女娲造羊好日子,不能杀羊负娲仙。
正月初五
初五牛日称破五,饺子习俗在民间,
诸多禁忌皆可破,开始走访又拜年。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马日,六六大顺吉祥天,
商店酒楼又开张,正式营业鞭炮燃。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头戴彩胜喜连连。
初七如果天晴朗,则主一年人平安。
正月初八
年初八是开工日,利是利是顺一年。
谷子生日在初八,天气晴朗定丰年。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玉皇大帝生于天。
有些地方备斋碗,摆在巷口拜苍天。
正月初十
十不动日石不动,磨碾石具不能搬,
午餐必需食馍饼,财运亨通在一年。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子婿日,子婿接受岳父宴,
意在初十有剩菜,招待女婿不麻烦。
正月十二
正月十二搭灯棚,准备元宵佳节连。
选购灯笼灯棚盖,嚷嚷喳喳闹得欢。
正月十五
元宵佳节闹花灯,节日节俗特色鲜,
夜间燃灯颇壮观,历史发展而扩展。
(九)节令食品
腊八粥
吃腊八粥在民间,习俗已有上千年。
腊在远古是祭名,是从猎字而演变。
一岁之终农作物,收晒完毕已农闲,
便到野外猎禽兽,用来敬神祭祖先。
活动称之为腊祭,祈福求寿避灾难。
每逢腊八这一天,穷富都要把粥添。
八方食物合一块,和米共煮一锅鲜。
历史发展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观,
丰富多彩腊八粥,清香甜美人喜欢。
时代发展花样多,风味小吃迎新年。
年糕
我国南方有习惯,年糕吃过算过年。
年糕甜甜又粘粘,象征甜蜜新一年,
生活甜蜜步步高,年胜籍以祈岁稔。
春节年糕有寓意,万事如意高年年。
饺子
北方年夜吃饺子,各地传统不一般,
饺子习俗亦不同,除夕初一有习惯。
祈福求吉吃饺子,表达辞旧迎新年。
新年旧年相交时,交子意味更美满。
饺子形状像元宝,意味包福时运转。
吃饺象征生活富,温馨撩人幸福年。
汤圆
道教称为上元节,嫦娥奔月羿思念,
正月十四童子见,嫦娥之使有话传:
夫人知君怀思念,要等明日乃月圆,
宜用米粉做为丸,夫人之名叫声连。
羿就如法而行事,嫦娥果然降人间。
可见元宵吃元宵,团团如月取意间。
南方庆祝元宵节,节庆食品叫汤圆,
大年初一吃汤圆,江苏上海成习惯。
春卷
立春吃饼老风俗,春饼实也叫春卷,
晋代已有五芋盘,将饼与菜置一盘。
唐宋立春吃春饼,皇帝以赐臣百官,
当时春盘极讲究,精巧每盘直万钱。
吃饼食俗多影响,兄弟民族也有染。
春饼发展到今天,烙制蒸制如团扇。
(十)央视春晚
央视春晚伴过年,国人多年成习惯,
辞旧迎新等钟声,亿万双眼候春晚。
年俗文化造春晚,形成文化年夜饭。
人们年年看春晚,仪式气氛是过年。
大家还有新期待,企盼惊喜出新篇。
年年岁岁饺子似,岁岁年年有春晚,
不同就是要出新,新人新作最亮眼。
有滋有味好作品、春晚常新是看点。
二0一九年春晚,技术多项创新篇。
超高清又多路径,方便快捷多终端;
舞台场景与灯光,流金溢彩如梦幻;
歌舞节目场面大,气氛热烈起波澜;
戏曲联唱好璧合,杂技同台竞相绽。
形式构造如画卷,万紫千红喜温暖。
过年需要这红火,载歌载舞迎新年。
春晚特有仪式感,主题欢度幸福年。
春晚形式可少做,内容创作功夫添。
如果形式是气氛,内容才是年夜饭。
说明:
1、本文根据“搜狗百科”词条《春节》内容编写。
2、为了诗句规整,正文中本应该用引号的字词特加黑而显示。
附录:河南泌阳民谣
二十三儿,小年下儿;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儿,蒸枣花儿;
二十九,去灌酒;
年三十儿,包扁食儿;
年初一儿,撅着屁股去作揖儿。
——2019年春节 除夕——初六作
“三八”节抒怀
序
春光三月,
万象更新,
伴随着春风,
牵着春天的手,
与春天一起,
又一个温馨的节日——
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
第一章:我知道了……
女人,
来自生命的那条长河中。
既不属于起点,也没有终极。
她用温暖、亲切、深沉,
无私、伟大、坚韧,
诠释了女人的一生。
在这付出不求回报的诠释中,
我知道了女人的名字叫母亲!
女人,
来自爱的光芒中。
她把长发盘起,
把爱遍撒在整个家庭,
用爱、执着、勤俭、体谅、宽容,
把主旋律唱响家庭。
在家的体谅与宽容的旋律中,
我知道了女人的名字叫妻子。
第二章:我了解了……
在中国的史册中,
我看到写出了“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
元代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
著名的民主女革命家秋瑾;
为新中国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杨开慧;
新中国第一个女博士徐功巧;
中国当代“保尔”张海迪……
又有汉代的才女蔡文姬、卓文君;
近代才女林徽因、张爱玲;
现代才女毕淑敏、王海鸰。
面对这些数不胜数的优秀女性,
我会情不自禁地讴歌,
女性,伟大的女性!
女人,
是美丽和母爱的象征。
可以说,举不胜举,
中国古代有好多美丽和有才华的女性!
西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王昭君: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貂蝉:袅袅笙歌舞袖红,端若芙蓉,行若翩鸿。
裙钗轻摆笑眸浓,一朵莲蓬,两下欢容。
杨玉环: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中国古代的文化,
对女性道德观念和行为观念的发展影响很深,
使女性具有天生和后天造就的美德,
如母爱、美丽、善良、单纯、勤劳等等。
第三章:女人是花季的一生
有史以来,
女人就与鲜花结下不解之缘,
很多与花卉有关的词汇把女人形容:
人面桃花、富贵牡丹、出水芙蓉等等。
一年四季,花有花期,
但女人的花朵却是永不凋零,
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风韵。
女人的一生,
就是无时无刻不花季的一生。
十岁的童女,是天姿蓓蕾的花骨朵,
是天真烂漫的小天使,
生活在父母亲人的温馨呵护中。
二十岁的女人如同迎春花,
天真烂漫、活拨可爱,齿白唇红,
长发飘飘,飞扬在青春萌动的幻想中;
三十岁的女人如同玫瑰花,
艳丽照人,追求时尚,思想前卫,奔放热情,
陶醉在千般宠爱在一身的爱意中;
四十岁的女人如同牡丹花,
她妩媚可人,成熟大方,经济独立,
显现着雍容端庄的成熟气息,事业有成;
五十岁的女人如同出水芙蓉,
经历了风风雨雨,走出沼泽,
脸上虽然留下岁月的痕迹,
但仍然风采依旧,流溢着清新恬淡的娴雅风容;
六十岁的女人如同腊梅花,
一生奉献,相夫教子,铸造温馨家庭,
梅花香自苦寒来,
呼唤着百花绚丽的春光和风;
七十岁的女人如同雪莲花,
鹤发童颜,慈祥可亲,
儿孙满堂,德高望重。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如花似玉的女人,
这生活才有了丰富多彩的内涵,
这世界才有了缤纷烂漫的风景,
如花的娇艳,如花的芬芳,
如花的真纯,如花的美容,
这就是我们由衷赞美的:
人类半壁江山靓丽风景!
第四章:女人美丽、伟大而高尚
女人是美丽的。
那崇高的情感如鲜花盛开,
那虔诚的心事如硕果丰盈!
在这个星球上,
是女人丰富了生命的色彩,
是女人哺育了人生之树常青。
女人的花季娇妍,
绚丽又璀璨,令无数人叹惊。
美丽、善良与温柔,
像雨露一样滋润着刚毅的男人,
让他更能体现男人气概,
所以我断定,
一个男人,如果不爱女人你肯定不够完整!
女人是伟大的。
她可以为自己所爱的人付出所有。
女人要从事社会生产,成就自身价值,
与男人共同承担发展的家庭。
女人要繁衍后代,照顾老人,负担琐碎的家务,
为家庭付出一腔热血、甘甜的乳汁,
却无怨无悔,付出的爱人类最为神圣。
女人是高尚的,
她用爱冰释了人们的怨恨,
融化了人们心头的坚冰,
阻止了战事的爆发,
升华了人类的文明!
一生中遇上一个好女人 ,就是缘份,
更有福份的是如能与她结伴而行。
她的音容笑貌,举止风范,
在你的灵魂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
好女人,有高尚朴素的德行,
温柔恬静的心态,勤勉无怨的辛劳,
优雅的风度,超人的气质,
乃至姣好的面容,
来昭示、影响、启迪着,
那些懂得读她、欣赏她的男性。
第五章:女人贤达而聪慧
女人是艺术家。
女人灵巧的心灵,
生活的情趣和浪漫,
赋予她有细腻的感情。
创造出温暖、整洁、平和、浪漫、完美的港湾,
呵护幼苗长成大树,呵护劈荆破浪的男人身心健康和完整。
好女人如一首抒情的古诗,
愈读愈觉韵味无穷。
女人是花圃里的园丁。
古时讲的相夫教子,
你看,唠唠叨叨的总是女性。
孩子在母亲的影响下奠基一生,
男人在妻子的建议中,
更成熟自己人格的完整。
好女人如一幅观不厌看不尽的风景,
尤如长着洁白双翅的天使,
那阳光般温柔灿烂的笑容,
男人心中的坚冰能溶化成一泓春水,
在荒漠的心田也能长满嫩草而郁郁葱葱。
女人成熟、单纯兼于一身。
女人像一颗闪烁亮丽的星星,
让寂寥的夜空平添异彩,灿然生动。
对于男人那干涸枯萎的心,
只有女人会带来酥酥的雨、和煦的风。
履行职责时,
她是成熟的,思维也是活跃的。
温纯时,就化成清水,
以可爱而温柔的一面熄灭男人的躁动,
同时也要男人爱的光芒增加水温,
蒸发和融化冰冷。
女人是平凡的,
所以女人总是退居二位,
把光环、伟大留给男人。
男人的风采就是她的风采,
男人的成功就是她的成功。
而成功的男人背后,
一定会有贤达、聪慧的女人,
所以古时候,
多少女人是因为男人而青史留名。
尾声
古往今来,
多少文人歌颂女人,
赞美母爱的坚强、无私和伟大,
赞美母爱的亲切、温暖、深沉。
勿庸置疑,妇女是伟大的。
没有母亲,
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带着天使般的笑容,
赋予每个女人骄傲和自豪。
它的诞生,
体现了社会对女性的关爱、理解和尊重;
充满了体贴、爱心、温馨;
带给女人的自尊、自信、乐观,
更是愉快、向上和轻松。
女人,你是大地之母,
没有女人就没有这绚丽多彩的世界!
女人!这词汇犹如太阳般原始乃神圣!
女人,生活赠于你优美的旋律,
岁月篆刻你不朽之功……
我赞美你!尊重你!爱戴你——
伟大的女性。
2019.3.8.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