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1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1065
发布时间:2021/6/16  阅读次数:269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106515篇)

2021616日)

  

【诗词歌赋】

您是这样的人(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诗词四首(湖南师范大学 朱元山)

【时代散文】

在扬州,TA温暖了我行程(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青海散记(14)(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聂崇利)

【故事回忆】

那段岁月 那块麦田(12)(中牟县荟萃路小学李焕青)

【生活随笔】

我们已习惯找一个借口(汝南县梁祝镇杨庄小学 王超峰)

端午情思小语(濮阳市第一初级中学 张玉杰)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之我见(濮阳市一中 张玉杰)

  

【诗词歌赋】

您是这样的人(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您是这样的人

总是那么拼命

像个铁人

披星戴月,劳作不息

时间在你的指缝里

流的很艰难

开荒拾捡

洗衣做饭

阳台上晾晒的馍头饭渣

包谷沉米

养着一群一群的鸡

还有一群一群的

麻雀

  

洗衣机的滚轮

不停的转动

您手里的铁锤

不停的敲打

今天端午

早上您说

还有很多活需要干

  

您总是任性所以

您很是自由

自由的到处奔波劳作

一身尘土

满头白发

冬季凛冽的风

酷暑烈日

都对您避之不及

  

扒着墙头摘过丝瓜

翻过三楼栏杆解锁开门

干瘦的手背伤痕累累

有时是铁锤砸的

有时是树枝挂的

有一次您笑着说

看我厉害不

大老公鸡一口

把我手背这片肉皮吃它肚里了

我用酒浇浇用布包着

照样不耽误干活

不理它自己好了

你说我厉害不?

  

一直

我都觉得您不是一般的

厉害

一只胳膊脱臼许多年

您怎么照样劳动自如

九十年的老胳膊老腿

一天七八十个来回

这三楼的楼梯

您是怎么稳步上下的

  

一直

我,我们

都是觉得您是铁人

不需要帮助和关爱

我又觉得

您像个孩子

从早上醒来的那一刻就开始活动

直到天黑

直到精疲力竭

然后盘腿坐在您那个

木质沙发里

有时热上一碗剩饭

有时抓过一块馒头

饭会喝上几口

筷子搭在碗口上

馒头胡乱干啃几下

余下的随便丢在桌子角

饭总是吃到一半

另一半啊

是那累散架的骨头

蜷缩在睡意沉沉里

  

此刻,

从窗外传来的声音

我知道

您依然在走廊还有您的

“工作室(堆放杂货的房间)”里

敲敲打打,忙忙碌碌

不知忙些什么

衣食无忧还有不少的存款

您还是无法停止劳作的脚步

把自己弄得像个拾荒者

  

因为耳聋所以您

听不到质疑声

您也所以

不屑闲聊和解释

有的只是埋头苦干

俯首甘为孺子牛

您就是这样的人吗?

劳动是你的信念?

收获让你深有成就感?

您那么快乐的奔波劳累着

让人不解和惊叹

您就是这样的人

没上过学,不认识字

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出

人生的价值和信念

  

我觉得

您并不总是厉害的

因为有时会听到您哭泣的声音

一个人嘟嘟囔囔的

和自己说着话

那虚弱无力的声音

像受了委屈的孩子在啜泣

洗衣机的声音还在响

叮叮当当的声音更加杂乱

您应该忙的顾不上自语

拖拖的脚步声来来回回

重重的踏在我的心上

眼泪滑落

凉爽的空调忽然羞愧如我

  

您根本不是个铁人

由于您过于坚强能干

好像也没人

当您是老年人

您真的很厉害

却也辛苦的可怜

像一盏即将干枯的油灯

拼命的燃烧,燃烧!

直到枯竭

婆婆

您是这样的人

虽然每个人都终将这样

但您这样一个人啊

实在屈指可数

您是这样的人

天下父母一样的人

  

诗词四首(湖南师范大学 朱元山)

【七绝】奉和新林同学《心路》

读君心路动心扉,进取弥勤自督催。

昔日同窗多奋发,而今犹有梦萦回。

  

【鹧鸪天】闻复旦凶杀案有题

内卷汹汹诚可哀,象牙塔酿血光灾。

黉门戾气今尤甚,博士冤氛久不开。

难隐忍,自剸裁。秀才挥刃割喉来。

非升即走虽无奈,岂止一端萌祸胎!

  

【鹧鸪天】游平峦山公园

雨后平峦景色殊,吟鞭所指乐何如?

筠风松气沁心爽,竹杖芒鞋信步徐。

循坦缓,避崎岖。盘旋登顶览无馀。

遥闻水库清澄处,似有鹤声凌紫虚。

  

【踏莎行】端午闻大提琴曲《离骚》感题

乐律低回,琴音如诉。离骚一曲鸣端午。

汨罗沉璧泣冤魂,直臣哀郢悲离黍。

  

流徙多年,飘摇何处?倦踪瘦影遗湘楚。

但将心事付诗骚,谁明衷曲徒辛苦。

  

【时代散文】

在扬州,TA温暖了我行程(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扬州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令人神往。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她而陶醉,写下多少不朽诗篇。“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所以,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我多年的一个梦想。

202151日,是个多彩的春天,在建党一百周年来临之际,我终于踏上前往美丽的扬州行程。在火车上闲谈,我说想来看看瘦西湖时,坐在对面的一位戴眼镜女大学生,热情告诉我说:“你来的正是时候,扬州四季风景都美,三月最美,瘦西湖的琼花正开,听说扬州的公交车,五一节这几天,外地人凭身份证免费呢。”

早晨6点,我拎着行李从火车站出来后,准备坐公交车,想要去预定的酒店。因为不知道具体在哪一站下车,我就问旁边的小伙子,小伙子告诉我,可以坐13路,在“江阳商贸城”那一站下车。公交车很快来了,果然,车门上,赫然印着“外地人凭身份证免费”提示。我上车出示身份证,司机点头示意。

安顿好住处,我们没顾上吃早饭,就立刻乘上25路公交车,迫不及待地前往瘦西湖观光。往前走过几站路,过鉴真路站、大明寺站。公交车上的喇叭广播提示,马上就要到“观音山站到了,到瘦西湖北门也请在这里下车”,我就往车门口走。

刚下车,一个穿着马甲小伙子走过来,亲切地问:“我是扬州志愿者协会的,请问您是外地的吗?需要提供帮助吗?”我说:“我还以为是推销东西的呢。”真的,人生地不熟,我们虽有手机导航方便,但还是有美中不足,正为设计最佳游览路线发愁呢,如俗话说:“你刚想瞌睡,他恰巧送个枕头。”我赶忙就问了几个关心的问题。他热情地都给与解答,临走,又送我一个心形的小卡片,说:“别忘了,你们凭身份证可免费乘公交车,这样可以顺便多到几个地方看看。”接过小卡片,设计的挺别致,心形的,上面写着“好地方车好乘,欢迎您免费乘坐市区公交,有效时间:2021.5.1-2021.5.5”。扬州人真是处处为外地人着想,我心里暖暖的,不禁涌起一丝感动。看来,网络发达的时代,也离不开人的热情服务。

愉快的行程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几天的时间已经过去。虽然时间短暂,但我们游览的景点多,这么说吧,我想去地方都去了,没列入计划的地方也去了,瘦西湖、大运河、瓜洲渡、东关街、朱自清故居,还参观了世园会。扬州之行,我发现这里处处体现对外地人的人性化关爱,比如几乎每个公交站点、每个景点都有志愿者热情的服务,几乎每个路口有交警引导车辆、行人通行,没有大规模堵车的情况,外地小车来扬州,临时停车比较多也比较方便,还有专门人员看护呢。真不愧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至今我收藏那张小小爱心卡。一张小小的卡片,是扬州和外地人之间连接的纽带;一张小小的卡片,记录着志愿者奉献爱心的点点滴滴;一张小小的卡片,温暖了多少来扬州的人!一张爱心卡,一句热情的解答,满载着温情与善意飘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四面八方。

一个个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是你温暖了扬州,可惜,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你是谁,可你那消瘦的背影,红润的脸庞,善意的微笑却时时在我心中回荡……是你,温暖了我的行程,是你让我再一次明白,给人玫瑰,手留余香,谢谢你,可爱的陌生人,何时再能遇见你?

一张爱心卡,是你让我对扬州印象深刻,被称为“月亮城”扬州的月亮美,美在她的含蓄而不张扬,美在她的自然而不事雕琢。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历史古都,也是一个满含文化文明底蕴的现代都市。

感谢小小爱心卡,让我拥有了一段温暖、愉快而又难忘的行程。

2021526

  

青海散记(14)(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聂崇利)

青海散记(一)

火车一路疾行,悄然向上,不知不觉走完了三秦,悄没声息穿过了甘肃,便走近了青海大地。黄河就一路欢迎着远方的你,向东逝去。此时此刻,你才完完全全感悟到“母亲”的力量!

的确,放眼望去,黄河在沟道里曲曲折折,蜿蜒盘旋。时而窄;时而宽;时而深;时而浅;时而叮叮咚咚,仿佛原汁原味的乡间小曲;时而风疾浪涌,似乎在唱响千人大合唱;时而缠缠绵绵,彷如在踏着美妙的圆舞曲。这就是黄河,深沉!含蓄!无穷!青海人便依着她的趋势而居,狭窄处一家独立,宽阔处三五成村。有人就有了房屋,这里的房屋甚是怪异,一律土坯,从上房到后院,从墙根到房顶,似乎不怕雨淋。亟待细眼一看,是啊,哪有什么雨啊?两岸的山坡上光秃秃的,裸露着或红、或黄、或黑的沙土,而距离黄河稍远的地方,也照样露出白惨惨的光!这分明是干旱少雨的结果!这时节,你的头脑里只剩下了黄河,她确实无愧与母亲河的昵称!

黄河在青海大地上寻寻觅觅,独自探索,便也引出了一条生命的绿,一汪救命的绿。这绿分明是饱吸了“母亲的乳汁”才葱葱郁郁,或浅或深。这是麦子吗?绿穗在火车呼啸的风中精神抖擞!这是玉米吗?一行行,一簇簇,或疏或密,或浓或淡,茁壮有力,宛如卫兵在履行着职责!这是大树吗?一根根,一棵棵,或亲近,或疏远,抑或打成一片......人们就在这绿中穿行、劳作、生息繁衍!她的边缘和远处的山脉、丘陵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不知多少生命因了她而迁徙,因了她而壮大,因了她而悲欢离合,因了她而战争,因了她而和平……这时候,你还想说什么,我想除了敬畏就是感叹,除了感叹还是敬畏!

的确, 她无愧于“母亲河”的桂冠!

  

青海散记(二)

经过一夜的劳顿,上午十点整,我们一行终于到达了青海的省会----西宁。跳下火车,即见细雨蒙蒙,树枝招摇,完完全全洗涤了一路的躁热与不安,一股透心的凉!

来不及休息,我们便在导游的引导下来到特色农家乐-----互助土族的院落。相距约莫五十余米,撩人心怀的歌声已经隔着涌动的人群飘了过来,随之哈达便轻轻地落在所有人的脖颈上。担心、陌生、一股脑儿而去。人人的脸上都堆积着笑容,人人的距离都在拉近拉近,“异族”这个字眼突然间就躲将起来,除了兄弟就是姐妹!

亟待进入院落,节目即刻开始。大家忽的散开,各自占据有利地形,静眼观瞧。悠扬的乐曲动起来了,长长的甩袖舞起来了,七色的裙服转起来了,歌声也随之漫过来。虽然那歌声我一句也听不懂,但节奏的明朗、歌声的嘹亮、满心的热情,我彻彻底底的感受到了。头脑里闪过一个善念:倘若去参加毕福剑的“星光大道”,想必也会夺个大奖吧。这毕竟是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啊!

其中的三次高潮让所有的人激动不已:土家婚姻。主持人一番详细的介绍,五个汉族小伙便扭扭捏捏地站在了台子中央。先是对歌,接着跳舞,中意者便在姑娘的牵引下见了“爹娘”,一杯青稞酒下肚,情已定了三生,旋即入了“洞房”。这虽然是一场节目,但也是土族婚姻的缩影。据主持人绘声绘色的介绍,土族的婚姻基本上就是节目中的程序,不过,一杯换成了一瓶,由青年相送,倘未来的丈母爹丈母娘接受,空瓶退回,两人即可携手洞房花烛夜。否则,无缘。就这般简简单单,自自然然,全然没有大汉族的壮士断缘在铜锈上一说!

最有创造力的莫过于“轮秋”了。台子的边缘处立一大柱,柱上拴有三个秋千。随着主持人的一声“转起来”,底下的两个青年手握绳索使劲一转,秋千上的三对青年男女也风驰电掣般的转了起来,仿佛敦煌壁画的飞天之类。倘若只是飞转,倒也无甚意思。关健是他们居然能在飞旋的秋千上做着各种花式:天女散花、比翼齐飞、嫦娥奔月、犀牛望月、鸳鸯戏水......令众人瞠目结舌,拍照不已,掌声雷动。

锅庄舞起来了,小小的一个圆台挤得水泄不通。所有的人都在土族姑娘的率领下舞动起来,胖的瘦的、老的少的、汉族的回族的、土族的藏族的,上海的西安的,气氛立刻变得热烈,连房屋仿佛都在轻微的震颤,连白云仿佛都在驻足观看。

吃完简单的午饭,我们该启程了。土族同胞是鞠躬再鞠躬,招手再招手,真诚的微笑震动着每一位来宾。所有的游客也是招手再招手,拍照再拍照。是啊,汉土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青海散记(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西安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狂奔一场,以宣泄我满心的愉快。

无论站在何方,鲜绿便会从脚下延展、纵深,铺过平地,漫过小丘,越过山头,直到摸上白云的脚跟方才罢休。自然,小丘和山头的线条变得异常的柔美,全然没有华山的峻峭,终南山的棱角,似乎一个跟头栽下来,也仿佛躺在充气垫子上般舒坦。敖包三三两两的散落其间,近的看得真切,远的则黑点般点缀,偶尔有明如带子的溪流穿梭,环绕。牛羊便在包前包后散步、休憩,有的则静静的站着,仿佛在回忆着草原无限的乐趣!

有藏胞抱着羊,牵着牛过来了,导游就不失时机地介绍:这牦牛可是牧民眼中的圣物,有“高原之舟”之称,它的浑身都是宝啊,吃的是冬虫夏草,喝的是青海湖的水,旯的是六味地黄丸,尿的是藿香正气水,挤得是壮体强身的甜甜乳!乖乖!竟这般神奇。立刻有人群涌动,端坐在牛背上拍照留念。我静静的看着牦牛,看着这双眼皮的长毛圣物,感情里生发出一股敬重。牦牛也在深沉的看着我,似乎在欣赏我这“侵入者”。

做了二十分钟的停留,在导游的催促下,我们便陆续登车,继续向青海湖进发,我回头望了望,心中有一丝留恋!

  

青海散记(四)

汽车继续前行,平稳的向上。倘若坐在车头,就会发现路的尽头是湛蓝的天空,或者大朵大朵的白云,似乎这一车的人不是走向青海湖,而是前往天堂!

突然,汽车向上一跃,一丝长长的蓝横卧在我们的眼前,几乎所有的人惊呼起来:“那是什么?怎么那么蓝?”导游肯定地说:“那就是青海湖。”所有的人亟不可待的站了起来,汽车不失时机的向上一跃,青海湖也仿佛新娘般掀开了盖头,袒露在我们的面前。一片奇异的蓝!

那种蓝,蓝似海洋,却要比海洋纯净;那种蓝,蓝似天空,却要比天空深沉;那种蓝,蓝似染料,却要比染料更容易让人接近。青海湖的蓝,蓝的纯正,蓝的深湛,也蓝的温文尔雅。偶尔有清风徐来,便会掀起丝丝涟漪,悄悄的推进、扩散,柔柔的在岸边触摸一下,又悄没声息地退了回去,隐藏在深深的蓝色中去了,留下了丁点留恋,丁点期盼。倘若不是身边的随行,不是身边的牧民,不是身边的牦牛,你会完完全全地深陷她编织的梦中去了。的确,这就是青海湖,一汪梦幻般的湖!

跳下车,我扑向七月的青海湖。蓝天、碧草、白云、青山、黄花、牛羊、骏马,连同青海湖一股脑拥将过来,再古板的人,也抵挡不住这般灿烂,这是游览吗?分明是不小心跳进了无尽的画面!

顺眼望去,脚下铺设着黄绿错综的大毡子,黄的是菜花,绿的则是鲜嫩的碧草,黄绿的尽头是大湖,湖的尽头是青山,青山之上便是白云的家乡,那种白,洁而无瑕;那种白,只想让人掏出一句发自肺腑的话。四围望去,成群的牛羊散落在青山碧草间,它们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仿佛给无尽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我轻轻的靠近湖面,细细的领略这一切的一切。湖底的沙石显露无遗,水草也在随着波纹微微地摇曳,有湟鱼无拘无束的嬉戏玩耍。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中,显得更白了;油菜花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中,显得更为金黄;青山和碧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中,显得更绿了。

这倒底是什么样的湖啊?蓝的深沉,清的豁达,大的无边,身陷其中,完完全全的忘记了尘世的纷纷嚷嚷,彻彻底底的忘记了人世的是是非非,人不用跳入青海湖,但她已用无穷的魔力洗刷了倦怠的心灵!

这就是青海湖,令人心醉的湖!

这就是青海湖,一座神圣的湖!

这就是青海湖,一座梦幻般的湖!

  

【故事回忆】

那段岁月 那块麦田(12)(中牟县荟萃路小学李焕青)

那段岁月 那块麦田(一)

姐姐家在农村,家里还有不少地。这不端午节也正逢麦芒时节,大姐说要回老家收麦子,说现在收麦子早不用人工收割了,都是大型的收割机,只不过要排号,只要轮到了,一大块地,两个来回,干净的麦粒就进了口袋。我们只在地头等着拉麦子就行,真是方便极了。

说起收麦子,我不得想起小时候的事。那好像是八几年,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把土地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地侍奉着,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盼望着有个好收成。

由于没有分地以前,人们集体参加队里的劳动,靠挣工分吃饭。一年下来分的粮食不多,麦子更是少的可怜。因此,有的农户光一家人的口粮都是青黄不接,粗的细的都吃了还不够。所以,人们一分到地,种的最多的就是麦子,用他们的来说,有了吃的心里才有底。

我们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家六口人分十六七亩地。其中有一块地叫“赵家坑”,地面高低不平,高处也要比平常的地面低很多,比较偏远,离我们村有四里多地,属于挨着沙岗的边角地带。虽然有地比较薄,是队里不好分的地。父亲却找了队长要了这些地,说是薄地给的多,只要肯买力气,精心管理,一定有好的收成。

那一年,父母决定在这块坑洼不平的薄地种上小麦。为了能产量高些,父母商量着从麦种开始。那时优良的麦种价钱也比较高,可父母还是咬着到供销社买了半袋麦种。这些麦种都裹着“糖衣”,防治鼠类、小鸟叼食。

光有好的麦种还不行,俗话说:“庄家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那时每家都有沤肥的粪坑,把落叶、家畜的粪便都倒在粪坑里沤制。当时除自家的农家肥外,父亲还买了当时最时髦的“尿素”。

农家肥运到地里,先要卸成一个个的“小山”,到了翻地的这天,父亲早早到就拉着化肥到了地里,用铁锹把一个个“小山”扒开,均匀地撒向地面。然后打开化肥袋,用脸盆端着在里地来回走动,边走边撒化肥。而后牵来老牛把地翻了一遍,打成小畦,因为地坑洼不平,因此,在打小畦时都要分节进行。

种上了小麦,也种上了全家的希望。没多久,小麦出苗了,嫩嫩的有点发黄,小苗见了风,长大疯快,不出十天就变得油绿起来。

在这期间,父亲经常到地看一看,天旱了就浇水,因为地大,浇水的设备也不好,浇好这块地要费两天的时间。

转眼入冬了,父亲依旧隔三差五地到地里看看麦苗的长势,每次回来都能看到父亲那满意的微笑,因为那快地就是他的宝贝,是全家人的希望啊!

年后不出正月,父亲就张罗着个小麦施些氮肥。这时,我总是跟着到地里,帮着大人干活。

打开化肥的袋口,一股浓郁的气味扑鼻而来,我总是嫌味道刺鼻,把脸扭向一边。可父亲好像喜欢为化肥的味道,把化肥一瓢一瓢地盛在盆里,然后拿起锄头,在麦行间挖起小坑来。我就端起化肥,在每个小坑里放上一小把,每放完一把,父亲就用挖出的土填在小坑里。

施完肥,我们坐在地头休息,放眼望去,麦田可以说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苗在微风吹拂下,连绵起伏,长势喜人,笑容又一次映在父亲的脸上。

终于熬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头天晚上,父亲就找出家里的所有镰刀,拿出磨刀石,“噌噌噌”地磨个不停,直到锃明发凉为止。父亲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二天,天蒙蒙亮,我们就吃过早饭出发了,走了大约二十多分钟,终于到了麦地。

望着远处麦田,金黄的麦子连成一片,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轻风一吹,麦子一晃一晃的就像海浪一样,它们彼此拍打着,簇拥着,还发出唰唰的响声,壮观的景色,和谐的音符,让人感到幸福、满足。

早晨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在人们慈祥的脸上,划过金色麦田。我们开始割麦,一行行麦秧在锋利的镰刀下倒下来,我们也随之在漫无边际的麦田里缓慢前进。

  

那段岁月 那块麦田(二)

我和两个姐姐还有父亲、母亲,每人把三垄麦割了起来。我刚开始割的很快,可是对于我不经常干活的人来说,就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不一会儿我们就败下阵来,被父母远远地甩在后面。

记得父亲曾说:割麦子光有冲劲是不行的,还要有耐力。我们从开始的齐头并进慢慢就拉成了阶梯式。我努力追赶,好像觉得镰刀已不再锋利,麦秆又是那么有韧劲,要想割掉它已有些费劲。父亲好像很轻松,他的身影理我越来越远,开始还会看见脊背,慢慢地只能看见那黄色的草帽,再后来什么也看不见了,只看见田间的麦子在晃动。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又看到了父亲的影子,他从对面割了回来。我仿佛又来了劲头,割的又快了些。

转眼到了中午,太阳火辣辣照耀着大地,我们看了看割倒的麦子,也只是这块地的一少部分。

这时,我们又累又渴,捎来的水罐也见了底。因为地离家很远,为了节约路上的时间,父亲决定让我和母亲回家做饭,吃完后,把饭和水送到地里。

每年的农忙时节,为了增加体力,提高干活的效率,母亲都会做一些可口的饭菜。因为天气太热,口渴的厉害,母亲就做一些面汤,里面打了鸡蛋花,馏一些馒头,还煎了又软又香茄片。把鸡蛋汤盛在罐里,再装一灌水,切片盛在碗里,馒头用笼布包好,一切收拾完毕后,我们就急忙往地赶。

到了麦地,看到父亲和姐姐又割了不少。我急忙招呼他们吃饭。父亲和姐姐就坐在麦捆上,用毛巾简单地擦擦手上的土,拿起馒头就着茄子片吃起来。我自己就拿起镰刀接着干起来。

太阳从头顶慢慢西移,光线也从先前的强烈变得柔弱。我们割一段时间就会站起来休息一会儿,脸上汗水顺着面颊滑落,后背的衣衫已浸湿,贴在身上。一阵风吹来,感觉浑身的汗水在蒸发,丝丝的凉爽竞让我们打颤。就是这一颤让我们消除酷热的感觉,就是这一颤让我们的身体又有了新的能量。

天色渐渐暗下来,只有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大地。我们就开始装麦子了,为了装的多些,就要进行踩车。姐姐是踩车的一把好手,每次装麦子都是让姐姐上去踩车。

你可不要小看装车,父亲说要从后给前装,从两侧给中间装,中间一定要压实,防止麦捆溜下去。父亲总是用桑插插起一捆麦子,甩在车上,姐姐就抱起麦捆,让麦头朝里,往下踩实,这样麦粒不会掉在地上,也不容易从车上滑落下来。车的两边一定要均匀对称,防治路上因为偏陈而翻车。最关键就是刹车了,用两根绳子从后往前交叉刹车,还要系成猪蹄捆(这是父亲常说的词语),这种系法刹得又紧又好解开,以免卸车时费劲。

装好了车,已是月上柳梢了。父亲拉着车子,我们在车的两边帮辕。踏着皎洁的月光,朝家的方向走去。

那块地我们全家整整忙了四天,才算彻底的朗里了。

接着就该碾场了,因为麦子多,碾场用的是笨重的牛拉石磙,所以碾场的效率低。每碾一场都要经过掀场——把麦秸挑去,扬场——扬出麦子中的杂物,而后才能把干净的麦子装入口袋。

听父亲说光“赵家坑”这一块地就碾好几场,麦子打了将近三千斤,可以说是大丰收啊!

自从种了这块地,我们家不光吃上了净面馍,还把多余的麦子卖到粮所,第一次挣到了卖粮食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早已成为往事,但我仍然忘不了那段岁月,忘不了那块麦田。

  

【生活随笔】

我们已习惯找一个借口(汝南县梁祝镇杨庄小学 王超峰)

有时候,我们在面对一些事情,当别人问起,本来可以正面回答,但是,由于我们考虑的太多,顾虑的太多,却善意的随口找了个借口来应付对方。这对于部分人来说不但是一种习惯,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能力。最不可思议的是连小孩子都会运用了。

611日下午放学后,学前班学生排队离开学校后,有个学生又跑回来了,途中我就问他:“你怎么又回来啦?是不是书包忘班里了?他说:“不是,书包给我妈了,她在大门口。”“那你回来干什么?”“我想到班里看看还有什么东西忘了拿没有。”大概一分钟后,我觉得不放心,我就跟了上去,原来这个小朋友根本没有到班里找什么东西,而是蹲在进女厕所的圆门外等候着什么,不一会,一位女学生从厕所里出来了,原来是他姐姐。实际上他是在等他姐姐,想与他姐姐一块回家。我看到后,把脸扭了过来,我觉得没法问他什么,也不知道该问些什么。

童言无忌,不知他是在说谎,还是在找一个借口。不知是家庭的影响,还是这个社会影响了他,还是学校教育的缺失。

  

端午情思小语(濮阳市第一初级中学 张玉杰)

今年端午节,因为孩子们工作原因(假日值班)不能团聚。所以今天提前过节,一家老少四代十二口人,欢聚天龙大酒店,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其实,孝顺父母是不需要有多少知识的,也不需要有多大本事,更不需要多么富有就能做到的一件事。

感恩不需要放在嘴上,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善待父母,对父母和颜悦色,有话好好说,就是真正的孝顺了。

如果能像古人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了。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之我见(濮阳市一中 张玉杰)

目前,经过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虽说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从整体上讲,我国的疫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是世界性疫情形势相当严峻。二是邻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新冠病毒肆虐,疫情严重失控,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小觑。

我们要想防患于未然,就必须构筑起群体免疫屏障,来阻断新冠病毒在国内的传播。

在现在疫情形势还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接种新冠疫苗不仅是每位公民对自身负责,更是对别人负责。

接种新冠疫苗势在必行。尽管疫苗并不能100%阻挡病毒,不过做好个人安全防护,还是能够提高接种人抵抗病毒能力的,基本上可以保障不被感染。

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甚至对新冠病毒根本就不具有抵抗力,是很容易被感染的主要人群,一旦感染发病就会害己害人,殃及家人与社会。

自从开始接种疫苗,老朽便给予高度关注。遗憾的是接种伊始,ZF为了按计划有序进行疫苗接种,对接种对象限制在18周岁至59周岁之间的人群。老年人只能望洋兴叹。不过,如今随着我国疫苗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现已对60岁以上老人实施接种了。获此信息后,我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赶到社区接种现场,进行预约接种。

64日在熟知接种疫苗需注意事项后,成功接种了疫苗第一针。并严格按照要求在接种现场观察了半个小时,在确无严重不良反应之后才放心的离开接种现场。

为了防止接种部位感染,72小时不洗澡。

3-5天忌食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保持清淡。

唯独没有忌酒。接种疫苗的第二天中午,盛情难却,应邀赴宴,终于没能抵挡住杯中物的诱惑。竟置接种疫苗禁忌于不顾,饮酒作乐。回家后把老伴气的爆跳如雷,虽说酒后没有产生什么不良反应,可老太婆就是不依不饶。老朽自知理亏,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赔礼道歉,应允保证,她才善罢甘休。

嗨,事后想想都怪自己过于随性,毫无忌讳。真不该拿自己生命当儿戏,惹得老太婆生此大气。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