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笔会作品集1289(50篇)
(2022年9月15日)
目 录
【诗词歌赋】
中秋月圆6首(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谢恩师(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退休感怀(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七绝】鸡冠花二首(中牟县韩寺镇二小 花传盛)
【七绝】二首(中牟县城东路小学 张江曼)
【七绝】二首(信阳市潢川县第三中学 郑 平)
【七律】祝吴老师生日快乐二首(洛阳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浩民)
【七绝】十首(安阳市第一初级中学 燕晓灵)
【七律】岁月静好(九首)(新乡市第八初级中学 韩文斌)
【七律】中国名楼行吟十首(郑州市第十九中学 周广信)
【时代散文】
浅望幸福,不写忧伤(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余昆仑)
【教育随笔】
迟到的孩子(中牟县城东路小学 马卫东)
面对学生的宽容(鲁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黄和平)
宝贝,妈妈错了(中牟县梦溪路小学 陈 佩)
【原创小说】
永远的九月(郑州市管城区教研室 邱成立)
【诗词歌赋】
中秋月圆6首(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1、酥香
碧空如水
一轮金黄的圆月
一个金黄的月饼
升起来
今晚的圆月 今夜的月饼
最明最亮 最酥最香
千里共婵娟
不忘月宫中 仙凡的缠绵
还有 那永远不会老去的传说
2、倩影
很想去星空
追那一轮明月
很想去月宫
看那俏丽身影
剪一丝朦胧的惆怅
拾一缕淡淡的忧伤
那牵挂 那相思
说不尽 喜怒哀乐
道不明 悲欢离合
3、祝福
即使相隔千里万里
因为有一份情
我能听到你的祝福
因为有一份爱
我们的心相聚在一起
在这明月下
在这祝福里
4、宁静
夜深了
我徜徉在月光下
夜 这般的宁静
天 那么的高远
满天的星星
像清澈的眼眸
那皎洁的月光
是高雅的女神
把整个城市照亮了
把幸福洒满了整个夜晚
5、情深
每个人心中
都有一个月亮
月亮里溢满了
对故乡的思念
心中装着良辰美景
还有那一往情深
那个人 可惜
秋风不解相思意
惹得黄叶片片飞
6、暖冷
夜风渐凉 拂动衣衫
这月圆之夜 遥寄
一份思念 一份祝福
一份爱意 一份关怀
给远方的你
故乡的月光暖
他乡的月光冷吗
谢恩师(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九旬阔太乐滋滋,皓首登门谢老师。
喜忆当年顽劣事,尚嗔今日诵书痴。
刚批迟到旋擦泪,才纫衣衫又递食。
自古先生犹父母,桃李回报雨如丝。
退休感怀(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你我春秋梦,使命记心间。勤劳又拼搏,几时止行前?
坚持吾信念,奋斗在人先。转眼青春逝,霜染两华颠。
退休食俸禄,尽情享悠闲。夕阳尤为美,漫步尽欢颜。
览尽九州景,快乐似神仙。过往人尘事,冷眼视云烟。
【七绝】鸡冠花二首(中牟县韩寺镇二小 花传盛)
一
收拾锦衣辞竹院,百花园内把身栖。
冲冠一怒金风里,红透三秋何用啼。
二
金风怒放为冲冠,不用争啼亦胜寒。
一抹红情春梦里,三秋万炬画中看。
【七绝】二首(中牟县城东路小学 张江曼)
剪纸
一把剪刀裁匹纸,乾坤万象入明瞳。
三千风月三千境,都在纤纤巧手中。
题荷
翠盖清流韵度悠,花开半夏竞风流。
晨昏最是疏香溢,鲜色怡怡自丽柔。
【七绝】二首(信阳市潢川县第三中学 郑 平)
晨读美照题诗
半亩荷池泛碧光,南风轻拂舞青裳。
一枝翠盖佳人举,占断人间七月香。
读照漫题
卿是风儿吾是云,今生有意不离分。
但凭情觉温柔爱,天地悠悠只有君。
【七律】祝吴老师生日快乐二首(洛阳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浩民)
(一)
朗目疏眉濠河珠,月明风轻鲲鹏梦。沁人肺腑秋波盈,心旷神怡妙笔春。
崇德尚善飘香桂,川海汇流杞梓林。才华横溢仰赋诗,子名青史不老翁。
(二)
朗目疏眉珠闪耀,月明风淡梦轻描。沁人肺腑盈门照,心旷神怡春水骄。
崇善尚德桂气绕,川江海汇林燕聊。才华横溢诗联俏,子誉千秋翁自遥。
【七绝】十首(安阳市第一初级中学 燕晓灵)
秋光
白露空心初滴泪,新凉鲜纳接晨光。
江湖秋水朝阳去,人世千寻半激昂。
秋园
黄叶黄花铺满路,月落秋霜妆玉树。
小园香径花菽菽,风卷残云施雨露。
感怀
云间坠落梦中花,一阵清风月到家。
寂寞今生勘不破,秋声五更夜鸣鸦。
杂言
春花秋月何时了,砚墨琴心矍铄翁。
举酒思量杨柳岸,荷香兰舫晋贤风。
自嘲
晨昏陶醉胜痴癫,总想吟成旷世篇。
可叹才情无卓朗,庸诗难换酒烟钱。
咏秋桂
绿云护金体性柔,凉风送爽香满楼。
勿言惟酒可解忧,桂园正好月下游。
读书有益
腹有书卷气自牛,受用终身神更有。
读书思考方深邃,处事为人品行修。
湖畔秋色
悠悠碧水小舟摇,湖畔芦花白穗飘。
苇动鸥翔游鲤串,一方秋色起诗潮!
南岸赏荷
香满榭台荷满池,朝来暮往两相宜。
良辰漫步和柔境,万种风华总入诗。
看蝶恋花有感
潋滟波光落白云,缠绵鹭鸟献殷勤。
世间最最难熬事,蝶等花开我等君。
【七律】岁月静好(九首)(新乡市第八初级中学 韩文斌)
一
如许人生似品茶,且张怀抱揽云霞。来亲水岸陶公柳,去采田头邵氏瓜。
聚与联吟题芍药,邀将对酌忆桑麻。千般尘事随风扰,谁识闲居福岁华。
二
泉水汲来方煮茶,云腴香喷醉流霞。身闲堪种陶家柳,老去宜栽邵圃瓜。
词客挥毫咏薇药,故人把酒话桑麻。时听禽鸟鸣心曲,长约春风作岁华。
三
饭后随心炭煮茶,单丛鸭屎郁云霞。兰香鼓荡回堂燕,桂味蹉跎苦口瓜。
如酒贪杯闲种竹,有神与客健搓麻。谁言半阕思无路,灵草衔来绝句华。
四
远望群姑正采茶,欢声笑语送朝霞。喜看巧手挑枝叶,可惜花鞋踩蔓瓜。
叠嶂溪流冈下郭,荒原地沃植桑麻。丰年好景神州富,盛世兴安享岁华。
五
如许人生似品茶,且张怀抱揽云霞。来亲水岸陶公柳,去采田头邵氏瓜。
聚与联吟题芍药,邀将对酌忆桑麻。千般尘事随风扰,谁识闲居福岁华。
六
岁寒三友近咱家,松竹依梅映晚霞。月下吟诗尊五柳,南山放鹤种桑麻。
静心书画称高手,随意弹琴唱丽花。好酒一杯酬挚友,平生潇洒度年华。
七
昨至农家饮秋茶,日暮举杯品云霞。晚风轻拂溪岸柳,夜露细润池边花。
醉中依俙吟芍药,梦里仿佛咏桑麻。雄鸡一唱东升日,光辉灿烂好年华。
八
人生可酒可粗茶,识得飞云识得霞。汗洗归牛愉织女,肩担朱李思浮瓜。
花旁天望观星象,柳下溪凉说稻麻。凡是凡间凡小事,乐来烦去筑年华。
九
好诗如品雨前茶,纯正清香饮玉霞。入味撩人思折柳,回甘慰我忆浮瓜。
南山脚下当寻菊,西塞江边未见麻。往事成流何自扰,多添乐趣少霜华。
【七律】中国名楼行吟十首(郑州市第十九中学 周广信)
黄鹤楼
黄鹤谁知几处飞,空楼千载待君归。江流东去寻孤影,帆叶西临问夕晖。
三楚晴川明月静,一洲芳草惠风霏。乡关今日非时往,烟水龟蛇共翠微。
岳阳楼
可是因何得此名,诗仙一赋古风生。三湘照水犹相接,四柱通天亦自成。
几处易知忧乐事,谁人能解圣贤情。烟波窗外八方望,好月衔山看影清。
烟雨楼
岛上高楼入此图,翠莲碧瓦照层隅。何妨春水生波否,自有丹霞弄色乎。
风雨往来谁吊古,云烟收敛不迷吴。凭栏凝望依稀景,得句千秋钓一湖。
望江楼
伫立无言对远方,似乎又是水中央。风来一笛孤林静,影去千帆万里扬。
浣女亦知情亦此,樵歌何在韵何长。竹枝仍有涛笺味,撕片云霞织绣裳。
甲秀楼
鳌头矶上看玲珑,翘角飞甍弄水中。相映杜洲芳郁似,各呈烟色翠微同。
百年挂影留明月,一阕倾心唱大风。缓步登临寻玉凤,浪花多少已流东。
鹳雀楼
百载尘缘往事兵,大河奔泻迹无声。却寻飞鸟仍然在,但见斜阳久不平。
目断有谁知海阔,梦回何处是山清。和风吹笛穿云远,每上层楼总叹惊。
阅江楼
有记无楼是为何,狮山几度问沧波。披尘欲识当年事,吞雾先闻万里歌。
绝顶云开情不浅,清风花发梦犹多。凭高但见千帆远,玉气新莺画笔过。
大观楼
何以名声谓大观,谁人无语久凭栏。滇池八百常吞月,云岭千寻也认冠。
窗掩翠微遥问意,花添红袖自邀欢。柳堤移步裁诗景,却见清波戏钓杆。
西安钟鼓楼
东西凝望似无言,相对苍桑各有痕。五击声传更夜客,一鸣唤醒晓天门。
登台何处春常在,卧轴而今韵自存。檐角云霞谁解意,琴心依旧不含浑。
镇海楼
五岭天南景几分,倚栏越秀可知闻。阶前物色飞霞醉,墙外风光入镜薰。
望海古来情似海,凌云此处势如云。水波荡漾塔尖月,安在朱侯不计文。
【时代散文】
浅望幸福,不写忧伤(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余昆仑)
题记:其实,不是没有伤,也不是没有痛,或许经历的太多,心,才渐渐学会了坚强。深信:明媚着,便是快乐;快乐着,便是温暖。
这个秋天,是素雅的洁净,蓝天因为少雨而愈发的明丽高远。盈一怀恬静,漫步于闲散,一地花凉,便于浅笑中,静好岁月的沉香。
思念,是灵魂深处的蛊,总在不经意间,悄悄爬上心灵深处的晓月眉弯。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情,或浓或淡,不近不远,却永远无法遗忘;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伤,或深或浅,若隐若现,却永远属于珍藏。
“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一些浪漫,就在惬意中悠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些思念,就在宁馨中温软;“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一些缱绻,就在哀怨中缠绵……
其实,不是没有伤,也不是没有痛,红尘俗世,孰无烦恼?或许,经历的太多,心,才渐渐学会了坚强。
关于记忆,浅笑嫣然;关于憧憬,郁郁葱葱。携一缕清风,品山高水长;秉一烛书案,剪西窗夜话。轻拾岁月,那些击节而舞的韵,那些踏水而来的歌,那些懵懵懂懂的情,那些挥之不去的念,终是穿过经年的栅栏,淡然成回眸一笑,洇染了云卷云舒。
浅望幸福,把一切无法遗忘的交给时间去淡忘,把一切不能卸下的交给风儿去抚慰。因为深深知道:这世界上,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风景;痛得最深的,总是沧桑的心。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含泪的微笑,但微笑,总可以让心洒满阳光。岁月流转,经年彳亍,有许多事,记住了,并不代表永恒;忘记了,也并不代表没发生。人生,漂泊的是脚步,成熟的是心灵,挥一挥衣袖,才能学会让一切云淡风轻。
穿行于风尘俗世,轻吟着平仄流年,善于在淡淡的疼痛中寻找真实的自我,于轻舞霓裳处倾听灵魂的呼唤,那些灵魂彻悟的时光,何尝不是一场生命极致的绽放?
浅望幸福,不写忧伤,红尘三千,不道惆怅,不问花开几许,只问浅笑安然。用一眸恬淡诠释人生,用一份理解妥贴宽容,纵使身旁荆棘丛生,亦相信:风雨后,总会有云开月朗。不以苦和乐而患得患失,不以悲和喜而止步不前,默守心中的一份美丽,静听岁月低吟浅唱。一方陋室,亦能心境自如;一壶淡茶,仍品恬淡生香。经年一笑,取一份随意,前行。
因为深信:明媚着,便是快乐;快乐着,便是温暖。
浅望幸福,让自己深深懂得:经年中,总有些故事属于曾经,总有些思绪随风。很多人,很多事,走过了,离开了,就让它成为风景。在人生黑白交错的背景里,画一笔领悟,书一笔珍重,抑或安静,抑或淡然。学会浅行,学会释重。心,只有经历过,才会坚强;生命,只有承受过,才会厚重。
浅望幸福,让自己深深懂得:岁月中,生命若歌,起伏跌宕,声起声落,我们每个人都是歌者;浮华尘世,生命如茶,或浓或淡,或苦或甜,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尝。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接受的,纵使我们无法把握未来,但至少我们可以左右现在。
倚一抹阳光,绽放微笑,将平日里那些忙碌折叠成舒缓,暂且携了清风,携了浪漫,随眸光去放牧思想。一种幸福,不是在尘间,而是在心里。
时光荏苒,若水穿尘,回眸处,岁月静好;向前看,繁华依旧。
画一笔领悟,书一笔珍重,淡笺素语,墨韵成香。浅望幸福,不写忧伤。
【教育随笔】
迟到的孩子(中牟县城东路小学 马卫东)
早读的铃声已经响过许久,明亮的教室里坐满了端端正正的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响起,声音那么动听,整齐且富有旋律地飘荡在教室上空,又流动到窗外,传出去好远好远。正当我踱着方步陶醉于悦耳的读书声时,蓦然发现教室一个角落空着一个位子。又是他——刚转来不久的小杰。我心中的怒火开始升腾:我今天倒要看看这小子能在什么时间来到。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教室门口还没出现他的身影……终于,早读时间快结束了,他才急急忙忙地跑进了教室。
“怎么这么晚,在家干啥了,小杰?”我压着怒火问了两声,他没回答。“你说你已经迟到几次了?”他仍低头不语。“这么说,班里纪律对你不起一点作用了吗?”我的怒火终于爆发,声音震人耳膜,教室了顿时一片寂静,可他依旧低着头一言不发。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读书,我把他拉到教室外面谈话。
“我起床晚了。”这小子终于开了口,但依旧阴着脸。这时才发现他脸都没洗,衣服也是脏兮兮的,脖子里的红领巾已经成“黑领巾”了。“起晚了,那你爸妈为什么不早点喊你起床?”“我爸妈不都在家啊!”他眼圈发红地吼道。“你爸妈都在外面打工吗?在哪里打工?”我放缓语气。
看着小杰无助的神态,我的怒火消失了,声音也柔和起来。这学期他分到我班时,我就发现他言语不多,不爱与同学交流,眉宇间总是藏着一丝忧郁。多年经验告诉我,这孩子身上肯定有着不为人知的东西,应该与家庭有关。今天刚好说到他父母他就这样。我接着又问:“能告诉老师你父母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吗?”“我不想提他们。”“为什么?不相信老师?”“不是,我就是不想提他们。”“那你爸妈不经常在家吗?”“是的,一年才回来两三次……。”
这时他的手开始擦拭眼泪。此时我的心开始痛。又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又是一个留守家庭的孩子!又是一个心灵需要父母关爱的孩子!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让他情绪稳定一下。我对他说:“老师今天生气不全是因为你迟到,更多是因为你的态度。明明自己错了,还不好好说话,甚至还理直气壮,这样就不好了,将来走向社会,没人会像老师那样耐心跟你讲道理,老师是在教你怎样做人,知道吗?孩子。”这时,小杰的情绪也平静了。小声地说:“真对不起老师,我错了,下次我一定不再迟到了。”
接着他又断断续续地讲了家里的情况,原来,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奶奶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照顾他上学。奶奶年龄大了,不会看手机,总是忘记时间。他从小是跟着奶奶长大的,与奶奶感情很好。可是奶奶不认字,不能辅导他的作业。多年来,又和父母交流少,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为了不耽误他上下节课,我赶紧让他先进教室去了。
回到办公室,找到通讯录,拿着手机来到办公室的走廊角落。我给小杰父亲打了个电话,希望他们再忙也要多与孩子沟通联系。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再多的金钱和物质也代替不了亲情。
站在办公室外面和小杰父亲打了将近半个小时的电话,腿都站麻了。腿麻好解决,可小杰这孩子心灵上冰霜该如何暖化呢?我在走廊里思索着。虽然,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但是我必须迎难而上,在走回办公室的每一步,我都觉得步履沉重,心里被塞了铅块一样沉重。这些留守儿童应该受到社会重视,应该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不然真的会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痛!
想想自己小时候,家里日子虽然苦点,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每天都其乐融融、亲情围绕!在学校受到老师的表扬,回到家我会马上跟妈妈分享;在外面受了委屈,父亲那温柔的目光可以化解我的痛伤;有了烦恼,那父母温暖的怀抱会给你我力量……每天被浓浓亲情包围着,人快乐着,心暖和着。对父母、对老师、对社会都充满感激和敬畏,是非对错在心里也日渐清晰起来。
可再看看如今的孩子,有那么多的留守家庭、单亲家庭,整天住在午托部里,经常见不到父母,有的跟着爷爷奶奶过。他们缺少了多少父母的关爱。父母为了弥补陪伴的亏欠,总从金钱、物质上来满足孩子!可是亲情能够用金钱替代吗?孩子有乐无人享,有苦无人诉,有娇没处撒!情感的缺失让他们的心开始冰冷。拥有一颗冰冷的心,他们怎能去爱他人、怎能爱这个社会。
不知他们的父母在异乡该是怎样思念孩子。也许在夜深人静时,心口也会隐隐作痛吧?背井离乡、抛舍孩子赚到的钱,真的能养活孩子一辈子吗?生活条件是过好了,可自己孩子的前途却耽误了!这笔买卖真的值吗?
最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目睹了太多这样的孩子。对于他们的破罐子破摔,无礼与无知,我一次次想放弃。可身为人师,身为人父的我一直提醒自己要耐心再耐心,克制再克制、一想到放弃,这些孩子的前途可能就毁了,我只能砥砺前行!
我们老师虽身兼多职:老师、保姆、警察、心理医生、矛盾调解员……但我们依然努力扮好各种角色。可我们的一己之力又怎能暖化那么多孩子的心灵?我真的希望这些家长能明白这些道理,我也真的希望政府拿出切实有效的政策与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面对学生的宽容(鲁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黄和平)
去年刚开学不久,我照点名册提问“于冠林”回答问题,下课后他来到讲台对我说:“老师我姓李不是于,是点名册弄错了”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叫于冠林时,同学们在下面窃窃私语。
第二天上课我又照点名册提问“于冠林”,学生们在下面又有些骚动,我仍然没有意识到什么原因。下课后我正要离开教室,李冠林来到讲台喊:“老师”我以为他要询问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没想到他对我说:“我姓李不是于,是点名册弄错了”。这时我突然想起,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告诉了。想到学生课堂上的反常表现,再想到李冠林以前曾两次给我说明自己姓李而非姓于的宽容,我感觉很不好意思:忙说:“对不起,我又叫错了,请原谅,以后决不会再叫错了”。他笑笑说:“没关系”。我立刻找笔把自己点册上的于改为李。
带着歉意在下一节课堂上对学生说:“请全体同学,更请李冠林同学,原谅老师曾经多次叫错李冠林的姓名,在此我向李冠林同学表示歉意,更感谢李冠林同学的宽容和大度,是他一次又一次原谅老师的过错。所以,老师非常感谢他,是他给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活课,使老师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宽容与理解的重要”。我话音刚落,班上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自此之后,我与学生的关系变得很融洽。
面对如此宽容的学生,使我反思——自己能够象学生这样用平静的心态对待学生的过错吗?自己在乎学生的感受、在乎学生提出的问题吗?在乎学生的一切吗?如果在乎学生的一切话,就不会一而再而三出现同样的错误。老师是成年人尚且会不经意的犯错,未成年的孩子难道就不会吗?如果学生能原谅老师一二再再而三的错误,老师又有何理由不能原谅学生的过错呢?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过错,总是以一个管理者、权威、长者的身份自居,给予学生更多的是批评、指责,呵斥、要求、强制、责罚,却很少以朋友、平等的身份、平静的心态对待学生,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特别是对那些经常犯错的问题学生,更不能以宽容之心宽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错误。我想这才是大多数学生不能喜欢自己老师的真正原因所在。要想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要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以朋友、平等、宽容、关爱之心呵护学生。正象人们常言说的,只有爱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一个不会爱人的人,就永远也得不到别人的爱。于丹教授说:“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勇敢。”我想只有教师真正成为心灵的勇敢者,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宝贝,妈妈错了(中牟县梦溪路小学 陈 佩)
宝贝,今天上午你走到沙子堆旁边的时候,怎么拉你你都不走,再加上姥姥在一旁说:“沙子凉凉的,也不沾身,让孩子玩会吧,也沾沾土气。”妈妈犹豫了一下,因为妈妈认为沙子会弄的浑身都是,太脏了,而且如果沙子不小心弄到眼睛里就麻烦了。看着你那渴望的小眼神,一番思想斗争后,妈妈决定“大发慈悲”,让你放肆玩一会儿。
你很乖,刚开始蹲在地上,拿着小铲子挖沙子,并没有把身上弄得脏兮兮的。妈妈还有点洋洋自得,看来平时让你讲卫生什么的你都还记得。过了一会儿,你玩得尽兴了,讲卫生什么的似乎有点忘了,你的鞋子上满是沙子。妈妈想:既然玩了,索性玩过瘾吧,大不了一会儿洗个澡。妈妈把你的鞋子脱了,让你坐在沙子里,这下子,你彻底放松了,小手抓起沙子就玩起来了,高兴得还不停的拍手鼓掌。
看着你满足兴奋的模样,妈妈思绪不断。宝贝,你和村里其他小朋友一样,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都想去摸一摸玩一玩。可是妈妈却总以自己的眼光和评判标准限制你,告诉你这不可以那不可以。
你总喜欢蹲下身子捏起地上的小棍子、小石头,这个时候,妈妈总会赶紧从你的手中抢过来扔掉,说:“戳到了怎么办?宝贝乖,快扔了!”你总会继续摇摇晃晃走过去再捡起来,直到反复几次之后你大哭,我抱你“安慰”结束。
别人家的小孩儿跑到沙子堆里玩,你也走过去。每当这个时候,妈妈总会把你拉出来,说:“太脏了,快出来,衣服又该弄脏了。”
吃饭的时候,我总喜欢你老老实实坐在宝宝椅里,一口一口连续吃着我喂你的饭。而你总是不老实,不是抢着要勺子在碗里乱舀,就是指着看到的某个东西嘴不停的哼哼非要,甚至有时候把饭碗抓翻弄得满身都是。看到一片狼藉,我有时会没有耐心,冲你发脾气:“别玩了,好好吃饭!”
好像我们的相处模式永远是你干某一个事情,我不是觉得危险就是不卫生,每次都要阻止你,让你按照我设定的玩耍模式,规规矩矩坐在垫子上玩。你不遵守便认为是你不乖,不听话。妈妈总是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看到的世界,应该就是你看到的世界。
看到洋溢在你脸上持久的笑容和满足,妈妈知道,其实,是自己错了,大错特错了。妈妈不应该害怕自己麻烦就要求你规规矩矩,你可以大胆去体验许多你想体验的,妈妈要做的就是在旁边保护你,危险的时候及时制止。
忽然想起不知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太乖太懂事也是一种病,对孩子想象力等成长极为不利。你养的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而不是一台设定程序的机器。
宝贝,妈妈以后要学着站在你的角度看世界,陪着你慢慢体验这个对于你来说全新的世界,不紧不慢,不急不躁。
【原创小说】
永远的九月(郑州市管城区教研室 邱成立)
九月的第一天,是弟开学的日子。
哥背着厚厚的一卷行李,默默地跟在弟的后面,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低着头走路,走路。
弟的心情就像九月的阳光一样灿烂,边走边兴高采烈地哼着歌儿。弟走几步,回回头,张开口想跟哥说句什么,可看见哥脸上仍是灰灰的,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沉默着走了一会儿,哥说:“到了大学里可要好好念书!”
弟回头看看哥,看见哥的脸色不那么灰了,郑重地冲着哥点点头。
哥说:“到了城里,别顾念家里,”顿了顿,哥又说,“家里有我呢!”
弟点点头,说:“哥,我会的。”
听了弟弟的话,哥咧开嘴笑了笑,不再说话。
又走了一会儿,弟说话了:“哥,今年没考上,你心里别难受!”
哥看了看弟那张还带着些稚嫩的面孔,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弟又说:“你跟爹说说,再复习一年。你平时学习比我好,再复习一年准成!”
哥摇摇头,说:“怪我命不好,弟。”
弟叹了口气,惋惜地说:“要是咱俩都考上大学,爹该多高兴啊!”
哥听了弟弟的话,身子微微地抖了一下。只微微地抖了一下。哥抬起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那是九月的第一个太阳,灿灿烂烂的。可是哥的心情,却怎么也灿烂不起来。
弟接着说:“哥,你就再读一年吧!你肯定行的!”
哥摇摇头,说:“不是我不想读,是家里......家里再也拿不出钱了。”说这话的时候,哥的眼眶里有晶莹的泪珠在滚动。
弟说:“哥,你别难受。”
哥说:“弟,我不难受。其实,你考上大学跟我考上大学是一样的,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难受呢!”说着,哥艰难地冲弟笑了一笑。
两个人不再说话,默默地来到车站。
等了不大一会儿,去省城的公共汽车开来了,哥便把背上的行李交给弟弟。弟上了车,冲哥挥了挥手,汽车便飞快地开走了。
哥一个人回到家里的时候,爹正蹲在堂屋的门槛上,吧哒吧哒地抽旱烟。看见儿子回来了,爹站起来说:“把你弟送上车了?”
哥点点头:“送上车了。”
爹抽了口烟,看了看儿子,说:“孩子,爹对不住你呀?”
哥说:“爹,别说这个。”
哥走进里屋,从自己的床底下摸出一张纸片来,捧在手里看了半天,然后颤抖着手撕成了碎片。
那是哥的录取通知书。
哥的心中,有一个永远的九月。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