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1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1132
发布时间:2021/9/23  阅读次数:326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113222篇)

2021923日)

  

【诗词歌赋】

稻黄时节(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鹊桥仙】中秋夜念(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打油诗】安全歌(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捷)

日子(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欣闻长兄王胜利出狱回家(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七绝】三首(湖南师范大学 朱元山)

中秋的月(汝南县梁祝镇杨庄小学 王超峰)

【时代散文】

我心中的英雄(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朱 捷)

【故事回忆】

难忘那双运动鞋(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童年记忆19:肉夹馍(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可爱的姥姥(汝南县第六小学 田 敏)

故宫那些事儿(二)(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 陆 虎)

【生活随笔】

中国马镇(七则)(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 杨清风)

【听读观感】

听那首《带我去月球》的歌(驻马店新蔡二高 翟春华)

  

【诗词歌赋】

稻黄时节(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走在田野,

披着阳光

稻黄时节

是一幅最美的

中国画

大片的稻田

收割干净

黄澄澄的稻谷

铺满打谷场

金黄的稻浪中

又见

弯腰割稻时

那瘦弱的背影

2021923

  

【鹊桥仙】中秋夜念(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金簪无情,银河阻断,

思念绵绵无限。

桂花香里不相逢,

千言万语月儿传。

清风泪残,肝肠寸断,

望断咫尺天涯路。

有缘此生手难牵,

万水千山日夜盼。

  

【打油诗】安全歌(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捷)

生命健康记心间,校园安全大如天。

垃圾食品不能吃,上下楼梯靠右边。

危险物品不要带,疯狂打闹丢一边。

校园霸凌要反抗,报警电话在耳边。

洁身自好要牢记,不能喝酒与吸烟。

消防也是头等事,学会用火和用电。

六不一会常背熟,预防溺水保平安。

思想不能太麻痹,小心毒品在身边。

科学合理去上网,远离钓鱼和诈骗。

疫情期间戴口罩,洗手通风少见面。

若把这些全记牢,定是天中好少年!

  

日子(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日子,简单

时光,向前

回眸,幸福就在昨天

慢慢回忆

三千繁华落尽

不过是风平云淡

那姹紫嫣红的日子

在心底

仍是一片荫然

细细数来

走过春夏

越过秋冬

不一样的流年

不一样的暖

四季更替

最美的

不过中秋在人间

2021.9.20.

  

欣闻长兄王胜利出狱回家(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二十一载入牢门,风光豪气化红尘。

归来家人喜迎纳,安神息心做常人。

2021.9.19日 中秋节前

  

【七绝】三首(湖南师范大学 朱元山)

奉和任之兄《静园竹枝词》之五

得偿夙志复何言,眷恋松筠归静园。

恰恰流莺高树唱,喈喈灵鹊矮篱喧。

奉和任之兄《静园竹枝词》之六

园地犹如画一张,物情兼顾慎筹量。

居无花饰难成趣,食有蔬更觉香。

奉和谭公读《亲爱的孩子》

铁窗恨似铁城深,舍命不渝慈父心。

未尽将雏恩养责,寻亲路上敢沉吟?

  

中秋的月(汝南县梁祝镇杨庄小学 王超峰)

正当年轻的那些年

我最喜欢的就是中秋的月

皎洁的光把大地都照亮了

那时,没有伤心烦恼

偶尔到来的那一点忧伤

也被柔美的月光冲淡了

花一样的年龄

即使没有月光下的浪漫

也总会被那些拉长的影子

深深的吸引了

月饼甜甜的味道

似乎还残留在嘴角

一家人团聚的欢声笑语

仿佛又在耳边萦绕

  

我已走过正当年轻时的岁月

心似乎还停留在那个花季

之后,这中秋的月

总会勾起我无尽的伤感和回忆

月色也变得黯然

凉凉的秋风

把孤独的心情也冰冻了

秋天的一切

都不再是当初的味道

月亮总会有个缺口

那里或许就是

太阳的光芒遗漏的地方

心中总会有一块空白

那是无法治愈的伤

  

我还是禁不住想仔细看看

曾经喜欢的那轮明月

那一片片的阴暗

是寂寞的嫦娥在深夜里

舒展着衣袖吗

还是没有生命的环形山

你看,你看

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她的脸好像消瘦了

紧闭着双唇

一句话也不说了

隐约看到那点点的黑

就像是你嘴角和脸颊上的痣

那是上天赐予你最美的礼物

繁星渐渐隐退

月亮沉睡了

我不忍心再去打扰她

哪怕是多看一眼

  

【时代散文】

我心中的英雄(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朱 捷)

时光荏苒,历史的波涛在我心中荡起无限涟漪。回望过去,历史的脚步早已走过数千年的春秋。“千古兴亡多少事,浪花淘尽英雄!”泱泱华夏,数千年的文明正是一代代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所缔造的。

力能扛鼎、征战沙场的自不必说,抵御外辱、不失气节的也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是热血男儿,哪个男儿不骁勇奋战,哪个男儿不报效国家?在我心目中,比起这些顶天立地的伟丈夫,那种挽救民族危亡,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女子,也能称之为英雄!

《木兰从军》这个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是啊,一回想起那一幕我便不由得敬佩起木兰,为了一家人的安危,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她不顾个人安危决定替父从军,那种勇气是无人能敌的。在奔赴战场时的艰苦生活中,她从不顾及自己,一心只为祖国安康,为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在战场上,她奋勇杀敌,丝毫没有畏惧,比男儿还要勇敢,比壮士还要英勇。在凯旋而归时,天子赐给她东西,她没有要,只希望有一匹马回到那思念的家乡,如此淡泊名利,思念家乡的品质与精神,谁能胜过她……是啊,没人能胜得过她,她是所有精神汇聚而成的一个英雄,一个实实在在靠自己打拼的真英雄,我们应该敬佩她,也应该学习她。

不仅如此,在历史的波涛中我们还知道穆桂英挂帅的事迹。自古以来,我们就听说过杨家将的故事。杨宗保在前线奋勇杀敌,但是杨宗保的夫人——穆桂英带领的一帮女子军也不差,她们也是十分矫健,最典型的不还是穆桂英50岁挂帅。一个女子,一个50多岁的女子,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家的名誉,愿意带兵去打仗,愿意为国家效一份力。当然,在战斗和路途的过程中,很艰辛,很困难,但是她们挺过来了,她们靠坚强的意志挺过来了,她们丝毫不畏惧前方的困难,依然奋勇向前,这种精神怎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尽管回来的的人很少,但是,那些在战场上壮烈牺牲的人,她们用自己的事迹来谱写了一首生命之歌,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着祖国,用血肉之躯筑成一座城墙,永远伫立在那儿……是啊,她们能用身体筑成一座墙,而我们呢?只有从内心里由衷的敬佩和感激。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近现代,民族危亡之时,也涌现一批巾帼英雄,像江姐,赵一曼……她们都是祖国的英雄,她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自己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她们不顾一切,在敌人的枪口下宁死不屈,她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世界的和平,迎来一道道彩虹,她们的精神,她们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而我们也应该向她们一样对人民充满爱,祖国充满爱,对世界充满爱……

回想这些感人肺腑的故事,不禁想起巾帼英雄身死殒命的场面,我心中热血翻涌,久久不能平息。“谁说女子不如男”,为了家人他们也曾不顾一切,为了家园她们也曾奔赴战场,为国家她们也曾抛头颅,洒热血。

今天,让我们向这些为国家民族奉献一切的英雄道以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故事回忆】

难忘那双运动鞋(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小时候,农村的大人小孩都穿的是手工制作的布鞋。姐姐的手巧,她做的鞋子就像一件件艺术品,千层底,黑布面,条绒面,还有花布鞋,我穿在脚上总会招来同伴羡慕的目光。不过那时物资紧缺,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穿上崭新的鞋子。

记得在我刚考上初中那年,学校举行运动会,老师意外送给了我一双白色运动鞋,并且凭借这双鞋的神助,我出乎意料地拿到全校第一名,让我们班好多同学欣喜若狂。

星期四早上,我早早穿上衣服,高高兴兴来上学。今天不用背书包,因为今天我们学校要举行运动会。上课铃刚打响,班主任刘老师就来到教室,让同学们搬着板凳到荆河旁边的操场上排队。同学们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有的干脆坐在草地上捉起蚂蚱来。

入场式开始,在班主任刘老师的安排下,我们班由我带领方队第一个入场,我的内心非常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方队带好。随着宣布运动会正式开始,各班运动员队伍依次入场,《运动员进行曲》骤然响起,一个个班级排着整齐的队形,大踏步向主席台走去。我昂着头,挺着胸,阳光又自信的带领着我们班,走向主席台。我们喊着口号,手臂有节奏的摆动着。

入场式结束,比赛开始,铅球、跳高、跳远等与赛跑同时进行。运动员有的穿着短裤、背心,大部分穿平时的衣服,用别针别着号码,他们看上去都很高兴。裁判手拿小红旗,先吹一声哨子“各就各位”,然后又吹响第二声哨子并且挥动手中的红旗。发令枪一响,运动员像箭一样冲出去,飞快地向终点跑去。一旁的拉拉队拍手给自己班的同学鼓劲,口中大喊,“加油!加油!”

最激动人心的是中长跑,因为其他项目基本比赛完毕,老师和同学都集中在大操场的跑道边。我参加1500米赛跑,也是我们班最后一个项目。不知为什么,前几场我们班几个优势项目都没有拿到第一,刘老师有些失望,他希望我在这个最后项目崭露头角。同学们察觉到了老师的情绪,谁都没有说话。之前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运动会,心里特别紧张,感觉到自己砰砰砰的心,几乎要跳出来。刘老师在那静静地拍着我的肩膀,轻轻地拍了一下又一下。忽然,他就像是变魔术似的,从怀里拿出一双白色运动鞋,说:“赶紧换上,比赛马上开始了!”

有同学小声地问发生什么了,身旁的同学用气音发出了“嘘”的一声,说:“这是老师的秘密武器。”我一下明白了,刘老师用食指放在嘴唇中间示意我不要说话。那双鞋外表看上去挺普通的,面上有一层白皮,鞋的两侧有蓝色横线作装饰,就像两条流淌的小河。我第一次把脚伸进去穿上,感觉脚底特别软,特别舒适。

我穿上了那双的白色运动鞋。发令枪就响了,我一愣神,其他的运动员像一支支离弦的箭冲了出去。我马上冲了出去,开始有点落后,慢慢地,我的脚下好像装了弹簧,飞速向前,第一圈我紧跟第一名,第二圈就超过了他。“快,加油!”我在心里一个劲地对自己说。冲刺!哈哈,521秒,我班终于拿到了第一名!真是不敢想象,这第一名是我的努力,还是白色运动鞋的功劳!

过后,我班的胡文化问我,开始你愣了一下才跑,刚刚起步就被人落下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我们拼命地呐喊助威,很快你追上了第一名又超过了第一名!最终夺得了第一名,刘老师和我们一样,高兴得又蹦又跳,把眼镜都乐掉了。

赛跑结束后,我赶紧找到刘老师还鞋,他高兴地说,你为我们班夺得了第一名,这是老师奖励你的。

新鞋舍不得穿,弄脏了,我很是心痛,回家让妈妈给洗了,可是白色运动鞋晒干后变黄了,这可怎么办?有一天,我看见有人在宿舍门口晒鞋,刷得干干净净,贴上一层卫生纸,放在阳光下。等鞋子晒干的时候,撕去那些碎纸,跟新的一样。

时光如梭,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运动会很多人和事都已渐渐淡忘,唯独刘老师送我的那双白色的运动鞋却记忆犹新,并陪伴我参加了很多次运动会,一直伴随我成长。

2021920

  

童年记忆19:肉夹馍(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谈起小吃,大家肯定会说出不少,什么肉夹馍、烧饼夹菜,韩式布袋馍,煎饼果子等。它方便快捷,很适合学生和上班族。街上有名的老潼关肉夹馍,听说味道不错,吃的人相当的多。其实,我早就想品尝一下味道如何,我就进去了。只见卖家拿出一个烧饼,在微波炉里进行加热,之后用刀把烧饼从中间切开。又从锅里捞出一块卤好的肉,在案板上剁碎,加入一些香菜、辣椒、自然、调料等。用铲子拌匀后加入烧饼中,就成了肉夹馍。我咬了一口在嘴里,感觉满嘴流油,但是并不觉得油腻。此刻我想到小时候也吃过肉夹馍,可是那时的肉夹馍与现在的肉夹馍截然然不同。

我小时候,曾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期。人们生活条件不好,经常吃窝窝头,白面是非常稀缺的,那时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净面馍。所以那是的孩子特别盼望过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几天荤菜和白馍。

农村的顺口溜,二十六蒸馒头,母亲总是二十五就把面发上。因为过年蒸的馒头多,母亲就端出大瓦盆,因为平时很少蒸白面馍,所以家里的老酵母都干了,母亲发面前要先用温水把老酵母泡开,然后倒如面粉和面。因为那时做饭都用柴火,加上天气又冷,发面必须要较高温度。要想第二天能准时蒸馒头,母亲总是把面盆放在干净的麦秸堆里。等到第二天面就能发的很好。

二十六的一大早,母亲就起床了,打开面盆,面已经发成了蜂窝状。母亲找来碱碗,抓伤碱面用温水和好。在面盆里兑入适当的面粉,边和面边加碱水,最后把面和成光滑的面团。然后母亲就盖上锅排让面饧发一段时间,等到面团松软又有韧性时就开始蒸馒头了。

过年蒸的馒头都是圆形的,寄予美好的愿望。喻意团团圆圆,蒸蒸日上。

母亲把面扒在案板上,反复揉搓,最后抉成小剂儿。母亲拿起面剂儿,两只手相互配合在案板上搓来搓去,小面剂儿就变成了光光的、圆圆的馒头,那时觉得母亲就像变魔术似的,羡慕至极。

说到这儿,你也许已经着急,这肉夹馍啥时间登场呢?别慌,接着往下看。

过年光蒸馒头还不行,还要买一些肉类招待客人。那时人们的饮食缺少油水,因此在买肉时喜欢买肥肉多的。犹记得母亲在春节做的肉菜中总有两种蒸肉片:一种白肉片,一种红肉片,和现在的梅菜扣肉差不多。从初二就开始家里就陆续有客人,母亲招待客人时,蒸的扣碗自然少不了这两种肉片。

因为那时找待客人的菜不多,所以孩子们是不能上桌的。我们就在厨房吃饭,虽然厨房里也有菜,我们却没心思吃,宁愿等候吃客人剩下的菜。眼睛不时地瞄着堂屋的客人,看看有没有起身的迹象。有时嘴里还不断地唠叨着怎么还不走,怎么还不走。看到客人起身了,我们就一阵欣喜。

送走了客人,母亲把菜端回厨房,我们就拿起圆馍,掰开把肉片夹在馍中,这就是当时所谓的肉夹馍。我们吃着肉夹馍,软软的白馍散发着麦香味儿,肉片经过蒸制,里面浸透了配料的的香味儿。两种味混合在一起,吃起来又香又软,肥而不腻。

有一次,我和妹妹去走亲戚,去的时候用竹篮提了二斤点心。午饭后,亲戚在篮子里放了几个肉夹馍。我们走到半道儿,不时地掀开毛巾看肉夹馍,看的次数多了,我们没有经住诱惑,就拿起一个肉夹馍,一人分一半。当时虽然馍是凉的,咬上一口还留下一道白痕,可是我们吃着觉得是那么香,那么好吃。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丰富了。吃肉也挑剔了,很少有人愿意买那些肥肉,即使肉夹馍也选那些瘦肉。如今的肉夹馍的味道也比以前好吃多了,原来的肉夹馍只能停留在我的记忆中。

  

可爱的姥姥(汝南县第六小学 田 敏)

姥姥今年93岁,眼睛里散发着慈祥,从饱经沧桑、满脸皱纹的脸上,可以看出此生经历过的磨难。姥姥一生养育6个孩子,三男三女,堪称完美。我婆婆是她的大女儿,身为外甥媳妇的我,每逢周末回老家都要去看看年迈的姥姥。在我的记忆力中姥姥很勤劳,姥爷也很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他们不愿意给任何一个孩子添麻烦,所以90多岁的他们依然坚持自己另外住。

记得在2019年某的一天,姥姥在用高粱杆给我做高粱杆盖,姥爷在一旁埋怨做它干啥?不知道歇着,给谁呢?姥姥说:“做小点、给敏儿,让她在城里好用。”姥爷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因为在姥爷的心目中,我也很勤奋,没有让他失望。知道我在忙碌工作之余,也总会牵挂他们。我们是上辈子的福分,这辈子的幸运让我们相遇。202010月份,姥爷走了,留下了姥姥一个人,他走的很安详。在姥爷临走的一段时间里,他像是变了个人是的,总是找姥姥的不是,跟姥姥生气。有一次,姥爷还跟我说:“要不是看着你姥姥娘家没人了,我就不要她了。”听着年迈的姥爷说出这样的话,让人感觉可气又可笑。现在想来,应该是姥爷故意气姥姥的,不想在他走后,姥姥太过伤心。

现在,每逢周末,我依然都会带着婆婆去看姥姥,一个人的姥姥,很孤单。她嘴上不说,但可以看得出她希望孩子们常去看看,陪她说说话,聊聊天。90多岁的姥姥,真是太难了。年轻时,照顾孩子,受尽生活的苦,经历过现在人没有经历的磨难。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她却不愿跟随孩子,自己也不吃凉的,辣的,硬的。想给她买点啥,都让人为难。每次回去,姥姥还总会念叨着,这个孩子忙,那个孩子也忙,谁多久没有来看她,等等。虽然她没有记录在本上,但心里比谁都清楚、明白。真是老年人心中的一杆秤。不得不让人佩服。

姥姥就像路边的小花,坚强的活着,默默地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故宫那些事儿(二)(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 陆 虎)

二、故宫的建筑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传说如是讲:相传,当初修建紫禁城的时候,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打算把宫殿的总间数定为一万间,可是就在他传下圣旨後的第五天晚上,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他召到天宫的淩霄殿。只见那玉皇大帝满脸怒气,永乐皇帝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後来一问才知道是因为自己要建的这紫禁城的宫殿数一万间压过了他天宫一万间的数。於是他说道:”玉帝老君息怒,小臣多有冒犯,我这凡间的宫殿数哪能超过您这天宫的呀!”想了想,就下旨叫人去建造不到一万间宫殿,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间量的皇宫,那就9999间半吧……

可钦差大臣到各地采购木料、石料时,看到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苦,可皇上却大兴土木,要花多少银子呀?於是就有意把设计好的图纸改了,这样一来就少建了几百间,实际建成的是八千多间。他想,这紫禁城大了去了,这殿堂到底有多少,谁数的过来呀,我说是多少就是多少。於是就向朱棣报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永乐皇帝信以为真,还重赏了他许多金银。从此“紫禁城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就传开了……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那传说中的半间房又在哪里呢?当您参观游览故宫,走到景运门外箭亭南望的时候,会看到院墙围著的一座两层的绿色琉璃瓦建筑,那便是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就在那阁楼上的西边,有一独特之处,它和一般的楼阁不同,两柱之间不是一丈多的间隔,而是两根绿色柱子之间仅有五尺左右的距离,紫禁城的半间就在这裏。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就是皇帝上班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就是皇帝私人生活的地方,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能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时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百万。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创造才能。同时,为了修建故宫,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远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每块石料往往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几百吨,如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生活随笔】

中国马镇(七则)(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 杨清风)

天下第一镇

中国马镇位于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坝上草原的中心,是国家4A级景区。

如果中国马镇说自己是世界第二的马镇,那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敢说自己第一!

为什么中国马镇敢这么说,原因有三:一是在所有的中国乡镇行政区,没有一个敢冠于“中国”二字的;二是中国马镇人口不多,地域不大,但家家养马,现有8000多匹马;三是历史悠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从这里整顿铁骑统一草原、忽必烈从这里出发挥戈中原,建立了元朝。

历史记载,中国马镇所在地在春秋时期就是燕国的重要牧场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汇之地。5000年的红山文化的沉淀,1000年的辽金文化的传承,400年的清朝文化繁荣,在这里形成了一条清晰而厚重的历史文脉。

710日,从北京乘坐55分钟高铁,下车后,改乘中轿车行驶约2小时,来到了这历史厚重的天下第一镇——中国马镇。

中国马镇是20175月破土动工的,2018年试营业,短短数年的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红,演绎着中国速度和力量。

中国马镇是一个以自然生态为依托,以马文化和以马为梦的马文化度假小镇。在这里不算有生命的马匹,仅马的雕塑没有一万也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来到中国马镇宛如来到了一个马的世界,在目所能及的范围里,处处都有马的雕塑。这些马的雕塑有金属的、有石头的,有木头的,有草编的,有瓷器的,总之,你能想象到的它都有。就是用膳,茶杯、碗盘等都有马的形象,连餐巾纸都印有马的图案。

舞马世界

马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是草原的骄傲,是草原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金句:“马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的马文化源远流长。建设国家需要万马奔腾的气势。推动发展需要快马加鞭的劲头,开拓创新需要一马当先的勇气。马是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象征,马是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代表。中国人民正在策马扬鞭、马不停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马镇,演绎着马的过去、现代和未来。

“舞马世界”的入口,非常壮观、大气、和震撼。整个城门区被奔腾的骏马所包围。两侧的角楼,很有地方特色。

两侧各有十匹骏马奔腾而出。中国马镇的马都是朝向南面的,朝向北京的。

中国马镇最最出彩的“舞马”。开始我一直认为是神马、天马之类的,但都不是。

这么好看、雄伟、高大上的马,叫“舞马”有点差强人意了。

不过,广场上的所有雕塑没有一件是青铜或其他什么金属材料的,都是聚酯材料的。

马文化之马说

据史料记载,马最早出现至今约有100万年的历史了,而被人类驯化至少是5000年前的事儿了。马是一种群居脊椎动物,一般由一匹公马、几匹母马和牠们的后代组成。每个马群都有明确的活动范围,并以每天510公里的速度迁移。

马、驴和斑马本是三个独立的物种,已经出现生殖隔离。但有趣的是,马和驴、驴和斑马杂交都能产生后代,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体,分为驴骡和马骡:驴骡,由公马和母驴所生的杂种为驴骡,驴骡善于奔跑,是驴所无法比拟的。马骡,由公驴和母马所生的杂种为马骡,马骡力大无比,是马和驴远远不可相及的,马骡体型和挽力大于驴骡。

在远古,中国人还把马与牛相配并生产出后代,可惜这项畜牧业技术已丢失。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注:1(辱:只辱)

2(食马者:饲)

马文化之马字

在中国马镇的马镇路,路的两边都是小篆书写的各个朝代的“马”字妆点,十分好看又十分独特,效果很好。中国马镇与其他古镇不一样,没有一丝雷同感,处处都是新的、自己独特的东西,这正是吸引人的地方。

这一条约有3公里长的路,两边都是下面照片显示的那样,50米一个字,字小的是路对面的。本想一路拍过去,往前一看就放弃了,真的太多太长,拍了20张意思意思罢了。

“燕南三士” • 赵云

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侯”,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

所谓“燕南”,在2200 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河北省的北部为燕国地,南部为赵国地,人们以“燕南赵北”或“燕赵”称呼这块土地,乃为表示其悠久的历史。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多次战役,以“长坂坡之战”最为出彩。此役赵云七进七出曹营,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

地以人显,人以地重。中国马镇人深谙此道理,在“舞马景区”开设了一个以“长坂坡之战”为内容的实况穿越表演,其场面之宏大、逼真在国内罕见。场景和水、火、烟、声、炮、数十匹马及百名演员,样样逼真,观众如痴如醉,掌声热烈。

天下美味烤全羊

在中国马镇吃烤全羊,不仅是一种舌尖上的享受,还是一堂生动的饮食文化表演课。

吃烤全羊不是第一次,但那一次也不如这次生动、美味和愉悦。在中国马镇吃烤全羊是一次五官和心灵的全方位的感受。

中国马镇的烤全羊是一羊六吃:一吃香酥的羊皮,那感觉就如同在北京全聚德里吃烤鸭的口感,羊皮烤得脆脆的、香香的、油油的,还微带甜味;

二吃鲜嫩的羊肉,在游客把羊皮吃完之后,把全羊拿回炭火上复烤,每一次复烤都要重刷上一层20多种调料、11种草药;

三吃焦香四溢的羊排,烤羊排是最好吃的一道菜;

四吃肉厚醇香的羊腿;五吃红柳木串成的羊肉串;六吃浓郁强钙的羊汤。

整个吃烤全羊的仪式感特浓,不知是调料的原因、五轮烤制原因,还是草原羊肉原因,没有很冲的羊膻气味。

六吃当中,我最喜欢吃烤羊皮、烤羊排和羊汤,其他的太油腻,不够脆香。

马的生肖传说

马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关于十二生肖,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要选出12种动物作为生肖,于是就让所有的动物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来报到,先来报到的12种动物就是十二生肖了。可是日行千里的马儿怎么才排到第七位呢?

原来,大年初一各种动物都从四面八方赶到玉皇大帝那儿报到,千里马也不例外。牠想做第一名,于是一阵风似得向玉皇大帝宫跑去。

途中,忽然听到凄凉的哭声,便放慢脚步,想探个竟究。顺着哭声走去,眼前出现了一个荒凉的村庄,遍地是死尸,活着的人在空气。

牠向老妪打听,方知这里在闹瘟疫。老妪告诉牠,从这里往东200里远,有一座宝芝山,宝芝山上有一个宝芝泉,泉水可治这病。但泉水边有一只催眠猫,上山取水时催眠猫会给你催眠,睡着后就会被那种猫害死。我们村有很多青年都是这样一去不复返的。

千里马向老妪要了个大葫芦挂在身上,一阵风似得奔向宝芝山。到了宝芝山突然闻到一股花香味,马上开始犯困。千里马意识到催眠猫来了,便使劲地摇头,使劲的蹦跳,使自己不睡着。

催眠猫趁千里马不注意,狠狠地咬了千里马后蹄一口,毒液迅速在千里马身上扩散,千里马先是一脚踢死了催眠猫,后赶紧灌满葫芦泉水,便迷迷糊糊地倒在泉水边。

千里马的的头倒在泉水里,牠喝了几口,奇迹出现了,竟然清醒了,脚伤也好了,恢复了活力,一阵风地跑回了村子,让村民喝上了救命水。

当千里马赶到玉皇大帝宫时,已经错过了第一名,只能排名第七。

所以在十二生肖里没有猫,而且马被猫咬了一口,留下后遗症——不能趴卧,只能站立,既是睡觉时也只能站立。

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具有一系列的好的象征与寓意,在中国人心中,马被视为吉祥瑞兽、善良神物。

  

【听读观感】

听那首《带我去月球》的歌(驻马店新蔡二高 翟春华)

在没有电脑和微电子播放器的上世纪90年代,偶然在录音机里,我听到台湾歌手张雨生词曲并演唱的《带我去月球》,顿时觉得音律间有种超尘脱俗的飘然洒脱。这首歌表达了对纷纷扰扰的俗世生活的厌恶,“走,带我走,走出空气污染的地球。走,带我走,走出纷争喧扰的生活。”“因为漫天黑烟,腐蚀掉我的梦;因为征战杀伐,我就快要没有朋友。”大地上布满了人类杀伐征战的伤痕,黑水奔流,浓烟滚滚,无情消灭了人对大自然的梦幻般的纯真遐想,工业文明,社会分工,农业社会里人性的淳朴厚道不再,人们变得斤斤计较、彼此隔膜。作者发出的是对工业文明不满的呼喊,渴望唤醒沉睡的美好人性。

“走,带我走,看我虚步玲珑蹑星空。走,带我走,我爱醉卧亭台作风流。”词作者写这首歌正值青春洋溢、意气风发的年龄,然而他身上并没有青年人的浮躁张狂,也没有我印象中某些青年人的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他的歌词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芒。“不敢笑傲五洲,也不愁天地悠悠;只是狂歌一曲,恍惚间就化入无穷。将进酒,杯莫停,人生不过一场大梦。”这些句子和古典诗词有着渊源,比如,李白《将进酒》有这样诗句:“将进酒,杯莫停。”《江上吟》里有“诗成笑傲凌沧洲”。这都显示了歌手在古典诗词方面的深厚素养,从中还可感受到台湾音乐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词的作者同他的父辈由于上个世纪的战乱流离到台湾岛,但他们的爱国情感随着离乱更加浓厚了。“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把他们和大陆同胞维系在一起的不仅有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还有共同的文化血脉,以及他们对宝贵文化传统的珍视。

我渐渐悟到了这一点,文化,不仅指所受知识技术的教育,同时也包括在起伏波折的人生里,或心系苍生忧患,或眷恋故土家国,学会热爱生命,学会理解宽容的涵养。有了涵养,人才会平静地面对顺境、逆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大陆同胞还是台湾同胞,都瞩望秋月,瞩望同胞的团圆、祖国的统一。这一天,将在两岸人民血脉、感情和文化相依中,最终成为现实。

(文章见于2015116日《天中晚报》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